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
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调查与分析

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调查与分析罗清;和太平;邓紫宇【摘要】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jects of Nanning's construction of " China Water City", XiangSi lake has not only protected the wetland resource, but 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relevant surveys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of greening and fighting of this landscape, analysis of its ecological diversity, calculation of its Wetland landscape features index which is calculated by the relevant standards, the evaluation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XiangSi lake Wetland Park has rich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Waters, forest land, grasslands, marshes and beaches these five types of landscape, we it's not hard for us to fred the waters area is up to 52.74%, it is said that the wetland has productive effects; the largest fragmentation is the grasslands and forest lands, which respectively reach 1.29 and 0.81, indicating that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and green advance engineering of Nanning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XiangSi lake wetland park is definitely an effective meas- ure to protecte and utilize the local wetland resources, lfig. ,ltab. ,8refs.%相思湖湿地公园是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品牌的重要建设项目,既保护了湿地资源,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就已完成景观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的相思湖湿地公园展开相关调查,对其生态多样性进行分析及按照相关标准计算湿地景观特征指数,评价了其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相思湖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水域、林地、草地、沼泽、滩涂五种景观类型的数据可以看出:水域面积占到了52.74%,说明湿地功能显著;破碎度最大的是草地跟林地,分别达到了1.29和0.81,说明南宁市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提升工程效果明显.相思湖湿地公园是保护和利用当地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图1,表1,参8.【期刊名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7)004【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湿地公园;评价;保护;对策【作者】罗清;和太平;邓紫宇【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9.9湿地(Wetland)是水陆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肾”,不仅是陆地天然的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繁衍的理想场所.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指兼备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1].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日趋遭到破坏,自然因素日益退化,自然湿地景观也不断消失,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全球瞩目.保护和恢复湿地景观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新方法、新理念的应用为保护和恢复湿地服务,而建设湿地公园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南宁作为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大城市,在提高经济建设的同时,原有的生态环境或多或少还是遭到了破坏,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是南宁市生态恢复工程和城市绿化工程的一个缩影.1 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环境概况相思湖湿地公园是相思湖公园四大建设景区中的一个分区,位于南宁市城区西部相思湖新区可利江桥北端东西两侧,地理坐标是54°45'N和108°14'E.北与南宁绕城高速公路相接,南临可利大道,东西两侧分别以可利江河滩为界,为可利江四大景区最北之景区,也是南宁市的一个大型湿地公园.(图一)湿地公园是相思湖新区“绿核”——可利江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域面积为29.96 hm2,总长度3.65 km.图1 相思湖湿地公园在南宁市的地理位置Fig.1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XiangSi Lake Wetland Park in Nanning据规划,可利江景区分为四大景区,分别为林源野趣(怡情区)、田园牧歌(乡情区)、东盟花园(友情区)、相思花园(爱情区)四大区.四大片区致力于打造自然生态保护区.怡情区的相思湖湿地公园,已经种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鸡蛋花(Plumeria rubra)、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和小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maceus)等多种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水质达到景观水质三类,吸引了大批鹭鸟到此栖息,形成了南宁城市西郊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怡情区的相思湖湿地公园是在可利江原有河道基础上,通过河道拓宽、建设岸坡、处理滩涂、引进生物等建设而成.建成后公园水体最宽处可达170 m,既增强了蓄水功能,又增强了防洪蓄水方面的重要作用.位于南宁城市建成区西部的相思湖湿地与东部的青秀山森林公园遥相呼应,通过邕江和连通运河联系,游人可体验南宁市“东部游山,西部戏水”的乐趣.2 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现状评价2.1 湿地生境分析2.1.1 地形地貌相思湖湿地公园整体地势较平缓,平均高程约80 m,公园内上覆土质为人工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构筑物的持力层,如需建构筑物,须作换土处理.2.1.2 水文相思湖湿地公园在可利江下游,而可利江位于邕江上游北岸,是北岸次大支流,河道长度30.03 km,流域面积66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 255 hm2,平均径流系数为0.39.可利江下游的相思湖长3.8 km,宽100~400 m,枯水期水域面积0.44 km2,湖的容积为116万 m3;洪水期湖面面积为1.049 km2,容积达 519万 m3[2].2.1.3 气候相思湖湿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阳光充足,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雨量充沛,降雨主要受海洋暖气团和内陆气团的影响,年平均气温在22.1℃.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4℃,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5℃,极端最低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40.4℃.可利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608 mm(20 cm蒸发器),年均降雨量达1 270 mm;年均相对湿度60%;年均日照达 1 636.2 h[3].多年平均风速1.6 m/s,50年一遇年最大风速达17.95 m/s,主导风向ENE.年平均水温23.7℃.2.2 生物多样性分析2.2.1 生态系统多样性根据中国湿地现状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4],相思湖湿地公园分布有河流湿地(永久性、季节性)、沼泽湿地(草丛沼泽湿地、杂草沼泽湿地)和滩涂湿地共3大类,可见其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较丰富.2.2.2 植物物种多样性实地调查结果,建成后的相思湖湿地公园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443种,隶属于108科327属.其中乔木主要有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秋枫、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香椿(Toona sinensis)、水蒲桃(Syzygium jambos)、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白兰(Michelia alba)、粉花山扁豆(Cassia nodosa)、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木棉(Bombax ceib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鸡蛋花等.灌木主要有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龙血树(Dracaena angustifolia)、黄素梅(Duranta repens)、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野芋(Typhonium giganteum)、小琴丝竹(Bambusa glaucescens)、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朱蕉(Cordylie fruticosa)、花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花叶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等.水生植物主要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垂柳(Salix babylonica)、香蒲(Typha orientali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睡莲(Nymphaea alba)及荷花(Nelumbo nucifera)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狗尾巴草(Setaira viridis)、雷公根(Centella asiatica)、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蒲公英(Herba Taraxaci)、麻疯树(Jatropha curcas)、苦楝(Melia azedarach)、地毯草(Axonopuscompressus)、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鬼针草(Bidens pilosa)等.近年以来,该地区做了大量工作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除了保护原有的水生、陆生植物之外,还引进了香樟、菩提榕(Ficus religiosa)等珍稀物种.2.2.3 动物多样性在相思湖畔内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有147种候鸟飞临南宁越冬.这些鸟类,最常见的是有燕子(Swallow)、苍鹭(Ardea cinerea)等,其中也有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等濒临灭绝的国家级保护珍禽.相思湖水系是南宁仅有的一个天然开放式的白鹭(Little Egret)栖息地,大批鹭鸟因这里独特的景观到此觅食、栖息,如今白鹭已成为南宁一道原生态风景线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标志.此外,相思湖湿地公园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有秋刀鱼(Cololabis saira)、鲫鱼(Carassius auratus)、罗非鱼(Tilapia)等多种鱼.2.3 湿地景观特征相思湖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影响相思湖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因此,有针对性的对此湿地的评价是进行湿地长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保障.综合文献资料[5],对湿地的状态、结构、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1)平均斑块面积(average patch area):描述景观粒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景观破碎化程度.式中:M为整个景观的斑块平均面积,A1为斑块总面积,N为斑块总数;m为单一景观类型的斑块平均面积,A为类型的斑块总面积,n为类型的斑块总数.(2)斑块密度(patch density index)反映湿地斑块的异质性程度[6].式中:n为某类型斑块数,A为类型面积.(3)景观多样性指数(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多样性指数H是基于信息论基础之上,用来衡量系统结构组成的复杂程度.式中,Pk为斑块类型k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7].(通常以该类型占有的栅格细胞数或像元数占景观栅格细胞总数的比例来估算)(4)破碎度(fragmentation index)表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8].式中:NP为各类斑块的总数,NC为研究区总面积与最小斑块面积之比.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相思湖湿地公园本次研究区域的景观特征指数,结果见表1.表1 研究区域的景观特征指数Tab.1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he research region45 8 7 5斑块面积/hm2 15.80 3.70 8.89 0.73 0.84所占比例/% 52.74 12.35 29.67 2.44 2.80平均斑块面积/hm2 5.27 0.08 1.11 0.10 0.17斑块密度(PD)0.19 12.16 0.90 9.59 5.95景观多样性指数(H)0.34 0.26 0.36 0.09 0.10破碎度(F)景观类型水域林地草地沼泽滩涂斑块数/个3 0.14 0.81 1.29 0.08 0.07由表1可见,相思湖湿地公园水域景观面积最大,所占比例为52.74%,远大于其他类型,对景观动态具有控制作用,湿地功能显著.研究区的草地、林地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29.67%、12.35%,主要是该研究区现阶段完成了市政的绿化提升工程,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草地及林地面积.整个景观的斑块密度为2.27,即每1 hm2上有2.27个斑块,说明研究区内斑块数目少,斑块面积较大.从各景观类型看,林地的景观斑块密度最大,约为整个景观的5.4倍.而林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较整个景观的斑块平面积0.44 hm2小,说明破碎化程度较高.破碎度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为干扰对景观格局的影响[8].相思湖湿地公园各类型景观的破碎程度依次为:草地1.29>林地0.81>水域0.14>沼泽0.08>滩涂0.07.草地与林地是人类干扰景观,具有较高的破碎度.该研究区目前已完成了生态恢复工程与绿色提升工程,人工种植了大量的草地与林地,为了美化景观种植较为散碎,使得草地与林地斑块数量增多,斑块面积变小,导致该类型的破碎度也增大.破碎度较小的是水域、沼泽及滩涂,因南宁市重点打造湿地景观,又才近年四月份刚建成,故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发挥了湿地效应. 2.4 湿地效益分析2.4.1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将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具体表现在:一是本地区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得到了保护.相思湖湿地公园内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结构稳定而复杂.乡土物种的保护,为今后研究本土物种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富饶的基因库.二是固碳和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的特殊环境使得微生物活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缓慢,大量有机碳跟无机碳积累,起到固碳的功能,因此相思湖湿地公园对于缓减南宁市区热岛效应将起到明显的作用.三是净化水质.湿地特有的物种能够吸收或分解对人类有害的物质,这对可利江以及整个南宁市的水质净化将起到突出的贡献.2.4.2 经济效益分析相思湖湿地公园水源富足、养分充足,有利于鱼类、水生植物等的生长,正因为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能力,鱼类的人工养殖、湿地经济植物的种植以及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将为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4.3 社会效益分析水体在城市美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湿地丰富的基因库更是在科研教育中不可小觑.基本交通的建设加速了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将为南宁市民以及外地游客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科研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场所.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成也将为绿城南宁画上更加多彩的一笔.3 相思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3.1 保护与建设中的主要问题3.1.1 土壤的破坏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兴起房地产业,大片的土地被征用(其中就包括部分湿地),南宁市也在这一波房产潮中激流勇进.相思湖湿地公园周围大量土地也已被开发商购买,湿地面积有所减少.3.1.2 宣传力度不够湿地建设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人们对于湿地的作用和重要性相对陌生.3.1.3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纠纷,这些纠纷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在全国其它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也遇到过.3.2 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对策(或建议)3.2.1 减少土壤的破坏为了减少土壤的破坏,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本地区湿地,不准征用湿地.为了保护湿地不被进一步破坏,应该建设有效的隔离带.3.2.2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湿地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让群众了解湿地的作用,认识到湿地对我们的重要性.3.2.3 加快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法律法规的出台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可以为我们今后建设湿地提供保护,也对我们建设一个完善健全的法治国家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4 总结中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湿地拥有国,但由于人为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是为了保护该地区的湿地.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保护手段,也是合理利用和开发湿地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已基本成形,周边的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成群的白鹭将其作为栖息地,成为公园内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乡土植物与新种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建成后,相思湖湿地公园将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开发、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开放场所,也将为南宁市随后建设的几个湿地公园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参考文献:[1]赵思毅,待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欧文昌.南宁市可利江相思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探讨[J].人民珠江,2007(2):43 -63.[3]南宁市统计局.南宁市2010年鉴[R].南宁:南宁市图书馆,2011.[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唐铭.西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80-86.[6]付小沫,刘胜祥,熊姁.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评价[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58 -60.[7]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何念鹏,周道玮,吴泠,等.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破碎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898.。
新版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

新版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和经济上的发展,更是环境和生态上的压力和挑战。
相思湖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绿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新版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展开论述。
一、前言相思湖湿地公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相思岭街道办事处,是政府重点打造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原有的相思湖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十分不明朗。
因此,本文介绍了新版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方案,旨在保护相思湖生态系统,修复湿地恢复生态功能,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二、项目背景相思湖是长沙市岳麓山脉和东南路之间,南与星沙江相连,北至文源垸界。
1993年被划归为湖泊型城市公园,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水利重点投资项目,2009年被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为“全国水利风景区”,成为湖南省的水利文化名胜区。
但相思湖湖面上下退缩,湿地破坏严重,水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亟待解决。
三、项目规划本项目主要包括相思湖水域修复、湿地建设、绿化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等,其中相思湖水域修复是本次建设的重点。
1.相思湖水域修复(1)对湖泊污染和冲淤等问题进行治理,还原湖泊原始自然状态。
(2)修复原有沉淀池,采用人工湿地自然过滤技术对入湖河水进行处理。
(3)沿湖建设生态步道,打造“遇见相思湖”的城市生态休闲景观。
2.湿地建设(1)扩大相思湖周围的湿地面积,建设湖沼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
(2)合理利用季节性湖泊,增加湿地容积和面积,创造更多生境。
3.绿化设施建设(1)扩大种植植被的面积和品种,增加植被覆盖率,提升景观品质和生态效益。
(2)建设公园水系,对相思湖周边地域的市政道路进行整治,改善垃圾清理和处理,保证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4.配套设施建设(1)丰富公园内部景点和设施,设置休闲娱乐、健身、游艇运动、文化展览等配套设施。
(2)建设停车场及公共厕所,以满足游客日间和夜间的需求。
南宁市相思湖主题公园设计前期方案 共37页

天地之间 碧水蓝天 水墨思忆 源于相思
㈣关于景观设计的初步构想
亭台水榭 树木层次种类分明
• 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路边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 新,是一个小巧美丽、整洁绿色的特色公园。规划整齐有序,
十分明显。
交通方面
对内,大学路、江北大道和江南大道“三线横贯”,外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环道、核心 区环道“三环围圈”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副中心框架已经形成。对外,新区东承广东,西启云贵 ,北连湖南,南接东盟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通道相当顺畅。
环境方面
新区北靠长满绿树的群山,西临小岛绿水相间的金沙湖,邕江上游穿区而过,还有可利 江(相思湖)、心圩江、西明江以及天雹水库、罗文水库等水库,生态和谐、风景优美。
• 但是如同新加坡一样它也是一个很热的国家,可是人家却利用了光, 阳光充足这一点,把他们的国家城市打造成了,花园城市,新加坡由 64个岛屿组成,主岛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新加坡几乎没 有农村,境内草茂花繁,整洁美丽,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 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认为“花园城 市国家”。
• 相思湖公园作为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建设的主战场,相思湖融合 着红豆和水墨德风情,相思湖公园正逐步成为集自然、生态、人文历 史、民俗风情、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于一身的旅游区。是我们茶余饭后, 修生养心的好去处。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 “以绿树和花为主”, 最大限度表现出绿色和花的气息,体现自然生态。充分利用地形,结 合南宁当地的文化、习惯。
滨湖宜居的公园社区 品质卓然的文化家园——相思湖公园项目详解篇

滨湖宜居的公园社区品质卓然的文化家园——相思湖公园项
目详解篇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项目地处洪江市新城区城市中心地带,北临城市中轴线开元大道,南依数百亩的相思湖,市政公园、市政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环布周边,地理位置优越,环境资源得天独厚。
相思湖东南侧有火车站及连接洪江新旧城区的芙蓉中路,交通十分方便。
目前,相思湖项目已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并且将在今年内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下面就从理念、规划、设计、交通组织等各方面——来剖析项目:
【总页数】4页(P103-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51
【相关文献】
1.我国西北地区大型景观湖储水防渗技术措施探讨——以新疆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项目为例 [J], 任梦非
2.城市公园文化传承——盐城内港湖公园设计中历史文化的诠释 [J], 王燕
3.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改建项目的建设规划方向初探——以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提升工程为例 [J], 黄宇
4.浅析城市社区公园复合开发模式——以成都麓湖红石公园为例 [J], 张爱研;杨凡立
5.水文化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以广州白云湖公园水文化项目为例 [J], 关雯;尹树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版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

新版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一、背景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湿地这一珍贵的生态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保护。
江苏省南京市相思湖湿地公园作为重要的城市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文化和景观价值。
为了更好地发挥相思湖湿地的综合效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全民健身、游览休闲等多种功能,需要对相思湖湿地公园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建设。
二、建设目标1.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将相思湖湿地公园打造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景区,增加旅游观光项目,提高游客满意度。
2.进一步优化湿地环境及生态价值。
保护、恢复并进一步提升相思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提升公园设施和服务能力。
增加游乐、健身、休闲等多种设施,升级公园服务,扩大公园影响力,提高公园品质和服务水平。
4.发挥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丰富公园内的科普展示和教育活动,加强公园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三、建设内容1.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强对相思湖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植被保护与建设、水质检测监测和生态环境维护等工作。
2.景观建设:加强公园景观美化,包括桥梁、亭台、小品、雕塑和公园内部道路等的建设,增加园区游览项目。
3.高品质的公园服务:加强公园内餐饮、购物、游乐、娱乐服务,以及游客接待、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4.科普教育:建立湿地生态主题馆、科普教育中心等,开设相关的科普展示和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到公园的日常活动中。
四、建设策略1.差异化经营: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南京市周边地区许多公园的设施、服务和主题都类似,我们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经营策略,注重开发和发掘湿地公园的文化价值。
2.同其他景点协调发展:相思湖湿地公园附近有许多其他著名景点,如南京总统府、南京博物院等,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景点的合作,形成与相思湖湿地公园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的旅游产业链条。
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

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一、相思湖湿地公园的范围相思湖湿地公园位于相思湖新区、邕江上游,包括相思湖、可利湖、可心江、明月湖以及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等水系湿地,向南整合相思湖新区石埠片区水域,向北囊括龙门水库、天雹水库、罗文水库和金沙湖水库,往东拓展至高新区明月湖上游,往西北沿外环高速路两侧300m绿化带。
相思湖、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自北向南注入蜿蜒而过的邕江,天雹水库、罗文水库、金沙湖点缀其中,总面积约2万亩,超出南宁“中国水城”规划水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二、湿地公园建设情况相思湖湿地公园近期建设主要包括相思湖、可利湖、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可利湖—明月湖连通运河等项目,内容涉及河道整治、生态恢复、雨污管网、生态补水、景观工程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
目前可利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已进入后期阶段,相思湖公园河道主体工程及生态恢复绿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核心区全面达到“湖清、岸绿、水畅、景美”的“中国水城”建设要求。
公园景观面貌焕然一新,行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湿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修复,配套项目逐步建设,成为市民观赏游玩的一大生态景观园区。
可利湖—明月湖连通运河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桥梁灯光亮化和景观绿化提升方案已通过规划审批。
可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二期景观工程、石埠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西明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石灵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正有序开展。
三、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建设相思湖湿地公园有利于提高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南宁现代宜居城市品质,加快推动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是还景于民的为民公益项目。
通过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使环相思湖水系成为畅通的行洪道,使相思湖湿地公园成为以生态环境良好、物种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配套设施完善的人文公园,使公园成为融湿地保护、生态教育、休闲旅游、环保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全区乃至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成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中国绿城”、“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水城”的最佳展示窗口。
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两篇.doc

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两篇第1条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1 、XX湿地公园范围XX湿地公园位于XX新区上游、XX,包括XX 、XX 、XX和XX河、XX河、XX河等水系湿地。
向南整合XX新区XX区水域,向北覆盖XX水库、XX水库、XX水库和XX水库,向东延伸至XX高新区上游,沿外环高速公路两侧300米绿化带向西北延伸。
XX、XX河、XX河、XX河由北向南流入XX,XX水库、XX 水库、XX穿插其中,总面积约2万亩,超过XX“中国水城”规划水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2 、湿地公园建设近期建设的XX湿地公园主要包括XX、XX、XX河、XX河、XX河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和XXXX接渠工程等。
内容涉及河道整治、生态修复、雨水污水管网、生态补水、景观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
目前,XX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已进入后期。
XX公园主要河道工程和生态修复绿化工程已基本完成。
核心区完全满足“中国水城”的建设要求,“湖清、岸绿、水畅、景美”。
公园景观焕然一新,排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恢复,配套工程逐步建设,成为市民观赏和游玩的大型生态景观公园。
XXXX连接运河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桥梁照明和改善景观绿化的规划已经通过规划审批。
XX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二期景观工程、XX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XX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XX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项目正在有序开展。
三、XX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建设XX湿地公园有利于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XX现代宜居城市质量,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XX“最佳区”,是一项造福人民的公益性工程。
通过建设XX湿地公园,XX周边水系将成为一条畅通的洪水通道,XX湿地公园将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人文公园、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配套设施,公园将成为全区乃至全国一流的综合湿地公园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生态教育、休闲旅游、环保产业培育。
成为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展示窗口。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相思湖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相思湖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南府发[2004]122号【发布部门】南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04.12.29【实施日期】2005.01.29【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失效依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相思湖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南府发〔2004〕122号2004年12月29日)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关于加快相思湖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加快相思湖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为加快南宁市相思湖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开发建设,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相思湖新区开发建设的决定》精神,结合南宁市实际,特制定以下规定。
第一章新区范围与重点发展产业第一条新区位于南宁市西部、邕江上游,规划范围为127平方公里。
由新区管委会实施管理的范围为69平方公里,具体位置:东至高新区25米规划路-快速环道-规划大岭路-邕江-清川大桥-沙井大道-铝加工业园北侧、西侧道路,南至火车南站30米规划道路,北、西至高速公路绿化带。
第二条新区重点发展教育产业、高新科技产业,配套发展房地产业、商贸业、文化体育产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业等。
第二章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条建立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
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环境影响评价和产业规划等由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批准后实施。
新区内相关的投资项目,涉及的计划、工业、商务、规划、国土、建设、环保、园林、房产、安监等事项的部分市级审批管理权限,由市有关职能部门委托新区管委会行使,或由市有关职能部门派驻新区机构、人员行使相关职能。
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在新区的派驻机构,应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提供优质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方案一、相思湖湿地公园的范围相思湖湿地公园位于相思湖新区、邕江上游,包括相思湖、可利湖、可心江、明月湖以及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等水系湿地,向南整合相思湖新区石埠片区水域,向北囊括龙门水库、天雹水库、罗文水库和金沙湖水库,往东拓展至高新区明月湖上游,往西北沿外环高速路两侧300m绿化带。
相思湖、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自北向南注入蜿蜒而过的邕江,天雹水库、罗文水库、金沙湖点缀其中,总面积约2万亩,超出南宁“中国水城”规划水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二、湿地公园建设情况相思湖湿地公园近期建设主要包括相思湖、可利湖、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可利湖—明月湖连通运河等项目,内容涉及河道整治、生态恢复、雨污管网、生态补水、景观工程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
目前可利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已进入后期阶段,相思湖公园河道主体工程及生态恢复绿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核心区全面达到“湖清、岸绿、水畅、景美”的“中国水城”建设要求。
公园景观面貌焕然一新,行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湿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修复,配套项目逐步建设,成为市民观赏游玩的一大生态景观园区。
可利湖—明月湖连通运河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桥梁灯光亮化和景观绿化提升方案已通过规划审批。
可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二期景观工程、石埠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西明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石灵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正有序开展。
三、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建设相思湖湿地公园有利于提高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南宁现代宜居城市品质,加快推动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是还景于民的为民公益项目。
通过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使环相思湖水系成为畅通的行洪道,使相思湖湿地公园成为以生态环境良好、物种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配套设施完善的人文公园,使公园成为融湿地保护、生态教育、休闲旅游、环保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全区乃至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成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中国绿城”、“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水城”的最佳展示窗口。
四、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主体及组织结构图相思湖湿地的建设与管理统一在相思湖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由相思湖投资建设发展公司作为建设平台,湿地公园建成后,采取分段分步的方式移交给其子公司湿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湿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四库”、“三湖”、“两河”、“两江”、“一岭”,下设1个湿地公园管理机构,1个水库森林管理机构、1个河道管理机构及1个旅游开发管理机构(暂定)。
五、相思湖湿地公园建设时序相思湖湿地的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移交的模式。
建设时序如下:一期:2011年—2013年,以相思湖、可利湖为重点,向东西两侧用地拓展。
完成可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二期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完成主题公园、相思湖红豆酒吧街以及比干祠堂、乌龙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文化要素提升。
建成相思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争创国家4A级甚至5A级旅游胜地。
二期:2013年—2014年,以相思湖、可利湖为核心,沿连通暗渠和外环高速公路(预计变成城市快速环道)两侧300米绿化带,将相思湖湿地公园进一步延伸至西明江、石埠河和石灵河以及天雹水库、罗文水库和金沙湖、龙门水库、明月湖上游等水域,延伸拉长滨水旅游观光产业和共生产业。
三期:2013年—2015年,全面完成西明江、石埠河、石灵河、明月湖上游湿地公园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以及金沙湖、明月湖的景观改造。
打造南宁市旅游新亮点,形成南宁市“东部游山、西部戏水”新品牌,成为南宁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胜地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期:2015年以后,完善罗文森林公园、罗文水库、天雹水库、龙门水库和相思湖新区石埠南区4000公顷森林公园水库涵养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旅游及相应配套设施维护以及相关后续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
完善南宁市北部山脉水源涵养地,注重湿地公园长效管理,巩固湿地旅游业优势。
六、湿地公园整体规划设想为满足生态多样性的要求,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公众开放区和旅游服务区等。
生态保护区包括天雹水库、金沙湖水库、龙门水库等水库,以及外环高速300m绿化带等水源地、生物栖息场所和迁徙通道,只允许开展各项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公众开放区包括可利湖、相思湖等湿地敏感程度较低的区域,严格控制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览活动;旅游服务区以河流、湖泊绿化带外侧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旅游配套设施。
相思湖新区的石埠南区,作为湿地公园的预留发展区。
(一)相思湖公园(上游定位为半开放区,下游为开发区,以可利大桥为界)相思湖公园北起天雹水库大坝坝脚,南临邕江,东西介于相思湖东路与西路之间,是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的标志性项目。
分为相思花园(爱情区)、东盟花园(友情区)、田园牧歌(乡情区)、林源野趣(怡情区)四大区,分别代表相思文化、民族文化、农业文化、生态文化四大文化主题园。
1、相思花园(爱情区)相思花园位于大学路与江北大道之间,紧临邕江,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特色人文风情园。
以“红豆”、“相思”为主题,通过对“红豆风情环”、“红豆心愿”等硬环境景观的塑造,对“南国七夕”、“三月三情歌节”、“心愿广场树”等爱情文化软景观的筹划,打造一个具有浓厚南国民族风情的“爱情相思湖”圣地,充实相思湖公园的游览内容,提升“相思湖”品牌。
2、东盟花园(友情区)从相思湖西路北上,位于相思湖北路与大学路之间是东盟花园。
东盟花园是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热带风情园,园内种植代表东盟各国特色的棕榈科大型植物、宿根地被植物,淙淙的流水和沿岸青山、绿树交相辉映。
广西民族大学等学府均坐落于其旁边,使东盟花园充满浓浓的书香味。
3、田源牧歌(乡情区)位于可利大道与相思湖北路之间的田源牧歌是以农业文化为主题的乡情区。
区内芦苇在水边茂密地生长着,茵茵草地上种有棕榈树、榕树还有不少芒果树等热带果树,观赏石错落有致地遍布在区域中。
相思湖红豆风情酒吧街位于此区的可利大道以南,相思湖东路以西,可以江以北,相思湖东岸,将打造一处集大学生活交流、年轻人浪漫娱乐、文化人静思创意、多民族民俗风情互动演绎、以桂北民居风格建筑为载体和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的红豆风情特色酒吧街区。
整体布局体现了四个主题思想,即民俗风情酒吧街区、大学生活动街区、浪漫爱情酒吧街区、文化创意酒吧街区。
建筑形态采用桂北民居干阑式木结构,形成以桂北民居建筑风格为主体的风貌特征。
4、林源野趣(怡情区)位于可利大道以北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怡情区——林源野趣。
区域内可以看到许多植物,有芦苇、花叶芦竹、睡莲等水生植物,岸边、岛上种有秋风、香樟、菩提榕等陆地植物。
无论景区岸边还是湖中小岛,都蜿蜒着3—4米宽的闲情小道。
泥土清新的气息,水鸟在湖面尽情飞翔,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位于此区的可利江大桥采用桂北传统木构风雨桥廊形式修建广西最大的风雨桥,与北侧的湿地公园相得益彰。
风雨桥东北面是占地200亩,可容纳3000人至5000人的大型水上乐园,可满足成人、儿童等所有年龄层的吃、喝、住、玩、乐等各种休闲活动。
随着可利江景观二期绿化提升工程的完工,相思湖公园水域面积可达3万平方公里,市民可以看到以灌木、片植灌木草本、棕榈科及竹类,垂叶榕、马占相思、凤凰木、朱槿、红花马缨丹、假槟榔等为代表的绿化,以及同时开展的水生植物等湿地建设。
水美草绿、白鹭栖息,营造出岸青水绿的优美滨水生态环境,打造“一轮明月,两岸相思”的温情美景。
(二)明月湖(即心圩江)(上游为半开放区,下游为开放区,以高新大道为界)可利江、明月湖将由可利江—心圩江连通运河串联起来。
运河位于八桂田园上游,沿八桂田园北侧穿相思湖新区东路后,占用高新区创新路直至创新路滨江路口的心圩江湖,运河总长3.65公里。
运河水面与绿地面积按照1:1比例控制。
运河周边设置亲水步道,运河上建设9座跨河桥梁,形成一桥一景,成为南宁市城市西部的一条“绿色走廊”。
(三)西明江(开放区)西明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加快打造“中国水城”的重大举措,贯穿相思湖新区高教职教基地,东濒相思湖,西临石埠河,南接邕江,北至罗文水库。
以人—与蓝色绿色共生,将南宁绿城的绿色理念与西明江碧绿的水环境作为设计理念,将西明江周边原生态与河道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相结合,景观控制节点和景观联系节点,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公园分为湖滨入口区、欢乐天地区、自然生态湿地区、滨江运动区、环湖水上运动区、滨江游憩功能区,各功能区由园路相通,即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
1、湖滨广场入口区:城市道路与滨江公园的相接处都设置有广场及主入口,便捷地将人流导入滨江公园。
2、欢乐天地区:在滨水公园从罗文大道至大学路东南面,以“简洁开朗”的树阵及疏林景观为主。
相应布置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厕所、公园管理用房、球场、儿童游乐场等景观服务设施。
3、自然生态湿地旅游区:位于主轴线南面、鸟语花香生态小岛,既临水又有两级缓坡草地相连配植水杉带,视野开阔,景色绝佳。
属于安静的休息景区。
4、滨江运动区:滨江公园边界,为减少繁忙的城市道路给公园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设计了浓密的边界林带,使滨江公园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同时,考虑到周边是高教区学生多的因素,设置了读书区、运动区,并在密林与环湖主路之间设置了一些小的休息广场空间以方便中老年人晨练等场地。
5、滨水游憩区:采用生物护堤措施,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营造安全而充满野趣的景观。
同时,为各种鸟类和小动物提供繁衍栖息之地。
6、水上运动区:位于公园南部,适当布置游船码头,沟通东西南北各景点,宽阔水面,可组织具有民族的划龙船等水上运动。
(四)石埠河(开放区)位于南宁市西部,包括大学西路延长线至金沙湖水库坝址,总体布局以石埠河流动的水系为纽带,将各具特色的几个景观段连成整体,从而构成“一带五段多节点”生态、娱乐、观赏的江滨绿化带。
“一带”指一条河道流动的水系及两侧护岸绿化带;“五段”指五大功能区景观段,由北向南分别为:自然生态区景观段、湿地景观区段、科教活动区景观段、市民休闲活动区景观段和市民健身娱乐区景观段。
各景观节点包括有调蓄湖湿地、藤绕奇石广场、紫藤广场、藤生植物园、七彩广场等。
石埠河整治后将建成弯曲河道,成自然的蛇形。
在河道较宽处设有河床沙洲,沙洲周围有浅滩与深潭,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形成“水清岸绿石埠河,青藤老树叶婆娑。
四季花开蝶飞舞,风光独具凭观摩。
”的生态、自然、优美的滨水环境景观。
(五)石灵河(开放区)石灵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位于南宁市高速环道至邕江交叉处。
根据南宁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对石灵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不但使水变清,还要对河岸自然生态进行修复和保护,对河道两岸进行分步和动态园林绿化建设,打造园林精品,形成水系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