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1516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70分。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 B.0.675% C.0.885% D.0.95%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乙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读美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5--6题。
5. 下列年份中,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 1840B. 1890C. 1920D. 19506. 关于该市人口数量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市人口总数持续增加B. 该市人口总数持续减少C. 总体上看该市人口增长率先上升,后波动下降D. 该市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
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回答7--8问题。
7.引起2015年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A.收入下降B.灾害频繁C.战争威胁D.就业困难8.这次难民潮对欧洲带来的地理影响是A.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B.有利于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C.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D.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9.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山东——气候资源B.四川——水力资源C.福建——耕地资源D.黑龙江——矿产资源10.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11--13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r-52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题,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共计1、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的表示方法形象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是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B. ①不是核素,②③才是核素 C.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HZ C.原子半径:X<W D.离子的氧化性:X+-0 14、2011年中国已超北美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第二大市场。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N≡NF—FN—F键能:kJ/mol941.7154.828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F2(g)→2F(g)吸收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15、已知25℃、101kPa条件下 ( ) 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1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时 ( )A. HCl 和NaOHB.Na2O 和Na2O2C. CaCl2 和 Na2SD. CO2 和 CaO 17、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2015-2016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分)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在实验室中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哈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2.(4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功,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B.只要恒力做功,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C.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一定是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或者是物体的位移为零D.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3.(4分)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而地球的质量保持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线速度变小B.角速度变大C.向心加速度变大D.距地面的高度变小4.(4分)“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以在太空中对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的五分之一,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速率的5倍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5倍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D.“轨道康复者”可从高轨道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的卫星的拯救5.(4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离心浇铸装置中,电动机带动两个支承轮同向转动,管状模型放在这两个支承轮上靠摩擦带动,支承轮与管状模型间不打滑.铁水注入之后,由于离心作用,铁水紧紧靠在模型的内壁上,从而可得到密实的铸件,浇铸时支承轮转速不能过低,否则,铁水会脱离模型内壁,产生次品.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为R,支承轮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支承轮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为()A.B.C.D.6.(4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点;若A点小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并也能击中D点.已知∠COD=60°,且不计空气阻力,则()A.两小球同时落到D点B.两小球在此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相等C.在击中D点前瞬间,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功率不相等D.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37.(4分)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
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理科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7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8—12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选不全得2分,多选不得分,共48分) ⒈小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向东行驶,若在船上以相对地面的相同速率V 1分别水平向东和向西抛出两个质量相等的重物,则小船的速度将( )A. 不变B. 减少C. 增大D. 改变方向⒉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2,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半径为R ,则( )①21a a =Rr ② 21a a =22r R ③21v v =22r R ④21v v =r R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⒊如图所示,a ,b 两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分别在半径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卫星a 的周期大于卫星b 的周期B. 卫星a 的加速度小于卫星b 的加速度C. 卫星a 的引力势能大于卫星b 的引力势能D. 卫星a 的动能大于卫星b 的动能⒋如图所示是一种弹射装置,弹丸的质量为m ,底座的质量为3m , 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当弹丸以速度v (相对于地面)发射出去后,底座的速度大小为4v,在发射弹丸过程中,底座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冲量为( )A. 零B.4mv,方向向右 C.3mv ,方向向右 D. 34mv ,方向向左 ⒌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 球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B 球以与水平面成θ角、大小也是v 0的初速度斜向右上抛出,C 球沿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以初速度v 0上滑.上述运动过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以下关于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H B <H A =H C B .H A >H B =H C C .H A <H B <H C D .H A >H B >H C⒍“嫦娥二号”进入环月轨道后,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高度远小于月球的半径,设“嫦娥二号”绕月与月绕地的转动方向同向.已知地球的质量为月球质量的k 倍,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月球的半径的n 倍,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 .若某时刻“嫦娥二号”距地球最远,经△t 时间“嫦娥二号”距地球最近,则△t 最短为( ) ABCD⒎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B .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l l 和2,支架可绕固定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 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 A .OA 边转动到竖直位置时,A 球的速度为gl 2 B .A 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 .A 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D .A 、B 两球的最大动能之比:2:1KA KBE E =⒏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B .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胡克首次在实验室中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D .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维耶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各自独立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德国的加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⒐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表示物体的动能E k随高度h 变化的图象A 、物体的重力势能Ep 随速度v 变化的图象B 、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变化的图象C 、物体的动能E k 随速度v 的变化图象D ,正确的是(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B 、D 选项中曲线为抛物线)⒑让一小物块分别从竖直墙壁上面的A 点和B 点沿不同的粗糙斜面AC 和BC 到达水平面上同一点C ,小物块释放的初速度等于0,两个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关于小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滑到C 点时合外力的冲量可能相同B .下滑到C 点时的动能可能相同C .下滑到C 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一定相同D .若小物块质量增大,则沿同一斜面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变⒒如图所示,小车质量为M ,小车顶端为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顶端由静止释放,对此运动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A .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则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为mgB .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则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为32mgC .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D .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M⒓如图所示,滑块A 、B 的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A 、B 通过转轴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B 放在水平面上并靠着竖直杆,A 、B 均静止.由于微小的扰动,B 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滑块A 、B 视为质点.在A 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在A 落地之前轻杆对B 一直做正功C .A 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gL 2D .当A 的机械能最小时,B 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2mg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2分)⒔“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⑴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 ⑵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车最终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用图中字母表示),小车的末速度为___________m/s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⒕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滑块在气垫导轨上滑动时阻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M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滑行器M上的挡光片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两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细绳不可伸长且其质量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该同学想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只利用以上仪器,在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的过程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母,使气垫导轨水平.请在以下空白处填写实验要求.在不增加其他测量器材的情况下,调水平的步骤是:取下牵引砝码m,接通气垫导轨装置的电源,调节导轨下面的螺母,若滑行器M放在气垫导轨上的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或者轻推滑行器M,M分别通过光电门G1、G2的时间,则导轨水平.⑵当气垫导轨调水平后,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以下操作合理的是()A.挡光片的宽度D应尽可能选较小的B.选用的牵引砝码的质量m应远小于滑行器的总质量M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光电门G1、G2的间距x应该尽可能大一些D.用来牵引滑行器M的细绳可以与导轨不平行⑶在每次实验中,若表达式 (用M、g、m、Δt1、Δt2、D、x表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计四个小题,计40分)⒖(8分)如图甲所示,粗糙水平面CD与光滑斜面DE平滑连接于D处(无机械能损失);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B紧靠一起静置于P点,中间夹有少量炸药,某时刻炸药爆炸,此后A向左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高;A、B质量分别为1kg和0.8kg,且它们与CD段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向左运动的速度平方与位移大小关系如图乙;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⑴求A、B与CD段的动摩擦因数 ;⑵求A、B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v B;⑶要使B不能碰上A,试讨论P、D两点间距x的取值范围.E⒗(10分)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传送带在AB区域是倾斜的,倾角θ=30°.工作时传送带向上运行的速度保持v=2m/s不变.现将质量均为m= 2kg的小货箱(可视为质点)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小货箱的时间间隔均为T=1s,放置时初速为零,小货箱一到达B处立即被取走.已知小货箱刚放在A处时,前方相邻的小货箱还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此时两者相距为s1=0.5m.传送带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取g=10m/s2.⑴求小货箱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⑵AB的长度至少多长才能使小货箱最后的速度能达到v=2m/s;⑶除了刚释放货箱的时刻,若其它时间内总有4个货箱在传送带上运动,求每运送一个小货箱电动机对外做多少功?⒘(10分)滑块A 套在光滑的坚直杆上,滑块A 通过细绳绕过光滑滑轮连接物块B,B 又与一轻质弹簧连接在一起,轻质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开始用手托住物块A .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但无张力.现将A 由静止释放.当A 下滑到C 点时(C 点图中未标出)A 的速度刚好为零,此时B 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 ,滑轮质量和大小及摩擦可忽略不计,滑轮与杆的水平距离L=0.3m,AC 距离为0.4m ,m B =lkg,重力加速度g=10 m/s 2.试求: ⑴滑块A 的质量;⑵若滑块A 质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仍让滑块A 从静止滑到C 点,则滑块A 到达C 点时,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⒙(12分)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绳OA 、OC 、AB 和CB 与两小球以及一小滑块连接,轻绳长均为L ,球和滑块的质量均为m ,O 端固定在竖直的轻质转轴上,转动该装置并缓慢增大转速,小滑块缓慢上升.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求 ⑴ 当OA 与竖直方向成37角时,装置转动的角速度0ω;⑵ 当OA 与竖直方向成37角缓慢增大到与竖直方向成53角时,求在这个过程中A 、B 增加的重力势能分别是多少;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W 是多少?16-17下中高一理科物理参考答案13(1)适当垫高有打点计时器(左侧)的一端,用重力的分力平衡摩擦力 (2)FI (3)1.2514(1)相等 (2)AC (3) ()()22211122d d mgx M m M m t t ⎛⎫⎛⎫=+-+ ⎪ ⎪∆∆⎝⎭⎝⎭15(1)0.1(2) 5m/s(3) 2.25x m >解:(1)由图象可知,分离时物块A 的初速度v A =4m/s , A 最终位置与P 点距离s A =8m ,从A 、B 分离到A 匀减速运动停止,有得A 的加速度大小 a =1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 μ=0.1 (3分)(2)A 、B 分离过程,由动量守恒解得 v B =5m/s (2分) (3)(Ⅰ)若B 恰好能返回并追上A , B 从分离后到追上A 过程由动能定理解得 x 1=2.25m要使B 不能碰上A ,x 应满足: 2.25x m > (3分)16. (1) 21m s (2)2m (3)88J解:(1)小货箱刚放在A 处时,前方相邻的小货箱已经运动了时间T .有2112S aT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大小21a m s = (3分)(2)AB 的长度至少为l ,则货箱的速度达到v=2m/s 时,有22v al =代入数据解得AB 的长度至少为 l=2m (3分)(3)传送带上总有4个货箱在运动,说明货箱在A 处释放后经过t=4T 的时间运动至B 处.货箱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分别是2vt s a== 设货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由牛顿定律得f-mgsin θ=ma这段时间内,传送带克服该货箱的摩擦力做的功W 1=fvt 1 代入数据解得W 1=48J货箱在此后的时间内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传送带克服该货箱的摩擦力做的功 W 2=mgsin θ•v (t-t 1)代入数据解得W 2=40J每运送一个小货箱电动机对外做的功 W=W 1+W 2=88J (4分)17.(10分)/s /s 1)开始绳子无张力,对B 分析有kx 1=m B g ,解得:弹簧的压缩量x 1=0.1m当物块A 滑到C 点时,根据勾股定理绳伸出滑轮的长度为0.5 m ,则B 上升了0.2m,所以弹簧又伸长了0.1m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段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3分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铜、不锈钢、赢铝都是合金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2.为迎“绿色世博,低碳世博”,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①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②使用无汞电池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④分类回收垃圾⑤使用无磷洗涤剂; ⑥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全部3.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A.D3O+B.Li+C.OD﹣D.OH﹣4.现有b X n﹣和a Y m+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A.b﹣m﹣nB.b+m+nC.b﹣m+nD.b+m﹣n5.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它们的()A.质量数一定相同B.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C.中子数一定不同D.电子层数可能不同6.136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6个中子B.与金刚石、石墨、C60等互为同素异形体C.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D.碳的一种核素,与126C互为同位素7.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
5,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3:2B.5:2:3C.5:1:2D.9:6:18.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CaCl2和Na2SB.Na2O和Na2O2C.N2和NeD.HCl和NaOH9.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具有较高的熔点B.水溶液能导电C.熔融状态能导电D.常温下能溶于水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含非极性键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只含极性键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D.纯净物中一定存在化学键11.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IBr的电子式B.HClO的结构式为H﹣O﹣ClC.HIO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D.NaBr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1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第ⅡA族元素D.以上叙述都有可能1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A.B.C.D.1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1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Be、Mg、Ca、Sr、Ba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16.根据表中有关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原子半径0.74 1。
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理科综合(文科生用)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文科)物理试题高一年级三、物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B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C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的合外力为零D .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7.下列关于平抛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的时间与竖直方向的高度有关 B .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的时间与水平位移有关 C .平抛运动的合力是一定是恒力 D .做平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38.一个质点以一定的速度通过P 点时,开始受到一个恒力F 的作用,则力与运动方向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 .aB .bC .cD .d39.在宽度为d 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 2,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1(且v 1>v 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B .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1v dC.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D.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速均无关40.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41.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0做平抛运动,乙以水平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B.若甲、丙二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C.若甲与丙距离足够大,则丙球一定先落地D.任意时刻甲、乙的水平位移一定相同42. 如图,靠轮传动装置中右轮半径为2r,a为它边缘上的一点,b为轮上的一点,b距轴为r;左侧为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d为它边缘上的一点;小轮半径为r,c为它边缘上的一点.若传动中靠轮不打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点与d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B.b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为1:1C.a点与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1D.a点与c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43.如图1所示,一球体绕轴O1O2以角速度ω旋转,A、B为球体上两点,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B.A、B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44. 为了弄清“做曲线运动质点的速度方向”这一问题,我们可通过观察在砂轮上磨刀具的情形来研究.当刀具与快速旋转的砂轮接触时,就会看到一束火星从接触点沿着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这些火星是刀具与砂轮接触时擦落的炽热微粒.对此现象,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微粒一定是由于惯性而沿着竖直线方向飞出的B. 微粒被擦落时的速度为零,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C. 微粒飞出的方向就是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速度方向D. 微粒从接触点飞出是由于微粒受到重力作用45.如图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系A的吊绳较短,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是( )A.F A>F B B.F A<F BC.F A=F B=mg D.F A=F B>mg四、物理填空题(共2题,每题5分,计10分)46.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大小为F,当使它的半径不变,使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则此时向心力的大小原来的向心力的大小的倍。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期中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理综合(文科同学)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2.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 B.C. D.3.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B.葡萄糖C.脱氧核糖D.麦芽糖4.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主要是利用( )A.麦芽糖B.核糖C.葡萄糖D.蔗糖5.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A.糖原和纤维素B.淀粉和糖原C.淀粉和纤维素D.蔗糖和麦芽糖6.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7.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8.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质B.糖脂、糖蛋白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D.磷脂、蛋白质、核酸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10.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A.核膜B.核孔C.染色质D.核仁11.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 )A. 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B.氧进入肺泡细胞C. 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1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A.乳酸 B.酒精和CO2 C.H2O和CO2 D.酒精或乳酸13.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 )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基质D.类囊体14.光反应阶段的产物中,能用于暗反应阶段的有()A.[H]和ATP B.酶和[H] C.[H]和O2 D.[H]、ATP和酶15. 在封闭的12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B.细胞凋亡主要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死亡C.细胞凋亡确保正常发育生长,清除多余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积极防御功能,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17.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C.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1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间期和末期19.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4个着丝点B.2条姐妹染色单体C.4个DNA分子D.2对染色体20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1:1B.1:2C.2:1D.4:121.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是()A.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开始B.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结束C.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开始 D.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结束22、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这些细胞将较长时间停留在细胞周期中的(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和后期C.分裂末期 D.分裂间期2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A.狗的长毛与黑毛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24.一对夫妇均患有某种遗传病(设遗传因子为A、a),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合最可能是( )A、隐性遗传aa×AaB、显性遗传Aa×AaC、隐性遗传 a a×aaD、显性遗传AA×aa25.属于纯合体基因型的是( )A、DdB、AabbEeC、AaBBD、AAEEff化学部分26.关于、、、H+、H2等微粒之间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C.氢的五种核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27.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H3O+和OH-B.CO和N2 C.HNO2和NO2-D. CH3+和NH4+28.I可用于治疗甲亢,有关I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31 B.质子数为131C.质量数53 D.电子数5329.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不能推出该元素原子的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30.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A.Cl B.F C.S D.C31.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32.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i B.F C.Cl D.Na33.第四层为最外层时,该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A.2个 B.8个 C.18个 D.32个3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7 B.最外层电子数为2C.核外电子数为7 D.该原子为Cl35.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HF B.HCl C.HBr D.H2S36.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H2SO4 B.MgCl2 C.Na2O D.NaOH3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NaOH B.NH 4Cl C.MgCl2 D.H2O38.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Cl2B、NH4ClC、HClD、NaOH3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N2的结构式:N≡N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40.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41.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A.a和c B.c和g C.e和g D.b和g4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NaCl B.CH4C.KOH D.CH3Cl43.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A.NH4C l NH3↑+HCl↑ B.NH3+CO2+H2O===NH4HCO3C.2Na2O2+2H2O===4NaOH+O2↑ D.2NaOH+Cl2===NaCl+NaClO+H2O44.要使垃圾中宝贵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不同矿质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C.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胞吐的一定是小分子物质B.分泌蛋白的释放属于自由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3.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4.近年来科学家报道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紫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地暴露在高紫外光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A.光合酶受到破坏 B.光反应受抑制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5.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C.水质、水量、pH均可看做无关变量D.洗涤过程中只要保持水温相同即可6.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酶B.光反应消耗H2O,暗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固定C02,暗反应还原CO2D.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释放能量7.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O→[H]+O28.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O6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C.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D.抑制了ATP的合成9.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应用乳酸菌制酸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10.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11.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大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①是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的糖蛋白,在细胞膜内侧C.②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物质进出无关D.②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P12.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一项是()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1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C.有光时,植物的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3个D.细胞内有大量的ATP用来直接供能14.在下列生理活动中,不能使ADP增加的是()A.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C.肌肉细胞吸收K+D.葡萄糖进入小肠细胞15.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图;图中的能量去路是()A.用于呼吸作用B.用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C.用于各种生命活动D.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16.2个ATP分子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A.1、3、3 B.1、3、2 C.2、6、4 D.1、2、31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也发生化学变化B.其化学本质大多数是RNA,少数是蛋白质C.酶在代谢中提供能量D.酶大多数能被蛋白酶水解18.关于该反应ATP ADP+Pi+能量,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B.ATP和ADP相互转变是可逆反应C.酶1和酶2是催化不同反应的两种酶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19.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B.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C.光合作用放的氧来自水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2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2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B.葡萄糖进出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D.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23.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B比较小可能是钾离子或氧气分子B.A代表的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C.这种运输方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B物质通过细胞膜是利用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24.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25.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26.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27.以下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ATP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C.叶绿体基质中CO2合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酶并消耗ATPD.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28.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 a、T 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 b到T 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己达到0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29.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述碳原子转移途径的是()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素﹣→ATPC.CO2﹣→酒精﹣→葡萄糖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30.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其跨膜运输时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胞吞和胞吐D.协助扩散31.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①构成膜的A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特异性②C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③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④氨基酸由膜外进入膜内都需要A的协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33.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质量分数的10%的NaCl溶液(Na+和Cl﹣可自由透过半透膜)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那么,他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A.把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换成质量分数为30%的NaCl溶液B.把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C.把猪的膀胱膜换成其他半透膜D.把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34.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b表示二肽B.图甲a与b 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的M值不变D.图乙c~d段形成的主原因是酶数量有限35.下列有关水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细胞膜时,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涨破,流出内容物,获得细胞膜B.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洋葱根尖,是为了维持细胞活性C.将洋葱鳞片叶浸润在水中,就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清水可以溶解色素36.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37.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如图为ATP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38.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当温度为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C.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D.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39.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40.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核糖体D.丙酮酸+内质网41.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O2和H2O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42.如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A.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B.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43.据图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44.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点应向左移动B.曲线中ZW的出现,与环境中CO2浓度有关C.X点所表示的是细胞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D.曲线处于Y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45.某动物组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是()A.1:2 B.2:1 C.3:1 D.1:1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40分)46.甲、乙、丙三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O2释放量表示,原因是.对于人体来说,安静状态时(细胞名称)的呼吸方式与此相类似.(2)图乙中B点的CO2量来自,当O2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3)图丙中YZ:ZX=4: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的.丙图中曲线DE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4)图丙中无氧呼吸消失点对应的O2浓度是;你认为O2应调节到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试说明理由:.47.玉米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如图1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温度恒定条件下,另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1)图1一中光反应发生的具体场所是,适宜光照条件下此处合成的能源物质到处利用.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在图2曲线中(有/没有)对应的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能/不能)不能正常生长.(2)图2中M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该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大于b点光照强度后限制曲线2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3)正行通风、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缓解较低对光合作用的制约.(4)突然停止光照,玉米中C3的含量会(上升或降低),C5含量会(上升或降低).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不同矿质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C.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关于主动运输,把握两个要点:1是载体,2是能量.载体为蛋白质,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基因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不同的载体的工作效率可能会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皆影响主动运输的效率.【解答】解:A、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与载体蛋白和细胞呼吸有关,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不一定相同,A错误;B、温度会影响到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所以会改变吸收速率,B错误;C、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D、液泡积累大量离子,是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具体体现,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胞吐的一定是小分子物质B.分泌蛋白的释放属于自由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吐和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有关.【解答】解:A、被细胞胞吞的一般是固体物质,胞吐的一般是大分子物质,A错误;B、分泌蛋白的释放属于胞吐,B错误;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也有可能是易化扩散,C错误;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D正确.故选:D.3.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三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ATP.A、B两点表示不同温度下吸收NO3﹣的量,则载体相同,影响因素是能量,B、C两点表示在同一氧浓度下吸收K+和NO3﹣的量,则能量相同,影响因素是载体.【解答】解: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的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故选:B.4.近年来科学家报道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紫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地暴露在高紫外光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A.光合酶受到破坏 B.光反应受抑制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由于“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因此最可能导致生物膜成分中的磷脂被氧化.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薄膜也属于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而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解答】解:A、光合作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类囊体薄膜是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紫外线导致磷脂被氧化,破坏类囊体的结构,而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因此可能导致光反应受阻,B正确;C、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并且催化过程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D、DNA分子不是脂质,D错误.故选:B.5.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C.水质、水量、pH均可看做无关变量D.洗涤过程中只要保持水温相同即可【考点】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水质、水量、pH、温度等均可看做无关变量,均应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解答】解:A、该实验探究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即一种加酶洗衣粉只能洗涤一种污染物,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说明自变量为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B正确;C、酶需要适宜的条件,则水质、水量、适宜pH等属于无关变量,均应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C正确;D、洗涤过程中所有的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D错误.故选:D.6.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酶B.光反应消耗H2O,暗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固定C02,暗反应还原CO2D.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释放能量【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1)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在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色素,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光能和转化光能.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不论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2)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 ATP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解答】解:A、光反应需要酶,例如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暗反应也需要酶,A错误;B、光反应消耗H2O,暗反应消耗ATP,B正确;C、光反应不固定二氧化碳,暗反应固定二氧化碳,C错误;D、暗反应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能量,D错误.故选:B.7.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O→[H]+O2【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解答】解:A、葡萄糖→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丙酮酸→酒精+CO2是无氧呼吸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在细胞质基质可以合成少量ATP,在线粒体内均可以合成大量ATP,C正确;D、H2O→[H]+O2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D错误.故选:C.8.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O6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C.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D.抑制了ATP的合成【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文科)高一年级一、生物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A. 有无核物质B. 有无细胞质C. 有无核膜D. 有无细胞膜2.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有的物质和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质C. 细胞膜D. 遗传物质3.细胞学说揭示了()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B.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4.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租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D. 生物和非生物没有区别5.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A. 核糖B. 葡萄糖C. 脱氧核糖D. 麦芽糖6.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 1种B. 4种C. 5种D. 8种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B. 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C.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8.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A. 糖原和纤维素B. 蔗糖和麦芽糖C. 淀粉和纤维素D. 淀粉和糖原9.组成糖原和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A. 核糖B. 脱氧核糖C. 半乳糖D. 葡萄糖10 .DNA复制发生于()A. 前期B. 后期C. 中期D. 间期1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 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B. 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C. 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D.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12.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 细胞内水分减少B. 细胞内色素积累C. 细胞代谢缓慢D. 细胞不能继续分化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B. 衰老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C. 细胞凋亡与细胞里的遗传物质无关D. 细胞死亡就是细胞凋亡14.光合作用形成ATP的部位是()A. 叶绿体基质B. 叶绿体内膜C. 叶绿体外膜D. 类囊体15.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 叶绿体的基质中B. 叶绿体的外膜上C. 类囊体的薄膜上D. 叶绿体的内膜上16.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生成大量的ATPB. 释放二氧化碳C. 需要多种酶参与D. 分解有机物不彻底17.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酶的是()A. 淀粉酶B. 蛋白酶C. 脂肪酶D. 麦芽糖酶18.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A. 酶是蛋白质B.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19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A. 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B. 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C. K离子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 氧进入肺泡细胞20.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A.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B. 中心体和高尔基体C. 叶绿体和高尔基体D. 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1一对杂合黑豚鼠产子4只,四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 三黑一白B. 全部黑色C. 二黑二白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棉花的细绒和长绒B. 猫的白毛和蓝眼C . 兔的长毛和短毛 D. 人的身高和体重23.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A. 核膜B. 核孔C. 染色质D. 核仁24.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25.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磷脂、蛋白质B. 糖脂、糖蛋白C. 脂质、蛋白质、无机盐D. 磷脂、蛋白质、核酸二、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4分,计40分)26.氢气能在某黄绿色的单质气体中安静的燃烧,该单质所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二周期ⅤA族 B.第三周期ⅣA族C.第三周期ⅥA族 D.第三周期ⅦA族27.下列元素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A.Al B.Cl C.Fe D.S28.据最近报道,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钬166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32 B.67 C.99 D.166 29.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13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30.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3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C.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D.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递增32.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H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B 、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Li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33.下列对于核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核素是指质量数相同的微粒B .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微粒C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 .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微粒34.下列各组中两种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Na<K B .P<Cl C .B<Al D .O<S3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各组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 A .H 3PO 4>HNO 3 B .KOH<Mg(OH)2 C .Al(OH)3< Mg(OH)2 D .H 2SO 4>HClO 4三、物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B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C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的合外力为零D .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7.下列关于平抛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的时间与竖直方向的高度有关B .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的时间与水平位移有关C .平抛运动的合力是一定是恒力D .做平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38.一个质点以一定的速度通过P 点时,开始受到一个恒力F 的作用,则力与运动方向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 .aB .bC .cD .d39.在宽度为d 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 2,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1(且v 1>v 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1v dB.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C.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D.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速均无关40.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41.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0做平抛运动,乙以水平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B.若甲、丙二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C.若甲与丙距离足够大,则丙球一定先落地D.任意时刻甲、乙的水平位移一定相同42. 如图,靠轮传动装置中右轮半径为2r,a为它边缘上的一点,b为轮上的一点,b距轴为r;左侧为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d为它边缘上的一点;小轮半径为r,c为它边缘上的一点.若传动中靠轮不打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点与d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B.b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为1:1C.a点与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1D.a点与c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43.如图1所示,一球体绕轴O1O2以角速度ω旋转,A、B为球体上两点,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B.A、B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44. 为了弄清“做曲线运动质点的速度方向”这一问题,我们可通过观察在砂轮上磨刀具的情形来研究.当刀具与快速旋转的砂轮接触时,就会看到一束火星从接触点沿着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这些火星是刀具与砂轮接触时擦落的炽热微粒.对此现象,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微粒一定是由于惯性而沿着竖直线方向飞出的B. 微粒被擦落时的速度为零,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C. 微粒飞出的方向就是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速度方向D. 微粒从接触点飞出是由于微粒受到重力作用45.如图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系A的吊绳较短,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是( )A.F A>F B B.F A<F BC.F A=F B=mg D.F A=F B>mg四、物理填空题(共2题,每题5分,计10分)46.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大小为F,当使它的半径不变,使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则此时向心力的大小原来的向心力的大小的倍。
47.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 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g取9.8m/s2)五、化学填空题(共5空,每空2分,计10分)48.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的L层电子数是5,则:(1)X是_________(填名称,下同),Y是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
(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理科综合(文科)参考答案二、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23~27题每题2分,28~37题每题3分,计40分)三、物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四、物理填空题(共2题,每题5分,计10分)46. 447. 1.6五、化学填空题(共5空,每空2分,计10分)48. (1)氢,氮,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