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度和水分条件下的人工水生植物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生物交互作用等生态学机制,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和修复。

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体特性和需求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

本文将从水质改善、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详细说明。

首先,水质改善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目标之一。

不同的水体质量问题需要相应的植物进行修复。

对于富营养化水体,适宜选择能吸收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这些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转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营养物的浓度,从而减少藻类的生长,达到水质改善的效果。

对于富集重金属的水体,需要选择具有吸附或赋存重金属的那些植物,如鬼针草、蓝莓等,通过植物的根系和体内组织吸附和沉积重金属,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其次,人工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湿地的水质、水位和光照条件都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性有一定的要求。

在选择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其耐寒、耐旱和耐阴等特性。

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选择耐寒的植物,如芦苇、苇丛等,以确保其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正常生长;而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可以选择抗旱性强的植物,如香蒿、蔷薇等,提高湿地植物的生存率。

此外,根据湿地的光照条件,选择喜阳性或耐阴性的植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景观效果也是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在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的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观赏价值。

因此,选择具有较高景观效果的植物是必要的。

例如,芦苇、菖蒲、浮萍等植物能形成绿茵茵的草地,增加湿地的美观性;莲花、睡莲等植物则能在湿地中开出艳丽的花朵,增加湿地的观赏价值。

最后,工程管理也是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重要因素。

人工湿地需要经过长期的管理和养护,植物的种植形式和生长速度都会对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开展湿地植物种植时可以采用植被块或植被带的方式进行。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可用于处理废水、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目的。

在人工湿地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多种功能,并且不同的植物适用于不同的湿地类型和处理目标。

本文将讨论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以期提供有关人工湿地植物选用的一些指导原则。

首先,人工湿地植物在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水域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其中,沼生植物是一类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拥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活力。

它们的根系具有丰富的表面积,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

此外,沼生植物的茎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中微生物的分解和去除有机物质。

除了净化水质,人工湿地植物还能发挥其他生态功能。

首先,湿地植物能够抵御水体中的波浪侵蚀,保护岸线和堤坝的完整性。

湿地植物的根系具有良好的抓固性能,能够稳定土壤结构,降低波浪冲击力。

其次,湿地植物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鸟类、鱼类等野生生物栖息繁衍。

一些湿地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菖蒲、紫菀等,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根据湿地类型、处理目标以及植物的生态特性来确定。

例如,普通芦苇适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湿地植物,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

其他一些湿地植物,如蔓榆、黑杨等,具有耐盐碱、抗氧化等特性,适合处理含盐水或工业废水。

另外,植物的生活史特点也需要考虑,如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

对于需要快速覆盖和处理效果的湿地项目,可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湿地植物,如芦苇等。

而对于长期维护和监测的湿地项目,可以选择长寿命的湿地植物,如黑杨等。

在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技术要点。

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植株来源,如苗圃或种植点附近野生繁殖的植株。

其次,对于湿地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应注意栽植密度、根系保护、适时修剪等方面。

栽植密度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养分利用效率,还影响到底部栖息生物的分布和入侵水生植物的可能性。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环境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生态的污水处理技术,正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其中,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与配置直接关系到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和生态平衡。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其在净化污水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1. 植物种类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生物量、耐污能力等。

常见的湿地植物种类有芦苇、茭白、香蒲等。

这些植物具有生长迅速、生物量大、耐污能力强等特点,是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主要植物种类。

2. 选择原则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遵循适应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和景观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指植物应能适应湿地环境,具有抗逆性;功能性原则指植物应具有较好的净化污水能力;景观性原则则要求植物具有良好的观赏性,以提升人工湿地的生态价值。

三、植物净化污水的作用1. 物理净化植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和根系作用,可以吸附和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从而起到物理净化的作用。

此外,植物的茎叶还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和繁殖的场所,进一步增强净化效果。

2. 生物净化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的酶和有机酸等物质,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从而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吸收和转化部分污染物,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四、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植物种类、不同配置方式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同时,还研究了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污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范文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篇一一、引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以植物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不仅在净化水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物资源和环境服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及其选择的重要性。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1. 净化水质人工湿地植物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功能。

通过吸收、积累和转化水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提高水质。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能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促进微生物对水体的进一步净化。

2. 生态平衡维护人工湿地植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的叶片、根系等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从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此外,植物还能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3. 提供生物资源人工湿地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物资源。

例如,某些植物可以作为饲料、药材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此外,植物还可以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如鱼、虾等水生动物的饲料。

三、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耐污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植物能在人工湿地环境中正常生长并发挥其功能。

其次,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使人工湿地既具有生态功能又具有景观价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植物的可持续性、维护成本等因素。

四、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及其特点1. 芦苇芦苇是一种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和净化水质的能力。

其生长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此外,芦苇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景观设计。

2. 菖蒲菖蒲是一种喜水植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水质的能力。

其根系发达,能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此外,菖蒲还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3. 水生鸢尾水生鸢尾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其叶片丰满、花色丰富。

浅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浅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浅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园林绿化建筑知识177?Architectural Knowledge1 引言人工湿地的运作原理与天然湿地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人工湿度需人为的选择植物,前期人工干预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使其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生态净化系统。

但在位置方面需根据工程现场需要进行实地选择。

2 人工湿地植物2.1 人工湿地植物的种类湿地中植物的种类主要有3种。

(1)沉水植物。

指植物体完全沉于水层下生活的大形水生植物。

因此处理水的浊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光合作用。

代表植物有黑藻、杉叶藻等。

(2)浮水植物。

叶片漂浮在水面,也称浮叶植物。

细胞内含有较多的气体,使其能平稳地漂浮于水面,气孔也多生于叶片的上表面。

代表种类有凤尾莲、水葫芦等。

(3)挺水植物。

指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露出水面的植物,其水面以上部分具有陆生植物特点而水面以下部分则具有水生植物的特点,可通过根系向基质送氧,使基质中形成多个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小区,利于多种微生物繁殖,便于污染物的多途径降解;目前人工湿地植物主要是挺水植物,代表种类有芦苇、香蒲、曹蒲、灯心草、睡莲、若菜等。

目前人工湿地主要选择挺水植物为选配品种,主要表现在适应能力强,吸收丰富的氮、磷、钾,根系粗壮发达,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存,也能适应无土环境,生长量大,能在潜流式人工湿地搭配种植,也可以种植适应于表流式人工湿地。

2.2 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原理植物可以利用自身根、叶、茎的吸收能够有效去除存在于污水中的污染物,吸收、吸附和富集利用存在于污水中的氮、磷及重金属等。

植物根系释放到土壤中的酶等物质也能快速降解解污染物。

(1)废水中氮的去除废水中的氮存在有两种形式:无机氮和有机氮。

植物可以直接摄取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必须具备的物质;植物可以吸收被微生物转化与分解的无机氮,最终通过收割植物将它们从人工湿地中有效去除。

(2)废水中磷的去除磷在湿地中通过基质的沉淀及吸附,有机磷的矿化,微生物的吸收以及植物组织等。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建筑结构,通过设计和种植适宜的湿地植物,能够有效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人工湿地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与选择是设计一个成功湿地系统的关键因素。

人工湿地的功能主要有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生态景观等。

首先,人工湿地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减少了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的含量。

湿地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改善了水体的通气状况,减少了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

其次,湿地植物可以吸收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起到了水质净化的作用。

湿地植物的根系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生境,这些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

此外,湿地植物还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吸引了许多鸟类、昆虫等动物,丰富了湿地生态景观。

选择合适的人工湿地植物至关重要。

在人工湿地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应根据湿地的性质、设计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首先,植物要选择适应湿地环境并具有耐寒性的物种。

在常年湿润的湿地中,可以选择芦苇、香蒲等湿生植物,它们具有耐水浸泡和泥浆侵蚀的能力。

而在季节性湿地中,应选择耐旱的物种。

其次,植物的生长特性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植物的生长速度快、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根系发达的物种更具有优势。

例如,中国传统的湿地植物箬竹,它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大量的水中营养物质。

最后,植物的景观效果也是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一。

人工湿地不仅要具备功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景观效果,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除了上述的一些常见湿地植物外,还有一些特定功能的植物也十分适合用于人工湿地系统。

例如,苦草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的植物,可用于海水淡化厂的人工湿地系统中。

乌苏里异燕麦是一种适应低温和强风环境的植物,可用于北方地区的人工湿地系统中。

水葫芦、象草等浮萍类植物能够快速繁殖,能够有效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在人工湿地建设中,植物的养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问题逐渐凸显。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投资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选择对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污水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其在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1. 常见人工湿地植物种类人工湿地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水芹菜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耐污能力强、对水质改善效果好等特点。

在选择植物时,需根据湿地类型、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植物选择的原则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遵循适应性、耐污性、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等原则。

适应性强的植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耐污性好的植物能够承受较高的污染物负荷,生长速度快的植物能够快速覆盖湿地表面,根系发达的植物则有利于提高湿地的稳定性。

3. 植物选择的实验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如芦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而水芹菜则对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三、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1.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通过吸收、转化和降解等方式,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同时,植物还能分泌出一些酶,将部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2. 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一步分解有机物,将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研究表明,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 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比较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来处理和净化污水的一种技术。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有害物质,还能提供生物学上的处理效果。

因此,正确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对于人工湿地的运作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并介绍一些广泛应用于人工湿地的适宜植物种类。

首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对水体的吸收能力和净化效果。

一些常见的植物如香蒲、芦苇、菖蒲,具有发达的根系和丰富的气孔,能够吸收和还原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在这些植物的根系附近,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净化水体。

其次,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耐污能力和适应性。

一些植物如箭竹、秀苇、结缕草等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抗性,能够在高浓度有机物质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这些植物对于处理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非常有效。

此外,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对于水质过滤和土壤保持的能力。

一些植物如翅草、红树等可以形成茂密的植被,过滤水体中的杂质,降低水质浊度。

同时,它们能够在土壤表面形成菌丝和根系,有效地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最后,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其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

一些快速生长的植物如水葱、黑竹、水曲柳,可以迅速建立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并提供持续的生物处理效果。

考虑到植物的生命周期,应选择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植物,以保证其在人工湿地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总之,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吸收能力、净化效果、耐污能力、适应性、过滤能力、土壤保持能力、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组合。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吸收能力、净化效果、耐污能力、适应性、过滤能力、土壤保持能力、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建筑知识
・177・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1 引言
人工湿地的运作原理与天然湿地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人工湿度需人为的选择植物,前期人工干预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使其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生态净化系统。

但在位置方面需根据工程现场需要进行实地选择。

2 人工湿地植物
2.1 人工湿地植物的种类
湿地中植物的种类主要有3种。

(1)沉水植物。

指植物体完全沉于水层下生活的大形水生植物。

因此处理水的浊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光合作用。

代表植物有黑藻、杉叶藻等。

(2)浮水植物。

叶片漂浮在水面,也称浮叶植物。

细胞内含有较多的气体,使其能平稳地漂浮于水面,气孔也多生于叶片的上表面。

代表种类有凤尾莲、水葫芦等。

(3)挺水植物。

指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露出水面的植物,其水面以上部分具有陆生植物特点而水面以下部分则具有水生植物的特点,可通过根系向基质送氧,使基质中形成多个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小区,利于多种微生物繁殖,便于污染物的多途径降解;目前人工湿地植物主要是挺水植物,代表种类有芦苇、香蒲、曹蒲、灯心草、睡莲、若菜等。

目前人工湿地主要选择挺水植物为选配品种,主要表现在适应能力强,吸收丰富的氮、磷、钾,根系粗壮发达,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存,也能适应无土环境,生长量大,能在潜流式人工湿地搭配种植,也可以种植适应于表流式人工湿地。

2.2 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原理
植物可以利用自身根、叶、茎的吸收能够有效去除存在于污水中的污染物,吸收、吸附和富集利用存在于污水中的氮、磷及重金属等。

植物根系释放到土壤中的酶等物质也能快速降解解污染物。

(1)废水中氮的去除
废水中的氮存在有两种形式:无机氮和有机氮。

植物可以直接摄取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必须具备的物质;植物可以吸收被微生物转化与分解的无机氮,最终通过收割植物将它们从人工湿地中有效去除。

(2)废水中磷的去除
磷在湿地中通过基质的沉淀及吸附,有机磷的矿化,微生物的吸收以及植物组织等。

人工湿地中腐殖质含有丰富的有机磷,当溶解氧充足时,组织会吸收有机磷作为营养物质。

废水中的无机磷通过植物同化作用以及吸收可转化成植物的RNA 、DNA 、ATP 等有机成分,最终通过收割植物有效去除。

(3)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有机物可分为颗粒态和溶解态两种。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及填料能有效滞留及降解颗粒态有机物;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填料以及表面的微生物吸附及生物降解一部分溶解态有机物,另一部分则直接被湿地内的微生物降解去除。

(4)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一方面重金属可通过金属积累的植物从废水中吸附、富集或沉淀;另一方面是通过重金属与微生物的亲和作用以及微生物活性原则,从而达到削弱或消除重金属毒性的作用。

2.3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湿地水生植物的要求是净化能力强、耐淹、生长期长、根系发达、抗病虫害、易于管理、综合利用价值高及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1)适地适种
人工湿地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在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当地水文、地貌及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将构建的人工湿地融入周围景观中。

(2)耐污能力强
水生植物在特殊污染逆境中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除了适应性外其自身还会进化出对外部不良环境的抗性且抗性还能储存在基因中传递给子代并在子代中继续进化遗传。

而人工湿地在筛选水生植物时的主要原则就是挑选有较强的适应与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

水浮莲、凤眼莲、满江红等就是具有这种能力的代表,在水体受到较为严重污染的环境中可较好的存活并能有效的去除受污染水体中的亚硝态氮、氨态氮、硝态氮和磷等营养等物质。

(3)净化能力强
在筛选水生植物时,首先水生植物自身要具有耐污能力,其次还需具备较强的自净化能力,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时便可在单位面积内去除较多的污染物。

在早期人工湿地的有关研究中,在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方面就菖蒲、灯心草和芦苇三种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去除CODcr 方面灯心草可达到40%—45%,其净化效果为三种植物中最好的。

而构建一个具有耐污与净化能力卓越的人工湿地就必须从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4)根系发达
如何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如何促进生物降解?
答案毋庸置疑那就是具有发达的根系,有了发达的根系那相应的根分泌物也会随之增多,则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降解速度都有相应的提高。

而另一方面发达的植物根系在保持人工湿地稳定的生态系统和稳固土壤与床体表面都有明显的作用。

对比水生植物的芦苇和水麦冬,由于水麦冬其根系发达且地下生物量多,因此在去除氮、磷方面的效果远超芦苇5倍之多。

不难看出为促进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水生植物是否具有发达的根系又是一筛选的重要原则。

(5)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高
近年来随着对湖泊等受污染水体的高度关注,有关学者进行无土栽培陆生植物净化与利用等研究,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引入园林规划的设计理念,将营造生态公园环境与污染治理相结合,使得环境美化与提高环境质量效果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6)水生植物的合理搭配
建人工湿地时要重视合理搭配水生植物,一方面具备较高的去除污染物能力,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高,植物群体的快速生长;另一方面控制杂草生物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实际环境条件,在空间和时间分布方面合理安排,使得整个生态环境稳定且高效运转。

3 结论
在目前建造人工湿地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在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小型城镇与乡镇相对比较缺乏。

因此工序简易、能量消耗小、处里性能高效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需大力发展。

而一座人工湿地生态循环系统的成功建立,为水处理工程与城市环境建设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等多面都将带来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知道,人工湿地去除氮素、磷的主要方式都是靠植物的吸收,水生植物可累积N22-12mg/(m 2.d ),占进水可溶性无机氮的70%—100%;磷的浓度将可以降低至0.1mg/L 以下。

在暴雨期间,人工湿地可输运和存贮大量的雨水,雨水中绝大多数污染物将被去除,在减轻后续水体的污染与压力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并且一座运行良好的人工湿地将为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提供优质的栖息地。

人工湿地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世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不同生长特性的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到的作用。

提出了人工湿地选用植物时需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如:对生存环境的自适应能力,自净力及根茎的特点。

同时在经济性方面也做出了比较。

展望了城市和乡镇等地区大规模应用人工湿地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人工湿地;水生植物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05-0177-01浅谈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罗健文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