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院前急救基础知识
外伤院前急救培训课件

出口收汇待核查帐户收支范围
收入范围——企业出口收汇。包括境内、 境外出口收汇及贸易融资项下收汇
支出范围——经银行联网核查后结汇、 ——经银行联网核查后划入
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经外汇局批准的退汇
三、出口收汇
• (一)下列外汇收入需进入待核查账户 • 直接从境外、境内保税监管区域、离岸账户收回的出口货
• 进口预付汇项下的退汇款,银行审核进口合同、 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正本无误后,该笔外汇不必 进入待核查账户。
• 银行收取的汇款等手续费,在对应贸易收汇入账 前已被银行扣除的,不纳入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 范围。
(三)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的出具
• 银行应在按规定进行联网核查后,为企业出具出口收汇核 销专用联;
• 进料加工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之后企业进 料加工项下逐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 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来料加工贸易项下逐 笔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与收汇比例乘积累加之和。
注:收汇比例 2009年2月15日前为20%,之后调整为 30%
• 其他贸易出口可收汇额包括:
—— 2008年7月1日之后企业其他贸易项下逐笔出口货物 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溺水的处理
心肺复苏
触电急救措施
脱离电源 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
,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触电伤员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
确保其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 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 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 救,心肺复苏,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 治。
总结
急救的基本概念 外伤患者的简单处理 患者情绪的安抚和沟通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外伤是指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导致出血、骨折、烧伤等紧急情况。
在遇到外伤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操作步骤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救治伤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步骤一:保护现场在进行紧急救护之前,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在交通事故等外伤发生地点,应立即远离交通流量区域,确保自己和伤者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此外,需要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危险因素,例如断裂的电线、火源等。
步骤二:评估意识和呼吸紧急救护的第二个步骤是评估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对伤者说话、摇动他们以及观察他们是否有正常反应来判断。
同时,需要观察伤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步骤三:止血外伤常伴随着出血情况,因此及时止血是紧急救护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止血: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或停止出血。
2.抬高伤肢:对于四肢出血较多的情况,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减小出血压力。
3.使用止血带:采用止血带只在致命性出血无法控制时使用,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步骤四:固定骨折在外伤中,骨折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对于骨折伤者,应采取适当措施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骨折固定:1.切勿移动:伤者在转移到专业医护人员前切勿随意移动,以防骨折末端出现更多的移位。
2.固定骨折部位:使用夹板、绷带或布料等可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尽量保持骨折处的安静。
步骤五:保持伤者体温外伤伤者往往伴随着体温下降的情况,因此在紧急救护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者的体温。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持伤者体温:1.使用保温毯:用保温毯包裹伤者,以防止体温过快散失。
2.躺平:将伤者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避免长时间的体位改变。
步骤六: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以上操作步骤为紧急救护的基本措施,但仅限于紧急情况下的初期救护。
外伤救护-精品文档

外伤救护pptxx年xx月xx日•外伤救护的基本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其他外伤救护技术•外伤救护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目录01外伤救护的基本知识外伤是指身体外部受到的创伤,包括跌打损伤、烧伤、切割伤等。
定义根据伤害类型,外伤可以分为开放性外伤和闭合性外伤,其中开放性外伤指皮肤完整性受损,而闭合性外伤指皮肤没有破损但内部组织受损。
分类外伤的定义和分类1外伤的常见原因23道路交通事故是造成外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车辆碰撞、追尾等事故。
交通事故从高处跌落或行走时不慎摔倒容易导致外伤。
跌倒和摔伤机械事故如被机器压伤、扭伤等也是常见的外伤原因。
机械伤害外伤的急救原则对外伤患者进行快速评估,确定受伤部位和程度。
快速评估止血固定转运对于出血的外伤,应采取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带或加压止血等。
对外伤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二次损伤。
在稳定患者病情后,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02止血03屈曲肢体止血对于四肢骨折、关节损伤等出血情况,可采用屈曲肢体、加压包扎等方式来止血。
止血的分类和方法01直接压迫止血适用于小血管出血,直接用手指或手掌加压于出血部位,持续压迫以达到止血目的。
02间接压迫止血使用止血带、绷带等物品,通过增加局部压力来阻止血液流通,以达到止血效果。
止血的操作要点根据出血部位、颜色、速度等判断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出血。
先判断出血类型根据出血类型选择直接压迫、间接压迫或屈曲肢体止血等方法。
选择合适止血方法止血后需持续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止血效果确实。
注意持续观察对止血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治疗和护理。
记录止血情况止血的注意事项在止血过程中要注意给伤者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止血效果。
注意保暖避免盲目拔除止血物品注意伤肢位置及时就医使用止血带等间接压迫止血时,不要盲目拔除,以免造成大出血。
对于四肢骨折等出血情况,要注意将伤肢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以外伤急救基本技术为题,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外伤急救技术和注意事项。
一、创伤评估在进行外伤急救前,首先需要对伤者进行创伤评估,以确定伤势的严重程度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创伤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评估:检查伤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呼吸评估:观察伤者的呼吸情况,如果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血液流量评估:观察伤者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过多,需尽快止血。
4. 骨折评估:检查伤者的骨骼是否有明显畸形或疼痛。
二、止血处理1. 直接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迫伤口,以阻止出血。
2. 提高伤肢:如果伤者四肢出血,可将伤肢抬高,减少出血量。
3. 使用止血带: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但要注意不要过紧,避免造成神经和组织损伤。
三、外伤处理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2. 覆盖伤口: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不受感染。
3. 固定伤处:如果伤者有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进行固定,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四、骨折处理1. 避免移动: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骨折部位,以免加重伤者的痛苦和损伤。
2. 固定骨折:使用夹板或绷带进行固定,以保持骨折处的稳定。
3. 控制疼痛:如果伤者疼痛剧烈,可给予止痛药物,但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五、烧伤处理1. 灭火:如果伤者身上着火,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可以用湿毛巾或滚动在地上以扑灭火焰。
2. 冲洗伤口: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伤口温度和缓解疼痛。
3. 覆盖伤口: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纱布覆盖烧伤部位,以防止感染。
六、其他注意事项1. 保持伤者安静: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伤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
2. 寻求专业救援:对于严重的外伤,如大面积出血、骨折、内脏损伤等,应及时寻求医疗救援。
3. 急救培训: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应对突发伤害事件非常重要,建议参加急救培训课程。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意外伤害,如车祸、砸伤、挤压伤、切割伤、溺水、烧伤等等,多年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做好院前急诊、急救,可以有效地控制伤情的扩大,阻止继续伤害,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伤病员的预后非常重要。
1 外伤患者的急救原则1.1 抢救生命以抢救生命为第一任务,没有生命做保障,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1.2 恢复功能在保证生命的基础上,注意患者的各种功能的恢复,以利于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工作能了的存在。
1.3 顾全解剖的完整性在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患者的各种解剖的完整性,利于以后的功能恢复。
2 现场急救2.1 脱离危险环境首先,将患者迅速搬离受伤现场,避免继续伤害。
如烧伤患者应立即搬离热源,除去身上残留的衣物,在搬离伤员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稳,力度适宜,不要过快过猛,如有障碍物时,首先去除阻碍搬运的障碍物,不要从重物下硬拽或硬拉肢体,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2 观察伤情做出初步诊断在短时间内对伤者的伤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边抢救边检查,注意与生命紧密相关的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心率、神智等情况,有无休克发生。
注意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部位的损伤情况,有无重要脏器的联合损伤,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运用止血、固定、包扎等技术进行施救。
2.3 保持生命支持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去除呼吸道中的异物、血块、痰液、呕吐物等阻碍呼吸通常的异物,托起伤者的下颌使头部后仰,如有舌后坠者应将舌拉出,使呼吸道通畅,并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道。
有心脏骤停者要立即胸外心脏按摩,胸外按压100次/min,建立有效的循环。
对于胸部有开放性伤口时要立即用厚辅料封闭,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对于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伤员应立即用衣物、沙袋等固定包扎伤侧,制止反常呼吸;对于张力性气胸的伤员应在患者胸壁第二肋间插入粗针头,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使肺部膨胀,恢复有效呼吸。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是指对发生意外伤害的人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外伤救护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伤者的痛苦,保护生命安全,并尽早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下面将介绍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判断伤情判断伤情是外伤救护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救援现场,我们需要迅速判断伤者的伤情,以确定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首先要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如果伤者昏迷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其次要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严重,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还要检查伤者的骨折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重要伤害,如脊柱损伤等。
通过综合判断,确定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救护计划。
二、止血处理外伤常伴有出血,严重的出血会危及伤者的生命。
因此,止血处理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法和使用止血器具。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可以用手掌或绷带等物品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止住出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器具,如止血带或止血棉等。
止血带的使用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松紧度,避免造成伤者的二次伤害。
三、固定伤势在进行外伤救护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骨折、脱臼等伤势。
为了避免伤者在运送过程中伤势加重,我们需要对伤势进行固定。
固定伤势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者的骨折部位固定好,避免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
固定伤势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四、转运伤者转运伤者是外伤救护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转运伤者时,我们需要确保伤者的头颈部稳定,避免脊柱损伤。
同时要注意保护伤者的呼吸道,避免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
在转运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担架或抬担等工具,将伤者安全地转移到救护车或医院,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起来,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包括判断伤情、止血处理、固定伤势和转运伤者。
这四项技术是外伤救护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外伤救护工作,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
常用急救技能培训(外伤救治)

❖ 1、指压止血法
❖
将血管压向骨骼阻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待出血部位处理后(例如包扎后)才放开。应用
此方法止血要熟悉各部位出血的压迫点。
❖ (1)头顶部、前额及颞部出血,在外耳孔前缘动脉搏动处用力下压,将颞动脉压在颞骨上止血。
❖ (2)颜面部及腮部出血,在下颌角前1/3或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交界动脉搏动处用力下压,将面动脉压在 下颌骨上止血。如面部大出血时,往往需要压迫双侧的面动脉止血。
上面,再包扎。 ❖ 2、胸部开放性损伤时,伤员呼吸特别困难,要马上用不透气的材料如胶布、大块厚层敷料或塑料书皮
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毛巾垫或纱布放在上面,再进行包扎。 ❖ 3、腹部外伤,有肠子流到腹腔外时,不要将脱出的肠子送回腹腔,要用大块消毒纱布盖住,再用干净
的容器(例如碗)盖在上面,然后包扎。
16
二、包扎 17
松一次。在放松止血带时使用其它方法止血,如指压等方法。 ❖ (6)上了止血带的伤员尽快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运送伤员时,不要用衣物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血
液循环情况和出血情况。
12
一、止血 13
一、止血 14
二、包扎
❖ 一、包扎伤口能起到止血、保护创面、固定骨折的作用,使伤势不会再扩大,减少感染发生。 ❖ 常用的包扎物品有绷带、三角巾等。现场还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布料,甚至伤员的衣服等作为代用品。 ❖ 二、包扎的注意事项: ❖ 1、救护者的双手最好先洗干净,以免感染伤口。当处理带血或体液的伤口时,救护者应注意自我保护,
26
四、搬运
❖ 四、搬运方法: ❖ 1、单人徒手搬运: ❖ (1)扶持法:对病情轻,能够站立行走的伤病员可采用此法,救护者站在伤病员的患侧,伤员的一臂
绕过救护者的颈部,救护者用外侧的手牵着伤病员的手腕,另一手在病人腰部扶着他行走。 ❖ (2)抱持法:伤病员身材娇小,救护者可用一只手托其背部,用另一只手托其大腿将其抱起。 ❖ (3)背负法:救护者站在病人前面,微弯背部,将病人背起。救护员将伤员背起,伤员要紧握自己的
外伤院前急救基础知识

外伤处理的一般原则:1、迅速做好急救,如清理创面、止血、止痛、包扎固定等,及时得到外科处理。
2、对开放性创伤,要根据伤情和当时的条件,尽快做好早期外科处理。
对商情一时判断不清者,要边处理边观察边检查,查明原因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常见外伤处理方法1.闭合性损伤.多见于碰撞、扭拉或者挤压后导致局部疼痛,红肿青紫,这说明外力导致皮下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血液自破裂处渗到皮下所致.处理方法: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毛巾包冰块/冷毛巾)减少出血后,局部喷擦云南白药喷雾或者涂擦消肿止痛酊或者正红花油(三选一即可)如果头皮血肿采用加压包扎,必要时进一步处理。
2.开放性皮肤损伤.多见于外力作用如碰撞、挤压,刮擦、切割或者刺破等致皮肤组织破溃,可伴有出血和疼痛。
处理方法:2.1.清洗创面。
用盐水冲洗伤口部位的泥土沙粒等污物,如为异物切割或者刺伤,就仔细检查伤口处有无异物残留,如有及时清理干净。
2.2.止血。
(轻微擦伤无明显渗血此步骤可省略)可用无菌物品压迫止血,如棉签或者纱布块压迫创面,或者消毒后加压包扎;如果肢体损伤出血量较大时可在近心端系上止血带(记住时间不能长于30分种);2.3.消毒,用碘伏棉签消毒创面(方法为以伤口为中心螺旋形消毒,再次消毒必须换干净棉签;已经用过的棉签不能放进碘伏溶液中)2.4.包扎。
创口小可用创可贴包扎,创面大的用碘伏纱布覆盖,加盖干纱布后用胶布或者绷带固定。
3.骨头关节的创伤3.1.骨折——骨质的完整或连接被破坏,称骨折。
3.2.骨折的诊断:A、多是局部疼痛、压痛,这是骨折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B、局部出血,水肿,肿胀。
C、肌肉收缩,局部畸形。
D、功能丧失或障碍,不能动。
3.3.急救处理:患肢限制活动,可用软垫稍抬高,待条件许可时送医院诊治。
如果需要搬动时,最好用长的树枝,木棍,长雨伞或者硬纸板将肢体固定,长度超过疑似骨折部位处的两个关节,一侧下肢骨折时可将双下肢固定利于搬运。
绷带固定松紧适度,过松不能起到固定效果,过紧可能造成组织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处理的一般原则:
1、迅速做好急救,如清理创面、止血、止痛、包扎固定等,及时得到外科处理。
2、对开放性创伤,要根据伤情和当时的条件,尽快做好早期外科处理。
对商情一时判断不清者,要边处理边观察边检查,查明原因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常见外伤处理方法
1.闭合性损伤.多见于碰撞、扭拉或者挤压后导致局部疼痛,红肿青紫,这说明外力导致皮下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血液自破裂处渗到皮下所致.处理方法: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毛巾包冰块/冷毛巾)减少出血后,局部喷擦云南白药喷雾或者涂擦消肿止痛酊或者正红花油(三选一即可)如果头皮血肿采用加压包扎,必要时进一步处理。
2.开放性皮肤损伤.多见于外力作用如碰撞、挤压,刮擦、切割或者刺破等致皮肤组织破溃,可伴有出血和疼痛。
处理方法:2.1.清洗创面。
用盐水冲洗伤口部位的泥土沙粒等污物,如为异物切割或者刺伤,就仔细检查伤口处有无异物残留,如有及时清理干净。
2.2.止血。
(轻微擦伤无明显渗血此步骤可省略)可用无菌物品压迫止血,如棉签或者纱布块压迫创面,或者消毒后加压包扎;如果肢体损伤出血量较大时可在近心端系上止血带(记住时间不能长于30分种);2.
3.消毒,用碘伏棉签消毒创面(方法为以伤口为中心螺旋形消毒,再次消毒必须换干净棉签;已经用过的棉签不能放进碘伏溶液中)2.
4.包扎。
创口小可用创可贴包扎,创面大的用碘伏纱布覆盖,加盖干纱布后用胶布或者绷带固定。
3.骨头关节的创伤
3.1.骨折——骨质的完整或连接被破坏,称骨折。
3.2.骨折的诊断:A、多是局部疼痛、压痛,这是骨折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B、局部出血,水肿,肿胀。
C、肌肉收缩,局部畸形。
D、功能丧失或障碍,不能动。
3.3.急救处理:患肢限制活动,可用软垫稍抬高,待条件许可时送医院诊治。
如果需要搬动时,最好用长的树枝,木棍,长雨伞或者硬纸板将肢体固定,长度超过疑似骨折部位处的两个关节,一侧下肢骨折时可将双下肢固定利于搬运。
绷带固定松紧适度,过松不能起到固定效果,过紧可能造成组织损伤。
如为开放性骨折,骨头露到外面,能看到,一般不要包,就地清创,保护创面清,并包扎固定,等待送医院。
如有气体,敞开伤口,引流。
4.脑外伤
一般头部有外伤史并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喷射状呕吐、耳鼻等处渗血渗液、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应该考虑到脑外伤可能性大。
急救处理
1、限制患者活动,平卧,头部可稍垫高,呕吐和意识不清者应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避免声光刺激,随时观察患者神志及脉搏,耳鼻道有渗血渗液时不能堵,及时送医。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1.不是四肢大动脉出血,一般轻易不上止血带。
2.止血带尽量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先加保护垫后再上止血带。
3.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宜,过紧会损伤神经组织或造成肢体坏死;过松则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4.上止血带后,在伤员的身上要有明显的标志,标志上有注明止血时间,随时观察肢体末端有无青紫发黑,以防组织缺血坏死。
一般每隔30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
放松止血带时,如果出血不止,可用手指压迫动脉临时止血。
使用止血带总时间以1小时为宜,最长不超过4小时放松止血带后如果需要再次使用止血带,应该将其向近端移动数厘米,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缠扎,以免损伤局部软组织。
5.上止血带30分钟左右,要放松止血带2-3分钟。
在放松时,用指压法止血。
放松止血带时,要慢慢松开,以免加重出血。
6.上止血带的伤病员要尽快送医院,不要停留或耽搁时间
伤员的搬运
搬运的目的是使伤员迅速脱离危险现场,防止再次受伤,立即送往急救站或指定医院。
但搬运可能使伤员进一步受到伤害和加重损伤,因此搬运时应注意是否对骨折固定,采取哪种方法,什么运送工具。
要观察伤情,如果伤者的头、胸、脊柱、骨盆等重要部位受创,绝不可以随便变动体位。
常用的各种搬运方法:1、单人搬运:一般采用扛、背、抱等。
也可将伤员放在硬板或担架上并固定好后搬运。
2、双人搬运:徒手搬运可用轿式或椅式运送法。
如有担架或简易担架,可进行双人抬担架搬运。
3、脊柱骨折伤员搬运:外伤后有以下情况应行脊柱固定:①脊柱疼痛或触痛;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③脊柱结构变形。
搬运时注意:a. 原位固定伤员,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绝不可用帆布软担架抬运伤员。
B. 两人或三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地将伤员托起,平放在硬板或门板担架上。
绝不可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不一致搬动。
C.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
躺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两侧加以固定。
D. 要同轴翻身凡怀疑有脊柱损伤者,翻身时一定要头、颈、躯干、下肢上下一致同轴翻转,绝不可“扭麻花”式地翻身。
那样会扭断或挤碎骨折部位的脊髓,导致或加重截瘫。
所以给伤员翻身时至少要三人上下同时用力,让其脊柱保持在轴线位置,同速翻转体位。
E. 要硬板固定,不要帆布软担架.
4、骨盆骨折的伤员搬运方法:取伤员仰卧位,两髋、膝关节呈半曲屈位,腘下垫以衣物或被褥卷,两下肢略外展,减轻疼痛。
搬运时注意事项:1 搬运动作要轻巧、迅速、尽量减少震动和颠簸;2 搬运前应做好伤员的初步急救处理,一般要先止血、包扎、固定,再搬运;3 搬运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伤情变化,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