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面积广大备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电子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课时1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2.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形特征:类型和分布特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结合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构建动场】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祖国山河的壮丽。
播放《青藏高原》视频,播放完后,提出问题:片中播放的是哪里的风光?从影片中我们领略到了青藏高原的雄伟和秀美,那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地形区吗?那你们知道它们分布在哪里?让给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活动一:我国地形特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类型?(2)说出各地形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计算山区所占的百分比。
(4)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活动策略:学生先通过地图自主完成,组长带领大家小组内完成。
教师我国的地形特点加以引导。
目标评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地形特点。
活动二:知影响。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活动程序:思考——交流、得出结论——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思考: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开发时,有哪些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2.小组交流,得出结论: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交流后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评价。
《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初中地理课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掌握中国山区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了解山区对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地图、图片或图片幻灯片,用于展示中国山区的分布情况。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地图和图片。
课堂教具和学习材料。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山区有多广大?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15分钟):
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山区的分布情况,包括主要山脉和山地分布。
解释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原因,如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南太行山脉等。
讨论中国山区的地形特点,如地势崎岖、山脉起伏等。
山区与气候的关系(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山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地通常气温较低,降雨量较多等。
讨论中国山区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交互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参与交互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山区地形与气候关系的理解和观点。
总结(5分钟):
总结课程要点,强调山区地形对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和思考山区与环境的关系。
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山区地区,研究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并描述地形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评估:
评估可以基于学生对课程要点的理解、参与讨论的贡献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特别是山区面积的广大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地形的多样性和山区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但他们对地形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对山区面积广大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形象、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形多样性和山区面积广大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知道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分析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
难点:对地形特点的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实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案例。
3.制作好课件,准备好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山区面积如此广大?”2.呈现(10分钟)分别展示中国的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通过图片、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地形分布图,找出各种地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
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的省区范围。
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教师:可见,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二、讲授新课教师: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标1.结合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形特征,并能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的关系。
2.通过多种途径归纳我国的地形特征,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3.增加对我国国情的了解,树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地形特征。
难点:我国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地图法、情境创设法。
二、教学示例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展示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能通过这五张景观图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地形类型齐全【教师活动】展示《中国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1)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有哪些(2)我国的地形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1)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2)地形类型齐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在地图册上对应的《中国的地形》图中,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画不同走向的山脉,并尝试分类识记。
【师生总结】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横断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过渡】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将近似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起来,构成网格图,并找出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学生回答】巫山: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过渡】五种常见的地形类型我国都有,但每种地形的占比是一样的吗2.山区面积广大【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猜想:我国哪种地形类型占比最高【学生活动】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我国以哪类地形为主【学生回答】以山地为主。
3.地形与人类活动【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结合教材阅读,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讨论:我国的地形对我国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有利影响:复杂的地形类型,利于多种经营活动的开展。
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021年初中八年级《地理(全国版)》-配套课件

D拉雅山脉之间是青藏高原。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3.小红全家在“五一”期间到陕西省延安市旅游。有时他们看到景 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千沟万壑 B.河道纵横 C.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 长期受流水侵蚀,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祁连
山脉
喜马拉雅
山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
弧形山脉 玛峰,位于中国和 尼泊尔 边境,海拔 8
844.43 米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3.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 高原。 (2)四大盆地: 塔里木 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 盆 地、四川盆地。 (3)三大平原: 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 原。 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3 。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 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5.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耕作业 , 但是山区在发展 林业 、 牧业 、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 往具有优势。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1)A是
山脉,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B是
山脉,
其北侧的地形区是
初中地理《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教案

初中地理《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类型和山区面积的特点。
2. 了解不同地形对人类的影响,如居住、耕作和交通等。
3. 掌握练习地形短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板书法。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思考请学生阅读以下几类地形的简介,并思考每种地形的地貌、特征、面积所占比例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 山地2. 高原3. 平原4. 丘陵5. 沙漠6. 平原水土丰沃Step 2 组间互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自己的思考成果,并形成思维导图,表示不同地形的事实和影响。
同时,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辩论代表,在全班面前进行脱稿辩论。
Step 3 授课和板书让学生对于辩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理性思考,并将结果汇总在黑板上。
教师对学生的内容进行补充,指出一些重要的应用,如不同山区的特产,不同沙漠的荒漠化原因等。
Step 4 集体讨论的结论在课堂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1. 山区面积广大,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山地中山峰高耸、植被稀少,草地常常处于海拔较高的地方。
2. 高原是一个大于平原,较低于山地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和矿产资源。
3. 平原是地型稳定的大片区域,土地肥沃而适合农业和城市发展。
4. 丘陵进行了很多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防止水源流失。
5. 沙漠是粘土风尘独特的地形,由于缺乏水分不能进行耕作生产,同时造成土地的退化。
6. 在平原上,水资源丰富,不管自来水还是地下水都很易捕捞,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Step 5 练习请学生自行练习选出一张自己感兴趣的地形图片,并练习写一篇地形短文。
每篇文章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 该地形类型的地貌和特征。
2. 面积占比例和所在地区。
3.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对不同地形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对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各地存在的环境差异有所了解。
通过对不同地形类型的描述和比较,学生可以加深对地球表面地形类型的认识,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加深对自然地理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①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②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关键能力①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
3.价值观①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地形构成的特点。
2.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山和水自古就是诗情画意的载体,更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热土,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构成中国地貌的骨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章地形和地势的学习,一起来感受祖国的金山银山。
第一课时主要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个环节是多彩中国(地形构成)。
第二个环节是山水中国(山区广大)学习环节一:多彩中国(地形构成)1.知识回顾:同学们回忆陆地地形有几种,他们的平均海拔及其特点。
2.请同学们阅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从图例可以看出,我国有纵横交错的山脉,如天山山脉;气势蓬勃的高原,如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如东北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如四川盆地;起伏绵延的丘陵,如东南丘陵。
由此可见,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
4、总结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5、讨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
1、我国三分之二的贫困县在中西部地区的山区,举例说明,造成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不便,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2、搜集报刊资料,说一说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同学们各尽所言)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
1.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地形类型主要有()
A.平原、丘陵B.高原、山地C.高原、盆地D.山地、丘陵
2.我国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天山D.天山——阴山
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难点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
五步尝试教学资料分析法讨论读图填图
教学过程
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
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地势对中国的气候及河流流向的影响,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会怎样变化,有什么利用的价值?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区分布情况。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
1、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
高庄中心中学单元主题教学
初二科目地理课时教学设计
第4周2课时总第8课时9月20日
课题
山区面积广大
课型
新授
备课组
初二地理组
主备教师
毕海峰
教学
目标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4、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重点
教学反思
1
板书设计
一山区面积广大(有利和不利条件)
2、分析中国地形具有哪些特点。
地形的种类:--------------------------------------------。
地势:------------------------------------------------------。
哪类地形面积大、分布最广:------------------------。
3、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分析中国地形特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大兴安岭的东侧的地形区是-------,西侧的地形区是---------。
5、天山山脉的南侧的地形区是--------,北侧的地形区是-------。
6、巫山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西侧的地形区是--------。
7、太行山脉的侧的地形区是----------,西侧的地形区是--------。
A.地面坦荡,一望无垠B.西高东低,地面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表波状起伏,雪山连绵
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
活动题本节课较多,学生参与较多,大多数学生能偶积极参与效果较好。
拓展: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随堂检测
1、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
A.千沟万壑,地面破碎B.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C.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5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一阶梯B.地势第二阶梯C.地势第三阶梯D.三大平原地区
6.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