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粘度的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1、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原理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按GB/T265—88法进行。
这个方法采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运动粘度,所测定的液体必须是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即牛顿流体,其测定原理是根据泊塞耳方程:式中η—油品的运动粘度,Pa·s;r—毛细管半径,m;V—在时间τ内从毛细管流出的试样体积,m3;L—毛细管长度,m;τ—试样流出V体积所需的时间,s;p—试样流动所受的压力,即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
如果试样流动所受的压力p用油柱静压h·ρ·g表示,则上式可变为:式中h—液柱高度,m;转载于无忧论文网ρ—液柱密度,g/m3;g—重力加速度,m/s2。
因为运动粘度,再将动力粘度换为运动粘度,则运动粘度公式为:式中—运动粘度,m2/s。
对于指定的毛细管粘度计来说,其直径、长度和液柱高度都是常数,则毛细管常数C为:由此看出,毛细管常数仅与粘度计的几何形状有关,而与测定温度无关。
这样就得到测定液体运动粘度的公式:ν=C·τ如果温度为t℃,则测定温度为t℃时的运动粘度就可表示为:νt=C·τt2、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所需的仪器和试剂2.1仪器(1)玻璃毛细管粘度计:应符合SH0173—92《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且每支粘度计必须按JJD115—79《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2)玻璃水银温度计:应符合GB541《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分格为0.1℃,且定期进行检定。
(3)恒温浴:带有透明玻璃或装有观察孔的恒温浴,其高度不小于200mm,容积不小于2L,并且附设自动搅拌装置以及能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而且温度能恒定到±0.1℃。
以常用水作为恒温液体,根据油品要求不同,温度可以定为50℃、40℃、30℃、20℃。
(4)秒表:刻度为0.1s,且定期进行检定。
(5)吸耳球。
2.2试剂(1)溶剂油:符合SH0004《工业溶剂油》要求。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实验运动粘度测定仪一、试验步骤1.按试验温度,将恒温器中的油浴或水浴控制在该温度下并恒定在±0.1℃。
2.根据试样粘度范围和规定的试验温度,选用常数适当的毛细管粘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间能在300±180℃秒范围内。
3.将选定的毛细管粘度计用汽油或石油醚洗涤清洁,并放入温度不高于100℃的烘箱进行干燥。
4.将选用的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装入试油。
粘度大的试油可以适当加热。
装油的方法是:用一小节橡皮管套在粘度计支管5上,将粘度计倒置,用食指堵住管身B的管口,大拇指和中指夹住管身,然后将管身A插入装着试油的小烧杯中,用洗耳球从支管口5将液体吸到标线b,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就从小烧杯中提起粘度计并迅速恢复其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4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试油擦去,并把支管5上的橡皮管取下套在管A上,装油时要根据试油的粘度决定抽油的速度,注意管身4要放在试油中部,避免液体在管内产生气泡或裂隙。
5. 将装有试油的粘度计浸入事先加热并达到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并用夹子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
在固定时必须把毛细管粘度计的扩张部分3浸入一半。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必须接近毛细管1中央点的水平面,同时温度计上所要的测温点的刻度位于恒温浴的液面上约10mm处。
6.粘度计在恒温浴中达到规定的恒温时间(100℃恒温时间20min;50℃恒温时间15min;20℃恒温时间10min)时。
试验温度必须保持恒定到±0.1℃。
用洗耳球在粘度计管A将试油吸入扩张部分2,使试油液面稍高于标线a,然后将粘度计调整成为垂直状态。
7.观察管身A中试油的流动情况,当液面正好达到标线a时,开动秒表,液面正好到达标线b时,停止秒表,记录试油流经的时间(s)和恒定温度,准确至0.1℃。
注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毛细管和扩张部分中的液体不能有气泡。
8.保持规定的恒定温度,重复测定至少四次。
且每次的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不超过平均值的±0.5%;在低于−10℃温度测定粘度时,其差数可适当增大。
运动粘度检测方法

运动粘度检测方法
运动粘度是指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阻力大小。
常见的运动粘度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绝对法:利用绝对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
绝对粘度计包括旋转式粘度计和滑动式粘度计两种。
旋转式粘度计通过旋转轴承来测定流体的粘度,滑动式粘度计通过固定的塑料杆在流体中的运动来测定粘度。
2. 相对法:利用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来间接测定运动粘度,包括差压法和流速法两种。
差压法是利用管道中的流速和差压来计算粘度,流速法是通过测量一段时间内液体通过一个固定截面积的管道的质量或体积来计算粘度。
3. 悬滴法:将待测液体从一根细管中滴出,并通过测定滴落时间或滴落速度来计算粘度。
悬滴法适用于一些流体粘度较小的情况,如液氨、液氧等。
4. 涡旋法:通过振荡或旋转导致涡旋产生,并通过测定涡旋的特性参数来计算流体的粘度。
涡旋法适用于粘度较大的流体,如油脂、胶体等。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运动粘度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进行粘度检测时,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测试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的工作流程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的工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油产品的粘度是指其流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石油工业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操作规程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操作规程
实验标准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
1、安全接好地线。
2、将恒温水浴缸装入蒸馏水或矿物油,装入量应离顶盖15~20mm 为宜,插好温度计和传感器。
3、按下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搅拌机电机转动,根据粘度专用精密温度计的温度显示值设定实验所需温度,使温度恒定在±0.1℃范围内。
4、装好毛细管后,调节毛细管夹盖上的三个螺丝,使毛细管垂直。
5、调试完毕后即可按照GB/T265的方法规定进行运动粘度测定。
6、实验完毕后,关闭电源,并及时清洗玻璃毛细管。
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测定

良好的热稳定性
润滑油在高温下应能保持稳定 的性能,不易氧化变质。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润滑油应能抵抗化学腐蚀,不 易与水、空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
良好的抗泡性
润滑油中应尽量减少泡沫的产 生,以免影响油膜的形成和润
滑效果。
运动粘度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
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物理性能之 一,它直接影响到润滑油的流动
性和润滑性能。
粘度计操作
按照粘度计的使用说明进 行操作,控制测试温度、 转速等参数,确保测量的 一致性。
测定步骤与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
根据润滑油的特性,控制测试 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以模拟实 际工作条件。
测定过程
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测试,记 录运动粘度值。
样品准备
准备一定量的润滑油样品,确 保样品清洁、无杂质。
转速设置
对同一油样进行多次测定,确保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对比实验
与其他实验室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长期稳定性测试
对油样进行长时间保存和测定,观察粘度变化情况,评估测定结果 的可靠性。
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对比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如落球法、旋转法、振动法等。
比较不同方法在测定结果的一 致性和差异性,为实际应用提 供参考。
分析不同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可 能存在的误差和干扰因素,提 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定结果在工业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根据测定结果,评估润滑油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为工业润滑油的选用提供 依据。
根据测定结果,分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润滑油的更换和 维护提供参考。
根据测定结果,研究润滑油与其他因素(如温度、压力、转速等)的关系, 为工业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及应用是怎样的呢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及应用是怎样的呢前言运动粘度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是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即当一个小球在粘度恒定的液体中沉降时,其沉降速度与液体的粘度和小球的直径有关。
根据该定律,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加压器的精密空间内流动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液体的粘度。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主要部件包括测量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样品输送系统。
测量系统由加压器、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单元等组成。
加压器能够施加压力来打开样品流动通道,传感器可以检测流量,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控制单元中,计算机控制单元对流量进行分析和计算产生粘度值。
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维持样品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
样品输送系统包括样品接收系统和样品输送部分。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应用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中,它在以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石油和化工行业运动粘度测定仪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广泛应用,用于测试各种油和化学品的粘度。
通过检测石油粘度值,可以确定石油的流动性以及适合于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油的类型。
同样,在化学品制造过程中,通过检测化学品的粘度值以确保其生产出的化学品符合质量标准。
食品制造业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用于控制食品的流动性,特别是那些需要高度精确的测量和配方调整的食品。
例如,测量酱料和饮料的粘度可以帮助调整不同成分的比例,以确保口感质量的稳定性。
材料学领域运动粘度测定仪在材料学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熔融塑料或金属的粘度进行测量,可以确定其物理实际参数和温度变化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结论运动粘度测定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室工具,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各个领域中的液体粘度测量。
其简单的原理和广泛的应用表明,这些仪器将在各种科学和商业领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方法

粘度检测方法:目前我国运动粘度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有GB/T265-1988和GB/T11137-1989.其中GB/T265-1988方法是使用品氏粘度计测定透明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GB/T11137-1989方法是使用逆流式粘度计测定不透明的深色石油产品和使用后的润滑油品的运动粘度。
相应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运动粘度测定标准是ASTM D445-96. 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毛细管法。
其操作方法是在恒定的温度(如常用20℃、40℃、100℃)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过一个经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
这个时间与毛细管粘度计标定常数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测定运动粘度时,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油品的温度,控温精度要求达到±0.5℃。
其次则是根据被测油品的粘稠特性选择恰当的毛细管内径尺寸,保证被测油品流经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测定过程中毛细管粘度计必须保持垂直;毛细管粘度计常数须定期重新标定。
粘度指数检测方法:粘度指数是一个比较值。
它是用粘温性能较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时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为了计算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产品技术委员会专门制订了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方法ISO2909-1998.我国也参照采用ISO2909-1981制订了国家标准GB/T1995-1998。
该标准规定了石油产品从其40℃和100℃运动粘度计算粘度指数的两个方法。
七种方法A适用于粘度指数低于100的计算,方法B适用于粘度指数为100或高于100的计算。
水分的测试方法:水分的测定标准为GB/T260-1977,也等效于ASTM D95。
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物混合,在规定的仪器中进行加热蒸馏。
溶剂和水一起被蒸发并冷凝到一个计算接受器中,而且溶剂和水不断分离。
由此从润滑油样中分离出水并并测定水分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意义;
2、掌握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的操作技能;
3、能够正确处理和评价实验数据。
二、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原理
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试样在重力下流过一个经过标定的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毛细管黏度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黏度。
对于指定同一毛细管粘度计来说,的毛细管常数C为常数(附在平氏粘度计纸条上)。
则运动粘度计算公式为:
νt=C·τt
C为毛细管常数,mm2/s2;
τ为温度为t℃是平均流动时间,s;
υt为t℃所测油品的运动黏度,mm2/s。
三、准备实验
1、仪器
(1)粘度计:平氏粘度计一只。
毛细管内径0.1mm。
每只粘度计都有自己的毛细管常数。
(2)恒温水浴槽:带有透明玻璃的恒温浴,其高度大约180mm,容积约2L,附设自动搅拌装置以及能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温度能恒定到±0.1℃。
以常用水作为恒温液体,根据油品要求不同自己温度。
(3)温度计
(4)秒表:刻度为0.1S。
(用手机代替)
(5)吸耳球和乳胶管。
2、试剂
95%乙醇、煤油
3、实验准备
(1)试样预处理:在实验前必须用滤纸对煤油进行过滤除去杂质。
(2)清洗粘度计:在测定试样粘度之前,粘度计必须用95%乙醇洗涤。
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
(3)装入试样:测定运动粘度时,用清洁、干燥的平氏粘度计吸入试样。
在装试样之前,把橡皮管套在支管3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2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将管身4插入装着试样的容器中,利用洗耳球将试样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4、扩张部分5和扩张部分6中的试样产生气泡和裂隙。
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从容器中提出黏度计,并迅速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4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3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4上。
(4)安装仪器:将装有试样的黏度计浸入恒温浴中,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固定位置时,必须把毛细管粘度计的扩张部分5浸入一半。
四、试验步骤
1、调整温度:将粘度计调整成为垂直状态,将恒温浴调整到20℃,把装好试样的粘度计浸入恒温浴内,试验温度必须保持恒定,波动范围不超过±0.1ºC。
表3-1 黏度计在恒温浴中的恒温时间
实验温度/℃30 40 50 60 70 80 恒温时间/min
2、调试试样液面位置:利用毛细管黏度计管身4所套的橡皮管用吸耳球将试样吸入扩张部分6中,使试样液面高于标线a。
并且注意不要让毛细管和扩张部分6的液体产生气泡和裂缝。
3、测定试样流动时间:观察试样在管身中的流动情况,液面恰好到达标线a时,开动秒表;液面正好流到标线b时,停止秒表。
记录试样在扩张部分6流动时所用流动时间。
4、测定温度:分别在温度为30ºC,40ºC,50ºC,60ºC,70ºC,80ºC下测定流动时间,每个温度重复测定至少4次。
,每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应符合表3-2中的要求。
最后,用不少于3次测定的流动时间计算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
表3-2在不同温度下,允许单次测定流动时间与算数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测量次数
各次流动时间总和
算术平均值=
100-⨯=
∆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
各次流动时间
∆:各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五、数据记录
附表
附表 不同测定温度下,运动粘度测定重复性要求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例:计算温度在50℃是柴油的运动粘度。
表3-3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数据记录表
(1)运动黏度计算
实验室试验温度为50℃,由表3-2知:本次试验所得数据的允许相对误差为0.5%。
试验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6.2784)7.2789.2777.2789.278(=+++=t s
第一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11.0%1006.2786
.278-9.2781≈⨯=
∆
第二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04.0%1006.2786
.278-7.2782≈⨯=∆
第三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25.0%1006.2789
.277-6.2783≈⨯=∆
第四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04.0%1006
.2786
.278-7.2784≈⨯=∆
计算所得的4个相对误差均小于0.5%,因此,试验的4个数据均符合要求。
试样运动粘度:s mm
t C 2
6.186.27806692.0≈⨯=⋅=υ
(2)重复性
本次试验用重复性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要求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附表所列数值。
由附表得知知,试验温度为50℃,要求测定的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
从上述计算中得出,4次试验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
所以本次试验结果符合重复性要求。
八、结果与讨论
在20℃下,本次试验的运动黏度为18.6 mm 2/s 。
(1)在试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的问题,温度会有所升高,又是会超出设定温度0.1℃,影响了试验。
(2)在试验最后阶段,试样流过b 处很快,由于人的反应时间的影响,或早或迟的会按下时间停止按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3)毛细管内可能残留微小气泡,而影响试样结果。
(4)试样在装入毛细管前是放在敞口的大烧杯中,可能会有机械杂质进入到其中,而影响试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