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1.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等;2. 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下、平缓、陡峭等特征,影响地形的升沉和变化;3. 地形和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
二、地形和地势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高山地区气温低,降雨多;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降雨适中;2. 地形和地势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山区植被茂密,动物种类丰富;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动物适应干旱环境;3. 地形和地势对农业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观光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三、地形和地势的分析1. 请结合具体地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2. 请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 请就如何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提出建议。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和地势对当地气候、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2. 地图练习:请学生结合地图,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并做简要总结;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地形和地势的作文,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选择一个城市或村落,分析其地形和地势特点,提出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的建议;3. 搜集有关地形和地势的资料,准备一次主题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掌握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中国地形地势导学案

中国地形地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并能在空白图中填出名称;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的“骨架”作用,了解山区开发的优势与不足。
3.能在阶梯分布图中找到各级阶梯分界线,并会描画;能说出地势对交通、气候和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4.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
【预学案】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第一阶梯:为主主要包括:分界:第二阶梯:为主主要包括:分界:第三阶梯:为主主要包括:二、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中列:南列: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中列:东列:3.南北走向的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走向的山脉:三、四大高原:________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多大山,相对高度较小多雪山、冰川。
________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________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但本地区有丰富的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________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分布,多喀斯特地貌。
地表崎岖不平,不利于农耕。
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是当地的耕作区。
四、四大盆地:________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大内流河________盆地: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________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________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最大的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
五、三大平原:________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重要性;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的影响;4. 能够运用地形和地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修内容:1. 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分类;2. 地形和地势对气候、植被、水文等地理因素的影响;3. 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地形和地势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用。
三、进修重点:1. 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分类;2. 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进修难点:1. 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的影响的具体分析;2. 地形和地势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五、进修方法:1. 听讲、思考、讨论;2. 观察实地地形和地势;3. 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研。
六、进修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并引发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兴趣。
2. 梳理知识:讲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地形和地势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形和地势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地形和地势,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解答疑惑,提升进修效果。
七、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地形和地势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的小论文;2. 制作一份关于地形和地势的PPT,介绍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分类及应用。
八、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评判;2. 作业评判;3. 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评判。
九、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地理书籍,深入了解地形和地势知识;2. 参与地理实地考察活动,亲身感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3. 钻研地形和地势在环境珍爱、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用,拓展知识面。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区别;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地理因素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1. 地形: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的特征。
2. 地势:地表升沉的高下和倾斜的情况,是地球表面的高程特征。
二、地形和地势的区别1.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凹凸升沉特征,主要指地形的形状和特征;2. 地势是地表升沉的高下和倾斜情况,主要指地形的高程特征。
三、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影响气候:地形高下不平会影响气流的流动,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分布。
2. 地形和地势影响水资源:地势高下决定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 地形和地势影响植被:不同地形和地势条件下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不同。
4. 地形和地势影响交通:地形高下和倾斜水平影响了道路和铁路的修建和运输效率。
导学步骤:一、导入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引发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兴趣。
二、观点讲解1. 老师简要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定义和区别,让学生对两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老师通过案例或实例说明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地形和地势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影响。
2. 学生就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进行讨论,分析其对当地气候、水资源、植被和交通的影响。
四、知识稳固1. 老师设计地形和地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进行答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影响。
五、拓展延伸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一个地区进行调研,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PPT等形式展示调研结果,与同砚分享交流。
六、总结反思1. 老师指挥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影响。
第二章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2、知道并能在图中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3、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方面的影响。
【知识链接】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22页至23页及地理图册第12页。
1、根据课本P22的图2.1、图2.2以及地理图册P12上的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点?2、根据地理图册P12的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填写下列表格。
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3、在课本P23的图2.3中,写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及东西部的交通会产生哪些影响?(可小组讨论)(1)对气候的影响:(2)对河流的影响:(3)对东、西部交通的影响:【问题训练】1、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地形类型 B.平均海拔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3、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4、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长白山-武夷山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部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D.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6、“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势北高南低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势东高西低。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09课时《地形和地势(二)》导学案

第02课时第2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二)【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知道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大致界线。
3.认识地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阅读教材P26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叫____2.观察下图,思考下列问题(1)组内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什么?(2)我国三级阶梯的海拔各是多少?(3)小组PK,哪个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指出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活动二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1.知识回顾,请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
2.小组合作探究并在班级展示成果:(1)我国地势特征对来之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什么影响?(2)我国许多古诗词中都有歌颂大江大河的句子,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涛尽”等等,为什么我国的许多河流都向东流而不是向西流?(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到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利用这样的落差,为人类造福?(4)阅读教材P29页图2.11,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检测反馈]1.下列四幅图中和我国地势特征相吻合的是____,为什么?2.在下图中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名称3.根据上图,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入下表〖巩固提升〗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我国的地势特征是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
准噶尔盆地()3.“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的是A.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大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C.我国是以平原为主的国家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4.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5.下列山地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界山的是A.太行山B、巫山C.雪峰山D、祁连山()6.小林在自己的博客中介绍到:“我的家在中国的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这里地势平坦,农业发达。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引导:地形地势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高程分布,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形地势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帮助同砚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势分布。
进修内容一: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1. 地形的定义: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2. 地势的定义: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高程分布,主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等不同的地势类型。
3. 地形地势的分类:根据地形地势的形态和高程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不同类型。
进修内容二: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1. 山地:地势高、地形陡峭、地貌多样化,常常是水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和气候的屏障。
2. 丘陵:地势较低、地形较缓,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3. 平原:地势较平坦、地形辽阔,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4. 盆地:地势低洼、地形关闭,易积聚水资源,但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5. 台地:地势高、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进修内容三: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地形地势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如山地适合发展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2. 地形地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平原地势适合建设大城市,而山地和丘陵地势则适合发展旅游业。
3. 地形地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地势的不同会影响交通运输的便利水平,如山地、丘陵地势会增加交通运输的难度。
小结反馈: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地形地势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并深入了解了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地形地势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资源,增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势和地形导学案

地势和地形【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 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3.指图说明并识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和主要山脉的名称。
目标达成:1、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2、指图说明并识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和主要山脉的名称。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由第五小组完成1. 2010年我国总人口有,占世界的。
2.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是世界的。
3. 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两个地点。
4.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5. 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6. 我国人口分布最少的省区是。
7、我国有个民族,汉族占。
8、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9、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10、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11、我国的境内少数民族分布最广。
12、我国少数民族有个。
【创境激趣】由家乡的地形说起【自学导航】1、读图分析,中国地势特点。
2、版图,中国主要山脉走向,名字。
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3、根据走向,说出并指出中国主要山脉。
【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完成25页填图题。
2、出示问题,归纳: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强化训练】1.下列地形区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2. 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华北平原一黑土地B.黄土高原一地形崎岖不平,有喀斯特地貌C.内蒙古高原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四川盆地内部低平,平原广阔3.四大高原各有特色,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成为神舟飞船最佳着陆场C.黄土高原黑土广布D.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4.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B.大兴安岭C.太行山D.雪峰山5. 下列山脉中,既是省区界线,又是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天山B.大兴安岭C.长白山D.祁连山6.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B.林海雪原--大兴安岭C.沙滩椰林--塔里木盆地D.鱼米之乡--内蒙古高原【归纳总结】1、掌握我国地形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
学习目标:
1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1】前提测评: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是从的到云南省的。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活动2】自主学习
1.对照《中国地形图》可知:深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浅色集中在,说明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2.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22页图),思考:
①A是第阶梯B是第阶梯C是第阶梯
②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活动3】小组合作:
1.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完成活动1。
(答案写
到课本图上)
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答案整理在课本上)
当堂练习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什么为主()
A.盆地、高原、山地
B.高原、山地、平原
C.盆地、平原、丘陵
D.丘陵、山地、平原
2.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3填充图册
小结与反思
地势总特点:高低,
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
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界线:
阶梯分界线二三级界线:
学习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活动1】前提测评
1我国地势总特征为,。
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活动2】自主学习
1.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页图)找出四大高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结合图)
2.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三大平原,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着称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华北平原
3.读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四大盆地,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面积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准格尔盆地
唯一位于长江以南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活动3】小组合作
1读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观察,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1) 东西走向:;
(2) 东北—西南走向:
(3)喜马拉雅山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西北——东南走向是
2将下面这些山脉填入下图中:.
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④雪峰山⑤长白山⑥武夷山⑦台湾山脉⑧天山
⑨阴山⑩昆仑山
a秦岭b南岭c祁连山d喜马拉雅山
3完成课本27页活动3(答案写在课本上)
当堂检测
1. 岭
2. 平原
3. 盆地
4. 山脉
5. 高原
6. 高原
7. 盆地
8. 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