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食用资源学课件
合集下载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PPT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第一节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光合作用的意义
CO O2 2
论题: 1 人类的食物与绿色植物有什么关系? 2 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啊?
指导: 1 四人一组 ,说出平常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2 参照表7-1和表7-2中给出的例子,完成表格
常见食物的来源
常见食物
谷类
米饭 面条
玉米
豆类及其制品 豆腐
蔬菜、水果类
白菜 菠萝
直接来源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白菜 菠萝
常见食物的来源
常见食物
牛肉
肉类
直接来源 牛 鸡 羊 猪 牛
鸡
间接来源 牛所食用的草料
稻谷等 羊所食用的草料 猪所食用的草料 牛所食用的草料
稻谷等
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间 接
直接
间接
人类的食物
各种动物
甘薯
萝卜
土豆
胡萝卜
生姜
茎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
洋葱
藕 大蒜
莴苣
叶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
大白菜
芹菜 卷心菜
花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
金针花
桂花
兰花是许多南方城市都爱入美味的东西, 新鲜的兰花或晾干的兰花,在制作甜食 糕点时,可做馅或用于饼皮点缀。晾干 的兰花切成细丝,吃面条、米线时,放 入少许做料调味,效果更佳。
B.玉米
C.小麦
D.水稻
3.下列动物中,属于草食动物的是( D)
A.狮子 B.猫 C.大熊猫 D.马
4.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 C)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判断
• 人可以靠食用肉类、奶类和蛋类为生,所以说人类
光合作用的意义
CO O2 2
论题: 1 人类的食物与绿色植物有什么关系? 2 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啊?
指导: 1 四人一组 ,说出平常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2 参照表7-1和表7-2中给出的例子,完成表格
常见食物的来源
常见食物
谷类
米饭 面条
玉米
豆类及其制品 豆腐
蔬菜、水果类
白菜 菠萝
直接来源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白菜 菠萝
常见食物的来源
常见食物
牛肉
肉类
直接来源 牛 鸡 羊 猪 牛
鸡
间接来源 牛所食用的草料
稻谷等 羊所食用的草料 猪所食用的草料 牛所食用的草料
稻谷等
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 间 接
直接
间接
人类的食物
各种动物
甘薯
萝卜
土豆
胡萝卜
生姜
茎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
洋葱
藕 大蒜
莴苣
叶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
大白菜
芹菜 卷心菜
花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
金针花
桂花
兰花是许多南方城市都爱入美味的东西, 新鲜的兰花或晾干的兰花,在制作甜食 糕点时,可做馅或用于饼皮点缀。晾干 的兰花切成细丝,吃面条、米线时,放 入少许做料调味,效果更佳。
B.玉米
C.小麦
D.水稻
3.下列动物中,属于草食动物的是( D)
A.狮子 B.猫 C.大熊猫 D.马
4.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 C)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判断
• 人可以靠食用肉类、奶类和蛋类为生,所以说人类
森林食用资源学课件

¾ 张卫明主编.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 2005,东 南大学出版社
¾ 戴宝合主编. 野生植物资源学. 2003,农业出版社 ¾ 杨利民主编. 植物资源学. 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
Part 1 总 论
第一章 森林食用资源概述
第1节 森林食用资源的概念 第2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3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第4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特点
华南区
¾ 范围:浙江、福建南部,两广、云南南部,海南、 台湾
¾ 特点:丘陵山区发达,温暖湿润,森林资源及物种 (特别是果树资源)丰富。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蔬菜:竹笋、蕨菜等。 z 森林果树:荔枝、龙眼、山核桃、香榧、无花果、腰果等。 z 饮料植物:咖啡、可可、椰子等。
西南区
¾ 范围:四川、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及广西北部
¾ 资源植物(resource plants):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 利用价值的植物。
¾ 经济植物(economic plants):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而未形成商
品生产规模的植物,一旦进入人工栽培阶段,形成 一定的生产规模,资源植物的性质有了质的变化, 即转化为经济植物(历史变迁性)。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饮料植物:咖啡、可可等。 z 森林果树:千果榄仁、使君子等。
蒙新区
¾ 范围:内蒙古、新疆大部和青海的一部分 ¾ 特点:大陆性荒漠地带为主,森林资源极少。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果树:巴旦杏、沙棘等。
第2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按使用的用途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分类
z 森林蔬菜资源 z 森林野果植物资源 z 森林油脂植物资源 z 森林蜜源植物资源 z 森林香料植物资源 z 森林淀粉植物资源 z 森林色素植物资源 z 其他植物资源(饮料、甜味剂、维生素等)
¾ 戴宝合主编. 野生植物资源学. 2003,农业出版社 ¾ 杨利民主编. 植物资源学. 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
Part 1 总 论
第一章 森林食用资源概述
第1节 森林食用资源的概念 第2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3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第4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特点
华南区
¾ 范围:浙江、福建南部,两广、云南南部,海南、 台湾
¾ 特点:丘陵山区发达,温暖湿润,森林资源及物种 (特别是果树资源)丰富。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蔬菜:竹笋、蕨菜等。 z 森林果树:荔枝、龙眼、山核桃、香榧、无花果、腰果等。 z 饮料植物:咖啡、可可、椰子等。
西南区
¾ 范围:四川、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及广西北部
¾ 资源植物(resource plants):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 利用价值的植物。
¾ 经济植物(economic plants):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而未形成商
品生产规模的植物,一旦进入人工栽培阶段,形成 一定的生产规模,资源植物的性质有了质的变化, 即转化为经济植物(历史变迁性)。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饮料植物:咖啡、可可等。 z 森林果树:千果榄仁、使君子等。
蒙新区
¾ 范围:内蒙古、新疆大部和青海的一部分 ¾ 特点:大陆性荒漠地带为主,森林资源极少。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果树:巴旦杏、沙棘等。
第2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按使用的用途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分类
z 森林蔬菜资源 z 森林野果植物资源 z 森林油脂植物资源 z 森林蜜源植物资源 z 森林香料植物资源 z 森林淀粉植物资源 z 森林色素植物资源 z 其他植物资源(饮料、甜味剂、维生素等)
第3章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采集与处理ppt课件

食用适期
加工采收适期
食用适期
植物的食用器官长到可供食用的时期,产品器官通常具 有一定形状、色泽、风味和香气等,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芽类: 通常在嫩芽刚吐出伸展时采摘(楤木、香椿、蕨菜
等);
嫩茎叶类:多在幼苗出土或芽充分生长、枝叶茂盛(开花前)
时,从用手指可以掐断处采摘嫩茎叶(车前、马齿苋等);
三、主要出口森林食用资源的采集标准
蕨菜
出土22cm以上,拳状, 不开卷。
薇菜
叶柄出土8cm 以上,叶片 未伸展。当 叶柄卷钩半 伸时,则开 始老化,停 止采集。
黄花菜
花蕾已长成 而尚未开放, 长 10cm 以上、 黄色或橙黄 色。
第 3节
植物的毒性鉴定及处理
一、简易毒性鉴别法
民间采食经验:可靠,面窄 化学检测法:灵敏准确,条件要求高,成分复杂
针对一些毒性不太强的野生植物,可以采用一 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去毒处理。
凉水浸漂:可去除溶于水的配糖体、单宁、生物碱和亚 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煮沸:先煮沸后,再用清水进行漂洗,可以进一步去除 上述有毒物质。 烘炒法:加热可使某些有毒物质分解或能除去一些挥发 性毒物。 碱洗法:用0.1%碳酸钠溶液或石灰水浸洗,可除去单宁 (柿子脱涩)。 酸洗法:用稀醋酸浸洗,可除去生物碱(中和反应)。
第3章森林食用 植物资源的采集 与处理
第 1节
野生资源采集质量控制
基本原则
遵循“采集行为有利于维持和保护自然区 域功能”原则,即按照采收对象的生物学特点 和采收地区的环境条件,在不超过采集对象每 年能够自然恢复的数量范围内进行采集生产。
野生资源采集的质量控制措施
应采自有明确土地边界的地区,且此地区应被 绿色食品的检查人员检查合格; 采集地区在采集以前和采收过程中无化学合成 物质的施用历史; 野生植物必须是生长于可界定、能自我维系的、 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森林食用油脂植物资源[高级课件]
![森林食用油脂植物资源[高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c937d83c1ec5da51e27054.png)
21 • 较早制定紫苏油质量标准,年消耗量2000t以上。严选内容
我国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 利用历史悠久
• 中草药利用:有理气、舒郁、止痛、散寒等功效 • 食用:取食嫩茎叶或以油做香料、调料 • 器物涂饰或灯油照明用
➢ 现状
• 北方以油用为主,兼作药用,并形成西北、东北两个传统油用 紫苏产区。
宁夏至2000年种植面积达5.7万ha,总产量可达4.5万t,提 供苏子三级精炼油3000t、色拉油100t、芳香油约10t、总产值 达5400万元。
➢紫 苏
• 株高0.3~1.7m,茎紫或紫绿色,被紫色柔毛,分枝直立; • 叶片两面紫或面绿背紫,卵形,长7~12cm、宽4~9cm。
➢ 回回苏
• 株高0.7~0.8m,茎紫色,四棱形,被稀疏长柔毛; • 叶片两面皆紫,表面皱折明显,卵形。
➢ 野生紫苏 23
严选内容
有效化学成分
紫 苏 子 油 脂 含 量 >40% ,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90% , 含 18 种 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枸杞
73
天仙子
82
知母严选内容 79
亚麻酸含量丰富的植物资源
科名
胡桃科
毛茛科 十字花科 杜仲科 蔷薇科 芸香科 猕猴桃科
17
种
含量(占总 脂肪酸%)
科
名
青钱柳
44
唇形科
黄杞
50
化香
54~57
牡丹
40
独行菜 杜仲
52~56 42
大戟科
水杨梅
40~54 鼠李科
黄檗
43~44
软枣猕猴桃
66
猕猴桃
62
种
藿香 薄荷 罗勒 紫苏 回回苏 叶底珠 南方枳椇 毛枳椇
我国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 利用历史悠久
• 中草药利用:有理气、舒郁、止痛、散寒等功效 • 食用:取食嫩茎叶或以油做香料、调料 • 器物涂饰或灯油照明用
➢ 现状
• 北方以油用为主,兼作药用,并形成西北、东北两个传统油用 紫苏产区。
宁夏至2000年种植面积达5.7万ha,总产量可达4.5万t,提 供苏子三级精炼油3000t、色拉油100t、芳香油约10t、总产值 达5400万元。
➢紫 苏
• 株高0.3~1.7m,茎紫或紫绿色,被紫色柔毛,分枝直立; • 叶片两面紫或面绿背紫,卵形,长7~12cm、宽4~9cm。
➢ 回回苏
• 株高0.7~0.8m,茎紫色,四棱形,被稀疏长柔毛; • 叶片两面皆紫,表面皱折明显,卵形。
➢ 野生紫苏 23
严选内容
有效化学成分
紫 苏 子 油 脂 含 量 >40% ,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90% , 含 18 种 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枸杞
73
天仙子
82
知母严选内容 79
亚麻酸含量丰富的植物资源
科名
胡桃科
毛茛科 十字花科 杜仲科 蔷薇科 芸香科 猕猴桃科
17
种
含量(占总 脂肪酸%)
科
名
青钱柳
44
唇形科
黄杞
50
化香
54~57
牡丹
40
独行菜 杜仲
52~56 42
大戟科
水杨梅
40~54 鼠李科
黄檗
43~44
软枣猕猴桃
66
猕猴桃
62
种
藿香 薄荷 罗勒 紫苏 回回苏 叶底珠 南方枳椇 毛枳椇
功能食品的植物资源精选幻灯片

谢谢大家!
17
ppt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9
ppt课件.
二、茎类——马齿苋
基本介绍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
马齿苋属植物,又 称马齿草,可食用 的部分为其茎和叶。 它的营养价值高, 除蛋白质、脂肪外, 还含有多种矿物质、 氨基酸和有机酸以 及对人体健康十分 有益的香豆素、黄 酮、强心苷等化学 成分。
10
生理功能 1.清热解毒 2.凉血消肿 3.降血脂 4.抗衰来 5.提高免疫力 6.防止动脉硬化
ppt课件.
一、根茎类——人参
基本介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 多年生草本。野生人 参分布于我国东北部 和河北省北部深林。 人参皂苷是人参根主 要生理活性物质,用 色谱法从人参及其他 部分上总共可分离得 到39种人参皂苷。另 外,人参还含有各种 挥发性组分、糖类、 蛋白质、氨基酸、有 机酸等。
7
生理功能 1.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2.促进代谢、消除疲劳 3.滋补、安神、生津、止渴、明目 4.增强机体免疫功效,解毒 5.增强记忆、抗衰老
ppt课件.
一、根茎类——魔芋
基本介绍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 南一带。魔芋含有一 种特殊的成分——葡 萄糖甘露聚糖,约占 干重50%。另外,它 还含有淀粉、半纤维 素、可溶性糖和丰富 的生物碱,含17种人 体所需的氨基酸、多 种不饱和脂肪酸,含 有13种必须的微量元 素。生吃有毒。
14
ppt课件.
五、果实及种子类功能食品资源
果实及种子是植物体中两种不同的器官,但作 为保健食品原料大多数时候同时应用,如枸杞 子。
15
第9章森林食用香料植物资源

食用香料植物有效成分的变动
由于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条件等的不同,食 用香料植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会有所差异。
不同生长发育期中的变化
芳香成分在器官中的积累随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叶类目标器官:嫩叶期间精油含量最高(胡椒、薄荷、广藿香等) 花类目标器官:花蕾或初放(茉莉、香水玫瑰、晚香玉等,薰衣 草花萼部分为主,花末期含油量最高) 果实类目标器官:果实基本成熟时最高,成熟后有所下降(山苍 子、芫荽、葛缕子) 多年生植物通常随年龄增长精油含量增高(柠檬桉、香根草、香 根鸢尾等)
主要辛香料进口国的进口情况(1980年)
国家
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进口量 (103ton) 111.0 5.7 23.5 9.6 3.4
金额 (106美元) 62.6 4.6 17.2 8.6 3.4
国家
荷兰 比利时 英国 瑞士 日本
进口量 (103ton) 3.6 1.7 11.4 2.1 6.2
中国、印尼、越南
斯里兰卡、塞舌尔 坦桑尼亚、马尔加什 加拿大、美国、欧洲、印度 欧洲南部、印度、中国 中国、越南 北非、法国、印度、阿根廷、中国、土耳其
格林纳达、马来西亚、印尼
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巴西 西班牙、匈牙利、土耳其、印度、中国 马尔加什、塞舌尔、墨西哥、印尼 欧洲南部、西印度群岛 日本、印度、墨西哥、巴哈马、非洲、中国 俄罗斯、摩洛哥、罗马尼亚、阿根廷、印度、中国
生态地理条件的影响
生态地理条件对食用香料植物的植物精油及其他有效 成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气候条件的影响较显著。
在植物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内,气温高时含油量较高,气温低时 含油量变低;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课件苏教版

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
制光合作用。
水分
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缺水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
,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方法
01
02
03
04
合理密植
保证作物有充足的光照和二氧 化碳供应,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照时间
通过人工补光等措施延长作物 的光照时间,增加有机物积累
分类
根据食物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性食 物和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包括谷 类、薯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动 物性食物包括肉、蛋、奶等。
绿色植物在食物链中地位
生产者
绿色植物作为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 供物质和能量。
能量转换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其他生物 提供能量来源。
01
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02
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
03
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
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方法探讨
01
02
03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控制 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 用。
物理防治方法
如诱杀、阻隔等,降低病 虫害发生概率。
注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量或不当导致营养失衡或健康问题。
药用植物在保健和治疗中应用
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 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等,具有抗氧 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注意药用植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 免滥用或误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相 互作用。
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
制光合作用。
水分
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缺水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
,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方法
01
02
03
04
合理密植
保证作物有充足的光照和二氧 化碳供应,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照时间
通过人工补光等措施延长作物 的光照时间,增加有机物积累
分类
根据食物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性食 物和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包括谷 类、薯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动 物性食物包括肉、蛋、奶等。
绿色植物在食物链中地位
生产者
绿色植物作为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 供物质和能量。
能量转换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其他生物 提供能量来源。
01
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
02
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
03
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
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方法探讨
01
02
03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控制 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 用。
物理防治方法
如诱杀、阻隔等,降低病 虫害发生概率。
注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量或不当导致营养失衡或健康问题。
药用植物在保健和治疗中应用
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 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等,具有抗氧 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注意药用植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 免滥用或误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相 互作用。
食品原料与资源学PPT培训课件

挑战。
未来食品原料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制定更加严 格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
推动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食品原料的研发和生产,提高 食品原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食品原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 护和资源节约,促进可持续发展。
和排放。
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提 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食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保护传统品种
保护和繁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食 品原料品种。
开发新型食品资源
通过科技手段开发新型食品原 料和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 理利用食品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食品资源 的利用率。
食品资源的国际贸易
05
未来食品原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食品原料的发展趋势
天然有机食品原料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 提高,天然有机食品原料的需求
将不断增加。
新型食品原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食品原料如 功能性食品原料、纳米食品原料等 将逐渐进入市场。
定制化食品原料
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兴起,将推动食 品原料向定制化方向发展,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多的选择和体验。
食品原料的创新应用与案例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食品原料的创新应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新型食品原料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口味和营养的需求,还可以为食品工 业和餐饮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例如,近年来兴起的植物性食品原料,如大豆、藜麦、奇亚籽等,成为了素食者和追求健康 人群的优选食材;而3D打印技术的引入,也为食品制造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创新空间。
未来食品原料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制定更加严 格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
推动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食品原料的研发和生产,提高 食品原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食品原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 护和资源节约,促进可持续发展。
和排放。
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提 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食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保护传统品种
保护和繁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食 品原料品种。
开发新型食品资源
通过科技手段开发新型食品原 料和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 理利用食品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食品资源 的利用率。
食品资源的国际贸易
05
未来食品原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食品原料的发展趋势
天然有机食品原料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 提高,天然有机食品原料的需求
将不断增加。
新型食品原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食品原料如 功能性食品原料、纳米食品原料等 将逐渐进入市场。
定制化食品原料
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兴起,将推动食 品原料向定制化方向发展,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多的选择和体验。
食品原料的创新应用与案例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食品原料的创新应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新型食品原料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口味和营养的需求,还可以为食品工 业和餐饮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例如,近年来兴起的植物性食品原料,如大豆、藜麦、奇亚籽等,成为了素食者和追求健康 人群的优选食材;而3D打印技术的引入,也为食品制造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创新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额 同比 8% -3% -5% 3% 1% 2%
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2〕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 构:
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 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 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 重要作用。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 以下意见。
3
第1节 森林食用资源的概念
一、资源和食用资源
¾ 资 源 ( resource ) : 所 谓 资 源 , 特 别 是 自 然 资 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 值的、可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 因素和条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¾食用资源(edible resource):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可以被人类食用的、具有维持和 延续生命、调节和改善生理机能及增进健康 功能的一切自然因素。
2012年7月30日
现代生活的主题: 回归自然,呼唤绿色
森林食用资源开发
¾ 21 世 纪 最 具 生 命 力 的 朝 阳 产 业 和 绿 色 环 保产业;
¾ 森林资源开发的主流方向; ¾ 林业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32学时)
Part 1 总 论
¾第一章 森林食用资源概述
概念、分类、分布、特点等。
如八角、香樟、黄樟、肉桂、花椒等。
森林色素植物资源
已开发利用的色素植物资源约50余种,1991年 被批准允许使用的为39种。
如栀子、黄檗、乌饭树、茜草等。
第3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东北区
¾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一部分 ¾ 特点:土壤肥沃,森林广袤,食用植物资源丰富 ¾ 特色资源状况:
第2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按使用的用途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分类
z 森林蔬菜资源 z 森林野果植物资源 z 森林油脂植物资源 z 森林蜜源植物资源 z 森林香料植物资源 z 森林淀粉植物资源 z 森林色素植物资源 z 其他植物资源(饮料、甜味剂、维生素等)
4
森林蔬菜资源
约63科700种左右,最常见的约192种。其中木 本植物约70种,藤本植物约12种,草本植物110种。 部分开始人工栽培,年平均生产量约20亿kg。
二、森林食用资源
分布于森林中,可以直接或间接被人类 食用的一切自然因素。
z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 z 森林食用动物资源 z 森林食用微生物资源 z 其他资源(矿物、水等)
三、森林食用植物资源与经济植物
吴征镒教授(植物分类学家):
¾ 植物资源(plant resources):对人类有用的所有植物的 综合。
1.国务院召开全国质量工作会议;
2.国务院发布《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
3.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产品质量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负总责;
4.国务院发布《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
5.国务院成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国务院副总理吴 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¾ 张卫明主编.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 2005,东 南大学出版社
¾ 戴宝合主编. 野生植物资源学. 2003,农业出版社 ¾ 杨利民主编. 植物资源学. 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
Part 1 总 论
第一章 森林食用资源概述
第1节 森林食用资源的概念 第2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3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第4节 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的特点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z 原产我国,公元前即有记载; z 被人利用始于1890年(英国引
种); z 新西兰1906年引进,经栽培驯
化,成为主要栽培水果之一。
刺梨(Rosa roxburghii)
z 常见林下植物; z 1930 年 其 高 维 生 素 含 量 被 发
现,引起营养学界重视; z 鲜食及加工产业发展,成为重
占比例(%) 13.9 11.5 10.1 7.8 7.7 6.5 6.3 6.21 5.1 2.1 100
1995年~2005年中国蔬菜 出口量、出口额变化情况
800 700
出口量(万吨) 出口额(亿美元)
680.19
600
551.01
500
400
300
213.49
200
220.65
282.77
294.02
6.国务院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 议,对主要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项整治做出了 部署(12个100% )。
12个100%
¾ 全国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¾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¾ 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¾ 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¾ 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¾ 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 ¾ 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 ¾ 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
要经济植物。
四、森林食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任务
¾ 研究对象: 森林中对人类有用的可以直接或间接食用的植物
¾ 研究任务: z 调查其利用历史、利用范围及利用价值; z 查清资源的分布、储量、生态环境、有用物质 的性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并开辟新的利用途径; z 调节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 的再生与永续利用。
申报总批次 数
(万批)
中 国★ 57.852
抽查批次 (万批)
9.126
抽检率 (%)
15.7
不合格 批次
(批)
530
不合 格率 (%)
0.58
美国
19.686
1.817
9.7
239
1.32
日本进口 185.928 19.894 10.7 1530 0.79
总计 ★:不包括台湾。
中国采取的六项重大举措 (2007.7~8月)
华南区
¾ 范围:浙江、福建南部,两广、云南南部,海南、 台湾
¾ 特点:丘陵山区发达,温暖湿润,森林资源及物种 (特别是果树资源)丰富。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蔬菜:竹笋、蕨菜等。 z 森林果树:荔枝、龙眼、山核桃、香榧、无花果、腰果等。 z 饮料植物:咖啡、可可、椰子等。
西南区
¾ 范围:四川、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及广西北部
南岭包括福建西面大部、广东北部至广西西北,西面从贵州 西南向北经四川大巴山,北面以秦岭为界直至黄海海岸。
¾ 特点:地形复杂,湖泊众多,夏热冬寒。种植业发 达。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蔬菜:竹笋、香椿、蕨菜等。 z 森林果树:柑桔类、核桃、等。 z 油料植物:油茶、油桐等。 z 淀粉植物:板栗等。
5
如香椿、龙牙楤木、竹笋、蕨菜等。
森林淀粉植物资源
据报道共有500余种,已查明的约120种。其中 木本植物100多种,部分已用于栽培,面积大270万 ha,总产量达17亿kg,年出口量达6.3亿kg。
如板栗、银杏、蕨根、魔芋、百合等。
森林油脂植物资源
指森林植物体内(果实、种子)含油脂8%以上 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我国有 木本油料植物有400多种,含油率在15~60%的有 200多种,在50~60%的有50多种,其中以广泛栽培 的有30多种。
序列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出口国 荷兰
西班牙 美国
墨西哥 中国 法国
比利时 意大利 加拿大 土耳其
世界
年出口额(千美元) 3940606 3270386 2868120 2207235 2180826 1844187 1801872 1758284 1435216 600239 28407890
¾ 特点:高海拔,山脉纵横,地形起伏大,水热条件 好,森林资源发达,多样性丰富。
¾ 特色资源状况:
z 森林蔬菜:香椿、鱼腥草等。 z 森林果树:柑桔、龙眼、荔枝等。 z 香料植物:木姜子、山苍子、肉桂等。 z 甜味植物:甜叶菊、罗汉果、青钱柳等。
青藏区
¾ 范围:西藏、青海大部 ¾ 特点:海拔高,降雨量少,干旱,植被不发达。
¾第二章 森林食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现状及前景、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的原则与策略、山区开发 的优劣势和对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¾第三章 森林食用资源的采集和处理 ¾第四章 森林食用资源的引种驯化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32学时)
Part 2 各 论
¾第五章 ¾第六章 ¾第七章 ¾第八章 ¾第九章 ¾第十章
如油茶、核桃、乌桕、文冠果、油橄榄等。
森林蜜源植物资源
可以用的达9857种,分属110科394属。比较知 名的有100多种,而目前已被系统研究并能生产大 量商品蜜的仅30多种。
如椴树、刺槐、胡枝子、乌桕、荔枝等。
森林香料植物资源
指含有芳香成分或挥发性精油的森林植物。我 国天然香料共有4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约100余种。 主要集中在芸香科、八角科、樟科、木兰科等。目 前以开发利用的木本香料植物仅50多种。
森林食用资源学
田野
环境学院森林培育系
生物技术楼60419 Tel:85428664
E-mail: tianyes@
森林的三大效益:
食品安全等级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 森林可以给人类带来大量、多样、安全、 营养丰富的食用资源
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
森林食品
世界蔬菜十大出口国出口额比较 (1997年~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