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电气接地方式论文
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一
,
引言
故 障 电流取 决 于 电力 系统 的 接地 电阻和 保 护接 地 线 P E 的接地 电阻于 发展 阶段 , 人们不 仅关注着 智能建筑 的使 用 安全 问题 , 更关注 着智 能建筑 电气保 护 与接地 问题 , 在 实 际的 电气 设计 过程 中 要切 实 的实现 电气保 护 与接地 。 本 文 以智 能化 建筑 电气设 计为 切入 点 , 通过 分 析讨 论各 种接 地 系统 , 提 出合 理的 实现 电气保 护与 接地 的相 关措 施 。
工 业 技 术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h no l o g y R e v i e w
啊
I
智 能 化 建 筑 电气 设 计 中 的 电气 保 护 与 接地
张 微
( 黑 龙 江省 西林 钢铁 集 团) [ 摘 要] 电气保 护与 接地 问题一 直都 是 建筑 工程 的重 点 , 本文 着 重探讨 智 能化 建筑 电气 设 计 中的 电气保 护与 接地 。 [ 关键 词] 智 能建 筑 ; 电气 保护 ; 接地 系统 ; 相 关 措施 中图分类 号 : T M1 2 1 . 1 .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5 ) 2 5 — 0 0 6 1 — 0 1
的分析 。
T N— C - S 系统 由两 个接 地系 统组 成 ,第 一个 接地 系 统为 TN — C 系
统 ,第二 个接 地 系统 为 T N— S 系统 ,以下 是对 两 个 系统 的具 体介 绍 。 ( 1 ) 所 谓 的T N —C 系统 , 又称 为三相 四线系 统 。 在T N— C 系统中, 中性 线
智能建筑电气保护及接地有效办法的探析

智能建筑电气保护及接地有效办法的探析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保护接地应用研究论文摘要: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电气设备运行保护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电气保护接地系统应取得普遍利用,文章就对几种电气保护接地系统设计利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几种接地系统接地就是将各类设备连接到大地的电气系统捉中,要求接地的设备主要包括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防雷装置等。
接地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设备正常有序的运转,电力系统能安全有效,最终保护利用者的人身安全。
(一)工作接地。
为了确保每一项电力系统都能正常稳定的工作,并取得工作目标,必需将其与大地链接,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或防雷设备接地等都是主要的接地项目。
每一种工作接地都有自己的功能,例如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它能保证电气设备三相系统中相线对地的电压不变,保证电压的平衡,有效预防了零序电压偏移,这对智能建筑电气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在接地时有效消除接地短路点的电弧,预防电压太高,而防雷设备接地就是为了更好的释放地面的雷电流。
(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
系统。
用电设备一般采取单独极地接地法,和电源接地没有电气上的联系。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可有效保证用电的安全性,还能提供基准接地电位,这种方式在低压公共电网供电、接地要求较高的精密电子设备和数据处置设备中常常利用。
该系统的主要危险来源于其保护接地的灵敏度低,若是接地时电流不足,就无法保证装置的正常运作,其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就会出现危险电位。
而将TT系统用放在智能建筑中,就需要大容量的漏电电流保护装置和电流保护装置。
系统。
电气设备系统的中性线(N 线)与保护线(PE线)是二合一的,通称PEN线,所有可漏电的部份均与PEN线相连。
这种系统安装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常常利用与三相负荷较平衡、单相负荷容量较小的工程中。
论智能建筑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统常用 于建筑物供 电来 自公共 电网的地方 。T T 系统的特点是 中性线 N与保护接地线 P E无一 点 电气 连接 , 眭| 即中. 接地与 P E线接地是分开 的。 系统 在正常运行时 , 管三相负荷平衡不 该 不 平衡 , 在中性线 N带电情况下 ,E线不会带电 。 P 只有单 相接地故障时 , 由于保护接地灵 敏度低 , 故 障不能及时切断 , 设备外 壳才可能带 电。 正常 运行 时的 T T系统类似 于 T - 系统 , 能获得 NS 也 人 与物 的安 全性和取 得合格的基 准接 地 电位 。 随着大容量的漏电保护器的出现 , 系统 也会 该 越来越作 为智 能型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但从 实 际情 况来看 , 由于公共 电网的电源质量 不高 , 难 以满足智能化没备的要求 , 以 r 所 r 系统很 少被 智能化大楼采用 。 l 5I T系统 I T系统是三相三线 式接地 系统 , 该系统 变 压器 中性点不 接地或经阻抗接地 , 中性线 N 无 , 只有线 电压(8v , 电压(2V , 3o ) 无相 20 ) 保护接地 线P 各自 E 独立接地。 该系统的优点是 当一相 接 地时, 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 系统可 以照常运行。 缺点是不能配出中性线 N 因此它 。 是 不适用 于拥 有大量 单相 设备 的智 能化 大楼
关键 词 : 平衡 ; 负荷 电位基 准点 ;N S 单点接 地 ; T —; 防静 电接地 ; 一接地体 统
l 接地系统分析 在建筑物供配 电设 计中,接地系统设计 占 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关 系到供 电系统 的可靠 性, 安全性。不管哪类建筑物 , 在供 电设计 中总 包含有接地 系统设计 。 而且, 随着建筑物的要求 不同 , 设备 的功能不 同, 各类 接地系统也相应 不 同 。尤其进入 2 世纪 , 的智能化楼宇 的出 1 大量 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 多新 的要求 。在常 用的几种接地方式中 , 哪一种能够适合智 能建 筑呢?下面分析 几种接地 系统 。 1 N C .T - 系统 1 T- N 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 四线 系统 , 系统 该 中性线 N与保护接地 P E合二为一 , 通称 P N E 线。 这种接地 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 , 线路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保护与接地设计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保护与接地设计摘要:文章介绍了智能化楼宇防雷方案、低压电气仪器仪表的接地方案和各设备设施的保护方案,以及在各种情况下,智能化楼宇的防雷方案、供电接地系统方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对电气保护和接地设计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智能建筑电气保护接地形式在智能楼宇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电器保护与接地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任何的建筑物中,接地系统总是整个供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建筑物智能化的提高,各种设备功能的增加,所要求接地系统也有相应的改变。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智能化楼宇的不断涌现,大量的智能设备被投入到智能楼宇的设计和建设中,就对电路系统的接地设计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实际电路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案和必要的接地方式对提高智能楼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1、智能化楼宇智能化楼宇:是现代建筑与高新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构成智能化楼宇的三大系统为:办公自动化系统(OA)、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在这三套系统中,由于其内部设备的多样性、复杂性就要求在电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才能确保整个系统高效、安全运转。
2、电气保护与接地设计在现代智能化楼宇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如火灾报警、消防控制联动系统、信息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安保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闭路广播电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布线系统。
在智能化楼宇电气与接地保护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防雷保护、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
2.1 防雷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雷电波侵入智能楼宇的形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感应雷;另一种是直击雷。
由于电子设备基本都在智能楼宇的内部,被直击雷直接击中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因此需要安装防护装置。
智能建筑物的电气保护与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物的电气保护与接地系统【摘要】近年来,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其中各种设备的接电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可靠运行有很大的影响,而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
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电气保护、电气接地类型、安全措施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mong them the grounding of all sorts of equip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and data reliability, with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buildings and all kinds of equipment function different, grounding system is different according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protection, electrical grounding types, and safety measures【关键词】智能建筑物电气保护接地系统Key Words: intelligent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前言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可将接地系统分为TN系统和TT系统。
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丰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
因此,智能楼字供电接地系统只能采用TN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保护接地有效方法

试论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的有效方法摘要:在建筑项目中,电气工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在建筑内部用户起着非凡的作用。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改革在新的形式下的演变,增加了电气保护施工的规定,并且大幅度的转变了接地系统的布置。
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建筑电气保证与接地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有效方法给用户以及建筑本身提供安全保障,并确保设施的持续运行,是接地的基本功能。
在供电设计中,会对所有形式的建筑物针对其不同型号规格而配备相应的接地系统设计。
然而,建筑设备的功能选型由于不同的建筑内部所用于的不同的自身需求,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对施工单位而言,务必要安排好全面施工方案。
根据实践经验,笔者具体阐述了现代智能化建筑选择的接地系统、电气保护方式等。
1 智能建筑电气接地防护1.1 tn-c系统三相四线系统也就是tn-c系统,此系统保护接地pe与中性线n 之间相互融合,又叫做pen线。
在此类接地系统中,由于其具有简单的线路连接的特点,三相负荷较平衡等方面有着广发的运用。
在智能化大楼内需要消耗的符合比例达,无法保持正常的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的荧光灯、晶闸管等会导致高次谐波电流。
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将会使中性线n上叠加,中性线n电压波动,造成电流变化过程中电流的不稳定性,最终无法完成中性点接地电位的稳定。
由于这些现象而导致的危害有很多:引起设备外壳带电,危害人身安全,对于确切的电位基准点的确定有一定困难,妨碍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操作。
由此得出,tn-c 接地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是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见图1)。
1.2 tn-s系统tn-s接地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系统,对应的配电设备都会设置在建筑内部。
这类系统的特点在于,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只会在变压器内部实现接地,而对于其它位置则不会出现电气连接。
中性线n属于带电体,而pe线则不会带有电荷。
该接地系统自身则带有了相应的电位基础,能够保持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行。
论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技术

论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技术1 接地系统的类型分析1.1 TT系统。
TT系统很少被智能建筑采用。
TT系统一般被称为三相四线接地系统,常用于来自公共电网的建筑供电。
TT系统的特点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
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荷平衡与否,在中性线N带电情况下,PE线不会带电。
但是因为公共电网的电源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智能化设备的要求。
1.2 IT系统。
IT系统不适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智能建筑。
IT系统被称为是三相三线式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无中性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保护接地线PE独立接地。
优点是:当一相接地时,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系统可以照常运行。
1.3 TN系统.(1)TN-C系统。
TN-C接地系统不适合做智能建筑的接地系统.TN-C系统属于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是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2)TN-S系统。
TN-S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
该系统完全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对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时,一般智能建筑都采用这种接地系统。
(3)TN-C-S系统。
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采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
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安全性,如果采取接地引线,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并且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那么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建筑的一种接地系统。
2 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2.1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分为TT系统、IT系统和TN系统三种形式。
各种接地形式的低压配电系统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和相关适用范围。
在选择低压配电系统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设备的特点及设备用电要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由于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设备等特殊设备都不允许断电,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损坏,极易出现接地故障。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系统设计

智能楼宇电气接地系统设计摘要:智能化建筑项目不断增多,其应用功能和使用性能越来越健全,先关设计人员应结合智能化楼宇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设计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接地形式,优化各个环节的接地设置,积极完善各种接地技术,保障智能化楼宇电气系统的可靠、稳定、安全运行。
本文主要对智能楼宇电气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智能楼宇;电气接地系统;设计方法1防雷保护接地近年来,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防雷保护接地对于保障建筑项目电气系统的安全性有着关键作用,所以智能化楼宇电气接地系统设计应特别注意做好防雷保护接地,利用接地装置将感应雷或者直接雷电流引入大地,避免发生雷击事故。
为了提高防雷接地应用效果,必须设置完善的接地装置,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盲目地进行接地电阻设置,多认为防雷效果主要由接地电阻决定,有效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然而避雷接地装置的电阻值越小,其也会引起快速散流,保持落雷物体较短的高电位时间,消除危险隐患,也会使得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不断减小。
但是经过实践和理论的证明,应特别重视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智能化楼宇中包含很多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
根据建成的智能化楼宇,其吊顶、侧墙、底板、顶板等位置几乎全部布满各种应用系统布线。
电气系统布线和电气设备是最怕雷击、抗干扰要求高而耐压等级低的部分,反击、串击、直击等会导致电气设备受到严重干扰或者发生损坏,所以应可靠、严密地进行智能化楼宇防雷接地设计。
同时,智能化楼宇电气系统接地应基于防雷接地系统,构建完整、严密的防雷系统,一般情况下,智能化楼宇需要按照一级防雷等级,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弱点系统,其防雷接地系统主要按照三级防雷等级进行设计,第三级防雷接地系统设置在弱电机房配电网,第二集防雷接地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电箱,第一级防雷接地系统设置在楼高低压配电。
其中,避雷器和避雷针在智能化楼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避雷器在设置时,其主要是利用专用地线引入大地,避雷针主要是利用建筑物钢筋或者铁塔引入大地,并且智能化楼宇屋顶上还可以合理铺设避雷带,采用25*4mm镀锌扁钢构成10m*10m网格,由针带组合接闪器作为避雷带的接闪器,避雷带和建筑柱头钢筋、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利用楼层钢筋、圈梁钢筋、柱头中钢筋将防雷系统和引下线进行连接,接地体和柱头钢筋进行连接,防雷系统和墙面金属构件进行连接,从而构成笼形的多层屏蔽防雷系统,不仅有效控制智能化楼宇电气系统的电磁干扰,而且避免楼内电气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智能化建筑电气接地方式
(清远市凯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00)
【摘要】电气接地是电气安全技术工作之一。
接地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身的安全。
因此,正确地选择接地方式及安装方法,也是电气工作的任务。
本论文概括介绍智能化接地系统的方式,并对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类型进行介绍,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电气接地;电力系统;智能化接地;保护类型
1 电气接地的基本概念
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到目前为止,接地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
不论是强电设备还是弱电设备,不论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不论是固定式设备还是移动式设备,不论是生产用设备还是生活用设备,也不论是发电厂还是用户,都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
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连接于接地体与电气设备之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接地线和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和接零
电气设备按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
接地和接零。
1.1 工作接地
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可靠运行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这种接地可直接接地或经特殊装置接地。
1.2 保护接地
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同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1.3 重复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作金属的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1.4 接零
将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的零线相连接,称为接零。
2 在智能化建筑楼宇中,常见的电气接地系统有以下几种类型
2.1 tn-c系统
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
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的由于荧光灯、晶闸管(可控硅)等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
使中性线n电压波动,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稳定漂移。
不但会使设备外壳(与pen线连接)带电,对人不安全,而且也无法取到一个合适的电位基准点,精密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可靠运行。
所以tn-c接地系统不能作为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
2.2 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
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采用tn -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
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在进户时共同接地后,不能再有任何电气连接。
该系统中,中性线n常会带电,保护接地线pe没有电的来源。
pe线连接的设备外壳及金属构件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始终不会带电.因此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人及物的安全性.同时只要我们采取接地引线,各自都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及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所以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型建筑物的一种接地系统。
2.3 tn-s系统
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
通常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进线采用该系统。
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 与保护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
中性线n是带电的,而pe线不带电。
该接地系统完
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只要象tn-c-s接地系统,采取同样的技术措施,tn-s系统可以用作智能建筑物的接地系统。
2.4 tt系统
通常称tt系统为三相四线接地系统。
该系统常用于建筑物供电来自公共电网的地方。
tt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 无一点电气连接,即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
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荷平衡不平衡,在中性线n带电情况下,pe线不会带电。
只有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保护接地灵敏度低,故障不能及时切断,设备外壳才可能带电。
正常运行时的tt系统类似于tn-s系统,也能获得人与物的安全性和取得合格的基准接地电位。
随着大容量的漏电保护器的出现,该系统也会越来越作为智能型建筑物的接地系统。
2.5 it系统
it系统是三相三线式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无中性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压压(220v),保护接地线pe各自独立接地。
该系统的优点是当一相接地时,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系统可以照常运行。
缺点是不能配出中性线n。
因此它是不适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智能化大楼的。
在智能化楼宇内,要求保护接地的设备非常多,有强电设备,弱电设备,以及一些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导电设备与构件,均必须采用有效的保护接地。
如果采用tn-c系统,将tn-c系统中的n 线同时用做接地线;或在tn-s系统中将n线与pe线接在一起,
再连接到底板上去;再或不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引线,而将直流接地直接接到pe线上;有的干脆把n线、pe线、直流接地线混接在一起。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接地要求的,且是错误的。
前面已经分析过,在智能化大楼内,单相用电设备较多,单相负荷比重较大,三相负荷通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中性线n中带有随机电流。
另外,由于大量采用荧光灯照明,其所产生的三次谐波叠加在n线上,加大了n线上的电流量,如果将n线接到设备外壳上,会造成电击或火灾事故;如果在tn-s系统中将n线与pe线连在一起再接到设备外壳上,那么危险更大,凡是接到pe线上的设备,外壳均带电;会扩大电击事故的范围;如果将n线、pe线、直流接地线均接在一起除会发生上述的危险外,电子设备将会受到干扰而无法工作。
因此智能建筑应设置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及普通建筑也应具备的防雷保护接地。
此外,由于智能建筑内多设有具有防静电要求的程控交换机房,计算机房,消防及火灾报警监控室,以及大量易受电磁波干扰的精密电子仪器设备,所以在智能化楼宇的设计和施工中,还应考虑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润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朱甫泉《接地故障的危害及防范》
[3]史永梅《电气设备安装、试验、检修与运行维护实务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