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截面承载力及配筋计算表

合集下载

双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双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双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双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图式二、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1.根据双筋矩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图式,由平衡条件可写出以下两个基本计算公式:由∑=0X 得:s y s y c A f A f bx f =''+1α由∑=0M 得:)(2001a h A f x h bx f M M s y c u '-''+⎪⎭⎫ ⎝⎛-=≤α 式中'y f —— 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s A —— 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a —— 受压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2.适用条件应用式以上公式时必须满足下列适用条件: (1)0h x b ξ≤(2)'2a x ≥如果不能满足(2)的要求,即'2a x <时,可近似取'2a x =,这时受压钢筋的合力将与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相重合,如对受压钢筋合力点取矩,即可得到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0a h A f M M s y u '-=≤ 当b ξξ≤的条件未能满足时,原则上仍以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好。

只有在这两种措施都受到限制时,才可考虑用增大受压钢筋用量的办法来减小ξ。

三、计算步骤(一)截面选择(设计题)设计双筋矩形梁截面时,s A 总是未知量,而's A 则可能有未知或已知这两种不同情况。

1.已知M 、b 、h 和材料强度等级,计算所需s A 和'sA (1)基本数据:c f ,y f 及'y f ,1α, 1β,b ξ(2)验算是否需用双筋截面由于梁承担的弯矩相对较大,截面相对较小,估计受拉钢筋较多,需布置两排,故取mm a 60=,a h h -=0。

单筋矩形截面所能承担的最大弯矩为:M bh f M b b c u <-=)5.01(201max 1ξξα,说明需用双筋截面。

新版盖梁计算表

新版盖梁计算表
墩顶横向拉杆内力设计值 通过计算 其抗压承载 力安全系数 为
1380.3
b’=
1.5
m
s=
1.2
m
Fd=
5070
kN
γ0Tt,d=
1255

fsd*As=8127.9 kN
k4=
5.89
满足规范要求!
注:1、粉色为需要输入部分。 2、
蓝色表示 计算结果 。
3、 红色表示 判定。
4、 对于上宽 下窄盖梁 截面,上b 用于计算 配筋率 (偏安 全),下b 用于计算 受压区高 度进而求 解内力臂z (偏安 全)。
d或de= W0= Ms= Ml= as= c= C1= C2=
C3=
ρte= σss=
32 0.2 8000 6166 79 52
1 1.3854
0.259
0.0650 175.11
满足规范要求!
mm mm kN*m kN*m mm mm
MPa
通过计算 因为
Wcr
C1C2C3
ss Es
cd 0.36 1.7te
4、配筋 受拉区主筋 直径(等代 直径) 受拉区主筋 采用 受压区主筋 直径 受压区主筋 采用 箍筋直径
箍筋采用
5、正截面 抗弯承载 力计算 截面有效高 度 最大弯矩组 合设计值 (基本组 合) 受拉区钢筋 截面面积 受压区钢筋 截面面积 受拉区纵向 钢筋配筋率 支点截面受 压区高度 支点截面内 力臂
Ttd=
0Tt,d fsd As f pd Ap
通 其过抗计压算承载 力安全系数
3236.0
≤ k4=
<h,按拉压杆计算
2304
kN
1.5
m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
设计类型:已知弯矩求配筋
已知条件: 弯矩设计值M(KN.m): 截面宽度(mm): 截面高度(mm): 混凝土强度等级(20表示C20)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t(N/mm2):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N/mm ): 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到边缘的距离a(mm): 设计步骤 截面有效高度ho(mm)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2
输入数据区: 40 300 400 25 11.9 1.27 300 25
输出数据区
375
xb =
1+
系数 1 受压区高度x(mm) 相对受压区高度ξ
b1
f
y
0.55
E S × e cu
1 31.17 0.08313176 满足 371.0 0.330% 0.200% 是
相对受压区高度ξ是否满足要求 应配纵向受拉钢筋As(mm^2) 配筋率ρ 最小配筋率ρmin 是否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最终配筋As(mm^2)是
371.0
天津大学wangwenjin
谢谢!!多提宝贵意见。
知弯矩求配筋
欢迎使用本程序,本程序采用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0

简支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表格

简支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表格

4 砼弹性模量
5 钢筋弹性模量
6 预应力弹性模量
7 主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8
9 板的铰缝截面积
fcd MPa 13.8 fsd MPa 195 fpd MPa Ec MPa 31500 Es MPa 210000 Ep MPa fsd MPa 280
mm2
三 计算系数及其他参数
1 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γo 2 钢筋与砼的弹性模量比 αES 3 预筋与砼的弹性模量比 αEp 4 纵向受拉钢预筋配筋率 ρ
桥梁承载力计算用表
Ⅰ、基本参数
编号
参数名称
13m简支梁桥钢筋砼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表
符号 单位 数值 编号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 编号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

几何参数
1 梁高
2 梁(腹板)宽
3 受压翼缘板宽
4 受压翼缘板厚
5 受弯构件计算跨径
6 预筋和钢筋合力至拉区边缘
7 钢筋合力至拉区边缘距离
224
91
641 当x≤b'f,则Md=fcdb’f x (ho-x /2) / γo 792 当x>b'f,则Md=fcd[ b x (ho-x /2)+(b'f-b)h'f(ho-h'f/2)] / γo
641
第 1 页,共 1 页
杭州市萧山区交通规划设计处
-
1
- 6.666667
-
0
- 0.01169
5 受拉钢筋截面积
As mm2 6381
6
7 毛截面积
A mm2 545894
8 换算截面积
Ao mm2 58205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设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设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专业:2022年10月31日目录1、设计资料 (1)2、板的设计 (1)2.1荷载 (2)2.2内力计算 (2)2.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次梁的设计 (3)3.1荷载 (4)3.2内力计算 (4)3.3截面承载力计算 (5)4、主梁的设计 (7)4.1荷载 (7)4.2内力计算 (8)4.3截面承载力计算 (11)4.4主梁吊筋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内框架结构,边柱为砖墙,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项板肋梁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5.02/kN m ,楼面梁格布置1272006900L L mm mm ⨯=⨯,如图1。

楼面层为水泥花砖地面(砖厚25mm ,包括水泥粗砂打底),自重0.62/kN m 。

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 厚混合砂浆打底。

板深入墙内mm 120,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mm ⨯。

混凝土采用C25(c f =11.92/N mm ),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y f =3002/N mm ),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y f =2102/N mm )。

图1 楼面梁格布置图2.板的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部方法设计。

按刚度条件板厚为,按构造要求,工业房屋楼面的最小厚度为80mm ,故取板厚80h mm =,取次梁截面高度450h mm =,截面宽度200b mm =。

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见图2。

图2 板的几何尺寸及计算简图2.1 荷载恒荷载板自重 0.0825 2.0⨯=2/kN m 楼面面层 0.62/kN m 天棚抹灰 0.015⨯17=0.262/kN mk g =2.862/kN m使用活荷载 k q =5.02/kN m 荷载组合设计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规定,对于标准值大于4kN/m 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 1.3Q γ=,所以有:1.2 1.3 1.22.86 1.3 5.09.93k k g q g q +=+=⨯+⨯=2/kN m 1.35 1.30.7 1.35 2.86 1.30.7 5.0k k g q g q +=+⨯=⨯+⨯⨯=8.412/kN m取g+q=9.932/kN m2.2 内力计算取一米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的跨度为: 中间跨: 0 2.30.20 2.10n m l l ==-= 边跨: 00.200.082.30.12 2.12222n t m l l =+=--+=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002.12 2.100.0095102.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反力。

荷载及配筋计算表

荷载及配筋计算表

T形截面
肋形梁(板)
独立梁
倒L形截面 肋形梁(板)
按计算跨度L0考虑 按梁(肋)净距sn考虑
L0/3
L0/3
L0/6
b+s
b+s/2
当h'f/h0>0.1
b+12h'f
按翼缘高度h'f考虑 当0.1>h'f/h0≥0.5
b+12h'f
b+6h'f
b+5h'f
当h'f/h0<0.5
b+12h'f
b
b+5h'f
1.5591mm2/mm (φ10)78.500mm2
箍筋间距
50.34979607 抗扭纵筋的计算
Ast=ζAst1fyvUcor/fys
3231.572376
构造要求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或梁宽b
扭筋分层:
4
上层
807.8930939
中层 下层
807.8930939 2313.35823
b=1000mm
大偏心受压构件(墩墙)
截面高度
h=2500mm
轴向力至截面重心的距离e0 e0=1667mm
纵向受拉钢筋至受拉边距离 a=60mm
计算截面高度
h0=2440mm
ρmin=(ρ0minγdNe0/fybh02)1/2 0.11403%
T 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
考虑情况
fyv=210N/m2
箍筋截面面积
Asv=50.3mm
箍筋沿梁轴向的间距
s=150mm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ρ=As/bho;其中As—上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梁的截面宽度;ho—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

例如:梁的截面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径20mm 的钢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²;
ρ=As/bho=941/200×455=0.0103=1.03%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当跨厚比较大时,楼板截面相对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钢筋抗弯力臂小,造成钢筋的浪费,且楼板挠度不易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小跨厚比,可以明显减少配筋量。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
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梁筋设计算公式

梁筋设计算公式

一、梁截面最小高度表5-1
三、钢筋混凝土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
max
配筋公式5-48:As=M/(f y.γs.h0) M为弯矩设计计值;fcm为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参见表4-3; f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表4-7;Mu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As为受拉钢筋截面面积;b为截面宽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

五、混凝土设计强度(N/mm2) 表4-3
实用计算步骤:
已知:弯矩设计值、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以有构件截面尺寸b、h0,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解:第一步由已知M、b、h0和fcm,按式(5-45)算出:a s =M荷载/(fcm·b·h02)
第二步由表5-6根据a s查得γs或ξ0,若a s值超出粗黑线,即ξ>ξb时,应加大截面,或提高混凝
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矩形截面。

第三步按式(5-48)或式(5-50)求出As: As=M荷载/(fy·γs·h0) 或As=ξb h0·(fcm/fy)
以下数值不适用于d=28~40mm三级钢筋;
八、钢筋计算截面面积及质量附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