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节选第2课时品味语言赏形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193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商人》(节选)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商人夏洛克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聪明机智的律师鲍西娅的介入,展现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
本文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可能对一些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多元文化,拓宽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难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比较阅读法:将课文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炼教学要点。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关注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节选第2课时品味语言赏形象教案新版

第二课时品味语言赏形象一、合作探究、探讨戏剧冲突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中充分体会人物性格,感受戏剧的矛盾冲突。
思考:1.引起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明确: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
开端便剑拔弩张。
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一种处罚。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
对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
(结合其语言具体分析。
)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无济于事,最后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2.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的?明确:鲍西娅的话赢得了夏洛克的夸赞,却是在把自己引到死胡同。
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鲍西娅。
情节发展到高潮,陡然一转,夏洛克走进了他自己建造的坟墓。
3.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鲍西娅假扮法官上场,前面的冲突暂时得以缓解。
她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夏洛克不答应,并强调法律铁面无私,主动权还在夏洛克手里。
故事到此陷入僵局,鲍西娅欲擒故纵,夏洛克以为得计,“屠刀”高高举起。
而沙翁此时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别处。
通过巴萨尼奥之口为鲍西娅赢得主动。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她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高举的主动权在悄悄易主。
4.分析人物性格。
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
一方面,他唯利是图、冷酷狡诈、复仇心重,这种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表现。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矛盾,她表现出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是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赏析后再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莎剧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
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的西娅的戏。
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丰富生动而又富于个性化,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在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认识剧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品味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学写戏剧评论。
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三.教学重点:掌握戏剧的基础知识,理解戏剧情节再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五.教学准备:做好预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位作家,曾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恩格斯也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他就是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他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的《威尼斯商人》,领略这位大师的风采!(出示幻灯片)(二)、介绍作者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

13、《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语文3、学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阅读课本237页相关知识内容(2)预习13课《威尼斯商人》二、教学课题: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三、教材分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戏剧这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体会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朗诵优美的话剧语言,体会戏剧以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认识戏剧冲突在戏剧欣赏中的作用。
2、通过深入分析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复述法、讨论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单元为学生提供了话剧剧本还有影视剧本,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发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学习热情.但是,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于戏剧文学了解的非常少,所以课前最好让学生阅读课本后面的相关戏剧知识,来辅助课堂教学。
并且要提前预习,否则课文太长,学生读课文耗时太长,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诸如对人物性格特征挖掘还不是很细致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加以改进。
板书姓名 身份 性格特点夏洛克 犹太高利贷者 贪婪 残忍 冷酷 安东尼奥 威尼斯商人 慷慨 守信 侠义 巴萨尼奥 安东尼奥友 舍身救友,爱憎分明 鲍西娅 巴萨尼奥妻 聪敏 机智 崇尚正义、仁爱、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
威尼斯商人(节选)

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节选)“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说的就是戏剧。
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等展示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
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5.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第一课时了解剧情看冲突一、新课导入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其中点两根灯芯草而死不闭眼的严监生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在世界十大文豪之一莎士比亚的笔下也有一位“严监生”式的形象,他是一副怎样的嘴脸呢?走近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阴险的较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的法庭,去目睹这一扣人心弦的法庭审判。
(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默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恻(cè) 豁(huò) 癖(pǐ) 凛(lǐn)腌臜(ā zā) 稽(jī) 庖(páo)霖(lín)2.解释课文中中点词语的意思。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怨毒:仇恨。
怨,怨恨;毒,痛恨。
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
比喻心肠硬。
万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宽恕。
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教案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能够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戏剧文学,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友谊、爱情、正义的重要性;(2)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树立和谐人际关系;(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 欣赏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魅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背景和文化差异;2. 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和戏剧魅力;3. 学生对戏剧文学的欣赏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4.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感受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2.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 剧情讨论:讨论课文的剧情发展,理解其中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5. 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课文中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进行戏剧表演。
5. 课堂展示:各组进行戏剧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提出改进意见。
九年级语文下册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课文的结构层次及人物性格特点,并对本剧的语言特色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欣赏,在此基础上分析本剧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进而对话剧的戏剧冲突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白话剧的有关知识。
2.熟记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2.熟记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情感目标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培养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
2.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
3.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
4.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教学方法诵读与研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媒体准备二三分钟有关莎士比亚生平、作品的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来领略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领略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魅力,领略话剧艺术的独特之美。
今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代表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
(解说:简要概括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后引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二、解题《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喜剧。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塞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诗歌作品:十四行诗150多首。
三、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威尼斯商人)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布
置
同步训练
三、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公爵怜悯恻隐豁免 告禀蔑视诉讼豺狼腌臜庖代
2、 正确书写并解释下列词语
心如铁石 万恶不赦 遍稽群籍 折衷是非、 敬祈钧裁
签署契约 凛然生畏 鸡犬不宁 履行原约 中流砥柱
四、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概述全文的故事情节
2、课文节选部分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哪些人物?
明确:应该是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
3、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围绕着什么展开?
明确: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围绕着“一磅肉”的故事而展开。
4、按照剧情的发展变化,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加以概括。
第一部分:夏洛克坚持按约割肉,安东尼奥面临死亡。
第二部分 鲍西娅机智断案,夏洛克彻底败诉。
五、品味语言
l.由课后练习二第3小题引入。
语言“精彩优美”是指符合人物性格,课文主要人物的语言都极具个性。速读课文,重点阅读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与巴萨尼奥的对话,分别划出你认为最个性化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3、补充安东尼奥的思想性格: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人。他珍重友情,慷慨助人;他面对死亡威胁,具有临危不惧的气概。但他不懂斗争策略,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七、总结
板书设计
威尼斯商人
人物身份 性格特点
夏洛克一 犹太高利贷者 残忍冷酷,爱财如命
安东尼奥一 威尼斯商人 慷慨,守信,甘愿牺牲
巴萨尼奥一 安东尼奥友 舍身救友,爱憎分明
教学
目标
《威尼斯商人》
知识目标:1、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戏剧这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积累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精品试题
芳草香出品
第二课时品味语言赏形象
一、合作探究、探讨戏剧冲突
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中充分体会人物性格,感受戏剧的矛盾冲突。
思考:1.引起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
开端便剑拔弩张。
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一种处罚。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
对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
(结合其语言具体分析。
)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无济于事,最后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2.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鲍西娅的话赢得了夏洛克的夸赞,却是在把自己引到死胡同。
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鲍西娅。
情节发展到高潮,陡然一转,夏洛克走进了他自己建造的坟墓。
3.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鲍西娅假扮法官上场,前面的冲突暂时得以缓解。
她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夏洛克不答应,并强调法律铁面无私,主动权还在夏洛克手里。
故事到此陷入僵局,鲍西娅欲擒故纵,夏洛克以为得计,“屠刀”高高举起。
而沙翁此时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别处。
通过巴萨尼奥之口为鲍西娅赢得主动。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她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高举的主动权在悄悄易主。
4.分析人物性格。
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
一方面,他唯利是图、冷酷狡诈、复仇心重,这种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表现。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矛盾,她表现出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是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商人,所谓“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但在他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民族和宗教矛盾,安东尼奥等人宣扬“基督教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太人的民族和宗教偏见。
巴萨尼奥热情正直、善良真诚、敢于大胆地追求爱情,重情重义,但性格易于激动,缺乏冷静与智慧。
二、自由品味,体会语言之美
1.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朗读后说说这一段在语言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1)修辞化的语言,极富文采美:
(展示)“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命运对我已经特别照顾了……她已经把我豁免了。
”
品味:前句运用一系列比喻(大海的怒涛、豺狼、松柏)强调夏洛克的残忍;后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悲惨的情境,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
讨论:你认为本文中哪种修辞手法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示例:如对比(安东尼奥、公爵等人的宽恕仁慈与夏洛克的固执凶残)、悬念、突转(鲍西娅抓住契约中的破绽制服夏洛克,使冲突朝有利于安东尼奥的方向发展)等戏剧技巧的圆熟运用,有仁慈与残忍,友谊和仇恨,复仇和报应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情节发展的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充满着极强的张力,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
(2)个性化的语言,宣扬人文美:
(展示)“慈悲不是出于勉强……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耗子”、“张开嘴的猪”、“忍不住要小便”
品味:前句是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语言明快简明,是诗与哲理的结合,既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又符合其律师的身份;后句是夏洛克充满商人性质的鄙俗的口语,表现了他拜金主义的本性。
讨论:请说说本文的人物的语言各有什么特色。
示例:如鲍西娅的周密稳健,鲍西娅的语言是诗与哲理的结合,语言明快简明,既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又符合其律师的身份,果断干练,聪明博学。
夏洛克语言鄙俗,充满商人口语,公爵的委婉耐心,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怒骂和开心取笑等等,都有给人深刻的印象。
(3)诙谐化的语言,增加戏剧性:
(展示)“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再世的但尼尔”
品味:称呼的重复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
小结: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
讨论:举例说明这场戏的喜剧效果。
示例:如剧本中的五句同义反复,使剧情跌宕曲折别开生面。
葛莱西安诺每复述一句夏洛克的话“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再世的但尼尔”,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
而这些赞美鲍西娅的话,则令夏洛克无地自容,让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轻松愉快的喜剧效果。
2.仿写:请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以所给的词语开头,说一段话。
原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主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
仿句:善良注意,仿写时不必死套句子形式,主要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三、延伸阅读
教师印发《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三场的内容和第三幕的全部内容,让学生自行阅读。
要求学生仔细品味,体会其中各个主要人物的个性。
通过延伸阅读,使学生对于课文所写事情的由来有一个更清楚地了解,同时进一步把握各个人物形象。
四、课堂小结
把握人物的语言和性格特征,这是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大师的艺术往往表现在细微之处,深层的内容还需要我们仔细品味。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