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测量与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引言:儿童的体格生长是衡量儿童健康和发育情况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一个重要依据。
针对儿童的体格生长,医学界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本文将介绍儿童体格生长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讨论。
一、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身高是儿童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儿童的身高测量需要在儿童站立姿势下进行,将测量尺沿着儿童头顶至脚底的中央垂直线上放置,并让儿童身体保持直立。
测量时,注意尺子的末端要与儿童身体完全接触,并确保测量时尺子与地面垂直。
此外,为了减少误差,测量时最好重复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儿童的身高。
2.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另一个关键指标。
儿童的体重测量通常需要在儿童脱离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采用体重秤进行测量。
测量时,要确保儿童裸露身体,没有穿鞋或者任何重物,同时身体要保持稳定。
同样地,为了减少误差,体重测量最好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
3.头围测量:头围是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头围测量需要使用软尺,并将软尺绕过婴幼儿的额骨突起和枕骨突起,放在耳朵上方和颞骨突起之间的最高部位。
同样地,为了减少误差,头围测量也最好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
4.胸围测量:胸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胸围测量需要使用软尺,并将软尺绕过儿童胸部最丰满的位置,在胸部两侧贴合。
同样地,为了减少误差,胸围测量最好进行3次,并取平均值。
二、评价指标: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主要通过体格生长曲线和百分位数来进行。
体格生长曲线是以年龄为横坐标,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等指标为纵坐标,通过观察曲线的形状和斜率来判断儿童体格生长情况,通常根据曲线的形状分为正常、滞后和超前三种类型。
百分位数则是将儿童个体的各项指标与同龄儿童群体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通常用于评价儿童个体的体格生长情况,10%以下的百分位数表示该项指标偏低,90%以上的百分位数表示该项指标偏高。
幼儿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及评价表

幼儿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及评价表幼儿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及评价表幼儿的体格发育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精确评估幼儿的体格发育水平,我们设计了一份专用的“幼儿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及评价表”。
该评价表结合了多项体格测量指标,旨在关心家长和教育工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全面评估,并准时实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下是我们在评价表中列出的主要体格发育指标和相关测量项目:1. 身高测量:使用专业的身高测量仪器,测量幼儿的身高。
身高是评估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正常生长的幼儿应当保持在同龄群体的平均水平上。
2. 体重测量:通过精确的体重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幼儿的养分状况和生长速度。
正常生长的幼儿应当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意味着健康问题。
3. 头围测量:幼儿头围的测量可以反映大脑发育状况。
通过与同龄幼儿的头围比较,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
4. 身体比例测量:通过测量幼儿的上肢、下肢和躯干的长度,我们可以评估幼儿的身体比例是否协调。
正常发育的幼儿应当保持相对均衡的身体比例。
5. 握力测量:握力是评估幼儿手部肌肉力气和手眼协调的重要指标。
通过握力测量,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幼儿手部肌肉发育是否正常。
以上仅是评价表中列出的一部分体格发育指标和测量项目。
在使用该评价表时,我们建议家长和教育工依据幼儿的详细状况,结合医生或专业机构的指导,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留意每个幼儿的发育速度和时间上的差异,不要将全部幼儿都套入同一标准中。
评价表的使用可以关心家长和教育工准时发觉幼儿的发育问题,并实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评价表中,我们还供应了一些常见的体格发育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关心家长和教育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体格发育指标测量及评价表是一项有助于全面评估幼儿生长发育的工具。
通过精确测量和综合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并准时实行措施来促进其健康成长。
家长和教育工可以将该评价表作为一个有用的参考,关心他们关注幼儿的体格发育,并赐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体格测量与评价.

一、成人身高测量
使用器材: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子或机械的身
高计。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标准刻度钢尺检查其 刻度是否准确,1米的误差不能大于0.1cm
受试者 赤足、立正姿势站在 身高计的底板上 (上肢自然下垂,足跟 并拢,足尖分开成 60°),足跟、骶骨 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 相接触(三点靠立 柱),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前方,耳廓上缘与眼 眶下缘成水平(两点 成水平);
反应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 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成人腰围的测量
1)使用器材: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软尺,使用前先校正,用标 准钢尺校对, 每米误差不超过0.2cm。 测量意义:腰围与腹内脂肪含量相关,是反映腹部脂肪分 布的重要指标,腰围 作为腹部肥胖诊断指标已得到广泛认 可。 2)测量方法:在清晨未进食的情况下,在测量定位点将软尺水 平围绕一周。 ⑴被测者:自然站立、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勿用力挺胸或收腹。 ⑵测试者站位:在被测者的前方或右前方。 ⑶测量定位:至肋骨下缘和髂棘连线中点,左右两侧各定 一个点,测量时软尺应通过两个测量 点。 (腰围的水平位置为脐线) ⑷读数要求:在被测者呼吸末期读数,以厘米为单位,读至 0.1cm,两次测量误差不超过1cm。 注意事项:保持卷尺水平,轻贴皮肤,被测者处于平静状态, 不要挺胸或收腹。
1 )使用器材:皮褶厚度计。使用前需校正:指针调至“0”后,须将皮褶 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至国际规定的10g/mm2的范围内。
2)测量方法
⑴受试者:穿着背心和短裤。上肢自然下垂。 ⑵测试者:测试者找出被测者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 2cm处(左肩峰至尺骨鹰 嘴连线的中点) ,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者部分皮肤和皮组 织夹提起来。右手握皮褶计,在该皮褶提起点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 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 回落后立即读数,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任两次之间所测的数值误不 应超过5%。 注意事项:测量时皮褶计器材: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子或机械 的体重 秤,目前常用的是复合的身高体重计。使用前检验 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误差不超过 0.1kg,检 验方法是分别称量备用的10kg、20kg、30kg的标 准砝码,检查指示读 数与标准砝码差值是否在允许 范围。灵敏度检验方法:是置100g砝码,机械的体 重秤应观察刻度尺抬高3mm或游标移动显示0.1kg 位置,电子体重秤应显示 0.1kg。 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穿着短裤短袖衣,站 在秤台中央。
《体格测量与评价》课件

体能训练与体格测量
体能训练计划制定
通过体格测量,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 质和体能水平,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体 能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表现。
训练效果评估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进行体格测量,评 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 保训练的有效性。
运动员选材与体格测量
选材标准制定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体格测量标准,作为选拔优秀运动员的 重要参考依据。
腰围和臀围的比例,用于评估腹部脂 肪堆积程度。
身体比例评价
身高与体重比例
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反映身 体的匀称程度。
上下身比例
上身长度与下身长度的比例,影响 身体的美观度。
肩宽与臀宽比例
肩宽与臀宽的比例关系,影响身体 的宽度和曲线。
肥胖程度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标准
根据BMI判断是否肥胖,以及肥胖程度。
注意事项
身高测量时,要保证测量仪或标尺放置在平坦地面上,避免受潮、震动 、阳光直射。
体重测量
01
02
03
体重
指人的质量,通常以千克 (kg)为单位。
测量方法
使用电子体重秤或机械体 重秤,受试者脱去鞋和厚 重衣物,站稳体重秤,保 持身体直立,目视前方。
注意事项
体重测量时,要保证体重 秤放置在平坦地面上,避 免震动、潮湿和阳光直射 。
动化、智能化的体格测量。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 的人体模型,方便进行虚拟的体
格测量和模拟。
个性化体格测量服务的发展
个性化体格测量服务可以根据每 个人的身体特征和需求,提供定
制化的测量方案和评价报告。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越来 越高,个性化体格测量服务将有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

实验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实验目的】通过标准化测量,了解人体的基本外部形态,包括身体量度、长度、围度指标,并计算出部分体格指数,对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水平进行初步评价。
【实验原理】体格测量与评价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方法。
体格是指人体形态发育特征,即是人体各个环节在空间所占的比例大小,它包括身体的量度、长度、围度、宽度。
【实验方法】1.体重的测量测量仪器:电子体重计测量方法:体重计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轻上体重计,立于中间,测试者待受试者站稳后,记录显示屏的数据。
测量误差:少于0.1kg。
注意事项:(1)受试者按要求着装,上下秤台动作要轻。
(2)测试一定数量(约25人)受试者后,应校对仪器,将指针调整至零点。
2.身高的测量测量仪器:身高计测量方法:受试者以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30°-4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保持耳眼水平位。
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
测量误差:少于0.5cm。
注意事项:(1)仪器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向着光源。
(2)测试者读数时两眼视线与受试者的身高保持在同一水平。
(3)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的松紧应当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
3、胸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
按照围度测量要求(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选择测量参照点,带状尺水平绕行一周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cm。
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注意带状尺是否有折转,位置是否正确,带状尺松紧要适宜。
(2)读数应在呼气之末、吸气之前进行。
4、上臂紧张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将左手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
测试者将带状尺绕行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一周后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cm。
体格测量与评价范文

体格测量与评价范文引言:体格测量是一种通过测量人体各个方面的特征和指标来评估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的方法。
这些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率、肌肉量、骨量等。
对于个人和医疗专业人士来说,了解和评估一个人的体格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健康问题的线索、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参考,以及评估潜在健康风险的基础。
一、身高和体重测量及评价:身高和体重是最基本的体格指标之一、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自报方式进行。
直接测量通常是使用身高测量器或悬梁秤来进行的,而自报方式则是由个体自己提供身高和体重信息。
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这是一种判断一个人体重与身高的关联程度的指标。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BMI指数,人体形态可以被划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等几个类别。
二、体脂肪率测量及评价:体脂肪率是指身体中脂肪组织在总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
体脂肪率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皮褶厚度测量、双能X射线吸收法、生物阻抗法和超声波法等。
其中,生物阻抗法是最常见也是最便捷的方法之一、生物阻抗法通过测量身体对电流的电阻程度来估计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是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体脂肪率高与一系列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三、肌肉量测量及评价:肌肉量是指身体中肌肉组织的总质量。
肌肉量的测量通常可以通过生物阻抗法或其他体积估计法进行。
肌肉量在健康评价中的重要性不亚于体脂肪率。
肌肉量的减少与肌肉骨骼疾病、肌肉功能下降和老年病等问题有关。
肌肉量的测量和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和营养方案非常重要。
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体力和体能水平。
四、骨量测量及评价:骨量是指人体骨骼系统的总质量。
骨量的测量通常可以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来进行。
骨量的评价对于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减少和骨脆性增加。
儿童体格测量与生长发育评价

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 婴幼儿每次进行健康检查时,需按照儿童生 长发育监测图的运动发育指标进行发育监测 ,定期了解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及时发 现发育偏离儿童。有条件地区可开展儿童心 理行为发育筛查。
儿童行为发育的四个能区
大运动 精细运动
运动发育
语言
个人-社会
• 运动的发育 - 大运动
3 个月: 6 个月: 抬头 坐
8~9 个月:
11 个月: 12~15个 月: 2 岁:
爬、扶站
独站 走 双脚跳
2.5 岁:
3 岁: 5 岁:
独脚跳
双脚交替下楼梯 跳绳
大运动发育(口诀)
二抬 lifts head 四翻 rolls over 十站 stands alone 周岁走 walks alone
六坐 sits
八爬 creeps
群生长参数增长值对照,可及时早期发现和干 预个体的生长偏离。
24
•
将个体儿童不同年龄时点的测量值在生长曲线图上描 记并连接成一条曲线,与生长曲线图中的参照曲线比较 ,即可判断该儿童在此段时间的生长速度是正常、还是 增长不良或过速。纵向观察儿童生长速度可掌握个体儿 童自身的生长轨迹。 • ①正常增长:与参照曲线相比,儿童的自身生长曲线与 参照曲线平行上升即为正常增长。 • ②增长不良:与参照曲线相比,儿童的自身生长曲线上 升缓慢(增长不足:增长值为正数,但低于参照速度标 准)、持平(不增:增长值为零)或下降(增长值为负 数)。 • ③增长过速:与参照曲线相比,儿童的自身生长曲线上 升迅速(增长值超过参照速度标准)。
某男婴体重增长曲线
18 16 14 12
体重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月龄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人体的体格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等各个方面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给出人体的生理状况,进而对身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价。
而营养学的评价则能够分析人体的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物质的情况,进一步评估人体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探讨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并分析其意义和方法。
首先,人体的体格测量对于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和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首先是身高的测量,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发育状况和遗传特征。
身高的增长过程反映了人体骨骼和肌肉等组织的发育情况,有助于了解个体的成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因此,通过身高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对生长发育不良的儿童进行干预。
其次,体重的测量对于了解个体的肥胖程度和身体质量非常重要。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体重过轻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易感染疾病,而体重过重则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因此,通过体重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体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个体的脂肪分布和体脂肪含量。
过多的体脂肪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而过少的体脂肪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通过体脂肪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和身体组成,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其次,营养学的评价可以从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物质的角度来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
饮食结构反映了个体的膳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例如主食、蛋白质、脂肪和蔬菜等食物的摄入情况。
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评估,我们可以判断个体的膳食均衡程度,进一步指导合理的饮食调整。
此外,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也是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通过摄入营养物质的量和质量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个体是否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摄入过量的问题。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自然站立,手臂自然下垂,肌肉不要紧
张;位置定位要准确; 评价: 1-5 岁儿童上臂围的评价标准: >13.5cm 营养正常, 12.5-13.5CM营养中等,<12.5CM营养不良
儿童头围的测量
头围:(反应大脑与颅骨的发育指标,头围的大小与脑发育 有关,3岁以下儿童需测量)
1 )使用器材: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软尺,使用前先校正, 用标准钢尺校对, 每米误差不超过0.2cm。 2)测量方法 被测者: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测量者: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用右手拇指将软尺 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枕 骨粗隆及左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 处的读数,以cm为单位,读至0.1cm。 3)注意事项: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不能打 折,长发和梳辫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上、下 分开,使软尺紧贴皮肤。
被测者
让母亲脱去小 儿鞋帽和厚衣 裤,使其仰卧 于量板 中线上
测试者
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 板,面向上,两耳 在同一水平 线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 缘连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位 于小儿右侧,左手按着两膝, 使两下肢并排紧贴底板,右手 移动足板,使其紧贴两侧足跟, 然后读取足板在两侧尺上所指 刻度数,至0.1cm重复两次, 取平均值;
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
中位数百分比=实测值÷中位数×100% 1、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法,标准如下:
评价
营养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参考标准体重(WT/A)中位数(%)
90-100 75-89 74-60 <60
参考标准身高( HT/A) 中位 数(%)
95-100 90-94 85-89
二、成人体重测量
使用器材: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子或机械 的体重 秤,目前常用的是复合的身高体重计。使用前检验 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误差不超过 0.1kg,检 验方法是分别称量备用的10kg、20kg、30kg的标 准砝码,检查指示读 数与标准砝码差值是否在允许 范围。灵敏度检验方法:是置100g砝码,机械的体 重秤应观察刻度尺抬高3mm或游标移动显示0.1kg 位置,电子体重秤应显示 0.1kg。 测量前排空大小便, 穿着短裤短袖衣,站 在秤台中央。
儿童胸围与头围的关系
头胸围交叉:如果2.5岁时胸围还小于头围,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胸部肺发育不良
1岁时
头围与胸围 大致相等
交叉情况 交叉晚说明 营养欠佳或 发育不良
1岁后
胸围与头围 的差约等于 小儿的年龄
儿童的体重测量
使用器材:婴幼儿专门体重磅秤或成人体重计。 被测者:1岁以下取卧位,1-3岁幼儿取坐位。测 量前排空大小便,脱去鞋帽和外衣穿着短 裤短袖衣,安静地位于称台中央。 测量者:读取读数,读至0.1kg 注意事项:婴幼儿无法独立配合测量,可用减差 法进行测量;使用前要检查器材,并 进行校正。
一、成人身高测量
使用器材: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子或机械的身
高计。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标准刻度钢尺检查其 刻度是否准确,1米的误差不能大于0.1cm
受试者 赤足、立正姿势站在 身高计的底板上 (上肢自然下垂,足跟 并拢,足尖分开成 60°),足跟、骶骨 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 相接触(三点靠立 柱),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前方,耳廓上缘与眼 眶下缘成水平(两点 成水平);
⑶测量方法:测量者用软尺置于测量点,水平围绕一周进行测量;
⑷读数要求:以“cm”为单位,读至0.1cm。
六、成人上臂围测量:
1)使用器材: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软尺,使用前先校正,用标准 钢尺校对, 每米误差不超过0.2cm。 上臂围分为上臂紧张围和上臂松弛围,两者差值越大说明肌肉发育状况 越好,反之说明脂肪发育状况良好。 2)测量方法 ⑴上臂紧张围: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 令被测者斜平举左上臂,角度约为 45°,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曲肘,用 软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软尺围成的围径要与上臂垂 直,松紧度要 适宜,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⑵上臂松弛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驰时的围度。 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后,将软尺保持原位不动,让被测者将上臂缓慢自然 下垂,软尺在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测量误差不超过 0.5cm。
皮褶厚度计
2)肩胛下角(背部)皮褶厚度
使用器材 : 皮褶厚度计。使用前需校正:指针调至“ 0” 后, 须将皮褶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至国际规定的 10g/mm2的范围内。 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 测量者:在被测者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 2cm处,顺自然皮褶方 向将皮褶纵向捏起测量其厚度,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 立即读数,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任两次之间所测的数 值误不应超过5%。 注意事项:皮褶计要与水平成45°。
注意事项
每天使用前进行校正。受 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 下动作要轻测量体重标准 (如穿着厚薄。测量前不 能喝 水、进餐,测量时间 等)要统一。
受试者
测量步骤
将体重秤置于平坦地 面上,调零。
读数
测试者
待受试者站稳、秤的指针或数字稳定后读数。 以kg为单位, 精确至0.1kg,两次读数误差不 超过0.1kg.
测量者: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 固定于婴幼儿胸前右侧
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 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 回至零点,读取软尺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读0.1cm。
注意事项: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位置的准确;各处软尺轻轻贴于皮肤,皮下脂
肪厚的婴幼儿,软尺接 触皮肤宜稍紧些。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
体格测量与评价
体格测量的内容
人 测量项目
婴儿
幼儿 成人Leabharlann 身长、体重、头围、胸围,臀长、上臂围
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坐高,上臂围 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褶厚度
体格测量的意义: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
现在把小腿围称为第四围,可见这一围是仅次于胸围,腰围,臀 围的重要性了,理想的小腿围=身高CM*0.5-50.研究证明 小腿围太细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肩胛下角
肩胛部皮褶
★
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 厘米处。与脊柱成 450方向捏提皮褶。
3)腹部皮褶厚度测量:
使用器材:皮褶厚度计。使用前需校正:指针调至“0”后, 须将皮褶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至国际规定的 10g/mm2的范围内。 被测者:自然站立 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将距脐左侧1cm处的
皮肤和皮下组织沿着与正中线平行方向捏
⑴被测者:自然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呼吸平静。 ⑵测量定位:对男性和尚未发育的女性,软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对于 已发育女性,软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 ⑶测量方法:将软尺上缘经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 ⑷读数要求:在被测者呼气末期读数,以厘米为单位,读至0.1cm。 3)注意事项:被测者姿势要正确,不要低头、耸肩、挺胸、驼背;软尺松 紧要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
注意事项
足板与顶板平行, 与底板垂直;两 侧刻度一致时, 方可读数,
儿童身长的测量
三岁以上的儿童: 2、身长: 使用器材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子或机械的身高计。使用前 应校对零点,以标准刻度钢尺检查其刻度是否准确,1米的 误差不能大于0.1cm 被测者:受试者赤足立正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 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 60 度),足跟,骶骨部及 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三点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 (两点呈水平)。 测量者:测量者向下移动头板使其与头顶接触,读至0.1cm。 注意事项:(同成人身高测量);另备不同高度的小椅 子,身高坐高计靠墙放置,小椅子的靠 背要 紧靠身高坐高计立柱。
1 )使用器材:皮褶厚度计。使用前需校正:指针调至“0”后,须将皮褶 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至国际规定的10g/mm2的范围内。
2)测量方法
⑴受试者:穿着背心和短裤。上肢自然下垂。 ⑵测试者:测试者找出被测者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 2cm处(左肩峰至尺骨鹰 嘴连线的中点) ,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者部分皮肤和皮组 织夹提起来。右手握皮褶计,在该皮褶提起点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 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 回落后立即读数,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任两次之间所测的数值误不 应超过5%。 注意事项:测量时皮褶计与上臂垂直,不能把肌肉夹提起来。
⑶读数:读数时以“cm”为单位,读至0.1cm,读后做记 录。
7、皮褶厚度测量(了解皮下脂肪厚度,判断人的肥瘦)
测量意义:皮褶厚度测量是测量和评定人体组成的简便方法,人体脂肪大 约有 2/3 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 脂肪的厚度,判断人体肥胖情况,而且可以用所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推 测全身的脂肪数量,来评价人体组成的比例,间接反映能量的变化。 肱三头肌
起,用皮褶计测量距拇指约1cm处的皮褶 根部厚度。
锁骨中线
程序5 腹部皮褶测量
脐水平线
脐水平线与右 锁骨中线交界 处。沿躯干长 轴方向纵向捏 提皮褶。
二、儿童体格测量
身长 使用器材: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将其平放在平坦地面
滑板 底板 2头板
2围板 2侧围板上面均有刻度,精确到厘米
儿童身长的测量方法
测试者 站在被测者 右侧,将 滑板移至 受试者头 顶。
读数 读数时双眼 应与压板的 平面等高, 以厘米为单 位,读至小 数后一位 0.1cm,并记 录。
注意事项
测量器材应置于 水平地面并靠墙。 测量姿势要求 “三点靠立柱” “两点成水平”, 水平压板与头部 接触时要适度, 头顶的发辫要松 开,发结等饰物 要取下。
儿童胸围的测量
胸围测量意义:胸围是胸廓的最大围度,是人体宽度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胸
廓的大小和肌肉发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 同时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