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和角
线与角知识点

线与角知识点一、直线和线段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一条无限延伸的路径,用字母l表示。
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可以确定一个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和一个长度。
二、射线射线是一条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长的路径,用字母记作AB→,其中A是起点,B是方向上的一个点。
三、线段和角的测量单位线段的长度可以使用厘米、毫米等单位进行测量。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公共端点形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通常用度数或弧度表示。
四、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将角分为以下几类:1. 零角: 角的两条射线共线,即为零角,角的大小为0°。
2. 锐角: 角的大小小于90°,称为锐角。
3. 直角: 角的大小为90°,称为直角。
4. 钝角: 角的大小大于90°,小于180°,称为钝角。
5. 平角: 角的大小为180°,称为平角。
五、角的度数转换角的度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转换:1. 角度转换为弧度:1° = π/180。
2. 弧度转换为角度:1弧度= 180/π。
六、角的性质1. 互余角: 互余角的和为90°。
2. 互补角: 互补角的和为180°。
3. 垂直角: 两个互相垂直的角被称为垂直角,垂直角的度数为90°。
4. 对顶角: 两个互相对顶的角被称为对顶角,对顶角的度数相等。
5. 同位角: 同位角是指在两个直线上由同一个第三条直线所切割出来的对应角,同位角的度数相等。
七、角的运算1. 角的加法: 两个角的和等于两个角的度数之和。
2. 角的减法: 两个角的差等于第一个角的度数减去第二个角的度数。
八、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是指将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
平分线将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每个角的度数为原角的一半。
九、垂线垂线是指与另一条线段或射线垂直相交的线段或射线。
十、角的定位角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定位:1. 角的顶点为已知点,角的两条边等长或相互垂直。
七年级线段与角知识点

七年级线段与角知识点线段和角是几何学中比较基础的概念,它们是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
在学习线段和角的知识点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构成的坐标系,其中一条称为x轴,另一条称为y轴。
二者的交点称为原点或坐标原点,它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点。
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个点的位置是由它的x轴坐标和y轴坐标共同决定的。
二、线段线段是直线上的一段有限长的线段,线段两端的点称为端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两点坐标来确定一条线段的位置。
例如,AB表示线段上两个点A(x1,y1)和B(x2,y2)之间的线段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它的长度L:L = √((x1-x2)²+(y1-y2)²)线段的长度可以记为:|AB|或AB三、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构成的。
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为角的顶点,其余两个端点分别为角的边。
通常使用点名来表示角,例如∠ABC。
按照角度大小可以分类:(1)锐角:角度小于90度。
(2)直角:角度等于90度。
(3)钝角:角度大于90度。
(4)平角:角度等于180度。
例:∠ABC是由两条射线AB和AC组成的角,其中端点A为角的顶点。
四、线段的性质(1)对于一条线段,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唯一的。
(2)线段有不同的长度,但其长度是不变的。
(3)如果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则它们是等长的。
(4)线段的长度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
五、角的性质(1)角可以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2)对于同一个顶点,它的两个邻接角之和为180度。
(3)对于一条直线,它刚好将平面分为两个半平面,在同一侧的两个角之和为不等于180度的定值。
(4)对于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度。
以上就是七年级线段与角的知识点,它们是后续几何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并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线段与角的概念和计算

线段与角的概念和计算一、线段的概念线段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由两个端点确定的具有有限长度的直线部分。
在平面几何中,线段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AB、CD等。
线段的长度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表示线段AB的长度。
二、角的概念角是点和其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如∠ABC,其中B为角的顶点,而A、C分别为角的两个边。
角度可以用度数(°)或弧度(rad)表示,度数是人们最常用的度量单位。
三、线段的计算1. 线段的长度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两个端点的坐标计算得出。
设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x₁, y₁)和B(x₂, y₂),则线段AB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B|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2. 线段的中点线段的中点是指线段的中心位置,在平面几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设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x₁, y₁)和B(x₂, y₂),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x₁ + x₂)/2, (y₁ + y₂)/2)四、角的计算1. 角度角度是人们常用的度量单位,一周等于360°。
当需要计算角度时,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角度 = 弧长 / 半径2. 弧度弧度是另一种常用的角度单位,它是圆周上弧长等于半径的一部分。
当需要计算弧度时,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弧度 = 弧长 / 半径3.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弧度与角度之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转换:角度 = 弧度× 180° / π弧度 = 角度× π / 180°五、实例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线段与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下通过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假设有一条线段AB,其中A(-2, 3)和B(4, -1)分别为线段的两个端点坐标。
我们首先可以计算线段AB的长度:|AB| = √((4 - (-2))² + ((-1) - 3)²)= √(6² + (-4)²)= √(36 + 16)= √52≈ 7.211然后我们可以计算线段AB的中点坐标:M(((-2) + 4)/2, (3 + (-1))/2)≈ M(1, 1)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角ADC的度数。
线段与角的计算

线段与角的计算线段和角是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线段和角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子详细说明其应用。
一、线段的计算线段是两点之间的直线部分,其长度可通过坐标、勾股定理或其他方法进行计算。
1. 坐标计算法设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则线段AB的长度计算公式为:d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其中,d表示线段AB的长度。
例如,已知点A(2, 3)和点B(5, 7),则线段AB的长度为:d = √((5 - 2)² + (7 - 3)²)= √(3² + 4²)= √(9 + 16)= √25= 5因此,线段AB的长度为5。
2.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用于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常用方法。
当线段确定为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时,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其长度。
设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a,另外两条边分别为b和c,则勾股定理可以表示为:a² = b² + c²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线段的长度。
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² = 5² + 12²= 25 + 144= 169因此,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度为√169,即13。
二、角的计算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可以通过度数或弧度来进行计算。
1. 度数计算法角的度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已知两条射线的坐标,可以通过坐标计算得出角的度数。
例如,已知射线OA和射线OB,可以通过计算斜率、弧度或反三角函数来得到角的度数。
(2) 已知角的度数,可以通过度数的加减乘除来计算其他角度。
例如,已知角AOB的度数为50°,求角BOC的度数,若角COB为直角,求角AOC的度数。
2. 弧度计算法弧度是计量角度的单位,用于计算圆周上的弧长。
线段和角的计算

线段和角的计算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线段和角是两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在几何中频繁出现,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线段和角的计算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聊聊线段。
线段是指直线上两点间的有限部分。
它有两个端点,并且长度是固定的。
计算线段的长度是线段相关问题中的常见任务。
比如,已知线段 AB 的长度为 5 厘米,线段 BC 的长度为 3 厘米,那么线段 AC 的长度是多少呢?这就很简单啦,当点 B 在点 A 和点 C 之间时,AC 的长度就是 AB 的长度加上 BC 的长度,即 5 + 3 = 8 厘米。
但如果点 C 在点 A 和点 B 之间,那么 AC 的长度就是 AB 的长度减去 BC 的长度,即 5 3 = 2 厘米。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
有一条线段被分成了若干段,已知其中几段的长度,要求出整个线段的长度。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把已知各段的长度相加就可以了。
除了计算线段的长度,线段的中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如果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那么 AM 的长度就等于 MB 的长度,都等于 AB 长度的一半。
通过中点,我们可以将线段进行等分,从而方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角。
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度量单位通常是度,用符号“°”表示。
将一个圆平均分成 36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 1 度。
在计算角的度数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角的和差问题。
比如,已知∠AOB 的度数为 30°,∠BOC 的度数为 20°,那么∠AOC 的度数是多少呢?这就要分两种情况,如果∠BOC 在∠AOB 的内部,那么∠AOC 的度数就是∠AOB 的度数减去∠BOC 的度数,即 30° 20°= 10°;如果∠BOC 在∠AOB 的外部,那么∠AOC 的度数就是∠AOB 的度数加上∠BOC 的度数,即 30°+ 20°= 50°。
(完整版)线段和角知识点

线段、射线、直线线段 射线 直线端点个数 两个一个 没有 延伸情况 没有延伸向一个方向延伸 向两个方向延伸 长度 有长度可以测量 没有长度不能测量 没有长度不能测量 表示方法 ①用表示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无序)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 用两个大写字母,其中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有序) ①用直线上表示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无序)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三、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四、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五、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用直尺和圆规的第一个基本作图,直尺的作用是画直线、射线或线段,圆规的作用是画弧、截取等长的线段。
2、常见的作图语言:①作射线××;②在射线××上截取××=××;③在线段××上截取××=××;则××就是所要求作的××。
说明:作图时用的直尺是没有刻度的,因此作图的痕迹要保留。
六、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如图所示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有①AB=2AC=2BC ,②AC=BC=21AB 。
七、线段的和、差、倍、分的计算:1、逐段计算:求线段的长度,主要围绕线段的和差倍分展开。
若每一条线段的长度均已确定,所求问题可迎刃而解。
2、整体转化:巧妙转化是解题的关键,首先将所求的线段转化为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然后再通过线段的中点的等量关系进行替换,将未知线段转化为已知线段。
3、构造方程:利用各段线段的比值及中点关系建立起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注意:有关线段长度的计算如果没有图形,题中又没有明确的点的位置,应该全面考虑,注意条件中的图形的多样性,防止漏解。
七年级线段和角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线段和角知识点归纳七年级是初中数学的第一个阶段,线段和角是基础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七年级线段和角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学生们复习和学习参考。
一、线段1. 定义:线段是两个端点之间的线段,可以记作 AB。
2. 同长度线段:如果两个线段的长度相同,则它们是同长度线段。
3. 中点:线段 AB 上距离 A 和 B 相等的点 M,称为线段 AB 的中点。
4. 三角形中位线: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点连成三条线段,每条线段连接两个顶点,这些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并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5. 相似线段:如果两个线段的长度比相等,则它们是相似线段。
二、角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或半直线(即角的边)和它们的公共端点(即角的顶点)所组成的图形。
2. 角的度数:角的度数通常用°表示。
一个完整的角是360°。
3. 角的种类:- 锐角:角的度数小于90°。
- 直角:角的度数正好是90°。
- 钝角:角的度数大于90°。
4. 角的余角和补角:角的补角是与该角相加正好为90°的角,角的余角是与该角相加正好为180°的角。
5. 角的平分线:如果一个角有一条射线恰好将其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则这条射线称为该角的平分线。
三、相交线段和角1. 垂直: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的相交角为90°时,它们是垂直的。
2. 平行: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之间的角度为0°时,它们是平行的。
3. 相交线段:如果两条线段不重合但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则它们是相交线段。
4. 同位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相交时,两对相互对应的角,就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5. 内错角和外错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截成的线段所形成的角分别在同侧或异侧,分别为内错角和外错角。
以上就是七年级线段和角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线段和角知识点

六年级线段和角知识点在数学学习中,线段和角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六年级学生将会深入学习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角的种类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线段和角的知识点。
一、线段的定义与性质1. 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由两个不同的点所确定的具有固定长度和方向的有限直线部分。
2. 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
3. 线段的表示方法:通常用两个端点的字母表示,例如AB表示以A、B两点为端点的线段。
4. 线段的中点:线段中点是指线段上距离两个端点相等的点,记作M。
5. 线段的延长与截取:线段可以延长或截取为更长或更短的线段。
二、角的概念与种类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共同端点的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顶点:角的顶点是指射线的公共端点。
3. 角的度量单位:角的度量单位可以用度数或弧度表示。
4. 角的种类:a)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b)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c) 钝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d)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三、角的测量与特性1. 角的测量方法:a) 使用量角器:通过量角器可以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b) 估算角的大小:通过角的开张程度估算角的大致数值。
2. 角的特性:a) 锐角和钝角的和可以构成一个直角。
b) 直角的两条边相互垂直。
c) 平角和其他角的和等于180度。
四、应用与解题技巧1. 通过线段的延长和截取,可以解决线段比较、构造等问题。
2. 角的测量和角的大小比较可以帮助解决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证明问题。
3. 利用角的特性可以解决与角有关的问题,例如角平分线的性质等。
总结: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线段和角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角的种类、测量方法和特性。
熟练掌握线段和角的知识有助于解决几何图形的构造、位置关系和证明问题。
通过反复练习和应用,六年级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线段和角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六年级线段和角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元《线与角》知识点一、线的认识:【知识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2、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3、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画直线。
1、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2、过两个点能画一条直线;3、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4、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5、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
如:直线长4厘米。
是错误的。
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二、平移与平行:【知识点】: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如:AB∥CD。
三、相交与垂直【知识点】: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
如:OA⊥OB。
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四、旋转与角【知识点】:1、角的概念。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五、角的度量【知识点】1、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注: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六、画角【知识点】: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两条射线是角的( )。
2、通过一点可以作()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3、角的大小与()有关。
4、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5、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7、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8、已知∠1+∠2=125°, ∠2=35°,那么∠1=()。
9、∠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0、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11、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二、选择题1、下面()是射线。
A、米尺B、手电筒的光C、D、竹棍2、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4、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A、15°B、20°C、135°D、150°5、右图中有()个角。
A、5B、6C、10D、156、我们用的三角板上有一个(),两个();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两个()。
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7、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A、15B、60C、90D、1208、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A、10B、15C、20D、25三、“实践操作”显身手。
1、过A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2、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3、(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5度的角。
(2)画一个130度的角。
(3)下面的角是()度,以A为顶点,在这个角内画一个45度的角。
A .6、右图中有()条射线,组成了()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四、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五、用量角器分别画出下列度数的角105° 85 ° 150°六、求下面图中指定角的度数。
1、已知∠1=35°∠2=2、已知∠1=90°∠2=45°∠3=2315 4 6七、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
1、已知∠1=75°, ∠2= ∠3=∠4=2、 判断。
直线一定比线段长。
( )2、一条射线的长度是60米。
( )3、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就说他们互相平行。
( )4、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就一定互相垂直。
( )5、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 )6、数学书的两条邻边是互相垂直的。
( )7、 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间的距离都相等。
( )8、 画出一条直线的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互相平行。
( )9、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 123 43、∠1= ∠1= ∠2= ∠2=∠3= ∠3=35°230°31 12 31 (正方形)作业一、填空。
1、直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 ),它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3、从( )点引出两条( )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5、锐角的度数小于( )度;大于( )度而小于( )度的角叫做钝角;( )度的角是直角,( )度的角是平角,( )度的角是周角。
6、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7、角的计量单位是( )。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度的角,记作( )。
8、下图中有( )条线段,( )条射线,()条直线。
9、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中,( )最短。
10、右图钟面上的时刻是( )时( )分,时针和分针组成( )角。
10分钟以后是( )时( )分, 时针和分针组成( )角。
11、 在左图中与AB 平行的边有( ); 在左图中与CD 垂直的边有( )。
A B CD H GF E12、在下图中,AB∥(); AD∥(); AC∥();AB⊥(); CE⊥()。
二、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2、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三、选择题。
1、下列线中,()是直线,()射线,()是线段。
A、 B、 C、 D、2、下面图形中,只有一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A、 B、 C、3、小东画了两条直线都与直线AB垂直,那么这两直线()。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不能确定4、角的大小是由()决定的。
A、两条边的长短B、两条边叉开的程度C、顶点的位置四、动手操作:画一画,量一量。
(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8°、65°、160°的角。
2、以O为顶点,OA为一条边,画一个125°的角。
AO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A4、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6、过A点作直线L的垂线,过B点作直线L的平行线。
(5分).A.BL7、已知下图∠1=48°,列算式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4分)求∠2、∠3、∠4、∠5 的度数。
8、数一数下图中,有()个锐角,有()个钝角,有()个直角,有()个平角。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