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人美版(含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人美版(含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人美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人美版
本节课依据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二章《大自然的朋友》中的第三节“大树的故事”进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外形特征,了解树的组成部分,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2.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树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美术表现: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人美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干、树枝、树叶等,以及不同种类树的特点。
3.指导学生运用彩泥、画笔等材料,创作出表现大树故事的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树的美好,学会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大树,培养他们关注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树的喜爱。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作成果,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5.关注个体差异,个性化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针对他们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美术素养。
然而,本次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作品。
2.部分学生对大树的结构和特点掌握不够扎实:在创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大树的结构和特点理解不够深入,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1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渗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这一课教材分为二个版面,第16页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绘画创作《菩提树》,和一张树的照片,将艺术与生活进行比较,第17页展示了学生的作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大树洞里面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人为造成树木砍伐,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等情景进行联想。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进行想象,使学生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与小组同学密切合作,表现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作品。

在本堂课上我首先是运用“大树伞”的动画视频作为导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本堂课的积极性,通过探究、交流、示范、展示等环节来引导学生对大树的了解和想象。

最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2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着各种树木,有高耸云霄、粗壮结实的大树,也有小树,它们细细、嫩嫩的,翠绿色的枝叶很招人喜爱。

小树都是夹在别的树木之间生长的,因此,有一棵小树很不高兴。

它今天恨那高大的树,说他们遮住了阳光,使得自己整天待在黑暗里;明天又怪那些粗壮的树,说它们把风给挡住了,使得自己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另外它还恨那些结满了果实的树,说它们抢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营养,它把树类同伴们恨完了之后开始恨地上的草丛,说它们盖住了土壤。

总而言之,小树有满腹的牢骚。

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伐木工人,小树心想:这下那些大树可要倒霉了。

大树的故事反思总结(精选26篇)

大树的故事反思总结(精选26篇)

大树的故事反思总结(精选26篇)大树的故事反思总结篇1《大树的故事》这节课是我和孩子们都喜欢的一个学习内容,我把这节内容提前到这多彩的秋天。

故事最能触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决定用“大树的故事”导入课题。

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开心的、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的故事,经过反复思考,我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颗好大好大的树,它的根须扎得很深,树干又粗又壮,树枝向四周扩散,满树茂密的叶子绿的发亮。

谁能画出这棵大树?我指两名学生画大树,比一比谁画的大,然后范画一棵大树,边画边概括树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接着讲故事:这棵大树可是动物们的乐园——小鸟在树枝上筑巢、小松鼠在树干上睡觉、小兔子在树下采蘑菇……慢慢地,它们都成了大树的好朋友,每天都有好多动物朋友陪着大树。

谁来帮大树把朋友请到身边?我让举手积极的同学自己上讲台,把动物朋友画在最恰当的地方。

并很快确定学生的画里缺乏的重要方面,悄悄对个别学生进行提示。

大树的故事反思总结篇2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录像画面引导、激发学生对大树故事的联想,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并从中拓宽学生思维,大胆想象。

运用对学生激励的方式,(如:你真行!你们真棒!)等形式,以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最后,通过学生展示,交流、肢体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由于在本节课开始之前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活动最后“收尾”部分较匆忙。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上,都有更大的进步。

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吸取先人的丰富课改经验,试图借鉴这一做法的精髓,使“做”与“教”统一,成为一名优秀美术教师。

大树的故事反思总结篇3录像故事的引入有助于课堂的情景教学,烘托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度。

有利于将孩子的创造和想像融与多层思维中。

在了解树的种类的环节中,孩子们的一翻话使我感到十分地惊讶,二年级的孩子,就能从书本上了解到这么详细而宝贵的资料。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大树底下是学生从小就喜欢玩耍的地方,所以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

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下小鸟的生活、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还可以通过大树被砍伐后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课内容既可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理解画面的大小关系,以线和色彩为主表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

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大树的结构、外形、颜色等特点,利用大与小的关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2.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天挂雪霜。

(大树)同学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

树上的鸟儿,树下的蚂蚁和小动物们,它们和大树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粘贴课题)【设计意图】从猜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大屏幕出示课件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下,瞧:⑴这课菩提树漂亮吗?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从外形颜色分析)⑵菩提树有哪些好朋友?(让学生观察回答)⑶同学们你觉得这课菩提树高大吗,画家是如何表现菩提树的高大?(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师总结:画家的菩提树在彩云、动物和奇花异草的衬托下,更显得枝繁叶茂,高大无比,长颈鹿很高,可是跟菩提树比,可就矮多了。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掌握一些关于大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掌握一些关于大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讲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知识。

2. 观察法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大树的外观、结构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 讨论法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大树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树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大树有哪些作用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授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讲授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讲解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基本结构,以及大树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知识。

3. 观察大树观察大树: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大树的外观、结构和生长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树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讨论大树的作用和价值讨论大树的作用和价值:组织学生讨论大树的作用和价值,如提供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木材等,让学生了解大树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植树实践活动:植树: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案例设计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案例设计

大树的故事教案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并在作业中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再创作,用绘画的手法引导学生表现大树上、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课题、吸铁。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大树图片)生:大树师:对,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和大树有关的故事。

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二、讲授新课:师:咱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你们见过这些大树吗?比较一下这些大树在色彩上和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生:——师:真不错,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其他种类的大树吗?生:——师:你知道的还真多。

那你知道大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生:——师总结:树冠、树干、树根师:在大树周围发生的故事可多了,不信咱们一起瞧(看课件图片)(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故事)师:我发现咱们同学还真是有言语表达的天赋,在不久的将来咱们班还能出现几位大作家呢!这幅照片讲的是什么?噢!原来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棵千年古树,同学们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在这棵大树下面做游戏,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呀!哎?这幅照片中讲的是什么?原来是人类在不断的砍伐树木破坏了大自然,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看看大树爷爷难过极了。

师:同学们想不想让大树爷爷高兴起来呀?那我们应该咱们办呢?生:——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大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今中外就有许多的绘画大师,他们独特的形式来表现对大树的喜爱。

一年级美术下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不同部位,理解其生长特点;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绘画表达;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在画作中融入故事情节。
2.难点:克服学生在绘画技能上的个体差异,提升每个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绘画任务,使学生在各自水平上得到提升;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树绘画作品。
2.教师指导: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解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大树的故事融入画作中。
4.教学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五)总结归纳
-通过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技能交流和共同进步。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大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运用观察法和实践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大树的美,并通过绘画实践来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强调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大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体验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树的质感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创作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与故事性的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一年级美术下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枝、树叶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教学难点:在认识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和组织性。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共同做小游戏:小花猫,喵喵叫,左看看,右瞧瞧,伸个懒腰快坐好!快乐的美术之旅要启程了。

大家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学生跟着做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

游戏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动画欣赏,教师同步板演,设问:大树有哪些好处呢?(找3名学生说)大树的故事还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说出大树的组成部分,并说出大树的作用,与大树交朋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说出大树的好处,并与大树交朋友,渗透环保教育。

(三)愤悱点拨,自主探究。

1.分析树的外形:(课件出示大树图片)谁告诉老师它的外形怎样?(奇怪、夸张……)2.分析树的颜色:(出示大树图片猜季节)你能通过看出图片中表现的是那个季节吗?3.欣赏画家作品:出示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的《菩提树》,你看到了什么?师总结:画面饱满、主体突出、还有美妙的故事呢!4.师生表演小故事:教师扮大树——谁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啊?学生上台扮动物,学生扮演小猴子、毛毛虫、啄木鸟,说出为什么愿意和大树交朋友。

然后给故事起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树的图片,分析树的造型、色彩,欣赏画家作品了解构图知识;师生表演的故事创设生动有趣场景,渗透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来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

(四)欣赏作品,开拓思维。

1.出示学生作品欣赏:作品用到的是哪种方法?画面中有什么?表现的是树的那个部分呢?表现了一个什么事情呢?这幅作品,怎么没有涂色呢?谁来谁说?大树被人们乱砍乱伐,小鸟都没有家了,这种做法对吗?2.出示教师作品:运用分解式构图,让学生知道可以表现树的不同部位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

课题:《大树的故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内容:
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并在作业中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再创作,用绘画的手法引导学生表现大树上、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课前准备:课件、课题、吸铁。

教学流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展示谜语(学生读谜语)
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季挂雪霜。

(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

(课件展示各种大树)。

师:提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外形生长姿态色彩的不同)
师:我们今天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
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三、讲授新课:
欣赏视频《大树的故事》
1、师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大树,谁知道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出示大树的结构图,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
提问:有谁会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玩耍、学习、辛苦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动画片,看里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播放动画片。

感悟树与人、动物之间的关系。


2、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桌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件欣赏《树宝宝画册》里面记录了许多大树的故事,同桌讨论,在你喜欢的作品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出示画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4、课件出示:在做了标记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表现整个大树,还可以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
5、欣赏范画:(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6、讨论思考:你准备为大树的哪部分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其想象能力。

)
7、布置作业:围绕大树周围会发生什么故事画一幅你想表现的绘画作品。

(播放音乐。

培养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提醒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六、讲评
展评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培养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课后拓展
看一段环保宣传画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环保意识,要懂
得爱护树木。

(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外形:千姿百态
色彩:五彩缤纷
结构:树叶、树枝、树干、树根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大树的故事》这节课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树与人类及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在课堂上,我通过引导观察,欣赏与绘制大树的故事后。

同学们有了对树的了解及大树所带来的好处、作用、美观与故事有了很好的认识。

在正确认识到大树的主体结构与动物之间,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后,从思想上就开始对树的保护认识了。

在动手操作上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上都有了很好的表现。

在作品的故事展现上突出了树与人类、动物的和谐生活气氛,也充满了对故事的想象与制作。

本课是一节集欣赏、绘画为一体的课程,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和最感兴趣的,让学生自己来讲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体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比较另人满意。

作业展评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与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让每位同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运用对学生激励的方式,(如:你真行!你们真棒!)等形式,以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最后小结时我还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意识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