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导学案设计人:姜永福班级:姓名:组:时间:学习目标:1分钟1、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其影响;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等。

导入: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那么在地势和地形上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自主学习】27分钟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阅读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回答问题。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浅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2.9《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思考:①横断山脉海拔在米以上,四川盆地海拔在米,南京的海拔在米以下。

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③读教材的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

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读图2.2《我国地形分布图》找出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读图2.2《我国地形分布图》找出三大平原,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黄淮海平原3、读图2.2《我国地形分布图》找出四大盆地,并完成下列连线题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位于北疆,纬度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准噶尔盆地唯一位于长江流域的盆地柴达木盆地4、读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5、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1.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等;2. 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下、平缓、陡峭等特征,影响地形的升沉和变化;3. 地形和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

二、地形和地势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高山地区气温低,降雨多;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降雨适中;2. 地形和地势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山区植被茂密,动物种类丰富;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动物适应干旱环境;3. 地形和地势对农业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观光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三、地形和地势的分析1. 请结合具体地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2. 请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 请就如何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提出建议。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和地势对当地气候、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2. 地图练习:请学生结合地图,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并做简要总结;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地形和地势的作文,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选择一个城市或村落,分析其地形和地势特点,提出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的建议;3. 搜集有关地形和地势的资料,准备一次主题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掌握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学习目标:1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1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1】前提测评: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是从的到云南省的。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活动2】自主学习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浅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22页图),思考:①A是第阶梯B是第阶梯C是第阶梯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活动3】小组合作:1.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完成活动1。

(答案写到课本图上)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案整理在课本上)当堂练习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什么为主()A.盆地、高原、山地B.高原、山地、平原C.盆地、平原、丘陵D.丘陵、山地、平原2.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3填充图册小结与反思地势总特点:高低,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一二级界线:阶梯分界线二三级界线:学习反思: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及特点【活动1】前提测评1我国地势总特征为,。

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活动2】自主学习1.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页图)找出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结合图)2.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三大平原,并完成下列连线题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着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华北平原3.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四大盆地,并完成下列连线题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准格尔盆地唯一位于长江以南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活动3】小组合作1读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观察,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1) 东西走向:;(2) 东北—西南走向:(3)喜马拉雅山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西北——东南走向是2将下面这些山脉填入下图中:.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④雪峰山⑤长白山⑥武夷山⑦台湾山脉⑧天山⑨阴山⑩昆仑山a秦岭b南岭c祁连山d喜马拉雅山3完成课本27页活动3(答案写在课本上)当堂检测1. 岭2. 平原3. 盆地4. 山脉5. 高原6. 高原7. 盆地8. 平原。

第二章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知识链接】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五类。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24页至27页。

1、在课本P24的图2.4,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2、读课本P24的图2.4,我国东部以什么地形为主?中西部又以什么地形为主?
3、我国四大高原景观各异,阅读P25图2.5,简要概括我国四大高原的特征。

高原名称
主要特征
4、根据P27图2.7,在P26的图2.6中找出我国下列走向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2)南北走向的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结合P24的图2.4,填写P27活动3中的表格。

【问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四大高原中,地势最坦荡的是()
A.西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2、下列四幅地形区图中,相对位置不正确的是()
3、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很多地形区镶嵌在山脉之间,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的是()
二、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 ;B ;C ;D ,其中是我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填字母)。

高原:E ,F 。

两高原中地面崎岖的是(填字母)。

盆地:G 。

平原:L 。

(2)写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B北侧是,南侧是。

地理初二上人教新课标2.1地势和地形学案

地理初二上人教新课标2.1地势和地形学案

地理初二上人教新课标2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势(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势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各级阶梯的要紧地势区,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明白得我国的地势特点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阻碍。

【学习重点】我国的地势特点,以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学习难点】我国地势特点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阻碍。

【学习过程】位置优越【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纳阅读课本内容与地图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如何样阅读各种地势图,学会依照地图总结地势特点,学会在地图上准确判定方向,总结在地图中记住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的方法。

1、看中国地势图,明确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依照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2、读课本P22页图2.1,观看我国的地势呈什么状分布。

3、读P22页图2.2,证实我国地势的特点,找出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4、完成P23页活动1。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讨论完成P23页活动2。

2、讨论完成P23页活动3。

3、讨论完成P23页活动4。

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两级阶梯状分布D、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势类型要紧是()A、山地和高原B、山地和丘陵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势单元是()A华北平原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4、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样为()A、阶梯内部B、两级阶梯交界处C、南方低山丘陵区D、平原河道上5、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兼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是()A、山西B、湖北C、四川D、河北6、秦岭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以上都不对7、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我国水能蕴藏量大B、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进展C、使我国耕地资源丰富D、使我国内陆地区降水丰富(2)综合应用下图是我国36ºN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上能够看出,我国地势,大致呈级阶梯分布,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区别;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1. 地形: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的特征。

2. 地势:地表升沉的高下和倾斜的情况,是地球表面的高程特征。

二、地形和地势的区别1.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特征,主要指地形的形状和特征;2. 地势是地表升沉的高下和倾斜情况,主要指地形的高程特征。

三、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影响气候:地形高下不平会影响气流的流动,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分布。

2. 地形和地势影响水资源:地势高下决定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 地形和地势影响植被:不同地形和地势条件下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不同。

4. 地形和地势影响交通:地形高下和倾斜水平影响了道路和铁路的修建和运输效率。

导学步骤:一、导入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引发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兴趣。

二、观点讲解1. 老师简要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定义和区别,让学生对两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老师通过案例或实例说明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地形和地势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影响。

2. 学生就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其对当地气候、水资源、植被和交通的影响。

四、知识稳固1. 老师设计地形和地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进行答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影响。

五、拓展延伸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一个地区进行调研,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展示调研结果,与同砚分享交流。

六、总结反思1. 老师指挥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影响。

第二章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2、知道并能在图中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3、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方面的影响。

【知识链接】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22页至23页及地理图册第12页。

1、根据课本P22的图2.1、图2.2以及地理图册P12上的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点?2、根据地理图册P12的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填写下列表格。

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3、在课本P23的图2.3中,写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及东西部的交通会产生哪些影响?(可小组讨论)(1)对气候的影响:(2)对河流的影响:(3)对东、西部交通的影响:【问题训练】1、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地形类型 B.平均海拔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3、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4、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长白山-武夷山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部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D.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6、“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势北高南低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势东高西低。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势和地形(一)》导学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势和地形(一)》导学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势和地形(一)》导学案
设计人: 审核人:
项目
内容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说出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通过地势的学习,写出我国地势的五种地形及分布。

3.通过认识地形地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了解西部的优势与劣势,
关注西部的发展。

学习重点 让学生总结我国地势特点。

学习难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学习方法 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高读图能力,养成用图习惯; 学习过程: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自学
基础知识:(阅读课本一定要认真!) 一、我国主要地形分别以什么为主?总结地形地势特点
二、制作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
三、完成课本26页活动题。

填表格完成。

地形类型 百分比 对应圆心角 丘 陵 10% 36○ 高 原 26% 盆 地 19% 平 原 12% 山 地
33%
基础知识 一、结合课本22页图2.2至27页
二、根据圆心角360度。

基础知识: 一、地形:高原、盆地、平原、山地。

特点:仔细阅读课文。

二、仿照24页图2.3画饼状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元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明确学习目标(1′)
1、记住中国的地形特点。

2、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名称和特点。

3、记住我国主要的山脉的位置、名称和走向。

4、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中国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山脉名称和位置。

学习难点:中国地形特征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

三、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限时预习
(一)诗词导入:(见屏幕)
(二)自主学习:地形复杂多样(8′)
1.读图
2.2,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因)
其中最高的高原是,最平坦的高原是,土质疏松,沟壑纵横的高原是崎岖不平,多梯田的高原是。

2.读图2.2,标出我国的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其中纬度最高的盆地是,面积最大的盆地是,海拔最高的盆地是,长江流经的盆地是。

3.读图2.2,标出我国的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读地理图册,找出我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5、找到以上名称后,并把你找到的名称填在你所画的图上相应的位置
(三)、交流展示:学生交流整理提出共同不明白的问题,并归纳你学到的:6、开火车竞赛活动:教师出示名称或者序号,你来说。

(四)、点拨升华:角色扮演
(1)、假设你是种粮大户,你会选择在哪里耕种?
(2)、假设你是养羊专业户,你会选择在哪里放牧你的牛羊?(五)、教师精讲
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分析
得出结论:我国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假如你是保康县的县长你将如何对山区进行开发建设?
(六)、合作学习:山区面积广大(10′)
7、读图2.6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南北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东南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弧形山脉:________________。

8、许许多多山脉构成了中国的地形骨架,成为许多地形区的分界线,完成P26活动3。

(七)、小组展示(10′)
1、组长分配任务,组内订正,组间、师生间解决疑难问题,组长记录疑难问题。

2、学生展示。

(要求:东西走向由1组说名称3组说黑板上图中相应的序号,依次往后东北——一西南走向由2——4,南北走向由5——7,西北——西南走向由6——8)
(八)、梳理知识,总结概括。

(九)、当堂检测5′
1、我国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
2、“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的真实写照,这里的“三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地形的构成,东部与西部有很大的差异。

西部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东部主要为丘陵和_________ 。

4、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A.阴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祁连山
5、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