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之组成要素
中国造园“六法”(详细)

中国造园有六法即山、水、树、石、路、屋。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来说,有四大要素和“六法”之说,四大要素指的是:山石,水,植物和建筑;还有一种是“六法”之说,就是把山和石分开,加上水、树(就是植物)、屋(就是建筑),再加上园林中的路,共六大要素;也有人归结为花木,水泉,山石,点缀,建筑,路径,这种说法加上了点缀,也是组成了六个要素。
关于园林构成要素的说法很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园林构成要素当中的植物这一构成要素。
山水是构成园林的最基本的要素,造园可以概括为掇山理水,而植物是掇山理水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植物犹如山峦之毛发,水景也需要植物来点缀衬托。
植物在古典园林中的形式有许多种,有高大的树木,如松、柏、梧桐等,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就是因为亭外有梧有竹而命名,因为梧能招风,所以把梧桐看成是吉祥之物。
也有多年生的草本花木,如梅,兰,竹,菊等,因为常被比作人的性格而在园林中经常出现,比如用梅来颂扬人的铮铮傲骨,竹来比喻为人的高风亮节,如扬州的个园,就是以种植竹子而出名。
但是大面积的草坪却在古典园林中很少出现,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草坪又可以称为是“规矩草”,之所以称为是规矩草,是根据草的生长特征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草坪必须经常修剪整齐才能显出其魅力来,而古典园林的造园的原则是“人工仿效自然”,古典园林所创造的是一个“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一个有若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景物是自由的、不规则的、非几何图形的,而修剪草坪好像就不是纯粹地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的景物有了一定的改造,所以说这一点与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相违背的。
古人造园并不是不对构成要素进行人工的改造,只是在人工改造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一个“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园林意境,尽量做到看不出人工斧凿的痕迹。
如园林中的理水手法,根据水流动的特性,开凿出了蜿蜒曲折的水池,还要设计出一个水口,寓意水是有源头的,是流动的,这些虽然都是人工创造的,但设计得非常巧妙,顺乎自然,让人看不出加工过的痕迹;还有园林中的人工堆山,也是用自然界中的石头,按照大自然中山的形势堆砌而成,也做到了顺应山的走势,惟妙惟肖。
拙政园园林构成要素

拙政园园林构成要素
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市的一座古典园林,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山水:拙政园以水池为中心,以山为背景,形成了山水相依的景观。
2. 建筑:拙政园内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如亭、台、楼、阁、轩、榭等,这些建筑造型精美,风格独特。
3. 植物:拙政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植物,如松、竹、梅、兰、菊等,这些植物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4. 小品:拙政园内还有许多小品,如假山、石峰、水池、石桥等,这些小品不仅增添了园林的趣味性,还能起到点缀和衬托的作用。
5. 道路:拙政园内的道路曲折有致,宽窄不一,有的是小径,有的是长廊,这些道路不仅起到了连接各个景点的作用,还能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
6. 文化元素:拙政园内还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如诗词、书画、雕刻等,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园林的内涵,还能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是拙政园园林构成的主要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协调,共同营造出了拙政园独特的园林景观。
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有哪些

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有哪些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传统园林营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典园林构景上也有严格的要求。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1、筑山中国传统园林筑山是重要的造景手段,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审美取向与技法。
秦汉时期中式园林开启了人工筑山的先河,上林苑用水中砌筑三山象征东海仙山,在东汉出现用土石模仿自然山川的做法,魏晋时期逐渐发展成对自然山水的提炼加工,逐渐由写实走向写意,并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完善,达到方寸间彰显自然万象的境界,拳山勺水气象万千。
2,理水理水亦是为了在园林中造出自然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池塘.溪流.濠濮.泉水.湖泊.江河.渊潭.石矶水滩等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水景为主,以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有时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跌水。
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但要注意中式传统园林中水的驳岸形式应该是自然形态的。
3、建筑园林中的建筑主要有以下形式:厅堂、亭、室、门窗墻洞、轩、楼阁、廊子、小品陈设、榭.船厅(舫),桥等。
建筑在中国园林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园林作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其中建筑是“人“这一方的代表,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
园林中的建筑形式灵活多样,组合方式更为自由。
它既可以是园林中的焦点,也可以成为园林的配衬,同时审美的要求也高于其他场合。
4、植物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除了营造优美环境外,因其内涵不同,可以塑造多重的文化诉求,如在江南园林中常见的金桂和玉兰对植寓意金玉满堂等,植物是中式园林文化性和故事性的载体。
同时中式古典园林是艺术家造园,尤其强调植物的艺术美,要求姿、色、味俱佳。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5、诗画怡情通过诗画与景观进行呼应点景,使观者产生心理共鸣是中国传统景观特有的构景要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6-中国古典园林(教案).doc

中国古典园林的兴建与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 按占有者身份分 (1) 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封 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代表:北海公园、北京颐和园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2) 私家园林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
园林色彩淡雅 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水Z 中的心态。
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绍兴沈园。
2、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 北方类型 特点: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不足。
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 江南类型特点: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自然条件好,但略感局促。
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尤以苏州为代表。
(3) 岭南类型特点:具冇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自然条件比北方和江南都好。
代表: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3、 按园林的艺术风格分 (1) 规则式特点:以建筑严谨均衡的几何图形式的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题。
代表: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人连斯人林公园、南京屮山陵。
(2) 口然式特点:我国自冇园林以来,无论是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型的私家园林,都以自然 式园林为主。
代表:现存苦名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北海,河北承徳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利用影视 资料和图 片,结合讲 授、实地考 察让学生 赏析、认识 园林的组 成耍索和构景手段。
养动物的作用:观赏娱乐;隐喻长寿;借以扩大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例子:唐代王维在個川别业养鹿放鸽;宋徽宗的艮岳,集天下的奇珍异兽数以万计。
明清时的园中有白鹤、鸳鸯、金角、天然的鸟蝉等。
5、建筑(1)厅堂(主体建筑):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2)廊:“引”且“观”的建筑,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五、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石、水体、生物、建筑等构
景要素组成,具有生活、游憩和观赏功能的人为 造景园地,也是融建筑、雕塑、绘画、文学、书
法、金石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是世界上风景
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
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烹饪、京剧一起被誉为“中
国文化四绝”,在我国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 对景,是要求园林各景点的对面要有景可看,能 够从甲点观赏乙,从乙点观赏甲。如颐和园中, 在万寿山可赏昆明湖,在昆明湖可赏万寿山,二 者互成对景。
• 框景,是用门窗或花木等合成景框,将远 处景物包含其中,使景物看起来就像画框 里的画面,极大地加强景物的美感。杜甫 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讲的就是框景的效果。
拙 政 园 与 谁 同 坐 轩
• 斋,分布在偏僻、幽静之处,是休息、静 养、攻读和存书之处。
拙政园雅石斋
• 馆,用于园居,接待宾客之用,多建于高 爽处,便于远眺,观赏风景。如拙政园的 三十六鸳鸯馆。
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
• 榭、舫,多是单层临水建筑,从整体轮廓到门窗 栏杆均以水平线条为主。
榭,建于水边,突露出岸、架临水上,三面 临水,便于观赏水景。
• 3.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变时期
社会动荡,加之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 行,崇尚自然成为时尚。这不仅推动了山水诗画 的大发展,也推动了园林艺术风格的转变。 特点:园林艺术从单纯模仿自然进而对其 作艺术加工。注重根据个人的性格和喜好来进行 艺术创造,叠山理水,高林巨木,使园林宛若真 实山林一般。这一时期不仅私家园林非常普遍, 寺庙园林也大量出现。
树木、花卉以自然形态为主, 植物整形对称种植,花卉多栽 种为图案花坛, 水景多样; 景物之间讲究因借; 具有浪漫的诗情画意。 水景以喷泉为主,多配有雕塑, 空间开阔,以大草坪铺展, 一览无遗。
园林艺术欣赏之中国古典园林

特点: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 深,自然条件好,但略感局促。
江南类型
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自然条件比北方和江南都好。
岭南类型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规模宏大 雍容华贵
北海公园
玲珑素雅 细腻精美
网师园
规则式 特点:以建筑严谨均衡的几何图形式的空间布 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题。
苏州拙政园鸳鸯厅面阔三间,外观为硬山顶,平面呈方形,四隅均建有四角攒尖的精巧耳房。北厅为三十六鸳鸯馆,南厅称十八曼陀罗花馆。
廊
01
“引”且“观”的建筑
02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03
个园——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彩绘 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1990年,颐和园长廊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兴建与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
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 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 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01
02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颐和园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商务风营销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园林艺术欣赏》 艺术系网络选修课程
商务风营销计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1)单元介绍: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写仿自然、寄情山水。这部分学习中,学生要对中国典型的、优秀的园林艺术进行欣赏和分析。 2)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中国园林的风格流派,以及不同种类园林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不同风格园林的艺术鉴赏力,通过中国园林的欣赏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难点:探索不同园林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挖掘更深层次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典建筑赏析

8
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 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 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 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 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 局促。南方园林的代;大多集中于南 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 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9
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 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 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 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 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 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 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顺 德 清 晖 园
东 莞 可 园
番禺余荫山房
佛山十二石斋
3、其它名园
扬州个园(清):叠石立意,四季假山。 无锡寄畅园(明):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此建。
上海豫园(明):明代潘允端为“豫(愉)悦老 亲”而建;黄石假山、砖雕、圆雕、龙墙, “ 玉玲珑”(江南三大名石之冠)。
寄 畅 园 凤 谷 山 庄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 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 有指导性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 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 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坊: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街市,市中店铺:坊间 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坊、节 义坊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作坊
亭:凉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 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 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 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 形等多种形状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亭者,停也。” 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 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 息、避雨。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 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林史复习内容

园林史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希望大家理解记忆复习内容1.园林构成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建筑。
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年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个主要类型。
3.按园林构成的方式分: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类。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5.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6.早建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囿的概念:奴隶主爱狩猎,殷代以后帝王为了避免破坏农田而把狩猎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四周围墙,养禽兽专人管理,空地上种植果蔬树木开凿水池灌溉,也有一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这时的囿已经初步具备了园林的功能与格局。
台的概念:台即用土堆筑的高台,用以登高观天象通神明。
台是山的象征,历代帝王均筑高台以祭天,也可登高远眺,观赏风景,成为园林最早的构筑物。
囿为狩猎之用,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7.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园林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是说大自然山川花木鸟兽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它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从而给予山水花木鸟兽等以人格化的魅力。
8.西汉著名的皇家苑囿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内有大而宏伟的建章宫和昆明池、太液池两大池。
它开我国造园“一池三山”的人工山水布局的先河,还开创了“园中园”造园手法,形成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馆的格调。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一直沿袭到清代。
9.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匾额、楹联与刻石
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楣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
感谢观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苏州环秀山 庄的假山是 江南私家园 林叠山的典 型代表
“ 造 园 者 未 见 正此 如山 学, 诗 者 不 知 李 杜 。”
“江南三大奇石”
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苏州留园的冠云峰
杭州竹素园的邹云峰
二、理水
掩:以建筑和花木将池岸加以掩 映,使其与周边的美景浑然一体。
隔:对于较大的水面,用堤、桥、 水廊等分隔,以增加景深和空间 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松柏象征 坚强和长寿
莲花 象征洁净无瑕
玉兰、牡丹、桂花 象征荣华富贵
石榴象征 多子多孙
紫薇象征 高官厚禄
四、动物
园中动物可以观赏娱乐,扩大和深化自然境界,寄予美好寓意。
五、建筑
(1)厅堂。厅堂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厅堂的位置确 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开阔。
中国古典园林之组成要素
目录 古典
CONTENTS
一、叠山 二、理水 三、植物 四、动物 五、建筑 六、匾额、楹联与刻石
一、叠山
黄石
登高望远 扩大空间
太湖石
黄石
质地坚硬,不易 受风雨的侵蚀,用 于假山的基础部分, 称叠脚。
太湖石
具有皱、瘦、漏、 透四大特点,置于 假山的上部,供游 人玩赏品味,称收 顶。
南京煦园不系舟 拙政园香洲
(8)廊。园林中的廊实际上是一条带屋顶的路,是我国古代园林中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不仅 有交通的功能,更有观赏的用途。
按结构形式
01 双 面 空 廊
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 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
02 单 面 空 廊
又称“单廊”,一侧为列柱, 一侧为实墙
03 复 廊
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 墙上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
破:当水面较小时,可用乱石为岸, 犬牙交错,并植以细竹野藻,使一洼 水池也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姿美
01 树冠的影态、树枝的疏密曲直、
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
色美
02 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 种自然的色彩美
味香
03 自然淡雅和清幽,尤以梅花
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竹子象征 人品清逸,气节高尚
(2)楼阁。楼阁是园林中属较高层的建筑。它们不仅体量较大,而且造型丰富,在园林中起到重要的 点景作用。楼阁可以用来观赏风景、储藏书画还可供佛。
(3)书房馆斋。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 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线路。
(4)榭。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水榭是在 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临水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
按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
直廊
曲廊
桥廊பைடு நூலகம்
爬山廊
水廊
北京颐和园728米的长廊
苏州沧浪亭的复廊
江南三大名廊
拙政园的水廊
留园的曲廊
(9)桥。园林中的桥,一般釆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质、竹质、木质的,富有民族 特色,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
(10)围墙。围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围墙在园林中起着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內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 作用,精巧的围墙还可以装饰园景。
拙政园的芙蓉榭
(5)轩。在园林中,轩一般指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建筑物。轩的规模不及厅堂,其位置也不同于厅 堂那样讲究中轴线。轩形式优美,不讲究对称布局,相对来说总是比较轻快,不甚拘束。
寄畅园:敞轩
拙政园谁与同坐轩
(6)舫。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舫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形体上模仿船 头、船舱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