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测定法

合集下载

粘度测试方法

粘度测试方法

粘度测试方法粘度是液体的黏稠度,是液体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液体的生产、运输、贮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粘度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液体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旋转粘度计法。

旋转粘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试仪器,它通过旋转内部的转子来测定液体的黏稠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倒入粘度计的测试槽中,启动粘度计进行测试即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测试速度较快,适用于大多数液体的粘度测试。

二、粘度杯法。

粘度杯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试工具,它通过流出时间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粘度杯倒满待测液体,然后打开出口,记录流出时间。

根据流出时间和粘度杯的特性参数,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值。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流动性较好的液体。

三、旋转流变仪法。

旋转流变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粘度测试仪器,它可以通过旋转圆盘或圆柱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加入流变仪的测试槽中,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旋转流变仪可以测试各种流体,对于高粘度、非牛顿流体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四、振动式粘度计法。

振动式粘度计是一种新型的粘度测试仪器,它通过振动的方式来测定液体的黏稠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加入振动式粘度计的测试槽中,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振动式粘度计可以测试各种液体,对于高温、高压、腐蚀性液体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五、纳米粘度计法。

纳米粘度计是一种高精度的粘度测试仪器,它可以通过纳米级别的测量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加入纳米粘度计的测试槽中,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纳米粘度计适用于各种粘度范围的液体,对于高精度、高粘度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六、红外粘度计法。

红外粘度计是一种无接触式的粘度测试仪器,它可以通过红外技术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测试时,将待测液体置于红外粘度计的测试区域内,启动仪器进行测试。

红外粘度计适用于各种液体,对于无接触、无污染的测试效果尤为突出。

七、声速粘度计法。

声速粘度计是一种基于声速变化来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它通过声速与粘度的相关性来计算液体的粘度。

黏度测定法

黏度测定法

黏度测定法
粘度是流体动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是流体内部流动与空气摩擦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粘度是物理和工程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项物理量,是衡量流动性能的重要参数。

它也是基础
研究以及工程界中物理和化学问题的重要诊断依据和反映物质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出来,使用的仪器也是比较丰富的。

具体的测量方法,根据粘
度的模型,有通用理论方法、微尺度理论方法,试样设计方法和运动力学方法等。

本文介
绍的是物理学家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它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来。

常用的两种粘度测定仪:
(1)瓷片粘度仪:它由瓷片,可伸缩的弹簧和机械外壳等组成,是一种简单的粘度
测量仪器。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瓷片两端夹紧弹簧的力,即可得出粘度值。

根据不同的
实验要求,瓷片粘度仪的实验室常用测温器的温度范围可达40~200℃。

(2)胶体粘度仪:有三种型号,它们是由传统式、活塞式和流量式组成。

其原理是:用机床上的压力将测试样品注入样品室或环形管中,用气动执行机构观测混合物流通的速度,根据物质的粘度计算得出粘度值。

胶体粘度仪的温度范围也达到了-20~200℃。

无论是瓷片粘度仪还是胶体粘度仪,在实际应用中都可以很快准确地测得粘度值,是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之一。

它们具有高精度,维护方便,使用简单等特点,为实验室
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粘度测定法

粘度测定法

标题:粘度检验规程分发部门:总经理室、质量技术部,行政部(存档)粘度测定法1 概述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流体通常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的切应力不随流述的改变而改变,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属于此类。

非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切应力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属于此类。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节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

溶液的粘度与溶剂的粘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粘度,高聚物稀溶液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测定液体药品或药品溶液的粘度可以区别或检查其纯杂程度。

2 仪器2.1 恩氏粘度计2.2 旋转式粘度计3 操作方法3.1 第一法(用恩氏粘度计测定牛顿流体的相对粘度)3.1.1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配制测试液3.1.2 测定杲液在规定的温度下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

3.1.3 同法测量水在20℃时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

3.1.4 读数并按式计算液体的相对粘度。

第二法(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非牛顿流体动力粘度)2/2 粘度检验规程QC-O-049 3.2.1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配制测试液。

3.2.2 将被测液调整在规定温度。

3.2.3 选择好转子及转速数测定样液粘度。

3.2.4 在规定时间内或待指针稳定后,读取读数。

3.2.5 重新开机测定一次,读取读数,按式计算液体的动力粘度。

4 记录与计算4.1 记录恩氏粘度计的型号、供试品取样量、测定温度、供试液和空白溶剂的流出时间等。

4.2 记录旋转式粘度计型号、所用转子号、转速、读数粘度计常数、测定温度以及每次测得的a值。

4.3 恩氏粘度计算公式X=Tx/T20式中:X—恩氏粘度,条件度Tx—t℃时试样流出时间,秒;4.4 旋转式粘度公式X=Ka式中:X-试样的动力粘度,Pa.sK-用已知粘度的标准液测得的粘度计常数a-旋转偏转角5 结果判定5.1 用恩氏粘度计测定粘度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数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否则应另取2份复试.5.2 旋转式粘度计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否则应再测,6 注意事项6.1 用恩氏粘度计测量粘度后,,应将其内壁清洗洁净,以免影响水的流出时间.6.2 旋转式粘度计用完后,须将转子洗净、擦干,放放仪器箱中。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粘度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表现。

粘度的测定对于许多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

一、旋转式粘度计法。

旋转式粘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定仪器,它通过旋转外部的转子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在测定时,将样品注入旋转式粘度计的容器中,启动仪器,转子开始旋转,根据旋转转子所受到的阻力大小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

二、滴定法。

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液滴入被测液体中来测定粘度的方法。

在测定时,将被测液体置于容器中,然后使用滴定管滴入滴定液,通过观察滴定液滴入被测液体的速度和形态来判断被测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常规的液体粘度测定。

三、霍普金斯法。

霍普金斯法是一种利用霍普金斯粘度计来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

在测定时,将被测液体注入霍普金斯粘度计的容器中,通过观察液体在霍普金斯粘度计中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液体的粘度大小。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液体粘度测定效果较好。

四、旋转粘度法。

旋转粘度法是一种通过旋转液体来测定粘度的方法。

在测定时,将被测液体置于旋转粘度仪器中,通过旋转仪器来观察液体的流动情况,从而判断液体的粘度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液体,对于高粘度液体的测定效果较好。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进行粘度测定时,需要根据被测液体的类型和粘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物质的粘度测定

化学物质的粘度测定

化学物质的粘度测定粘度是描述液体或气体内部阻力的性质,是物质流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化学实验中,准确测定化学物质的粘度对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并讨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一、旋转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其原理基于牛顿流体的黏滞定律。

在这种方法中,被测液体被装入旋转式粘度计的转子内,转子以一定速度旋转,在力的作用下流体沿着转子壁流动,通过测量扭矩和转速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二、滴定法测定粘度滴定法是另一种测定液体粘度的常用方法。

其原理基于液滴在空气中下落的速度与液体粘度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从一定高度滴下被测液体,并测量液滴下落的时间来计算粘度。

三、粘度测定及数据处理在进行粘度测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控制:粘度测定受温度影响较大,应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2. 校准:进行粘度测定前,需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重复性: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应重复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统计参数:计算所测得多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2. 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粘度的影响,可以建立相应的关联关系,进一步了解粘度的特性。

3. 曲线拟合: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粘度数值,并通过拟合曲线的斜率等参数来评估粘度的变化趋势。

4. 比较分析:将所得数据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所测物质的粘度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粘度是描述液体或气体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化学物质的粘度对于实验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通过旋转式粘度计和滴定法等常用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精确可靠的粘度结果,为理解物质的流动性质提供有力支持。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简介粘度是流体内部摩擦力的度量,它对于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性质以及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粘度测定方法是在不同条件下对流体的黏滞阻力进行测量,常用于工业制造、实验室研究以及其他领域。

常见的粘度测定方法1.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该方法通过旋转圆柱形的试样容器,测量试样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计算出粘度。

2.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该方法通过旋转圆盘形的试样容器,测量试样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计算出粘度。

3.管道流变法:该方法利用长管道中流体的流动特性,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降来计算粘度。

4.滚珠流变仪:该方法利用滚珠在粘度流体中的受力情况,测量流体的黏滞特性。

5.悬臂梁振动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在振动条件下流体的阻尼特性来计算粘度。

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原理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通过使试样容器内液体产生剪切流动,测量剪切力和切变速率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粘度。

###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螺旋式圆柱容器内。

2. 调整仪器参数,使得旋转的速度符合实验要求。

3. 开始采集数据,包括旋转速度、剪切力以及剪切速率。

4. 根据已知的流体模型,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粘度。

### 适用范围水平旋转式圆柱流变仪适用于中高黏度的液体,如涂料、聚合物等。

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原理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通过使试样容器内液体产生剪切流动,测量剪切力和切变速率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粘度。

###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圆盘容器内。

2. 调整仪器参数,使得圆盘的旋转速度符合实验要求。

3. 开始采集数据,包括旋转速度、剪切力以及剪切速率。

4. 根据已知的流体模型,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粘度。

### 适用范围立式旋转式圆盘流变仪适用于低中黏度的液体,如乳液、胶体等。

管道流变法原理管道流变法通过测量液体在长管道中流动的特性,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降来计算粘度。

###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管道流变仪中。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测定方法

粘度的测定方法和粘度计分类1、粘度的测定方法粘度的测定方法分为绝对粘度测定和相对粘度测定两大类。

绝对粘度测定分为动力粘度测定和运动粘度测定两种;相对粘度测定有恩氏粘度测定、赛氏粘度测定和雷氏粘度测定等几种表示方法。

1.1、动力粘度测定:η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2m,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单位Pa.s(帕.秒)。

过去使用的动力粘度测定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1Pa.s=1N.s/2m=10P 泊=10的3次方cp=1Kcps。

ASTMD445标准中规定用运动粘度测定来计算动力粘度,即η=ρ.υ式中η-动力粘度,Pa.s期目标制ρ-密度,kg/m3υ-运动粘度,m2/s我国国家标准GB/T506-82为润滑油低温动力粘度测定法。

该法使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的低温(0~-60℃)动力粘度。

在严格控制温度和不同压力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的试样在已标定常数的毛细管粘度计内流过所需的时间,秒。

由试样在毛细管流过的时间与毛细管标定常数和平均压力的乘积,计算动力粘度,单位为Pa.s。

该方法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

1.2、运动粘度测定υ流体的动力粘度测定η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

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

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过去通常使用厘斯(cSt)作运动粘度测定的单位,它等于10-6m2/s,(即1cSt=1mm2/s。

运动粘度测定通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

在严格的温度和可再现的驱动压头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标定好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为了测准运动粘度,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流体的温度,测温精度要求达到0.01℃;其次必须选择恰当的毛细管的尺寸,保证流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即粘稠液体用稍粗些的毛细管,较稀的液体用稍细的毛细管,流动时间应不小于200秒;须定期标定粘度管常数;而且安装粘度管时必须保持垂直。

粘度的测定方法

粘度的测定方法

粘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对粘度测定有: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1)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2)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

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

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

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③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 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

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

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粘度测定法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粘度测定法的操作。

范围:适用于粘度测定法。

职责:检验室主任、检验员。

规程: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 G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l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平衡溶液的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第一法用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1简述1.1 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2 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

2 仪器与用具2.1 平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l),毛细管内径有(0.8±0.05、1.0±0.05、1.2±0.05、1.5±0.1或2.0±0.1)mm多种,可根据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小于200秒)。

2.2 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恒温精度±0.1℃。

2.3 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秒表分度0.2秒,经周期检定。

3 操作方法3.1 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粘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氯仿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洗液浸泡6小时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 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 取粘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l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粘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粘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接于管1上,将粘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数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另取一份供试品同样操作,并重复测定3次以上。

以先后两次取样测得的总平均值按公式计算,即得。

3.4 测定动力粘度时,按“相对密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测定供试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ρ)。

4注意事项4.1实验室温度与粘度测定温度相差不应太大,当室温高于测定温度时,应注意降低室温。

4.2抽气吸取供试溶液时,不得产生断流或气泡。

4.3 粘度计应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不得倾斜,以免影响流出时间。

5 记录与计算5.1 记录测定温度、平氏粘度计的编号、K值和毛细管内径、每次流出时间等;测定运动粘度时,还应按相对密度测定法项下的规定,记录有关数据。

5.2 计算公试运动粘度(mm2/S)=Kt动力粘度(Pa·s)=10-6·K t·ρ式中 K为用已知粘度标准液测得的粘度计常数(mm2/s2)〔见附注〕t为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S);ρ为供试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kg/m3)。

5.3 举例二甲基硅油的运动粘度测定检品名称 二甲基硅油粘度计 平式粘度计(编号2,内径2mm,K=1.025mm 2/s 2) 温度 25℃流出时间(t) (1) (2)612.3 614.2 612.8 615.1 613.5 613.4 平均612.9(s) 平均614.2(s)两分平均值τ=6.61322.6149.612=+(s )计算运动粘度=Kt=1.025×613.6=628.9(mm 2/s),符合规定(规定为500~1000mm 2/s),第二法 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动力粘度1 简述1.1 本法系利用同轴(或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的圆筒(或转子)在液体中转动时产生的粘性力矩以测定该液体的动力粘度。

1.2 本法适用于测定非牛顿流体(如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液体或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等)的动力粘度。

2 仪器与用具2.1 旋转式粘度计(中国药典规定使用NDJ -1型)须备用,精度1%。

2.2 恒温水浴 恒温精度±0.1℃。

a) 温度计 分度0.2℃,经周期检定。

b) 频率表 使用无稳频措施的粘度计(如NDJ -1弄)须备用,精度1%. 3 操作方法3.1仪器安装及操作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并根据供试品的粘度范围和药典在该品种正文项下的规定,选用适宜的转子和转速。

3.2 按各该药品项下的测定温度,高速恒温水浴温度。

3.3 取供试品置仪器规定的容器中,恒温30分钟后,依法测定偏转角(a),关闭马达,再重新开机测定一次,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否则应做第三次测定。

3.4 取2次测定的平均值按公式计算,即得供试品的动力粘度。

4 记录与计算4.1 记录旋转式粘度计型号,所用转子号数及转速,粘度计常数('k值),测定温度,以及每次测得的a值。

4.2 计算式动力粘度(Pa·S)= 'k a式中'k为用已知粘度的标准液测得的粘度计常数(附注)a 为偏转用第三法用乌氏粘度计测定特性粘数1简述溶剂的粘度常因高聚物的溶入而增大。

本法利用毛细管法测定溶液各溶剂流出时间的比值,可求出高聚物稀溶液的特性粘度,以间接控制其分子量值。

2 仪器与用具2.1 乌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Ⅵ G中的附图2),除另有规定外,毛细管E内径为0.5±0.05mm,测定球A的容量为3.5±0.5ml(选用流出时间在120~180秒之间为宜)。

2.2 恒温水浴同第一法2.2项下,恒温±0.05℃。

2.3 温度计、秒表等同第一法2项下。

3 操作方法3.1 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同第一法3.1项下。

3.2 除另有规定外,高速恒温水浴温度在25±0.05℃。

3.3 取供试品,照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3号垂熔玻璃斗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不得少于7ml)沿洁净、干燥的乌氏粘度计的管2内壁注入B中,将粘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液面高于球C,放置15分钟,将管口1、3各接一乳胶管,夹住管口3的胶管,自管口1处抽气,使供试品溶液的液面缓缓升向到球C的中部,先放开管口3,再放开管口1,使供试品溶液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面自测定线m l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重复测定2次,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1秒,取2次的平均值为供试品溶液的流出时间(T 1)。

另取1份供试品,依法制成溶液后,按上述操作测定流出时间(T 2)。

取经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的溶剂同样操作,重复测定2次,2次测定值应相同,为溶剂的流出时间(T 0)。

按公式计算特性粘数,即得。

4 注意事项测定T 2(或T 0)时,应再将粘度计内壁清洗洁净,并用待测溶液(溶剂)分次淋洗,其它同第一法项下。

5 记录与计算5.1 记录供试品取样量、供试溶液的制备、测定温度、供试溶液和空白溶剂的流出时间等。

5.2 计算公式特性粘数〔η〕=cl式中 ηr =oT T C 为供试溶液的浓度(g/ml )5.3 举例 测定6%右旋糖酐,40葡萄注射液的特性粘数。

供试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5ml ,加5%葡萄糖注射液衡释至100ml 〔根据含量测定结果,本品每100ml 中含右旋糖酐6.20g,因此C=5×0.0620÷100=0.00310(g/ml)〕。

空白溶剂: 5%葡萄糖注射液,温度:25℃。

流出时间(T) (2)T 161.2″161.3″ 161.1″161.3″ 平均为161.2″161.3″T O 153.1″153.1″计算(1)〔η〕=61600310011532161⋅=⋅⋅⋅πl (2) []81600310011533161⋅=⋅⋅⋅=ηηl平均〔η〕= 7162816616⋅=⋅+⋅6 结果与判定两份供试品的测淀值与平均值的差数未超过平均值的±1%,取平均值〔η〕,即得供试品的特性粘数;若超过±1%,应另取2份复试。

附注1 用平氏沾度计或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供试品时,均需应用该支(台)粘度计的常数K或K,,故事先应送计量检定单位检定。

粘度计常数检定周期为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化学(一)·1989〕.第支(台)粘度计应标有检定时间,温度及实测粘度计常数值。

2 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55-91规定,供测定粘度计常数用的标准液共有15个牌号(即2、5、10、20、50、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20000、50000、100000等),可根据需要选用,标准液及其运动粘度定值由法定计量单位提供。

3 为使检验员了解粘度计常数测定方法,现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摘录如下: 3.1 平氏粘度计常数测定(摘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55-91) 3.1.1 根据毛细管内径选用适用牌号的标准液,如毛细管内径(mm) 标准液牌号0.8 10及201.0 20及501.2 50及1001.5 100及2002.0 200及5003.1.2 以标准液照第一法项下规定,依法重复测定4次,其流出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未超过平均值的0.2%(K≤1mm2/s2者)或0.3%(K>lmm2/s2者)时,取平均值;若有一个数超差,弃去可疑数,求其余3个的平均值,得t l..取另一牌号标准液同样操作,得t2.两次测定的(t1和t2),分别按下式计算粘度计常数K1各K2,二者之差未超过平均值的0.3%K≤lmm2/s2者)或0.4%(K>lmm2/s2者)时,取平均值K,即为该粘度计的常数。

3.1.3 计算式vK=式中v为标准液的运动粘度(mm2/s);t为流出时间(S)K为粘度计常数.3.2 旋转式粘度计常数测定(摘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15-81)3.2.1 根据仪器型号、转筒及转速,选用适当牌号的标准液。

3.2.2 取标准液,照第二法项下规定,依法测定,得a l.取另一牌号的标准液同法操作,得a2两次测定的a值(a l和a2),分别按下式计算粘度计常数K1′和2′,二者与平均值之差未超过平均值的±5%,取K′,即为该粘度计常数。

3.2.3 计算式K′=a式中η为标准液的动力粘度(Pa·);a为偏转角;K′为粘度计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