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设备的生产技术
镍电镀技术篇

将镍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复合,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 电镀层,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脉冲电镀技术
通过脉冲电流的方式进行电镀,提高电镀层的致密度和均匀性, 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环保型的电镀添加剂和助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回收利用
后处理
清洗
用清水或清洗剂清洗工件表面,去除残留的电解 液和杂质,确保镀层质量。
干燥
将清洗后的工件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表面水分, 防止镀层出现水迹或水痕。
质量检测
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测,检查镀层外观、 厚度和结合力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04
镍电镀的优缺点
优点
高耐腐蚀性
优良的硬度和耐磨性
镍镀层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各 种酸碱物质的侵蚀,有效保护基材免受腐 蚀。
对电镀废液和废渣进行回收处理,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实现资 源的循环利用。
绿色电镀技术
研究开发绿色电镀技术,如无氰电镀、无铬钝化等,减少对人类健康 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
THANK YOU
高。
工艺复杂
镍电镀技术需要经过多个处理 步骤,工艺较为复杂,对操作
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环境污染问题
镍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 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附着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镍镀层与基材 之间的附着力可能不够强,导
致镀层容易剥落。
05
镍电镀的实践应用
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镍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摩擦力。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广泛的适用范围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首先,电镀企业需要准备好待处理的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镀液和各种辅助材料。
2. 清洗和预处理:将待处理的金属基材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物,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洁度。
3. 酸洗:对金属基材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4. 镀液配制: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镀层的种类,配制不同的镀液,包括酸性镀液、碱性镀液和中性镀液等。
5. 电镀工艺:将经过准备和预处理的金属基材放入镀槽中,通过施加电流和控制镀液的温度、PH值和镀液流动速度,使金
属基材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镀层。
6. 定型和后处理:对镀好的产品进行定型处理,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如抛光、涂装等,使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装饰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7. 质量检验:对电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镀层厚度、光洁度、结合力和耐腐蚀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流程,电镀企业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电镀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一、背景介绍电镀行业是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表面处理的一项重要工艺。
然而,传统的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推动电镀行业向清洁生产技术转型,提高工艺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制定本方案以指导电镀企业的改进。
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是推动电镀行业转型的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手段。
1. 先进的电镀设备引入先进的电镀设备能够提高工艺效率,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例如,采用高效的电镀槽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减少废液产生和电镀剂的使用量。
2. 水循环利用技术传统的电镀工艺中,大量淡水被用于洗涤和冲洗工序,而这些水大多数只是暂时被使用并排放废水。
采用水循环利用技术,能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洗涤和冲洗,大幅度降低淡水的使用量。
3. 废液和废气处理技术废液和废气是传统电镀工艺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采用现代化的废液处理和废气净化设备,能够将废液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清洁能源替代电镀行业通常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
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三、推行方案实施步骤为了使电镀企业能够顺利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我们提出以下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计划电镀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表,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措施。
2. 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需要一定的投资,在引进先进设备、改造工艺流程和培训操作人员等方面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
3. 建立监测和评估制度电镀企业应建立与清洁生产技术配套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对推行效果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电镀企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制定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1. 电气安全:装置内部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电气安全培训,并且必须具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的能力。
2. 防止爆炸:装置内必须设置有效的爆炸防护装置,如静电地带、泄漏探测器、排气装置、水幕隔离、人员紧急撤离通道等。
3. 防护措施:工作区域必须设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设施,如防护手套、护目镜、呼吸防护设备等。
4. 安全周界:生产装置必须设有安全周界,并且必须设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提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5. 紧急应变:装置内必须设有应急设施,并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方法,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
6. 安全评估:装置必须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保证装置的安全可靠。
如果遇到严重问题,必须停止操作,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7. 安全教育: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电镀行业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和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围绕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方案展开探讨。
一、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镀行业一直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清洁生产技术的重要性清洁生产技术是电镀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优化能源利用,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技术措施1. 液体清洁生产技术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液体材料都可以通过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替代。
例如,可以采用新型无铬镀锌技术代替传统的镀铬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循环利用废水、提高杂质去除效率等技术手段,进一步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
2. 固体清洁生产技术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是一大难题。
通过采用固体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渣的产生和排放。
例如,可以采用高效的固液分离设备,将废膏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再利用的材料回收利用。
3. 电镀设备的改造和升级电镀设备的改造和升级是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的关键步骤。
通过引入先进的电镀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和排放。
例如,可以采用高效省电的电源变流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能耗的最小化。
四、政策支持要推行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电镀行业的环保要求,并对达标企业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
五、推广和宣传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举办行业展览、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向企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
同时,还可以借助媒体渠道,发布相关的案例和成功经验,激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清洁生产的行列中来。
电镀生产中的安全技术知识范文

电镀生产中的安全技术知识范文电镀生产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给金属零件或制品表面增加一层金属覆盖层,提高其耐腐蚀性、美观度和机械性能。
然而,电镀生产中涉及到电解液、电源设备、有毒化学物质等多种安全隐患。
因此,掌握电镀生产中的安全技术知识,是确保生产流程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一、电镀生产场所安全1. 建筑物及设备:电镀生产场所应具备良好的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确保安全运行。
建筑物应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设备设施应有完善的通风、排水、照明和防漏电设备。
2. 通风系统: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如酸雾、碱雾等,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非常重要,保证厂房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3. 防火安全: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易燃易爆的电解液和溶剂等物质,因此,要加强火灾预防和控制。
必须配置适用的灭火设备,对电解槽周围进行防火隔离,并定期进行消防系统的维护和演练。
4. 紧急救援设施: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电镀生产场所应配备相应的紧急救援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疏散通道、急救包等,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电镀液及化学品的安全1. 电镀液的配置和储存:电镀液是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物质,而且大多数电镀液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配置电镀液时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浓度和温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注意电镀液的储存方式,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存,防止发生意外反应。
2. 化学品的标识和储存:电镀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化学品,如酸、碱、氧化剂等等。
这些化学品必须在储存时进行标识,确保识别清晰,避免误用或交叉污染。
另外,要将化学品存放在专门的储存区域,分类储存,禁止与其他物质混存,防止危险品泄露和事故发生。
3. 个人防护措施:在进行电镀生产时,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此外,还应做好饮食卫生,避免将金属离子物质、化学品带入人体。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AQ5203-2008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要求5 镀槽6 镀槽导电与电源装置7 槽液加热系统8 槽液搅拌系统9 槽液过滤系统10 通风装置11 排水系统12 行车13 工作平台、通道和梯子、栏杆14 传动系统与电气安全15 安全标志与指示前言本标准对电镀生产装置技术设计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四方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机械工业联合会表面工程分会、义乌市化安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爱铝美克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源、袁华、胡义铭、杨定峰、冉飞、徐超英。
本标准委托全国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生产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中安全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
电镀生产企业的设备改造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和设计总则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合和安全标识GB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5226.1 机械安全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15706.1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 15706.2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GB/T 16754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JB 5317 环链电动葫芦JB 6028 工程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ZBJ 80013 钢丝绳电动葫芦HJ/T 314 清洁生产标准JB/T 1504 电镀用整流设备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T 3138—199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镀生产中的安全技术知识

电镀生产中的安全技术知识电镀生产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然而,电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化学品泄漏、电击以及工作环境污染。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电镀生产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技术知识。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安全技术知识。
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电镀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和防滑鞋等。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防止因化学物品溅入眼睛、皮肤接触有害物质和防止滑倒等意外发生。
2. 教育培训:为了深入了解电镀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理的方法,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使用化学品、紧急疏散程序和应急处理技巧等。
3. 化学品储存和处理:电镀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腐蚀性和有毒性。
因此,所有化学品必须储存在安全的地方,远离火源和其他易燃物质。
处理废弃化学品时,必须符合当地环保法规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对环境和员工造成伤害。
4. 设备检修和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电镀设备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泄漏、火灾或电击等事故。
因此,必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新。
5. 防火措施:电镀生产过程中易受到火灾威胁。
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防火措施,包括安装火警报警器、消防器材和实施紧急疏散计划等。
工作区域应保持干燥,并且禁止在易燃区域内吸烟。
6. 通风系统: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气体和蒸汽可能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必须安装适当的通风系统,以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
7. 紧急处理:如果发生事故或危险状况,员工必须迅速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这可能包括停止工作并关闭电源,通知相关人员,如消防部门和紧急医疗服务,并迅速进行疏散等。
8. 健康监测:电镀生产对员工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因此,必须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检和化验,以及必要时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咨询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设备,其包括电镀槽,电镀槽的开口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密封电镀槽的帽体,帽体包括底壁和垂直于底壁设置的连接壁,连接壁的内侧壁与电镀槽的外侧壁相接触;电镀槽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架设有电镀挂具。
本技术新型具有提高电镀产品质量的效果。
技术要求1.一种电镀设备,包括电镀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1)的开口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密封电镀槽(1)的帽体(2),所述帽体(2)包括底壁(21)和垂直于底壁(21)设置的连接壁(22),所述连接壁(22)的内侧壁与电镀槽(1)的外侧壁相接触;所述电镀槽(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之间架设有电镀挂具(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22)远离底壁(2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外沿壁(23),所述外沿壁(23)向远离连接壁(22)的一侧延伸,所述电镀槽(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壁(11),所述外沿壁(23)与卡接壁(11)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壁(23)和卡接壁(11)均呈U 型,所述卡接壁(11)对应卡嵌在外沿壁(2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壁(23)靠近卡接壁(11)的侧面设置有外沿橡胶层(24),所述卡接壁(11)靠近外沿壁(23)的侧面设置有卡接橡胶层(12),所述外沿橡胶层(24)与卡接橡胶层(12)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气缸(31),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远离气缸(31)缸体的一端与帽体(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1)的侧壁上连通有双向变量泵(16),所述双向变量泵(16)远离电镀槽(1)的一端连通有储料箱(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电镀槽(1)内部情况的有机玻璃观察窗(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挂具(15)包括直杆(151)和挂杆(152),所述直杆(151)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内,所述挂杆(152)的两端弯折后与直杆(151)固定连接,所述挂杆(152)用于放置待电镀物。
技术说明书一种电镀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新型涉及电镀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设备。
背景技术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电镀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在电镀过程中会伴随着产生一定的热量,主盐是指镀液中能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镀层金属的盐,用于提供金属离子。
当镀层金属为阳极时,镀层金属会源源不断为镀液提供主盐,而且主盐浓度必须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主盐浓度增加或减少,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都会对电沉积过程及最后的镀层组织有影响。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443497U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电镀设备,包括至少一电镀挂具,电镀挂具包括一吊挂框架、多数个摆动框架及一拉杆;摆动框架系沿着吊挂框架上下间隔排列,且各具有二摆动杆枢设于吊挂框架左、右边侧,以及一连动杆连接于各左右相对的摆动杆间,同时每一摆动杆具有一个可供待电镀物固定的定位端;拉杆系枢接于各摆动框架的连动杆,可供使用者手动操作以同步作动各摆动框架的连动杆,迫使各摆动杆产生杠杆摆动,进而翻转各待电镀物倒回残留于内的电镀液。
电镀设备还包括一挂载装置,可供电镀挂具勾挂定位,并通过自动控制电镀挂具升降与横向移动,而依序沉浸与脱离各电镀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电镀设备在电镀槽内进行电镀时,电镀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电镀液中会有一部分的水分蒸发至空气中,而电镀过程中又有大量的热量产生,热量的产生又会加速电镀液中水分的蒸发。
当镀层金属为阳极时,电镀液中水分的蒸发会导致主盐的浓度发生变化,最终会对镀层组织产生影响,导致最终的电镀产品的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设备,其具有提高电镀产品质量的优点。
本技术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镀设备,包括电镀槽,所述电镀槽的开口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密封电镀槽的帽体,所述帽体包括底壁和垂直于底壁设置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的内侧壁与电镀槽的外侧壁相接触;所述电镀槽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架设有电镀挂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帽体设置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镀液中水分的蒸发,而连接壁的内侧壁与电镀槽的外侧壁相接触,能够对电镀槽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以更好的起到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如果将电镀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的机会越小,蒸发就越快,帽体设置后水蒸气会在帽体上凝结后回到液体中来。
进而保证电镀液的浓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壁远离底壁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外沿壁,所述外沿壁向远离连接壁的一侧延伸,所述电镀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壁,所述外沿壁与卡接壁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沿壁和卡接壁设置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帽体对电镀槽的密封效果,外沿壁和卡接壁相接触,能够更好的防止水分的散失。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沿壁和卡接壁均呈U型,所述卡接壁对应卡嵌在外沿壁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沿壁和卡接壁呈U型后,如果电镀液中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U型的外沿壁和卡接壁会阻碍水蒸气的流动,进而更好的防止水分的散失。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沿壁靠近卡接壁的侧面设置有外沿橡胶层,所述卡接壁靠近外沿壁的侧面设置有卡接橡胶层,所述外沿橡胶层与卡接橡胶层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沿橡胶层和卡接橡胶层设置后,外沿橡胶层与卡接橡胶层相抵,能够提高帽体对电镀槽的密封性。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槽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远离气缸缸体的一端与帽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设置后能够更加方便的将帽体扣合在电镀槽上或由电镀槽上取下。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槽的侧壁上连通有双向变量泵,所述双向变量泵远离电镀槽的一端连通有储料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变量泵能够使电镀液由电镀槽至储料箱,也可以使电镀液由储料箱至电镀槽,实现电镀液的双向流动,方便电镀液的取用。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电镀槽内部情况的有机玻璃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玻璃观察窗设置后能够更方便的观察到电镀槽内的的电镀详情。
本技术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镀挂具包括直杆和挂杆,所述直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所述挂杆的两端弯折后与直杆固定连接,所述挂杆用于放置待电镀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杆方便工作人员对待电镀物的拿取,挂杆方便待电镀物的放置。
综上所述,本技术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帽体、底壁、连接壁、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电镀挂具的设置,能够尽可能的保证电镀液的浓度,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2.通过外沿壁和卡接壁的设置,能够提高帽体对电镀槽的密封性,进一步的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镀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镀设备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电镀槽;11、卡接壁;12、卡接橡胶层;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电镀挂具;151、直杆;152、挂杆;16、双向变量泵;17、储料箱;18、有机玻璃观察窗;2、帽体;21、底壁;22、连接壁;23、外沿壁;24、外沿橡胶层;3、支架;3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新型公开的一种电镀设备,包括电镀槽1,电镀槽1的开口向上且开口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密封电镀槽1的帽体2,帽体2的开口向下。
具体的,帽体2包括底壁21和垂直于底壁21设置的连接壁22,连接壁22沿底壁21的外沿周向设置,连接壁22的内侧壁与电镀槽1的外侧壁相接触;连接壁22远离底壁2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外沿壁23,外沿壁23向远离连接壁22的一侧延伸,外沿壁23沿连接壁22的周向设置,电镀槽1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卡接壁11。
参照图2和图3,外沿壁23和卡接壁11均呈U型,卡接壁11对应卡嵌在外沿壁23的外侧。
外沿壁23靠近卡接壁11的侧面设置有外沿橡胶层24,卡接壁11靠近外沿壁23的侧面设置有卡接橡胶层12,外沿橡胶层24与卡接橡胶层12均呈U型,外沿橡胶层24与卡接橡胶层12紧抵。
参照图2,电镀槽1的顶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相对设置。
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之间架设有电镀挂具15,具体的,电镀挂具15包括直杆151和挂杆152,直杆151的两端向下弯折后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内,挂杆152的两端向上弯折后与直杆151固定连接,挂杆152用于放置待电镀物。
第一凹槽13的上端向靠近第二凹槽14的一侧延伸至与电镀槽1连通,第二凹槽14的上端向靠近第一凹槽13的一侧延伸至与电镀槽1连通,以保证直杆151的顶面与电镀槽1的顶面相齐平。
参照图1和图2,电镀槽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3,支架3上设置有气缸31,气缸31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下设置,气缸31的活塞杆远离气缸31缸体的一端与帽体2固定连接,气缸31设置有两个。
电镀槽1的侧壁上连通有双向变量泵16,双向变量泵16远离电镀槽1的一端连通有储料箱17。
双向变量泵16中液体的流向可以由进口流至出口,也可以由出口流至进口,一方面可以实现将电镀槽1内的电镀液输送至储料箱17,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将储料箱17内的电镀液输送至电镀槽1内。
电镀槽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电镀槽1内部情况的有机玻璃观察窗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