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13、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第23卷第4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7月V ol .23 No .4Journal of C hang C hun T eache r s College Ju l 2004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龚北芳(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黑龙江大庆 163712)[摘 要]十九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关键词]十九世纪;英国文化;女性作家;女性作品[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4)04-0123-02 英国妇女写作开始于17世纪,但直至18世纪末,拉德克利沃夫夫人和玛丽亚埃奇沃思为首的女性作家才开始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文坛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到十九世纪,女作家已达30位之多,而且大多是有影响的作家,如简奥斯汀,乔治爱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布朗宁等,成为世界文坛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十九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英国文化、女性写作传统及女性创作中潜在的社会文化内容等方面来探究它的必然性。
一、英国文化与女性作家 谈到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涉及英国的文化。
英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并一直持续至今。
这种形态对英国的文化影响是多重的。
首先保留了王室,人们把王室作为英国尊严的象征,王室的存在成为英国文化的中心和英国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使每个英国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血液。
其次,英国选举制度和两党执政制度使英国成为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世界头号强国。
第三,英国的民主制度,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的尊重。
人们能够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斗争,这标志着人的权利受到重视,权利得到保护。
英国人民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使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显示了它的特点:民主、自由、独立、尊敬个体,遵守社会秩序。
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探因

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探因
张姣慧;中振华
【期刊名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0)002
【摘要】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而19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当时的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它的必然性.
【总页数】2页(P113-114)
【作者】张姣慧;中振华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15
【相关文献】
1.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J], 龚北芳
2.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英国工业化进程研究——读王晓焰著《18-19世纪英国妇女地位研究》 [J], 白述亮
3.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J], 龚北芳;
4.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群体崛起现象研究 [J], 陈秀梅;魏海燕
5.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J], 龚北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女权主义的第一次浪潮是在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英国出了许多著名的女作家,其中包括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等。
代表作有波伏娃的《第二性》、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勃朗特三姐妹《呼啸山庄》、《简爱》等。
我们结合《简爱》来谈一下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简爱》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新发展。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女作家通过写小说来表现妇女的权利,因而他们的小说因而他们的小说没有更多的思想内容和精神追求奥斯汀的小说向前前进了一步,他通过恋爱和婚姻来谋求妇女的自由和追求,因而她的小说表现的男女平等就是缔结一门相互尊重的幸福婚姻。
而夏洛蒂比前代小说家更近一步,她十分关心妇女问题,她认为妇女解放不在于谋求一门幸福婚姻,而在于谋求一份工作,获得稳定的物质基础,以此来维持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她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
她在小说里坚持着这样一种观念,即有自尊的而无姿色的贫苦妇女,应当面向劳动市场,而不是在拥挤的婚姻市场里降低自己的人格。
当时妇女求职,谋求解放的道路是很狭窄的,夏洛蒂在她的几部小说中所描写到的妇女职业是做家庭女教师。
有学者说,《简.爱》就是一部“家庭女教师的大宪章”它是以一种叛逆精神写成的。
简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是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位。
当罗切斯特向她求婚时,她对他说,她希望继续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经济独立。
另外简还追求感情的独立,简她坚持为了双方的利益,他们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独立。
这是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妇女要求感情上的独立,也即个性独立。
4第四节_19世纪英国女作家

二、奥斯丁
(Jane Austen,1775 -1817)是18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英国女小说家, 她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起 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 连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 英国女小说家的桥梁。
完美艺术家
奥斯丁生于乡村牧师家庭,终身未婚,一直和家人 同住。她的生活圈子仅限于中产阶级,因而她的小 说题材也很狭窄,仅描写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场景。 尽管主题狭窄,但她的观察敏锐,技巧精致,故事 优雅,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语言清丽流畅,机 智幽默,格调轻松诙谐。 现代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称赞她是“女人中最完美的 艺术家”。
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 1818-1848) 《呼啸 山庄》(1847)
“一个荒原哺育长大的孩子” 一生短暂,一生苦难 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 虔诚,却拒绝宗教制度。宗教上的满足感 是个人精神和她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永恒 精神的结合. “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 人可与之比拟的” —— 马修· 阿诺德 刚强的魄力和质朴的性格似乎汇合在一起了。在她那天真无邪 的性、质朴无华的爱好和坦白率真的态度中间,隐藏着一股魄 力,一团烈火。 ——夏洛蒂· 勃朗特
夜晚在我周围暗下来
夜晚在我周围暗下来 狂风冷冷地怒吼, 但有一个蛮横的符咒锁住我, 我不能,不能走。
巨大的树在弯身, 雪压满了它们的枝头; 暴风雪正在迅速降临, 然而我不能走。 我头上乌云密布, 我下面狂洋奔流; 任什么阴郁也不能使我移动, 我不要,也不能走。
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9 )
死亡年
她们的兄弟布兰韦尔于1848年9月24日,因失 恋酗酒而死。 艾米莉在他的葬礼上受寒,同时发了急性肺 结核,她拒绝治疗,于12月9日去世,终年30 岁。 紧接着,安妮也因染上肺结核,于1849年5月 28日去世,终年29岁。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四姐弟中死去三人, 只剩下夏洛蒂和老父亲相依为命。
2、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探因

第30卷第2期2008年3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 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0No.2Mar.2008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探因Ξ张姣慧,申振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 要: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而19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当时的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它的必然性。
关键词: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原因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8)02-0113-02 以简・奥斯汀、夏洛蒂三姐妹、安妮、勃朗宁夫人等为代表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性作家群涌现在了19世纪英国的文坛上。
这一独特现象出现在英国的文坛上,是有其必然性的。
本文试从英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索其根源。
经济上,得益于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所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为女性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工业革命促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整个19世纪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全面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机构的膨胀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中产阶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经济实力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中产阶级在英国内阁中数量和比重的变化中就可见一斑。
19世纪在英国内阁中中产阶级的比重是逐渐增加,特别是到19世纪后期。
有数据表明“1868年格拉斯顿内阁中贵族为7人,中产阶级为8人;1874年狄斯雷利内阁中贵族为8人,中产阶级为6人;1885年索尔斯伯里内阁中贵族为11人,中产阶级为5人;1886年格拉斯顿内阁中贵族为9人,中产阶级为6人;1886年索尔斯伯里内阁中贵族为10人,中产阶级为5人;1892年格拉斯顿内阁中贵族为9人,中产阶级为8人;1895年索尔斯伯里内阁中贵族为8人,中产阶级为11人。
浅析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发展

浅析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发展作者:徐慧申红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19期徐慧申红内容摘要:19世纪英国小说界发展迅猛,女性文学创作也成绩斐然,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和独特的文学现象成为世界文坛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这些驰骋女性思想、敢为女性代言的优秀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让大众了解到女性群体在文学范畴的价值,其文学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在历史长河中流芳百世、熠熠生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玛丽·巴顿》《米德尔马契》《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她们笔下极具世界影响力的传世佳作,也对后来参与到女性文学创作、积极从事女权运动的个体,和开展女性文学艺术活动的群体,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谨以部分女性小说家为例,尝试通过具备实践意义的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发展的相关内容获取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托经典文学形象解读女性创作特点和女性意识,探究19世纪英国文学前所未有的“女性小说家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思考女性文学创作对推动两性平等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以期为当今蒸蒸日上的女性书写和女权运动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19世纪女性文学女性作家女性创作女性意识女性文学是随着生产能力优化而逐步构建起来的文化结构内容,呈现出文明、平等的现代主义精神。
女性是这种文学内容的话语主导者、美学关联者、思维主体、经验获取者,它通常指具有女性性质或由女性撰写的文学作品。
女性文学积极主动地挖掘女性柔弱外表之下的价值内核,向大众宣传女性在不同社会角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引导读者与不同性格、社会地位的女性开展精神层面的交流,并利用文学活动抵触那些贬低、无视女性价值的认知,通过坚强、果敢、勇于创新的女性形象来潜移默化的提升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分析19世纪英国诞生了30多位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竞相通过小说大胆表达女性心声、积极争取女性权益、奋力呼唤女性地位,以文学为武器反对世俗偏见,以笔为刃替女性同胞呐喊抗辩。
一个完美的女性艺术世界---浅评英国19世纪三位女小说家

浅评英国19世纪三位女小说家摘要:19世纪,英国文坛曾经崛起过一个女性作家群。
其中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特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共创了一个完美的女性文学世界。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简·奥斯丁;夏落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Abstract:In the 19th century ,women novelists began to appear in English literature. Among them ,some remaketable women novelist,Jane Austen ,Charlotte Bronte, Emily Bronte created a perfect world of women literature with their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England women literature,Jane Austen ,Charlotte Bronte Emily Bronte19世纪,英国文坛曾崛起过一个女性作家群,一大批璀璨的名字不容置疑地证明着女性的创造力。
众多的批评,包括女权主义批评,纷纷论证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缘故,评说了女作家们各自的成就以及他们崛起在文学妇女传统中的意义。
在19世纪英国女作家中,最为出色的当数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
由于她们不同的心理素质,由于他们面对文学、面对世界的三种各异的姿态,这三位女小说家为女性文学提供了三种不同的风格,不同个性的写作特征。
她们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氛围中,作为群体,她们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女性世界。
ー:现实主义的简·奥斯丁用“现实主义”一词来描述简·奥斯丁的创作,并不打算去追溯所谓“狄更斯-派小说家”的现实主义渊源,而是从女性写作的角度来看奥斯丁。
从客厅到社会——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繁盛契机

知识文库 第16期13从客厅到社会——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繁盛契机刘 琨英国女性文学从17世纪开始萌现,19世纪达到繁荣阶段,本文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传统等方面探讨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盛的契机,为更好的了解英国女性作家的作品创造了先决条件。
19世纪的英国文坛出现了女性创作的繁荣阶段,其中以简·奥斯丁、勃朗特三姐妹、乔治·爱略特等为主要代表。
在19世纪之前漫长的英国文学中,女性作家已经开始写作,但是能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的女作家却寥寥无几。
女性作家之所以能在19世纪的英国文坛繁荣发展是有着深刻社会历史背景的,是英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客观结果,也与英国中产阶层的兴起以及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普及密不可分。
一、经济是基础。
经济是基础,反映在文学领域同样适用。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著特征。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的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着英国的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也推动着英国在机械化和工业化进程上大大前进,获得了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大英帝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英国的统治者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掠夺殖民地人民的财富,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的资本主义帝国。
经济上的繁荣带动文化上的繁荣,这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例,女主人公简·爱的叔叔在经营酒业上面发了财,成全了她在经济上的独立。
二、政治开明。
英国选举制度和两党执政制度使英国成为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世界头号强国,民主文化促进了平等意识的普及。
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原本局限在家庭的女性也走向了社会,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她们的社会交往扩大了,视野开阔了。
19世纪上半叶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权主义运动,强调不论男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女性的权利就是保护一个国家的公民权,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保护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保障了女性的平等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4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7月V ol .23 No .4Journal of C hang C hun T eache r s College Ju l 2004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
龚北芳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 要]十九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
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关键词]十九世纪;英国文化;女性作家;女性作品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4)04-0123-02
英国妇女写作开始于17世纪,但直至18世纪末,拉德克利沃夫夫人和玛丽亚埃奇沃思为首的女性作家才开始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文坛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到十九世纪,女作家已达30位之多,而且大多是有影响的作家,如简奥斯汀,乔治爱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布朗宁等,成为世界文坛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十九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英国文化、女性写作传统及女性创作中潜在的社会文化内容等方面来探究它的必然性。
一、英国文化与女性作家
谈到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涉及英国的文化。
英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并一直持续至今。
这种形态对英国的文化影响是多重的。
首先保留了王室,人们把王室作为英国尊严的象征,王室的存在成为英国文化的中心和英国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使每个英国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血液。
其次,英国选举制度和两党执政制度使英国成为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世界头号强国。
第三,英国的民主制度,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的尊重。
人们能够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斗争,这标志着人的权利受到重视,权利得到保护。
英国人民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使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显示了它的特点:民主、自由、独立、尊敬个体,遵守社会秩序。
民主的文化促进了英国的人人平等。
男女是否平等历来被用来衡量社会是否民主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十九世纪英国文化已达到真正民主的程度。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英国女性形成了独立的、自信的、坚强的性格。
妇女所受到的普及教育又使她们摆脱愚昧状态,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中,顺其人的本性去憧憬理想和品味现实。
英国经济繁荣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妇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妇女们可以有思想,可以博览群书,……男人们开始赞同并帮助她们要变得聪明、智慧,而不是嘲笑
或阻止她们。
”[1]尤其是中产阶级妇女,不必为了生活而拼命奔波,有了闲暇时间读书写信,又有一定的
文化素质去用心体验生活中滋味。
女性作家在十九世纪英国的民主文化阳光普照时期,感受到了温暖而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她们吸吮着民主的文化,开始了艺术创作,并把自己的创作贡献给养育着她们的英国民主文化,必然要展现了民主、自由、独立、维护社会秩序的文化特征。
两相融合、又相互促进,女性文学终于蓬勃而起。
二、英国文学传统与女性作家
伍尔芙说:“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单独地无缘无故地诞生,它是成年累月共同思考的结晶,大家都作
过努力,单个声音的背后隐藏着大众的才智”[2]埃伦莫尔斯也说“对女作家来说,那种通过简单地从
男性文学成就中吸取营养的做法已被阅读相互的作品所取代,已被一种交混回响所代替。
”[3]她认为简
奥斯汀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功就是由于有一大批优秀的和不足道的女作家写的小说供她借鉴。
作为民主文化的一部分,英国女性文学有着它的优良的文化传统。
早在17世纪,英国就出现了以写作谋生的女作家贝恩,正是由于贝恩的示范,在十八世纪才出现
[收稿日期]2004-03-27
[作者简介]龚北芳(6 )女,黑龙江林口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
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
3
192-21
了拉德克利沃夫夫人,玛丽亚埃奇沃思,简奥斯汀等女作家。
她们从女性的视角,观察着女性的内心世界。
拉得克利沃夫人在作品中展示女主人公的心理创伤,注意女主人公的意识,她塑造了女性经验、女性被动的智慧和无作为感受力。
她开拓了从明显的女性视角看世界的小说故事。
玛丽亚埃斯沃奇在十八世纪末登上文坛,她是以一个温和的女权主义者开始创作的,她的主人公都是通达事理的女孩子、她们有独立的精神,学会依赖自身,而不是仰赖社会,她倡导的是在现存的秩序内讲求文明进步。
十八世纪以前的女性文学对女性的智力非常重视,女主人公都是有个性有理性的。
女性文学的这些特点深深影响着女性读者。
在18世纪的最后25年,当时社会上有名的作家几乎全是妇女,英国小说几乎完全为妇女所垄断。
到十九世纪,英国的女性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终于在文学史上享有一席地位。
英国的民主制培养了英国人的平等和自信,女性写作传统是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文学基础。
而在使用艺术形式时,女性作家采用了小说的形式。
小说当时是一种不成熟的体裁,是男作家们不屑于采用的方式,因为它的形式太随意,和书信相似,不足以表现文学的高雅。
但女性却天然地适应这种体裁。
正如乔治爱略特在《妇女小说家的愚蠢小说》中说“没有哪一种艺术比小说更能自由地突破苛刻的条条框框。
”她的恋人刘易斯在研究1852年妇女小说家时也指出:“就所有文学类型而言,小说无论从本质抑或处境来看,皆是妇女最能适应的体裁。
”“小说是体现妇女学问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家务经历的适当形式。
”
受十八世纪女性作家作品的影响,十九世纪的女性作家也多以写家庭婚姻中的女性为主,写作家
的亲身经历,正像夏洛蒂曾经说过:“我决不会用自己未曾体验的东西去影响读者的感情。
”[4]在十九世
纪的英国,受过相当教育的年轻的女人如果不是在家里生儿育女或当老处女,所能做的工作也就是家庭教师,夏洛蒂姐妹一生想做成的事业不过是办一个女子学校。
奥斯汀因为有足够的财产可以生活得悠闲自在,她所接触的人只是生活在乡间的绅士和淑女。
所以写家庭和婚姻就成为女作家的永远的话题。
纵观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几乎都是描写生活在乡间的中产阶级的青年女性的婚姻恋爱。
她们几乎人人都是博学的,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女性的尊严,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小说又都是以有情人终于结成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而结束。
三、女性读者与女性作家
文学创作的终端是读者的接受,任何一个作家的成功都必须有一个读者群,而一类文学现象的出现则更需要社会的广泛的承认。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因为作品的内容是适应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追求女性的人格的独立和女性家庭的幸福和稳定,拥有的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女性读者群。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
致挨冻受饥。
”[5]因此,赢得一位理想的丈夫就是当时年轻小姐们的人生的惟一目标,也是社会认可的一
条法则。
虽然对大多数妇女而言,婚姻的幸福很难找到。
但所有的女作家都认为,理想的婚姻是可以通过艰难的努力而找到的,那就是找到一个自己爱又爱自己的男人,而且两个人都是一个阶级的,男
子要有修养、风度、财产,在各方面都要超过女性,女性“对自己的丈夫必须怀着类乎崇拜的感情”[6]女
性对男性的这种崇拜是传统习俗和男性意识在女性意识中的渗透。
财产和爱缺一不可,精神和物质的和谐的统一才能达到和谐的夫妻关系。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作品的女主人公不论是否美貌,最终都结成了门当户对的婚姻。
这一点特别受到中产阶级的广大妇女的欢迎,女性文学作品尤其成为母亲给儿女们进行婚姻教育的教科书,因此拥有大量的读者。
而女性读者在读作品时也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和经历的有意义性,因为在女性创作的作品中得到了证实。
也使文学的面貌显得更加平易近人,鼓励大量的女性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综上所述,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有着深厚的英国文化基础。
民主的文化给妇女以受教育的机会,增强了女性的自信心,同时又提高了女性的文学欣赏水平;女性创作的传统和女性创作的成功鼓励了妇女在文学领域大展身手;女性读者群的兴起,促进了女性作家更加接近生活,描绘着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表现着自由、独立、尊重个体、维护社会秩序的英国的独特的文化。
英国女性作家群终于在十九世纪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参考文献]
[1]盖斯凯尔夫人著,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3]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 ]湖南文艺出版社,[][6]杨静远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M ]三联书店,[5]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 ]2..1989.
4..1984.
..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