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实践-实验

合集下载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实验⼀linux系统安装与简单配置⼀、实验⽬的1.学会在操作系统安装之前,根据硬件配置情况,制定安装计划。

2.掌握多操作系统安装前,利⽤硬盘分区⼯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分区。

3.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

4.掌握Linux系统的简单配置⽅法。

5. 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实验内容1.安装并使⽤硬盘分区⼯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好分区。

2.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版)。

3.配置Linux系统运⾏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主要试验步骤1.制定安装计划。

安装VMware15,并下载红旗Linux9系统在VMware15⾥安装。

2. 如果在机器上已安装了windows系统,没有给Linux预备硬盘分区,则安装硬盘分区⼯具(如PQMagic),运⾏它,为Linux 划出⼀块“未分配”分区。

本次实验Linux有预备分区3.在光驱中放⼊Linux系统安装盘,启动系统,按照屏幕提⽰,选择/输⼊相关参数,启动安装过程。

实验前已安装,结尾附上linux界⾯。

4.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取出安装盘。

重新开机,登陆Linux 系统。

5.对Linux系统进⾏配置,包括显⽰设备,打印机等。

6.安装软件⼯具和开发⼯具(利⽤⼯具软键盘和开发软键盘)。

实验⼆常⽤命令使⽤⼀、实验⽬的1.掌握Linux⼀般命令格式。

2.掌握有关⽂件和⽬录操作的常⽤命令。

3.掌握有关进程操作的常⽤命令。

4.熟悉使⽤man命令。

⼆、实验内容1.正确的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date、cal、who、echo、clear、password命令。

3.在⽤户主⽬录下对⽂件进⾏如下操作:复制⼀个⽂件,显⽰⽂件内容,查找制定内容,排序,⽂件⽐较,⽂件删除等。

4.对⽬录进⾏管理:创建和删除⼦⽬录,改变和显⽰⼯作⽬录,列出和改变⽂件权限,链接⽂件等。

5.利⽤man命令显⽰date、echo等命令的⼿册页。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的实践,掌握基本的Linux命令和操作方法,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实验一:Linux环境搭建在实验一中,我们首先需要搭建Linux操作系统的环境。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我们选择了Ubuntu作为实验平台。

通过下载Ubuntu镜像文件,并利用虚拟机软件创建一个虚拟机,将镜像文件安装到虚拟机中。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区和网络配置等,并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

实验二:基本命令的使用在实验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Linux的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了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包括根目录、用户目录、系统目录等。

然后,通过命令行终端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比如查看文件内容、创建目录、复制文件等。

这些命令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

实验三:软件安装与卸载实验三主要涉及到Linux的软件安装与卸载。

我们首先学习了使用APT工具进行软件包管理,通过安装命令行界面的方式安装了一些常用的软件,比如文本编辑器、终端工具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卸载已安装的软件包,清理不需要的文件,以保持系统的整洁性。

实验四:权限管理在实验四中,我们学习了Linux的权限管理机制。

Linux操作系统采用了基于用户和组的权限模型,通过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执行的控制。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创建了新的用户和组,并为不同的用户和组设置了不同的权限。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系统的文件和数据的安全性。

实验五:网络配置与服务搭建在实验五中,我们主要学习了Linux的网络配置和服务搭建。

通过设置网络接口、IP地址和网关等参数,实现了网络的正常连接。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比如ping、ssh等。

此外,我们尝试搭建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通过浏览器访问,可以查看服务器上的网页。

实验六: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在实验六中,我们学习了Linux的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方法。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 Linux系统使用 实验报告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 Linux系统使用 实验报告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 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实验一:Linux系统使用实验目的:熟悉Linux系统环境,掌握常用命令,了解如何使用帮助,掌握文件和目录操作。

实验器材:Linux平台。

实验内容:1.了解Gnome图形界面。

2.以root用户登录Linux系统,创建自己的帐号。

3.执行常见命令。

4.使用特殊控制进行命令行编辑。

5.使用man命令查找特定的帮助信息。

6.Linux系统文件和目录的操作。

实验步骤:1.了解Gnome图形界面1) 类似于Windows任务栏。

2) 类似于Windows桌面和资源管理器。

3) 类似于Windows下方任务栏。

4) 使用Ctrl+Shift变换输入法,其中智能拼音最常用。

5) 使用Ctrl+Alt+F1~F6可以从图形界面切换到tty1~tty6中的一个Terminal文字界面。

6) 使用Ctrl+Alt+F7可以从Terminal文字界面切换到图形界面。

在文字界面增加用户成功。

7) Linux文件系统目录基本结构:Linux文件系统是多级树形结构。

典型Linux文件系统大致的结构如下:根目录bin常用的Linux命令目录usr用户目录dev设备文件lib用于系统开发的库文件etc系统管理用的配置文件tmp临时文件目录2.以root用户登录Linux系统,创建自己的帐号。

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创建以下两种帐号:1)root--超级用户帐号(系统管理员),使用这个帐号可以在系统中做任何事情。

2)普通用户--这个帐号供普通用户使用,可以进行有限的操作。

一般的Linux使用者均为普通用户,而系统管理员一般使用超级用户帐号完成一些系统管理的工作。

如果只需要完成一些由普通帐号就能完成的任务,建议不要使用超级用户帐号,以免无意中破坏系统,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用户登录分两步:第一步,输入用户的登录名,系统根据该登录名识别用户;第二步,输入用户的口令,该口令是用户自己设置的一个字符串,对其他用户是保密的,是在登录时系统用来辨别真假用户的关键字。

linux实验报告1

linux实验报告1

linux实验报告1《Linux 实验报告 1》一、实验目的本次 Linux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了解其文件系统结构,并能够在终端环境下进行一些简单的任务处理。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虚拟机软件 VirtualBox 中安装的 Ubuntu 2004LTS 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用户登录与系统信息查看1、打开虚拟机,进入 Ubuntu 系统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2、在终端中输入命令“uname a”查看系统内核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内核版本等。

3、输入“lsb_release a”命令查看系统的发行版信息,如发行版名称、版本号等。

(二)文件和目录操作1、使用“cd”命令切换到不同的目录,如“cd /home”切换到用户主目录,“cd /etc”切换到系统配置目录等。

2、使用“ls”命令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结合“l”选项查看详细信息,包括文件权限、所有者、大小、修改时间等。

3、创建新目录,使用“mkdir testdir”命令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testdir”的目录。

4、在新创建的目录中创建一个文本文件,使用“touch testfiletxt”命令创建一个空的文本文件。

5、使用“cat”命令查看文本文件的内容,由于文件为空,此时没有输出。

6、使用“vi”或“nano”编辑器编辑文本文件,输入一些内容后保存退出。

7、使用“cp”命令复制文件,如“cp testfiletxt testfile_copytxt”复制文件并命名为“testfile_copytxt”。

8、使用“mv”命令移动文件,将“testfile_copytxt”移动到其他目录。

9、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和目录,注意删除目录时需要使用“r”选项,如“rm r testdir”删除“testdir”目录及其包含的所有文件。

(三)文件权限管理1、使用“ls l”命令查看文件的权限信息,了解权限的表示方式,如“rwrr”等。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Linux实验系统是一个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使用Linux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时的经验和收获。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我使用的是一台配备Intel Core i5处理器和8GB内存的个人电脑。

2. 软件环境:我下载并安装了Linux实验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基于Ubuntu操作系统,并预装了一系列常用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包。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Linux基础命令的使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终端窗口使用了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如ls、cd、mkdir、rm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操作,掌握了如何在Linux中创建、删除和移动文件夹,以及如何查看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

2. 实验二:Shell脚本编程这个实验要求我们使用Shell脚本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对指定文件夹中所有文件进行备份的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Shell编程语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命令,比如if语句、for循环和cp命令。

我还学会了如何将Shell脚本保存为可执行文件,并在终端中运行。

3. 实验三:网络配置与管理这个实验主要涉及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我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接口,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以及如何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和管理网络接口的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验收获通过使用Linux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对Linux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际操作,我对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文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在Linux中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以及如何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各种操作。

Linux实验(第一次修改版)

Linux实验(第一次修改版)

实验一 Linux系统的基本使用一、实验任务1、在虚拟机环境下启动linux的步骤是怎么样的?(1) 加载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2) 进入GRUB(3) 加载Linux Kernel(4) 执行init(5) 运行/etc/rc.d/rc.sysinit(6) 执行/etc/inittab(7) 执行默认级别中的所有Script(8) 执行/bin/login程序2、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需要输入2项信息,分别是什么?Login:rootPassword:3、需要再打开一个虚拟终端,应该按什么键?然后仍以root登录。

(1)Ctrl+alt+Fn(2)Login:rootpassword4、查看当前目录是什么?[root@localhost~]# pwd5、切换回第一个虚拟终端,应按什么键?Ctrl+alt+F16、使第二个虚拟终端中的用户注销系统,有哪些命令可以实现?字符界面下输入logout或exit命令7、了解UNIX的目录文件结构并写在下面的位置(通过cd、ls –l命令)。

bin dev home lost+found misc net proc sbin srv tftpboot usrboot etc lib media mnt opt root selinux sys tmp var8、使用ls命令的常用选项,选项-a,-d,-l,-t,-R,-u都有什么意义?ls-a 列出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以. 开头的隐含文件。

ls-d 将目录象文件一样显示,而不是显示其下的文件。

ls-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t 以时间排序ls-R 列出所有子目录下的文件。

ls-u 以文件上次被访问的时间排序。

9、在你的注册目录(你的用户名目录,即/home/用户名)下创建子目录:dir1、dir2。

10、进入dir1子目录。

11、 再回到你的注册目录,并用pwd 证实。

Linux操作系统-实验1-环境搭建-指导书-PPT版本-V1

Linux操作系统-实验1-环境搭建-指导书-PPT版本-V1

Linux操作系统第一章:Linux简介与系统安装实验一:实验环境搭建一台宿主机(Windows系统)加两台虚拟机(Desktop+Server)要求:(1)掌握VMware虚拟机的安装(2)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桌面版操作系统(3)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服务器版操作系统(4)从宿主机登录桌面环境和服务器环境(SSH登录)(5)练习涉及到的基本命令,如apt-get、ifconfig、ssh等(6)练习vim编辑文件基本操作等Tips:(1)绘制网络拓扑图(2)把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记录下来。

实验环境设置☐宿主机(Windows)•网络配置VMware Network Adapter(VMnet8)☐客户机•Ubuntu-Server(ubuntu-18.04.6-live-server-amd64)•Ubuntu-Desktop(ubuntu-18.04.6-desktop-amd64)虚拟机安装安装时网络类型选择NAT方式安装完成后的两台Ubuntu虚拟机宿主机:Windows记录宿主机IP地址客户机1:Ubuntu-Server命令行模式记录IP:192.168.126.130客户机2:Ubuntu-Desktop图形化操作方法记录IP:192.168.126.131NAT模式宿主机:Windows192.168.126.1192.168.126.130192.168.126.131客户机1:Ubuntu-Server客户机2:Ubuntu-DesktopSSH服务1.安装SSH服务2.启动SSH服务3.配置SSH服务(可选)4.验证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端修改SSH配置文件:端口22修改为1022 vi /etc/ssh/sshd_config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Desktop客户机2: ********************.126.131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Server版客户机1: ***********************.126.130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SSH状态:记录监听端口和连接情况Server版客户端1查看SSH状态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 net-tools:sudo apt-get install net-tools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IP地址: ifconfig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Server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

linux系统的安装 实验报告

linux系统的安装 实验报告

linux系统的安装实验报告《Linux系统安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和步骤,了解Linux系统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技巧。

二、实验环境1. 实验工具:虚拟机软件(如VMware、VirtualBox等)2. 实验系统:Ubuntu、CentOS等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三、实验步骤1. 下载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在官方网站上下载最新的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如Ubuntu、CentOS等,并保存到本地硬盘。

2. 创建虚拟机打开虚拟机软件,点击“新建虚拟机”,选择Linux系统类型和版本,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大小、硬盘大小等参数。

3. 安装Linux系统将下载好的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挂载到虚拟机中,启动虚拟机,按照提示进行安装操作。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系统语言、时区、用户账号密码等信息。

4. 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重启虚拟机,进入新安装的Linux系统。

在系统中进行基本设置,如更新软件源、安装常用软件、配置网络等。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安装并启动了Linux系统。

在系统中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和配置,如命令行操作、图形界面操作、网络设置、软件安装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和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

Linux系统具有开放源代码、安全稳定、多样化的特点,适合用于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领域。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Linux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六、实验感想通过实际操作安装Linux系统,我对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对Linux系统的兴趣。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Linux系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LINUX系统实践
实验项目:Linux 下的C语言编程实验仪器:PC机gcc编译器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计科1601班罗坤学号:**********
日期:2018年5月20日指导教师:***
同组成员: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文件管理与文件操作的内容。

首先要
熟悉在LINUX系统下文件系统的构建方法;
2.其次要熟练掌握在LINUX 环境下用C 语言进行高级编程的方法(即有
关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的使用),进而充分了解LINUX 文件系统中
shell 命令的实现原理以及它们用到的系统调用。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在LINUX/UNIX 环境下用 C 语言编写三个具体的SHELL 命令,基本涉及了LINUX/UNIX 文件系统中较为常用的有关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

内容如下:
1.编程实现copy 命令,执行格式:copy file1 file2 file3 功能:将file1、
file2 两文件的内容合并拷入file3 中,其中间应有30 个字节的空洞
(调试成功后可将空洞调大到几十MB)。

程序执行后用du 命令显示其
占用磁盘空间,观察其大小,分析原因。

程序可能涉及到的系统调用:
read(), write(), open(), creat(), close(), lseek()
2.编程实现renam(即LINUX 下的rename)命令,功能是实现文件的重命
名。

执行格式:renam filea fileb;其中filea 为源文件,fileb 为目标
文件。

程序执行时应显示出命令行的所有参数,并给出重命名前后两
个文件的大小、索引节点号及最近一次状态改变的时间。

程序可能涉
及到的系统调用:read(), write(), open(), stat(), close(), link(), unlink()
3.编程实现lnk 命令,执行格式:lnk f1 f2 f3。

具体要求如下:⑴分别使
用link()和symlink()为文件f1 创建其硬链接文件f2 和符号 3 链接
文件f3。

⑵分别使用stat()和lstat()调用给出文件f2 和f3 大小、索
引节点号、权限、存放该文件的设备号及文件修改时间,比较其异同。

说明原因。

三.实验过程
第一题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errn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io.h>
int main(int argc,char const * argv[])
//argc是参数个数,argv是指向参数的指针数组
{
int file1,file2,file3;
file1=open(argv[1],O_RDONLY);
file2=open(argv[2],O_RDONLY);
file3=open(argv[3],O_CREAT|O_RDWR,S_IRWXU);
//文件不存在就创建它,使文件具有读写执行的权利int n;
char buf[1024];
while((n=read(file1,buf,1024))>0) //读取file1的前1024个字符到buf里
write(file3,buf,n);
lseek(file3,30,SEEK_END); //在file3后面文件长度加30个字节,形成空洞
while((n=read(file2,buf,1024))>0)
write(file3,buf,n);
close(file1);
close(file2);
close(file3);
printf("FINISH\n");
return 0;
}
第二题
#include<sys/stat.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io.h>
#include<errno.h>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struct stat state;
stat(argv[1],&state); //把argv[1]的信息放在state所指的结构里printf("文件大小=%ld字节\n",state.st_size);
printf("索引节点号=%ld\n",state.st_ino);
printf("最近一次改变状态改变的时间=%ld\n",state.st_ctime);
link(argv[1],argv[2]); //对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创建新的硬链接stat(argv[2],&state);
printf("文件大小=%ld字节\n",state.st_size);
printf("索引节点号=%ld\n",state.st_ino);
printf("最近一次改变状态改变的时间=%ld\n",state.st_ctime);
unlink(argv[1]);
printf("FINISH\n");
return 0;
}
第三题
#include<sys/stat.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struct stat duf1,duf2;
link(argv[1],argv[2]);
symlink(argv[1],argv[3]);
stat(argv[2],&duf1);
stat(argv[3],&duf2); //如果文件是符号链接,lstat返回的是符号链接本身的信息,stat 返回的是符号链接所指文件的信息
printf("执行stat后:\n");
printf("硬链接文件大小=%ld字节\n",duf1.st_size);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大小=%ld字节\n",duf2.st_size);
printf("硬链接文件索引节点号=%ld\n",duf1.st_ino);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索引节点号=%ld\n",duf2.st_ino);
printf("硬链接文件所在设备号=%ld\n",duf1.st_dev);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所在设备号=%ld\n",duf2.st_dev);
printf("硬链接文件最近一次修改时间=%ld\n",duf1.st_mtime);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最近一次修改时间=%ld\n",duf2.st_mtime);
lstat(argv[2],&duf1);
lstat(argv[3],&duf2);
printf("执行lstat后:\n");
printf("硬链接文件大小=%ld字节\n",duf1.st_size);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大小=%ld字节\n",duf2.st_size);
printf("硬链接文件索引节点号=%ld\n",duf1.st_ino);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索引节点号=%ld\n",duf2.st_ino);
printf("硬链接文件所在设备号=%ld\n",duf1.st_dev);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所在设备号=%ld\n",duf2.st_dev);
printf("硬链接文件最近一次修改时间=%ld\n",duf1.st_mtime);
printf("符号链接文件最近一次修改时间=%ld\n",duf2.st_mtime);
return 0;
}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使得我对Linux脚本编写以及调试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会了在Linux环境下编写简单的C程序,实现了copy命令,编程实现了renam命令,在理解stat结构内容的基础下分别使用stat()和lstat()系统调用显示文件信息结构的内容,对于在Linux环境下实现C语言的程序实现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使得对以后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