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测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基础知识】知识点16世纪前的日本1.概况: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2.统一(1)统一: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______政权统一了日本。
(2)社会结构知识点2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________文化;________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__________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4.影响: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________。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国家。
知识点3武士和武士集团1.武士(1)背景:________在地方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形成: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____________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_”2.武士团武士团经兼并联合,形成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
3.幕府统治(1)开始: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__________”的称号,设幕府于__________。
(2)地位:幕府与________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________手中。
(3)影响:武士道形成【达标练习】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2.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
其中,大化改新“模仿”的是()A.欧美工业文明B.中国隋唐制度C.希腊民主制度D.中国秦汉制度3.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4.“武士道”是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的规范,其强调的是()A.效忠其主公B.效忠天皇C.团结一致D.报效国家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1—12课)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1分)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
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大和统一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D.明治维新2.(1分)某国家曾颁布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权,改土地和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得班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这个国家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古代日本D.古代埃及3.(1分)“运动自上而下地摧毁了氏族参与的势力,‘解放’了部民,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确立和巩固了国家的封建制度。
”材料描述的是( )A.两河流域的法制传统B.日本的大化改新C.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D.雅典的民主政治4.(1分)701年日本开始在中央设“大学”,在地方设“国学”,成绩优秀者即可参加“贡举”。
考试的科目及评定标准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
据此可知,日本( )A.受到中国文化直接影响B.发展成为封建国家C.实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D.融入了儒家文化圈5.(1分)日本某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
这次“文化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变化是( )A.引进了隋唐的先进制度B.幕府掌握了实权C.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6.(1分)“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作用”指的是( )A.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7.(1分)7世纪中期,日本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政府每六年编造户籍……日本的这些举措( )A.促进了封建化进程B.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C.便于加紧对外扩张D.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8.(1分)日本大化改新对习俗也进行了改革,曾下“薄葬令”,提倡丧仪从简,限制坟墓的建造,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学案新人教版

第11课古代日本,认识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知道武士道。
学习过程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2. 从 __________ 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________________ ”。
3.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 ____________ 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_____________ 、里三级,由中央派 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国家将土地分给 公民,每隔 __________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 _______________ 。
4.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国家。
5.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 ,组成一种 ___________ 关系和_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____________ ”。
6.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 _____________ ”称号,设 ___________ 于镰仓。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 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 __________________ 手中。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 ,逐渐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_ 。
武 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 ____________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 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
1. 结合史料,说说1-2世纪日本岛的基本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2. 阅读教材P52内容,列举大和国统治的关键词。
活动二 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基本内容及影响,认识到只有主动开放,善于吸收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 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2022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022121443

7.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 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 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 (C )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了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8.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天皇是幕府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实权 C.长期的幕府统治下,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D.武士是幕府的统治基础
3.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古代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 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这场改革是( A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4.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 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 是( D )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1.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古代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 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这场改革是( A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 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 交地方土产(调)……”颁发诏书的是A( ) A.孝德天皇 B.征夷大将军 C.源赖朝 D.明治天皇
5.(2021秋·昭通期中)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在经济 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D )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伯数字”,大大促进了算术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字
B.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 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
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B
13.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其中“阿拉
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
A. 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15. 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 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 () A. 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B. 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 C. 阿拉伯奴隶B社会正日益发展 D. 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
D. 古罗马人
B
5. 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
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课后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
体现在( )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共同信仰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数字
医典
天方夜谭
重点句子 1.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 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日常一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1.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 D ) A.1世纪 B.2世纪 C.3世纪 D.5世纪 2.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其君主被称作(C ) A.天皇 B.皇帝 C.大王 D.总统
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 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 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B
6.公元8~10世纪中叶,日本逐渐形成了以武士为主的新的封建贵族阶层。这 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B )
A.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被废除 B.“班田收授法”的破坏 C.贵族世袭军事特权被废除 D.地方官僚制度被废除
1.5世纪时,统一日本的是( D ) A.倭奴国 B.唐朝 C.高丽 D.大和 2.5世纪的日本,王室和贵族把私有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这种制度是A( ) A.部民制 B.庄园制 C.屯田制 D.私有制
9.《全球通史》中讲道:“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 ‘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 “作用重大”D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12.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共和制、大化改新、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 臣制构成了古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内容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古代日本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与下图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内容是()
A.雅典伯里克利改革
B.日本大化改新
C.印度种姓制度
D.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2.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
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
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3.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4.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统一赋税
5.“比较”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封建等级制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6.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
C.进行大化改新
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7.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列对“转折点”的解释准确的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废除了贵族世袭制
C.废除了土地私有制D.进入封建社会
8.下面叙述内容为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
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
C.建立了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D.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9.唐朝时,一个中国人去了日本。
回国后他向人们描述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
其中错误的是( )
A.土地是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的B.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
C.在日本市场上可以买到唐三彩D.贵族子弟游手好闲,但靠世袭都有官做
10. 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
材料二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
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
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2)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阶层形成的原因。
(4)材料三中“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5 BABCD 6-10 CDDAA
11. (1)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马关条约》。
(3)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
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4)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