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时1 (22页PPT)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时1 (22页PPT)部编版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造句:这种种行为,在他们来看已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造句:孩子们对一个问题总是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或问题的实质。 造句: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造句:要想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 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1课时
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当科学家,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梦想?你们最崇拜的科学 家是谁呢?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 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 的生命。 2015年10月,屠呦 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 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 父”。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 勋章”。他为中国粮食安全、农 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 了杰出贡献。
我会写
惯圃 盐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全包围 结构
溅蕊

惯溅 魏
盐蕊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 问号之 后》课 时1 (共22张PPT)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 问号之 后》课 时1 (共22张PPT)部编版
我会写
搜蚯 蚓阶
左右 结构
搜蚯 蚓阶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 问号之 后》课 时1 (共22张PPT)部编版
的证据。
“大陆漂 移学说”。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 问号之 后》课 时1 (共22张PPT)部编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ppt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ppt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同学们你有对周围的什么事情有疑问吗? 你找寻问题的答案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跟着作者看看别人在有疑 问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吧!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
州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 文学作家 。他是《十万个为什么》的 主要编著者之一,著有科幻故事《小 灵通漫游未来》等。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 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 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全文说一说“如 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 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 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这句话 的含义。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 精神的人。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 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 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同学 们,你还能举出几个吗?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 引力定律。
瓦特发现热水开了,冲开了壶盖,经过研 究发明了蒸汽机。
ruǐ 书写时,三个“心” 组合要紧凑,特别要注 意点的位置,其中上面 一个“心”字稍大,下 面两个“心”字略小。
多音字
jiě 解除 分解
解 jiè 押解 解差
xiè 解县 姓解
反义词
真理——谬论 敏锐——迟钝
神秘——平常 偶然——必然
近义词
诞生——出生 疑问——疑惑 敏感——敏锐 吻合——契合
随堂练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石蕊:(xīn ruǐ )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课件)PPT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课件)PPT

提倡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新的研究方 向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真理的验证与确认
重复验证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或观察,确 认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同方法验证
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技术手段, 对同一问题进行验证,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
交叉验证
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或学者, 对同一问题进行验证,确保结 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实践检验
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实践,观 察其效果和影响,进一步确认
05
优秀课件的展示与分享
优秀课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优秀课件是指具有高质量、创新性和 实用性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传递 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特点
优秀课件通常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 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优秀课件的展示方式与技巧
展示方式
优秀课件可以通过PPT、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 展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
展示技巧
在展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重点,避 免过多的文字和图片堆积;其次,要注重互动性,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最后,要保持清晰、简洁的表述,让学生能够快 速理解和掌握知识。
结论的正确性。
真理的应用与推广
实际应用
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生产或科研等领域,解决实际问 题或推动科技进步。
推广普及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将结论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提 高人们的认识和理解。
持续改进
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挑战,持续改进和完善 结论,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PT(完美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PT(完美版)
创新科学理论
在科学理论中,问号是推动科学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能够为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条件。
创新技术应用
在技术应用中,问号是引导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的关键 ,能够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支持。
14
04 经典案例分析
2024/1/24
15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2024/1/24
苹果落地的启示
2024/1/24
量子计算机的软件和算法
阐述量子计算机的软件和算法,包括 量子编程语言、量子算法和量子模拟 等。
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前景
探讨量子计算机在密码学、化学模拟 、优化问题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
21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观测证据
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性质以及它 们在宇宙中的作用。
2024/1/24
4
问号与真理的关系
2024/1/24
问号是探索的起点
01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问号代表着疑问和思考,是探索的起点
和动力。
问号推动思维发展
02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的思维得以不断拓展和深
化,对真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问号与真理的相互作用
03
问号和真理是相互作用的,问号的提出和解答有助于发现新的
2024/1/24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
2024/1/24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背景、科学意义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阐述基因测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最新进展,包括下一代测序 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等。
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演示课件1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演示课件1
(创造),有所(成就)。
从所填词语的排列顺序中你发现了什么?
返回
写作思路:
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写作方法:
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学Hale Waihona Puke 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返回
❖妙笔生花:
请你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 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 “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 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 人落后”等等。
你能说说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点吗?
内容相似:
1、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 然发现的问题; 2、这三个事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 发明的故事; 3、这三个事例都是在说明“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返回
写法相同:
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 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
我还知道: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执教 陈乐
读一读: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读一读: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 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 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解决疑 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 成“!”,找到了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 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 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 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 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 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中看出问题,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 成“!”,找到了真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18张PPT)

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 受到启示,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 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还能举出 几个吗?
思维导图
提出观点 真理产生 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真理产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
证明观点 洗澡水的旋涡 蚯蚓的散布 睡觉时眼珠转动
总结观点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感谢各位的


Hale Waihona Puke 他们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 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真理产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 含义是:
只要善于视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 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 中发现真理。
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 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概括主题
课文主要通过波义耳制成石蕊试纸、魏格纳提出“大 陆漂移学说”、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睡 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这三个事例来说明只要善于视察, 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就能发现真理。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反义词
真理——谬论 敏锐——迟钝 无聊——有趣 偶然——必然
司空见惯——鲜为人知
多音字
zhuǎn 旋转 转学

zhuàn 自传 转盘
词语积累(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
不足为奇 见怪不惊 不乏先例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著 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合著) 《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等。
真理产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真理,即永恒不变唯真正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标准课件PPT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标准课件PPT1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花圃
shí shì mǐn
实验室 敏感
zhù qiè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é yì
俄裔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巧用方法 追根求源 → 追根 求源
赴汤蹈火、聚精会神、咬文嚼字……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标准 课件PPT 1
真理 领域 建树 立即 敏感 提取 偶然 文献 证据 灵感 实验室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机遇 吻合 俄裔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六 《年 真级 理语 诞文 生下 于册 一课 百件 个问1号5.之真后理》诞标生准于课一件百P个PT问1 号之后第一 课时 部编版 (共44张PPT)
真理 领域 建树 立即 敏感 提取 偶然 文献 证据 灵感 实验室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26张PPT)(1)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26张PPT)(1)

这不会是一 种巧合吧?
比较每一块 陆地,阅读 大量文献, 搜集证据
俄裔 美国
阿瑟林斯基 (睡眠研究
专家)
儿子在睡觉的时 为什么睡觉 候眼珠转动 时眼珠会转 动?会不会 与做梦有关?
反复观察实 验
找到真理
大部分花草受盐酸 的作用都会改变颜 色,其中石蕊最明 显(石蕊试纸)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 陆本来是连在一起 的(大陆漂移学说)
专家)
儿子在睡觉的时 为什么睡觉 候眼珠转动 时眼珠会转 动?会不会 与做梦有关?
反复观察实 验
得出结论
大部分花草受盐酸 的作用都会改变颜 色,其中石蕊最明 显(石蕊试纸)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 陆本来是连在一起 的(大陆漂移学说)
脑电波与做梦有关
任务一:研读事例,探寻论说密码
三顾茅庐 事不过三 三思而后行 三过家门而不入 ……
脑电波与做梦有关
任务一:研读事例,探寻论说密码
时代 17世 纪
20世 纪初
国籍
科学家 (研究领域)
观察现象
英国 波义尔 紫罗兰花瓣变红 (化学家)
发现问题
紫罗兰遇到 盐酸为什么
会变色
不断探索
进行了许多 实验
德国 魏格纳 南美洲东海岸的 (气象学家) 凸出部分与非洲 西海岸的凹陷部 分互相吻合。
这不会是一 种巧合吧?
观察现象
英国 波义尔 紫罗兰花瓣变红 (化学家)
发现问题
紫罗兰遇到 盐酸为什么
会变色
不断探索
进行了许多 实验
德国 魏格纳 南美洲东海岸的 (气象学家) 凸出部分与非洲 西海岸的凹陷部 分互相吻合。
这不会是一 种巧合吧?
比较每一块 陆地,阅读 大量文献, 搜集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阶域



词语解释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C ) 2.追究事物发生的根源。( B )
3.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
儿。( D )
4.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
的实质。( A )
A.见微知著 B.追根求源 C.司空见惯 D.无独有偶
整体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生物学家米歇尔逊的发现
没 有 这 种 蚯 蚓
证据
有同一种蚯蚓
同一纬度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睡觉时眼珠转动 睡眠专家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引起读者的兴趣 过渡句,承上启下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
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
然转动起来。
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交代人物身份
睡觉时眼珠为什么会转动
睡眠专家不断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
不断发问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
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
不断探索 发现真理
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实验、对二 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脑电波发 生较大变化。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明石蕊试纸 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波义耳发现的“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是什么?
2.这个事例中“?”和“!”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波义耳能从紫罗兰变色的现象中发现
真理?波义耳的事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紫罗兰为什么会变红
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 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 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
发现真理的前提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 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 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不断地追问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
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反复实验
不断质疑 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 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解决疑问
发明石蕊试纸
波义耳的事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发现真理我们需要有——
紫罗兰
蚯蚓的分布
睡觉时眼 珠的转动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2-5):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第三部分(6、7):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本文的论证思路特别明晰,结构严谨。
课文品读
第2课时
读第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以“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为依据
写法探究 本文为了论证中心论点,采用了哪些论据?
事实论据
发明石 蕊试纸
提出“大陆 漂移学说”
道理论据
睡觉时眼 珠的转动
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板书设计
真百 理个 诞问 生号 于之 一后
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
发明石蕊试纸
抓反 住复
三个事件 证明观点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问 题
第1课时
第2课时
16 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
字词识记
读一读
dàn
诞生
xuàn wō
漩涡
wěi
纬度

定律
xiè
机械

xùn
逆时针 逊
huà ɡēnɡ
华罗庚

领域
shòu
教授
ruì
敏锐
qiū yǐn
蚯蚓
qiè
锲而不舍
写一写
惯圃盐溅蕊魏
搜蚯 蚓阶域




甫扌
捕 叟女





全包围结构: 圃 上下结构: 盐 蕊 左右结构: 惯 溅 魏 搜
文章题目
中心论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第1自然段 开门见山,提出了本文的观点。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阐述了几个具体事例?
相关段落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主要人物
具体事例
英国化学家 从紫罗兰变色受启发, 波义耳 发明酸碱试纸
德国气象学 发现地图中的秘密, 家魏格纳 整理出“大陆漂移学说” 睡眠专家阿 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瑟林斯基 与做梦有关
试 验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不 研
放究
总结观点——见微知著,不断探索
追锲 根而 溯不 源舍 求得 真真 理知
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 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 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 真理这一论断。
拓展发散
关于真理的名言
是真金不怕火炼,是真理不怕邪恶。 ——(蒙古)谚语
二、连一连。 居里夫人 伦琴 魏格纳 波义耳 贝克勒尔
◇发现人工放射性 ◇发现天然放射性 ◇发明石蕊试纸 ◇发现镭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课后习题
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 后”这句话的含义,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说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地独立思考,坚持 不懈地探索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敏锐的观察力
强烈的求知欲
勇于探索的精神
不断追求的韧性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气象学家魏格纳的偶然发现
非洲
南美洲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科学态度
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
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
方面的证据。
科学方法
发现问题 阅读文献
这是发现真 深入研究 搜集证据 理的必然过程。
具有说服力
有 所 建 树 的 人 真理
细微的、 司空见惯 的现象
发现 问题
发现真理的过程
不断 解决 追根 发问 疑问 求源
诞生于一百 个问号之后
理解“?”和“!”的含义。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真理诞生的过程
发现的问题 不断地追问
解决了疑问 发现了真理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发现真理后的喜悦心情
科学并不神秘,并不遥远。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真 理

解答了若干个问号


发现真理
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说明科学的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 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的条件
说明发现真 理是有条件的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
得半点虚假。
——华罗庚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 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
课堂练习
一、在带点字恰当的读音下面打“√”。
花圃(p√ǔ pú fǔ) 锲而不舍(qi√è qì) 领域(y√ù yì) 见微知著(zhuó zh√ù zù )
启发:科学家能从极细微的现象中发现 问题,并锲而不舍地追根溯源,探求问题实 质,这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在 学习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问 题、勇于探索、坚持不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