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变迁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变迁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变迁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变迁Analyses the manchu diet culture change

I

摘要

以满族历史发展为主线,研究满族饮食文化变迁。以清以前为例,探究了原始的烹饪与饮食、辽金时期女真人的饮食文化。以清代为例,探究了清代的饮食文化特点、满族饮食汉化的原因及特征、清代满族的民族特色食物和满族饮食文化的巅峰。明晰满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条理。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式,表现满族饮食的文化完整性、丰硕性、立异性。探究满族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最后,分析满族饮食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满族;饮食;清代

II

Analyses the Manchu diet culture change

Abstract

Manchu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research Manchu food culture changes. To clear the previous example, explores the original cooking and diet, Liao and Jin Dynasties Jurchen food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for examp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Manchu diet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Qing Manchu Manchu ethnic food and food culture pinnacle. Reasoned well Manchu food culture development.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cultural integrity performance Manchu diet, rich nature, stand opposite sex.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Manchu food culture to Chinese food culture. Finally, analysis of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chu diet.Abstract

Key words: Manchu;diet;Qing dynasty

III

目录

摘要........................................................... I I Abstract.......................................................... I II 引言. (1)

一、满族历史发展及满族饮食文化的定义 (3)

(一)满族历史的发展轨迹 (3)

1.满族的形成 (3)

2. 满族文化的发展 (3)

(二)满族饮食文化的界定 (4)

二、清以前的满族饮食文化 (5)

(一)原始的烹饪与饮食 (5)

(二)辽金时期女真人的饮食文化 (5)

1.食品种类 (5)

2.酒文化 (6)

3.茶文化 (7)

4.饮食器具 (7)

三、清代的满族饮食文化 (7)

(一)清代的满族饮食文化特点 (7)

(二)满族饮食汉化的原因及特征 (8)

1.环境因素 (8)

2.政治因素 (8)

(三)清代的满族的民族特色食物 (8)

1.苞米茬子 (8)

2.稀饭 (8)

3.满族饽饽 (8)

4.豆面卷子 (9)

5.布缩结 (9)

6.酸汤子 (9)

7.萨琪玛 (9)

(四)满族饮食文化的巅峰 (9)

四、满族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 (10)

(一)对中华饮食文化进行了丰富和补充 (10)

(二)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多元化 (10)

五、满族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 (11)

(一)当今社会满族人的生存现状 (11)

(二)满族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 (11)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IV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历史中,满族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从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到1644年入关灭李自成,占领中国,建立了覆盖明朝东北、关内、西北汉唐故土的清朝。再到辛亥革命之后,满族定居关内。整个民族的发展,也是一部壮丽恢弘的史书,为整个中国留下了一段异彩纷呈的民族发展史。而饮食作为人们行为和生活的最主要的动力,是人类生活中决不可缺的一部分。因此,由饮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饮食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社会条件、精神文明,反映着历史变迁的步伐。

近些年来,满族饮食越发成为大众的焦点,叶赫那拉云格格制作满族点心入围东方卫视<顶级厨师>上海决赛、台湾东森电视走进沈阳“满族人家”一经播出,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些都引发了中国的学者对满族饮食文化的探究热情。

身为满族人的我,深刻认识到,满族饮食文化已经深入每一个满族人的血液里。但是,对于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却处于阻滞不前的状况。研究满族饮食文化,有利于使满族文化发扬光大,有利于增加满族人民的满族情怀,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多元化。

二、研究的现状

在对于满族饮食文化这一题目的研究,在以下著作中均有体现。李自然在其著作《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1一书中,以渔猎文化时期、渔猎——农耕文化时期、入关前、入关后为分期,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的满族饮食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但是没有对具体的饮食品种进行分类和归纳。在包玉坤《满族饮食文化研究》一书中,重点讲述了满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并且对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究,探究了满族饮食文化最终的形成历史,通过研究具有满族特点的食物来研究满族饮食文化。

除了书籍外还有很多的论文和期刊对满族传统饮食进行了的研究,如《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2、《论清朝之满族饮食文化》3、《试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4等。在《在黑龙江民族丛刊》杂志2002年第4期《试论满族入关前饮食文化特点》一文中,主要论述了满族入关前,正是女真

1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第4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2林济森、苏营:《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华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16期。

3刘乐乐、张美娟:《论清朝之满族饮食文化》,《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

4李自然:《试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满族研究》2002年第4期。

1

兴起时期,作为特定时期的满族饮食文化表现出等级性、政策性、外来性和不断完善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对入关后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吉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2005年第6期《满族饮食文化初探》一文中,说明满族祖先的饮食只是处于一种维持自己生存的初等和简陋的饮食,还处在饮食文化的低级层次。但是也对未来的饮食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试论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一文中,论述了满族特色饮食,对大量特色菜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让人耳目一新。并分析了满族饮食文化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在《满语研究》1994年第2期《满族饮食文化》一文中,论述了满族特殊的祭祀饮食文化,从另一个侧民分析了满族的特色饮食文化。

2

一、满族历史发展及满族饮食文化的定义

(一)满族历史的发展轨迹

1.满族的形成

满族的历史极其悠久,早期的满族历史开始在新开流文化时期,即中国北方的新石器文化,而满族是由肃慎、挹娄、勿吉、渤海、女真等民族融合演化而成,可以说多民族的融合造就了后来兴盛的满族。满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渤海郡国时期、辽金时期和明清时期,在渤海郡国时期,粟末靺鞨(满族先人的一部)魁首大祚荣成立了渤海国,渤海国建立后,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人口兴盛时期达到五百万左右,有“海东盛国”的美誉,为其后女真族的昌盛和成长奠定基础。辽、金期间,契丹人把黑水靺鞨人称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称谓渐渐流传,而靺鞨则逐步被忘记。辽王朝把女真人区别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渐与同处的其他族人同化,而‘生女真’比较落后。”,1在金朝统治期间,从东北地区或者其他地区进入中原的女真人虽然经历了汉化的过程,但他们仍旧有相对独立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公元1234年金朝覆灭后,那些留在中原地区的女真人慢慢和汉族等其他民族融合到了一起,在东北生活的女真人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满族。明清时期,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1616年,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辽东建立了后金。1635年,皇太极撤废“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1644年入关,创立了清朝。辛亥革命清朝覆灭后,因为有大量的满洲族人定居在了中原,所以就称他们为“满族”,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沿袭之前的称谓,称呼“满族”至今。

2.满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对于自身的行为模式赋予了重要的符号化结构,通常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等等方面。虽然我们口中的“满族”是在明朝末期,也就是十七世纪初期才出现的,但是,满族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肃慎时期,那时就已经存在有记载的“满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在东北这片沃土上,肃慎,以及肃慎人的后代就不断繁衍生息,产生了原始文化,如从事驯养、农耕、培育谷物、加工皮革、制造陶器等等。其中,一部分部族人民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而一部分人通过和中原地区进行往来,使得生产力不断

1何娟娟:《满族的历史传承和作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16期。

3

进步,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甚至开始向中原地区进行人口迁徙、建立政权。这一部分部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女真人”。在这之后,以完颜部为首的女真人,在头领阿骨打的带领下,成立了金王朝。在金朝时期,可以说满族文化的发展得到一个极大的进步,甚至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黄金时期”。在生产上,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在服饰上,皮毛制品成为主要选择,独具地方特色的男女鞋帽也出现了;在饮食上,由于东北茂密森立的环境养成了女真人喜食肉的特点,野果、山菜、兽肉也是传统的饮食;在文字上,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文字;宗教上,萨满教一直是满族的信奉。在后来的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满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不断和汉族融合直至今天,旗袍、清代创制的满文、剪纸等等无一不显露出满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烙印。

(二)满族饮食文化的界定

什么才是满族饮食文化呢?关于这个定义,李自然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回答:“满族饮食文化,也就可以相应的定义为:是满族围绕着进食这一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范畴,是特定的生态背景和历史人文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满族有关饮食行为、观念习得的总和。”1满族饮食,有着它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而国内对于满族饮食文化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入关之前的满族饮食文化是纯粹的、带有地方性质的饮食文化;而入关之后,满族和汉族融合,满族的饮食文化也受到汉族的影响,并带有一定的汉族特点,这样的饮食文化不能称之为满族饮食文化。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是有满族参与的饮食文化,就可以算作是满族饮食文化。就像冷传平先生写到:“因为满族为保持其民族性,必然要沿袭其特有的文化习俗,而关内各民族为效仿和体味这种权威饮食也要努力接受满族饮食文化,这样就使大量的满族饮食文化特色被吸纳到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之中。”2而坚持满族饮食文化纯粹说的学者则认为:“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满族的饮食文化对汉民族发挥了自己的影响、相应地它也在汉族饮食文化的包围下逐渐消融。在清朝覆灭之前,纯粹的满族饮食文化即已不复存在,今天所能面对的更只是一片孑遗。”3一目了然,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不足。

处于闭关锁国的中国,在当时的文化融合是民族性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族文化的影响,更何况,满族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统治民族,不仅

1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第4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2冷传平:《满族饮食文化初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张林:《浅谈乌拉满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4

仅会把满族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会吸收和借鉴全国各族饮食文化,不停的丰富和发展自己。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墨守成规的,是在不停的融合、创新、发展中进步的。因此,我认为满族的饮食文化即是经过了不停的融合、演变、发展之后,既保存原始的饮食方式,又融合了其他民族饮食特点的独特的饮食文化。

二、入关之前的满族饮食文化

(一)原始的烹饪与饮食

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祖先,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着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东北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决定了它冬日的漫长,因此满族先人需要在入冬之前储存食物,而野兽变成了容易保存和充饥过冬的必需食物。哺乳性动物的皮毛不仅可以制作成过冬所需要的保暖品,且肉类所蕴含的高蛋白,也成了满族先人御寒充饥的法宝。渔猎时代由此开始。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东北地区并没有像中原地区一样,很早就出现对肉类的精加工。据史料载,挹娄人“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步。无井灶,作瓦鬲,受四五升以食。坐则箕踞,以足挟肉而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暖。”1可见满族先人进食的粗糙。其饮食方式也比较原始,大部分时间,女真人都采取的是围坐共食的进食方式。女真人进食方式的这种集体围坐式,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而在饮食习俗上,和中原也大不相同,“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2,并没有中原地区的尊老爱幼的习俗。除了进行打猎以外,农业生产、驯化野兽和圈养动物,也是满族先人为了生存而习得的技能。由于气候寒冷、冬日漫长,渔猎生活又需要长时间的迁徙和追踪,酒也就成为御寒提神的最佳饮品。所以,满族先人也初步掌握了酿酒技术,满族人的酒文化也由此开始。粗犷的饮食风格影响了满族先人的性格:豪迈、直爽,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

(二)辽金时期女真人的饮食文化

1.食品种类

因为“熟女真”是农耕民族,所以食物的结构也是正常的以粮食为主、渔猎为辅。这时候女真人的食品种类已经很多,由于粮食种类增加、农耕技术发达、粮食加工技术发展导致的。常见的食品有:

(1)酱制品。以豆制成,是女真人佐食肉、菜、米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女真人特别把酱当一回事,臣下家里有好酱,应该贡献一些给皇帝,“官奴在双门,驱知府女鲁欢至,言汝自车驾到府,上供不给,好酱亦不与,汝罪何辞。”

1房玄龄:《晋书》卷97《四夷》,第2534页。中华书局2003年。

2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79页。中华书局2003年。

5

1

(2)粥。粥是金代女真人日常的主食之一,女真人会用稻米、高粱米等原料做粥。“春夏之间,止用木盆注粥,随人多寡盛之”。2女真人在春夏季节尤其喜欢食用粥来解暑、清火等等。

(3)馒头。面食一直在中原地区比较流行,做法也相对成熟。女真人进入中原之后,借鉴了汉族馒头的做法将这一主食引入了女真人的日常饮食中。

(4)肉类制品。女真人会圈养牛、羊、猪、鸡、鸭、鹅等动物,亦会外出打猎,猎获的鹿、狍子、野鸡、野猪等常常被制作成食物供人食用。

(5)蔬菜类。进入中原之后,女真人在蔬菜结构上有了一定的改变,得益于中原地区的优越气候条件,蕨菜、大葱、黄豆、芹菜、春笋成为中原女真人的主要蔬菜品种。

宋人许亢宗出使金国,受到了特色女真饮食的招待,“胡法饮酒,食肉不随下盏,俟酒毕,随粥饭一发致前,铺满几案,地少羊,惟猪、鹿、兔、雁、馒头、炊饼、白熟、胡饼之颊。”3据史料记载,“其饭食则以糜酿酒,以豆为酱,以半生米为饭,渍以生狗血及葱韭之属,和而食之,芼之以芜荑,食器无瓠陶,无碗箸,皆以木为盘。春夏之间,止用木盆注粥,随人多寡盛之,以长柄小木勺子数柄回环共食。下粥肉味无多品,止以鱼生、獐生、间用烧肉。冬以冷饮,却以木楪盛饭,木盆盛羹,下饭肉味与下粥一等。饮酒无算,只用以木勺子,自上而下循环酌之。炙股烹脯,以余肉和菜捣臼中,糜烂而进,率以为常。”4可以看出虽然食品的加工已经有了进步,但是加工还是比较简单,饮食习俗也是伙食,并不是十分的发达。

2.酒文化

由于生活习惯,饮酒已经成为了女真人必不可少的饮食文化。由于政权稳定、百姓安康,出现了自上而下的酗酒之风,“上自去年荒于酒,与近臣饮,或继以夜。宰相入谏,辄饮以酒,曰:‘知卿等意,今既饮矣,明日当戒。’因复饮。”5《大金国志》卷三十九把金人的饮食习俗描述得很糟糕:“饮食甚鄙陋,以豆为浆,又嗜半生米饭,渍以生狗血及蒜之属,和而食之。嗜酒,好杀。酿糜为酒,醉则缚之。俟其醒,不尔,杀人。”6女真人这样好喝酒,喝醉了,必须捆起来,否则,醉汉大有拿刀杀人的可能性。虽然饮食鄙陋,但是在这一时期,酿酒技术,

1脱脱:《金史》卷116《石盏女鲁欢传》,第2544页。中华书局1997年。

2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證》附录1《女真传》,第585页。中华书局2011年。

3確庵、耐庵:《靖康稗史箋證》,第 27页。中华书局2010年。

4確庵、耐庵:《靖康稗史箋證》,第14页。中华书局2010年。

5脱脱:《金史》卷4《熙宗本纪》,第78页。中华书局1997年。

6宇文懋昭、崔文印:《大金国志校證》卷39《饮食》,第554页。中华书局2011年。

6

酒文化明显发展起来。

3.茶文化

金政权建立初期,女真人饮酒多,饮茶少,因为东北地区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而在攻下南宋之后,茶饮品逐渐的普遍起来。《金史·食货志四》说;“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1而随着饮茶风气普遍,女真人发明了“茶食”。《大金国志·婚姻》就载有:“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2在婚宴之中加入“茶食”这一环节,可见当时的茶食文化已经逐渐的普及,形成一种风俗。

4.饮食器具

无论是饮茶还是饮酒,都必须有器具来作为载体,女真人的主要饮食器具有:木器、瓷器、陶器等,但还是以木制餐具比较多。“遇阿骨打聚诸酋共食,则于炕上,用矮抬子或木盘相接,人置稗子饭一盌,加匕其上,列以齑韭、野蒜、长瓜,皆盐渍者。”3女真人使用木质餐具,是因为木制餐具制造方便,并且价格低廉,不容易损坏。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餐具会用使用瓷器,不过都是富贵人家作为茶、酒的器皿使用。而陶器,在普通人家里使用也比较普及,用来洗菜、洗米等用途。而在近些年的出土文物中,女真人的陶器的形状多为盆状、罐状,说明女真人对陶器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三、入关之后的满族饮食文化

(一)入关之后的满族饮食文化特点

公元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随清军一同入关的,还有满族的饮食文化。在清代,满族饮食文化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不仅可以享用传统的满族饮食,还能享用到汉族的传统饮食。普通民众,由于打破了原有的民族生活畛域,满汉民族交错杂居,使得其饮食习惯和汉族民众渐趋一致,小米、大米、面食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除此之外,亦保留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如萨其马、酸汤子、小肉饭、饽饽等。饮食内容的极大丰富,是入关之后满族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

在入关之后,满族饮食文化有了更加鲜明的象征意义,满族的皇室、贵族和普通人民之间的饮食文化有了较大的差别。满族皇室代表了满族的最高统治阶级,所以在饮食方面更加追求细节、礼仪、规格、数量。得到了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满族皇室以及贵族的饮食文化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满族普通人民

1脱脱:《金史》卷49《食货志》,第1108页。中华书局1997年。

2宇文懋昭、崔文印:《大金国志校證》卷39《婚姻》,第553页。中华书局2011年。

3赵永春:《<茅斋自叙>记载的女真生活习俗与宋金关系》,《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7

的饮食,极好地继承了满族的传统饮食,宣统年间的民歌就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满族的饮食传统:“南北大炕,高桌摆上。黄米干饭,大油熬汤。膀蹄肘子,切碎端上。四个盘子,先吃血肠。”又云:“粘面饼子小米粥,酸菜粉条炖猪肉。平常时节小豆腐,咸菜瓜子拌苏油。”1满族饮食文化的阶级性也是满族入关之后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

(二)满族饮食汉化的原因及特征

满族饮食的汉化可以从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的方面来考虑。

1.环境因素

由于气候的原因,中原地区种植谷物,满族入关之后,农作物的品种有了极大的丰富,谷子、豆类、荞麦等等出现在了满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从一个渔猎、畜牧发达的地区进入农耕文明长期主导的地方,满族人民也就扩大了谷物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促成了满族饮食的汉化。

2.政治因素

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清王朝建立后实施了汉化政策。汉化政策的实施主要从康熙帝开始。康熙帝希望借以“以汉治汉”,倡导“以文教治天下”,崇尚理学。乃至康熙自己换上了“儒服”,宣称自己就是“儒学领袖”和“天下师”,“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2由于政治上的汉化推崇,满族饮食文化也逐渐的汉化了。

(三)入关之后满族的民族特色食物

1.苞米茬子

满族人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春秋两季大多会一日三餐,而夏冬两季大多一日两餐。主食多是粟和蜀黍、珍珠米、大米饭,愿意在饭中加入赤豆,如赤豆粥。有的地方以包谷为主食,用包谷做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主食,俗称“苞米茬子”。

2.稀饭

东北很多地方的满族还有吃稀饭的传统习俗,就是将粟或者蜀黍蒸好之后,用凉水将粟或者蜀黍浸泡和过滤,最后泡入水中食用。这样制作之后,吃起来清爽,而且对肠胃消化有好处,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3.满族饽饽

满族人把面类食物统一称作饽饽,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

1贺璞薇:《满族的礼仪文化探究》,《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2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第224页。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8

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1满族饽饽是满族的代表性食物,也是满族宫廷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糕点,比如慈溪太后就钟爱栗子面窝窝头。

4.豆面卷子

满族人民喜欢食用粘食,豆面卷子便是粘食中的一种。它用大黄米面作坯,用白砂糖、花瓣、杏仁等作馅,将他们混合做成长条形状卷起,最后撒上黄豆粉。吃起来香糯可口,并且,粘食不容易消化,满族人行军狩猎时常带豆面卷子作为在野外的干粮,深得满族人民的喜爱。

5.布缩结

布缩结即是东北人所说的酸菜,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且寒冷,一般的蔬菜在东北地区的冬季难于保存下来。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想出了一个储存方法使他们在冬季也可以吃到蔬菜,即把大白菜放入缸中,加入盐粒和水,最后用大石放入缸内压住大白菜,等待发酵,腌制成功后在冬季就可以吃到蔬菜了。酸菜做法多样,可以炒制,也可以和其他肉类炖制,比较有代表的就是酸菜炖猪血。在寒冷的冬季,满族人围坐而食,既得到了热量也增加了幸福感。

6.酸汤子

酸汤子是满族人的主食之一。和稀饭一样,满族人在夏季也喜欢食用酸汤子,用包谷浸泡发酵产生酸味之后,和水碾磨成水面,再滤去一定量的水分,制作成粗面条状,下锅煮制。吃起来开胃爽口,制作方式简单,而且原料易取,是满族普通百姓钟爱的特色食物。

7.萨琪玛

沙琪玛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小吃,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满族人的特色点心“萨琪玛”便是其前身。萨琪玛是满族特色糕点,也是满族宫廷祭祀用的祭品之一。《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萨琪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2

(四)满族饮食文化的巅峰

满族饮食文化从入关之后便不断发展,其巅峰时期的代表便是“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清朝时期融合了满族和汉族饮食文化精华的一道盛宴,当今学者对满汉全席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满汉全席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满汉全席是康熙、乾隆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宫廷盛宴,也是满族饮食文化的最

1杨宏:《宁古塔旧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第3页。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2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第88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9

高水平。它的排场极其奢华,所选用的食材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讲究宫廷式的礼仪用宴,“《光禄寺则例》记载,光禄寺备办席面分满、汉两种。满席分六等,汉席分三等,等级不同,席面上的菜肴、用具、规格也不相同。满、汉分席制度既达到鼓励保留满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又收到尊重和笼络汉官之效果。”1菜品丰富,《扬州画舫录》是最早收录满汉全席的菜品清单,每道菜肴都精心烧制,口感一流,在国内国际都十分著名。满汉全席是满族饮食文化和汉族饮食文化的结晶,在康乾盛世的背景下,满族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巅峰。

四、满族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

满族,是帝制中国的最后一个统治民族,满族的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不仅仅发扬了满族饮食的特点,而且吸收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将二者合理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进步,弘扬了满族饮食文化的精髓。

(一)对中华饮食文化进行了丰富和补充

在满族没有入关之前,满族饮食文化一直不被中原地区完全熟知。入关后,带有独特韵味的满族饮食得带了中原人的认可。当然,这样的认可也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来自统治阶级的融合政策。不管怎样,满族饮食文化都不断的渗透、融合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之中。这种融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入关后,大量来自满族的食品原料进入中原,如人参、鹿茸、野兔、猴头、野猪、野鸡、狍子、榛蘑、中草药等,这些食品原料逐渐被中原人民接受;另一方面,在烹饪的技术上,带来的煮、炖、烤、烧、煎、蒸等技艺。也可以说满族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较大的增补。

(二)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多元化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单单从菜系来说,就分成八大菜系,每个菜系都有着其各自的门类和派别,而满族饮食文化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多元化起了促进作用。

满族入关之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菜系种类,在当时的京津地区和东北地区影响较大。因为作为统治民族,定都北京地区,处于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饮食的权威性和独特性不言而喻。当时满族的传统饮食文化进入京津地区之后,和各族文化相互融合,最后留在了北京地区,形成了北京特有的饮食文化结晶:京帮菜。京帮菜的出现,从一个角度反应了满族饮食文化促进了中华

1李自然:《论满汉全席源流、现状及特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0

饮食文化的多元化特点。

五、满族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

(一)当今社会满族人的生存现状

在清朝时期,满族和汉族的区别还是很多的,从语言、服饰、礼仪都可以一眼看出满族人和汉族人的区别。然而现今社会,几乎看不出满汉人的区别。“同时,由于满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都是多民族杂居地区(事实上我国已经不存在人口结构单一的满族社区),而且杂居的程度很高,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个村庄里,满汉居民也是比邻而居的,而不是像回族那样在微观层面还有一定程度对的相对集中。”1由于没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满族人已经逐渐适应了汉族的生活习惯,而一些满族传统的生活习俗也是根植于满族人的文化当中,并且会不经意的展现出来。

(二)满族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

虽然从民国之后,满族文化逐渐走向了落寞。但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再度发掘,满族饮食文化又逐渐走向了复苏。吉林省民俗学会成立了满族饮食文化中心,清东陵举办满族饮食风情节等举动,也让一些已经被人遗忘的菜肴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使得满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对满族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感情。这不仅恢复了满族传统饮食文化,也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满族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土产兴盛而闻名,近些年来,东北土产在全国热销,甚至远销海外,出口至香港、日本、新加坡、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出口加工贸易也促进了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

结语

满族饮食文化是满族从古至今的智慧结晶,不仅仅有着满族人民的成果,也很好的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智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研究满族饮食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满族饮食文化的当代发展;有利于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史。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的现状,国内研究成果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更加深入的对满族历史、文化进行探索,有利于我国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的实施。

1关凯:《满族“消失”了吗?——乌拉满族镇社区研究》,第29页。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1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二、连续出版物

[1]何娟娟.满族的历史传承和作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6.

[2]冷传平.满族饮食文化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张林.浅谈乌拉满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3.

[4]赵永春. <茅斋自叙>记载的女真生活习俗与宋金关系[J].北方文物.2005,3.

[5]贺璞薇.满族的礼仪文化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李自然.论满汉全席源流、现状及特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7]林济森、苏营.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J].华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

[8]刘乐乐、张美娟.论清朝之满族饮食文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9]李自然.试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J].满族研究.2002,4. 林济森、

三、学位论文

[1]杨宏.宁古塔旧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关凯.满族“消失”了吗?——乌拉满族镇社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3]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0.

四、古籍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證[M].崔文印校證。北京:中华书局,2011.

[4] (宋)確庵、耐庵.靖康稗史箋證[M].崔文印箋證.北京:中华书局,2010.

[5]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6](清)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2

满族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满族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 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北盟会编》记载:金时女真人“以豆为酱”。至今,农村中满族甚至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习惯于用黄豆 制酱。其做法是,头年腊月,将黄豆上锅烀得熟烂。再放入缸中趁 热捣碎,取出打好大小适中的酱块,搁置到来年四月,将酱块洗刷 干净打碎,放入缸中,加盐、添入清水,待发酵后食用。可调味、 淹渍咸菜,几乎是一日三餐必备的食品。 根据生活的环境不同,食物也是会不同的,满族主要就是靠打猎生活,所以他们的食物也是要求方便一些就可以了。 火锅是满族名馔。满族人原称为“野意火锅”.早在金代,满周 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 片的饮食风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 随食。所说菜系属于清真。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不时还有野鸡、狍子、鹿 肉及飞龙肉。有的也用各种山磨菇调汤,如榛菇、元蘑、草蘑、海 拉尔蘑等,其山珍海味龙其不凡。肉味特鲜。还有野鸡肉,沙半鸡 肉等野味。 起源历史 满族火锅的历史很悠久,关于满族火锅的起源,从时间上来划分基本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早在金代;第二种说法是成吉思汗 打入中原时;第三种说法明末清初时期。

早在金代,满周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的饮食风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随食。 成吉思汗打入中原时,用头盔盛马肉唰着吃,这被视为是满族火锅的起源。 明末清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领部下在行军打仗途中,为了节省时间,大家把猪、羊、牛肉等放在一口锅内烧煮。后来清 军入关,便把这用饮食习惯带到了中原。由于满族火锅的吃起来味 道很是鲜美,后经御膳房厨师加以山珍海味等煮制成御膳上品。到 清代中叶,乾隆退位时想要办个盛宴,于是和珅便建议办千叟宴, 乾隆说他爷爷退位时就办的千叟宴,但天气太冷老人们受不了。和 珅便说,那就吃比较暖和的火锅。就这样全国的老人们暖暖和和的 吃了顿饭,回去都夸皇上圣明,因此吃满族火锅就在全国盛行起来。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每逢杀猪请客时,都 说是吃血肠,不说吃猪肉。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 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 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猪肘子的吃法也 是白片,即所谓的片肘花。肉食除喜食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种白菜、辣椒、葱、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时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或炸或 熬或炖,吃法不一,也是满族的传统食俗。 冬季菜肴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东北冬季寒冷,时间较长,为备足越冬蔬菜,除贮藏白菜萝卜外,家家都渍酸菜。渍制方法是:将 理好的白菜,用热水浸烫后置入缸中发酵后而食。酸菜可做汤、填 火锅、做馅等食用。小豆腐是将大豆磨碎,加入适量干菜煮熟,然 后团成团放室外冷冻,用时拿一团放入锅内加热,拌酱而食。制作 小豆腐的由来,据传是满族先祖居住的地区,食盐和卤水很昂贵, 做小豆腐不用加卤水,久而久之,这种吃法便成为满人的习惯并延 用至今。另外满族酿制的大酱也是颇有历史传统的。

满族文化产业调研

长哨营满族乡发展满族文化 创意产业的构想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委、民委等部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乡按照“打响满族文化品牌,做足山货大集文章”,以“满族八旗”文化新村建设促人口积聚,以“集市经济”发展促产业集中和经济集约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满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乡先后建成了七道梁正白旗满族文化新村和项栅子正蓝旗满族文化新村,完成了长哨营、老西沟、长哨营满族文化老街以及七道河“泰和人家”的一期主体或基础建设工程;以满族文化底蕴为依托,全乡共发展满族特色民俗旅游接待户40户;以“弘扬满族文化,服务八旗新村”为宗旨,我乡建立了北京首家“满族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了“汤河川满族艺术团”,举办了满族歌曲、舞蹈、饮食、满语等满族文化系列知识培训。 总的来说,我乡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乡的满族文化和八旗新村的“牌子”在全区乃至全市初具影响力,受到市区领导和媒体的关注。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全区“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谐怀柔”的建设进程,把怀柔的满族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把我乡打造成为一个独具民族性、区域性和文化性的“魅力满乡”,成为展示怀柔特色文

化的窗口,为建设“文化新都”增添独特的文化内涵,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认真分析研究了我乡发展满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建设“魅力满乡、绿色家园、和谐乡村”的发展目标。 紧密围绕区三次党代会精神,分析我乡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打响“八旗新村、山货大集”品牌,推进满族乡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我乡地处百里汤河川的中心,是通向河北丰宁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的交通要道,有11个满族村,积淀了深厚的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内涵,七道梁、长哨营、老西沟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七道梁村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村,项栅了满族文化新村满族特色饮食初具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优势。 我乡将以“满族八旗特色的民俗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以“一心、二景、四节、八村”为载体,认真做好研、购、游、赏、验、品、婚、住等八篇满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章,构筑“京北满族八旗文化保护区”长远发展框架。“一心”是指满族文化艺术中心,“二景”是指满族文化老街和民族文化公园,“四节”是满族美食文化节、满族体育文化节、满族婚俗文化节和满族“颁金节”,“八村”即满族八旗文化新村。八篇文章是: 一、研:计划建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的“满族八旗文化传播中心”,重点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和立项工作,力争实现年内开工建设。建筑风格以满清民族建筑风格为主,融合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制度与饮食礼仪 饮食制度,这里指宫廷中针对饮食所制定的典章制度。清入关前,没 有专门的饮食典章制度。史书记载,皇太极时期仍“席地而坐,自割 肉而食”,没有君臣之别。而汉族从“周公制礼作乐”起就非常讲究 礼制,讲究等级,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自上而下都有一整套的礼法,人人循礼而行不得僭越。如《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吃什么、吃多少 都要分等级,可见礼法的严密。清入关后,承袭了明代的饮食制度, 如宫廷御膳的管理机构,仍为内务府与光禄寺。同时,在饮食礼仪方面,满族也深受汉族的影响。如吃饭时的礼仪,《周礼》中明确规定“毋咤食”,即吃饭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这一点对于以前处于牧 耕式、落后、豪放的满族人来说很困难,但据从小生活在王府的金寄 水回忆,他“全家一块吃饭,要时刻注意不让碗筷相碰发出声响,咀 嚼食物、喝汤都不许发出声音”。可见汉族的饮食礼仪对满族的影响 之深。当然,随着满族饮食文化的传入,一些满族固有的饮食礼仪也 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汉人的生活。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 的上菜礼仪。据谈迁《北游录》记述清初满族贵族“款客,撤一席又 进一席,贵其叠也”。而满汉全席讲求两天或三天用完,分组上菜, 上菜后要“三撤席”。从中可看出满汉全席上菜的礼仪与此完全相同, 是受满人的影响。 二、饮食结构 中国自从先秦时期饮食就有主副食之分。在主食上,汉族南方主要以 大米为主食,所谓“南人之饭,主要品为米,盖炊熟而颗粒完整者, 次要则为成糜之粥”,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即“北人之饭,主要 品为麦,屑之为馍,次要则为成条之面”。满族也以面食为主食,其 面食制品总称为“饽饽”,习称“满州饽饽”,它是满族最主要的主食 之一,也是满族民间传统食品。其品种多样,用料广泛,风味独特,具有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变迁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变迁Analyses the manchu diet culture change I

摘要 以满族历史发展为主线,研究满族饮食文化变迁。以清以前为例,探究了原始的烹饪与饮食、辽金时期女真人的饮食文化。以清代为例,探究了清代的饮食文化特点、满族饮食汉化的原因及特征、清代满族的民族特色食物和满族饮食文化的巅峰。明晰满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条理。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式,表现满族饮食的文化完整性、丰硕性、立异性。探究满族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最后,分析满族饮食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满族;饮食;清代 II

Analyses the Manchu diet culture change Abstract Manchu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research Manchu food culture changes. To clear the previous example, explores the original cooking and diet, Liao and Jin Dynasties Jurchen food 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for examp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Manchu diet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Qing Manchu Manchu ethnic food and food culture pinnacle. Reasoned well Manchu food culture development.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cultural integrity performance Manchu diet, rich nature, stand opposite sex.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Manchu food culture to Chinese food culture. Finally, analysis of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chu diet.Abstract Key words: Manchu;diet;Qing dynasty III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学者对满族饮食文化的研究多数是从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究。笔者对满族饮食文化及其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几乎都在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法律法规条例中,如《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凤城自治条例》中略有涉及满族饮食文化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建立一种针对满族饮食文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并且,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少有关注其产业的发展与传承性等问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回族清真食品的发展规划学习,清真食品有着健全的产业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方面的支持。第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执行力不够,许多政策得不到及时落实。第三,满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对此领域有着高度灵敏性和重视度,至今,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制度》、《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规支持极力保障了我们生活中的饮食安全问题。然而,我国在满族食品方面的安全保障政策却少之又少。 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满族饮食文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1、满族饮食文化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后 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有一些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中华饮食文化馆里面有收录一些满族菜品和满菜体验项目;沈阳满族一条街、满族风情园等地方有一些小商铺经营满菜;当然也有一些大型餐馆经营满菜,比如,满菜八大碗连锁店、沈阳清文化主题、沈阳老八旗酒楼、东北佬菜馆等;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也有经营一些满菜餐馆,如沈阳市怪坡旅游景区的满菜馆。由此,可以看到这是具有潜力的一大开发项目,我们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发展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星星之火燎原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2、对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性不足 辽宁省是满族的发源地,其省会城市沈阳曾经也是满族的政治中心。如今,还较好地保存着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一宫和两陵。当然,沈阳市街上也能零星碰到几家满菜餐馆,如八大碗、大清花饺子,但是这些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菜品不符合大众消费习惯;资金短缺;厨师缺乏;品牌竞争等等,导致一些老字号的餐馆也走向了没落,长此以往,满菜将逐渐淡出餐饮业的舞台,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极大挑战性。 残酷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重视满菜的未来发展道路。其实,与别的菜系相比,满菜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发展道路更是开阔。比如,满族的民族特色文化游,尤其是满族风情一直都是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很多游客都希望能品尝一下地道的满族菜。因此,大力宣传满族饮食文化,不仅能丰富各地旅游的内涵,而且能使满族饮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相关机制不完善 每一项政策制定的目的都是经过政策执行来实现预期目标。所以每一项政策都要有有效的执行机制方能保证政策的高效率的执行。然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就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而导致一些政策没能真正走出去。比如,在政策执行的资源保障方面,有时会存在预算下降,无法继续支持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执行等问题;由于政策执行细则方面的漏洞,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相关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据笔者走访了解,有许多经营满族菜品的餐饮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福利。 (三)满族食品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一些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如清真食品都有相应的立法保护,规范了清真食品的从生产到销售等相关环节的执行标准,促进了清真食品业的极大发展与进步。当然,这些法律也间

论文满族饮食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酸汤子是满族的一种普通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它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和好面后,先将水烧开,然后在手上扎一个包米叶,把面团放在手心,两手一合,向外一挤,从小手指缝挤出一条条筷子粗细的扁形面条。放上各种调料和白菜等食用。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它的做法是将鸡蛋去壳后加适量的水,搅打起泡后倒入和好的面中,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成黄白色捞出,再将糖和水放进锅内烧开,制成糖稀,再将炸好的细面条用糖稀拌匀,倒进铺以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的一只木框内压平,用刀切成方块制成。这种食品色、香、味、形俱佳。 满族人还喜欢吃火锅。火锅这种吃法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这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使火锅正式诞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吃法进一步发展,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走兽锅)、水中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以后,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进了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 清代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菜肴是满汉全席,又名“满汉燕翅烤全席”。满汉全席产生于清代官府,因而菜肴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其中满族肴馐起着主导作用。在满汉全席中,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等满族故土的特产是席上的珍肴,其做法是满族传统的烧、烤、煮、蒸。在满汉全席中,火锅类和砂锅类菜肴也占突出地位,这类菜肴都和满族风味有关。 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

漫谈满族饮食文化

漫谈满族饮食文化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 清朝入关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族贵族把本民族的食俗带到了宫廷、王府,在制作上更精益求精,成为宫廷菜和王府菜的主体,其烹饪技艺也逐渐完善。御府菜是指清建都盛京时,宫廷菜肴及王府菜肴的称呼,“满洲八小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菜肴。而名目繁多的筵宴是清宫饮食的重要内容,如太和宫筵宴、乾清宫家宴、皇太后的圣寿宴、皇后的千秋宴、皇子成婚宴,以及康熙、乾隆时期举行的千叟宴。筵宴饮食的品种和类别依进宴人的身份和地位而有差别,宴席菜的内容和上菜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可以说这个时候满族的文化、礼仪、风格、饮食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使得满族菜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汉族的烹调技艺并驾齐驱,互相融合和促进。官员之间的调防、省亲以及皇帝出巡又把改良后的满族菜传到了全国各地,这也更加促进了满族菜的流传。三、旗风满韵关东菜 有人把吃东北家乡口味的饮食称“关东菜”,而关东菜的主体就是满族风味。东北地区的物产丰富,各种山珍野味,如熊、鹿、酣达罕(即四不像)、哈什蟆、飞龙鸟、猴头蘑、野山参、野鸡、山菜、蜂蜜等,比比皆是。民谚讲:“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对东北物产的真实写照。丰富的原料为民族烹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飞禽、野兽、山珍、鲜蔬、谷物为关东满族菜提供天然的条件。

满族饮食文化礼仪

满族饮食文化礼仪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礼仪主要源自其所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下面就让小编告诉大家满族的饮食文化礼仪有哪些吧! 满族的饮食文化礼仪:朱酒 朱酒是满族人家自制的一种米酒,又称之为米儿酒、黄酒、芦酒等。米儿酒就是使用大黄米、小黄米制的酒,大黄米、东北人亦称之为糜子,是一种粘性的粮食,是东北的特产,早被满族人认识,并且耕种,用来食用,也可用来制酒。芦酒是指制酒的原粮用芦粟,又称之为粘高粱。另外还有人称之为秋酒、黄酒,秋酒是指季节,秋天新粮下来之后制酒,有资料说满族春秋都制酒,仅称为秋酒并不准确,而黄酒则指的是酒的颜色,百姓自制米酒,没有过滤的办法,酒呈淡黄色,并显得很浊,现在也是这样。 满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酒(米儿酒),据说勿吉人就开始制酒。到金代,女真人制酒已经十分普遍,有文献记载女真人“嚼米为酒”,我以为这是制作酒曲的一种办法,而《金国志》记载,金人“嗜酒好杀,酿米为酒,醉则缚之,倏其醒,不尔杀人”。金代对酒

与盐、茶、铁等都是严格管理并收税,女真人制酒的传统流传下来。到了清代,宁古塔地面上的酒不仅有传统的米儿酒,还有关内流人带来的烧酒(白酒),当地人称之为汤子酒。流人的着述中多处记载,如杨宾《柳边纪略》中有“满洲烧酒曰汤子酒,斤银四分,黄酒斤银三分。烧酒家为之,黄酒多沽饮”。据有满族传统的黄酒(米酒),不仅自制自饮,还拿到市场去流通出售,宁古塔地面上不仅有烧锅生产蒸馏酒---烧酒(白酒),还有很多的酒铺。有资料记载,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城北卡伦屯就有义兴烧锅开张,并存续到1820xx年(道光八年)。清末的大德永、义发源烧锅都很有名气。 酒对于北方民族来说是饮品中不可缺少之物。无论节庆、祭祀、亲友相聚等都少不了酒的陪伴,这是北方的特殊气候及北方民族豪爽的性格所致,酒到兴致还要歌之舞之,甚至在满族人的喜宴时“客饮至半酣时,妇女俱出敬酒,以大碗满斟,跪于地奉劝,俟饮尽乃起。”(《宁古塔纪略》吴桭臣着) 满族的饮食文化礼仪:茶 唐代以前茶已从各种渠道传入东北。1320xx年前的唐代渤海国与中原有贸易往来,因此有茶叶输入。唐代对茶叶的管理十分严格,国家设置官员来管理茶叶的流通。金代、女真人与中原的联系较多,因此有茶叶输入,一是“宋人岁供”(《金史志第三十》食货志);二是与内地贸易,后来由于需求量大,许多都是私贩;

吉林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吉林美食之锅包肉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 班级:会计1403 姓名:刘俊江 学号:1410665306

吉林饮食文化 1.名称由来 锅包肉是著名的东北菜,一般菜肴都讲究色、香、味、型,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苞米花时的那种声音。这是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当年为适应外国来宾的口味,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出现首创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到如今就被叫成“锅包肉”了。锅包肉流传至今已经是四代传人了。 吉菜历史悠久,自古还有汉、朝、蒙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如满族人喜食炖菜和面点、朝鲜族酷爱冷面和狗肉、蒙古族爱吃烤肉,这些特有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饮食文化。 吉林冬天气候寒冷,人体需要热量多,加上吉林人热情好客、讲究丰满实惠,所以菜肴肉多,尤其是山珍野味多,并且重调味,无论哪个民族,每当客人来到,便拿出酒肉盛情款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且菜肴品种多、菜量大,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饮食习俗。 锅包肉是一道东北风味菜,即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加上吃多不油腻的特点,很适合夏天食用以达到开胃增食欲的目的。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在西安事变以前,由于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所以道台府的很多菜,都属于禁菜、私菜。1911年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郑兴文以高超的厨艺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誉,获得大会颁发的荣誉牌匾《滨江膳祖》。日本占领黑龙江以后,张学良对东北部部分地区控制渐松,一些民间工艺、美食菜谱逐渐外流,锅包肉也开始在哈尔滨以及外部流传。后来到了辽宁,辽宁人对其加入了自己的改造,最后一步改用番茄酱或者番茄沙司,外观像极了哈尔滨的“樱桃肉”,减少了锅包肉(锅爆肉)原有的香酥金黄。龙泉山庄的厨师曾在全国电视厨艺大赛上,展现过沈阳版本的“锅包肉”。“滨江膳祖”的曾孙在哈尔滨花园街43号开办了美食店。 2.历史沿革 据道台菜的第四代名厨郑树国介绍,郑家是旗人,郑兴文的父亲郑明泉家住辽宁,在北京做茶叶生意,由于应酬和交际,经常品尝到各种美食,口味很刁,被朋友戏称为“美食家”。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14岁时已对美食和烹调极为偏爱。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音)门下。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对北京城饮食文化的影响

浅析满族饮食文化对北京城饮食文化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09T11:57:58.617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6期作者:李初童[导读]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在饮食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烹饪规模越来越大,厨艺水平也显著提升,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饮食文化的集大成时期。 摘要: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在饮食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烹饪规模越来越大,厨艺水平也显著提升,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饮食文化的集大成时期。自清入关以来,以满汉为主,其他民族为辅,在各民族互相影响的推动下,饮食文化呈现出自然的交流状态,最终影响了当今北京城的饮食文化。关键词:满族饮食;北京菜系;满汉全席;满汉融合本文讨论的是自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后的饮食文化对北京饮食文化的影响。后金建立到清入关以前,这一时期的满族社会经历不同社会阶层和等级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一、入关前的满族饮食文化首先,表现为饮食来源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食物品质与数量上的不同,当时满族的食物来源相对匮乏,大多是打猎得到的食物,还有少数是通过交易完成。而贵族阶级食物,则主要是通过渔场或者猎场以及贡赋得到。其次,表现为饮食内容的差异。统治阶级虽然颁布了对饮食内容的规定,但从相关资料及史实中不难发现,这项规定仅仅是针对民间而非贵族阶层,贵族阶层的饮食内容并未受到影响和限制。比如,清朝天聪元年,皇太极颁布诏书,昭告后金广大民众,要求:上至大汗贝勒,下至平民百姓,凡是用以祭祀或者殡葬等不能够使用大型的牲畜,比如马、牛、驴和骡等。[ 《满文老档:天聪汗下令不得任意宰杀牛马骡驴》[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67页。 ]最后,还表现为饮食器具的差异性。民间器具大多为铁质、铜质或者陶制炊具。盛具,却仍以木器为主,虽有少量的瓷器和金属器,但并非是普遍现象。而贵族们的饮食器具则涵盖了金、银、铜、锡、瓷等制品。二、入关后的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及其特点清政府正式成为华夏民族的统治者之后,满族饮食文化开始逐渐在华夏大地承担着核心的角色。而北京作为清朝首都,受的影响更为深远。首先表现在饮食文化的汉化。清朝在以北京为都城之后,满汉以及其他民族的交流会变得日益频繁,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就实现了自我的交流。尤其是满族的“皇亲国戚”,在和汉族官员来往时,往往会吸收汉族的一些习惯模式,然后再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善,于是“满汉全席”的概念开始出现。由此又进一步衍生成五族共和宴,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联盟宴。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有以下特点:首先,官府以及贵族阶层的的家宴,是市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官府菜与官府文化关系之密切,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宦家族的几代兴衰与记忆。其次,宫廷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相对特殊的一部分。清代宫廷饮食的演变更为完善,达到其无法超越的水平。统治阶层对于饮食口味的完美追求,以及当时的物产富饶,社会稳定的宏观环境,这为宫廷的饮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最后,市井饮食文化开始成型,那些可以体现北京市井饮食习俗的各种烹调技艺,以及饮食特性都基本明确。那些特色小吃等,开始得到各层民众的广泛认可。北京当时作为清政府的都城,其中的民众贫富差距极为显著,官家菜、宫廷菜和民间菜具有典型的差异。三、满族饮食文化对北京的影响满族入主中原之后,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化上,满族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起到了主导作用。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避免被同化,必然要保持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所以那些传统的习俗依然得到传承。而我国传统的华夏饮食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引入满族的一些饮食习俗。其影响表现在丰富了北京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内容。第一是食材的多元化。随着满族入关之后,长白山、东北三省的那些大量美食开始从盛京源源不断的运送至北京、乃至整个中原地区。满族人极为喜爱糕点类食品,因此这种习惯开始逐渐流传到整个华夏大地。例如知名的满族食品,那就是萨其马,现在依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第二,随着清政府的统治日益深化,满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些饮食礼仪也开始影响到汉族民众。其中最为典型是在满汉全席中上菜需要使用两至三天的时间,而且在上菜之后,还需要做到三撤席。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满族贵族当时的待客之道,并被汉族的贵族阶层所接受且遵循。第三,在满族饮食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也开始满族化,蒙古贵族阶层在宫廷饮食方面满化较小,但是日常习俗方面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满化。如,“立春吃萝卜,立秋吃大白菜包”[ 林洪:《中国食疗大全》[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99页。 ]等等。四、结语长期以来,北京虽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汉族聚居地,其饮食文化被打下了浓重的汉族饮食文化烙印。然而北京在古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四战之地,因此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有所留存,所以北京饮食文化中,包容着北杂狄虏的属性,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京菜系。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M]北京:光明日报社,1989年。 [2]《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七》[M],台湾:华文书局。 [3]《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吴正格《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8年。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7]李民寞:《建州闻见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8]孙进己,张璇等:《女真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9]刘小萌:《满族的部落与国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10]郎秀萍:《满族家庭常用食谱》[A],《广东满族研究资料汇集》[C],广州:广州天成印刷厂,1995年。 [11]万建中、詹娜:《满族饮食习俗的生态意蕴与生存智慧——以辽宁满族春节饮食为例》,《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2期。 [12]吴正格:《满族饮食的改良与创新( 二)》,《烹饪论坛》总第101期2010年第27期。 [13]郝德利:《入关前满族社会风俗变迁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李自然:《试论满族入关前饮食文化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2 年第4期(总第71期)。 [15]万建中:《北京建都以来饮食文化的时代特征》,《文化广角》2012年第5期。 [16]李学成:《试论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辽宁广播电视学报》2001年第2期。 [17]刘威:《近代开原满族的衣食住行变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何雨:《东北满族饮食中的面食文化研究》,《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总第138期)。

中国—代饮食文化文献综述

中国清代饮食文化文献综述 [摘要]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其中皇宴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清代宫廷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其中皇宴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清代宫廷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皇帝一日只吃两餐。早膳多在早6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8时。晚膳多在12点至午后2点。用现代观念看,这应算是午餐。两次正餐之后,如果饿了各加一顿小吃。 清宫御膳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满族菜是从小吃惯了的民族口味,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蘸酱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宫沿袭了明代宫廷饮食特色,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数次南巡,苏杭菜点受到赏识并在宫中流行起来。 清代帝后们饮食喜好各异。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十分合理;光绪皇帝喜食海味菜,鱼翅、海参、海蜇、海带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备;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烧猪肉皮、清炖鸭舌和鸭掌、西瓜盅等,还喜食小窝头、炸三角等点心;溥仪对西餐颇感兴趣,曾在紫禁城内设置西餐厨房。 清宫筵宴名目繁多,从年初吃到年尾。除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节日筵宴之外,还有庆祝征战胜利的凯旋宴、笼络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鲜使臣和西藏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各嫔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孙的成婚礼宴、宗室家宴。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宴等。 注重养生保健康,追求长生不老。乾隆皇帝经常服用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健脾滋肾状元酒,晚年还常吃“八珍糕”。慈禧中年后开始饮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是保健佳品。 清代初年,宴无定制。后妃、皇子、亲王、郡王及文武廷臣一经皇帝"钦定",即可入宴。康熙年间,清代宫廷增设专门管理饮膳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对皇帝饮膳、筵宴设立专档,还将重要的筵宴定为制度,如除夕、元旦、上元、端阳、中秋、七夕、重阳、冬至、万寿、大婚等宴载入《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列为法定宴日,对与宴进酒事宜也都有专门记载。清朝皇帝平时进餐称进膳或传膳。皇帝进膳,除宴会以外,都是单独摆桌,菜、汤都各有碗盖,临时才打开。制作饮食,各有专门机构。各种茶水和用牛奶、奶油、盐、茶熬制的奶茶,由御茶房供应,各样点心有饽饽房制作,正餐饭菜由御膳房供应,晚点,在宫内别有承办之处。每天正餐两顿,冬季,上午六、七点左右进膳,下午一点半左右进"晚膳",晚上六点左右进晚点。每一餐如何预备,都一一开列清单,呈报内务府大臣画行照办。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中 国 饮 食 文 化 姓名:杨宇华 学号: 2012014452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保险121班

清朝饮食文化初探 摘要: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神秘的一切都引导着人们去探寻,封建的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的繁荣。清朝宫廷文化层是中国饮食史上的最高文化层次,是以御膳为重心和代表的一个饮食文化层面,包括整个皇家禁苑中数以万计的庞大食者群的饮食生活,以及由国家膳食机构或以国家名义进行的饮食生活。清代的饮食集大成者非满汉全席莫属。 引言:现在清穿剧、清穿小说盛行于世,引起清朝的探究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清朝的饮食也被大众广泛关注,本文将对清朝饮食文化进行初探,着重叙述清朝饮食文化机构、种类、餐桌礼仪、弊端等。 一、清朝饮食机构 大清朝继承中国历代衙门管理制度的传统,事无巨细,都要记载。皇帝吃喝,由御膳房管着;生病吃药,有太医院照料,无论食单、脉案,都记录存盘,一有问题,一定可以找到该负责的人。这些清宫档案保存的仍多,所以20年前,许多专家前往故宫博物院,希望找到清宫美容养颜的秘方,闹腾好一阵子,也没啥发现。管理人员不胜其扰,干脆将档案整理、提供学者研究。其中较有趣的是2001 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整理并影印出版的《清宫御档》。2003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又与承德市文物局合作,编辑《清宫热河档

案》出版,都有宫廷膳食的纪录。只要仔细比对,就可以知道大清朝皇帝们一直保持游牧民族的饮馔风格。 二、清朝宫廷佳肴 1.火锅的盛行 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选取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出游,每到一地,均备有火锅。相传嘉庆皇帝时,宫中曾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1600余个火锅,应邀品尝者达5000多人,成为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1] 2.洛阳不翻饼 据传,清康熙年间,皇帝常微服出访。一日,他长途跋涉至洛阳栾川时饥肠辘辘,正好看到一个老太太在茅庵前烙饼,就上前讨要。当时饼还没熟,可康熙等不了,一边说“不用翻了,救命要紧”,一边抓起饼来狼吞虎咽。老太太也觉得奇怪,往日里烙饼总要翻几遍才能熟透,今天不用翻就熟透了。皇帝一气吃了5个黄澄澄的玉米面烙饼,觉得分外香甜。他吃罢要给老太太银子,可老太太不要,他就在纸上写下“大救驾”和自己的名字相赠。从此,人们制作这玉米面烙饼便不再翻面,而饼似乎比以前更好吃了。 3.好吃的炸焦丸 相传乾隆年间,皇帝出巡来到洛阳,游龙门时,香山寺住持想好好招待他。厨师知道乾隆爱吃又酸又甜的“樱桃肉”,可出家人不能动荤,经过深思熟虑,厨师决定用当地盛产的红薯粉条来制作“樱桃

满族风俗习惯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北京满族与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系刘勇 【内容摘要】满族建立了清朝政权的同时,也带来他们的文化习俗,北京满族在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与北京已经融为一体,其生活方式也对北京地区影响深远。本文就北京满族与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满族习俗对北京地区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北京满族北京地区历史变迁民俗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北京满族是这个政权的中心,也是全国满族的一个部分,也是清代满洲的主体部分。满族在清代同全国各族一道,对北京、对中国、对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然也发生了一些负面的事情,其功过是非在史学界也存在争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京满族对北京城的发展变迁产生了的巨大的影响。 一、北京满族的历史变迁 北京满族的变迁可以按照历史阶段分为三个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辛亥革命成立之前,北京满族依旧过着皇族般的生活,不事稼穑,却衣食无忧;第二个阶段是辛亥革命以后到解放前,这段时间满族不仅被去掉了皇族的光环,而且收到报复式的民族歧视和压制,其自身也没有逃离过去颓废的生活传统;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满族与其他民族一道实现了平等共处。 北京的满族在辛亥革命之前基本上过着无忧无虑的颓废生活,他们不事稼穑,凡事将排场,乐于玩虫,带鸟。皇族的天然荣誉感让他们缺乏进取感,也是这种堕落的生活方式,把一个骁勇善战的满族,退化成了“八旗子弟”的局面。辛亥革命与宣统退位,宣告了清朝的灭亡,对全国满族、尤其对北京满族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宣统退位,皇清覆亡。民国政府颁布《优待皇室条件》,规定:每年拨银四百万两;请帝辞位,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原宫内人员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其原有之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原有之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等等。辛亥以后,对于满族,主要变化:一是称谓的变化。在清朝,满族统称为“满洲八旗”,或简称为“满洲”,或称为“旗人”;辛亥革命后,以民族相称,习

满族文化

摘要:满族建立清朝后,逐渐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最终融入其中。在清朝的首都北京,满族与汉族之间的这种融合尤其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满族汉族民族融合文化 满族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民族之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但统一全中国的封建王朝——清朝建立后,满族固有的文化与另一种强大的、先进的、与之截然不同的文化——汉族文化发生了强烈碰撞。最终,满族全面接受了汉族文化的改造,吸收了汉族文化的几乎所有精华。但满族文化也并未完全磨灭,在以民族大融合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文化中亦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 本文试图以作为清朝首都长达三百六十八年的北京为切入点,对满、汉两族文化在这个城市中的交融与整合进行剖析与讨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入关前的满族简史与文化状况 满族的历史十分悠久,不同时代的典籍对这一民族均有记载:商周称肃慎,秦汉称挹娄、扶余,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辽宋元明称女真。 唐朝时靺鞨族统一中国东北部,建立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这一政权于952年亡于契丹。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建立金朝。太宗完颜晟时金朝盛极一时,先后攻灭辽、宋,统治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关中地区百余年,直至1234被元朝灭亡。 明朝时山海关外(以下简称“关外”)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分化为建州、海西、东海三部。其中建州女真分布在以今抚顺以东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达长白山东、北麓,南抵鸭绿江边的地域。海西女真分布在开原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曲折处的地域。此两部在经济上以农业生产为主,已进入奴隶社会末期,较为发达。而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尚处于游牧渔猎的原始社会时期。 金亡后,经历了元明两代数百年的发展,女真族在十七世纪进入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时代。1616年,其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并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国号为“清”,正式确定了“满”作为民族名称。通过战争方式统一的满族在征服了蒙古、索伦、朝鲜各部后,替代腐朽的明王朝统治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1]。 虽然进行了数千年的交流,关外满族的文化仍然与汉族文化截然不同。入关前的满族使用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的满语。这种语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参照汉文创制的女真文。努尔哈赤时满族知识分子仿照蒙古文创造了满文,皇太极加以修改定型。在宗教信仰上满族人普遍信奉喇嘛教和带有浓重巫卜色彩的萨满教[2]。在日常生活诸如服饰、饮食、礼节等方面也体现出游牧渔猎民族的种种特点。可以预见,这样一个民族入主中原后,必将与汉族发生激烈的文化碰撞。 二、北京满族的汉化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汉族人是反对满族以入侵的方式统治中原的。而满族上层也认识到,稳固的统治不能仅仅依靠武力镇压。入关前皇太极更改族名国号,就是为了避免引起汉族对“女真”、“金”的仇恨。 1644年李自成灭明,同年清朝以“为明报仇”为名义入关,先后扑灭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统一了全中国。政权稳定之初,多尔衮摄政,采取的是一种排斥汉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由满族化的国家的政策,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反抗,一度甚至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世祖亲政后,这一政策被大幅度地调整。一方面出于拉拢汉族上层,稳固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处于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满族开始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汉族文化。同时,汉族知识分子大量进入社会管理阶层,汉满两种文化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大一统年代中展开了全面的接触与对话。 汉满两种文化最大的反差在于:汉族文化植根于农耕社会,以“文”为核心;满族文化则以

丹东饮食文化

丹东饮食文化调查

丹东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饮食有浓重的满族风味,满族人过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荞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现在丹东最流行的美食有三种:海鲜、涮锅和烧烤。沿江开发区有美食一条街,是吃海鲜的好地方。丹东饮食文化自具特色。由于满族人口占全市32%(80万余人)故除汉族主食外,满族食俗便为突出特色。 另外,朝鲜族人口约2万余人,丹东与邻国朝鲜隔江相望,世代往来,两国居民生活习俗互为影响,故朝鲜族食俗在丹东也颇为流行。在特色饮食中,满族人的酸、粘、甜,朝鲜族的辣、酸、咸,回族的烧、烤、涮,各展风采。 深得自然垂青的丹东,风味小吃、特色餐饮数不胜数。头枕长白、斜卧黄海、抚水鸭绿江,这让丹东的水产尤为丰盛,也自然成为了游人口中的经典——鲜嫩味美的鸭绿江蚬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丹东作为一个边境城市,多民族聚居的人口构成又使得当地美食融合了汉、满、朝鲜等多个民族的口味,绽放着奇异的风情,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多彩的风俗文化——满族的酸汤子、馇子,朝鲜风味的烧烤等都不可不尝。 在丹东市内,开发区一带集中了众多的海鲜酒楼;六纬路、体育馆一带则是火锅店的天下;沿着鸭绿江边往朝鲜中学走,路边遍布朝鲜风味店。地道的拌饭价格低廉,味道一级棒!当然,来到丹东更不能忘了品尝传说中的小吃之王——焖子。这种特色小吃就要在步行街品尝,1元1盘子,蘸着芝麻酱,就着虾油,堪称人间极品! 一、特色美食 (一)焖子 焖子是以绿豆凉粉为主料,以麻酱、虾油、蒜泥、白醋为调料,制作而成的。将凉粉切成小块,用铁锅加少油煎至黄疙装盘,倒入调好的麻酱、虾油、蒜泥、白醋拌匀即可食用。焖子含有丰富的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老少咸宜。凉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食法颇多。 丹东人在众多食法的基础上,创出独特的吃法——焖子。相传在伪满时期,溥仪东巡安东(今丹东)。某日出游,到了一个小山村。一家门前有个老妇人,坐在青石板上缝补衣裳。此时天色已黄昏,侍从赶忙上前轻声问溥仪:“皇上!天色已晚,是否住在此地?”溥仪点点头。说话间老者回来。只见他黑红黑红的脸上挂着汗珠,推着车,车上的水桶里放着大块凉粉。老者见门前有客,便问道:“是路过的客人吧?若不嫌弃,就请进来坐吧。”溥仪坐下后问道:“老人家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