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合集下载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2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30;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0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Φ48 × 3.5;5.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0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22/6 = 24 cm3;I = 100×1.23/12 = 14.4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脚手架搭设方案(含计算书)

脚手架搭设方案(含计算书)

1。

0 安全技术设计1.1 一般规定本工程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需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

4。

(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4)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 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按下表采用.(6)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按下表采用。

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

m,且不应大于65N.m。

(7)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下中规定的容许值。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8)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下中规定的容许值。

1.2 构造要求1.2.1 脚手架设计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60.35m(以最高建筑标高为58。

85米计算为例),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内排架距离墙体距离为550mm。

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为2.0kN/㎡,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脚手架沿高度方向采用分层多次沿四周满搭设的方式,搭设高度至屋面女儿墙上1。

5m。

1。

2。

2 平面布置立杆纵向间距1500mm,横向间距1200mm。

内排立杆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为550mm,下端垫木垫板并设置扫地杆。

立杆与大横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立杆的接头应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设于同步内,错开距离应大于500mm,其接头距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600mm)。

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落地脚手架计算书一、计算模型计算简图二、荷载计算1、计算脚手架的恒荷载且式中 H i——立杆计算截面以上的架高;g k1——以每米架高计的构架基本结构杆部件的自重基数(KN/m);g k2——以每米立杆纵距(l a)计的作业层面材料的自重计算基数(KN/m);g k3——以每米架高计的外立面整体拉结杆件和防护材料的自重计算基数(KN/m);n1——同时存在的作业层设置数。

取步距1.8m,横距1m,纵距1.5m,最大高度23.2m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查得:g k1=0.1074 (KN/m)(以边立杆计)g k2=0.3666(KN/m)g k3=0.0819 (KN/m)同时,操作层取3步 n1=3 l a=1.5 (m)2、施工活荷载取式中 q k——按每米立杆纵距计的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KN/m)查表得:q k=1.35根据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荷载效应组合=永久荷载+施工均布荷载故冲天荷载:三、拉结钢丝绳校核轴向拉力为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得:Ф15钢丝绳(6×19)的破断拉力系数K=6故:T破断 = 15.88×6 = 95.28(KN)而Ф15钢丝绳(6×19)的公称破断拉力为132 KN95.28KN << 132 KN故采用Ф15钢丝绳(6×19)进行拉结符合安全要求四、顶墙横杆水平力校核水平力为计算钢管细长比:λ=μl÷rμ=1.0 l=1250(mm) r=15.8(mm)λ=1250÷15.8=79.1查表《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得φ=0.728而截面积为489 mm2所以合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每个扣件抗滑承载力为8KN,采用每根钢管两个扣件。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加强杆;4-横杆脚手架几何尺寸图1.脚手架参数脚手架单间高度为6.5米,门架型号采用MF1219,钢材为Q235。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b=1.219米,门架的高度h0=1.930米,步距1.950米,跨距1.830米。

门架h1=1.536米,h2=0.100米,b1=0.750米。

门架立杆采用Ø48.0*3.5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Ø26.8*2.5mm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6.5m。

2.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上海市,基本风压为0.5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25,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8;施工均布荷载为5.00kN/m2,同时施工层数:3层。

3.地基参数地基类型:混凝土地面;砼强度等级C254.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4.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kN/m)门架的每跨距内,每步架高内的构配件及其重量分别为:MF1219 1榀 0.224 kN交叉支撑 2副 2*0.040=0.080 kN横杆 1步1设 0.08*4/2=0.16 kN连接棒 2个 2*0.006=0.012 kN合计 0.476 kN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自重合计N GK1=0.244 kN/m(2)拉接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kN/m)剪刀撑采用Ø26.8*2.5mm钢管,按照1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计算:tanα=(1*1.950)/(1*1.830)=1.0662*0.015*(1*1.830)/cosα/(1*1.950)=0.041 kN/m;水平拉接杆采用Ø48.0*3.5mm钢管,按照1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为;0.024*(1*1.830)/(1*1.950)=0.023 kN/m;每跨内的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2个,每米高的钢管重为:(1*0.0135+2*0.0145)/1.950=0.022 kN/m;每米高的附件重量为0.020 kN/m;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拉接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合计N GK2=0.106 kN/m;脚手板0.35 kN/m2;静荷载标准值总计为N G=0.35 kN/m*6.5m+0.35 kN/m2*2.7m2=3.22 kN/m;4.2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为操作平台施工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装饰工程荷载查规范取N0=8.923 kN/m;4.3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 K=0.7U Z·U S·W0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0.500;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 Z=1.25;U S——风荷载体型系数:U S=0.8;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 K=0.5 kN/m2。

双排双立杆脚手架计算书(完整版)

双排双立杆脚手架计算书(完整版)
基本风压为0.45KN/mi。施工荷载Qk=3KN/nn。木脚手板自重标准值Qf0.35KN/n2,栏木、挡脚板自重标准值Q>2=0.14 KN/m。
本脚手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01)(以下简称规 范)
《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手册)
1)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W
6
= 0.478乌=94.09N/mm < f=205N/mm25.08 10
符合要求
(2)变形验算
查规范得:
弹性模量E=2.06X105N/mml
惯性矩l=12.19cm2
作用于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1.2X0.35X0.75+1.4X3X0.75=3.465 N/m
则挠度为:
44
=也=5彳竿1050__4=2.18mm竺=7mm384EI3842.061012.1910150
1.横向水平杆验算
(1)抗弯验算
作用于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
M=1.2Mgk+1.4MqK

22
Mna=1.2qG^lb+1.4qQk?b
8 8
2
=(1.2 0.35 0.75 1.430.75) 1.05
8
=0.478KN?m
查规范得:
截面模量W=5.08crm
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
_Mmax .
同时也小于10mm
满足要求
2.纵向水平杆计算
(1)抗弯验算
横向水平杆向内侧挑出距离为300mm按200mn计算
a1)2=0.5X3.465X1.05X(1 +竺)2=2.578KN
lb1.05

附着式爬升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附着式爬升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附着式爬升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9.1.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机械设计手册》等9.2.架体基本构成以一个单元产品为计算对象,架体支承跨距6.0m,架体高度14.0m,机位跨度与架体高度乘积为84㎡,架体步距2.0米,立杆纵向间距不大于2.0米,立杆横距640mm。

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架体构架、附墙导座(含防倾、防坠、卸荷装置)、升降动力系统(含荷载控制系统)及安全防护系统等部分组成。

(见图1)9.3.荷载计算9.3.1永久荷载标准值9.3.2活荷载标准值 9.3.2.1风荷载标准值:k ω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12)附图《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提取:o z s z k ωμμβω⨯⨯⨯=式中:βz ------ 风振系数,取1.0;z μ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 类地区高150米的高层建筑上施工考虑,取2.03;s μ ------ 风荷载体型系数,其计算如下: 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取1.0φ,敞开、开洞1.3φ φ为脚手架封闭情况确定的挡风系数:A W (迎风面积)=架体高度×竖向主框架跨距=14×6.0=84㎡ 冲孔钢板网孔径6mm ,孔中心距10mm , 按局部取值网片面积:局部网片面积—100mm ×100mm=10000mm 2 单孔面积—πr 2=3.14×32=28.26mm 2局部单孔面积—100(开孔数量)×28.26=2826mm 2网片冲孔率=2826/10000=0.2826A n (挡风面积)=A W -(网片冲孔率×网片挡风面积)=84-(0.2826×84)=60.26㎡86.072.02.18426.602.11.2=⨯=⨯==w n A A ϕ s μ=1.3ϕ⨯=1.3×0.86=1.12O ω ------ 基本风压,按照《建筑结构载荷规范》工作状态按本地区的10年风压最大值选用,取0.30 kN/m 2,升降及坠落工况取0.25 kN/m 2。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脚手架数据脚手架搭设高度为6m ,立杆的纵距为3.1m ,横距为2m ,步距为1.5m ,脚手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脚手架需承受4个人同时施工作业,取1个人体重为100kg ,并考虑铺板总重200kg ,铺板横担在AB ,CD 两根水平横杆上,故该脚手架的AB ,CD 两根水平横杆需承受均布线荷载设计值取为0.99kN/m 。

图1 脚手架模型图二、脚手架立杆计算经计算,立杆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 3.3kN N =。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下文简称《扣规》) 立杆计算长度0l k h μ=式中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2.0;h ——立杆步距。

0 1.155 2.015003465mm l k h μ==⨯⨯= 长细比03465219.615.78l i λ=== 查表得立杆的稳定系数0.151ϕ=330044.7MPa 215MPa 0.151489.3N f A ϕ==≤=⨯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三、横向水平杆的计算经计算,横向水平杆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出现在AB 杆中部0.2kNm M =。

按《扣规》60.21039.4MPa 215MPa 5077.5M f W σ⨯===≤= 横向水平杆的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横向水平杆的最大挠度出现在脚手架第3步横向水平杆的中部445550.0431002mm 384384 2.0610121870ql EI ν⨯⨯===⨯⨯⨯ 横向水平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l 与10mm ,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四、支撑的计算经计算,上部斜撑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 1.65kN N =,下部斜撑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0.75kN N =,均按轴心受压构件考虑。

按《扣规》上部斜撑计算长度0 1.021572157mm l =⨯= 长细比02157136.715.78l i λ=== 查表得稳定系数0.362ϕ=31.65109.3MPa 215MPa 0.362489.3N f A ϕ⨯==≤=⨯ 上部斜撑的稳定性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计算[2011]003号 共3页 第一页右岸下游天然大溶洞脚手架脚手架验算一、基本资料该脚手架为右岸下游天然大溶洞脚手架,由于溶洞底部流水,故脚手架不能采用立杆地基承重,预将脚手架固定于溶洞两侧的岩壁上,在岩壁两侧打入锚杆,将脚手架横杆固定于锚杆上来承重。

搭设高度H=25米(取最大高度,16排),步距h =1.6米,立杆纵距l a =1.6米,立杆横距l b =1.6米,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 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 2,截面模量W=5.08×103 mm 3,回转半径i =15.8mm ,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N/mm 2。

二、荷载标准值(1) 钢管自重标准值:m N m kg g k /63.37/84.31==(2) 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22/300m N g k =(3) 施工均布活荷载:2/3000m N q k =三、水平杆计算(1)强度计算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每纵距脚手片自重m N l g G k k /1603/6.13003/2=⨯=⨯=施工均布荷载m N l q Q k k /16003/6.130003/=⨯==m N G g q k k /12.2371602.16.372.12.12.111=⨯+⨯=+=m N Q q k /224016004.14.12=⨯==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m N l q l q M /30.5786.1224010.06.112.23708.010.008.0222221max 1=⨯⨯+⨯⨯=+=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mN l q l q M /62.7316.12240117.06.112.23710.0117.010.0222221max 2-=⨯⨯-⨯⨯-=--= 236max /01.1441008.51073162.0mm N W M =⨯⨯==σ []m N /205=<σσ(1)挠度验算计算公式为EI l p l p v 100/)990.0677.0(4241max +=m N G g p K k /6.1971606.3711=+=+=m N Q p k /16002==所以最大挠度为mm v 4.410218.1101.210016006.1990.016001976.0667.05544max =⨯⨯⨯⨯⨯⨯+⨯⨯= mm v 6.101501600max =<满足要求 四、立杆计算25444410218.164)4148(14.364)(14.3mm d D I ⨯=-⨯=-= N l q l g l g P k k k 21.59486.120006.13006.163.37222221=⨯+⨯+⨯=++=25/101.2mm N E ⨯=0.1=μ许用应力为kN l EI P k 5.98)16001(10218.1101.214.3)(14.3255222=⨯⨯⨯⨯⨯==μ k P P < 满足要求五、扣件抗滑验算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kN R c 00.8=;N l g l g G k k 32.5042/6.13006.16.3722/22221=⨯+⨯⨯=+=N l q Q k 38402/6.130002/22=⨯==kN N Q G R 34.432.4344384032.504==+=+=c R R < 满足要求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千丈岩电站项目部技术部2011年07月22日计算: 校核: 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图纸【计算书】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上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2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127100横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5260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G kjb×l b/(n+1))+×G k×l b/(n+1)=×+×(2+1))+×3×(2+1)=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jb×l b/(n+1))+G k×l b/(n+1)=+×(2+1))+3×(2+1)=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m
σ=M max/W=×106/526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l a4/(100EI)=××15004/(100×206000×127100)=1.368mm
νmax=1.368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l a=××=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
q=×=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
q'=m
1、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弯矩图(kN·m)
σ=M max/W=×106/526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变形图(mm)
νmax=1.702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纵向水平杆:R max=2=≤R c=×8=
横向水平杆:R max=≤R c=×8=
满足要求!
六、荷载计算
立杆静荷载计算
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
单外立杆:N G1k=(gk+l a×n/2×h)×H=+×2/2××48=
单内立杆:N G1k=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
单外立杆:N G2k1=(H/h+1)×la×l b×G kjb×1/2/2=(48/+1)××××1/2/2=单内立杆:N G2k1=
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N G2k2
单外立杆:N G2k2=(H/h+1)×la×G kdb×1/2=(48/+1)×××1/2=
4、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3
单外立杆:N G2k3=G kmw×la×H=××48=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总计
单外立杆:N G2k=N G2k1+N G2k2+N G2k3=++=
单内立杆:N G2k=N G2k1=
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
外立杆:N Q1k=la×l b×(n jj×G kjj+n zj×G kzj)/2=××(1×3+1×2)/2=
内立杆:N Q1k=
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
单外立杆:N=×(N G1k+ N G2k)+××N Q1k=×++ ××=
单内立杆:N=×(N G1k+ N G2k)+××N Q1k=×++ ××=七、钢丝绳卸荷计算
钢丝绳卸荷
钢丝绳绳卡作法
钢丝绳连接吊环作法(共用)
第1次卸荷验算
α1=arctan(l s/H s)=arctan(3000/200)=°
α2=arctan(l s/H s)=arctan(3000/1100)=°
钢丝绳竖向分力,不均匀系数K X取
P1=K f×K X×N×h j(n+1)/H×H L/l a=×××21/48×3/=
P2=K f×K X×N×h j(n+1)/H×H L/l a=×××21/48×3/=
钢丝绳轴向拉力
T1=P1/sinα1=°=
T2=P2/sinα2=°=
卸荷钢丝绳的最大轴向拉力[Fg]=max[T1,T2]=
绳夹数量:n=[Fg]/(2T)=×(2×=2个≤[n]=5个
满足要求!
P g=k×[F g]/α=9×=
钢丝绳最小直径d min=(P g/1/2=1/2=22.75mm
吊环最小直径d min=(4A/π)1/2=(4×[F g]/([f]π))1/2=4××103/(65π))1/2=22mm
注:[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7.6 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65N/mm2
第1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22.75mm,必须拉紧至,吊环最小直径为22mm。

八、立杆稳定性验算
1、立杆长细比验算
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2.7m
长细比λ=l0/i=×103/=≤210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
立杆计算长度l0=kμh=××=3.12m
长细比λ=l0/i=×103/=
查《规范》表A得,φ=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不组合风荷载作用
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N G1k+N G2k)+×N Q1k)×(h x1+(1-K f)×(H x顶-h x1)+max[6,(1-K f)×h j顶])/H=×++××(27+×(27-27)+max[6,×21])/48=
σ=N/(φA)=×506)=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组合风荷载作用
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N G1k+N G2k)+××N Q1k)×(h x1+(1-K f)×(H x顶
-h x1)+max[6,(1-K f)×h j顶])/H=×++×××(27+×(27-27)+max[6,×21])/48=
M w=××M wk=××ωk l a h2/10=××××10=·m
σ=N/(φA)+ M w/W=×506)+526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九、连墙件承载力验算
N lw=×ωk×2×h×2×l a=××2××2×=
长细比λ=l0/i=600/158=,查《规范》表A.0.6得,φ=
(N lw+N0)/(φAc)=+3)×103/×489)=mm2≤ ×[f]= ×205N/mm2=mm2
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N lw+N0=+3=≤×12=
满足要求!
十、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单立杆的轴心压力标准值N=((N G1k+N G2k)+N Q1k)×(h x1+(1-K f)×(H x顶-h x1)+max[6,(1-K f)×h j顶])/H=(++×(27+×(27-27)+max[6,×21])/48=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1×=≤f g=140kPa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