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学-课程大纲2020版-李景玉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生产实习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生产实习是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学生通过参入企业的育苗和养殖生产过程及劳动教育,掌握海水经济动物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生产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水产和从事水产的积极性。
Production exerci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xercitation teaching in major of aqua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in aquacultur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master the production skills of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culture of marine economic animals, an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aquaculture.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主要实习内容为贝类、鱼类、虾蟹、海参等海水经济动物人工育苗工艺及养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实习一:贝类的苗种生产实习(1)亲贝的促熟:种贝的选择,培育密度,水温、营养、环境条件的合理运用和控制。
(2)产卵与受精卵的处理:有效积温或积温的应用,采卵方法(人工诱导或自然产卵),受精卵的处理,卵的定量,获卵量;受精率、受精卵量的计算。
(3)孵化:孵化密度,孵化水温,孵化时间,初期面盘幼虫的孵化率。
(4)选育:初期面盘幼虫的选优标准,选育方法和具体操作。
#23-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植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植物学是《植物生理学》和《藻类与藻类栽培》的先修课程,同时也为《水生生物学》和《生物饵料培养》等课程提供基础的知识储备。
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和亲缘关系等知识,从而建立植物演化发展的概念;了解国内外植物学发展的新成就”为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以教授植物形态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植物学课程有大量的形态学方面的知识,包括植物微观形态和宏观形态等。
植物学课程具有内容深、理论性强、课堂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植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政目标。
The botany is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 in Aquaculture. Botany science provides necessary knowledge for the disciplines of Plant Physiology, Algae Cultivation, Aquatic food biology, etc.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botany course are to help students: 1) fully understand the morphologies and functions of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 of plants, and the- 4 -process of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2) identify various plant genera and species, and the morphology, life cycle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ir representative species; 3) establish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plant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4) be aware of the advanced botanical achiev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otany science consists of much information about plant micro- and macro-morphologies. The content is large and deep, with strong sense of theory. When teaching, the classroom information is big and proceeds apace. The subject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and re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 of "green tree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golden mountains and silver mountains".2.设计思路:明晰地传授植物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能力,将立德树人总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
#1-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水产养殖专业新生研讨课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课程由学科领域具有科研和教学经验的教授主讲,面向水产养殖专业大学新生开设,为大学学习入门课程。
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围绕学生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主题,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在时间管理、交流与沟通、身心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得到训练。
通过该课程学习为学生成功完成大学学习奠定基础。
The course is taught by professors with research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study. It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freshman seminar in aquaculture major. The course focuses on inquiry learning, emphasiz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students' transforma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the course helps students acquire self-cognition, master the learning methods of college, and get training in tim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er planning and other aspects. This course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ir college studies.2.设计思路- 5 -该课程主要针对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新生开设,也供非水产类本科生或研究生选修,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开始大学生活,水产养殖学专业与学科分布,主要领域发展动态,包括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医学、大宗水产养殖对象、名优水产动物、休闲渔业、增养殖工程与海洋牧场等概述。
《海藻与海藻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藻与海藻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3J03B 学分:1 周学时:2总学时:17开课学期: 3.1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Algae and Algae Cultivate适用专业:水产养殖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普通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海洋学等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水产系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生物类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栽培海藻的分类地位、形态构造、分布和基本特征,熟悉海藻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计划中的专业课。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栽培海藻的生物特性,包括栽培对象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生理活动、繁殖、生活史等。
熟悉海藻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了提高栽培对象的生产力,必须有针对性地掌握栽培对象及其最合适的生产技术措施。
掌握当前栽培海藻在防治病害、新品种的培育、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的应用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并且了解国内外海藻栽培的生产科研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4个门栽培海藻的分类地位、形态构造、分布和基本特征,熟悉海藻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栽培海藻的生物特性,包括栽培对象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生理活动、繁殖、生活史等知识,熟悉海藻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了提高栽培对象的生产力,必须有针对性地掌握栽培对象及其最合适的生产技术措施。
掌握当前栽培海藻在防治病害、新品种的培育、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的应用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能力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在今后工作中应用。
素质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学生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0-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细胞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基础课的理论深化,是学习水产养殖专业课的基础。
先修课程包括植物学、普通动物学及生物化学。
通过本课程有关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程、研究内容及现状等基础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的学习,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了解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把握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
结合细胞生物学研究理论及技术在水产养殖研究的应用现状,为开展水产养殖的研究奠定理论及技术基础。
The Cell Biology is a lecture course to explore the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 of cells. The overarching goal is for students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genera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to buil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learning specialized courses of aquaculture.Studies of Botany, Zoology, and Biochemistry are prerequisite for this course. This course is aimed to impart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the field of cell biology including its history, current status, research content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gui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life in cellular level, subcellular level and molecular level. Combin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cell biology theory and technology- 1 -in aquaculture research, this course establishes a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aquaculture research.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探讨和理解生物基本结构细胞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认识细胞的基本活动规律。
#26-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植物生理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涉及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主要从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各种代谢生理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学习植物生理学不仅要认识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而且要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Course Overview:Plant physiology is that significant branch of plant science which deals with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functioning of plants at cell, molecular, and whole plant level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course aims to let students to learn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plant physiology,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means, methods and skills, and meanwhile the student will gain the knowledge to develop and use plant resources to serve aquaculture. The course includes 10 chapters, which cover: an introduction, plant water relations, plant mineral nutrition,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lant growth, plant reproductive, senescence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resistance physiology.- 1 -2.设计思路:课程主要包括水分和矿质营养、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以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三部分内容,具体可划分为多个章节,主要讲授植物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物质、抗性生理等内容,使学生理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蒸腾作用及其调控、各种必需元素、呼吸代谢途径及能量提供、各种植物激素的重要生理作用,特别是需要掌握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过程和机制,并了解植物如何面临各种逆境调节自身代谢的各种抗性生理,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环境改善的重要生态作用。
藻类学课程教学大纲上海水产大学(精)

《藻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藻类学(Phycology)课程编号:2409970学分:2学时:总学时:36 讲授学时:24 实验学时:12开设学期:第5学期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三年级学生课程级别: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课程负责人:马家海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类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与实验,使学生掌握藻类的概念、分类、形态构造、分布和基本特征(突出海藻部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藻类的分类、形态特征及经济价值。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藻类的形态、构造、生殖、生活史、系统发育、生态习性和进化路线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授课,掌握藻类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熟悉重要藻类(含淡水藻类、经济海藻)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应用价值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藻类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概况:红藻门的主要种类紫菜、江蓠、海萝、鹧鸪菜、红毛菜、石花菜、麒麟菜等,褐藻门的主要种类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绿藻门的主要种类礁膜、浒苔、石莼、松藻等,浮游藻类的主要种类念珠藻、微囊藻、鞘丝藻、颤藻、多甲藻、裸甲藻、夜光藻、直链藻、圆筛藻、舟形藻、小球藻,衣藻,扁藻等。
实验报告要求:按生物绘图要求绘制实验报告,拉丁学名和文字说明应采用印刷体,文字清晰端正,除铅笔外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钢笔等。
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台、目测微尺、解剖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指导书名称:自编实验项目一览表四、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藻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特征和经济价值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图片展示、录像播放,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5-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鱼类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鱼类学是研究鱼类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的学科。
本课程分鱼类形态学和鱼类分类学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鱼类外部形态、鱼类内部构造(包括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尿殖、内分泌器官等)、鱼类分类。
Ichthyology is the subject that investigates the taxonomy, morphology, physiology, ecology,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fish. 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morphology and taxonomy. The contents for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clude external morphosis, inner structure (skeleton, muscle and organs of digestion, respiration, circulation, excretion, reproduction and endocrine), taxonomy.2.设计思路:本课程涉及鱼类形态学和鱼类分类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鱼类形态学主要研究鱼类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了解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及机能,阐明各器官的发展规律。
鱼类分类学主要研究个别鱼类在鱼类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掌握鉴别鱼类的方法和步骤,探讨鱼类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
鱼类形态学是学习鱼类分类学的基础,因此在课程编排上遵照先形态后分类的原则。
鱼类形态学部分按照由外及内的原则编排,即先了解鱼类的外部形态(体形、体色、头部器官、皮肤、鳞、鳍),再了解内部构造(骨骼、肌肉、消化、循环、呼吸、神经、尿殖、感觉、内分泌等器官和系统);鱼类分类学部分按照鱼类进化由低等到高- 5 -等的原则编排,即由低等的圆口纲和软骨鱼纲,到高等的硬骨鱼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藻学是针对水产及其相关学科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以大型海藻为主要对象,重点介绍海藻的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海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水平和素养,增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
《Marine Phycology》is a course for second- and third-year undergraduates of fisherie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jor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a elective course for other majors. This course takes macroalgae as the main object, focusing o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biology, physiology and ecology of algae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ife and produc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lgae, and can flexibly use this knowledge to deal with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and literacy, an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设计思路:
海藻学是植物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课程内容的选择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从知识、方法、观点和态度四个层面进行阐述,兼具丰富性、关联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课程内容包括海藻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活史等生物学知识,海藻的光合作用、营养盐吸收和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海藻的种群和群落的特征等生态学知识,海藻增养殖的历史、现状和展望等产业情况,以及海藻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等内容。
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理论到实践,有助于学生有层次地进行学习和领会。
3、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为《植物学》和《植物学实验》,要求学生具备《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与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既有关联,又各有侧重。
后置课程为《海藻学实验》,通过大型海藻的野外观察与采集、形态学种类鉴定和腊叶标本制作过程来
- 2 -
切身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海藻学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海洋强国”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海藻学的兴趣,从品德、知识、能力和意识形态四个维度培养锻炼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构建系统的海藻学知识体系,能用理论知识应对实际问题,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课前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学习单,了解课程内容和重点与难点,提前查阅教师推荐的参考书和文献,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做好课前准备。
2、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组讨论、随堂测验等活动,通过过程性检测找出自身的知识薄弱点,有侧重地补习。
课堂活动参与度和随堂测验、研究报告成绩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3、课后及时总结和复习,查漏补缺。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作业,作业成绩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内容
- 2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无固定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1、《The biology of seaweeds》, Christopher S. Lobban & Michael J. Wynne,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1981
2、《Seaweed ecology and physiology》, Christopher S. Lobban & Paul J. Harri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Seaweed resources of the world》, Alan T. Critchley & Masao Ohno,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1998
4、《Phycology》(Fifth edition), Robert Edward Le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5、《中国黄渤海海藻》,曾呈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6、《藻类学》(第四版),R.E.李著,段德麟、胡自民、胡征宇等译,科学出版社,2012
7、《海藻与海藻栽培学》,赵素芬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8、《海藻学》,钱树本、孙军、刘涛、刘东艳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
9、《海藻栽培学》,何培民、张泽宇、张学成、马家海主编,科学出版社,2019
- 2 -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