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测定SOP
SOP-FF-9-012-D 黏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黏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SOP-FF-9-012-D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质管部分发部门:质管部、检验室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33 第79页 目的:建立黏度测定法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黏度测定过程。
范围:适用于黏度的检查。
职责:检验室主任、检验者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概述1.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产生阻抗能力的性质,常用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转性黏度表示。
2.动力黏度也称为黏度系数(η),假设流体分为不同的平行层面,在层面切线方向单位面积上施加的作用力,即为剪切应力(τ),单位是Pa 。
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流体各个平行层面发生梯度速度流动。
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各流体层面流动速度的差异,称之为剪切速率(D ),单位是s -1。
动力黏度即为二者的比值,表达式为η=dτ/d D ,单位为Pa 〃s 。
因Pa 〃s 单位太大,常使用mPa 〃s 。
3.流体的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关系反映了其流变学性质,根据二者的变化关系可将流体分为牛顿流体(或理想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在没有屈服力的情况下,牛顿流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是线性变化的,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均属于此类。
非牛顿流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是非线性变化的,高聚物的浓溶液、混悬液、乳剂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均属于此类。
在测定温度恒定时,牛顿流体的动力粘度为一恒定值,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而非牛顿流体的动力粘度值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在某一剪切速率条件下测得的动力粘度值又称为表现粘度。
4.运动黏度为牛顿流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在相同温度下密度的比值,单位为m 2/s 。
因m 2/s 单位太大,常使用mm 2/s 。
5.溶剂的粘度0η常因高聚物的溶入而增大,溶液的粘度η与溶剂的粘度0η的比值η)称为相对粘度(rη),通常用乌式粘度计中的流出时间的比值(T/T0)表示;(η/当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相对粘度的对数比值与高聚物溶液浓度的比值,即为该高聚物的特性黏数[]η。
粘度测定SOP

黏度测定SOP1 主题内容建立粘度测定操作程序,规范粘度测定的操作方法,为物料的检测和判定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流体的运动黏度、动力黏度测定。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4 职责QC主管:保证该标准的执行;QC检验员:负责按该标准进行操作。
5 内容5.1 原理5.1.1 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一般采用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度数表示。
5.1.2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毛细管式黏度计适用于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
5.1.3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小,称之为动力黏度,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以mm2/s为单位。
药典采用在规定条件下测定供试品在平氏黏度计中流出时间(s),与该黏度计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相乘,即得供试品的运动黏度。
5.2 仪器用具5.2.1 恒温水浴能恒温±0.1℃(运动黏度的测定)5.2.2 温度计分度为0.1℃5.2.3 秒表分度为0.2秒5.2.4 平氏黏度计5.3 操作5.3.1 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5.3.1.1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取毛细管内径符合要求的平氏黏度计1支,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下同)中,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转,抹去黏附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被测物体所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处下降至测定线m2的流出时间。
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粘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总编号:1目的规范粘度检验方法,保证检验方法的一致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生产过程中的粘度的检测。
3 测量工具(1)粘度测试仪(2)烧杯(3)水银温度计(4)转子4 检测步骤(1)首先打开电源。
(2)观察水平泡,调节支架下部的水平调整螺钉,使气泡在水平泡的中间位置,说明产品接近水平。
如图所示。
水平泡(3)准备被测液体,置入直径不小于70mm的烧杯或直角容器中,准确地控制被测液体的温度。
(4)在测量前,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粘度范围,然后在量程表中,选择合适的转子和转速,选择适配的转子旋入转子连接头(向右旋装上,向左旋卸下)。
装卸转子时,必须用手将连接螺杆微微向上抬起。
NDJ-5S量程表(5)旋转升降旋钮,使仪器缓慢地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液体中,直至转子液面标志和液面相平为止。
(6)再次调整好仪器水平。
(7)依照量程表,调节粘度计面板上的“转子选择”键,每按一下“转子”键更换一种转子型号,转子共有“0”,“1”,“2”,“3”,“4”五个型号。
再调节粘度计面板上的“转速设定”键,每按一下“转速”键更换一种转速档位,转速共有“60”,“30”“12”“6”四个档位。
转子和转速设定完成后,按“确定”键再按“启动停止”键,仪器就会自动开始测量,逐步搜索到合适的转速。
最后显示出测量的结果或自动显示所需调换的转子号。
转子选择比分比转速设定粘度5 注意事项1.本仪器适宜于常温下使用,被测样品的温度应在±0.1℃以内,否则会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2.仪器必须在指定的电压和频率及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使用,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3.装卸转子时应小心操作,应将连接螺杆微微抬起,不要用力过大,不要让转子横向受力,以免转子弯曲。
4.装上转子后不得将仪器侧放或放倒。
5.连接螺杆和转子连接端面及螺纹处应保持清洁,否则将影响转子的正确连接及转动的稳定性。
6.仪器升降时应用手托住,防止仪器自重坠落。
7.每次使用完毕,应及时清洗转子(不得在仪器上进行转子清洗)。
黏度测试操作规程

黏度测试操作规程一、引言黏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流动性。
黏度测试的目的是确定物质的流动性能,以便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物质的适用性和性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黏度测试的操作规程,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测试仪器和材料1. 黏度计: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黏度计,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 标准溶液: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溶液,用于校准和验证黏度计的准确性。
3. 手套和防护眼镜: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卫生,使用手套和防护眼镜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黏度计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b. 校准黏度计,使用合适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2. 样品准备a. 选择适当的样品,并按照需要进行预处理,例如稀释、加热或过滤等。
b. 确保样品充分均匀,并将其置于测试容器中。
3. 测试操作a. 将测试容器放置在黏度计的样品槽中,并确保测试容器完全覆盖。
b. 设置测试条件,例如温度、转速和时间等。
c. 启动黏度计,开始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d. 在测试过程中,注意观察容器内样品的流动状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记录与分析a. 测试完成后,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样品的黏度值、温度、转速和时间等。
b.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样品的流动性能。
5. 清洁和维护a. 在测试完成后,关闭黏度计并清洁测试容器和样品槽。
b. 定期进行黏度计的维护,例如清洁、校准和更换耗材等,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请佩戴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个人安全。
2.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通风设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3. 在使用和处理测试样品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和规定。
4. 如果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请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五、结论通过遵守以上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对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进行准确、可重复的黏度测试。
粘度的测试方法

粘度的测试方法
1.目的:
为了统一规范品管部化验员检测公司原料或产品的粘度试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料或产品的粘度检测。
3.引用标准:GB 12007.4
4.定义:粘度粘度是流体的内摩擦,是一层流体与另一层流体作相对运动的阻力,以CPS 表示。
5.验收标准:参见公司相关产品规格书执行标准或原料检测验收标准。
6.试样标准:取适当液体样品。
7.测试方法:采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试,测量误差小于±0.5%超级恒温槽,波动范围小于±0.5℃。
8.测试步骤:
8.1视试样粘度大小选用适宜的转子及转速。
8.2将转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使液面至旋转液位标线。
8.3将测试容器中的试样和转子恒温至25±0.5℃(或按产品标准选择温度),并保持试样温度
均匀。
8.4开始旋转,等指针稳定后读取表上数值,乘上变速器,转管倍数,得到胶水粘度值。
8.5试验结果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一般至少要有3组数据。
9.注意事项
9.1严禁将粘度计放在不稳定不平整的工作台上使用;
9.2胶孔所装胶水不能太满。
9.3测试前表里指针先调到零。
9.4测量高粘度试样时候,一定要等到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9.5实验完毕后注意清洁硬度计表面卫生,如发生异常应及时修理。
粘度的测试方法

1.目的:
为了统一规范品管部化验员检测公司原料或产品的粘度试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料或产品的粘度检测。
3.引用标准:GB 12007.4
4.定义:粘度粘度是流体的内摩擦,是一层流体与另一层流体作相对运动的阻力,以CPS 表示。
5.验收标准:参见公司相关产品规格书执行标准或原料检测验收标准。
6.试样标准:取适当液体样品。
7.测试方法:采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试,测量误差小于±0.5%超级恒温槽,波动范围小于±0.5℃。
8.测试步骤:
8.1视试样粘度大小选用适宜的转子及转速。
8.2将转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使液面至旋转液位标线。
8.3将测试容器中的试样和转子恒温至25±0.5℃(或按产品标准选择温度),并保持试样温度
均匀。
8.4开始旋转,等指针稳定后读取表上数值,乘上变速器,转管倍数,得到胶水粘度值。
8.5试验结果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一般至少要有3组数据。
9.注意事项
9.1严禁将粘度计放在不稳定不平整的工作台上使用;
9.2胶孔所装胶水不能太满。
9.3测试前表里指针先调到零。
9.4测量高粘度试样时候,一定要等到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9.5实验完毕后注意清洁硬度计表面卫生,如发生异常应及时修理。
涂4杯粘度计的操作规程SOP-GPZ-15

固化剂事业部涂4杯粘度计的操作规程编号版次修订状态总页数SOP-GPZ-15 A/0 初版发行 1 编制批准批准日期起始生效日期20150330 20150401 部门审核会签/日期部门审核会签/日期技术部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行政部财务部发放部门发放份数发放部门发放份数总经理财务部技术部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行政部新丰也乐化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体系文件修订履历表文件名称: 《固化剂事业部涂4杯粘度计的操作规程》固化剂事业部涂4杯粘度计的操作规程SOP-GPZ-15固化剂事业部涂4杯粘度计的操作规程目的: 规范涂4杯粘度计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涂4杯粘度计操作。
责任: 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执行。
程序:1.操作方法:1.1在测量前或测量后应用纱布蘸溶液将粘度计揩试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不允许有过去测液残余液体粘附在杯中或流出管孔中。
应使杯的内壁和流出孔保持洁净,对光观察要保持原有的粗糙度。
1.2试验应在(25±1)℃的恒温室内进行,调整十字架平台保持水平位置。
1.3将试液搅拌均匀,保持在温度25℃±1℃。
1.4将试液注入粘度计时,同时用一手指堵住流出孔,注满后用一金属或玻璃平板在杯上刮平,将多余试液刮入粘度计边缘凹槽内。
1.5将手指放开,试液垂直流出,用承放杯承接,同时开动秒表,试液流出成线条,断开时止动秒表,测得时间即代表其粘度,单位为秒。
1.6 二次平行试验,其误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
2.注意事项:2.1每次使用后应用第1.1条办法加以清洗。
2.2涂-4粘度计适用粘度在150秒以下的涂料产品的粘度测量。
2.3将涂-4粘度计置放在一个能调节水平的平台上的十字支架上,十字架的横臂上附有圆形水泡,调节平台的水平螺栓使这水泡气孔居中为止,涂-4粘度杯置放在横臂的圆环上。
1。
LBY-N6K(sop)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测定 (2)

检验项目: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测定1、方法:锥板旋转式。
2、原理:即:牛顿粘性定律;样品粘度值=K×(力距/转速),K 为仪器常数。
3、检验目的:测定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
4、标本种类:全血及血浆4.1标本采集:静脉采血,以肝素或EDTA盐抗凝,剂量分别为每ml 血需20IU肝素或4umolEDTA盐,血液与抗凝剂应立即混合。
4.2病人要求:一般患者早晨空腹采血,采血前一天晚餐低脂素食,妇女应避开月经期。
4.3标本不合格拒收标准:试管标记与化验单不符者;未加抗凝剂;抗凝血内有凝块者;有溶血现象者。
使用枸橼酸盐或草酸盐抗凝的标本4.4标本处理:标本采集后,送到实验室,室温下静止20分钟进行测定。
4.5标本保存条件:如不能及时测试,应将血浆保存在密封塑料小瓶或带盖试管内,室温(15-25℃)下,不宜超过4小时。
5、清洗方法:去离子水清洗。
6、仪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生产:LBY-N6K自动血液流变仪。
7、校准程序:7.1标准品:定标油,标定值(见标准油出厂时,已进行标定,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可用油标对仪器进行标定。
7.4标定程序:详见操作说明8.开机与关机:8.1 开机8.2 打开N6K自动血流变仪器的电源8.3 打开动态血沉仪和毛细管血浆粘度计的电源(选配)8.4 打开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的电源,打开打印机的电源8.5 打开电脑中的血流变软件8.6 关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9. 操作规程9.1 全血检测9.2 血流变软件打开后软件自动进入进行实验菜单。
当仪器预温到37℃时可开始实验操作。
9.3 在加样时,先用手顺时针方向拨一下切液锥,用加样器取1000ul全血,沿内槽边加入(不要碰到切液锥,加样时不能有气泡),然后用鼠标点击全血实验,开始标本的全血粘度实验。
全血粘度测试完成后会把测试结果传到软件里并自动清洗。
做下一个实验时实验编号软件会自动增号。
9.5 血浆检测9.6 全血检测完成后,将标本进行离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黏度测定SOP
1 主题内容
建立粘度测定操作程序,规范粘度测定的操作方法,为物料的检测和判定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流体的运动黏度、动力黏度测定。
3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4 职责
QC主管:保证该标准的执行;
QC检验员:负责按该标准进行操作。
5 内容
5.1 原理
5.1.1 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一般采用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度数表示。
5.1.2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毛细管式黏度计适用于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
5.1.3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小,称之为动力黏度,以
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以mm2/s为单位。
药典采用在规定条件下测定供试品在平氏黏度计中流出时间(s),与该黏度计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相乘,即得供试品的运动黏度。
5.2 仪器用具
5.2.1 恒温水浴能恒温±0.1℃(运动黏度的测定)
5.2.2 温度计分度为0.1℃
5.2.3 秒表分度为0.2秒
5.2.4 平氏黏度计
5.3 操作
5.3.1 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5.3.1.1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取毛细管内径符合要求的平氏黏度计1支,在支管F上连接一
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下同)中,
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
2
转,抹去黏附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被测物体所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
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
1
,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
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
1处下降至测定线m
2
的流出时间。
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
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另取一份供试品同法操作,并重复测定3次以上。
以先后两次取样测得的总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即为供试品的运动黏度或供试溶液的动力黏度。
5.3.1.2 运动黏度(mm2/s)=Kt
式中: K为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
t为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s;
ρ为供试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Kg/m3。
6 注意事项
6.1 实验室温度与黏度测定温度不应相差太大,当室温高于测定温度时,应注意降低温度。
6.2 在抽气吸取供试液时,不得产生断流或气泡。
6.3 黏度计应用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锅中,不得倾斜,以免影响流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