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也朝着不断提升的方向发展。
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早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成为汽车制造商提高汽车安全性和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汽车电控技术变化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
提高安全性的趋势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安全性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各种成熟的安全技术不断发展,并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例如,现在的汽车系统使用了防抱死刹车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强制安全带、自适应巡航系统和预警系统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还将更集成、更灵敏、更高效,例如,区域协同安全技术(Cooperat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C-ITS)的广泛应用将使汽车具备对行车周围环境一个更全面、更及时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并避免事故发生。
提高环保性的趋势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环保方面。
提高汽车排放的能效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需求,因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
未来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趋势将更注重改进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相关技术,例如,选择更加轻量化的部件以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
使用更高效的燃烧技术和无油膜技术会减少少量的还原剂,降低汽车排放的SOx和NOx排放水平。
提高行驶效率的趋势除了更多的安全和环保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还朝着提高行驶效率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趋势将更注重优化车辆行驶的能效,以超越行驶效果的限制。
例如,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实现更长的行驶距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进车辆的电动能源技术,例如,更高效的电动马达、更大容量的电池、更好的能量回收系统等。
结论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经进入了电脑控制的时代。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最初的应用始于50年代人们开始在汽车上安装的电子管收音机,60年代初,汽车上应用了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晶体管调节器,到60年代中期,汽车上开始采用晶体管电压调节器和晶体管点火装置。
但更多地应用电子技术则是在70年代以后为解决汽车安全、污染和节油三大问题而出现的。
70年代中期,微机在汽车上得以应用,给汽车工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
国外专家预测汽车上装用的电子装置成本将占汽车整车成本的15%以上;汽车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成为所谓的“电子汽车”。
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状况概览电子技术在发动机部分的应用:(1)电子控制喷油装置在现代汽车上,机械式或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已趋于淘汰,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因其性能优越而得到了日益普及。
电子喷油装置可以自动地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使其在输出一定功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油和净化空气。
经过实验并修正得到发动机最佳工况时的供油控制规律,事先把这些客观规律编成程序存在微机的存储器中,当发动机工作时,根据各传感器测得的空气流量、排气管中含氧量、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及工作温度等参数,按预先编好的运算程序进行运算,然后和内存中的最佳工况的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再调整供油量,这样就能够使发动机一直处于最优工作条件下运行,从而使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2)电子点火装置(ESA)它由微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机构等几部分构成。
该装置可根据传感器送来的发动机各种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然后进行点火时刻的调节,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新型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还有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及自诊断操作等。
一般认为,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的节能效果在15%以上,而效果更明显的则是在环境保护方面。
汽车电子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能源、排放、安全法规不断严格 , 加之人们对舒适、便利、豪华的追求 , 对汽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用传统机械的方法已不能使汽车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近年来 ,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 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 , 使上述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汽车电子电控技术使汽车工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汽车电子电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 , 分立式半导体元件开始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流器、固态收音机、电子点火、数字钟以及车速控制电路等。
第二阶段 ,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90年代 , 集成电路和 4 位、8 位、 16位单片计算机被用来开发汽车专用的电子控制系统 , 其中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汽车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电子悬架控制系统、音响系统、空调系统等。
第三阶段 , 进入 21世纪后 , 智能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32 位单片机及功能更加完备的专用集成电路的应用 , 使汽车的总体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一阶段里 , 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车辆控制系统、数字音响系统、OBD- II 自诊断系统、通讯及导航系统、汽车网络系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汽车电子电控技术应用的现状1 发动机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功能包括 : 空燃比控制、点火正时控制、怠速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海拔高度及温度补偿、爆震控制、自诊断功能、巡航车速控制。
利用电控汽油喷射技术 , 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的空燃比、点火正时、发动机冷起动和加速加浓的开环控制, 在中小负荷使用空燃比的闭环控制加上三效催化转化器;在大负荷时, 采用空燃比开环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等技术 , 是当前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最有效措施。
2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汽车实际使用燃油消耗量和驾驶员的操作习惯有直接关系。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有 贡 献 的 员工 , 企 业要 根 据 贡 献 大 小 给 员
以 改 善 驾驶 操 作 难 度 的 自 动 变 速 器、 提 高 汽 工合 适 的 物 质奖 励与 精神 激 励 , 有条 件 的企
1汽 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概念
制 技 术 作 为 工 程 技 术 已经 成 熟 。 在 这一 阶 进 灵巧 的稳 定 电源、 传 感 器和 具 有 大容 量 内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现代社会, 汽车保有量剧增, 人们 对 于 诊 断 与 维 修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 汽 车 控 制 的及 时性 、 准 确性 及方便 性 的要 求 部 分。
汽 车 电子 控 制 技 术 在 各 个 城 市 普 及 程 度差异很大 , 北京、 上 海 几个 直 辖 市 城 区普 及率 较 大 , 大 部 分 省会 城 市 和 深 圳 等 发 达
:
塑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创 新 技 术
汽 车 电子控 制技 术 的应 用现 状 和 发 展趋 势
杜晓辉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烟台 2 6 5 5 0 0 ) 摘 要 : 目 前, 我 国的道路建设. 汽车的生产和大众化已基本实现 , 在此 基础上, 汽车电子控削技术有国家倡导和发展 的趋势, 利用汽车电子控 制技 术实现 除了 能实现 节能减排 , 提 高汽车运行 安全性之外, 建立一个容 纳各种车辆的大 交通 网, 便 民惠民、 交通安全保障, 越 来越 成为现 代 化社会 的必然要求。 应以研发汽车电 子控剞技术 为契机 , 打遗新 型汽车种类, 综合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 广播电视技 术等, 以高速化 , 全 面性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引言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各个行业的关注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动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就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及对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展望。
一、燃油效率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提升发动机燃油效率成为了发动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采用高效燃料喷射技术、减少摩擦损失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结合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燃油效率。
二、减少排放的要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因此,发动机技术的创新也要面对减少排放的要求。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需要不断改进,采用先进的催化剂、颗粒捕集器等装置来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使用,也是减少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提高动力输出除了环保和燃油效率之外,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提高气缸的压缩比、增加涡轮增压系统等手段,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同时,还可以采用增压直喷技术、双燃料系统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四、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也开始出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创新。
例如,智能化车载电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发动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五、新能源的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机成为了动力系统的核心。
因此,电动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当前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方向。
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汽车制造领域,电子技术更加深入的与汽车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汽车技术进入了电脑控制的全新时代。
本文简要叙述了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电子控制技术的原理,讨论了电子技术与汽车技术的相互融合,最后展望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技术;汽车技术;电子控制;融合1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方面的应用现状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控制方面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截至目前发展成为许多成熟的电子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日益完善。
目前电子技术为汽车提供了多达几十种的电子装置产品,包括各种传感器、电子元件、电子控制系统等。
电子技术实现了汽车控制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汽车技术的控制手段,综合国内外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当前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中主要应用在四个方面:1)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仪表通信方面。
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仪表通信方面主要是实现对时间、油耗、温度、车速、转速、公里里程的电子计量和显示。
电子技术可以为汽车提供电子类的仪表,使各种数据在仪表上统一显示,使各种数据一目了然。
此外,电子技术还为汽车控制提供多功能显示屏,将导航技术、地图显示和数据通信集成在一起。
2)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动力系统方面。
汽车动力系统目前对电子技术的依存度也很高,在动力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元件电子化。
其中自动变速箱技术更是电子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动力系统应用了电子技术后,可以实现对气缸、发动机、转向系统、电力系统等部件和系统的电子控制。
3)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安全保障方面。
电子技术在安全保障方面,为汽车提供了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装置、电子限速装置、行人保护装置、胎压监测和报警系统、安全带自动锁紧系统以及电子车锁和发动机电子放盗装置等多个安全保障装置。
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汽车的安全系数,有效保护了驾驶者和行人。
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柴油发动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动力设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但同时,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问题一直是环保领域一大难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法规的越来越严格,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由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指标。
目前,欧洲最新的排放标准为欧洲六标准,美国则是EPA2010标准,日本则为2010年排放基准。
在中国,GB3847-2018标准是柴油发动机排放检测的基本指引。
二、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现状1、机械控制技术过去,机械控制技术是主要的排放控制技术。
它主要通过调整喷油泵、喷油器等元件的结构和参数,来控制柴油发动机的进、排气等参数。
虽然机械控制技术成本低,但是其对发动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较低。
2、电控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是当前主流的柴油发动机控制技术,它可以通过对发动机的电控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进、排气等参数,使发动机能够更加高效、环保地工作。
此外,电控技术还能够帮助发动机实现自检、故障诊断等功能。
不过电控技术成本较高,需要高端的扫描仪等设备进行调整和维护。
3、高低压共轨技术高低压共轨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控制技术,它通过将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分离,使得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更高。
此外高低压共轨技术还能够提升燃油的利用率、减少燃油损耗等效果,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与此同时,高低压共轨技术的维护和维修成本也更高。
三、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1、尾气后处理技术尾气后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它通过对柴油发动机的尾气进行进一步加工,使排放物质的含量降低到规定标准以下。
目前尾气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SCR、DPF、DOC等技术。
在未来,尾气后处理技术将成为柴油发动机环保处理的主要方向。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B )驱 动 防滑 控 制 (S )悬 架 系统 控 制 、 子 控 制 动 力 转 向 、 转 A S、 AR、 电 4轮 向(ws控 制 、 航 控 制 (c ) 统 等 。 4 ) 巡 c s系 221电子 控 制 自动 变 速 器 ( C .. E T) 它是由车速传感器和节流 阀开度传感 器将 车速和节流阀开度转换
工 程 技 术 已 经成 熟 。 在 这 一 阶段 中 , 子工 业 为 汽 车 工 业 提 供 了 大 量 更 先 进 、 巧 的 稳 电 灵
微机根据各种传感器传来的大量 况信 息 , 时处理后输 出相应 及 的控制信号 , 控制最佳点火提前角 。引入微机控制点火 系统后 , 使得点 火提前角 的控制 、 电时间的控制 、 通 爆震 防止 的控制等都能达 到比较理 想 的精 度 。微 机 控 制 点 系 统分 为有 分 电器 点 火 和 无 分 电 器 点火 ( 直 又称 接 点火 ) 统两 类 。 系 21 .. 速 控 制 (S ) 3怠 IC 怠速 控制系统(S 是当今汽 油机 集 中控 制系统 中应用 最广 的一 IC) 种怠 速控 制方式 。由 E U根 据节 气门全关信号( C 怠速开关) 和车速信号 来判 断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 , 然后 ,C E U根据从各传感器传来 的输入信 号所 决定 的 目标 转 速 与 发 动 机 的 实际 转 速进 行 比较 ,根据 比 较得 出差 值, 确定相 当于目标转速的控制量 , 由驱动器 发出信 号去驱 动控 制空 再 气量 的执行机构 。这是 以发动机转速为信号对 怠速转 速实现的闭环控 制。 21 排气再循环控制( G ) .4 - E R 排气再 循环 控制系统( G ) E R 是将一部分废气引入 到进气管与新鲜 混合气混合后返 回气缸进行再循环 ,能根据发 动机工况适 时地通过装 在排 气歧 管到进气管通道上的 E R阀的开度来 控制 E R率 ,以减 少 G G 排气 巾 N x的排放量。E R阀的控制系统有机械式和电控式两种 。机 O G 械式 控制 的 E GR率较小 , 控制 的自由度受到 限制 。电控式不仅结构 简 单, 而且可进行较 大 EG R率 的控制 , 它在现代 发动机 电控 系统 中得 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钱向明, 熊永森, QIAN Xiang-Ming, XIONG Yong-sen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刊名:
装备制造技术
英文刊名: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5)
被引用次数:3次
1.徐小林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2002
2.燕来荣现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及其传感器 2006(02)
3.高玉民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期刊论文]-世界汽车 2002(05)
4.孙运柱;王忠举;牛化武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11)
5.钱人一发动机电子控制原理揭秘[期刊论文]-电子测试 2006(04)
1.孙运柱.王忠举.牛化武.李爱娟.SUN Yun-zhu.WANG Zhong-ju.NIU Hua-wu.LI Ai-juan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11)
2.石庆丰.SHI Qing-feng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6)
3.刘飞龙.袁大宏.罗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硬件抗干扰技术[期刊论文]-汽车技术2002(3)
1.刘景明.文风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路线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8)
2.周汉武浅论电子控制器及其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期刊论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3.周汉武试论ECU及其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期刊论文]-数字技术与应用 2009(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bzzjs20090505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