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力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环境工程复习资料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通过研究和应用科学、工程和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在环境工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一些环境工程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的内容。

1. 环境工程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前景-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环境污染与控制- 大气污染的来源、特点和治理技术- 水污染的类型、影响和处理方法- 土壤污染的成因、评估和修复技术- 噪声污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3.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目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评估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指标体系- 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4.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 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分类、利用和管理- 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实践6.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项目计划、实施和控制- 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 环境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价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同时,还可以巩固和扩展我们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环境工程师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除了以上的复习资料,我们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学术论文和实践案例,深入研究和理解环境工程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实地考察,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1)通过雨水的淋溶和地表径流的渗滤,污染土壤、地下水和 地表水,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2)通过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 害气体等污染空气; (3) 固体废弃物的存放和最终填埋处理占据大面积的土地等。
三、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五)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物理性污染的种类: 噪声、电磁辐射、振动、热污染等。
(二)膜分离特点 • 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能耗较低,能量转化效率高。 • 可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处理。 • 不需要投加其他物质,可节省化学药剂,并有利于不改变分离物质原有 的属性。 • 在膜分离过程中,分离和浓缩同时进行,能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 膜分离装置简单,可实现连续分离,适应性强,操作容易且易于实现自 动控制。
第六章 沉降
第II篇 分离过程原理
分离过程的分类?
• 机械分离:非均相混合体系(两相以上所组成的 混合物)
• 传质分离:均相混合体系 • 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如溶剂或吸附 剂等,使均相混合体系变成两相系统) • 速率分离过程(在某种推动力下,利用各组分 扩散速率的差异实现组分分离)
第一节 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
表示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临界直径和分离效率。
(1) 临界直径
临界直径是指在旋风分离器中能够从气体中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
颗粒的直径,用dc表示。
(2) 分离效率
dc
9B πuiP N
(6.3.9)
总效率:指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全部粉尘中被分离下来的粉尘的质
量分数。
粒级效率:表示进入旋风分离器的粒径为di的颗粒被分离下来的
(3)温度:是影响黏度的主要因素。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黏度减小,气体的黏度增加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材料考试必备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材料考试必备

物理吸收:如果气体溶质与吸收剂不发生明显反应,而是由于在吸收剂种的溶解度大而被吸收,成为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如果溶质与吸收剂(或其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被吸收。

吸附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流体(气体或液体)和吸附剂接触,流体中的吸附质将被吸附剂所吸附。

当吸附速率和解吸速率相等时,气固相中的吸附质浓度不再改变时。

反应操作: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进行工业生产或污染物处理时,需要通过反应条件等的控制,使反应向有利的方向进行。

为达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通称为反应操作。

导温系数: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它反映了温度变化在物体中的传播能力。

导热系数:是导热物质在单位面积、单位温度梯度下的导热速率、表明物质导热性的强弱,即导热能力的大小。

绝对黑体:表示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力能全部被物理吸收,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黑体具有最大的吸收能力,也具有最大的辐射能力。

绝对白体:表示落在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全部被反射出去,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侧物体称为镜体,若反射情况为漫反射,该物体称为绝对白体。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度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在改变的状态。

1、环境学科的任务:环境学科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从而保护环境并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

2、环境工程学的任务:利用环境学科与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舒适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和资源化技术、物理性污染(热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振动)防治技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等传统的内容,还包括生态修复与构建理论与技术、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等。

(完整word版)工程力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word版)工程力学复习知识点

一、静力学1.静力学基本概念(1)刚体刚体:形状大小都要考虑的,在任何受力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在静力学中,所研究的物体都是指刚体。

所以,静力学也叫刚体静力学。

(2)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外效应)和形状发生改变(内效应)。

在理论力学中仅讨论力的外效应,不讨论力的内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此力是定位矢量,它符合矢量运算法则。

力系: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一群力.等效力系:两个力系作用于同一物体,若作用效应相同,则此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

(3)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4)静力学公理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为等大、反向、共线。

公理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或多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外效应。

推论(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杆体内任意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效应.在理论力学中的力是滑移矢量,仍符合矢量运算法则。

因此,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作用线、方向和大小。

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同一作用点的两个力,可以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当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任何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其余一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公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且等大、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公理5(刚化原理)如变形物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将此物体转换成刚体,其平衡状态不变。

可见,刚体静力学的平衡条件对变形体成平衡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充分的。

(5)约束和约束力1)约束:阻碍物体自由运动的限制条件。

约束是以物体相互接触的方式构成的.2)约束力:约束对物体的作用。

约束力的方向总与约束限制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表4.1-1列出了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简图及其对应的约束力的表示法。

环境工程学复习重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2、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

3、水质标准:习惯上常把前一类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得统一规定称作就是指标准。

4、水质要求:把后一类由一些有影响得部门或单位建立得参考规定称为水质要求。

5、社会循环:指得就是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与生产得需求,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得水,这些经过使用后得生活与生产用水,混入了各种污染物质,它们经过一定得净化处理,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

6、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得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得改变,从而影响水得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得现象。

水得污染分两类,自然污染与人为污染(对水体造成较大得危害)。

7、水质:就是指水与其中所含得杂质共同表现出来得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得综合性质。

8、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得种类、成分与数量、就是判断水质就是否符合要求得具体衡量标准。

9、碱度:水得碱度就是指水接受质子得能力。

10、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得碳酸盐与重碳酸盐所形成、可经煮沸而除去,故也称为“暂时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得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不受加热得影响,故又称“永久硬度”。

11、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严格得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得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得氧化剂量,结果用氧得mg/L 数来表示。

12、生化需氧量:在有氧得条件下,水中可分解得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得作用:采用5d,20℃作为生化需氧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要氧量。

BOD5量测定得标准条件,这样测得得生化需氧量记作BOD5、13、pH反映得就是水得酸碱性强度。

14、常用得蒸发烘干温度为103~105℃。

15、同一废水中各种有机物质得相对组成没有变化,则 COD > BOD > OC16、如果同一废水得BOD5/COD>0、3,一般认为此种废水就是适宜于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得。

比值越大,可生物处理性越强。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1.项目机会研究,项目概念形成编制申报项目建议书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招标可行性研究,提出研究报告编制设计任务书书项目评估项目可行吗NO 中止Y es决策.下达设计任务书设计招标项目设计施工准备施工招标施工试生产.工程竣工验收2.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工程设计时,除了要遵循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以下一些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

①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在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②建设项目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③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④环境保护设计应当在工业建设项目中采用能耗物耗少、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3.环境工程设计的程序1、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2、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应当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上就是建设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以下内容:3、工程设计阶段环保设施的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1)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2)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环境保护篇(章)所确定的各种措施和要求进行。

4、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可视具体情况与整体工程验收一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

4.环境工程设计的特点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创新性,社会性、经济性5.厂址选择中的环保要求应考虑哪几方面?背景浓度,风向,污染系数,静风,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地形影响,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6.厂址选择中的步骤1、准备阶段绘制总平面草图,初步确定能源、运输、需要量,收集各种资料(地形、气象、周围地区功能),初步勘测地形地貌,初步确定厂区及各功能区位置。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doc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doc

工程力学复习要点第1章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二力的合成与分解;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2、约束和约束反力:各种约束(包括后面提到的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反力的画法,还要注意规范地写出各力符号。

3、画受力图(重点)。

注意:要除去约束,取出分离体;正确判断出二力杆;不漏外力,不画内力;规范地标注力的符号。

(典型题:例1・1、1-2、1-3)第2章1、力在轴及平面上的投影。

注意力的正负。

2、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特别注意力矩的正负;注意正确求力臂;在力臂不易直接求时能灵活运用合力矩定理。

(典型题:例2.3、习题2.5、2-6)第3章1、汇交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2、灵活运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典型题:例3-2、习题3-7、3-8)第4章1、力的平移定理及其逆运用。

注意力偶的方向。

2、平面一般力系(重点)。

平面一般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典型题:例4-4、4-5)3、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注意分析临界情况。

(典型题:例4-6)4、物体系统的平衡(重点)。

多构件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典型题:例4.8、4-9)第5章在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注意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

(典型题:例5-1 > 5-4)第6章1、简单空间力系的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与熟练求解。

(典型题:例6.1、6-2)2、能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重心坐标。

(典型题:例6-4、6-5)1、用截面法求轴力。

注意不要死记公式(7-1),而要先画出截面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再求轴力;注意轴力要按正方向假设。

(典型题:例7.1)2、画轴力图。

特别注意:轴力图要对齐原结构图。

(典型题:例7.2)3、拉压正应力的计算。

注意确定危险截面;注意单位转换。

(典型题:例7-3、7-4)4、轴向拉压强度计算。

注意解题时要首先写出强度条件式(7-14),然后根据问题的类型(三种)写出具体公式,再代入数值求解。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精)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精)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精)2011级《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提纲及答案1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2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分类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3环境污染物的远期危害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4可再生资源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 5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的能源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但它们又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6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7生态学的基本任务生态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态学规律,探讨生态自然保护的原则和机制,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协调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8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形态没有发生变化,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

(如 SO2、 H2S 、 NO 、 NH3、CO、 CO2、 CmHn ,HF 、 HCl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如硫酸云雾和光化学烟雾、 SO3, H2SO4、MSO4 、 NO2 、 HNO3、 MNO3 、O3 、醛、酮、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9 除尘器分类依照除尘器除尘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0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力学基础》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
材料的弹轧模量E是一个常量,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2、力的三要素和力偶的三要素都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3、均布荷载的荷载集度的单位是KN - m o()
4、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此两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该点。

()
5、当坐标轴通过平面图形的形心时,该平而图形对坐标轴的静矩一定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物体的受力图上,除约束反力外,还有()
A、重力
B、牵引力
C、摩擦力
D、主动力
2、若某刚体在平而一般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各分力对刚体()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A、特定点
B、任意点
C、重心
D、坐标原点
3、一圆截面简支梁,在L=3m的梁上作用了均布荷载为q=8KN/m,圆截面的直径
d=10cm,此梁的最大弯矩及最大正应力为()□
A. Mmax=18KN • m, o ma x=183.3MPa
B. M ma x=4.5KN • m, o max=45.8MPa
C. M inax=9KN • m, o max=91.67Mpa
D. M inax=9KN • m, o niax=45.8Mpa
4、下列儿种平面图形的儿何性质可以为负值的是()
A、静矩
B、极惯性矩
C、面积
D、惯性矩
5、一受扭圆棒如图所示,其m—m截面丄的扭矩等于_______________
A. M n =M+M= 2M
B. M n =M-M=0
C.Mn =2M-M =M
D. Mn =-2M+M=-M
三、简述题
1、力的平移定理
2、力偶的性质
3、二力平衡公理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四、计算题(60分)
1、计算图中F]、F
2、Fs3个力分别在X、Y、Z轴上的投影。

已知Fi=2KN,
2、求图所示结构屮较A 、B 的约束反力。

(15分)
4、铸铁梁受荷载情况如图示。

已知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Tz = 403X10% 铸铁抗拉强度[o ] +=50MPa,抗床强度[o ] 一二125MPa 。

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 校核梁的强度。

(15分)
5、求图所示结构较A 、B 处的约束反力,不计杆件的自重。

(15分)
F=20KN
F 2= 1 KN,
F =3KN
(15
分)
EOKN
6、求图示桁架指定杆件的内力。

(15分)
1
7.AB为刚性杆,两根长度相等、截面面积相同的钢杆CE和DF使该刚杆处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已知F=50KN,试求两杆的轴力。

(20分)
五、作图题作图不梁的弯矩和剪力图
答案:
一、判断题:1、x 2、X 3、X 4、X 5、丿
二、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A 5、D
三、简述题
1.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向刚体内人任意点平移,但须在该力与该平移点所决定的
平而内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力对于平移点的矩。

2.力偶的性质
(1)彳禺7^
(2)力偶对于任一点的矩就等于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3)只要力偶矩保持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及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对物体的效应。

(4)只要力偶矩保持不变,可将力偶的力和臂作相应的改变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3.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同一•刚体的两个力成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屮加JL或减去任一个平衡力系, 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四、计算题
1、F1X=1.2KN F Iy=0.8KN F lz=0 F2X=0.42KN F2y=0.57KN F2z=0.71 KN F3x=F3y=O
F5Z=3KN
2、F AX=0F AY=20/3KN F BY= 10/3KN
3、F A X=O F AY=48KY F BY=12KN
4、
c截血:下边缘处最大拉应力° nmx=44MPa
5、F AX=15KN F AY=15KN F BX=5KN F BY=5KN
6、N]二—32/9 KN N2= 20/9 KN N3= — 2/9 KN
7、解:
(1)列静力平衡方程:
M A=0 F NI x a+FN2 x 2a-F x 3a=0
(2)由几何变形:
设CE仲长ZJX FD仲长zy
则2jx=zy
(3)Z11=N1 / EA
B截面:
上边缘处最大拉应力° niax=36.3MRi
下边缘处最大拉应力O niax=82.8MPa
结果梁安全
由(1) (3)联列解得 F NI =30KN F N 2 二 60KN
五. 作图题:
1 • RA=36.67KN, RB= 173.33KN 2.作Q 图: Q A 右=36.67 K N QB 左=36.67-10X 12+173. 33二-83. 33KX QB 右=-83・ 33+173. 33二90KN Qc 左=50KN 3・作 M 图 M1=+67.47KN. m Mg ](KN.m )
M 2 = -280KN.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