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5篇

六年级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5篇

六年级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5篇《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和田的维吾尔人》一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九课。

课文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叙述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以平实的语言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和田的维吾尔人豪气乐观、热爱土地、爱美、能歌善舞的特点。

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淳朴的民风,赞颂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爱美好客、豁达乐观的精神品质,同时揭示了一条哲理:豁达乐观的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知道抓住阅读提示来读懂课文,也已养成预习的习惯,知道课前的自读自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我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依据教材内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感悟,二是写法领悟上,三是语言积累、学法迁移,以期有效地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尤乐的精神面貌。

3、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维吾尔民风民俗的资料。

2、按阅读要求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读感兴趣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教学重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因此,我重点采用三种方法:1、“默读、感情朗读”法培养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和田维吾尔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

2、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3、指导点拨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新疆是个好地方》mv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进入第二单元,我们的学习主题是“民风民俗”,前边几课,我们感受了北京春节的热闹;了解了西藏戏曲的神秘;领略了客家围屋的宏伟和傣家竹楼的清新。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新课标
3、维吾尔的姑娘小伙漂亮,能歌善舞。
把这个句子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再读一读。
课后反思:
1、密密的眼帘,深邃的( ),妩媚的( ),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这句话把维吾尔的姑娘比作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形态()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这句话中的“抽象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都春晖学校_______年级_______学科导学稿
编写人:
杨文娟
审稿人:
编写时间:
14年月日
使用时间:
14年月日
编号
Syzx号
使用班级
小组:
成员姓名:
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特点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二、学习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高(中)考要求: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要点回复:
1、我会读: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2)、你印象最深的的句子有哪些,说说自己印象深的原因。
(3)、把你觉得的好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下来吧,看谁积累得多。
【扩展延伸】
高(中)考对接
【知识结构线路图】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一、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撕扯()的眼帘令人()()地欢迎

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学案2

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学案2

《和田的维吾尔》学案一、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特点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二、导学问题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会写课文中的词语。

2.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嘶.( )着沙哑迎风引吭.( ) 土馕.()摇曳.()深邃.()妩媚.( ) 载.歌载.舞()豁.达()3.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撕扯()的眼帘令人()()地欢迎()的沙漠热情()4.把词语补充完整。

()天盖地()然起敬美不()收()歌()舞5.我能填空,再做好下面的句子练习。

(1)密密的眼帘,深邃的(),妩媚的(),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这句话把维吾尔的姑娘比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形态()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这句话中的“抽象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田维吾尔的?并找出相关语句来品读。

7.最能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用横线画一画。

8.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9.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参考资料1. 权鹏飞,男,陕西白水县人,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

《新疆日报》通讯员,从事文学创作十五年来,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500余篇幅。

曾获新疆第八届、第九届“新疆新闻奖”。

2006年初,编辑出版的旅游画册《尼雅似梦·民丰如歌》在首届新疆外宣品评比中获三等奖。

系列散文《和田的维吾尔》被认为是最具实力的一篇佳作。

该篇散文先后收录于《2000当代散文精品》、被乌鲁木齐市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散文、2008年正式入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

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三、利用程资源:教学流程教学思考一、激趣定标1、欣赏歌曲《我们x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

(板书题)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出示题,生齐读题。

1、自由读,把文读正确读流利。

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能歌善舞等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堂检测1、默读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①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

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

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

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

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春季期小学校本课程六年级语文导学案9*.和田的维吾尔【学习目标】1.我能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预设)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课前准备】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资料。

【学习课时】1课时【知识链接】新疆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人口目前有800多万,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并以产玉、丝、地毯名扬中外,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瓜果之乡”。

【学习过程】一、自学字词,读通文本。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本文主要介绍了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和习惯,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性格的赞美。

三、入情入境,品读感悟。

1.细读课文,抓住维吾尔人特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我能在文中做批注,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2.这篇课文是主要采用了、、、等说明方法,总结出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的特点及民族风俗。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整理学案】请你把导学案中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

【自主反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案三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知道抓住阅读课⽂的“连接语”来读懂课⽂,也已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具有⼀定的阅读能⼒。

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依据教材内容,从三⽅⾯⼊⼿:⼀是内容,⼆是写法,三是知识的积累积累、迁移,以便能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了解和⽥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学习⽂章准确的说明和⽣动的描述想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法。

过程与⽅法:朗读感悟,⼩组合作讨论,络学习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维吾尔族⼈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化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 通过独⽴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章准确的说明和⽣动的描述想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搜集和⽥、维吾尔族民风民俗的资料;搜集⾃⼰感兴趣的民族风俗资料。

2、⽼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导⼊新课。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独具特⾊的民风民俗。

今天我们⼀起⾛进和⽥,感受那⾥的风⼟⼈情。

板书课题,齐读。

1、谁能把你了解到的和⽥给⼤家简单介绍⼀下?(预测:位于***的最南端,产⽟⽯的地⽅,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和⽥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和⽥是的⽟⽯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果之乡。

) 2、⽼师还想考考⼤家,课⽂中提到的“馕”是什么?“巴扎”、“都帕”、“艾得来斯”⼜指什么? 3、学⽣汇报,⽼师出⽰相关图⽚。

馕:⼀种烤制的⾯饼,中国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

巴扎:维吾尔语,集贸市场的意思。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

《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课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 课《和田的维吾尔》课型:阅读教学中的略读课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我会借用工具书正确读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我会通过品读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我会通过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法指导】批注阅读法、品读词句法、质疑释疑法。

【学习导航】导航一:我的学习我做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快速朗读课文,并在读中完成:1、自由读文,画出学习目标中的词语,并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文章每一段都有一句能概括本段意思的中心句,用“”在文中标出来。

导航二:我的想法我表述(默读课文,自读感悟)默读课文,走进维吾尔,感受维吾尔的民俗和维吾尔人的精神风貌。

”在文中标出,并能根据文中的详细描写,在大脑中呈现中一幅维吾尔风情图。

2、维吾尔的人们有哪些特点,请用“﹏﹏”在文中标出能反映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面貌的句子。

并旁批自己的读书感受。

导航三:我的团队我合作(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交流:1、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根据文章的内容,我的概括是:A、()维吾尔族B、()维吾尔族C、()维吾尔族D、()维吾尔族2、、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族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土:表现了维吾尔人()的特点;花:表现了维吾尔人()的特点;歌:表现了维吾尔人()的特点。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读课文,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导航四:我的思考我表达(读写结合,即兴练笔)假设你是就是一位维吾尔人,你将会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自己的家乡,几句话?一首诗?还是------我来赞美我的家乡维吾尔:(形式自选)导航五:我的学习我检测(当堂练习,检测目标)一、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六年级下册9和田的维吾尔学案

六年级下册9和田的维吾尔学案

《9.和田的维吾尔》导学案学科: 语文 年级组: 六年级 主备人:教材位置:第二单元37-39页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目标: 1、我可以积累本课新词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我学习以后能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通过学习我会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地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具准备: 有关维吾尔族的图片、课件、资料等。

学习过程:课前热身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

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2.媒体展示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课件内容,看后说说维吾尔族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刚才我们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课堂展示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

5. 你是怎么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的?6.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拟人句: 反问句:比喻句:课后拓展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歌载舞(zài zǎi)肃然起敬(sù shù)铺天盖地(pū pù)激昂(áng yáng)韵味(yùn yìn)边缘(yuán yǘan)扼杀(â nâ)2、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热烈激昂的()寂寞而单调的()随风摇曳的()飞奔的()爱美的()密密的()沙哑的()妩媚的()深邃的()课堂检测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和田的维吾尔
学习目标:
1、我要记住“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我要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教学准备:
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一、自主学习:我能工整的书写词语。

惊恐、恶劣、深邃、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载歌载舞、豁达乐观
二、搜集有关和田维吾尔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总结课文的大意。

2.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3.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4.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全班交流:根据以下提示简要概括或者找出具体语句,并写写自己理解。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3)爱美的维吾尔族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五、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2.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