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与RFID的非接触式读卡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与RFID的非接触式读卡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与RFID的非接触式读卡器设计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来实现读卡器的功能。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常用的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多个串口接口,非常适合用于RFID读卡器的设计。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将单片机、RFID模块和其他所需的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

首先将MFRC522模块的SDA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SPI接口的MOSI引脚,SCK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SPI接口的SCK引脚,RST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GPIO引脚,SS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SPI接口的NSS引脚。

接下来,将单片机的UART接口连接到一个串口调试助手,以便在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串口打印输出信息。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编写单片机的固件程序来实现读卡器的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初始化SPI接口和RFID模块,确保它正常工作。

之后,我们可以编写一些函数来实现读卡器的具体功能,如读取感应卡的UID码、读取感应卡的数据区等。

我们还可以编写一些逻辑来处理读取到的数据,如进行安全认证、进行访问控制等。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整体的调试和测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示例代码来测试RFID模块是否正常工作,例如读取感应卡的UID码,确保它能够正确地与单片机通信。

然后,我们可以编写一些测试程序来验证读卡器的各种功能,如读取感应卡的数据区等。

综上所述,基于单片机和RFID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卡器设计需要进行硬件连接、固件开发和整体调试。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读卡器,用于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应用场景。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期时 ,即便加高压处于全载波情况 下,其指数 是 ADM,在 固态发射机 中均是采用 数字 电路 众 的收 听 需要 。 也仍在标准范围之下,可见潜伏 能力之强 ,往 组成,因此对 比相 同功率 的电子管机 ,其指标
往导致检测人员忽略或无法发现问题存在 。为 优势较高,且解决了失真、频 响及 噪音的积 累
此 ,检测时应注意两个要点,一方面 ,在进行 效应 ,故而在进行指标调整时,只需根据设计 原理将相应指标调整至合理范围内即可提高指
参考文 献
[ 1 ]褚端 .全 固态中波发射机 维护 中的几个 问 题 [ J ] .科技 资讯 , 2 0 1 1 ( 1 3 ) : 5 1 . [ 2 】范 国 安 .数 字 调 幅 中 波 广 播 发 射 机 三 大指标的检测 与维护 [ R F I D读 写器的设计原理 是从 多个角度进
不进行任何信息 的检测、校正。 ( 2 )网络层 :保存 最新的节 点地址表 , 包括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
< <上 接 1 5 7页
极少处于全功率运行状态,使得设备在运行初 单 易行。究其 原 因,是 由于无论 是 P S M,或 停播率 的最小化 ,从技术上最大程度 的满足 听
R F I D的读 写 功 能 的 优化 。
的几个 问题 。在相对较为复杂或是不常见 的现
象 发生的过程 中,P , F I D 系统的读 写功能可 以 进 行发送或接收下层数据传输 。
直接 的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信号的发射模 式,
紧密联系 的还有发射后的接收装置 系统。还 有

2 系统 的软件设计
表现射频识别 的信息是多样性的 ,例 如: 电子标签 、读 写器 的二进制信 号、射频识 别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而RFID读卡器是将RFID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通过读取RFID标签上存储的信息,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识别和追踪。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通过STM32单片机与RFID模块的结合,实现了RFID读卡器的基本功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该RFID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基于STM32F103单片机和RC522 RFID模块。

STM32F103是一款性能强大的ARM Cortex-M3内核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而RC522 RFID模块是一款广泛应用的13.56MHz射频识别模块,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广泛的兼容性。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STM32F103单片机、RC522 RFID模块、天线、外部存储器和显示屏。

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RC522 RFID模块用于实现RFID标签的读写功能;天线用于接收RFID标签发送的射频信号;外部存储器用于存储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显示屏用于显示读取到的RFID标签信息。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RFID读取、数据处理和信息显示等功能。

系统初始化阶段,主要包括对STM32F103单片机和RC522 RFID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建立通信连接,为后续的RFID读取做准备。

RFID读取阶段,主要包括对天线发射接收信号,对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读取,将读取的数据传输到STM32F103单片机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存储,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信息显示阶段,主要包括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在外部的显示屏上,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

二、实现过程在硬件设计方面,首先进行了系统的整体布局设计,确定了各个模块的连接方式和布局位置,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子标签信息的无线读写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的物品管理和跟踪。

而RFID读卡器是实现RFID技术的重要设备,它可以用来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处理。

本文将介绍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二、RFID读卡器的工作原理RFID读卡器主要由一个天线、射频模块、控制模块和外部接口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天线会向周围发送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处于射频信号范围内时,电子标签会接收到射频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自身信息的射频信号。

2. 射频模块负责与天线进行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将天线发出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

3. 控制模块是RFID读卡器的核心部分,负责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通过外部接口将信息传输到其他设备上进行处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RFID读卡器的控制模块,设计并实现一款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的RFID读卡器。

1. 硬件设计(1)天线设计:天线是RFID读卡器的重要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读写性能。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用了一款高灵敏度的天线模块,并将其与STM32单片机进行连接。

(2)射频模块设计:射频模块选用了一款高性能的射频芯片,它具有较高的发射功率和灵敏度,能够满足大范围的读写需求。

(3)外部接口设计:我们设计了多种外部接口,包括USB接口、UART接口和I2C接口,使得RFID读卡器能够与电脑和其他设备进行灵活的通信。

(1)STM32单片机驱动程序设计:我们编写了针对STM32单片机的底层驱动程序,实现对天线和射频模块的控制。

(2)RFID读写算法设计:我们设计了一套高效的RFID读写算法,实现对电子标签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并对读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

(3)外部接口通信协议设计:我们设计了一套简单易懂的通信协议,实现RFID读卡器与电脑和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二、RFID读卡器原理RFID读卡器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控制器和外围电路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当有RFID标签靠近天线时,天线会接收到标签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射频模块发送至控制器进行处理,最终实现对标签的识别和数据读写。

1. 硬件设计(1)天线:选择合适的射频天线,一般为线圈天线或PCB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

(2)射频模块:选择支持ISO14443A/B、ISO15693等各种RFID标准的射频模块,一般为模块化设计,便于与STM32单片机连接。

(3)STM32单片机:选择适合的STM32系列单片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内存大小、外设配置等。

(4)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模块、信号调理电路、时钟电路等,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驱动程序:设计RFID射频模块的驱动程序,包括初始化、读写数据、控制天线等功能。

(2)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程序,对接收到的RFID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和解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通信协议:设计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的通信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按照设计方案,搭建RFID读卡器的硬件平台,连接天线、射频模块和STM32单片机,同时设计外围电路并进行电路布线和焊接。

2. 软件实现3. 软硬件调试对RFID读卡器进行软硬件调试,验证读卡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读卡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五、基于STM32的RFID读卡器应用1. 物流管理:可以应用于货物出入库管理、库存盘点等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2. 门禁系统:可以应用于公共场所、企业单位的门禁系统,实现对人员进出的管理和监控。

3. 车辆管理:可以应用于停车场、高速公路等场景,实现对车辆的识别和管理。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主要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实现和应用。

毕业论文_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毕业论文_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三轮认证
操作(读、写、加、减值)
使卡进入锁定状态
实物运行图
总结
• 经过测试调试,能满足设计要求,完成读 写功能。
• 缺憾:
– 没有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 – 蜂鸣器模块无法正常工作
鸣谢
•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设计中给予很多的 支持和帮助。
• 感谢在毕设期间帮助我的同学。 • 感谢在座老师的对我论文的批评指正。
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的 设计与实现研究
绪论
RFID读写器构成
一个功能完善的RFID读写器有三局部组成:主机处理系统、 读写器、电子标签。工作流程图如以下图所示:
系统方案设计
• 本设计要求是基于RFID技术完成对电子标签内部信息的读 写功能,并将信息通过液晶屏显示出来。方案设计如下:
串MM串模口AAXX口块芯2233片22
MCU STC89C52
射频 读写 模块 MF RC522
晶体振荡器
独立按键 电路
LCD1602显示 模块
电源及复位电路
天线 晶体振荡器
MF RC522模块框图
模拟接口
寄存器组
RF电平检测器 数据模式检测器
非接触式 UART
FIFO 缓冲区
串行 UART
SPI
I2C
主机
通信接口
• 电子标签内部框图
• 谢谢!
射频接口电路
波形转换
整流
调制解调
电压调节
复位电路
数字电路部分
ATR(请求应答)
Anticollision(防 冲突)
控制单元 RAM
Selectt(选择)
ROM
Auth&Acess(认 证读写)
密钥区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针对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展开研究与设计,通过对RFID技术和STM32单片机的介绍,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出一款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RFID读卡器。

在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技术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该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对设计成果和应用前景的总结与展望,以及对存在不足和改进建议的思考,为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为RFID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RFID 技术和STM32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探索RFID读卡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进一步提高RFID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推动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和推广。

本研究将为RFID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本研究还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RFID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推广。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基于STM32单片机的RFID读卡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智能化物联网设备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目的:通过对RFID技术和STM32单片机的介绍和应用,深入了解其原理和特点,为设计和实现RFID读卡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设计RFID读卡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物联网设备的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通过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提高RFID读卡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不仅可以加深对RFID技术和STM32单片机的理解,还可以为智能化物联网设备的发展和推广做出贡献。

2. 正文2.1 RFID技术概述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以射频技术为核心,基于PHILIPS公司MF-RC500模块的IC卡读写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

本文阐述了IC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读卡器在工程上的设计和开发作了研究。

论文描述了IC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的研究,揭示了射频IC 卡系统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Type A 型常用的卡片MF1 IC S50和对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法和电路 (使用专用射频读卡集成芯片RC500),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原理,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规范,然后根据课题要求详细介绍了自主设计的一款Type A 型读卡器的核心部件—射频模块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电路。

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RC500的主要特性以及与Mifare1非接触IC卡数据通信的一些重要模块,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和相关PCB电路图,并实际测试证明该读写器完成了基本功能,运行稳定。

关键词:AT89C52;MF-RC500;IC读写器;S50AbstractWith micro-computer AT89C52 as controller, the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as c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s composition、work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write device base on MF-RC500 of PHILIPS Compan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C card reader. Firs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IC cards system. Then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C card system is discovered through studying the principium of the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Whereafter,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ard MF1 IC S50 what is usually used in the cards of Type A,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circuit of the card reader device (the device use the radio frequence chip reader module RC500), and in detail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every module, simply Points to the design rules of the antenna circuit. Then, the paper in detail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 project about circuit and program of the kemel components of a Type A IC cards reader, the RF module, what is completely made by do-it-yourself.In the en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main property and basic intruction set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RC500 based on Philips’MIFARE1 are introduced. And some ideals and methods of programme about the basilic module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ards and RC500 are presented. Finally, introduced the system design part of the software and the PCB circuit diagram, and the actual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der to complete the basic functions, stable operation .The Read-Write Device is stabilized through test.Keywords:AT89C52;MF-RC500;IC Read-Write Device;S50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射频技术发展及对未来的展望 (1)1.1.1物流管理 (1)1.1.2 商品防伪 (2)1.1.3 门禁 (2)1.1.4 军事领域 (3)1.2 射频设别技术的优点 (3)1.3 课题研究任务及工作安排 (4)2 RFID系统的相关理论 (5)2.1 MIFARE射频卡概述及现状 (5)2.1.1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IC卡之比较 (5)2.1.2 非接触卡的优点 (5)2.1.3 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标准 (6)2.1.4 非接触射频卡的应用前景 (7)2.2 射频卡的结构 (7)2.2.1 MIFARE卡工作原理 (7)2.2.2 MIFARE卡的组成及存储结构 (8)2.2.3 MIFARE特性 (11)3 MFRC500芯片 (12)3.1 RC500芯片的简介 (12)3.2 MFRC500内部结构 (12)3.3 MFRC500引脚说明 (16)3.4 芯片主要特性及应用 (17)3.5 读写器的基本原理简介 (18)4 读写器硬件设计与制作 (19)4.1 读写器总体构思 (19)4.2 MCU主控模块 (19)4.2.1 单片机简介 (19)4.2.2 单片机的分类 (21)4.2.3 单片机的工作过程 (22)4.2.4 单片机的硬件特性 (22)4.2.5 STC89C52RC单片机的介绍 (22)4.3 射频接口模块 (26)4.4 天线设计部分 (27)4.4.1 高频滤波电路 (27)4.4.2 天线及匹配电路 (28)4.4.3 接收电路 (29)4.5 电源与存储模块 (30)4.5.1 电源电路 (30)4.5.2 存储电路 (30)4.6 时钟与RS-232接口模块 (31)4.6.1 时钟电路 (31)4.6.2 RS-232接口电路 (32)4.7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33)5 读写器软件系统设计 (35)总结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1)1 绪论无线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通常是以微小的无线收发器为标签(Tag)来标志某个物体,这个物体在RFID技术中常称为对象(Obje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RFID读写器设计摘要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又称电子标签(E-Tag),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现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

因此,研究、设计和开发RFID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论文系统地论述了射频识别系统和读卡器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射频识别系统中的许多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射频识别读卡器的设计方案。

本文首先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方向和应用情况。

在充分研究了射频卡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国际相关标准后,进而提出了基于STC11F32单片机的射频读卡器系统设计的方法。

设计采用MFRC522射频读写模块在STC11F32单片机的控制下实现对Mifare卡的读写访问操作。

硬件部分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射频模块设计,天线电路设计,串行通信电路设计,声音提示及显示电路设计等,其中详细讨论了读卡器的软件设计方法。

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处理程序,射频基站芯片RC522的基本操作、Mifare卡操作程序设计、声音提示及显示部分程序等。

论文中系统地讨论了软件实现读卡器与Mifare卡之间通信所要求的请求应答、防冲撞、选卡片、认证、读写等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

关键词:射频识别,读卡器,IC卡,STC11F32,MFRC522Abstract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also known as electronic tags (e-Tag), is an RF signal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nd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RFID applications widening, has been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will become a basic technology of the futur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refore, research,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RFID system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card reader to the paper system, many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ll study of RF Card basic principl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n put forward based on STC11F32 single chip RF card reader system design method. The design adopts MFRC522radio frequency read write module in STC11F32unde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Mifare card read and write access operations.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MCU control circuit design, design of the RF module, Antenna circuit design, circuit design of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voice prompts and display circuit design, including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reader software design methods. Software design, including the microcontroller handler,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RF base station chip RC522, Mifare c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voice prompts and display part of the program.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quest respons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der with Mifare card required, anti-collision, election card, certification, read and write function module principle.Key words:RFID, reader, IC card, STC11F32, MFRC522目录1 绪论 (5)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 RFID读卡器国内外现状及前景2 射频识别系统技术及相关理论 (7)2.1射频识别系统原理2.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2.3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2.4 非接触式IC卡 -- S502.5读卡器的工作原理3 非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 (10)3.1 TYPEA的初始化和防冲突4 读卡器系统硬件设计 (14)4.1 MCU控制部分4.2射频部分4.3天线设计4.4声音提示及显示部分5 读卡器系统软件驱动程序设计 (16)5.1 RC522命令集的实现5.2 Mifare卡操作程序设计5.3 软硬件的联合测试运行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射频识别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天线的、非接触方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项目。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

射频识别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非接触性,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能够实现识别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射频标签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环境,且可以穿透非金属物体进行识别,抗干扰能力强。

RE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研究RFID技术,发展RFID产业对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因此,RFID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以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发达国家对该技术应用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国处于岂不状态,大多采用了引进的技术成果。

所以研究该技术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RFID技术是一个崭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它不仅涵盖了微波技术与电磁学理论,而且包括通信原理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新兴学科。

因此对RFID技术的认识和应用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现在,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识别技术,也将在中国很快地普及。

典型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由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和应用系统组成,其中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连接非接触式IC卡和应用系统的桥梁,是射频识别应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而且现在的发展趋势要求射频识别系统要有更高的安全性,因此设计一款安全有效地读卡器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意义。

1.2 RFID读卡器国内外现状及前景RFID相比传统的识别系统具有信息量大,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可重复读写数据,保密性极好,环境适应能力强,使用寿命更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现已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

目前第二代身份证、公共交通等都广泛采用了这项技术,超市如沃尔玛采用电子标签管理商品。

现射频识别技术在中国还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前景十分广阔,相信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射频识别技术与其它技术一样走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RFID技术在国外的发展较早也较快,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目前都有成熟且先进的RFID系统。

其中低频近距离RFID系统主要集中在125KHz 、13.56MHz,高频远距离RFID系统主要集中在UHF频段915MHz、2.45GHz、5.8GHz,UHF频段远距离系统在北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欧洲有源2.45GHz得到了较多的应用,5.8GHz在日本和欧洲均有较为成熟的有源RFID系统。

国内RFID读卡器按照应用场合的不同出现全面发展的态势,有读写器模块便携式读写器、超高频(UHF)读写器、高频读写器、双频标签读写微波读写器、低频读写器等各种各样的产品供应,这些产品有适合远距离读写、有近距离读写的。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质化严重,各产品之间的差别不大,性能也相近,基本上采用读卡器芯片加单片机的结构,而核心技术并不在自己手中,缺乏成套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RFID典型应用领域包括:(1)车辆道路交通自动收费管理(2)旅客航空行包自动识别、分拣转运管理(3)车辆出入控制(4)RFID金融卡(5)产品加工过程自动控制(6)物流仓库自动管理(7)门禁管理(8)图书馆图书管理(9)防伪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