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阀
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_电液伺服阀技术参数

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_电液伺服阀技术参数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电液伺服阀这个超酷的玩意儿。
你要是搞机械或者液压方面的工作,那肯定对它不陌生。
要是不太了解呢,也没关系,听我一一道来,保证你会觉得这东西特别有趣。
先来说说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吧。
想象一下,电液伺服阀就像是一个超级智能的交通指挥官。
它有两个主要的输入信号,一个是电信号,就好比是交通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另一个是液压油,这就像是路上的车辆。
电信号一过来,就像指挥中心下达了特定的命令,比如说要让哪条路的车流量增大或者减小。
这个电信号作用在电液伺服阀内部的电磁部分。
这电磁部分就像是一个魔法棒,它能把电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
你看啊,电磁力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和方向,推动一个小阀芯或者挡板之类的部件。
这就好比魔法棒一挥,小木偶就开始动起来了。
这个小阀芯或者挡板的移动可不得了,它直接影响着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
就像交通指挥官改变了路口的信号灯和道路的通行规则,液压油就得按照新的规则流动。
液压油通过电液伺服阀内部精心设计的通道,这些通道就像城市里规划好的道路一样,有进有出。
当阀芯或者挡板改变位置的时候,液压油通往不同的出口,从而驱动外部的液压执行机构,像液压缸或者液压马达。
这就像车辆根据新的交通规则到达不同的目的地,去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比如举起一个很重的物体或者转动一个大轮子。
再说说电液伺服阀的技术参数,这可都是它的“身份证”信息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额定流量。
这额定流量就像一个人的饭量一样,告诉我们这个电液伺服阀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能够允许通过多少液压油。
如果超过了这个额定流量,就好比一个人吃太多撑着了,电液伺服阀可能就会出问题,工作就不正常了。
还有一个参数叫响应频率。
这个怎么理解呢?就好比一个运动员的反应速度。
如果响应频率高,那就意味着电液伺服阀能够快速地根据电信号做出反应,就像一个反应超快的运动员,能迅速改变液压油的流动状态。
相反,如果响应频率低,那就像一个反应迟钝的人,在需要快速动作的时候就跟不上节奏了。
电液伺服阀论述

电液伺服阀论述1.概述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中的核心元件。
它既是电液转换元件,又是功率放大元件。
在系统中将输入的小功率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能(压力与能量)输出,其性能对系统特性影响很大。
电液伺服阀在电厂中被广泛使用,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元件,在系统中起着电液转换和功率放大作用。
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引人瞩目的关键元件。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内开始了对电液伺服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高精度金属成型装备的需求大大增加,大规格电液伺服系统在锻压机械、轧钢机械、折弯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1940 年前后,在飞机上最早出现了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电液伺服阀将输入的小功率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液压输出形式( 压力和流量) ,具有控制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电液伺服阀结构精密,对油液介质要求高,价格昂贵。
典型结构有喷嘴挡板式和射流管式,喷嘴挡板式动态响应快,灵敏度高,但是零位泄漏量大,喷嘴易堵塞。
与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相比,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抗污染能力强,但是响应速度略慢。
为使电液伺服系统能够可靠并廉价地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20 世纪60 年代末,出现了电液比例阀。
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
后来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20 世纪末,伺服技术与比例技术相结合,伺服比例阀应运而生。
与电液伺服阀相比,电液比例阀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但是其直线性和响应速度均不及电液伺服阀。
电液伺服阀和电液比例阀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因其自身结构特点的原因,有一些先天的劣势。
特别是当要求输出的液压功率较大,而电-机械转换元件输出功率较小,无法直接驱动功率级主阀时,需要增加液压先导级,无疑使阀的结构更加复杂,稳定性降低。
动圈式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

动圈式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动圈式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你说这动圈式电液伺服阀啊,就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指挥官!它能精准地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就好像是一个超级交通警察,指挥着来来往往的车流。
它里面有个动圈,就跟个活力满满的小马达似的。
这个动圈可是很关键的部分哦!当电流通过的时候,它就开始活跃起来啦。
然后呢,还有阀芯,就像是一扇门,通过动圈的带动,能巧妙地开关,让液压油乖乖地按照要求流动。
这就好比你家的水龙头,你拧开它,水就流出来了,拧得大小不同,水流量也就不一样。
想象一下,在各种机械设备里,动圈式电液伺服阀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小英雄。
它要保证机器能正常运转,动作精准无误。
要是它稍微出点差错,那可不得了啊,机器可能就会闹脾气,不好好工作啦!比如说在一些大型工业设备里,它得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一丝马虎。
它得快速响应各种指令,及时调整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就像一个反应迅速的运动员,随时准备冲刺。
而且哦,动圈式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可稳定啦!不管是遇到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是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它都能稳稳地坚守岗位。
这一点是不是特别让人佩服呢?你看啊,这么一个小小的东西,却有着大大的能量。
它能让那些庞大的机械设备乖乖听话,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工作。
这难道不神奇吗?咱再想想,如果没有动圈式电液伺服阀,那很多工业生产不就乱套了吗?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的机器可能就会变得笨手笨脚的,没法好好干活啦!所以说啊,动圈式电液伺服阀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一个幕后英雄,默默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贡献着力量。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好好了解它的工作原理,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总之,动圈式电液伺服阀就是这么神奇,这么厉害,这么不可或缺!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各类型电液伺服阀的优势与不足

各类型电液伺服阀的优势与不足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阀门,它通过电信号驱动,实现液压油的流量、压力和方向的控制。
电液伺服阀具有多种类型,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电磁阀、电动阀、气动阀和液动阀。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类型电液伺服阀的优势与不足。
一、电磁阀优势:1. 响应速度快:电磁阀的驱动信号为电信号,传输速度快,因此响应速度极快,可达毫秒级别。
2. 控制简便:电磁阀可以通过简单的电信号进行控制,实现远程、集中、自动控制。
3. 耐高压:电磁阀的密封性能好,可承受高压,适用于高压系统。
4. 耐腐蚀:电磁阀的材料选择多样,可适用于各种腐蚀性介质。
不足:1. 电压依赖性:电磁阀需要依赖电源,一旦电源故障,阀门无法正常工作。
2. 温升问题:电磁阀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温升过高,影响阀门的性能和寿命。
3. 液压冲击:电磁阀的快速开关可能会引起液压系统的冲击和振动。
二、电动阀优势:1. 控制精度高:电动阀通过电动执行器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较高的控制精度。
2. 可靠性高:电动阀的驱动部分为电动执行器,故障率较低,可靠性较高。
3. 功耗低:电动阀的驱动方式为电动,功耗较低,有利于节能。
4. 安装方便:电动阀的安装不受介质流动方向的影响,安装方便。
不足:1. 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与电磁阀相比,电动阀的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 维护成本较高:电动阀的电动执行器部分较为复杂,维护成本较高。
3. 电动执行器故障:电动阀的电动执行器故障时,可能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工作。
三、气动阀优势:1. 响应速度快:气动阀的驱动信号为压缩空气,传输速度快,响应速度快。
2. 控制简便:气动阀可以通过简单的气信号进行控制,实现远程、集中、自动控制。
3. 耐高压:气动阀的密封性能好,可承受高压,适用于高压系统。
4. 耐腐蚀:气动阀的材料选择多样,可适用于各种腐蚀性介质。
电液伺服阀 原理

电液伺服阀原理
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常用的自动控制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信号控制阀芯的运动,进而调节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流量和压力。
在电液伺服阀的工作过程中,电信号从控制电路输入,经过转换和放大等处理后,作用于阀芯或阀芯驱动部分。
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和方向,阀芯会产生相应的位移和速度,从而改变阀芯的通道面积,控制液压油流的通断和流量的大小。
电液伺服阀内部通常由阀芯、阀套、阀体和控制电磁铁等部件组成。
阀芯的移动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力来实现。
当电磁铁受到电信号的激励后,产生的磁力会使阀芯受力,产生位移。
阀芯的位移会改变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通道面积,从而调节流体的通过量。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电液伺服阀可以分为直动式和间接式两种。
直动式电液伺服阀是通过电信号直接控制阀芯的运动,使阀芯产生位移,改变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通道面积。
而间接式电液伺服阀则是通过电信号控制阀芯驱动部分的运动,进而间接地改变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通道面积。
总之,电液伺服阀是一种通过电信号控制阀芯运动的自动控制元件,通过改变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通道面积,调节液压系统的液压流量和压力。
在工程和工业领域中,电液伺服阀广泛应用于各种液压控制系统中,实现精确的自动化控制。
电液伺服阀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简介

电液伺服阀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简介一.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电液伺服阀由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器组成。
力矩马达工作原理磁铁把导磁体磁化成N、S极,形成磁场。
衔铁和挡板固连由弹簧支撑位于导磁体的中间。
挡板下端球头嵌放在滑阀中间凹槽内;线圈无电流时,力矩马达无力矩输出,挡板处于两喷嘴中间;当输入电流通过线圈使衔铁3左端被磁化为N极,右端为S极,衔铁逆时针偏转。
弹簧管弯曲产生反力矩,使衔铁转过θ角。
电流越大θ角就越大,力矩马达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力矩信号输出。
前置放大级工作原理压力油经滤油器和节流孔流到滑阀左、右两端油腔和两喷嘴腔,由喷嘴喷出,经阀9中部流回油箱力矩马达无输出信号时,挡板不动,滑阀两端压力相等。
当力矩马达有信号输出时,挡板偏转,两喷嘴与挡板之间的间隙不等,致使滑阀两端压力不等,推动阀芯移动。
功率放大级工作原理当前置放大级有压差信号使滑阀阀芯移动时,主油路被接通。
滑阀位移后的开度正比于力矩马达的输入电流,即阀的输出流量和输入电流成正比;当输入电流反向时,输出流量也反向。
滑阀移动的同时,挡板下端的小球亦随同移动,使挡板弹簧片产生弹性反力,阻止滑阀继续移动;挡板变形又使它在两喷嘴间的位移量减小,实现了反馈。
当滑阀上的液压作用力和挡板弹性反力平衡时,滑阀便保持在这一开度上不再移动。
二.电液伺服阀的分类1 按液压放大级数可分为单级电液伺服阀,两级电液伺服阀,三级电液伺服阀。
2 按液压前置级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喷嘴挡板式,双喷嘴挡板式,滑阀式,射流管式和偏转板射流式。
3 按反馈形式可分为位置反馈式,负载压力反馈式,负载流量反馈式,电反馈式等。
4 按电机械转换装置可分为动铁式和动圈式。
5 按输出量形式可分为流量伺服阀和压力控制伺服阀。
三.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趋势1/新型结构的设计在20 世纪90 年代,国外研制直动型电液伺服阀获得了较大的成就.现形成系列产品的有Moog 公司的D633,D634 系列的直动阀,伊顿威格士(EatonVickers)公司的LFDC5V 型,德国Bosch 公司的NC10 型,日本三菱及KYB 株式会社合作开发的MK 型阀及Moog 公司与俄罗期沃斯霍得工厂合作研制的直动阀等.该类型的伺服阀去掉了一般伺服阀的前置级, 利用一个较大功率的力矩马达直接拖动阀芯, 并由一个高精度的阀芯位移传感器作为反馈.该阀的最大特点是无前置级,提高了伺服阀的抗污染能力.同时由于去掉了许多难加工零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可广泛使用于工业伺服控制的场合.国内有些单位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 北京机床研究所, 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也研制出了相关产品的样机. 特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出转阀式直动型电液伺服阀. 该伺服阀通过将普通伺服阀的滑阀滑动结构转变为滑阀的转动, 并在阀芯与阀套上相应开了几个与轴向有一定倾角的斜槽.阀芯阀套相互转动时,斜槽相互开通或相互封闭,从而控制输出压力或流量.由于在工作时阀芯阀套是相互转动的,降低了阀工作时的摩擦阻力,同时污染物不容易在转动的滑阀内堆积,提高了抗污染性能.此外,Park 公司开发了"音圈驱动(Voice Coil Drive)"技术(VCD),以及以此技术为基础开发的DFplus 控制阀.所谓音圈驱动技术, 顾名思义, 即是类似于扬声器的一种驱动装置, 其基本结构就是套在固定的圆柱形永久磁铁上的移动线圈,当信号电流输入线圈时,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线圈中产生与信号电流相对应的轴向作用力,并驱动与线圈直接相连的阀芯运动,驱动力很大.线圈上内置了位移反馈传感器,因此,采用VCD 驱动的DFplus 阀本质上是以闭环方式进行控制的,线性度相当好.此外,由于VCD 驱动器的运动零件只是移动线圈,惯量极小,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也没有任何支承,DFplus 阀的全部支承就是阀芯和阀体间的配合面,大大减小了摩擦这一非线性因素对控制品质的影响.综合上述的技术特点,配合内置的数字控制模块,使DFplus 阀的控制性能佳,尤其在频率响应方面更是优越,可达400Hz.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型直动型电液伺服阀在某些行业有替代传统伺服阀特别是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趋向, 但它的最大问题在于体积大, 重量重, 只适用于对场地要求较低的工业伺服控制场合. 如能减轻其重量, 减小其体积,在航空,航天等军工行业亦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另外,近年来伺服阀新型的驱动方式除了力矩马达直接驱动外,还出现了采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新型电磁铁等驱动结构以及光-液直接转换结构的伺服阀.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伺服阀的性能, 而且为伺服阀发展开拓了思路, 为电液伺服阀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2/新型材料的采用当前在电液伺服阀研制领域的新型材料运用,主要是以压电元件,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形状记忆合金等为基础的转换器研制开发.它们各具有其自己的优良特性.2.1 压电元件压电元件的特点是"压电效应":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会产生外形尺寸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形变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压电元件的主要材料为压电陶瓷(PZT),电致伸缩材料(PMN)等.比较典型的压电陶瓷材料有日本TOKIN 公司的叠堆型压电伸缩陶瓷等.PZT 直动式伺服阀的原理是: 在阀芯两端通过钢球分别与两块多层压电元件相连. 通过压电效应, 使压电材料产生伸缩驱动阀芯移动.实现电-机械转换.PMN 喷嘴挡板式伺服阀则在喷嘴处设置一与压电叠堆固定连接的挡板,由压电叠堆的伸,缩实现挡板与喷嘴间的间隙增减,使阀芯两端产生压差推动阀芯移动.目前压电式电-机械转换器的研制比较成熟并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它具有频率响应快的特点,伺服阀频宽甚至能达到上千赫兹,但亦有滞环大,易漂移等缺点,制约了压电元件在电液伺服阀上的进一步应用.2.2 超磁致伸缩材料液压与电气论坛超磁致伸缩材料(GMM)与传统的磁致伸缩材料相比,在磁场的作用下能产生大得多的长度或体积变化. 利用GMM 转换器研制的直动型伺服阀是把GMM 转换器与阀芯相连,通过控制驱动线圈的电流,驱动GMM 的伸缩,带动阀芯产生位移从而控制伺服阀输出流量.该阀与传统伺服阀相比不仅有频率响应高的特点,而且具有精度高,结构紧凑的优点.目前,在GMM 的研制及应用方面,美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处于领先水平.国内浙江大学利用GMM 技术对气动喷嘴挡板阀和内燃机燃料喷射系统的高速强力电磁阀, 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特性研究.从目前情况来看GMM 材料与压电材料和传统磁致伸缩材料相比,具有应变大,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力大等特点.世界各国对GMM 电-机械转换器及相关的技术研究相当重视,GMM 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已由实验室研制阶段逐步进入市场开发阶段.今后还需解决GMM 的热变形,磁晶各向异性,材料腐蚀性及制造工艺, 参数匹配等方面的问题,以利于在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运用.2.3 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SMA)的特点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将其在高温下定型后,冷却到低温状态,对其施加外力.一般金属在超过其弹性变形后会发生永久变形,而SMA 却在将其加热到某一温度之上后, 会恢复其原来高温下的形状. 利用其特性研制的伺服阀是在阀芯两端加一组由形状记忆合金绕制的SMA 执行器, 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来驱动SMA 执行器, 使阀芯两端的形状记忆合金伸长或收缩, 驱动阀芯作用移动, 同时加入位置反馈来提高伺服阀的控制性能.从该阀的情况来看,SMA 虽变形量大,但其响应速度较慢,且变形不连续, 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与传统伺服阀相比,采用新型材料的电-机械转换器研制的伺服阀,普遍具有高频响, 高精度,结构紧凑的优点.虽然目前还各自呈在某些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给电液伺服阀的技术发展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3/电子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液压与电气论坛目前电子化, 数字化技术在电液伺服阀技术上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在电液伺服阀模拟控制元器件上加入D/A 转换装置来实现其数字控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把控制元器件安装在阀体内部,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阀的性能,实现数字化补偿等功能.但存在模拟电路容易产生零漂,温漂,需加D/A 转换接口等问题.其二, 为直动式数字控制阀. 通过用步进电机驱动阀芯, 将输入信号转化成电机的步进信号来控制伺服阀的流量输出.该阀具有结构紧凑,速度及位置开环可控及可直接数字控制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在实时性控制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按常规的步进方法,无法兼顾量化精度及响应速度的要求.浙江工业大学采用了连续跟踪控制的办法,消除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获得了良好的动态特性. 此外还有通过直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阀芯来实现数字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或伺服阀结构改变等方法来形成众多的数字化伺服阀产品.随着各项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采用新型的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研制出机械,电子, 传感器及计算机自我管理(故障诊断,故障排除)为一体的智能化新型伺服阀.该类伺服阀可按照系统的需要来确定控制目标:速度,位置,加速度,力或压力.同一台伺服阀可以根据控制要求设置成流量控制伺服阀, 压力控制伺服阀或流量/ 压力复合控制伺服阀. 并且伺服阀的控制参数,如流量增益,流量增益特性,零点等都可以根据控制性能最优化原则进行设置.伺服阀自身的诊断信息,关键控制参数(包括工作环境参数和伺服阀内部参数)可以及时反馈给主控制器;可以远距离对伺服阀进行监控,诊断和遥控.在主机调试期间,可以通过总线端口下载或直接由上位机设置伺服阀的控制参数, 使伺服阀与控制系统达到最佳匹配,优化控制性能.而伺服阀控制参数的下载和更新,甚至在主机运转时也能进行.而在伺服阀与控制系统相匹配的技术应用发展中, 嵌入式技术对于伺服阀已经成为现实. 按照嵌入式系统应定义为:"嵌入到对像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它是在传统的伺服阀中嵌入专用的微处理芯片和相应的控制系统, 针对客户的具体应用要求而构建成具有最优控制参数的伺服阀并由阀自身的控制系统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如各控制轴同步控制),再嵌入到整个的大控制系统中去.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和控制系统对伺服阀的要求看, 伺服阀的自诊断和自检测功能应该有更大的发展. 结束语当前的液压伺服控制技术已经能将自动控制技术, 液压技术与微电子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成新一代的伺服阀产品.而随着电子设备,控制策略,软件及材料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电液控制技术及伺服阀产品将在机,电,液一体化获得长足的进步.四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程液压控制技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40 年,当时一位古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液压伺服系统――水钟. 然而在随后漫长的历史阶段, 液压控制技术一直裹足不前, 直到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才有一些重大进展.在二战前夕,随着工业发展的需要,液压控制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许多早期的控制阀原理及专利均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如: Askania 调节器公司及Askania-Werke 发明及申请了射流管阀原理的专利.同样, Foxboro 发明了喷嘴挡板阀原理的专利.而德国Siemens 公司发明了一种具有永磁马达及接收机械及电信号两种输入的双输入阀,并开创性地使用在航空领域.在二战末期,伺服阀是用螺线管直接驱动阀芯运动的单级开环控制阀.然随着控制理论的成熟及军事应用的需要, 伺服阀的研制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6 年, 英国Tinsiey 获得了两级阀的专利;Raytheon 和Bell 航空发明了带反馈的两级阀;MIT 用力矩马达替代了螺线管使马达消耗的功率更小而线性度更好.1950 年,W.C.Moog 第一个发明了单喷嘴两级伺服阀.1953 年至1955 年间,T.H.Carson发明了机械反馈式两级伺服阀; W.C.Moog 发明了双喷嘴两级伺服阀; Wolpin 发明了干式力矩马达, 消除了原来浸在油液内的力矩马达由油液污染带来的可靠性问题.1957 年R.Atchley 利用Askania 射流管原理研制了两级射流管伺服阀.并于1959 年研制了三级电反馈伺服阀.1959 年 2 月国外某液压与气动杂志对当时的伺服阀情况作了12 页的报道, 显示了当时伺服阀蓬勃发展的状况.那时生产各种类型的伺服阀的制造商有20 多家.各生产厂家为了争夺伺服阀生产的霸权地位展开了激烈地竞争. 回顾历史, 可以看到最终取胜的几个厂家, 大多数生产具有反馈及力矩马达的两级伺服阀.我们可以看到, 1960 年的伺服阀已具有现代伺服阀的许多特点.如:第二级对第一级反馈形成闭环控制;采用干式力矩马达;前置级对功率级的压力恢复通常可达到50%;第一级的机械对称结构减小了温度,压力变化对零位的影响. 同时, 由早期的直动型开环控制阀发展变化而来的直动型两级闭环控制伺服阀也已出现.当时的伺服阀主要用于军事领域,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伺服阀又被广泛用于航天领域,并研制出高可靠性的多余度伺服阀等尖端产品.与此同时,随着伺服阀工业运用场合的不断扩大,某些生产厂家研制出了专门使用于工业场合的工业伺服阀. Moog 公司就在1963 年推出了第一款专为工业场合使用的73 如系列伺服阀产品.随后,越来越多的专为工业用途研制的伺服阀出现了.它们具有如下的特征:较大的体积以方便制造;阀体采用铝材(需要时亦可采用钢材);独立的第一级以方便调整及维修;主要使用在14MPa 以下的低压场合;尽量形成系列化,标准化产品.然而Moog 公司在德国的分公司却将其伺服阀的应用场合主要集中在高压场合, 一般工作压力在21MPa,有的甚至到35MPa,这就使阀的设计专重于高压下的使用可靠性.而随着伺服阀在工业场合的广泛运用, 各公司均推出了各自的适合工业场合用的比例阀. 其特点为低成本, 控制精度虽比不上伺服阀, 但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先进的电子装置以弥补其不足, 使其性能和功效逼近伺服阀.1973 年,Moog 公司按工业使用的需要,把某些伺服阀转换成工业场合的比例阀标准接口.Bosch 研制出了其标志性的射流管先导级及电反馈的平板型伺服阀.1974 年,Moog 公司推出了低成本,大流量的三级电反馈伺服阀.Vickers 公司研制了压力补偿的KG 型比例阀.Rexroth,Bosch 及其他公司研制了用两个线圈分别控制阀芯两方向运动的比例阀等等五. 电液伺服阀运转不良引起的故障1 油动机拒动在机组启动前做阀门传动试验时,有时出现个别油动机不动的现象,在排除控制信号故障的前提下,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液伺服阀卡涩。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
电液伺服阀是一种电动液压控制元件,由电磁铁、阀芯、阀体、弹簧等部件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实现对液压执行机构的控制。
电磁铁是电液伺服阀的主要驱动部件,其内部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来控制阀芯的运动。
阀芯是电液伺服阀的核心部件,其运动决定了液压油流的通断和流量大小。
阀体则是阀芯的容器,通过不同的通道连接液压油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弹簧则是用来平衡阀芯和电磁铁之间的力量,维持阀芯的初始位置。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部件外,电液伺服阀还包括密封件、连杆、防护罩等辅助部件。
密封件用于防止液压油泄漏,确保电液伺服阀的正常运行;连杆用于连接电磁铁和阀芯,保证其运动的同步性;防护罩则是用来保护电磁铁和阀体,防止外界环境对其造成损坏。
总的来说,电液伺服阀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高精度控制元件,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 -。
电液伺服阀内泄漏测试方法

电液伺服阀内泄漏测试方法摘要:一、电液伺服阀内泄漏的概念与危害二、电液伺服阀内泄漏测试方法1.静态测试法2.动态测试法3.综合测试法三、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处理四、减少电液伺服阀内泄漏的预防措施正文:一、电液伺服阀内泄漏的概念与危害电液伺服阀内泄漏是指在阀门关闭状态下,液体从阀芯与阀体间隙中渗漏的现象。
内泄漏会导致系统压力下降、能耗增加,影响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行。
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故障。
因此,对电液伺服阀内泄漏进行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液伺服阀内泄漏测试方法1.静态测试法:通过测量阀门关闭状态下系统的压力降来判断内泄漏程度。
将阀门关闭,然后观察系统压力变化。
若压力下降较快,说明内泄漏较大。
2.动态测试法:通过观察阀门开度与流量的关系来判断内泄漏。
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阀门的开度,观察流量变化。
若流量波动较大,说明内泄漏存在。
3.综合测试法:结合静态和动态测试,对阀门在不同开度、不同压力下的泄漏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分析泄漏曲线,判断内泄漏程度。
三、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处理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泄漏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对于内泄漏严重的阀门,应更换阀芯、阀体等零部件,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后续阀门选型和设计提供参考。
四、减少电液伺服阀内泄漏的预防措施1.合理选型:根据液压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阀门结构和材料。
2.阀门制造:提高阀门加工精度,减小阀芯与阀体间的间隙。
3.安装调试:确保阀门安装正确,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泄漏。
4.定期维护:对液压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泄漏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xv dxv pLp Av mv 2 Bv K f [(r b) xv ] 0.43( ps pL )xv dt dt
pL
2
xv
均为变量,在 pL 0 处线性化:
d 2 xv dxv pLp Av mv 2 Bv K f (r b) K f xv 0.43Wps x 0.43WpL xv 0 dt dt
1
N 7
4
S
2
3
xf
9
10
12
xv
5
14 6
p0
13
弹簧对中式两级伺服阀
A B
ps
17 18
xf0
xf1
4
S N S
1
N
2
3 7 8
xf 2
16 15 5 6
xv ps
A B
p0
机械反馈两级伺服阀
第二节
力反馈两级伺服阀
一、永磁力矩马达
它是由永久磁铁、衔铁、控制线圈、导磁体、 弹簧管和非导磁体支架组成。力矩马达的输入电流 由电子伺服放大器给出。电子伺服放大器的输入端 为电压信号,其输出为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输入 力矩马达。
液压执行元件
反馈检测元件
力马达、力矩马达 电液 伺服阀
力或力矩——位移传感器(弹簧,弹簧管)
液压放大器(滑阀)
1.力矩马达
2.力-位移转换器
} 电机转换
3.前置级液压放大器
液压放大器 } 4.功率级液压放大器
二、工作原理
动画
三、电液伺服阀的分类
伺服阀可分为单级伺服阀 和多级伺服阀。
1、单级伺服阀
其传递函数方块图为
二、双喷嘴液压放大器
双喷嘴液压放大器作为力反馈伺服阀的前置级。 属于机构液压转换装置,将 x f 转换成 xv
1、流量方程
QLp K p x f Kcp pLp
2、连续性方程
V0 p dpLp dxv QLp Av Ctp pLp dt 2 dt
3、力平衡方程
力矩马达输出力矩小,为使 FR xv 减小,QL 受到 限制;定位刚度差,稳定性取决于负载。用于小 流量低压场合。 2、多级伺服阀 采用二级以上液压放大器。 伺服阀又可分为流量伺服阀和压力伺服阀( pL
与电流 i 成正比) 。
力反馈两级伺服阀
动铁式单级伺服阀
动圈式单级伺服阀
直接反馈两级伺服阀
2 v
v
s 1或Q0 Kv s 1v六、动态分析
开环传递函数为:
Kvf H v ( s) s 2 2mf s( 2 s 1)
mf
mf
七、静特性
QL CdW Kf K f ( r b) ic 1
( ps pL )
八、伺服阀的选择
根据执行元件所需要的 QL max及 pL max 计算伺服阀 的阀压降 pv 再根据 QL max 、pv 计算伺服阀样本 pvs
九、伺服阀使用注意事项
油管采用冷拔钢管或不锈钢管,管接头处不能用粘 和剂通常高压管流速<3m/s,回油管<1.5m/s,油 管 必须进行酸洗,中和及纯化处理,并用干净空 气吹干;
油管安装完后,在装伺服阀前,对油路进行冲洗;
油箱注入新油时,要加 5 的过滤器; 伺服阀的入口要设置 5 10 的过滤器。
五、力反馈伺服阀传递函数
Kt ( r b) K f Xv s s 2 2 mf Ic ( 1)( 2 1) K vf mf mf
1、当液压控制系统的频率较低时,可看成惯性环节; 2、当液压控制系统的频率较高时,可看成振荡环节。 工程上给出的伺服阀的传递函数如下:
Q0 2 s I Kv 2v
第十章 电液伺服阀
概
一、构成及用途
述
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元件、电液伺服阀 和液压执行元件构成。其中,电气元件作为系统 的比较环节、放大环节、校正环节反馈环节及信 号检测环节,电液伺服阀将输入的小功率电信号 转换成液压信号,并放大为大功率液压能给执行 元件带动负载运动。
动画
输入信号 电子部分
电液伺服阀
对以上各式取拉氏变换,可画出双喷嘴液压放大 器的方框图。
三、阀控缸
Y
为输出,以 X v 为输入,则:
QL Kq X v Kc PL
Vt QL AsY Ctc PL sPL 4 e AsPL ms2 Y
对以上各式取拉氏变换,可画出滑阀——液压缸 的方框图。
四、力反馈两级伺服阀的方块图
QLs 最后按样本给出的 pvs QLs 选伺服阀的规格。即:
3 1)供油压力 ps pLm 2
1 ps 3 pvs pv 计算 QLs QLm pv
2)阀压降 pv ps p
Lm
3)根据样本的 pvs QL m
4)选定伺服阀的电流 icm 根据 icm pvs QLs 查伺服阀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