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重点问题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人防工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最近十年人防工程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进行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时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这也会导致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地下室人防建筑的安全效果和综合性能。

这就需要制定相关对策,从而强化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力度。

本文就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引言人民防空(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事的一种,包括临空墙、人防门框墙以及防护隔墙等组成部分。

人防地下室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作为人防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医疗中心以及人员掩蔽所等;还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是城市抗灾减灾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工程。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不合格,人防地下室建设质量就无从谈起。

因此,本文针对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内容以及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展开研究,对加强人防地下室工程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人防工程在战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抵抗具有杀伤性破坏性的武器效应,根据现代战争的战争形式,人防工程面对的武器效应可以分为常规武器、生化武器、核武器。

常规武器主要是炸弹,炸弹主要会对建筑造成局部破坏以及整体结构的破坏,在防空地下室的建设中对炸弹的直接命中不做考虑。

生化武器是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统称,其中生物武器是在弹药载荷中添加致病性微生物,通过弹药的爆炸将多种致病性微生物扩散至外界环境,致病微生物产生毒素对人员和牲畜造成杀伤,细菌、衣原体、病毒、立克次体等是生物武器使用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生物武器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局限性、迟缓性、传染性和致病性特性。

化学武器是一种利用化学毒剂的毒性作用杀伤人员、毁坏植物、破坏环境的武器,在化学武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毒剂为V.X和沙林。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由于信息发展迅猛,使得建筑工程中人防工程结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建筑工程中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已不再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使其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也要增加高科技技术等。

近两年,虽然我国在建筑工程中人防工程结构设计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建筑工程中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控制仍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因此必须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创新技术水平,并完善建筑工程中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才能增强建筑市场竞争力,并为建筑工程中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标签:构件设计;荷载组合;预应力梁设计;人防地下室引言人民防空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人防地下室除考虑平时使用外,还需按战时标准进行设计,因此与普通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诸多不同,文章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切实推动我国城市稳定发展。

1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人防地下室往往平时作为车库、储藏实等使用,也可承担防灾、减灾指挥所、避难所的作用,战时可用作防空。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以下简称《规范》)可知,防空地下室根据其功能有甲、乙两种,区别在于是否防核武器,具体应由当地人防主管部门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分为5、6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分为4、4B、5、6、6B级。

1.1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包括两大内容1)主体结构设计,如顶板、外墙、底板等;2)孔口设计,如门框墙、临空墙、防护单元隔墙等。

1.2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1)需考虑战时核/常规武器爆炸所致的动荷载;2)兼顾平时和战时两种不同效应的组合的要求;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可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设计;4)材料的设计强度提高,混凝土、砌体弹性模量取静荷载作用时1.2倍,钢材取值不变;5)核爆动荷载是偶然性荷载,钢筋混凝土构件允许开裂,与静荷载作用相比,构件安全度可适当降低。

2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分析人防地下室要求做到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文章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从结构选型、人防荷载的确定、荷载组合、构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发布时间:2022-02-14T08:42:39.92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8期作者:赵亦辉[导读] 对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青海省人民防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人防地下室因其功能的特殊性,与普通地下室有很大的不同。

设计人员应经常总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保障人防工程结构的设计质量。

对于人防地下室经常出现的各类问题,也应得到施工、监理、甲方等参建各方的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人防构造;结构设计引言人民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重要场所,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

人防地下室虽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对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及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人防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相关总结。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人防地下室设计工作经验,对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分析人防地下室是指有关部门组织群众根据国防建设的总体需要建设相应保护措施的设施,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免受空袭等战争的影响。

与普通活人防地下室相比,民防构架应考虑建设项目的承载力,包括主要致命武器爆炸产生的力,以及民防构架是否能承载巨大的力量。

人防地下室的承载力与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民防结构的设计者应进一步优化民防框架内的结构,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由于民防卫队的主要职能是防止战争期间致命性和破坏性武器对人民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筑的规划和施工中应区别对待。

人防地下室在战争期间承受的负担远远超过人防地下室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的负担。

民用防空骨架的解释载荷应包括正常使用阶段的载荷和战争阶段的载荷。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我国民用建筑数量的提升,人们愈发注重地下空间利用,再加上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人防工程的建设力度,使人防配建面积越来越多,规模逐步扩大。

因此,在人防工程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设计科学性提高重视度。

但由于人防工程自身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容易在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问题;应对策略1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特点1.1爆炸动载荷与普通地下室对比,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需要将爆炸动载荷作用考虑其中。

爆炸所产生的动载荷属于偶然载荷,实际荷载量值高,持续时间短,且处于持续衰减状态。

进行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时,会存在一些暴露在空气中的构件结构,如临空墙、没有覆土的顶板等,这些结构均容易受到空气波的影响。

被埋进土中的构件,会受到土内压缩波影响,人防地下室内部的柱子和墙体等构件,需要承担上部和围护结构在爆炸中遭遇的荷载压力。

1.2建筑构件的弹塑性工作阶段基于人防地下室外墙、临空墙等设计角度,会应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如果屈服后出现开裂现象,且仍处于正常使用范畴,在上述方式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激发建筑材料。

例如,在受弯构件应用中,即使是在屈服后,依旧能够承受较大程度的变形状态,才会出现完全坍塌现象。

在实际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对塑性阶段工作进行考虑,保证工程能够承担更多的动力荷载数量,维护工程主体的经济效益。

2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2.1缺乏科学的结构选择人防地下室结构的实际选择应以防护需求为出发点,涉及突发和日常条件的需要。

相关人员还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明确上部结构的使用结构状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人防地下室结构。

从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际人防地下室的结构选型难以跟上实际需求,造成严重浪费。

主要结构部件的设计相对复杂,导致主体工程无法满足特殊和常规情况的需要。

地下室人防和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地下室人防和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地下室人防和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摘要:为了提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使地下室设计更加的合理完善,必须要认识到地下室人防系统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提升设计水平,发挥地下室的最大作用。

本文从地下室人防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要素出发,分析了当人防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人防系统设计的重视程度、进行人防区域的合理规划、做好出入口设计等改善措施,旨在提升地下室实用性,带动人们生活环境安全系数的提升。

关键词: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合理规划引言地下室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项目的重要内容,起到了保卫人们安全的应急作用,同时具有储存功能。

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人们生活过程中安全系数也不断的提升,因此当前建筑物建设过程中主要注重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外表设计,导致了地下室人防系统的建设存在漏洞,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地下室建设的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要提升对于地下室人防设计的重视,根据当前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从而提升地下室建设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带动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的要点1.1结合人防需求进行建设在进行建筑物地下室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室人防设计实用性,必须要认识到建设需求。

要结合整体的建筑设计方案,对于地下室上面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察,如上部结构的建设需求、占地面积、建设高度以及内部的布局等等,从而保证上下建设具有一致性,同时,要根据上部建筑物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用途,对于地下室建设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根据人防系统的等级,有效地进行资源的购置,避免资金的浪费。

同时确定是否需要建设物资储备室,安装自动发电设备等等,保证人防系统设计具有实用性,不是沦为空架子。

1.2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要素地下室的建设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安全性,因此在进行人防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安全性的因素出发,将建筑物的实际信息进行收集并整合分析之后,对于地下室进行设计规划工作,根据面积进行布局,分出不同人防设施的单元,按照规定的人防系统设计要素,人防系统中设立防火区、通风区等,同时要设计便捷的安全通道以及防火通道等保证安全水平达标,确保当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人员的疏散,增强建筑物抵抗风险的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

整的门框区分为上、下、左、右四个挡墙 进行设计。 根据各部分挡墙承受人防 等效静荷载的不同,计算其配筋。门框 墙的计算原理较为简单,门框墙本身设 计不难掌握,门框墙设计一般是按悬臂 构件进行设计的,当门框墙悬臂长度过 大时一般会增设门框柱、门框梁。在设 计中经常会出现门框柱或门框梁的设置 不当而导致人防门不能正常开启的情 况。
图2 密闭通道布置图(二)
8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筑结构研究与应用 安徽建筑
门框柱、门框梁的布置,当密闭通道进深
偏小时应适当加大进深,或控制门框梁 的高度,必要时亦可考虑把门框梁位置 适当上移避开人防门。
②人防区与非人防区汽车通道大双 扇人防门开启范围内主次梁高距离人防 门顶高差不宜小于 250mm,否则容易导 致人防门不能正常开启,如图 3 所示,图 (a)中人防门一侧的主梁高度过大,导致 人防门上铰页板被埋入结构梁内,图(b) 中人防门侧框架梁与人防门顶吊钩冲
3 人防构件设计
3.1临空墙 人防墙设计时,一般情况下设计通
常简化为以底板、顶板为支座的单向板 模式进行设计,受力相对简单。临空墙 承受人防荷载一般较大,尤其是当层高 较高时,若仍按上下支撑模式进行设计, 则临空墙的墙厚、配筋有较大幅度的增 加,经济性亦较差。
应 对 措 施 :结 合 平 面 布 置 及 临 空 墙 所承受荷载大小,合理确定临空墙的周 边约束条件;当临空墙有侧墙支撑时,若 侧墙横向间距不大,则临空墙可考虑以
2 基础设计
人防地下室基础形式常见的有桩基 础、柱下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形式。在 进行地下室顶板设计时,有的设计人员 经常把人防构件作为竖向支撑构件来考 虑 ,顶 板 梁 、板 以 人 防 构 件 作 为 受 力 支 座。当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筏板基 础时,这种考虑一般问题不大。但当基

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摘要:人防工程也称人民防空工程,是在动员和组织群众进行人民防空时使用到的一种地下防护建筑,人防工程为战时人防指挥、人员与物资掩蔽以及医疗救护提供坚实的防护建筑以及基础保障。

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防空地下室是以地面建筑为基础修建的一种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下室,在战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就近、有效的防空避难的人防建筑。

防空地下室和其他类型的人防工程组成了战时人民防空的重要防线,其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防护能力,为战时各项防空功能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是在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方针,将人防工程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人防工程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两条原则始终贯穿于人防建筑设计和建设全过程。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人防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引言人防指的是人民防空,人防工程关系着国防安全以及人民利益,因此在我国城市发展中,落实好人防地下室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对于一般地下室而言,人防地下室在外表、用途等很多环节上与之都有着相同之处,但同时其在设计、施工、设施设备等很多环节上与之又有着明显不同。

特别是人防地下室不仅需要关注平时使用,更需要满足战时需要,而这对于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无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内容,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有着明确要求,但是在具体实践工作当中,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对此给予更多思考,充分考虑战时与平时要求,切实有效提升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水平。

1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常见问题1.1抗震结构设计问题为减少突发情况引起的高层建筑安全问题,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来明确人防工程抗震结构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人防工程建设应尽量降低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此,设计人员应对高层建筑人防工程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人民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重要场所,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

人防地下室虽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对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及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引言随着我国民用建筑数量的提升,人们愈发注重地下空间利用,再加上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人防工程的建设力度,使人防配建面积越来越多,规模逐步扩大。

因此,在人防工程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设计科学性提高重视度。

但由于人防工程自身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容易在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人防工程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与设计要求1.1明确抗力级别、防护类别以及建设规模在对人防工程进行设计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定需要建设人防工程的面积,并明确其规模级别,按照人防工程的具体规模及逆行功能分区的划定。

根据不同建筑项目的类型来确定最终地下室人防工程的防护类别,针对居住建筑设定人员掩护室,针对政府办公建筑设定防空专业部,针对医疗建筑设定人防功能工程医疗救护部,以此来明确具体的人防防护类别。

在确定好防护类别之后,还需要再根据所在地区的人防防护等级,最终确定人防抗力级别。

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是人防建设工程在设计之初首要考虑的因素与最基本的原则,因为这是实现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参数,只有明确工程对应的抗力级别,最终才能够以此为根据对空间及功能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进而实现功能完善、配置科学的人防建设。

1.2根据人防工程战时防护功能设计出口与入口在战争时期,人防工程的主要功能便是掩护人员,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进行战时物资的存储,因此人防工程在设计之初首先需要满足的功能便是战时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要:人防地下室是为战时服务,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特殊地下建筑,与普通地下建筑相比较,其使用对象、条件、要求均有明显差别,从而在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处理方法上,均与普通地下建筑不同。

本文首先概述了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和设计原则,然后重点就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构件及孔口防护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同行业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
地下室人防结构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可以降低,一般建筑结构 pf ≈ 10,而人防结构 pf ≈ 6%。

第二,考虑结构的动力响应。

第三,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

第四、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

实验表明,在快速加载的情况下,这时材料力学性能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强度提高,但变形性能包括塑性性能等基本不变,这对结构工作起到有利作用,例如钢材强度可提高 1 .15~1.5 倍,对砼强度可提高 1.5 倍,这是在设计中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

第五,重视构造要求,人防设计的许多构造要求是与一般的建筑设计不同的,要求更为严格,故仅仅只考虑受力计算,不考虑构造措施是不合理的。

二、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的原则分析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设计的特点,可以确定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相应的原则:
1、平战结合,取控制条件,在民用建筑的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中,一般只涉及 5 级或6 级人防设计,结构的顶板基本上都由战时控制,而侧墙和底板则因地下室的结构型式的不同而由实际情况确定;
2、只进行强度的验算,由于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用允许延性比的控制,且在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因而在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不必再单独对结构构件的变形与裂缝开展进行验算;
3、只考虑一次核袭击;
4、注意各部件的协调,以免因设计控制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局部先行破坏,失去整个防护建筑的作用;
5、地面与地下承重结构体系要协调,不能出现两者强弱相差较大的情况。

6、了解了结构人防设计的特点及原则之后,我们首先就必须确定计算所需的荷载值。

三、地下室主要构件人防结构设计分析
1、人防荷载的确定。

如前所述,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主要考虑抵抗空气冲击波。

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时,当冲击波传播到地表时,形成反射冲击波,因反射波是在被入射波压密和加热过的空气中传播,且压力又高,所以反射波的传播速度要比入射波快,当反射波波阵面终于赶上入射波波阵面后,则汇合成为一单一的冲击波,即
合成波,合成波波阵面靠近地面部分是垂直于地面的,即合成波是水平方向传播的,对抗力等级较低的防空地下室来说,所受的冲击波即为这种合成波。

人防地下室的顶板一般就直接承受地面冲击波的超压和负压作用,而对于侧壁和底板,因空气冲作用于地表,压迫土体并使其产生运动,上层土体受压后连续向下传递压力,这种土体的压缩状态由上向下逐层传播过程称为土中压缩波的传播,当遇到侧壁或底板的阻挡后,则会产生超压、动压和负压作用,这就是侧壁和底板需考虑的问题。

2、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

作用在地下室人防结构上的荷载,应包括核爆动荷载、上部建筑物自重、土压力、水压力及防空地下室的自重等,规范中对人防地下室不同部位应考虑的荷载组合给出了一个表格,结构设计时可根据各工程的结构特点结合表格确定所需进行荷载组合的项目。

在进行荷载组合时,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上部建筑物质自重标准值的确定,规范的条文说明中第4.3.14 条已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的上部结构型式,在进行荷载组合时可分为全部考虑、考虑一半和不考虑三种情况,设计时应认真分析确定。

二是顶板的组合中是否考虑上部建筑物的倒塌荷载值,因为倒塌荷载的作用时间滞后于冲击波峰值作用时间,且规范规定的倒塌荷载产生的静荷载值为 50kn/m2,小于冲击波对顶板的等效静荷载值,因此在顶板荷载组合中不必计入倒塌荷载值。

在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其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γ gs+ γ qs)≤ r(f,f,α k,......)(见规范第 4.6.2 条) 。

求出构
件的内力和配筋后,剩下需注意的问题就只有一些构造要求了,《规范》第4.7 节中已作了很详细的规定,结构设计人员只需认真研究体会规范条文的条件和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就可顺利地完成人防地下室各主要构件的设计了。

四、地下室孔口防护人防结构设计分析
孔口防护包含三部分的设计内容:一是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的设计,二是出入口通道内临空墙、门框墙的设计,三是孔口其它构件,如风井、防倒塌棚架、开敞式通道、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等的设计。

其中第二、三条中的临空墙、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已在根据上述荷载的确定按一般墙体的计算模式,考虑人防设计的特点计算出内力和钢筋。

而门框墙的设计一般是按悬臂梁计算。

但需注意的就是因平时使用时需要的出入口通道均较宽,而战时又相应较窄,这样有可能会使门框墙的悬臂长度过长,而使水平筋过大。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在不影响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加设柱、梁改变门框墙的受力型式,得到较为经济的设计效果。

风井的设计中只计算土中压缩波的压力,对空气冲击波则不予考虑,因两者不会同时作用。

开敞式通道更不考虑核爆动荷载,只考虑静土侧压力,而防倒塌棚架的设计分竖向和横向两项,竖向力即为倒塌荷载50kn/m2,属静载,横向力即动压设计值q,由《规范》第 4.5.10 条确定,这两项受力作用时间存在间隔,故不考虑同时作用。

下面主要讨论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的设计内容。

1、当空气冲击波到达出入口通道时,虽然有通道出入口的扩散
作用,但遇墙体和门的反射作用使作用在门上的总效应大于空气冲击波的压力,约为2.0~3.5 倍。

为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国家将防密门进行系列化处理,依据设计压力和门洞尺寸就可轻松地选择定型的防密门。

2、而消波系统的产生是因为滤毒通风设备所能承受的允许压力远小于空气冲击波,若其防护措施不能与主体抗力相适应,将直接影响整体工程防护能力。

消波系统的基本思想是以堵为主,堵消结合。

3、扩散室前墙即安装悬板活门的墙面为临空墙,墙面本身受的荷载及活门传来荷载均按临空墙荷载取值,扩散室与土相邻的顶底板及外墙按土中压缩波压力确定荷载。

4、由于人防工程是战时遭受敌袭击时作为保障城市居民生命安全和坚持工作的一种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物,因此它需要承受的荷载较一般结构大几十倍至数百倍,而且密闭要求很高,所以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小结构跨度,减少并缩小直通大气的各种孔口。

而这种处理原则,恰为平时使用造成诸多困难。

五、结语
地下室的设计中考虑人防的问题,有一个平战结合的问题,即既要考虑平常使用时荷载较小,需满足建筑使用上大空间的问题,又要考虑人防时荷载较大,结构上很难满足大空间的问题,如何协调两种状态下不同的使用要求,本文介绍了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重点就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构件及孔口
防护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s].内部发
行,2005
[2]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