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宾馆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宾馆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目录引言 (1)第一章文献综述 (2)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1.2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 (5)2.1建筑资料 (5)2.2气象资料 (6)第三章负荷计算 (7)3.1负荷计算原理与方法 (7)3.1.1空调冷负荷的构成 (7)3.1.2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7)3.1.3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8)3.1.4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9)3.1.5照明散热形成冷负荷 (10)3.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3.2计算实例 (11)3.3新风送风量及新风冷负荷 (13)3.4湿负荷与人体散湿量 (14)3.5风量的确定 (14)3.5.1送风量计算原理 (14)第四章方案的确定 (17)4.1空调方案的确定 (17)4.2水系统的布置 (19)4.3风系统的布置 (21)第五章末端装置及新风机组的设备选型 (23)5.1风机盘管的选择 (23)5.2新风机组的选择 (24)5.3制冷机组的选择 (24)5.4末端通风口的选择计算 (25)第六章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27)6.1通风管的布置和要求 (27)6.2风系统最不利环路计算 (27)第七章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33)7.1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与工作原理 (33)7.2水系统最不利环路计算 (33)第八章其他设备的选择 (38)8.1空调系统消声设备选型 (38)8.2保温材料的选择 (38)8.3膨胀水箱的选择 (38)8.4冷冻水水泵的选择 (39)结语 (40)附录 (44)内容摘要本课题题目为Z市某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所设计的建筑是Z一幢五层高的酒店,第一层为餐馆,层高为4.5米;其余四层为客房,层高为3.3米;建筑物总高度约为21.3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200平方米。
此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功能的划分和使用要求,对餐厅、厨房、储藏室、客房的客房及通风设计。
酒店、公寓等居住建筑空调系统方案

酒店、公寓等居住建筑空调系统方案酒店、公寓等居住建筑空调系统方案1.空调系统需求①室内上部、下部温度均匀,切勿有吹风感。
②所采用的空调设备应选用噪声及振动较小者。
尤其是晚上夜深人静时,卧室内出风口处的噪声不直超过NC30,最大不得超过NC35。
③各房间应有单独调节与启停的功能。
2.客房空调方式当客房规模较大时,其空调方式应采用中央空调,并采用集中的冷、热源。
客房空调一般多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方式。
夏季,空调冷源供给7℃的冷水,12℃的回水;冬季,空调热源供给60℃左右的热水,回水温度在50℃左右。
新风供给方式应优先采用独立的新风系统,将新风经风管送至客房内,卫生间设置排风扇就地排风。
通常对走道、电梯、楼梯间等公共场所,也要求设置空调。
至于公用卫生间,应视工程具体要求而定。
客房风机盘管有卧式暗装或明装,立式暗装或明装之分。
对客房而言卧式暗装风机盘管用得最多。
对于标准形式布置的客房,风机盘管一般布置在进入房间走道的上方吊顶内,气流形式为侧送,风机盘管回风口集中回风,回风口设在走道吊顶上。
客房中风机盘管的水系统大多采用两管制系统,当对室内卫生要求较高时,才采用四管制系统。
水系统最好布置为同程式,并在水系统的最高点设排气装置。
由于夏季盘管多处于湿工况运行,应特别注意风机盘管冷凝水管路的布置。
风机盘管的凝结水通常是排至卫生间管井内的凝结水立管中。
各层客房的凝结水立管竖向组成一个凝结水排放系统,且在下部分排放或集中后再排放。
因凝结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凝结水管要求保温。
由于凝结水是自然排放,容易造成漏水,因此风机盘管要求水平安装,以避免集水盘凝结水外溢。
凝结水支管要求保持一定安装坡度,坡向排水方向,以保证凝结水排放畅通。
规范规定,风机盘管排凝结水支管安装坡度不小于1%。
风机盘管安装标高低于回水干管时,风机盘管内会积聚空气。
一、般情况,风机盘管回水出口处设有手动排气阀,用于排除风机盘管内的空气。
供、回水管应避免向上弯后又再向下弯的驼峰形状,否则,管内会存有空气,影响水流畅通。
酒店空调系统设计及优化

酒店空调系统设计及优化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是人们休闲娱乐、商务会议等活动不可或缺的场所之一,而酒店空调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对于酒店的经营和客人的舒适度来说也非常重要。
以下将就酒店空调系统设计及优化展开探讨。
一、酒店空调系统设计1.规划分析在规划酒店空调系统时,首先需要对酒店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包括酒店的结构、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确定酒店空调系统的设备规格、数量、功率等。
2.机房设计酒店空调系统的机房位置应当尽可能靠近酒店客房,以减少管道损失。
机房的面积应当根据酒店的大小和客房数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应该考虑到机房的通风和排水问题。
3.设备选型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是酒店空调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应当选择稳定、高效的空调设备,并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型。
此外,应当根据酒店的经营状况和预算进行经济性分析,选择最为经济的设备。
4.管道系统设计酒店空调系统的管道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在大型酒店的情况下,管道的布置、长度、截面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空调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要考虑地形、建筑物结构、通风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材和接头,使酒店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尽量简单、合理。
二、酒店空调系统优化1.调节控制酒店空调系统的调节控制是提高空调系统效率的关键。
酒店空调系统的调节控制应当定期检查调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还应当建立电脑监控系统,提高酒店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管道维护管道的维护非常重要。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和清洗,特别是隐蔽管道,应当定期检查,防止管道阻塞或漏水。
此外,在保证管道安全和清洁的同时,还要注意保养空调设备的运转。
3.调整送风方向和温度对于酒店不同位置的客房、大厅等,发送温度和送风方向应当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气温和客人的需求。
特别是在气温变化频繁的季节,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保持客人的舒适度。
4.整体系统调整在对酒店空调系统进行整体调整时,应当考虑到系统的总体功率、出风量和进风量等因素的平衡。
酒店空调设计方案

酒店空调设计方案1. 简介酒店空调设计方案是指在满足客户舒适度和节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并安装适用于酒店环境的空调系统。
本文档将介绍酒店空调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设计流程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案。
2. 考虑因素在设计酒店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建筑结构和布局酒店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不同区域的建筑结构可能会对空调系统的布置、管道走向和空气流动产生影响。
2.2 客户舒适度要求酒店的客户舒适度是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
需根据酒店的星级和房间用途确定温度、湿度和新风量等参数。
2.3 节能和环保要求在设计酒店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
合理使用节能设备、采用高效换热器和空气净化器等措施,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4 维护和管理便捷性为了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设备的布置方式、管道的连接方式以及系统的可操作性。
3. 设计流程酒店空调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需求分析通过与酒店业主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了解其对空调系统的需求和要求,包括舒适度、节能要求等。
3.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最佳的空调系统方案。
方案设计包括确定制冷和制热负荷、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管道布置等。
3.3 施工图设计根据方案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包括设备位置、管道走向和空调末端设备等。
3.4 材料采购和设备安装根据施工图,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确保设备的安装符合规范,运行正常。
3.5 系统调试和验收完成设备安装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工作。
测试空调系统的运行性能,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4. 常见的设计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酒店空调设计方案:4.1 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的空调系统,可以为整个酒店提供统一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该方案适用于星级较高的酒店,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4.2 分体式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通过多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的组合,为酒店的不同房间提供独立的空调控制。
酒店空调设计方案

酒店空调设计方案空调设计方案是指根据酒店的需求和条件,制定出适合酒店内部空调系统的一套建议和规划的方案。
以下是一个酒店空调设计方案的例子,共计700字。
酒店空调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该酒店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夏季温度高,且有很高的湿度,冬季相对较冷。
酒店客房面积约为20-30平方米,共有100个客房,每层楼共10个客房,共分为10层。
酒店还有大堂、餐厅和会议室等公共空间,人流量较大。
二、设计方案1. 客房空调设计根据客房的面积和位置,建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为客房供冷供暖。
中央空调可以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合,实现集中供冷供暖并控制温度。
室内机建议采用分体空调或者多联机,可以根据客人需要独立控制室内温度;室外机建议采用多联机、VRV系统或者VRF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室外机的工作状态。
同时,在每个客房内都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温度和湿度。
2. 公共空间空调设计大堂、餐厅和会议室等公共空间需要考虑人流量大、使用频繁的情况,因此建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供冷供暖。
同时,应增加冷风机组或者风管机组,以满足高峰期人流量的需要。
建议在公共空间安装空气净化器,以提高空气质量。
3. 控制系统设计中央空调系统应配备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温度和湿度。
建议采用触摸屏或者手机APP进行控制,以方便酒店管理人员和客人操作。
控制系统还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功能,以及能耗分析和节能优化功能,以提高酒店的能源利用率。
4. 节能设计为了降低酒店的能耗,建议采用新能源和节能设备。
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热水,减少电力的使用;同时应选用低能耗的空调设备,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建筑的隔热与保温,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5. 维护保养设计为了保证空调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建议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
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清洗和更换过滤器等易损件,以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效果。
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酒店的每个角落,新的一天开始了。
作为一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这家酒店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共有三十层,拥有各类客房、会议室、餐厅等设施。
为了给客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酒店决定对空调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二、设计目标1.确保空调系统稳定可靠,满足酒店客房、会议室、餐厅等不同场所的需求。
2.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环保。
3.提升酒店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三、系统设计1.客房空调系统(1)独立控制:每个客房的空调可以独立调节温度,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2)高效节能:多联机系统采用全直流变频技术,实现高效节能。
(3)智能控制:通过手机APP或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调节客房空调的运行状态。
2.会议室空调系统(1)大容量:会议室空调系统需具备较大的制冷量和制热量,以满足不同人数的需求。
(2)舒适度:空调系统应具备精确的温度控制功能,确保会议室内温度舒适。
(3)静音运行: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噪音,以免影响会议进程。
3.餐厅空调系统(1)分区控制:餐厅空间较大,应采用分区控制方式,提高空调效果。
(2)防油烟:空调系统应具备一定的防油烟功能,确保餐厅空气质量。
(3)美观大方:空调设备应尽量隐藏或设计成美观的造型,提升餐厅整体形象。
四、设备选型1.客房空调:选用品牌多联机空调,具备高效节能、智能控制等特点。
2.会议室空调:选用大容量、舒适度高的空调设备,确保会议室内温度恒定。
3.餐厅空调:选用分区控制、防油烟的空调设备,提升餐厅空气质量。
五、施工与验收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3.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空调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4.验收阶段,邀请业主、监理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确保空调系统质量。
六、后期运维1.建立完善的空调系统运维制度,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酒店空调方案

酒店空调方案会所大致分为别墅区会所、多层居住区会所及高层居住区会所三种。
别墅区占地宽广,容积率很低,而会所面积占总开发面积比例相对较高,一般是高级会所。
在以低层、多层住宅为主的小区内,会所一般自成一区,除满足本区使用外,还可对外开放。
城市中心高层居住区会所用地则相对狭小,有的甚至与住宅的裙楼相结合或设于楼层中。
小型会所、商铺及餐饮解决方案一:一拖一风管机系列中大型会所、商铺及餐饮解决方案二:直流变频多联机或者风冷模块冷热水机组中小型办公楼中央空调解决方案中小型写字楼、办公室中央空调解决方案需求:1、功能主要是办公和会议及培训;2、空调使用时间较集中,空调效果要求较高;3、会议室间断使用、使用时间不长;4、办公房间的空调长期供应;5、要求能独立控制,节能性好;6、现代建筑物封闭性很强,外窗很少,这时就难以通过窗户来引入新风,需考虑新风引入。
中小型写字楼中央空调解决方案:风管机组+直流变频多联机组+新风机解决方案阐述:1、会议室不是经常使用空调,选择风管机可以节约初投资;2、办公房间由于经常使用空调,中小型写字楼中央空调解决方案选择直流变频多联机可以节约运行成本;3、室内新风系统通过新风机独立处理,新风效果好,节能性好。
酒店、宾馆中央空调解决方案酒店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酒店各区域和各部位输送冷气,暖气和新鲜的空气。
在酒店的规划和设计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1、高质量的空调设备和空调效果,是酒店经营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2、新鲜的空调系统能使入住客人感到宾至如归;3、合理设计空调系统及设备,能降低酒后投资费用,减少今后系统设备的维修资金和维修工作量;4、酒店设备运行中,空调系统设备的能源消耗,约占酒店设备能源总消耗量的三分之二左右,选择比较好的空调系统和空调设备能降低能源消耗,节约酒店经营成本费用;酒店中央空调解决方案:方案一、格力水冷冷水机组+风机盘管+新风机组水冷冷水机组+风机盘管+新风机组方案:系统主要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末端(风机盘管+新风机组)+风管管管路+水管管路;系统需要制冷机房(放置冷水机组+水泵),屋顶或室外要放置冷却塔,末端及风管、水管可放置于吊顶内。
深圳五星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深圳某五星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深圳某五星级酒店暖通空调施工,此酒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东部地区一期的中心位置。
此酒店是东部地区的重点项目,也是本地区规模最大的项目,总建筑面积44887平方米。
整个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左侧塔楼在地下一层设有设备转换层,地上一至六层以客房为主,涉及标准客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等,客房数量约为300间。
右侧塔楼地上部分重要为酒店公共设施,设有餐饮、宴会、酒吧、会议、健身等功能房间。
地下室设立停车库、酒店设备用房及部分酒店公共设施。
酒店定位为白金五星级酒店,现已投入使用。
本酒店设计之初,其管理公司——某酒店管理公司已经介入,对本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规定,如酒店室内设计参数、新风量规定、空调主机品牌,空调冷、热水管管制、房间换气次数、室内噪声规定等等;2.设计参数2.1.室外设计参数(见表1)表1. 室外设计参数空调计算干球温度℃空调计算湿球温度℃通风计算干球温度℃平均风速m/s最多风向大气压力hpa夏季33.0℃27.9℃31.0℃ 2.1 ESE 1003.4冬季 6.0℃70% 3.0 NNW 1017.62.2重要室内设计参数(见表2)表2 室内设计参数表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h·人)dB(A)酒店中庭25(22)40~60 21 40~60 30 50酒吧25(22)40~60 19 40~60 25 50 宴会厅/餐厅25(21)40~60 21 40~60 30 50 会议室25(21)40~60 21 40~60 30 45精品商场25(21)40~60 21 40~60 25 50客房25(21)40~60 21 40~60 50 353.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3.1酒店的冷源系统设立地下一层的设备房。
因酒店有稳定的生活热水需求,其中部分制冷主机设立全热回收功能,为生活热水罐预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第1章概述1.1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地上建筑最高为八层,地下室为一层。
建筑总面积1349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32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72平方米。
本设计中采用安装中央空调系统,即夏天制冷,冬天供热。
根据所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xx某宾馆所在地区地下79.10m以上的地层,为粉质粘土、粘土和砂砾堆积层,没有坚硬的岩石层,如果采用土壤热源作为系统的冷热源,地下换热器的钻孔、埋管等各项工艺施工容易,工程造价可以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
测量深层土壤的导热情况,对深层土壤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
测试井深70m,测得土壤导热系数1.266W/(m.K),土壤导热情况良好,适合于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
而且,宾馆楼附近有生态停车场、升旗广场、花坛等场地可以布置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地下埋管换热器。
由于土壤源热泵的上述诸多优势以及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宾馆的空调系统冷热源。
第2章空调系统负荷计算2.1 室外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东经 104.01 北纬 30.66夏季参数夏季大气压 94770.00 pa空调室外干球温度 31.60º C通风室外干球温度 29.00º C空调室外湿球温度 26.70 º C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 28.00 º C室外平均风速 1.10m/s冬季参数冬季大气压 96320.00pa冬季室外供暖计算干球温度 2.00 º C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6.00 º C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1.00 º C空调相对湿度 0.80室外平均风速 0.90m/s最多风向平均风速 1.80 m/s地表面温度地表面平均温度 17.90 º C地表面最冷月平均温度 7.00 º C地表面最热月平均温度 27.80 º C室空气设计参数表2-1设计参数表房间功能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级温度/0C 相对湿度/% 温度/0C 相对湿度/% /m3/ H /dBA 客房25 55 20 50 30 45 餐厅25 50 18 50 30 45 健身、棋牌25 55 19 50 30 45 大厅、走道25 65 16 50 20 45 办公室25 55 20 45 30 45 理发、美容 25 55 18 50 30 45休息区 25 65 20 50 20 45 小卖部 25 65 18 50 20 502.2 冷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
本次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
冷负荷的构成:(1)围护结构冷负荷,包括外墙和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墙及楼板由于温差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视作稳定传热;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2)室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包括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2.2.1 围护结构的冷负荷2.2.1.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瞬时冷负荷CL τ(CL 代表冷负荷,单位为W ,角标τ代表计算的时刻),可用下列公式逐时计算: 1,()N CL KA t t ττ=- (2—1) 式中A —外墙或屋面的计算面积,查土建资料计算 K —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详见参考文献[1]。
N t —室设计温度1,t τ—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可在参考文献【1】中查取,并对所设计的地点查修正值t d 加以修正。
修正系数可从参考文献【8】中查取 2.2.1.2 外窗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外温差作用下,外窗玻璃瞬变传热引起的瞬时冷负荷,可按下列公式逐时计算1,()N CL KA t t ττ=- (2—2)式中 A —窗口面积1,t τ—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2.2.1.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无外遮阳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房间瞬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max ()a J s n CL AC D C C CCL ττ= (2—3) 式中 A —外窗窗口面积,a C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max J D —夏季1 m ²窗玻璃最大日射得热量 ,W/m ²。
可按设计地所处纬度带和窗的朝向,采用日射得热量的最大值计算,是考虑最不利情况s C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n C —窗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CCL τ—冷负荷系数,反映日射得热与形成的冷负荷的转化关系。
按设计地位于北区还是南区(以北纬27º30´划线),有无遮阳和窗的朝向,各钟点相应的冷负荷系数逐时值。
以上各系数可由参考文献【1】查取。
2.2.1.4 围护结构引起的冷负荷通过空调房间窗、隔墙、楼板或门等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 .()ls n CL K F t t =- (2—4) 式中: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 2m ;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ls wp ls t t t ∆+=; wp t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查参考文献【1】表2-46,℃;n t —夏季空气调节室计算温度,℃。
2.2.2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量中,一般情况下辐射成分占40%,对流成分占20%,其余40%为随汗液蒸发散出的潜热。
人体散热量中的潜热成分及显热中的对流成分可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中的辐射成分则形成滞后负荷。
因此,需分别计算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和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并且应引入冷负荷系数来计算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1)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其计算公式如下: ,s s LCL q mnC τ=(2—5)式中s q —一个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 ) m —房间额定人数 n —群集系数,L C τ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其计算公式如下: ,q q LCL q mnC τ=(2—6)式中q q —一个成年男子的潜热散热量(W ) m —房间的额定人数n —群集系数2.2.3 灯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室照明设备的散热是稳定得热,他由辐射和对流两种成分组成。
对流成分构成瞬时冷负荷,辐射成分形成滞后。
在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照明设备的散热量与其形成的冷负荷相等,即CL ≈W 。
不同灯具的照明散热量的计算式为 白炽灯 W=1000NC LQ (2—7)荧光灯 W=1000Nn 1n 2C LQ (2—8) 式中W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 —照明灯具额定功率(kW )n 1—荧光灯镇流器的消耗功率系数。
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设在空调房间时取n 1=1.2;暗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设在顶棚时取n 1=1.0。
本设计取 n 1=1.0。
n 2—灯罩的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时,取n 2=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可视顶棚通风情况取n 2=0.6--0.8。
本设计取n 2=0.6。
C LQ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查参考文献【1】 表2-63 2.2.4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及用具散热形成冷负荷按下式计算:.E cl CL Q C = (2-9)式中:E Q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CL C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分别可由[8]表4-5和[8]表4-6中查出有罩和无罩情况下的逐时值;如果空调供冷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 C =1.0。
电热、电动设备散热量的计算公式: [1]电热设备散热量51000.1.2.3.q n n n N = (2-10) [2]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的散热量1231000/s q n n n N =η (2-11) [3]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的散热量1231000(1)/s q n n n N =-ηη (2-12) [4]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的散热量1231000s q n n n N = (2-13) 式中:N —电动设备的总安装功率,kW ;η—电动机的效率,可由产品样本得; n1—利用系数,一般可取 0.7~0.9;n2—电动机负荷系数,定义为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5 左右;n3—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5~1.0; n4——通风保温系数,一般取0.52.3 热负荷计算空气调节系统冬季加热、加湿所耗费用远小于夏季的冷却、去湿所耗费用。
因为冬季空调室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故无需计算冷风渗透形成的热负荷。
所以,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其热负荷的计算通常只考虑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太阳辐射得热量等。
围护结构耗热量按稳定传热方法计算,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2.3.1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 (1)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j n w Q Kf t t =-α (2-14)式中:Q j —基本耗热量,W ;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 t n —室空气计算温度; t w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2) 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1.(1)(1)ch f g Q Qj =+β+β+β (2-15)式中:Q l —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 Q j —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βch —朝向修正;由中查取。
βf —风力修正;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所以这里取f β=0。
βg —高度附加;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 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20.28()p n w Q C t t v =ρ- (2-16)式中:Q2—通过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Cp —空气的定压比容,Cp =1kj/(kg. ℃) ρ—室外温度下空气密度;()V lLn =∑ (2-17)式中:V —渗透空气体积流量;l —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L —每m 门窗缝隙的基准缝隙长度进入室空气量, n —门窗缝隙的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2.3.3 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mj NQ Q .3= (2-18)式中:3Q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m j Q .—外门的基本耗热量;N —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
注:空调建筑室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由门窗缝隙渗入室的冷空气和由门、孔洞等侵入室的冷空气引起的热负荷。
本工程中采用空调系统,故冷风侵入和冷风渗透热负荷不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