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_PB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其结晶行为_王海军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表征与应用

Fig.4. TEM micrographs of surface replicas of 60% LPE/LDPE blends, cooled from the melt at different rates. The scale bars are 1 µ m. (a) Rapidly quenched; (b) cooled at 60 ℃ /min; (c) cooled at 1 ℃ / min.
法、流变方法、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对 C/A 或 A/
A共混体系,了解聚合物的结晶情况、表征聚合物的
结晶结构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 (DSC) 法、 X 射 线
衍 射 (RS) 法 、 红 外 光 谱 (IR) 法 、 电 子
显微镜(EM)和小角激光散射(SAIS)等较为成熟的方法
获得。
1. 小角激光散射法(SAIS )
照片清晰地表明,骤冷条件下只形成一种晶态,
其晶片短细致密,厚度均匀, DSC 表现为单峰,认
为生成了共晶;而缓慢冷却的样品形成两种晶态,粗
厚的晶片被认为是主要由 LPE 构成的共晶体,而分
布于粗厚晶片间的纤细晶片主要由LDPE构成。两种
晶片与DSC的双峰现象吻合。
THANK YOU
[1] 童玉华, 刘诤, 刘佑习,等. PBT/PET 共混体系的晶区的相容性及形态结构[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 程, 1998, 5(3): 51-58.
Fig.3为PBT、PET 各自纯组分的X射线衍射图,仔细分析Fig.2中每个衍射峰的位置可 以发现,PBT/PET共混沉析物的每个衍射峰均可以与PBT、PET的晶面衍射峰相对应, 无新的衍射峰产生。Fig.2中衍射峰和强度的变化由PBT、PET各自衍射图形不同程 度的叠加所致,并不是生成混晶。
PC/PA6共混体系的耐溶剂性及其结晶行为的研究

苯溶剂性能 ,滑石 粉 能进 一步 改善 其 耐 溶剂 性 能 ,但 添加量 过 多会 致使 冲击 强度 下 降 而限制 材 料 的应 用 ;P Eg O — —
M H、滑石粉较 P 骨 G A E MA更有利于 P 6的结晶 ,这可能与其异相 成核或反 应增容 的作用有关 ;P EgM H可 明显地 A O —- A 提高 P P 6 昆 系的相 容性 ,且 5 / C A 共} 体 %为较合理 的添加量 。 关键词:聚碳 酸酯 ;尼龙 6 ;耐溶剂 ;结晶
Ⅲ J .o g WU h izu, Z 0 J n qn , Z NG F n i rn , a S u—h HA i —ig E a g a
( oeeo M t a Si n n . ot h aU i  ̄ t o Tcn l y u ghu504 ,C i ) C lg f a rl c.adE g ,Su C i n e i eho g,G a zo 160 h a l e i h n v yf o n n
i c r o ain o yo nt C c ud i rv h ov n eit c n r c ig rssa c fPC. 皿l c a ia n o p rto fn ln 6 i o P o l mp o et es le tr ssa ea d ca kn e itn eo n eme h n c l p o e t s a d s ra e c n i o s o e s mp e eoe a d at rte i r p ri n u fc o dt n ft a ls b fr fe h mmeso fn a n C/P ln s i e i h n rin o e tPC a d P A6 b e d n
第 3 卷第 1 6 0期 20 年 l 0 8 0月
聚丙烯/粉末丁苯橡胶共混体系性能的研究

聚丙烯/粉末丁苯橡胶共混体系性能的研究李琰;曹凤霞;赵燕;达世明;徐典宏【摘要】以粉末丁苯橡胶(SBR)作增韧剂,考察了均聚聚丙烯(PP-H)/SBR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相容剂对PP-H/SBR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SBR是PP—H有效的增韧剂,SBR1712对pp-H的增韧效果好于SBR1500,但SBR会导致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明显下降;相容剂对PP—H/SBR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效果,含有相容剂的PP-H/SBR共混体系冲击强度超过基体PP-H树脂5倍以上,且综合性能明显改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含有相容剂的PPH/SBR共混体系中的橡胶相SBR在PP—H中的团聚体少、颗粒粒径小、分散均匀;SBR在提高PPH/SBR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同时,降低了体系的拉伸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SBR) powder was introduced into polypropylene (PP-H) as a toughen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H/SBR were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e of a compatilizer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mpact strength of PP-H/SBR/compatibilizer system was 5 times than that of neat PP-H. However, the tensil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were decreased. The compatibilizer made SBR become finer and disperse uniformly in PP-H matrix, which was considered a reason for the effective toughening.【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1(025)009【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聚丙烯;丁苯橡胶;相容剂;力学性能【作者】李琰;曹凤霞;赵燕;达世明;徐典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4PP因具有成本低、刚性好、耐热、耐酸碱、电绝缘性好等优异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塑料品种之一。
热处理对PP_PET共混体系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与开发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6):7CH INASYNT H ETIC RESIN ANDPLAST ICS热处理对PP/PET共混体系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侯静强1,2周晓东1#王秋峰1周雷行1(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2.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200237)摘要:研究了热处理对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体系结晶、熔融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当地对共混体系进行热处理,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最大增幅分别可达13%和33%。
PP/PE T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增加在于体系中聚合物结晶结构的完善、结晶度的提高以及热应力的消除,其中,PP的结晶度变化较大,由处理前的37.1%增加到处理后的52.1%。
关键词: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热处理结晶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325.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396(2006)06-0007-05通过改性使通用聚烯烃高性能化、功能化,已成为获得新材料的重要途径。
聚丙烯(PP)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可望提高PP的强度、模量、耐热性及表面硬度,有利于拓展P P的应用范围。
人们对P P/PET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效的增容方法[1,2]。
PP、PET都是具有一定结晶性的聚合物,两者共混必将对各自的结晶过程产生影响。
对于PP来说,PET分子链的存在及其在较高温度下即冻结而丧失流动性,可阻碍PP分子链的规整排列及其结晶过程。
对聚合物进行热处理,不仅可以消除材料内部热应力,而且能促进聚合物分子链运动重排,有利于结晶结构的完善及结晶度的提高。
本工作研究了热处理对PP/PET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实验部分1.1原料PP,Y1600,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生产;P ET,CB608,台湾远东纺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 -MAH),采用固相接枝法自制;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上海汽巴高桥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聚甲醛(POM)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U)共混体系相容性、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聚甲醛(POM)/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U)共混体系相容性、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相容结晶/结晶性聚合物共混体系由于其丰富的结晶形貌和复杂的微观结构,近年来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首次制备了聚甲醛(POM)/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U)共混物,对其相容性、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展开了系统研究。
此外,通过剪切场作用,制备了具有取向平行的环带球晶结构的薄膜,对其形成机理以及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探讨。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POM/PBS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POM/PBSU共混物在熔体状态时相容,呈均一熔体,其相容性来自于POM分子链中的亚甲基与PBSU分子中羰基的相互作用。
共混物从熔体冷却降温时,两组分分别结晶,形成晶纤相互穿插(interfibrillar)的结构。
共混物因此表现出两个相互靠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对应于两种晶纤的无定型区分子链的松弛。
第二部分,POM/PBSU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研究由于POM和PBSU较大的熔点差距,该共混体系表现典型的分步结晶的结晶行为。
在从均一熔体降温的过程中,POM首先结晶形成充满熔体的环带球晶。
共混物中POM环带球晶的生长速率和环带间距受共混物组成的影响。
在POM 结晶完全后继续降温,PBSU开始结晶,当PBSU含量大于50 wt%时,相较于纯PBSU,由于POM晶体对PBSU的成核作用,共混物中PBSU的结晶速率明显加快;而当PBSU 含量低于50 wt%时,由于共混物中PBSU连续度的降低,PBSU结晶受到限制,其结晶速率逐渐降低,甚至不发生结晶。
第三部分,POM/PBSU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POM/PBSU共混物中,当POM含量大于30 wt%时,PBSU能够提高POM的韧性,POM能够提高PBSU的使用温度。
当共混物中POM含量为3―10 wt%,样品表现出弱而脆的力学性能。
在此含量范围内的共混物中,POM能够在共混物基体中形成松散而完善的晶体框架。
非对称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与结晶行为的模拟退火研究

非对称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与结晶行为的模拟退火研究尹玉华;孙平川;李宝会;金庆华;丁大同【期刊名称】《计算物理》【年(卷),期】2007(24)1【摘要】利用模拟退火方法研究非对称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熔体分别在弱分离和强分离条件下的结晶过程.考察微相分离作用和结晶作用的相对强度对柱状组成的两嵌段共聚物平衡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嵌段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较弱时,结晶便破坏了柱状畴;当此相互作用足够强时,结晶过程可以有效地被限制在熔体微相分离所形成的柱状畴内.另外,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还存在一个模板区域,此时熔体形成的柱状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但在局部会变形或连通.这些结果和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当嵌段间的相互排斥作用非常强时,结晶被抑制,微相分离主导最终形态,观察到了非晶态结构.【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模拟退火方法;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微相分离【作者】尹玉华;孙平川;李宝会;金庆华;丁大同【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13【相关文献】1.聚四氢呋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 [J], 刘立志;姜炳政2.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与结晶 [J], 石晓虹;刘立志;方天如;姜炳政3.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形态与微相分离(Ⅱ)浇铸溶剂的影响 [J], 袁建军;徐祖顺;李小琴;程时远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氢呋喃两嵌段共聚物/聚四氢呋喃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 [J], 刘立志;姜炳政;周恩乐;牛刚5.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形态和微相分离(I)PEO含量及分子量的影响 [J], 袁建军;徐祖顺;李小琴;程时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动态流变学研究进展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动态流变学研究进展
姜苏俊;李光宪;贾向明;吴兆权;陆玉本
【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03(19)6
【摘要】对具有临界相行为(LCST、UCST)的聚合物共混体系,小应变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对体系在相分离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极其敏感,非均相结构的产生使体系在长时松弛区域表现出与均相聚合物体系不同的粘弹松弛行为,即弹性显著增加、松弛时间明显增长以及时-温叠加原理失效,偏离经典的线性粘弹理论模型。
这为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中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27-31)
【关键词】聚合物;共混体系;相行为;动态流变学;研究进展;长时松弛区域
【作者】姜苏俊;李光宪;贾向明;吴兆权;陆玉本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东莞毅兴塑料原料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1.21
【相关文献】
1.剪切流动对聚合物共混物相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杨其;李光宪;姜苏俊;唐萍;雷彩红
2.PVC/NBR(HNBR)/HDPE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Ⅲ)共混体系动态力学行
为和结晶行为研究 [J], 张邦华;王光;周庆业;郝广杰;宋谋道;张莹
3.高聚物两相体系相行为的流变学研究Ⅰ.均聚物共混体系相行为的研究 [J], 谢瑞;梁好均;杨秉新;姜炳政;章其忠;许元泽
4.聚合物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研究进展 [J], 刘丹丹;芦艾
5.剪切对聚合物共混体系相行为影响理论研究的进展 [J], 杨其;雷彩红;李光宪;唐萍;毛益民;欧阳文斌;罗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旋-聚乳酸/聚氧化乙烯晶/晶共混体系结晶行为的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s
Ma r .. 2 01 4
3 结 论
在P L L A /P E O ( 5 0 / 5 0 ) 共混 物 中 , P E O熔体 分散 、 夹 杂 在 已形 成 的 P L L A 晶体 中 , 形 成 片 晶
相互 穿 插或 微纤 晶相 互穿 插结 构 , 致 使共 混 物易 形成 较 松 散 、 较 大球 晶. P L L A / P E O共 混 体 系 中 两组 分虽 然相 继 结 晶 , 但 由于 P L L A、 P E O在非 晶
温度相差很大, 降温非等温结晶过程 中, P L L A相
先结 晶 , 随 温 度 降低 P E O 相后 结 晶 , 而在 升 温 过 程 中两组 分 对应 的结 晶部 分分 别 熔融 . 从 图 中不 难看 出 , 随 温度 的升 高 , 先 出 现 的 熔 融 峰 对 应
P E O相 , 而 后 出现 P L L A相 的 熔 融 峰 , 这 进 一 步 说 明 了共 混物 中两 组分 ( 即P L L A相 、 P E O相 ) 分
V0 乳 酸/ 聚 氧 化 乙烯 晶/ 晶 共 混 体 系 结 晶 行 为 的 研 究
曹 亮, 龚小弟 , 廖 小青 , 刘 香
( 重庆文理 学院材 料与化 工学 院 , 重庆 永川 4 0 2 1 6 0 )
[ 摘
要] 采用 T H M S 6 0 0热台联用偏光显微镜 ( P L M) 、 红外光谱 ( n1 一I R ) 研 究了 P L L A / P E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S/PBA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其结晶行为
王 海 军a,b,冯 会 平a,王 学 川a,b
(陕西科技大学 a.资源与环境学院;b.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ES/PBA)共 混 物,并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 描 量 热 仪 (DSC)等 手 段 研 究 了 PES/PBA 共 混 物 两种组分的相容 性 及 结 晶 动 力 学。 相 分 离 形 貌 和 玻 璃 化 转 变 温 度 结 果 表 明,PES/PBA 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共混体系。利用 Avrami方程分别研究了共混物中两种组分的 等 温结晶动力学,并计算 了 相 关 的 结 晶 动 力 学 参 数。PES 的 结 晶 速 率 随 着 PBA 的 增 加 而 减小,Avrami指数基本不变;PBA 的结晶速率也随着 PBA 含量的降低而减小,但 其 结 晶 机理不受共混比例的影响。 关 键 词 :聚 丁 二 酸 乙 二 醇 酯 (PES);聚 己 二 酸 丁 二 醇 酯 (PBA);共 混 ;相 容 性 ;结 晶 中 图 分 类 号 :O 793 文 献 标 志 码 :A
图2为 PES/PBA(50/50)共混物在不同状态 下的 POM 图。从图2(a)中看出,PES/PBA 共混 物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相 分 离 现 象 ,两 种 组 分 形 成 了 “海
岛”结构。由图2(b)看 出,把 温 度 降 低 至 PES 的 熔点 (101 ℃)和 PBA 熔 点 (55 ℃)之 间 的 65 ℃ 时,PES在相分离“海 岛”结 构 中 的“岛”区 域 内 结
图1 PES和 PBA 分别在65 ℃和38 ℃结晶的 POM 图 Fig.1 POM micrographs of the spherulitic morphologies of neat PES and PBA after complete crystallization at 65 ℃and 38 ℃
PES/PBA 共 混 物 的 制 备 以 氯 仿 作 为 共 溶 剂,溶液的 浓 度 为 0.25 mg·mL-1,共 混 物 的 质 量比 例 (m (PES)/m (PBA))分 别 为 100/0、70/ 30、50/50、30/70 和 0/100。 使 用 溶 液 浇 铸 法 在 乙 醇超声清洗后的载玻片上制备 PES/PBA 共 混 物
Abstract:Blends of poly(ethylene succinate) (PES)and poly(butylenes adipate) (PBA),both biodegradable semicrystalline polyesters,have been prepared by co-dissol- ving the two polyesters in chloroform and casting into films.Miscibility and crystalliza- tion behavior of PES/PBA blend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 try (DSC)and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POM).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S is immiscible with PBA as shown by the biphasic melt and the unchange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Avrami equation has been adopted to study the isothermal process.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E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BA while the Avrami index ndoes not change.Similarly,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BA also decrea- 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BA;however,the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PBA is not af- fected by the blend ratio in the blend with high PBA content. Key words:poly(ethylene succinate);poly(butylene adipate);blends;miscibility;crys- tallization
图2 PES/PBA(50/50)共混物不同状态下的 POM 图 Fig.2 POM micrographs of PES/PBA (50/50)at different situations
2.2 PES/PBA 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图 3为 PES/PBA 共混物在150 ℃消除热历
相。位于多个分散相区的 PES 组分在结晶 时,其 分子 链 成 核 与 扩 散 过 程 均 受 到 PBA 组 分 熔 体 的 抑制,导致分散相区内 PES 组 分不能形成完整 的 球晶结构。当温度降低至 PBA 熔点以下时,位于 连续相内的 PBA 组分开始结晶。在 PBA 组分的 结晶过程中,已经结晶固化的 PES组分也会阻 碍 PBA 分 子 链 的 扩 散,导 致 PBA 形 成 的 晶 体 与 纯 PBA 相比也非常不完善。
近 年 来,随 着 人 们 对 环 境 保 护 越 来 越 重 视,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1-2]。脂肪族聚 酯 类 属 于 一 类 生 物 降 解 高 分 子 材 料,由 于 具 有 良 好 的 生 物 降 解 性 和 使 用 性 能,
收 稿 日 期 :2014-09-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04045;21276151);陕西省 重 点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资 助 项 目(2013KCT-08);陕 西 科 技 大 学 科 研 创 新
第230615卷年第84月期 Journal of Qingdao Uni青ver岛sity科 of技 Sc大ien学ce a学nd报 T(e自ch然nol科og学y(版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Alu.g36.20N1o5.4 文 章 编 号 :1672-6987(2015)04-0413-05;DOI:10.16351/j.1672-6987.2015.04.012
Miscibility and Crystallization of Poly(ethylene succinate) (PES)/Poly(butylenes adipate)(PBA)Blends
WANG Hai-juna,b,FENG Hui-pinga,WANG Xue-chuana,b
(a.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b.Shaan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Technology,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
薄膜,所得薄膜厚度约为250nm。将共混物薄 膜 在150 ℃热台上熔融10min消除热历史后,以50 ℃ ·min-1降 温 速 率 降 温 至 结 晶 温 度 等 温 结 晶 。 1.2.2 测 试 方 法
PES和 PES/PBA 共 混 物 的 球 晶 和 相 分 离 形 貌使用日 本 奥 林 巴 斯 株 式 会 社 Olympus BX51 型 偏光显微镜观察;热处理在英国 Linkam 公司 LK- 600PM 型控温 热 台 上 进 行;DSC 实 验 在 德 国 耐 驰 仪器制造 有 限 公 司 DSC200F3 型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仪 上进行,首先将样品升温至 150 ℃ 保 温 10 min消 除热历史,然 后 以 10 ℃ ·min-1 降 温 速 率 冷 却 至 -60 ℃,再以10℃·min-1升温速率加热至150℃。
团队资助项目(TD12-04) 作 者 简 介 :王 海 军 (1978— ),男 ,副 教 授 .
414Βιβλιοθήκη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 36 卷
目前已成为 国 内 外 广 泛 研 究 的 热 点 。 [3-4] 聚 丁 二 酸乙二醇 酯 (PES)是 一 种 半 结 晶 性 的 脂 肪 族 聚 酯,具 有 良 好 的 降 解 性、柔 顺 性 和 热 稳 定 性,在 生 物材料、食品包装 和 塑 料 薄 膜 等 方 面 存 在 着 巨 大 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 [5-9] 高 聚 物 的共混改性是一种常用于提高高分子材料综合性 能的方法;但是,到目前 为 止,有 关 PES与 其 它 可 降解性 脂 肪 族 聚 酯 共 混 物 研 究 报 道 还 较 少 。 [10-12] 因此,本研 究 通 过 热 台 偏 光 显 微 镜(POM)和 差 示 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 PES/PBA 共混物的相分 离形貌以及等温结晶过程,依据相分离形貌和玻璃 化转变温度分析了两种组分的热力学相容性,通过 Avrami方程分 析 了 等 温 结 晶 动 力 学 参 数,所 得 研 究结果为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脂肪族 聚酯共混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原 料 聚 丁 二 酸 乙 二 醇 酯 (PES),Mw = 1.0 × 104
g·mol-1,熔 点 101 ℃;聚 丙 烯 酸 丁 酯 (PBA), Mw= 1.2×104g·mol-1,熔 点 为 55 ℃。 均 购 于 Sigma-Aldrich 公 司 。 1.2 实 验 方 法 1.2.1 样 品 制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