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大学生业余时间调查报告

大学生业余时间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4•引言•大学生业余时间现状•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的影响因素目录•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的建议与对策•结论01引言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情况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社会对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相关研究仍较为缺乏研究背景了解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的因素探讨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为大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提供建议和指导01020304研究目的02大学生业余时间现状大部分大学生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总结词根据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每天拥有超过4小时的业余时间。
其中,约40%的学生每天有6小时以上的业余时间。
详细描述业余时间长度业余时间活动类型休闲娱乐是主要的活动类型详细描述在业余时间,大部分学生选择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看电影、玩游戏、逛街等。
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进行学习、阅读或参加社团活动。
总结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详细描述调查显示,仅有约20%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或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休闲娱乐,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的业余时间被浪费了。
业余时间利用效率03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兴趣爱好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业余时间的安排有显著影响。
喜欢阅读、运动、音乐、绘画等不同活动的学生,其业余时间的使用会有所不同。
性格特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参加社交活动,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可能更喜欢独处,进行阅读或思考。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休息。
学校的学术氛围、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
学校氛围家庭环境同辈群体家庭的支持和期望,以及家庭成员的业余时间安排,也会对学生的业余时间使用产生影响。
大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总结根据对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查结果,总结可得以下结论:
一、大多数大学生作息时间较为紊乱,晚睡晚起现象比较普遍。
调
查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在平时会熬夜到深夜甚至凌晨,导致第二
天起床时间普遍较晚,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息。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熬夜补觉”现象。
由于晚上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一些大学生会选择在周末或假期通过长时间的睡眠来弥补,但这种方
式并不能真正改善作息规律,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
三、社交活动和娱乐消遣是影响大学生作息时间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平时会因为出去玩耽误作息时间,
或者因为追剧、打游戏等娱乐活动而影响到正常的作息规律。
四、作息时间不规律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作息不规律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影响大脑的思
维和记忆功能,甚至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五、建议大学生调整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作
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安排社交活动和娱乐
消遣,不要让其影响正常作息;培养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重视作息时间的调整,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充实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目录一、调查目的 (2)二、调查对象 (2)三、调查方式 (3)四、问卷分布 (3)五、调查时间 (3)六、数据分析 (4)(一)问卷调查对象分析 (4)(二)学生休息时间分析 (5)(三)课后时间安排分析 (9)七、结论与建议 (15)八、选题原因 (16)九、小组分工 (17)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依据对学生作息安排情况的统计数据,了解本校学生作息状况,从已收集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并希望以此可以帮助大学生认知良好作息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生活学习质量。
本文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问卷分布、调查时间、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报告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字:调查作息大学生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基本的作息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从而说明正确的作息时间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学生应及时调整不良作息时间,更好地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为实现人生的规划作铺垫。
二、调查对象各年级学生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电子问卷是在组内成员的社交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发放调查;纸质问卷是采取在食堂、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所有调查点共发出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7份,回收率达94.8%。
四、问卷分布本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总共237人。
其中男生人数为97,占40.93%;女生人数140,占59.07.大一学生人数47,占19.83%;大二学生人数42,占17.72%;大三学生人数81,占34.18%;大四学生人数67,占28.27。
问卷第3-5题调查大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以及他们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第6、7题调查大学生一天休息时长;第8-11题调查大学生午睡以及熬夜情况;第12-15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第16-18题调查大学生对自己的作息安排的看法与评价。
五、调查时间16周周一上午将准备的调查问卷进行打印,下午开始在教室分发调查问卷,并于当天晚上将电子问卷投放到社交平台。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

调查结果
3. 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业压力:课程难度大、考试压力重等
社团活动:参与的社团多、活动频繁等
个人兴趣:对某些活动特别感兴趣,愿意投入更多 时间
社交活动: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参加派对等
4
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
1. 学业压力对课余时间的影响
学业压力是影响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的重要因 素之一。课程难度大、考试压力重的学生需 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从而减少了参 与其他活动的时间。此外,为了保持优异的 成绩,一些学生也会选择牺牲自己的课余时 间来学习。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其他方面的挑 战时,如社团活动、个人兴趣等,难以合理 分配时间
分析讨论
4. 社交活动对课余时间的影响
社交活动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朋友之间 的互动、参加派对等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缓解学习压力。但是,如果社交活动过于 频繁或者过于喧闹,就会对学生的课余时间产生负面影 响。因此,建议学生在安排社交活动时要注意适度,保 持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生活习惯
和生活的关系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析讨论
2. 社团活动对课余时间的影响
参与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中一个 重要的环节。但是,如果参与的 社团过多或者活动过于频繁,就 会对学生的课余时间产生较大的 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 会感到疲惫不堪,难以平衡学习 和生活的关系。因此,建议学生 在选择社团活动时,要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能力来决定参与哪些活 动,避免过度疲劳
学习:完成作业、预习复习课程等 社团活动:参加校内外的社团、义工等 健身运动:进行体育锻炼、健身等 个人兴趣:阅读、绘画、音乐等 社交活动:与朋友聚会、参加派对等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7篇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1一、导言大学是人生最美妙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抱负的场所。
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冲突,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时间。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学习、生活、社会活动间的冲突,帮忙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安排到达最强化。
通过对课余生活状况的描述分析,为广阔师生供应一个客观结果,盼望能对大学生有所启迪。
为了调查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我们对男32名女68名大学生进展了调查,其中大一男生有14名,大一女生30名,大二男生有18名,大二女生有38名。
其中男生的课余生活主要用于体育熬炼、上网、参见社团活动、谈恋爱,并且是大一男生多于大二男生。
而女生的课余生活主要用于上网、兼职、学习、参与社团活动,大一和大二女生活动人数不相上下。
从这些状况来看。
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特点。
“参与各种团体学生会工作活动”、“学习”、“上网”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的主要活动形式。
调查发觉,由于生理上的差异,男生偏爱体育活动熬炼,女生较爱学习。
我们还对大学生对课余时间利用满足程度做了分析,有36.3%的人对自己课余时间的利用感到满足,有43.8%的人较满足,有19.9%的人不满足。
这充分说明大局部大学生对自己课余时间的利用状况满足,有65%的大学生对将来课余时间利用有信念有向往,但还有35%的大学生没有信念和向往。
并且我们还对许多高校也进展了调查。
例如,通过对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状况以及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等课余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时间的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上的主观想法与实际行动之间进展了比照分析。
同时通过上述的课余生活状况和比照分析发觉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所存在一些诸如课余生活安排盲目、对课余生活的熟悉及评价不正确、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等问题,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
有关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通用7篇)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有关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通用7篇)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
对大学生而言,由于大学的课程没有高中那样多,所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
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一部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的质量却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
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有进一步的了解,获得更多大学生对于课余生活的安排和看法,我们开展了这次对于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
二、调查与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抽样的方法及样本点的确定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样本抽取涵盖天津工业大学各个学院。
三、问卷的设计问卷由7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课余时间的多少,对于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等相关问题。
数据资料整理本次调查共获得36份问卷,调查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逻辑检查,随后对数据加以整理编码,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最后得到有效问卷记录36个,有效率为100%,数据质量较好。
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报告

学习效率低下
部分学生在课余学习中存 在拖延、分心等现象,导 致学习效率低下。
缺乏学习规划
很少有学生制定详细的学 习计划,导致课余时间的 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娱乐休闲方面现状及问题
娱乐方式单一
大学生的娱乐方式主要以网络游戏、看电影等为主,缺乏多样化 的娱乐方式。
过度娱乐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05 改进措施与建议
提高课余时间利用效率的建议
合理规划课余时间
制定课余时间计划表,合理安排学习、娱乐 、锻炼等活动的时间,避免时间浪费。
培养多元化兴趣
尝试参与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如文艺、体育、科 技等,丰富课余生活,提升综合素质。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 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和方法,帮助大学生 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课余时间利用上,需要更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避免学 生因过度压力或无聊而产生心理问题。
推动多元化发展
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多元化的活动和兴趣,培养全面发展和综 合素质。
加强学校和社会支持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如学习辅导、社团活动、实习机 会等,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学校因素影响
课程设置与学业要求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业要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如课 程繁重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时间用于学习。
校园文化与活动
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各类活动也会对学生的课余时间产生影响,如学 术竞赛、文艺演出等。
学校资源与支持
学校提供的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以及对学生的支持 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都会影响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睡眠调查报告(共17篇)

大学生睡眠调查报告(共17篇)第1篇: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四)睡眠情况问题的原因所在1、大学的环境较宽松,学习也没有以前紧张,上网、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等休闲娱乐活动、聚会外出消遣等社交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太多。
2、大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宿舍的环境里掺杂着各种各样的人和物,作息时间的不统一也造成了寝室环境嘈杂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3、自身的问题。
每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对声音特别敏感而有的人也很容易因为情感、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未来的就业压力等大学生之间常见的问题烦恼而影响睡眠质量。
4、大学生自己的自律能力不高,生活作息不规律。
上面提到的大学环境较宽松也容易造成大学生散漫,本来在家可能有较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大学因为缺少父母的监管就有可能会放纵自己,不懂得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
(五)学生对于解决睡眠问题的建议1、建议玩手机、看书、看电影电视剧等使自己有睡意。
2、建议听柔和的轻音乐放松自己的心情以更容易入睡。
3、建议咨询医生以提供专业的意见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1、建议戴耳塞、睡眠眼罩等阻隔嘈杂的声音。
2、建议同学之间相互多交流、协调,达成较适合大部分人的作息时间。
3、建议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有规律的作息。
(六)本组成员对于解决睡眠问题的建议1、保持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高质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条件,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讲究睡眠卫生,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大学生尤为重要。
同宿舍楼层之间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商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作息时间,尽量做到不打扰他人睡眠。
2、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每天应按时就寝,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无论何时入睡都要定时起床,如果躺在床上超过20分钟扔无法入睡的话,可以听一些舒缓柔和的音乐等来帮助入睡,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3、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小学习压力,例如考试前夕按规律的时间复习,不要在考试前一天才临急抱佛脚,影响睡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调查目的 (2)二、调查对象 (2)三、调查方式 (3)四、问卷分布 (3)五、调查时间 (3)六、数据分析 (4)(一)问卷调查对象分析 (4)(二)学生休息时间分析 (5)(三)课后时间安排分析 (9)七、结论与建议 (15)八、选题原因 (16)九、小组分工 (17)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依据对学生作息安排情况的统计数据,了解本校学生作息状况,从已收集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并希望以此可以帮助大学生认知良好作息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生活学习质量。
本文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问卷分布、调查时间、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报告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字:调查作息大学生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基本的作息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从而说明正确的作息时间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学生应及时调整不良作息时间,更好地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为实现人生的规划作铺垫。
二、调查对象各年级学生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电子问卷是在组内成员的社交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发放调查;纸质问卷是采取在食堂、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所有调查点共发出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7份,回收率达94.8%。
四、问卷分布本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总共237人。
其中男生人数为97,占40.93%;女生人数140,占59.07.大一学生人数47,占19.83%;大二学生人数42,占17.72%;大三学生人数81,占34.18%;大四学生人数67,占28.27。
问卷第3-5题调查大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以及他们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第6、7题调查大学生一天休息时长;第8-11题调查大学生午睡以及熬夜情况;第12-15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第16-18题调查大学生对自己的作息安排的看法与评价。
五、调查时间16周周一上午将准备的调查问卷进行打印,下午开始在教室分发调查问卷,并于当天晚上将电子问卷投放到社交平台。
周二开始分别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分发问卷,下午所有问卷分发结束。
电子问卷投放时间持续一周。
六、数据分析(一)问卷调查对象分析图1本次被调查人数共237人,其中女生占59.07%,男生占40.93%。
且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占比19.83%,大二学生占比17.72%,大三的学生占比34.18%,大四学生占比28.27%。
其中,大一大二占比重相近,大三大四占比重相近。
(二)学生休息时间分析在调查对象中,有56.96%的学生在工作日的就寝时间在11-12点,在10-11点之间和12点之后休息的学生都占20%左右,只有极少数人的就寝时间在十点之前。
相对于工作日,周末学生就寝时间往往较晚,42.62%的学生就寝时间在12点之后,41.77%的学生休息时间在11-12点,11.39%的学生休息时间在10-11点,依然只有极少数人在10点之前就寝。
比较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在周末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相较于平时更晚一些休息,12点之后休息的人数比重上升了22.62%,而11-12点、10-11点之间休息的人数分别下降了15.19%、8.61%左右。
我们还调查了学生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在10-11点之间,27%的学生认为合理就寝时间为11-12点,14.35%的学生认为合理就寝时间为10点之前,4.22%的学生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在12点之后。
其中大多学生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应该在11点之前,少数人觉得11点之后才是合理的就寝时间。
再比较于学生实际的就寝时间,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在自己认为的合理时间就寝。
6733758729293871572616在工作日休息时间方面,调查对象中,36.7%的学生休息时间在6-7小时之间,31.65%的学生休息时间在7-8小时之间,休息时间在六小时以下和8-9小时都占13%左右,休息时间在九小时以上的只占5%左右。
在周末时,29.96%的学生休息时间为8-9小时,近1/4的学生休息时间为7-8小时16%的学生休息时间为9-10小时,6-7小时和10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比都为11%左右,6.75%学生的休息时间为6小时以下。
综上分析,在周末时,总体上看学生会休息相对于工作日更长的时间,休息时间在7-9小时占了54%左右,上升了10%左右;9小时以上占6%左右,上升了11%;明显看出,休息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人数减少。
关于上课打瞌睡的频率的问题,调查对象中,有21.94%的学生上课从不打瞌睡,62.87%的学生上课偶尔打瞌睡,15.19%的学生经常打瞌睡。
结合上面的就寝时间和一天休息时间,可以看出,上课经常打瞌睡的人往往是就寝时间较晚且一天的休息时间较短的人,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时打瞌睡。
从不5%偶尔41%经常54%午睡频率从不22%偶尔63%经常15%打瞌睡频率由图表可知,53.59%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午睡,40.93%的学生只是偶尔午睡,5.49%的学生从不午睡。
午睡频率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状态和精神状态。
一般休息时间较短的学生很少睡午觉,其中大多数是准备考研的学生或者考证的学生,他们一天中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较多,因此休息时间就较少。
(三)课后时间安排分析在是否熬夜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中,49.79%的学生经常熬夜,45.15%的学生偶尔熬夜,只有5.06%的学生选择从不熬夜。
对于熬夜的原因这个问题,调查对象中,75.85%的学生玩手机,47.03%的学生看电影电视,44.92%的学生学习,26.27%的学生打游戏,13.56%的学生则是外出。
在玩手机时间上,调查对象中,33.33的学生玩手机时间在1-3小时以内,31.65%的学生玩手机时间则在3-5小时以内,而28.27%的学生玩手机却在5小时以上,只有6.75%的学生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这个数据还是引人深思的。
可以看出,经常熬夜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熬夜人群里玩手机作为熬夜原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造成这个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无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作息时间颠倒,经常晚睡晚起,玩手机时间更是占满了生活的绝大部分,其中看影视剧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多,熬夜原因中,学习也是一个较大的因素,这其中不乏即将考研的大四学生。
在每天课余学习时间问题上,调查对象中,44.73%的学生学习时间在1-3小时内,24.89%的学生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则在一小时以内,16.88%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3-5小时内,13.50%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5小时以上。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并不超过三小时,少数学习时间超过5小时的更多比例应该是考研的大四学生,可见,大学生活的自由让很多学生的主要精力并没有花在学习上。
在调查大学生每周运动频率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中,44.30%的学生偶尔运动,29.96%的学生选择了很少运动,16.88%的学生则经常运动,而只有8.86%的学生才会每天都运动。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非越来越棒,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有很大的原因,运动就成为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懒惰,时间安排不当等各种原因,经常运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一大二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还可以强制性让学生得到锻炼,然而大三大四体育课的结束,很多大学生运动锻炼的时间几乎为零。
是否有固定的时间表有27%没有73%对于大学生是否对自己的作息安排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调查对象中,73%学生选择自由安排作息时间,27%的学生则有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且据调查统计,大部分为考研学习的人。
654790801194552166为研究大学生作息安排具体原因,本次问卷还调查了大学生课余安排情况和大学生作息的影响因素。
据数据显示,28%的学生会选择上网消遣,25%的学生安排学习,14%的人会花时间聚会,兼职和回家的人各占12%,剩下9%的人选择旅游度过课余时间。
至此,四分之一的人受网上娱乐活动而影响作息;18%的人由于学习压力而影响作息;娱乐和兴趣活动的影响相似,各占14%和12%;兼职、社团活动、恋爱、人际交往四个因素对作息的影响各占8%、7%、7%、10%。
大部分人因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网上娱乐活动的原因作息紊乱;过度的学习压力也造成作息不正;其余各种生活活动方式也会对大学生作息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本问卷的`最后,我们还针对学生对于本人休息安排的改善方面进行了调查。
大多数学生觉得需要制定一个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有计划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同时许多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熬夜的问题,觉得自己应该少玩点手机,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并且多花一些时间在学习方面。
也有人知道自己在时间安排方面有很多的不合理,但是由于习惯的养成,觉得自己很难再去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作息颠倒现象严重,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个敲门砖,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而读大学可以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过渡。
因此,我们需要好好的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而不是整日萎靡不振,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规律的健康的起居生活表,很多大学生熬夜现象特别严重,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下去身体素质将会越来越差。
例如,每日起床时间定在七点到八点,晚上睡觉时间定在十点到十一点,中午养成睡午觉的习惯,这样可以提高下午上课的效率。
另外,三餐也要按时吃,很多学生熬夜,早上一觉睡到中午,也就不会再吃早饭,或者上课时间来不及也会直接忽略早饭,这都是非常不健康的习惯。
或许刚开始很难适应这样的作息时间,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慢慢变好的。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学习方式已由过去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转向以自学为主的方式。
这就决定了你会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自由支配。
可是很少有学生会合理地把这段空闲时间利用起来。
每日花两到三小时的时间消化当天学习的内容,看看课外书,背背单词,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有意义。
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一样都是组成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
建议大家在安排好学习工作之余,打理好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看电影,健身,旅游等等。
最后,想建议大家的是,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已经让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差,坚持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还可以减压,舒缓心情。
运动强度不用太大,操场上跑圈,快走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每周运动次数因人而异,可每日坚持锻炼,也可隔日进行,根据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生活习惯而定。
大学生活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所有的大学生能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打下良好的铺垫八、选题原因对于已经度过四分之三大学生活的我们,越来越发现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各种生活习惯正慢慢与健康脱轨:熬夜打游戏、晚睡晚起、上课迟到早退、白天精神不佳打瞌睡等各种“大学生生活习惯”遍布各大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