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势特征导学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1.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等;2. 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下、平缓、陡峭等特征,影响地形的升沉和变化;3. 地形和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
二、地形和地势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高山地区气温低,降雨多;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降雨适中;2. 地形和地势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山区植被茂密,动物种类丰富;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动物适应干旱环境;3. 地形和地势对农业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观光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三、地形和地势的分析1. 请结合具体地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2. 请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 请就如何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提出建议。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和地势对当地气候、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2. 地图练习:请学生结合地图,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并做简要总结;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地形和地势的作文,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选择一个城市或村落,分析其地形和地势特点,提出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的建议;3. 搜集有关地形和地势的资料,准备一次主题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掌握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导学案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点,知道三级阶梯分界线及各阶梯主要地形区2.了解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3.培养读图、绘图技能,学会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自主预习】(1)我国地势____高____低,呈_______状分布。
(2)我国地势共分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__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为主,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和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为主。
(3) 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地势_______,非常有利于来自______水汽形成______;对河流:地势_______,使我国大江大河___________;对交通:便利了____________;对水能:当河流在阶梯交界处_______增大、__________极为丰富。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看大江大河的图片并听相关歌曲,思考为何都提到水向东流? 二、新课学习环节一:探究中国地势特征1.简要画出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沿36°N):2.由此得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环节二:探究地势三阶梯的分界线及各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任务:1.画出三级阶梯分界线并填出主要山脉(完成下图)2.找出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包括的主要地形区,完成下表(结合课本图2.2)环节三:小组合作讨论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拔/m请同学们将图片与相关文字信息用线条连接起来,小组派代表选择其中一方面分析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小结——思维导图】地势特点 三阶梯分界线 各阶梯的地形 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及时巩固】1、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类型B .平均海拔C .河流流向D .山脉走向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 .山地和高原 B .山地和丘陵 C .丘陵和平原 D .高原和盆地3、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A B C D4、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 .长白山-武夷山 5.右图中表示大兴安岭的是 ( )A B C D6、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部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气候东西交通水能资源河流流向黄河水系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大型水电站分布图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D.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
中国地形地势导学案

中国地形地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并能在空白图中填出名称;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的“骨架”作用,了解山区开发的优势与不足。
3.能在阶梯分布图中找到各级阶梯分界线,并会描画;能说出地势对交通、气候和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4.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
【预学案】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第一阶梯:为主主要包括:分界:第二阶梯:为主主要包括:分界:第三阶梯:为主主要包括:二、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中列:南列: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中列:东列:3.南北走向的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走向的山脉:三、四大高原:________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多大山,相对高度较小多雪山、冰川。
________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________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但本地区有丰富的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________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分布,多喀斯特地貌。
地表崎岖不平,不利于农耕。
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是当地的耕作区。
四、四大盆地:________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大内流河________盆地: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________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________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最大的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
五、三大平原:________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学习目标:1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1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1】前提测评: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是从的到云南省的。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活动2】自主学习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浅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22页图),思考:①A是第阶梯B是第阶梯C是第阶梯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活动3】小组合作:1.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完成活动1。
(答案写到课本图上)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案整理在课本上)当堂练习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什么为主()A.盆地、高原、山地B.高原、山地、平原C.盆地、平原、丘陵D.丘陵、山地、平原2.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3填充图册小结与反思地势总特点:高低,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一二级界线:阶梯分界线二三级界线:学习反思: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及特点【活动1】前提测评1我国地势总特征为,。
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活动2】自主学习1.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页图)找出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结合图)2.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三大平原,并完成下列连线题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着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华北平原3.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四大盆地,并完成下列连线题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准格尔盆地唯一位于长江以南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活动3】小组合作1读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观察,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1) 东西走向:;(2) 东北—西南走向:(3)喜马拉雅山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西北——东南走向是2将下面这些山脉填入下图中:.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④雪峰山⑤长白山⑥武夷山⑦台湾山脉⑧天山⑨阴山⑩昆仑山a秦岭b南岭c祁连山d喜马拉雅山3完成课本27页活动3(答案写在课本上)当堂检测1. 岭2. 平原3. 盆地4. 山脉5. 高原6. 高原7. 盆地8. 平原。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区别;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1. 地形: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的特征。
2. 地势:地表升沉的高下和倾斜的情况,是地球表面的高程特征。
二、地形和地势的区别1.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特征,主要指地形的形状和特征;2. 地势是地表升沉的高下和倾斜情况,主要指地形的高程特征。
三、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影响气候:地形高下不平会影响气流的流动,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分布。
2. 地形和地势影响水资源:地势高下决定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 地形和地势影响植被:不同地形和地势条件下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不同。
4. 地形和地势影响交通:地形高下和倾斜水平影响了道路和铁路的修建和运输效率。
导学步骤:一、导入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引发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兴趣。
二、观点讲解1. 老师简要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定义和区别,让学生对两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老师通过案例或实例说明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地形和地势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影响。
2. 学生就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其对当地气候、水资源、植被和交通的影响。
四、知识稳固1. 老师设计地形和地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进行答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影响。
五、拓展延伸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一个地区进行调研,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展示调研结果,与同砚分享交流。
六、总结反思1. 老师指挥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影响。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了解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地势是什么?它们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影响?2. 展示一幅地形地势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发学生对地形地势的兴趣。
3. 提出进修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将了解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深入探讨地形地势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观点诠释1. 地形地势的定义: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高下升沉的情况。
2. 主要特点:包括海拔高度、地势升沉、地形类型等方面。
三、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1. 海拔高度:地球表面的高下不平,海拔高度决定了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差别。
2. 地势升沉:地形的升沉水平影响了水资源的分布、土壤肥力等因素。
3. 地形类型: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形类型各具特点,对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
四、地形地势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 水资源分布:地形地势决定了河流湖泊的分布,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2. 植被覆盖:地形地势对植被的分布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
3. 农业生产:地形地势不同,适宜的农作物种植也不同,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4. 城市建设:地形地势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山地、平原等地形类型都会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发展。
五、小结与拓展1. 总结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和对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拓展学生思维: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城市规划师,你会如何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进行城市规划?3. 安置作业: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地形地势特点和影响的小结。
六、课后反馈1. 学生通过作业展示,检查学生对地形地势的掌握情况。
2. 进行教室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地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地形地势来改善环境和增进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地形地势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地形地势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性,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基础。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导学案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学会总结我国地形特征2.运用中国地形图及地势剖面图,学会总结我国地势特征3.根据我国地形地势特征,会简要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弊)【学习过程】◎地势西高东低自主*合作*研讨知识补充: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仔细读教材22页图2-1-1,完成以下问题1.由图2-1-1“中国地势示意图”可知,沿北纬36°从A到B点的海拔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致呈_______趋势(上升或下降)2.图中颜色明显分____色、黄色和____色三个层次,说明我国地势呈__________级阶梯分布。
结合图2.-1-1中沿北纬36°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低所以我国地势特征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可参照地图册9—10页沿北纬36°30′和东经89°附近的地势剖面图)5.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一方面有利于深入我国内陆,带来降水;另一方面使得我国主要河流多自向流,沟通了东西部之间的交通。
而且,当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资源6.完成23页“阅读”,明确:大陆架是◎地形复杂多样自主*合作*研讨读教材24页图2-1-2、图2-1-3,完成24页读图题1、2题,并读24-25页教材,明确:1.我国地形,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2.在各类地形中,、面积所占比例大,平原面积仅占%。
3.习惯上,人们把、和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引导:地形地势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高程分布,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形地势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势分布。
进修内容一: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1. 地形的定义: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2. 地势的定义: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高程分布,主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等不同的地势类型。
3. 地形地势的分类:根据地形地势的形态和高程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不同类型。
进修内容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1. 山地:地势高、地形陡峭、地貌多样化,常常是水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和气候的屏障。
2. 丘陵:地势较低、地形较缓,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3. 平原:地势较平坦、地形辽阔,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4. 盆地:地势低洼、地形关闭,易积聚水资源,但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5. 台地:地势高、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进修内容三: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地形地势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如山地适合发展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2. 地形地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平原地势适合建设大城市,而山地和丘陵地势则适合发展旅游业。
3. 地形地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地势的不同会影响交通运输的便利水平,如山地、丘陵地势会增加交通运输的难度。
小结反馈: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并深入了解了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地形地势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资源,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善初中八年级上期地理导学案
主备教师:申丹丹,审核领导: ___________ ,执教:申丹丹,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1. 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
C.丘陵、平原
D.高原、盆地
2. 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山地B .丘陵C .高原D .平原
3•“我国既有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
”此叙述最足以说明哪一项地理事实?()
A.疆域面积广阔
B. 地势高低起伏很大
C.地势向东逐级下降
D. 主要河川多由西向东入海
4.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是描写那里的景观( )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成都平原D内蒙古高原
6. 我国第一阶梯上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7. 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我国水能资源东部地区更丰富。
B、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使我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D是我国内陆地区降水丰富。
二、读图综合题
8. 读我国沿36° 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
题:12分
(1 )我国地势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 为主,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
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山脉
(4 )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_________ 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注入 _______________ 洋。
(6 )我国的地势对航运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
课1、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 后
记
2、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