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模拟一卷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字学模拟一卷试题及答案

文字学模拟一卷试题及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字学》模拟试卷一试题卷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B )。

[A] 采用表形的方法[B] 采用表音的方法[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2、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B )。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3、( A )即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4、( D )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石的古字体。

[A] 春秋[B] 战国[C] 秦[D] 汉5、( C )的形成,使汉字所使用的“随体诘诎”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的笔画组成的比较简单的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草书6、( C )朝代以后“楷书”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A] 东晋[B] 南北朝[C] 宋[D] 唐7、《说文·叙》说“上”“下”是( D )。

[A] 象形[B] 形声[C] 会意[D] 指事8、由于另一个词的意义跟它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这个词的文字,是( C )。

[A] 形借[B] 假借[C] 同义换读[D] 同形字9、( A )是隶书改造篆文的最重要的方法。

[A] 解散篆体,改曲为直[B] 省并、省略[C] 偏旁变形[D] 偏旁混同10、( C )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汉字学模拟试题

汉字学模拟试题

《汉字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答案1. 根据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不同,可以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表形_文字、___表意___文字和__表音____文字。

2. 文字的三要素是__字形___、_字音____、_字义____。

3、汉字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__简化____、__声化____、___规范化___。

4、____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____和_____波磔的开张由竖伸变为横展______是秦隶向汉隶飞跃的重要标志。

5、从形体特征及表意功能着眼,汉字的形符可以分为_象形性形符___、_示意性形符__、_文饰性符_、_组合性符__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1、下列各书中以形序法排列字序的辞书是( B)。

A《尔雅》 B《说文》C《广韵》 D《广雅》2、最先使用古今字的概念是( B)。

A 郑众 B郑玄C 班固 D王圣美3、“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当中的(C )。

A假借 B会意C形声 D指事4、汉字属于(D )。

A表形文字 B表意文字C音节文字 D音节的表意文字5、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是通过(B )过渡来实现的。

A汉隶 B秦隶C小篆 D大篆6、楷书大抵成熟于(C )时期。

A 西汉 B东汉C 东晋 D西晋7、后世谈六书,一般都是采用许慎的名称而选择班固的次序安排,具体的表达为( D)。

A、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B、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C、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徒”的声旁是(D )。

A 彳 B走C辵 D土9、“三书说”是(C )首次提出的。

A陈梦家 B裘锡圭C唐兰 D戴震10、下面属会意字的是( C)A徒 B 眉C疾 D 龙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案1、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字正常演变的有( ABC)。

A 简化 B声化 C规范化D讹化 E表意化2、“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指的是(ABEF )。

最新文字学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最新文字学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最新文字学模拟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与“文字学”最为相关?A. 语言学B. 数学C. 物理学D. 生物学答案:A2. 文字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文字的起源和演变B. 科技的发展C. 社会文化D. 古代文学作品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字学的研究内容?A. 考古学中的文字研究B. 汉字的演变与规范C. 文字与广告的关系研究D. 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文字学?答案:文字学是一门研究文字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文字的起源、演变、结构、规范等方面。

通过对文字系统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文字的发展背景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 请列举文字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文字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字考古学、文字史、文字系统学、文字结构学等。

文字考古学通过对古代遗存文字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来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演变;文字史则是通过对文字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包括文字的形态、用途和发展过程等;文字系统学关注的是文字的结构和语义系统,以探究文字的组织和规则为主要目标;文字结构学则研究文字的组成结构和构词规则,以揭示文字的内在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请以文字学的角度,论述文字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使社会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使得人类社会得以迅速发展。

其次,文字的存在使得人类社会得以记录和传承。

通过文字的记载,人们可以将知识和经验传承下去,避免了因为记忆的限制而导致知识的流失。

文字记录的存在,使得文化和知识能够代代相传,世代发展。

此外,文字还对人类社会的组织和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人们可以制订法律、管理组织,保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文字还能够传达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字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文字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文字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结构、功能以及文字与语言、文化的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文字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A. 古埃及象形文字B. 苏美尔楔形文字C. 甲骨文D. 玛雅文字答案:B2. 汉字的演变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拉丁字母答案:D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文字学研究的内容?A. 文字的起源B. 文字的演变C. 文字的书写工具D. 文字的语法规则答案:D二、填空题4. 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式。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5. 汉字的六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简答题6. 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答案: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主要出现在商朝晚期至西周初期。

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篆和小篆是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官方书写形式。

隶书是汉代的书写形式,楷书、草书、行书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书写风格。

7. 什么是转注和假借?答案:转注是指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而假借是指借用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

转注和假借都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形成新字的方法。

四、论述题8. 论述文字学对现代语言研究的意义。

答案:文字学对现代语言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字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为语言的演变提供历史证据。

其次,通过对文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再次,文字学还涉及到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语言现象。

文字学试题1

文字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文字的字符中,拼音文字使用了()符号。

[A] 意符[B] 音符[C] 形符[D] 记号2.“花”这个词属于()。

[A] 语言的符号[B] 文字的符号[C] 拼音的符号[D] 字母的符号3.()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的遗址——殷墟。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4.汉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排列方式,沿用了(),一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中期,才基本上为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横行排列法所取代。

[A] 一千年[B] 两千年[C] 三千年[D] 四千年5.()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石的古字体。

[A] 春秋[B] 战国[C]秦[D] 汉6.()是隶书形成的时期。

[A] 春秋早期[B] 春秋晚期[C] 战国早期[D] 战国晚期7.()时代可以看作隶书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时期。

[A] 秦代[B] 西汉早期[C] 西汉武帝时代[D] 东汉8.()的形成,使汉字所使用的“随体诘诎”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的笔画组成的比较简单的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A] 甲骨文[B] 金文[C]隶书[D] 草书9.()朝代以后“楷书”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A] 东晋[B] 南北朝[C]宋[D]唐10.《说文•叙》说“上”“下”在造字法上是()[A] 象形[B]形声[C] 会意[D] 指事11.()从外形上看很像象物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象物字所代表的词是“物”的名称,这类字所代表的词则是“事”的名称。

[A] 抽象字[B] 象物字[C] 指示字[D] 象物字式的象事字12.有不少形声字的形旁,既可以用甲字充当,也可以用乙字充当,或者先用甲字,后来改用乙字,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 形旁的替换[B] 形旁的变迁[C] 形旁的更替[D] 形旁的代换13.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表意字类型的?()[A] 椅[B] 体[C] 夯[D] 槕14.由于另一个词的意义跟它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这个词的文字,是()。

模拟试题一(古代汉语)带答案

模拟试题一(古代汉语)带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一一、填空10%1、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分析(汉字形义)的著作。

2、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及图画说等等。

3、古汉语古今词义比较,词义范围的差异,一般表现为三种情况: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4、古汉语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是(无定代词“莫”),一类是(辅助性代词“所”,“者”)。

5、破读的音主要是声调,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非去声)字变读为(去声)。

所以,(去声)是我们认识古书中破读音的重要线索。

6、赵岐的《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句”,“章句”是对的(全章大意)概述。

7、“耳目聪明”用的是(并提)的修辞方法。

二、选择题10%1、1、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大多采用(B)的结构形式。

A、右形左声B、左形右声C、上形下声D、内形外声2、“兵”字的形体结构属于(A)。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3、“至若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一句中,“景”的意思是(D)。

A、景色B、通“影”C、风景D、日光4、下列词语中的叠韵联绵词是(B)。

A、倜傥B、望阳C、玻璃D、饥谨5、在上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规则最严格的是:(C)。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B、宾语用代词复指C、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6、首创古音谐声表的是(D)。

A、守温B、陈第C、顾炎武D、段玉裁7、“平平仄仄平”的拗救句式是(A)。

A、仄平平仄平B、平平平仄平C、仄平仄平平D、平仄平仄平8、在考核史实方面增补了许多后代难得的史料的注解是(A)。

A、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B、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C、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D、唐代颜师古的《汉书集注》9、主要是用于注音的术语是(D)。

A、谓之B、犹C、貌D、读如10、“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D)。

A、代称B、夸饰C、譬喻D、委婉三、是非题10%1、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这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的不断演变。

文字学概要模拟试题四

文字学概要模拟试题四

文字学概要模拟试题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文字学概要模拟考试试题四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1.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大阶段,即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前一阶段始自________终于秦代(公元前三世纪晚期),后一阶段起自________一直延续到现在。

答案:古文字、隶楷、商代、汉代2.汉字象形程度的降低,是促使人们少造________,多造________的原因之一。

答案:表意字、形声字3.文字结构的变化,客观上常常造成字形________或________的后果。

答案:繁化、简化4.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的流行。

俗体之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

在俗体流行之外,六国文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国文字________。

在战国时代,六国文字的俗体也有向________类型字体发展的趋势。

答案:俗体、简体、异形、隶书5.三书说把汉字分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答案: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6.下面暂且把表意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物字式的象事字、________和________六类。

答案:抽象字、象物字、指示字、会意字、变体字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选对得分,选错不扣分)1.石鼓文是()。

A.六国古文B.大篆D.隶书答案:B2.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的流行。

A.隶书B.俗体C.简体D.小篆答案:B3.“六书”一语最早见于()。

A.周礼B.汉书C.大学D.中庸答案:A4.文字是语言的()。

A.记号B.代号C.字符D.符号答案:D5.()可以按照所表示的词是否有本字,区分为无本字、本字后造和本有本字三类。

A.指事B.象形C.会意D.假借答案:D6.隶书有时直捷了当地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称之为()。

A.省并C.省略D.简化答案:C7.从商代文字到小篆,汉字的象形程度不断()。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文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文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文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6. 论述题名词解释1.字符正确答案: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涉及知识点:文字2.他源文字正确答案: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3.复合字符正确答案: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

涉及知识点:文字4.意音文字正确答案: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5.单纯字符正确答案: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叫单纯字符。

涉及知识点:文字6.记号正确答案: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叫记号。

涉及知识点:文字7.词语文字正确答案: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叫词语文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8.音位文字正确答案: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称为音位文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9.表音文字正确答案: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叫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10.楔形文字正确答案:公元前四千多年前,苏美尔民族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出来的文字,它们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就叫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同时也是意音文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11.象形字正确答案:“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即这种字,其字形整体上模拟了原事物的特征和轮廓,具有形象、逼真的特点。

例如:日、月等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12.会意宇正确答案:“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意即这类字往往由两个或几个独体字联合在一起,合起来显示此字的意义。

例如:休、泪等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13.独体字正确答案: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涉及知识点:文字14.合体宇正确答案: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字学》模拟试卷一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B )。

[A] 采用表形的方法[B] 采用表音的方法
[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
2、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B )。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
3、( A )即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
4、( D )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石的古字体。

[A] 春秋[B] 战国[C] 秦[D] 汉
5、( C )的形成,使汉字所使用的“随体诘诎”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的笔画组成的比较简单的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草书
6、( C )朝代以后“楷书”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A] 东晋[B] 南北朝[C] 宋[D] 唐
7、《说文·叙》说“上”“下”是( D )。

[A] 象形[B] 形声[C] 会意[D] 指事
8、由于另一个词的意义跟它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这个词的文字,是( C )。

[A] 形借[B] 假借[C] 同义换读[D] 同形字
9、( A )是隶书改造篆文的最重要的方法。

[A] 解散篆体,改曲为直[B] 省并、省略
[C] 偏旁变形[D] 偏旁混同
10、( C )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B] 江永[C] 唐兰[D] 裘锡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为汉字起源的说法的是( ABCD )。

[A] 仓颉造字说[B] 结绳说[C] 书契说[D] 八卦说
12、战国时代秦国文字跟东方各国的文字是要区分开来的,前者跟春秋时代的秦国文字和秦代的小篆合称为( B ),后者称为( D )。

[A] 秦国文字[B] 秦系文字[C] 东方文字[D] 六国文字
13、以下( BD )是指示字。

[A] 元[B] 本[C] 眉[D] 刃
14、下列( ACD )字的形成是通过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形成形声字的。

[A] 何[B] 鸡[C] 羞[D] 弦
15、由于简化等原因,也存在一些形声字被改成表意字的现象,如( ABC )
[A] 饮[B] 斌[C] 岩[D] 鸡
16、有些形声字具有两个声旁或两个以上的形旁,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BC )
[A] 多体[B] 多声[C] 多形[D] 多音
17、下列( BCD )属于形声字中的形外声内类型。

[A] 闻[B] 阁[C] 匪[D] 衷
18、由于( ABC )有些形声字的声旁遭到了破坏。

[A] 字体演变[B] 字形讹变[C] 偏旁混同[D] 字体简化
19、指出古今字的关系,通常用( AB )等说法。

[A] A,古B字[B] A、B,古今字[C] A同B[D] A通B
20、下面( ABCD )是被借字的意义跟假借义有联系的假借现象。

[A] 借“乡”表示方向的“向”[B] 借“衷”表“中”
[C] 借“畔”表“叛”[D] 借“说”表“悦”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战国时代的金文一般都很简短,只记器主的族氏或名字,有的记所祭先人的称号。

(F)
22、春秋金文中的中原型一般浑博宽厚,较少装饰。

( T)
23、英文可以说是一种表音文字,这就说明英文只有音没有义。

( F)
24、已发现的可能跟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时代遗留下来的器物上所刻划、描画的符号。

( T)
25、1965年在位于山西省侯马市的东周时代晋国都城新田的遗址里,发现了大量书写着盟誓之辞的玉、石片,研究者称为“侯马盟书”。

( T )
26、战国时代各国文字虽稍有不同,但总体是相同的。

( F)
27、如果从字形繁简的角度来看,隶书的字形大都是按由简到繁的方向演变的。

( F )
28、隶书也称佐书。

( T )
29、要在早期行书跟草率的新隶体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是很容易的。

( F )
30、跟战国时代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秦国文字显得比较保守,但是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地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

由此产生了秦国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 T)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格,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文字体系)是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系统。

32、形声字的表音部分称为(形旁),表意部分称为(声旁)。

33、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汉字进行分化是为了(记录语言的明确性)。

34、西周金文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

35、我国最著名的古代石刻——石鼓文就属于(秦系)文字。

36、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汉字发展史就脱离(古今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37、大约在(东汉)时期,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了一种比较简便的俗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新隶体。

38、(东晋)碑刻以多用新隶体。

39、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为(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为今草。

40、《说文·叙》中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1、在一个没有本字的词所用的不同假借字里,一般总有一个字是比较为人所熟悉的,人们往往把其他假借字看作这种假借字的(通假字),就跟把有本字的假借字看作本字的通假字一样,我们可以把这种假借字称为(准本字)。

42、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

43、不同的词如果语音相同,就是(同音词)。

不同的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

44、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常常有两种以上不同的书写方式)。

45、1955年12月由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有关汉字简化法案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6、草书
广义的草书指写得潦草的字;
狭义的草书指汉代形成的一种特定字体的名称。

又名“藁书”,由“草稿”得名。

草书是在隶书的草率写法基础上形成的。

汉代的草书为章草。

东晋时兴起的新体草书为今草。

47、跟假借字相对的本字
用来表示它的本义或引申义的字,对假借来表示这一意义的字而言就是本字。

从词的角度来看,把一个词作为本义或引申义来表示的字,对这个词的假借字而言就是这个词的本字。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8、形声字的声旁有两类,请举例说明。

汉字是单音节的,按理说,一个形声字只要一个声旁就够了,这是一类称为一声。

但是按照《说文》的分析,有些形声字却具有两个声旁,这是另一类称为多声。

《说文》明确说成从二声的形声字有“竊”(窃)和“韲”(齑):
,盗自中出曰窃。

从穴,从米、禼、廿皆声。

廿,古文疾。

禼,古文偰。

而“竊”
本为表意字,乃“鼠穿穴咬物盗米之象”。

,墜也。

从韭,次、 皆声。

(齑),䪢或从齐。

总之,真正的二声字是极少的,而且大概是由于在形声字上加注音符而形成的。

49、谈谈汉字为何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汉字的意符和记号都不表示语音,前者只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有联系,后者只能起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

它们都是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

所以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和合体表意字以及记号字和半记号半表意字,都可以看作语素字。

那些记录具有两个以上音节的音译外来词的假借字也明显的表示出语素的音节结构的性质。

汉字即使用表音节的符号,也使用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符号,所以汉字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