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1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一般方法
11G101---1平法手算(柱)1

公称直 屈强 极限强 径d(mm) 标值 度标值
6-22 300 420
说 明 H--热轧;P--光圆;R--带肋;F--细晶粒;R--余热。
热轧光圆筋强度300MPa 普通热轧带肋筋335MPa
6-50
335
455
细晶粒热轧带肋筋335MPa 普通热轧带肋筋400MPa 细晶粒热轧带肋筋400MPa 余热处理带肋筋400MPa
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烈度;3.檐高)
混凝土标号:影响钢筋的锚固搭接(例如:C30
钢筋级别:影响钢筋的锚固搭接
保护层的厚度:影响钢筋的净长 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 钢筋长度=净长+锚固+搭接(Ll³接头个数n) 锚固=柱宽-保护层 ≥Lae 直锚 锚长 max([Lae(La),0.5hc+5d] 锚固=柱宽-保护层 <Lae 弯锚 锚长(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砼标号
←抗震等级→钢级别
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 11G101-1与-3两本图集共计
新增36个节点,修改多达132处
11G与03G对比图集的变化
表示方法没有大变化;构造节点是主要变化
11G101--手算
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
+ E或e)
钢筋设置原则:
“▲能通则通▲”
即不截断或少截断 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接连通
16
1.580
18
1.999
20
2.468
22
2.986
253.85628 Nhomakorabea4.837
30
5.553
11G101--手算
普通筋强度标准值(N/mm2)
牌号
【平法识图】(1)11G101-1平法标准(柱)

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
2.3. 截面注写方式 1)截面注写方式系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 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 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所示。
2)按表的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 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 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 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 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 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 的具体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 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b1、b2
3)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 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 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1
各种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箍筋长度=2 (b+h) -8保护层-4d +2×1.9d+2max(10d,75) 箍筋长度=2 (b+h) -8保护层-4d +2×11.9d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图 梁的平面注写示例
表
代号 KL WKL KZL L XL
梁编号
序号 ×× ×× ×× ×× ××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A)、或(××B) (××)、(××A)、或(××B) (××)、(××A)、或(××B) (××)、(××A)、或(××B)
学习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的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有关11G101-1图集框架梁、柱箍筋加密的新规定(11G101-1新图集学习资料)一、框架梁箍筋xx区范围的规定:1.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xx区为2."0hb,且≥500mm。
2.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箍筋xx区为1."5hb,且≥500mm。
3、框架xx腋构造注意当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度的时,一般设计会进行梁加腋。
注意箍筋加密区应从加腋的弯折点开始算起。
二、框架柱箍筋的xx区的规定:1)首层柱箍筋的xx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是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钢筋工把它们称为“腰筋”。
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来说,是相同的。
其构造上的规定,正如03G101-1图集第62-65页中所规定的,在梁的侧面进行“等间距”的布置,对于“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来说是相同的。
2、“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关于“拉筋”的规格和间距的规定,也是相同的。
即: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3、“构造钢筋”纯粹是按构造设置,即不必进行力学计算。
“抗扭钢筋”是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抗扭计算才能确定其钢筋规格和根数的。
11G101中钢筋绑扎搭接(锚固)长度计算(ζ读Ze ta)

11G101中钢筋绑扎搭接(锚固)长度计算(ζ读Ze ta)在11G10系列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中,分别在55、18、56页上,LI: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非抗震Ll=ζl laLIE: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抗震LlELaE:抗震锚固长度laE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200。
ζI:是表中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是表中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取值是按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ζl分别取1.2、1.4、1.6。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按右表取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取用,(根据锚固条件: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ζa取1.10;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ζa取1.25;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ζa取1.10;锚固区保护层厚度分别为3d、5d时,ζa分别取0.80、0.70。
注:当锚固区保护层厚度在两者中间时按内插值。
d为锚固钢筋直径。
)}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ζ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中可以查到LabE: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中可以查到,表中的抗震等级,一、二级(labE)是通过(lab)×1.15得到、抗震等级,三级(labE)是通过(lab)×1.05得到、抗震等级,四级(labE)是通过(lab)×1.00得到,即(lab)=(labE)。
常用计算公式:LIE=ζI LaELaE=ζaE LaLa=ζa Lab如不发生ζa则 La= Lab即LaE=ζaE × Lab查表中LabE是 =ζaE × Lab得到的数值即LIE=ζI LabE2014-10-2,义平11G101中钢筋的绑扎搭接(搭接)长度的计算在11G10系列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中,分别在55、18、56页上,都有:“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LlE”一表。
11G101-1、2、3总结

第一章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表一、抗震楼层框架梁(一)上部通长筋总结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表1-1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情况出处上部通长钢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0.5hc+5d,laE) (hc为柱截面宽度)11G101-1第79页弯锚伸入柱边+15d11G101-1第79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1/6高标高钢筋弯锚伸至另一边柱对边+15d11G101-1第84页低标高钢筋直锚Max(0.5hc+5d,laE)11G101-1第84页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11G101-1第84页梁宽度不同宽出的不断直通的钢筋弯锚伸至对边弯折15d11G101-1第84页悬挑梁跨内外无高差上部通长筋伸至端部弯折至少12d11G101-1第89页悬挑梁比跨内顶面底,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变通过,不断开11G101-1第66页悬挑梁比跨内顶面底,且c/hc>1/6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11G101-1第89页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直锚Max(la,0.5hc+5d)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进,不断开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Δh/(hc-50)>1/6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悬挑梁上部钢筋伸入跨内弯锚伸入对边+15d上部通长筋连接直径相同跨中1/3范围连接11G101-1第79页直径不同两端与支座钢筋搭接搭接长度lle=1.6lae,即接100%接头11G101-1第79页(二)侧钢筋总结侧钢筋总结表1-2 侧部钢筋总结情况出处侧部构造钢筋锚固15d(注采用HPB300时为180°弯钩)11G101-1第87页搭接150d11G101-1第87页侧部受扭钢锚固(同梁下部钢筋)端支座弯锚伸至对边+15d11G101-1第87页直Max(laE,0.5hc+5d)11G101-1第87页(三)下部钢筋总结下部钢筋总结,见表1-3表1-3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连接跨端1/3范围11G101-1第81页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长-2×0.1×ln(ln为本跨的净跨值)11G101-1第87页(四) 支座负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见表1-4表1-4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情况出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第一排Ln/3若第一排全是通长筋,没有支座负筋11G101-1第79页第二排Ln/4Ln/3第三排Ln/5Ln/4超过三排,由设计者注明贯通小跨小跨是指其净长小于左右两大跨净长之和的1/3端支座配筋多出的钢筋可直锚Max(laE,0.5hc+5d)11G101-1第79页多出的钢筋可弯锚伸至对边+15d(五)箍筋总结箍筋总结,见表1-5表1-5 箍筋总结箍筋根数计算考虑的因素出处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2hb(hb为梁高)11G101-1第85页(六)吊筋总结吊筋总结,见表1-6表1-6 吊筋总结二、非抗震和楼层框架梁(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抗震于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7表1-7 抗震KL与非抗震KL的区别(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见表1-8表1-8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1/6高标高钢筋弯锚伸至对边+15d11G101-1第84页低标高钢筋弯锚La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不同弯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伸至对边+15d11G101-1第84页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9、表1-10。
11G101-1 平法识图与钢筋量计算

17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双肢箍 箍筋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钢筋
纵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附加筋 其他钢筋 吊筋 拉筋
18
目
录
2
梁平法
2.1
-------梁平法制图规则 梁平法----平法规则
19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200 200
3600
5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标注一样,怎么配置钢筋?
G4Φ10
什么意思?
41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筋的 纵筋值是,则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5、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 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里。 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梁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 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 隔。 当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经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 不需要加腋是,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 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42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43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44
200 200
3600
5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 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
筋为2根直径22的二级钢;
28
集中标注——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11g101-1现浇框架、剪力墙、梁、板平法图集学习课件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1
3.1 一般构造标准构造详图
▪ 1、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见53页)
▪ 2、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6
2、柱顶钢筋构造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7
抗震中柱柱顶构造 非抗震中柱柱顶构造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8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9
3、箍筋构造
1、在非连接区 范围内箍筋加 密;
2、当柱采用搭 接时,搭接区范 围内箍筋按P54 页构造处理;
5、202受0/10力/28钢筋保护层厚度湖不南东应方小建设于股份钢有筋限公直司 径。
14
▪ 5、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P54右下角)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5
▪6、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P55左上 角)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6
▪ 7、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5
2.2 钢筋类型
H:热轧钢筋, P:光圆钢筋, B:钢筋, R:带肋钢筋, F: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RRBXXX指余热处理钢筋。
2020/10/28
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6
03G101
(仅供参考)11G101-1手工计算钢筋公式(梁、板、柱)

第一章梁第一节抗震楼层框架梁纵筋计算(11G101-1 P79)1、上部贯通筋(可采用直锚或弯锚)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可采用直锚或弯锚)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1/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1/4+端支座锚固值中间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max{Ln(i),Ln(i+1)}/3×2+支座(柱)宽;第二排为max{Ln(i),Ln(i+1)}/4×2+支座(柱)宽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该跨为“小跨”,支座负筋全跨通过3、下部钢筋(可采用直锚或弯锚)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支座锚固:直锚和弯锚①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②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梁上部端支座弯锚:取max{0.4Labe,0.5Hc+5d}+15d 或端柱宽b-柱混凝土保护层c-柱外侧纵筋d+15d(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
梁下部端支座弯锚:取max{0.4Labe,0.5Hc+5d}+15d 或端柱宽b-柱混凝土保护层c-柱外侧纵筋d-梁上部纵筋d+15d(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的内侧)或端柱宽b-柱混凝土保护层c-柱外侧纵筋d+15d(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
③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2×Lae(锚固方式同下部纵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拉筋根数:一排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排数=腰筋的根数/2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注意:①加密区在梁的两端均有;②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构件边缘至最外层钢筋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筋 类别 钢筋名称 长度计算式 备注 一般是角筋\集中标注,跨内跨外通 长不断、边支座锚入。 直径相同的,搭接在跨中1/3段内绑 扎,长为LlE。 直径不同的,搭接在跨边1/3段内绑 扎,长为LlE(以小直径确定)。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在跨边1/3段内 绑扎搭接,长为150mm。 上部筋 支座负筋 主筋 (纵向 筋) 边支座处:边跨净长*1/3(或1/4)+边支座锚固长 中支座处:邻跨净长大者*1/3(或1/4)*2+中支座长; 邻跨净长大者*1/3(或1/4)+中支座锚固长 锚固长计算: 支座长-c<LaE,则弯锚:支座长-c+15d; 支座长-c≥LaE,则直锚:LaE(且大于1/2支座长+5d) 搭接个数计算:(通长筋图示长+LlE)/定尺长 (取整,小数点舍去) 抗扭筋N 中部筋 (腰筋) 构造筋G 下部筋 所在跨净长+15d*2+12.5d(如为一级钢,则另加(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单根长 (2肢箍) 箍筋 加密区根 数 非加密区 根数 [(1.5梁高-50mm)/加密@+1]*2 (向上取整+1) 二至四级抗震 (净跨长-1.5梁高*2)/非加密@-1 单根长*根数 拉筋 单根长 (1肢箍) 根数 梁宽-2c+2*max(75,10d)+3.8d 每排按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计算,但如有多排竖向交错布 置(梅花状) 与抗扭筋或构造筋共存 同下部筋 跨内贯通、跨外断开、逢支座锚入 可以断开锚入支座,也可不断贯通布 置,且锚固、搭接均按15d 跨内贯通、跨外断开、逢支座锚入 一般原位标注在跨左、右支座处(或 右支座由次跨左支座替代),其中2 根为通长角筋。如跨中原位标注,则 表示该跨内全部贯通布置。
通长筋
各跨净长+各中支座长+边支座锚入长+搭接长(如有)
图示长
"贯通筋"
[(a-2c)+(b-2c)]*2+2*max(75,10d)+3.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