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纺织品染整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讲义环保染化料

合集下载

纺织行业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

纺织行业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

纺织行业绿色生产与环境保护在当今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纺织行业的绿色生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在纺织行业的绿色转型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绿色生产的内涵绿色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纺织行业中,绿色生产涉及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设计、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

环保问题现状纺织行业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重灾区。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大量的水和化学原料被用于漂染、加工等环节,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染料残留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绿色生产实践为了解决纺织行业的环保问题,一些企业已开始尝试绿色生产。

例如,采用生物降解染料、使用节能设备、回收利用废水等。

此外,一些企业还通过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料,如有机棉、竹纤维等,来实现绿色生产。

政府政策与监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以规范纺织行业的发展。

政府还加大了对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绿色生产的优势绿色生产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同时,绿色生产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面临的挑战尽管绿色生产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纺织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还需加强;二是绿色生产成本较高,企业压力较大;三是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

纺织行业的绿色生产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共同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左右。

后续内容将分别从绿色生产技术的创新、绿色生产成本的控制、消费者教育与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纺织品环保技术与生产实践

纺织品环保技术与生产实践

纺织品环保技术与生产实践纺织品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其生产和消费量逐年增加。

然而,传统的纺织品生产工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包括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因此,纺织品的环保生产已成为当前纺织行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纺织品环保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纺织品生产实践中的环保措施。

环保技术在纺织品生产中的应用1. 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技术。

在纺织品生产中,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染料的环保选择、助剂的绿色化、能源的高效利用等。

例如,采用生物染料代替化学染料,可以减少染料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使用环保型助剂,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废物回收与利用技术废物回收与利用技术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纺织品生产中,废物回收与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废丝的再利用、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等。

例如,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实现无色无味的排放,或者将其中的有价值的物质提取出来,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将废丝进行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回收废旧纺织品,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节能减排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

在纺织品生产中,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的优化、能源的高效利用、生产过程的优化等。

例如,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通过能源的高效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生产过程的优化,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减少环境污染。

生产实践中的环保措施1. 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供应链中推行环保理念,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回收等各个环节,都采取环保措施。

在纺织品生产实践中,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的绿色采购、生产过程的环保控制、产品的绿色设计等。

例如,选择环保型原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通过产品的绿色设计,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产品的产生。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要点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要点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纺织产品因为出口量较大,在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中,相关方对企业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纺织印染企业一直是环境治理的重点企业,由于各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生产工艺、所用原料、染料及助剂的不同,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也不同,所以其环境因素的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课题。

只有根据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识别其重要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本文仅对纺织印染企业有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作出说明,主要针对纺织印染企业的技术特点而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品其主要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不同,控制方法也有区别。

现将其主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纺织印染企业的基本生产流程为:(一)印花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印花——整理——成品(二)染色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复漂——染色——整理——成品(三)漂白坯布——烧毛——退浆——煮炼——亚漂——氧漂——整理——成品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根据纺织印染企业生产的特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有5种表现形式(1)水体排放(2)废弃物处置(3)土地污染(4)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5)大气的排放1、主要水污染物在印染过程中的水体的污染物有退浆、煮练、丝光工序中的处理液中的酸、碱;漂白处理液中的盐性物质;染色工序中使用的偶氮染料、芳香胺染料、含氯芳香族染料;防皱、防缩、阻燃整理过程中采用的树脂、有机卤化物、甲醛;煮练过程中去除的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棉籽壳和色素;各工序施加的印染助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印花车间的滚筒雕刻废水含六价铬等。

由于不同工厂的产品不同,印染工艺和所使用染化料不同,废水产生的数量、污染物水质水量有较大差别。

主要有退浆和漂练污水、印染有色污水、含氯漂白造成的有机卤化物污水、化学后整理剂污水。

中国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作者:郑国锋马民涛1 李旭1 沈晓悦2摘要:目前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气和噪声。

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近几年纺织业对环境的污染。

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行业的污染治理现状作了简单介绍。

最后结合中国入世后纺织业遇到的新情况,针对其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从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两个层次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纺织行业环境问题绿色壁垒环境标志环境认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对优质纺织和服装产品需求增加的趋势,我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我国纺织和服装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具有很大的商机,但由于我国纺织业早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高能耗低产出的现象极其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相当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纺织行业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对纺织行业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1 废水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噪声三个方面。

废水是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纺织部门是一个用水量和排水量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近年来纺织工业废水排放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总量一般都在11亿t以上,在国内各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中约占6.5%,位于各行业废水排放量的前十位。

COD排放量约为30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5%左右。

其中废水相当一部分还是采取直排入海的方式,排放达标率除2001和2002年有所提高外,在此之前一直很低。

表1 1998-2002年中国纺织业废水排放情况年份工业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直排入海量/万t 排放达标率/%纺织业/万t占全国比例/%纺织业/万t占全国比例/%19981999200020012002110128121240132698 1366006.43 6.14 6.47 6.55 6.5936.96 36.12 38.46 24.93 27.154.625.22 5.46 4.10 4.65724094215571265759.4963.3877.9191.6193.80纺织废水主要包括印染废水、化纤生产废水、洗毛废水、麻脱胶废水和化纤浆粕废水五种。

环保型染料及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研究

环保型染料及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研究

环保型染料及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人们对着装和纺织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环保意识也在逐渐提高。

传统的染料在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环保型染料,以其对环境友好和质量稳定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对环保型染料及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环保型染料环保型染料指的是在染色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低于国家环保标准的染料。

环保型染料不仅不会造成水体、土地等环境污染,且在纺织品的应用上也具有良好的质量稳定性和卫生品质。

环保型染料主要分为两类: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由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提取而成。

它们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良好的抗光牢度等特点,在人类历史中被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天然染料的生产成本较高,色泽稳定性、均匀度和染色效果等方面相对较差,因此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合成染料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多个反应步骤制成。

与传统染料相比,合成染料具有完整的色谱和颜色系,染色效果稳定,颜色鲜艳,和良好的抗光牢度、耐水性等优点。

此外,合成染料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改良,以满足人们在染色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环保型染料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1、生态棉染色生态棉采用环保型染料,不添加无机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完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

在生态棉染色中采用的环保型染料可以提高棉花的色泽、均一性、亮度和柔软度,让织物呈现出更好的印花效果和舒适度。

2、环保型染料的应用于渐变印花渐变印花是纺织品常见的印花型式之一,传统染料的渐变印花需要多次染色和洗涤流程,而有害物质的排放也无法避免,将严重影响环保指标。

环保型染料在染色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可以一次性完成渐变印花,无需多次染色和洗涤,从而提高印花的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环保型染料在工业染色中的应用传统工业染色需要大量用水和染色剂,其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周围环境,对地区生态造成严重伤害。

生态纺织品染整工程概述

生态纺织品染整工程概述

生态纺织品染整工程概述摘要:生态纺织品染整工程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主要对生态纺织品染整工程进行了概述。

简要介绍了生态纺织品染整技术的特点,包括其更环保、节能、安全和可持续等方面的优势。

详细解释了生态纺织品染整流程,从物料准备到染色和后处理等步骤进行了说明。

同时,还介绍了该技术在纺织、服装和家居用品等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工艺流程;应用现状一、引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纺织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染整工艺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生态纺织品染整工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生态纺织品染整技术的特点、流程和应用现状。

二、生态纺织品染整技术的特点传统染整技术中所使用的染料和助剂等,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使用后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相比之下,生态纺织品染整技术通过运用新兴的绿色染料和助剂,在保证颜色鲜艳、柔软度好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应地,生态纺织品染整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生态染整技术更加环保。

其在染色过程中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这有利于减轻工厂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工人健康。

生态染整技术更加节能。

因为传统染整技术需要进行多次印制和洗涤,而生态染整技术则仅需一次印染和洗涤。

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因多次洗涤带来的各种资源消耗,从而保证了染整过程的高效性和节约性。

由于这一技术所用的原材料都是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所以他们不存在任何的放射性材料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使得经过生态染色的纺织品更加安全、舒适,符合当今人们对于精致生活方式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生态染整技术为纺织、服装和家居用品等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波及各个环节,从纤维到服饰每一步都可以严格把控,满足当代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需求[1]。

因此,其在未来将会有更加广泛应用,成为传统染整技术的替代品,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纺织品染整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环保染化料

第四章纺织品染整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环保染化料

变性淀粉的应用特点 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表现在: • 以天然淀粉为主要生产原料,易于生物降解。 • 可采用淀粉酶退浆,污染小。 • 退浆处理过程中水和能源耗用少。 由于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上浆性能和生态性质, 在纺织工业中应用较广。
(二)基因变性淀粉
1.荷兰ASP浆料是利用生物基因遗传工程培育出的 含有10%支链的马铃薯淀粉,经过四道特殊的化 学变性生产出的浆料,具有合成浆料的性能,又 保持天然浆料的优点,是最新一代的醚化类全支 链变性淀粉,具有如下特性: (1)对合成纤和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力,浆膜 强度高,柔韧性好。 (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剪切性。 (3)调浆方便,冷水即可溶解,与其他浆料混溶性 好,不分层。 (4)退浆方便,生物降解性好,无环境污染。 (5)浆纱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提高了织造效率。
几点说明:
• 对于含有过敏性染料的复配型染料,也应严格控 制。如分散黑EX-SF 300%是由C.I.分散橙76 (过敏性染料)、C.I.分散紫92和C.I.分散蓝291 复配而成。 • 部分活性染料对人体具有吸入过敏作用和接触性 过敏作用。ETAD在1991年公布了21只活性染料 属吸入过敏性染料,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这些染 料目前虽不属于禁用染料,但应引起重视。 • 吸入过敏作用是由于染料的粉状引起的,通过将 染料制成液状或颗粒状,就可克服这一弊病。如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开发出液状活性染料,90年 代开发出颗粒状活性染料。
(二)致癌染料 致癌染料是指未经还原等化学变化即能诱发 人体癌变的染料 。
(三)致敏染料 • 染料的过敏性是指某些染料会对人体和呼 吸器官引起过敏作用。对人体具有过敏作 用的染料称为致敏染料(或过敏性染料)。 染料的过敏作用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影响人 体的健康。 • 目前国际市场规定纺织品上致敏染料的含 量应控制在60ppm 以下。

纺织服饰行业的绿色生产和环保实践

纺织服饰行业的绿色生产和环保实践

纺织服饰行业的绿色生产和环保实践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纺织服饰行业也逐渐重视绿色生产和环保实践。

本文将从绿色纺织生产、可持续材料使用以及循环经济等方面,探讨纺织服饰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一、绿色纺织生产绿色纺织生产是指在纺织生产过程中,采取环境友好的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纺织企业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纺织生产。

首先,纺织企业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水排放。

通过改进染整工艺,提高染料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

采用新型纺织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纺织企业应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

废弃纱线、布料等纺织废弃物可以进行再加工,制成环保袋等再生产品。

同时,纺织企业还可以与废物处理企业合作,将废物与生态纤维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可持续材料使用可持续材料使用是指在纺织服饰生产过程中,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可再生性的原材料。

选择可持续材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纺织企业可以选择使用有机纤维原料,如有机棉、亚麻等,这些原料的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有机棉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残留,还可以促进农民的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可以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如生物基塑料等,这些材料在废弃后可以自然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和循环再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资源的消耗。

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将废弃物转变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纺织服饰行业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主要包括废弃物的再利用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首先,纺织企业可以采用回收再利用技术,将废弃的纺织物重新加工利用。

通过回收纺织废弃物,可以制成再生纤维,用于制造新的纺织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用浆料降解性能及现状
浆料
可溶性淀粉 羟甲基纤维素 海藻胶 聚乙烯醇(PVA)
BOD5(mg/L)
55 <5 <5 <5
CODCr(mg/L)
88 79 55 149
浆 变 PV 丙 其
料性 A 烯他




国 70 20 10 0 内 % % % 3%
国 74 11 12
二、环保型浆料
(一)变性淀粉浆料
• 到目前为止,真正毫无污染的绿色浆料尚未问世, 研制开发绿色浆料任重而道远。
环保型浆料的生态性要求
环保型浆料(绿色浆料)除应在性能和应 用上满足上浆的工艺和技术要求,还应满 足以下生态性要求: • 浆料中不含“环境标志”列出的禁用物质 • 浆料在上浆时不散发有害气体或残留有害 物质 • 浆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BOD5/CODCr>0.45。 • 容易退浆,退浆时能源和水的消耗少。
第四章纺织品染整生 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及环保染化料
二、染整废水排放量大、污染严重
• 染整废水的排放量很大:染整加工的废水 量约为用水量的60%~80%
• 染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而且危 害程度较高
• 染整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 1.纤维含有的杂质 2.染整加工所用的染化料
三、染整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程度
在纺织工业中应用较广。
(二)基因变性淀粉
1.荷兰ASP浆料是利用生物基因遗传工程培育出的 含有10%支链的马铃薯淀粉,经过四道特殊的化 学变性生产出的浆料,具有合成浆料的性能,又 保持天然浆料的优点,是最新一代的醚化类全支 链变性淀粉,具有如下特性:
(1)对合成纤和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力,浆膜 强度高,柔韧性好。
染整废水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危害程度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
危害程度 (级)
无机污染物
酸、碱、无机盐(阴离子及
易生物降解物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2
染料、荧光增白剂、聚丙烯酸酯类浆料、阻燃
染料和聚合物
剂、整理剂等
3
PVA、羊毛脂、变性淀粉、矿物油、芳烃基表
• 变性淀粉浆料是以玉米、马铃薯、木薯等 天然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法、物理 法或生物方法进行变性处理得到的产品。
• 变性淀粉的溶解性、粘度、粘合性、渗透 性等性能指标与原淀粉不同。
淀粉结构:
变性淀粉
第一代变性淀粉:通过物理方法(加热)或化学方法 (用酸或氧化剂)将淀粉大分子降解,以降低它的 聚合度、粘度,提高流动性。如糊精、酸解淀粉、 氧化淀粉。
§3 产品污染
• 染整加工中采用的一些染化料,特别是危 害性较大的染化料,会残留在纺织品上, 组成产品污染,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如生态纺织品禁用的染料、助剂等。
第四章 环保染化料
染化料是纺织品加工的主要污染源。 环保染化料是生态纺织品生产加工的关键。
§1 环保型浆料
一、概述 • 目前,纱线上浆的浆料主要有三大类:
• 新型基因育种得到的淀粉,可全部或绝大部分取 代PVA。如浆料组成为:
酯化淀粉
25kg
基因变性淀粉
50kg
丙烯酸浆料(含固量25%) 50kg
柔软剂
3 kg
• 采用上述浆液上浆的纺织品,退浆废水中CODCr 比PVA配方减少76%,BOD5比PVA配方减少33%, 废水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三)丙烯酸类浆料
淀粉(包括变性淀粉) 聚乙烯醇(PVA) 丙烯酸类(包括酸盐类、酰胺类、酯类) • PVA的化学需氧量很高,生化需氧量很低,很难 生物分解,属污染型浆料。PVA浆料造成的污染 严重,应尽量取代PVA浆料。 • 目前浆料已成为纺织行业较大的污染源之一。
为减少浆料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改变生产工艺,尽量减少浆料用量及废 水排放。如"两高一低"(高压、高浓、低粘) 的浆纱工艺,不仅能减少污染、降低能耗, 而且可以提高车速、织机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代变性淀粉:交联淀粉、淀粉醚、淀粉酯及阳 离子淀粉等一系列淀粉衍生物。
第三代变性淀粉:通过化学或高能射线辐照方法, 活化淀粉大分子,将低聚物作为一个“支链”接 枝到淀粉的大分子上。
变性淀粉的上浆性能
(1)外观色泽:除了糊精呈淡黄色外,其他变性淀 粉都呈乳白色,而氧化淀粉则更洁白些。
(2)粘度及其稳定性:变性淀粉较原淀粉的水分散 性要高,有些甚至呈水溶性。对于大多数变性淀 粉来说,浆液粘度的热稳定性都比天然淀粉好, 其中以交联淀粉的热稳定性最好。
(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剪切性。 (3)调浆方便,冷水即可溶解,与其他浆料混溶性
好,不分层。 (4)退浆方便,生物降解性好,无环境污染。 (5)浆纱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提高了织造效率。
2.美国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高支链马铃薯淀粉, 具有优良的特性,如糊状性、低凝沉性、高粘附 性、透明浆膜和物理机械性能好等。
难生物降解物质
面活性剂、阴离子和非离子柔软剂等
4
甲醛、N-羟甲基化合物、染色载体、阳离子
不能生物降解物
缓染剂和柔软剂、有机金属络合物等

5
§2 大气污染
• 污染物主要来源: • (1)染化料的配制:易挥发的化学药剂的
污染 • (2)生产过程的污染:某些染整工艺过程
会放出挥发性污染物质,如涂层加工、酞 菁染料染色、亚氯酸钠漂白、次氯酸钠漂 白等。
(3)粘附性:对于大多数变性淀粉来说,由于水分 散性和浆液的流动性提高,改善了粘着条件,故 所表现的粘附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4)成膜性:在变性淀粉中,除了接枝淀粉外,其 他各种变性淀粉的浆膜虽比天然淀粉柔韧一些, 但仍属于脆硬型。
变性淀粉的应用特点
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表现在: • 以天然淀粉为主要生产原料,易于生物降解。 • 可采用淀粉酶退浆,污染小。 • 退浆处理过程中水和能源耗用少。 由于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上浆性能和生态性质,
(2)研制开发绿色环保浆料。
绿色环保浆料概念
(1)浆料在生产、使用中对生态环境污染少或不污 染。如天然淀粉原料玉米、木薯、土豆等在生长 过程中未受杀虫剂、除草剂残留污染。
(2)在生产、使用浆料过程中及最终产品要有利于 人体健康,不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3)在生产、使用浆料过程中要节省能源、用水量; 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再生资 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