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为规范实验室的样品管理,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特制定本样品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实验室样品管理由实验室主任及负责人负责。

三、管理内容:1、收样: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应第一时间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收样时间、送样人姓名和电话,收样人、样品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

同时,将样品分配到相应的测试项目中,建立样品档案。

2、存样:在收到样品后,首先应对样品进行编号。

应将样品及其相关信息在样品登记簿上做好记录,并标明样品的有效期限。

样品应存放在封闭的样品架上,防止污染和损坏。

3、领取:在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前,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向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申请领取样品,并填写相关的申请单。

领取样品后,应及时进行实验。

4、检验: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按照实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实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簿上,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5、处理:实验完成后,应对样品进行处理。

对于已使用完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废弃处理。

6、报告:实验完成后,应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按照要求及时提交。

四、流程:1、收样:送样人将样品送到实验室→实验室进行样品登记→建立样品档案。

2、存样:对样品进行编号→在样品登记簿上记录样品信息→存放在样品架上。

3、领取:实验人员申请领取样品→填写申请单→申请单经审核后领取样品。

4、检验:按要求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簿上→必要时进行复核。

5、处理:对样品进行处理→按规定废弃处理。

6、报告:编写实验报告→及时提交。

五、其他:1、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2、对于样品的安全防范措施应加强,确保样品的安全性。

3、对于样品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防止样品变质。

4、对于样品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5、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6、对于实验数据的保密工作应做好,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

7、对于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的违反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摘要实验室样品管理对于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流程,并提供了一些最佳实践和建议,以帮助实验室有效管理样品并提高工作效率。

1. 引言实验室样品管理是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样品管理制度和流程不仅有助于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还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流程,并探讨对样品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佳实践和建议。

2.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2.1 样品登记和标识每个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登记系统,用以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

样品登记应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数量、存放位置等基本信息。

同时,对每个样品应进行标识,以确保样品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2.2 样品接收和存储实验室应建立明确的样品接收和存储流程。

对于接收到的样品,应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样品完整无损,并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妥善保存。

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条件,例如低温、避光、干燥等。

2.3 样品使用和归还实验室应制定明确的样品使用和归还规定。

在使用样品前,应明确样品的使用目的和方法,并确保样品的数量足够。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使用完成后,应将样品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

2.4 样品销毁实验室样品的销毁也是样品管理的重要环节。

即使是无用的、过期的样品,也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

在销毁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对环境和人员产生危害。

3. 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3.1 样品管理计划编制每个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制定样品管理计划。

样品管理计划应包括样品接收、存储、使用、归还和销毁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3.2 样品登记和标识样品登记和标识是样品管理的起点,应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并确保样品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3.3 样品接收和存储在样品接收过程中,应对样品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完整性和质量。

对于需要特殊存储条件的样品,应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存储。

样品管理流程整理

样品管理流程整理

样品管理流程整理一、样品接收1. 样品接收人员需仔细核对送检单信息,确保样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与送检单一致。

2. 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泄漏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送检单位。

3. 样品接收后,填写《样品接收记录表》,记录样品相关信息,并将样品分类存放。

二、样品标识1. 样品标识应清晰、牢固,确保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易脱落。

2. 样品标识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送检单位、送检日期等。

3. 对于特殊样品,如易混淆、有毒有害等,应在标识上注明,以便于实验室人员识别。

三、样品储存与保管1. 样品应按照不同类别、性质分区、分类存放,确保样品安全、整洁。

2. 对于需要冷藏、冷冻的样品,应及时放入相应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3. 样品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样品受损。

4. 定期对样品进行清点,确保样品数量准确,防止丢失。

四、样品分发与使用1. 实验室人员根据检测任务领取样品,填写《样品领用记录表》。

2. 领用样品时,需检查样品标识、数量,确保无误。

3. 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样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4. 使用完毕后,及时将剩余样品归还,并做好样品使用记录。

五、样品销毁与处理1. 对于无保存价值或已过保存期限的样品,应进行销毁处理。

2. 销毁样品前,需填写《样品销毁申请表》,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销毁。

3. 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样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遵循相关环保规定。

4. 销毁完毕后,记录销毁情况,并将相关资料存档。

六、样品追踪与查询1. 建立样品追踪系统,确保样品在整个检测周期内的可追溯性。

2. 实验室人员可通过样品编号或送检单号快速查询样品的状态、位置及检测结果。

3. 对于需要复检或留样的样品,应详细记录其存放位置和保存期限,便于后续追踪。

七、样品库管理1. 设立专门的样品库,用于存放长期保存或待处理的样品。

2. 样品库应实行专人管理,确保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1.建立样品登记表,记录每个样品的来源、用途、数量、性质以及存放位置等重要信息。

每个样品都应有唯一的编号,方便查找和管理。

2. 样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不同性质的样品混合在一起,造成交叉污染。

3. 高危样品应单独存放,并采取特殊措施进行管理,如标记警示标志、封存、密封等。

4. 严格控制样品的出入,确保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如需要外借或运输样品,应填写借用或运输单,并经过相关审批。

5. 对于过期或废弃的样品,应及时清理和处理,避免危害实验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6. 建立样品溯源体系,追溯样品的来源和处理过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 加强样品管理的保密性,避免泄露机密信息和涉及商业机密的样品外泄。

8. 实验室所有员工都应接受样品管理培训,了解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9. 对于违反样品管理制度的行为,要及时处理和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以上是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旨在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保障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样品的取样、接收、标识、贮存、流转、处置等各个环节。

三、职责分工1. 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标识、贮存、流转和处置工作。

2. 检测人员负责样品的取样、检测、结果记录和报告编写工作。

3.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样品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样品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四、样品管理流程1. 样品接收(1)样品到达实验室后,样品管理员应对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进行检查,确保样品及附件资料的完整性。

(2)样品管理员根据样品信息,进行样品登记,填写样品登记表,并按样品类型分类存放。

(3)样品管理员将样品放置于符合样品存放条件的样品室,确保样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2. 样品标识(1)样品管理员根据样品信息,为样品指定唯一标识,并记录在样品登记表上。

(2)样品标识应清晰、不易脱落,确保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3. 样品贮存(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分类存放,确保样品贮存环境符合样品存放条件,如温度、湿度、防水、防盗等要求。

(2)样品管理员定期检查样品贮存环境,确保样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4. 样品流转(1)检测人员根据检测任务,向样品管理员领取样品,并填写样品领取单。

(2)检测人员对样品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记录和报告编写工作。

(3)检测完成后,样品管理员收回剩余样品,并记录在样品登记表上。

5. 样品处置(1)样品管理员根据样品信息,对已检测完毕的样品进行处置,如销毁、返还、留样等。

(2)样品处置应符合相关法规和实验室规定,确保样品的安全和环保。

五、样品管理制度1. 样品取样(1)取样人员应按照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取样人员应对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负责,保证样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2. 样品接收(1)样品管理员应对样品的外观、包装、规格、型号等级等进行检查,确保样品及附件资料的完整性。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PPT课件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PPT课件

样品管理制度
0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 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 贮存(4度冰箱)(-20℃冰箱)、识别以及 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 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并做好样品的保密 与安全工作。
0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取样、流转、贮存、处 置、识别等管理。
LOGO
HOME PAGE
ABOUT
SEE MORE
Part 02
样品管理流程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 贮存(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样品管理流程
1.样品的接收
样品的接收是整个样品检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 的一步。样品的接收必须由专门的样品接收员来完成。 当接收样品时,样品接收员需要和送样人一同对样品进 行各项基本数据的核对,再详细记录样品的各项数据, 保证样品的原装性。同时,对样品进行初步观察,确认 是否能够进行检测。最后,详细填写好样品接收。
户说明输储存条件不符对检
测结果带来的影响。若客户
坚持继续检测,需在委托合
同和检测报告中作出声明。
六、样品存放时间 过久
如某些细菌检测,要求在采 样后8小时内开始。客户样品 采集至接收样品已到达或超 过规定时限,应向客户说明 超过时限后检测对检测结果 带来的影响。若客户坚持继 续检测,需在委托合同和检 测报告中作出声明。
LOGO
HOME PAGE
ABOUT
SEE MORE
Part 03
样品管理 注意事项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 贮存、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

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

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1. 目的为保证检测物品妥善保存、不变质、不损坏、不混淆始终处于真实状态, 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客户送检物品的接收、识别、流转、贮存、处置、保密等。

3. 职责3.1 综合办公室和样品管理员:3.1.1 做好检测物品、附件和资料的接收并记录其状态;3.1.2 按照客户的要求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保存检测物品;3.1.3 维护和记录检测物品贮存的环境;3.1.4 做好检测物品编号和粘贴检测物品状态标识;3.1.5 做好检测物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

3.2 检测员:3.2.1 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物品制备;3.2.2 对在检物品进行管理。

3.3 技术负责人:3.3.1 必要时对检测物品进行确认;3.3.2 对检测物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3.4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 程序4.1 样品的发放、回收4.1.1 技术负责人负责建立编号规则,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4.1.2 样品检测人员对客户的委托合同进行登记管理,准备好样品并按照程序文件对样品进行编号。

4.1.3 组装个人样品:探测器在组装前进行统一退火,退火完成后装入样品,在样品检测登记表中录入委托单位相关信息。

4.1.4 样品的邮寄:样品检测人员再次确认委托单的佩戴数量和样品装入探测器,并附上样品监测信息表、个人样品佩戴和管理须知以及样品邮寄信息表装入包装箱打包,根据委托合同的信息填写快递单邮寄到委托方。

4.1.5 样品回收:样品管理员接受样品包裹并和样品监测登记表核对委托单位信息和数量,检测样品的完整性,是否有损坏。

在样品收样台账中登记收样情况,样品管理员还应在检测物品上粘贴唯一编号并标注“待检”状态标识;4.2 检测物品的交接和传递4.2.1 样品管理员(收样员)在受理客户的委托检测时,应对检测物品的状态、数量、附件、资料、贮存和保密要求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

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应请客户在检测委托合同(协议)中注明。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引言实验室样品管理是实验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样品管理制度和流程能够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流程的具体步骤,以帮助实验室提高样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护样品安全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样品的安全。

合理的样品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实验室的样品免受污染和损坏,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到敏感或危险的样品。

2. 提高样品追溯性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样品的追溯性。

每个样品在进入实验室时应该被标记并记录在样品管理系统中,以确保样品的来源、使用方式和结果可以追溯和检查,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3. 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一个完善的样品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准确记录和管理样品的信息,可以减少样品的丢失和混淆,节省时间和人力。

同时,规范的样品流程也可以避免实验员重复进行相同的实验,提高工作效率。

4. 符合规范和标准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ISO 17025等。

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不仅可以确保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

二、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的具体步骤1. 样品接收和标记当样品送达实验室时,首先需要进行样品接收和标记。

接收人员应核对送样人提供的样品信息和数量,并在样品上进行标记,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日期等。

同时,在样品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

2. 样品存储和保管接收和标记完样品后,样品需要进行存储和保管。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和条件,例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同时,要确保样品的存储位置明确,并避免不同样品混淆。

3. 样品分发和使用实验室根据需要,将样品分发给相应的实验员进行测试和研究。

在分发过程中,需要记录样品的分发数量和接收人,以保证样品使用的追溯性。

实验员在使用样品之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X-27 样品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样品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业务中检测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3.职责
3.1办公室在受理客户委托检测时,负责对送检样品的完整性和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验收,
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并负责将样品及其数据传送到检测室。

3.2检测人员对制备、测试、传送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并负责对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

3.3当样品需要保留时,由检测室负责管理。

4.工作程序
4.1样品的接收
4.1.1办公室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委托要求,查看样品(包装、外观、数量、
型号、规格、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进行要求的检测。

有些样品还应检查采用的包装或容器是否可能造成样品的特性变异,并同时应与委托方协商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试毕样品的处理方法,并在《送样单》或《测试
申请表》上登记说明。

在委托方的确认下做好样品标识。

登记于《样品接收一览表》
4.1.2办公室样品管理员在《送样单》或《测试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同时将样品传送给检测室
负责人,检测室负责人进行交接验收时,应查看样品上标识是否一致,样品是否符合试验要求,并在《任务下达单》签字确认。

4.2样品的识别
4.2.1样品的识别包括不同的样品的区分识别和样品不同检验状态的识别。

4.2.2样品区分识别可贴在样品上或贴(写)在样品袋(器皿)上。

识别包括委托单号和样品编
号,由办公室负责编排。

4.2.3样品所处的检验状态,用《样品标签》中“待检”、“在检”、“已检”、“留样”加以标识。

4.2.4样品在不同的检验状态,和样品的接收、制备、流转、贮存、处置等阶段,应根据样品的
不同状态和不同要求,如样品的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样品的各种要求(如分样和混样),
复检样要求,样品形状的大小,样品的制备,加工及分解要求,样品的包装状态(如裸状样品,器皿盛装样品)和其它有特殊要求的样品,根据检测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以保持清晰的样品识别,保证样品编号方式的唯一性和必要时可追溯。

4.3样品编号
4.3.1已接收样品必须给予样品一个唯一性编号。

4.3.2样品编号的构成
XXX XX XX XX XXX
A B C D E
A:检测中心代号
B:年代号
C:月代号
D:日代号
E:流水号
4.4样品流转
4.4.1样品管理员对接收的所有委托送样样品应在样品或其包装上贴上《样品标识签》,并填上
样品的识别号和“待检”标识,完成后经办人签名,转入下一步传递。

4.4.2样品在制备、测试、传送过程中应加以防护,应严格遵守样品的使用说明避免受到非检验
性损坏,并防止丢失。

如遇意外损坏或丢失,应在原始记录中说明,并向检测室负责人报告,必要时应立即与客户联系。

4.4.3检测人员在样品试毕后,应在试毕样品上标明“已检”状态,以示完成。

如需要保留的样
品,标明“留样”状态,加盖标识,送入留样区。

4.5样品的贮存
4.5.1检测室、办公室应有专门且适宜样品贮存场所。

检测室应对各项检测的样品应分类堆放、
标识清楚。

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4.5.2对要求在特定环境与条件下贮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应定期加以记录。

4.5.3检测人员负责保管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完好性和完整性。

检测室应在作业指导书中按样品性
质和其专业要求的不同对保管条件作出规定。

4.5.4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危险样品应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如果有危险样品,检测室应根
据专业要求,对危险样品保管和处理做出具体规定。

4.6样品的处置
4.6.1检测过的破坏性样品一般不留样,其它样品留样期一般不超过60天,标准上有规定的执
行标准要求留样。

4.6.2检测过的样品处置,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有关协议书要求,分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a)客户要求领回样品,留样时,样品管理员填写《留样样品存放记录》,在留样期满后,样品管
理员应通知客户及时来办理退样手续,领回样品。

b)客户或供样单位需提前(留样期内)领回样品时,应签注“对本检验报告无异议”之后,方
可由样品管理员办理退样手续;
c)留样期已过的客户委托处理样品,检测室应按与客户签订的委托单要求处理;
d)留样期已过的客户不要求领回有利用价值的样品(包括部分报废、报损样品)检测室应分类
填写《样品处理申请表》,说明处理方式,由检测室负责人审核,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办公室样品管理员进行处理。

4.7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4.7.1本中心严格按与客户签订协议或有关规定进行样品的检测,贮存与处理,严格执行《保护
委托方机密和所有权程序》,对客户的样品、技术数据及有关信息负有保密责任,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它用。

4.7.2对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应做出相应安排,包括样品接收、流转、贮存、处置及技术数据的
管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样品的完好及机密性。

5.相关文件
——《保护委托方机密和所有权程序》 CX-01
6.相关记录
——《任务下达单》 CX-17-02
——《样品标识签》 CX-27-01
——《留样样品存放记录》 CX-27-02
——《留样处理申请表》 CX-2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