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纺织品内容
生态纺织品标准

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制成的纺织品,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内容、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纺织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原材料方面,生态纺织品应选用天然有机纤维或经过环保处理的化学纤维,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或致敏物质。
在生产工艺方面,应采用节能、低碳、低污染的生产工艺,减少化学品使用,降低废水、废气排放。
在成品质量方面,生态纺织品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舒适性,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无刺激。
其次,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等。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生态纺织品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行业协会和企业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鼓励消费者选择生态纺织品。
同时,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生产工艺水平,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生态纺织品标准的执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消费者应增强环保意识,选择购买符合标准的生态纺织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生态纺织品生产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生态纺织品市场的监督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关注,共同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纺织品名词解释

生态纺织品名词解释
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
时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种纺织品。
其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采集、加工、染色和整理等多个环节。
生态纺织品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天然、有机或再生纤维,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的纤维;采用环保型染料和助剂,避免使用有害物质;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认证要求。
生态纺织品的优点在于:对人体健康无害,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使人穿着舒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可
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并且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生态纺织品包括有机棉、竹纤维、大麻麻、蚕丝等。
此外,在国际上也有一些专门针对生态纺织品的认证标准,如GOTS (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Oeko-Tex(环保纺织品标准)等。
总之,生态纺织品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健康的新型纺织品,具有很好的
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
《生态纺织品知识》PPT课件

《生态纺织品知识》PPT课件•生态纺织品概述•原料选择与可持续性•生产工艺与环保技术•产品检测与认证体系目•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策略•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录01生态纺织品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所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发展历程生态纺织品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健康、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生态纺织品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
采用环保原料如有机棉、竹纤维、麻纤维等。
生产过程环保减少或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采用环保生产工艺。
•产品安全健康: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环保性健康性舒适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采用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穿着舒适。
030201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健康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纺织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生态纺织品已成为时尚潮流和消费热点。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纺织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消费者认知提高随着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认知度的提高,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推动生态纺织品的快速发展。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生态纺织品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需求及前景展望02原料选择与可持续性棉花羊毛亚麻蚕丝天然纤维原料及其特点01020304透气性好,吸湿性强,适用于各类纺织品保暖性能优异,弹性好,适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吸湿性、透气性好,具有抗菌性能,适用于夏季服装、床品等质地轻盈,柔软光滑,适用于高档服装、床品等再生纤维原料及其优势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等)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后再生而成,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好,易染色等特点再生蛋白质纤维(如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以天然蛋白质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具有亲肤性、抗菌性、抗静电等特点评估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水、能源等资源消耗情况资源消耗评估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估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劳工权益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社会责任综合考虑原料生产、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等全过程的环境影响,对纺织品的可持续性进行全面评价生命周期评价(LCA )可持续性评估指标和方法03生产工艺与环保技术采用高效电机、变频器等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生态纺织品课件

生态纺织品课件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纺织品已经成为了时尚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纺织品的环保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生态纺织品的开发和推广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纺织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一、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纺织品,也称为环保纺织品,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最小化的负面影响,具备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安全无害等特点的纺织品。
这种纺织品的生产遵循“三减三控”原则,即减少能耗、减少排放、减少废弃物的数量,控制化学品使用、控制噪声、控制废水废气等,从而保障环境安全。
二、为什么需要生态纺织品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意到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传统的纺织品制造涉及大量的化学物质和能源,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损害工人和消费者的健康。
生态纺织品则具有更安全、更环保、更健康的特点,符合现代人们对于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三、生态纺织品的分类生态纺织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 根据生产原材料的标准,可以分为有机纺织品、天然纺织品和再生纺织品。
2. 根据生产过程的标准,可以分为碳中和纺织品、水印染色纺织品、电气纺丝纺织品、CO2染料染色纺织品等。
3. 根据产品性能的标准,可以分为防蚊虫纺织品、防紫外线纺织品、抗菌纺织品等。
四、生态纺织品的未来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态纺织品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特别是在动物福利、森林保护、碳中和等方面,生态纺织品可以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未来,生态纺织品还将继续发力,加强创新、提高品质、推广应用,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环保、可持续的未来。
总之,生态纺织品是现代纺织业的新趋势,其环保性、安全性和健康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广应用生态纺织品,共同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生态纺织品生态染整技术

生态纺织品是指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制成的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
内容:生产生态性,从生产生态学的角度,控制包括从纤维种植、养殖、生产到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自身不受“污染”;消费生态性,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纺织品中残留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处理生态性,从处理生态学的角度,控制纺织品可回收利用、自然降解、废物处理中其释放的有毒物对环境无害。
目前,生态纺织品主要指从生产生态学或人类生态学的要求出发,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产品。
其中又以后者占大多数,这类生态纺织品重点是控制如有害染料、甲醛、重金属、整理剂、异味等有害物质。
生态纺织品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产品不得经过有氯漂白处理。
2.产品不得进行防霉蛀整理和阻燃整理。
3.产品中不得添加五氯苯酚和四氯苯酚。
4.产品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气味。
有气味,则有残留物存在。
5.产品不得使用分解为有毒芳香胺染料的偶氮染料、可致癌的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
6.产品中甲醛、可提取重金属含量、浸出液PH值、色牢度及杀虫剂留量均应符合要求生态纺织品——这一理念或概念源于欧盟,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纺织品和日用消费品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从出现伊始就带有绿色壁垒的特性,它一方面限制了我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纺织产业的升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相关部门结合我国国情,从最基本的安全性能方面入手,制定了GB 18401标准,GB 18401标准中的考核项目都是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
1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源于1992 年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的“Oeko-T 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生态纺织品。
广义的生态纺织品又称全生态纺织品,是指产品从原材料的制造到运输,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回收利用和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即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都要符合生态性,既对人体健康无害,又不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纺织品课件(PPT3)

认证等,确保产品的环保性能。
生产工艺流程及优化措施
采用环保的生产工艺
如低温染色、无氟整理等,减少能源 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优化生产流程
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
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废水 达标排放;同时,加强水资源的循环 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精益生产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资源消耗。
生态纺织品课件(PPT3)
目录
• 生态纺织品概述 • 生态纺织品原料与生产工艺 • 生态纺织品性能评价标准及方法 • 生态纺织品应用领域及案例分析 • 生态纺织品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生态纺织品概述
Chapte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和生 产过程所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企业应对策略
提出企业在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下应如何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策略, 如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质量等。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Chapter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了生态纺织品的概念、特点和分 类,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 类型的生态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的标准和认证
分析了生态纺织品的市场现状和未来 发展趋势,探讨了生态纺织品在不同 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加深了对生态纺织品的认识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对生态纺织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其定义、分类 、生产工艺、标准和认证等方面。
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员们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了生态纺织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品质控制方法,为 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路径探讨
有关生态纺织品的定义

有关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从完整意义上看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含义:(1)原料资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3)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不会受到损害;(4)废弃以后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或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由于目前对生态纺织品的认定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各方的做法也千差万别。
以生态纺织品标志的发源地欧洲为例,目前通行的纺织品生态标志就达10余个之多,如E-co-label、Oeko-Tex标准100、Milieukeur、White Swan、Toxproof Seal、Eco-Tex、Gut、Clean Fashin和Comitextil等。
而推出这些标志的主体除了政府机构之外,更多的则来自于一些民间团体,如国际性的学术团体、消费者组织、环境保护机构、生产商、采购或零售商组织等。
因此,这些标志的科学性、权威性、影响力以及被接受的程度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品生态标签,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纺织品生态标签,在北欧、西欧、日本、美国已广泛使用(如德国的蓝天使、加拿大的枫叶、北欧的白天鹅等环境标志)。
Oeko-Tex Standard 100对使用该标签的纺织品的生态毒性物质的限量和相关指标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它是一套系列标准,所涉及的纺织品包括:标准101:服装面料标准102:服装辅料标准103:服装标准104:婴儿服装面料标准105:婴儿服装辅料标准106:婴儿服装标准107:地毯纺织品标准108:墙面纺织品标准109:家具纺织品及窗帘标准110:室内装饰纺织品标准111:毯子和填料标准112:床上织物标准113:褥子标准114:家用纺织品标准115:纱线标准116:皮革及其服装中国的环境标志图案是由绿色底色,中心是青山、绿水、太阳,周围有十个金色的环围绕组成。
生态纺织品标准

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生态纺织品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首先,生态纺织品标准应当包括对原材料的要求。
生态纺织品的原材料应当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如有机棉、竹纤维等。
同时,原材料的生产过程应当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生态纺织品标准应当对生产工艺进行规范。
生产工艺应当采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品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法规,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另外,生态纺织品标准还应当对成品的质量进行要求。
成品应当符合相关的环保、健康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如甲醛、重金属等。
同时,成品的色牢度、耐洗度等指标也应当符合相应的标准,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生态纺织品标准还应当考虑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环节。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等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节能减排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实施需要有相关的监督和认证机构进行监督。
这些机构应当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生态纺织品标准的有效实施。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对生态纺织品的认识,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共同推动生态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标准要求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推动生态纺织品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生态纺织品标准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纺织品内容1.生产生态性——从生产生态学的角度,控制包括从纤维种植、养殖、生产到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自身不受“污染”;2.消费生态性——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纺织品中残留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处理生态性——从处理生态学的角度,控制纺织品可回收利用、自然降解、废物处理中其释放的有毒物对环境无害。
目前,生态纺织品主要指从生产生态学或人类生态学的要求出发,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产品。
其中又以后者占大多数,这类生态纺织品重点是控制如有害染料、甲醛、重金属、整理剂、异味等有害物质。
2000年1月2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并开始实施《生态纺织品》标准,表明国家对服饰影响人体健康的关注。
生态纺织品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产品不得经过有氯漂白处理。
2.产品不得进行防霉蛀整理和阻燃整理。
3.产品中不得添加五氯苯酚和四氯苯酚。
4.产品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气味。
有气味,则有残留物存在。
5.产品不得使用分解为有毒芳香胺染料的偶氮染料、可致癌的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
6.产品中甲醛、可提取重金属含量、浸出液PH值、色牢度及杀虫剂留量均应符合要求。
生态纺织品论证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环境标志--德国的"蓝色天使标志"问世以来,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风行世界。
目前,已有近40个国家的政府推出了环境标志制度,如美国的"绿色签章制度"-,日本的"生态标签制度"等环境标志涉及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扩大到服务领域。
而纺织品环境标志主要以欧洲各国的标志为主,在世界纺织品市场上颇具领导作用。
近年来,世界纺织品市场上刮起了一股绿色之风,并对国际纺织品贸易趋势和生态纺织品的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带来了对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标志产品的标准较高,尤其对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另外,高额的申请费用也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环境标志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即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环境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对引导和促进纺织业向有利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环境标志产品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主题的新型的生产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应该倡导。
应该说,上述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都不全面。
实际上,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管理手段,在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以及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比拟的,这也是环境标志制度在世界风行的原因之一。
但由于种种原因,纺织品环境标志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本文对欧盟纺织品的环境标志作系统具体的介绍,并从经济、技术、贸易的角度对其作综合分析。
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也称生态标志、绿色标志,是由政府管理部门或独立机构和组织,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申请者颁发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
其中,生态标准是环境标志的核心。
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性商标,获得者可以将它贴在商品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生产、使用、处理等整个过程或其中某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促护理求。
环境标志制度执行自愿原则,即申请环境标志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生产者自主决定。
它是环境管理手段从"行政法令"到"市场引导"的产物。
环境标志通过市场因素中消费者的驱动,促使生产者采用较高的环境标准,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工艺,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环境标志的申请需经过严格的检查、检测和综合评定,经认可的委员会审定,签订特定的使用合同,交纳一定数量的使用费用后方可使用,其标志的所有权仍属于某一特定的认证委员会。
这与当今世界"绿色消费"浪潮冲击下,企业擅自对外宣称的"绿色公司"、"环保先锋"、"绿色产品"、"纯天然配方"等截然不同。
环境标志的授予有严格的标准,并需定期检查,标志的使用有一定的年限,逾期需再申请。
而有些公司自己宣称的"绿色",通常没有严格的标准和审核程序,一般是纯商业性的,目的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环保需求,获取利润。
这种"绿色"标志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欧盟各国的纺织品环境标志总体状况欧盟作为一独立体,有自己统一的环境标志,即Eco-1abel(生态标签)欧盟各成员国也都有各自的环境标志,大约共有10余种。
其中,以德国的环境标志最多,共有7种,涉及产品种类包括服装、地毯、纤维等。
其较有影响力的有oeko-Texloo、ToxProof;EcoTex等。
其他欧盟国家如荷兰、丹麦,北欧等国也都有各自的环境标志.这些标志有的表明最终产品上有害物质的限量低于特定的要求,符合人类生态学如Oeko-Texloo的要求;有的则表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从纤维培植或生产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整个生产链,都符合一定的环保要求,如Eco-1abelo本文主要对市场上较有影响力的几种标志作系统介绍。
主要标志介绍(1)Eco-1abel标志Eco-1abel由欧盟执法委员会根据策880/92号法令成立,自1993年颁布了首批关于洗衣机和洗碗机的标准以来,现产品已涉及包括纺织品如床单、T恤在内的12种。
标志如图l所示。
欧盟环境标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进行终生环保评估(1CA),即对其原材料、生产过程1产品流通、消费一直到最后废弃物处理各个阶段进行评价。
该方法是欧盟于1993年指定以LEIDEN大学教授为首的12个专家组研究制定而成。
Eco-1abel标志的申请、授予程序主要为:(1)欧盟执行委与有关各方磋商后,确定产品类别和每类产品的环境标准。
(2)每个成员国指定一个有关部门按欧盟的标准受理生产者或进口者的环境标志申请。
(3)环境标志申请需先经成员国有关部门批准(30天内)。
(4)申请批准后,申请者与成员国有关部门签定合同,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可使用该标志,成员国负责征收申请费和年度使用费。
(5)欧盟执行委通过"公报"公布产品清单,标志所授予的企业名称、授予国家等。
Eco-1abel标志可在欧盟十五个成员国的任一国内申请,并可在包括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在内的欧洲18国内使用。
1994年欧盟执行委委托丹麦制订了纺织品生态标准,并于1996年通过了床单和T恤标准。
根据欧盟执行委的规定,生态标准一般三年修订一次。
有关其他纺织品的生态标准目前正在讨论之中。
(2)Oeko-Tex标准100标志,Oeko-Tex标准100,首先是由德国海恩斯坦研究院和维也纳奥地利纺织研究院于1989年作为OTNloo提出的,到1991年底奥地利已有10家公司通过了该标准。
1990年该研究院成立了包括德国海恩斯坦(Hohenstein)纺织研究院1国际生态领域的研究和测试联合会在内的"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测协会"。
近年来,该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了13个组织机构,其标准也几经修改。
由于其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前MUT(Markenzeichen Umwelt6chonende Textilen"消费者和环境保护纺织品协会")标志和MST(Markenzeich Schadstof-fgeprutte Textilen)标志已相继放弃了原有的标志与其合并oOeko-Tex标准100原来只有纺织品上有害物质的标准,但MuT和MsT介入后,对生产过程控制将是该标志今后的发展方向。
Oeko-Tex标准100悠久的历史,使其在欧洲市场上的知名度很高。
申请该标志的企业日益增多,截止1998年9月,已有遍布世界各地700家公司的1400种产品获得了该标志。
现行的Oeko-Tex标准100标准将纺织品划为四类,即直接接触皮肤、不直接接触皮肤、婴儿用品、装饰用品。
(3)Milieukeur标志Milieukeur是1992年由荷兰Housing,PhysicalPlanning and Environment部和经济事务部共同创立的自愿环境标志计划,其中文意思是环境评论基金会。
该组织是一独立机构,由来自政府、消费者、环境组织、制造商、零售商组织等各方代表组成。
对纺织品的生态要求幸更强调公产付担(4)WhitG Swan标志White Swan标志,即白天鹅标志,是由北欧几个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于1989年实施的统一的北欧标志。
各种标志涉及的产品种类各环境标志所涉及的产品种类如表1所示。
各标志的标准汇编各环境标志的标准除了执行有关国家相关的法规还对重金属、杀虫剂、甲醛、五氯苯酚、某些偶氮染料等参数作了更严格的限制。
对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的综合评价环境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自出台之日起就引起各界人士褒贬不一的争论,作为国际贸易中敏感性商品纺织品的环境标志更是如此。
以下从经济、技术、贸易对其优缺点作综合评价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优点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环境标志制度本身。
首先,环境标志制度作为独特的环境管理手段,对于调动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法律、行政管理等强制性手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保证社会生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使环境效益反而得不到保证,市场机制本身也难以保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就是将行政的强制性与市场机制的引导性相结合,而环境标志制度正是这样的制度。
其次,它实行公开自愿的申请原则,平等地面向国内外厂商,这符合WTO的非歧视性、透明性、公开性贸易原则。
如欧盟的Eco-label标志、Oeko-Tex标准100等标志对产品类别、标准、评价方法、管理机构、申请程序、标志图形、标志费用及标志证书等某些剥色剂、阻燃剂、去污剂和拒水整理剂,以及一些后处理剂等。
染整纺织品上染料和助剂后处理残余的重金属离子在小剂量时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则对人体健康有害。
金属离子被人体吸收后,会在肝、骨路、肾、心及脑中沉积,当某器官金属离子沉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
儿童尤为如此,因为儿童对重金属有较高的消化吸收能力。
生态纺织品与纺织产品基本安全项目检测生态纺织品——这一理念或概念源于欧盟,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纺织品和日用消费品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从出现伊始就带有绿色壁垒的特性,它一方面限制了我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纺织产业的升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相关部门结合我国国情,从最基本的安全性能方面入手,制定了GB 18401标准,GB 18401标准中的考核项目都是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