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三)12.实验室检验方法都有哪些?答:第一种方法是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即用组织或血液或脓汁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紫色)短链球形或卵圆形细菌,也可呈单个散开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的可见到荚膜。
第二种方法是细菌分离鉴定。
即先接种于硫乙醇酸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48小时,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无色、黏稠、露珠状菌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现象。
必要时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
13.对猪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有哪些?答:针对目前流行的人畜共患的2型猪链球菌病,可采用简洁、快速的涂片染色镜检和PCR技术检测。
其中PCR技术病料还可应用于鉴别2型猪链球菌毒性菌株和非毒性菌株。
14.确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试验?答:通常需要2~4天时间。
主要用于做肝、脾、血液的涂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以及用PCR方法确认猪链球菌2型及检查是否具有毒力因子。
15.如何采集、保存、运送和分离病原的样品?答: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不同的病料。
败血型病猪,无菌操作采集新鲜的病死猪的心、肝、脾、肾和肺等病料(腐败病料可能含有杂菌),1~2厘米见方大小,放入干净自封袋或容器内,无泄漏包装,尽快冷藏运送到实验室。
淋巴结脓肿型病猪,可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未破溃的淋巴结脓肿内的脓汁。
脑膜炎型病猪,则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脊髓液及少量脑组织。
16.是否有疫苗可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答:目前已有猪链球菌疫苗产品,适用于猪链球菌病疫区和流行猪场的预防和紧急免疫。
猪链球菌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是由C群链球菌制备的,该疫苗对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疾病的预防效果不佳,已很少使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是由猪链球菌2型制备。
截止到7月底,农业部批准的两家GMP认证的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生产,已经在向市场提供成熟的疫苗产品。
17.抗菌素对猪链球菌病预防和治疗是否有效?答:在猪群发病时,对疫点内的同群健康猪和疫区内的猪,可选用高敏抗菌药物进行紧急预防性给药。
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及防治小知识

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及防治小知识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
2、什么是重症链球菌感染?重症链球菌感染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预后较差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人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链球菌而发病。
由于链球菌的血清群繁多,其感染宿主和致病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所引起的人和动物的疾病也多种多样。
其中,由猪链球菌II型引起的人畜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3、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常见吗?据报道,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
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报告,主要发生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殖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
但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我国江苏省在猪群暴发猪链球菌病期间有25人感染发病,14人死亡。
2003年在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克罗地亚、泰国等都有人-猪链球菌病的病例报道。
4、猪链球菌病是如何传播的?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
5、哪些人群发病比较多?人感染猪链球菌与职业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一般为病猪处理工人、屠宰场的工人及猪饲养员或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
6、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后有哪些临床表现?人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平均潜伏期为2~3天。
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后,视细菌侵入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多数病例发病初期均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眩晕。
临床上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即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
败血症型常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表现为起病急,多为突起高热,肢体远端部位出现瘀点、瘀斑,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等,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猪链球菌病来了?就这么办!.doc

猪链球菌病来了?就这么办!概述:猪链球菌病一般在夏季发病率会更好,但并不代表在其它季节不会发病。
如果你的猪场现在有猪患了链球菌病,别着急,用下面这些方法试试。
咱们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疾病、也是让大家感到无可奈何的疾病,就是猪的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可引起猪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败血症状。
一、猪链球菌病特点1、链球菌在猪的体内是存在的正常菌群的一种,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病的、如果细菌产生毒力变异、或者是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引起猪的发病。
2、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也是一种兼性厌氧菌。
3、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
二、导致猪链球菌发病的原因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致病菌株的毒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就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保证好环境的前提下多观察猪群的自身变化。
三、猪链球菌病主要的症状1、性败血型:仔猪突然发生,体温升到41-42℃,全身症状明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跋行或不能站立;有些病猪出现共济失调、磨牙、空嚼、昏睡等神经症状,后期呼吸困难,1-4天死亡。
2、脑膜炎型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除体温升高、不食等全身症状外,很快表现出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
1-5天死亡。
3、关节炎型:病猪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四、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法将病猪隔离,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1、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0%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
2、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每头每次40—10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庆大霉素1—2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环丙沙星治疗,2.5—1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连用3天,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二).doc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二)概述:6、链球菌病死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
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病死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
脾、肾肿大、出血。
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型耐过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脑膜炎型病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
部分病程长病呈多发性关节炎。
7.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答: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
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在养场,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
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8.链球菌病的发生与年龄、品种、性别有关吗?答: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与品种和性别无关。
常见于断奶前后仔多发。
但仔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和成年。
9.链球菌病在国内外的发生状况如何?答:链球菌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
此后,链球菌病在所有养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
上世纪50、60年代,链球菌病在我国养场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业的发展,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给我国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怎样防治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直接接触传播
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后 ,通过鼻、口、眼、皮肤 等部位感染。
消化道传播
摄入被病猪粪便、尿液污 染的食物和水源,或通过 母猪的乳汁传播给仔猪。
呼吸道传播
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 尘埃。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人感染猪链球菌后可引起 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病 症,甚至导致死亡。
隔离病猪
隔离病猪
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将其隔离,以 防止疾病扩散。同时,对病猪所在的 猪舍进行彻底消毒,消灭病原菌。
限制人员流动
限制人员进出病猪隔离区,避免交叉 感染。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前应穿戴 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 严格消毒。
使用敏感抗生素
选用敏感抗生素
根据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猪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见的敏 感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影响养猪业发展
该病可导致猪只死亡、生 长受阻、繁殖障碍等,给 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失。
破坏生态环境
病猪的粪便、尿液等排泄 物如未经妥善处理,可污 染水源和土壤,影响生态 环境。
02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
保持猪舍卫生
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清扫猪舍内的 粪便和废弃物,防止 堆积。
猪舍应有良好的通风 和采光,避免潮湿和 阴暗的环境。
02
在接种疫苗前,应检查猪只的健 康状况,避免在发病期间接种。
控制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猪群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 拥挤。
根据猪只的年龄、体重和品种等因素 ,合理分群饲养。
严格检疫
引进新猪只时应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无病原体携带。 对新引进的猪只应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答: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猪链球菌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答:猪链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消化道和生殖道。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病猪或带菌猪与健康猪接触,病死猪处置不当,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把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但其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菌株的毒力、猪群的抵抗力、猪只日龄大小、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情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等。
3.猪链球菌病在猪群间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4.猪链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答:链球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中的一类,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2.0微米,一般呈链状或成双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菌落小,呈灰白色透明。多数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
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问答(中)

04
猪链球菌病的控制与 展望
猪链球菌病的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 效手段,通过定期接种疫苗可以 增强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
生物安全
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定 期消毒、隔离新进猪只、控制人员 流动等,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 播。
抗生素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猪,可以使用敏 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合 理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药物抗性增 加。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型疫苗研发
继续投入研发力量,开发 更高效、安全的猪链球菌 病疫苗,提高疫苗保护率 和持续时间。
病原菌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病原菌监测体 系,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变 异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防 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免疫 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手 段,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技 术和策略。
活血化瘀
猪链球菌病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中医治疗时,可采用活 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红花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和肿胀。
调理气血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气血失调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调理气血。可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选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中药进行调理。
治疗注意事项
早期诊断
02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
疫苗接种预防
重要性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 段,能够显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 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疫苗选择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况,选择 适合的猪链球菌病疫苗,确保疫苗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接种计划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按照推荐 的接种时间和剂量进行接种,保持疫 苗接种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呢?在处理猪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因为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1、猪链球菌病怎么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
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
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
发病时复合酚可按l:l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
2、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5千克十磺胺嘧啶钠800克十三甲氧苄氨嘧啶(tmp)l50克十碳酸氢钠l000克,连用7天。
3天后把以上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用量减至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用量减到l00克。
(2)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仔猪发病时可在3日龄、21日龄各肌注速解灵0.3ml/头、0.5ml/头。
中大猪出现关节炎型链球菌病时,以50千克猪为例,可采用“夏天无”注射液10ml(每2ml 包含原阿片碱0.4毫克)十先锋霉素l克十地塞米松2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5~7天,有一定的效果。
(3)流产型:可采用疫苗免疫与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150克十林可霉素150克,连用l周,停5天,再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氟罗1.5千克十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效果良好。
3、猪链球菌病的疫苗选择在使用疫苗进行防疫时,必须要考虑所用疫苗的型号是否与发病猪场相同。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送检对病猪进行分离鉴别型号,再选择疫苗或者对猪群免疫后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看生产情况是否有改善,是判断疫苗的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自家苗,因为纯化疫苗比全菌疫苗产生的补体结合抗体效率高,效果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答: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
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最大,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猪链球菌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把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
但其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菌株的毒力、猪群的抵抗力、猪只日龄大小、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情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等。
3.猪链球菌病在猪群间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猪链球菌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消化道和生殖道。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
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病猪或带菌猪与健康猪接触,病死猪处置不当,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均可引起猪只大批发病而造成流行。
4.猪链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答:链球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中的一类,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小于2.0微米,一般呈链状或成双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菌落小,呈灰白色透明。
多数致病菌株具有溶血能力。
猪链球菌有多种型(1~34、1/2)以及一些无法定型的菌株。
引起猪发病的链球菌以2型为主。
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蛋白因子(EF)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
5.猪链球菌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答:依据临床表现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型)、猪淋巴结脓肿(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
发病猪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
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
病程可达2~3周。
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病程长的表现呈多发性关节炎。
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
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
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
病程3~5周。
6、猪链球菌病死猪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
答:败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现为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液体,气管、支气管呈树枝状充血,常充满泡沫液体,肺充血肿胀。
急性病例表现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
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
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内膜出血。
脾、肾肿大、出血。
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关节腔和浆膜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型耐过猪可转为慢性型,其病例表现为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纤维素性以及脓性渗出物。
脑膜炎型病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溢血,个别病例出现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
部分病程长病猪呈多发性关节炎。
7.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答:该病的流行虽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较为多发。
本病流行大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发。
在养猪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
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败血型的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有时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死亡率可达80%以上。
8.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年龄、品种、性别有关吗?
答:猪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与品种和性别无关。
常见于断奶前后仔猪多发。
但仔猪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型多发于育肥猪和成年猪。
9.猪链球菌病在国内外的发生状况如何?
答:猪链球菌病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猪链球菌感染最早见于荷兰(1951年)和英国(1954年)等报道。
此后,猪链球菌病在所有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报道。
上世纪50、60年代,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养猪场开始发生,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逐渐严重。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链球菌病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流行范围扩大,其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病,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相关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养猪业发达的地区和省份如四川、广东、江苏等省份都发生过本病。
10.猪链球菌的抵抗力如何?
答:猪链球菌2型在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
在经常性污染环境中,可以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
100℃煮沸水可直接杀灭本菌,60℃水中该菌可存活10分钟,50℃条件下可存活2小时;25℃时在灰尘和粪中分别只能存活24小时和8天,0℃时分别可以存活1个月和3个月;在4℃的动物尸体中能存活6周,在22~25℃可存活12天。
但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和清洁剂能在1分钟内杀死细菌。
11.如何诊断猪链球菌病?
答:根据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可以作出诊断。
在临床上,如果病猪不表现症状突然死亡,发现高烧、耳和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部分有关节肿、跛行等症状的,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
在这种情况下,需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