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经典趣味方歌:固涩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歌诀固涩剂

方剂学歌诀固涩剂

方剂学歌诀固涩剂第一节固表止汗剂牡蛎散《局方》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黄根最宜;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功效: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自汗、盗汗证。

第二节敛肺止咳剂九仙散《医学正传》九仙散中罂粟君,参胶梅味共为臣;款冬贝桑桔佐使,敛肺止咳益气阴。

功效: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伤肺,气阴两伤证。

第三节涩肠固脱剂真人养脏汤《局方》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功效: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注】:①桂:肉桂;②肉蔻:肉豆蔻。

四神丸《证治准绳》四神骨脂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需;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

功效: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

【注】:《医方集解》: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

第四节涩精止遗剂桑螵蛸散《本草衍义》桑螵蛸散用龙龟,参茯菖远及当归;尿频遗尿精不固,滋肾宁心法勿违。

功效: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心肾两虚证。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金锁固精芡实研,莲须龙牡沙菀填;莲粉糊丸盐汤下,肾虚精滑此方先。

功效:补肾涩精。

主治:肾虚不固之遗精。

【注】:①潼蒺藜=沙苑蒺藜[沙苑子]。

②沙苑子[补阳药]: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缩泉丸[固真丹]《魏氏家藏方》缩泉丸治小便频,膀胱虚寒失约灵;益智台乌加山药,温肾祛寒效如神。

功效: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

【注】:小茴香调服加盐水。

第五节固崩止带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棕炭海螵蛸;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气固冲功效高。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脾肾虚弱,冲脉不固证。

固经丸《丹溪心法》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根香附应;阴虚血热经量多,滋阴清热能固经。

功效: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功效:补益脾肾,清热祛湿,收涩止带。

主治:脾肾虚弱,湿热带下。

方剂学固涩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方剂学固涩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剂学固涩剂的简单归纳(含⽅歌)第⼀节 固表⽌汗剂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牡蛎散内⽤黄芪,浮麦⿇根合⽤宜;卫虚⾃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组成】黄芪去苗、⼟ ⿇黄根洗 牡蛎⽶泔浸,刷去⼟,⽕烧通⾚,各⼀两(各15g)【功⽤】敛阴⽌汗,益⽓固表。

【主治】⾃汗、盗汗证。

⾃汗,盗汗,夜卧尤甚,久⽽不⽌,⼼悸惊惕,短⽓烦倦,⾆淡红,脉细弱。

【鉴别】牡蛎散与⽟屏风散均能益⽓固表⽌汗,⽤于治疗⽓虚卫外不固之⾃汗证。

牡蛎散补敛并⽤,重在敛阴潜阳,其收敛⽌汗之⼒较强,常⽤于治疗卫外不固,兼有⼼阳不潜的⾃汗、盗汗;⽟屏风散则以补⽓为主,以补为固,其补虚之⼒较强,且黄芪、防风相配,补中寓散,常⽤于治疗⽓虚卫外不固之⾃汗,或治虚⼈易感风邪者。

第⼆节 敛肺⽌咳剂九仙散王⼦昭⽅,录⾃《卫⽣宝鉴》九仙散⽤乌梅参,桔梗桑⽪贝母承;粟壳阿胶冬花味,敛肺⽌咳⽓⾃⽣。

【组成】⼈参 款冬花 桑⽩⽪ 桔梗 五味⼦ 阿胶 乌梅各⼀两(各12g) 贝母半两(6g) 罂粟壳去顶,蜜炒黄,⼋两(9g)【功⽤】敛肺⽌咳,益⽓养阴。

【主治】久咳伤肺,⽓阴两伤证。

咳嗽⽇久不已,咳甚则⽓喘⾃汗,痰少⽽黏,脉虚数。

第三节 涩肠固脱剂真⼈养脏汤(原名纯阳真⼈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真⼈养脏⽊⾹诃,当归⾁蔻与粟壳;术芍参桂⽢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组成】⼈参 当归去芦 ⽩术焙,各六钱(各6g) ⾁⾖蔻⾯裹,煨,半两(8g) ⾁桂去粗⽪ ⽢草炙,各⼋钱(各6g) ⽩芍药⼀两六钱(12g) ⽊⾹不见⽕,⼀两四钱(3g) 诃⼦去核,⼀两⼆钱(9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9g)【功⽤】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便滑脱不禁,甚则脱肛坠下,腹痛喜温喜按,或下痢⾚⽩,或便脓⾎,⾥急后重,⽇夜⽆度,不思饮⾷,⾆淡苔⽩,脉沉迟细。

四神丸《证治准绳》四神故纸与吴萸,⾁蔻五味四般齐;⼤枣⽣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组成】⾁⾖蔻⼆两(6g) 补⾻脂四两(12g) 五味⼦⼆两(6g) 吴茱萸浸炒,⼀两(3g)【功⽤】温肾暖脾,固肠⽌泻。

方剂一固涩

方剂一固涩
3、对于实邪所致的热病多汗,火扰遗泄,热痢初起,食滞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之所宜。
固表止汗
牡蛎散
组成:黄芪30g麻黄根9g煅牡蛎30g小麦百余粒同煎。
方歌: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涩见效奇。
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1]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首当急固。”
完带汤
组成:白术20g山药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9g苍术[1] 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 2g柴胡2g
方歌: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桃花汤
组成:赤石脂25g干姜6g粳米25g
功用: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虚寒痢[1]。下痢不止,便脓血,色黯不鲜,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
[1]若是湿热痢疾则用芍药汤。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1]
组成:沙苑蒺藜[2]芡实 莲须各12g龙骨 煅牡蛎各10g莲子粉糊丸。
方歌:金锁固精芡莲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1]诃子:生用生肺津,止咳化痰;煨用,涩肠止泻。
[2]洞泻不止。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6g补骨脂12g五味子 吴茱萸各6g
方歌:四神骨脂与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泄最相宜。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肾泄[1]。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总论

初级中药师方剂学09固涩剂

初级中药师方剂学09固涩剂

初级中药师方剂学09固涩剂学习互助,共同成长!(一)收缩版(二)展开版(三)文字版•固表止汗o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o君——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o臣——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o佐——麻黄根,收敛止汗o佐使——小麦,入心经,养气阴,益心气,并能清心除烦。

o【组方原理】气虚卫外不固,心阳不潜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o【主治】自汗、盗汗证。

自汗,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o【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o【用法】为粗散,加小麦,水煎服。

o【组成】黄芪麻黄根牡蛎各一两o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涩肠固脱o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罂粟壳。

术芍桂参甘草共,久痢服用可固脱。

o君——重用罂粟壳,涩肠固脱o臣——肉豆蔻(煨),温中涩肠;诃子,涩肠止泻;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理气醒脾,又补而不滞o佐使——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o【组方原理】涩肠固脱治标为主,温补脾肾治本为辅。

o【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o【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o【用法】汤剂(水煎服)。

o【组成】人参当归白术各六钱肉豆蔻半两肉桂甘草(炙)各八钱白芍药一两六钱木香一两四钱诃子一两二钱罂粟壳三两六钱o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神丸o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

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泄最相宜。

o君——重用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补火生土)o臣——肉豆蔻,温中涩肠,既助君药温肾暖脾,又涩肠止泻o佐——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固肾涩肠,合吴茱萸以助君臣药温涩止泻之力o佐使——重用姜、枣同煮,枣肉为丸,意在温补脾胃o【组方原理】o【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2021中医助理基础《方剂学》第十单元 固涩剂

2021中医助理基础《方剂学》第十单元 固涩剂

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

2.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皆因正气亏虚而致,临证应酌情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2)若为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者,急需使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而非单纯固涩剂所能治疗。

(3)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而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所适用。

固表止汗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芪一两麻黄根一两煅牡蛎一两小麦百余粒【趣味记忆】骑马卖牡蛎【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自汗、盗汗证。

常自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配伍意义】本方证乃由卫气不固,阴液外泄,心阴不足,阳不潜藏,心气耗伤所致。

君——煅牡蛎重可镇心,咸以潜阳,涩能敛汗,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臣——生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佐——麻黄根收敛止汗,“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

佐使——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

全方配伍,益气固表,敛阴潜阳,涩补共用,则腠理得固,气阴得养,心阳内潜,汗出止而神魂定,气阴充而正气复。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罂粟壳三两六钱肉豆蔻半两诃子一两二钱人参六钱白术六钱当归六钱白芍药一两六钱肉桂八钱木香一两四钱炙甘草八钱【方歌】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趣味记忆】穆桂英当草寇要人,可诛。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泻利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沉迟细。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久泻久痢乃由脾肾虚寒,肠失固涩所致。

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

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

君臣相须为用,体现“急则治标”“滑者涩之”之法。

然固涩之品仅能治标塞流,不能治本,故佐以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药合用温补脾肾以治本。

17《汤头歌诀》收涩之剂_白话解

17《汤头歌诀》收涩之剂_白话解

17《汤头歌诀》收涩之剂_白话解十七、收涩之剂收涩之剂,即固涩剂。

是以固涩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气血精液滑脱耗散证。

气血精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宝贵物质,若因先天不足或久病失养,正气虚极不能固密,便可见各种滑脱不禁证。

根据“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及“十剂”中“涩可固脱”的原则,滑脱证当用固涩法治疗,可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应用时常与补益药配合以标本兼顾。

1.金锁固精丸梦遗滑精。

(录自《医方集解》)【歌诀】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蒺藜牡蛎需莲粉糊丸盐酒下涩精秘①气滑遗无【词解】①秘:秘bi,音必,使固密。

【组成】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二两(各60g)龙骨牡蛎各一两(3g) 【用法】莲子粉糊丸,每服9g,空腹淡盐汤下;或入莲子肉,水煎服。

【功用】补肾涩精。

【主治】肾虚精亏,精关不固。

症见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痠软,腰痠,耳鸣等。

【方析】肾虚不固为本方主证。

方以沙苑蒺藜补肾止遗为君。

臣以莲肉、芡实固肾涩精,益心宁心。

佐以龙骨、牡蛎收涩止遗,固下潜阳;莲须尤为涩精要药。

2.茯菟丹遗精消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茯菟丹疗精滑脱菟苓五味石莲末酒煮山药为糊丸亦治强中①及消渴【词解】①强中:症名,症见阴茎勃起不衰,精自流出。

【组成】菟丝子十两(300g)五味子八两(240g)石莲肉各三两(各90g)山药六两(180g)【用法】先酒浸菟丝子,余酒煮山药为糊,和余药末为丸,每服三钱(9g),日二、三次。

遗精用淡盐汤下;白浊用茯苓汤下;赤浊用灯心汤下;消渴及强中证用米汤下。

【功用】固肾涩精,镇益心神,渗湿止浊。

【主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症见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强中消渴。

【方析】肾水亏,心火亢为本方主证。

方用菟丝子强阴益阳,补肾益精为君。

臣以五味子涩精生津,石莲肉清心止浊,山药健脾涩精,茯苓淡渗利湿,通心气于肾。

3.治浊固本丸 (虞抟) 湿热精浊。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方歌:固涩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方歌:固涩剂
阴血不足证
惊悸失眠,舌红,
脉细数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镇心泄火可复康。
磁朱丸
重镇安神聪耳明目
心肾不交证
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治目疾;心悸失眠皆可用,癫狂痫证服之宜。
珍珠母丸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滋阴养血
阳亢血虚不足之神志不宁证
少寐,惊悸,眩晕,脉细弦
桑螵蛸散用龙龟,参苓菖远及当归;尿频遗尿精不固,滋肾宁心法勿违。
缩泉丸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下元虚寒之小便频数证
小便频数或遗尿,舌淡,脉沉弱
缩泉丸治小便频,膀胱虚寒遗尿斟;乌药益智各等分,山药糊丸效更珍。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方歌:安神剂
方名
功效
主治
辨证要点
方歌
第9章、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镇心安神泄火养阴
心火偏亢
四神骨脂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遗精滑泄
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金锁固精芡实研,莲须龙牡沙苑填;莲粉糊丸盐汤下,肾虚精滑此方先。
桑螵蛸散
调补心肾固精止遗
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
小便频数,或尿遗、遗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
珍珠母丸归地参,犀沉龙齿柏枣仁;朱砂为衣茯神入,镇心潜阳又宁神。
天王补心丹
补心安神滋阴清热
阴亏内热,
心神不宁证
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养心神。
酸枣仁汤
清热除烦养血安神
肝血不足,
虚热扰神证
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方剂-09固涩剂

方剂-09固涩剂

方剂学——第九单元固涩剂一、概述固涩剂适用于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症见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以及崩漏带下等。

固涩剂应用注意事项:固涩剂多适宜于正虚无邪者,凡外邪未去,里实尚存者,均应慎用,以免“闭门留寇”,转生他变。

二、固表止汗牡蛎散【组成药物】黄芪一两、麻黄根一两、煅牡蛎一两、小麦百余粒【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鉴别】牡蛎散与玉屏风散均具固表止汗之功。

但牡蛎散固表敛汗之力较强,主治卫气不固,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属标本兼治之法;玉屏风散健脾益气之力较大,主治表虚自汗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属治本之法。

三、敛肺止咳九仙散【组成药物】人参一两、款冬花一两、桑白皮一两、桔梗一两、五味子一两、阿胶一两、乌梅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八两【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证候】久咳肺虚证。

咳嗽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四、涩肠固脱四神丸【组成药物】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一两、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功用】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三、敛肺止咳【鉴别】四神丸与理中丸、痛泻要方均可治泄泻。

但四神丸偏于温肾涩肠,主治脾肾阳虚所致五更泄;理中丸重在温中祛寒,并补益脾胃,主治中焦虚寒之泄泻;痛泻要方补脾为主,兼以抑肝,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四、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组成药物】人参六钱、当归六钱、白术六钱、肉豆蔻半两、肉桂八钱、炙甘草八钱、白芍药一两六钱、木香一两四钱、诃子一两二钱、罂粟壳三两六钱【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鉴别】真人养脏汤与芍药汤均可治痢疾。

但真人养脏汤涩肠固脱之力较强,重在治标,适宜于脾肾虚寒,关门不固之泻痢无度;芍药汤偏于清热燥湿,调和气血,适宜于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和之湿热痢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