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1)

合集下载

社区护理第二章

社区护理第二章
社区护理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
一、原生环境与健康 二、次生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
一、社会因素与健康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三、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四、卫生服务与健康
学习目标
序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生活事件
开始恋爱 复婚 子女学习困难 子女就业 行政纪律处分 怀孕 升学就业受挫 晋升 入党入团 子女结婚 性生活障碍 免去职务 家属行政处分 名誉损失 中额贷款
LCU
41 40 40 40 40 39 39 39 39 38 37 37 36 36 36
(三)人口发展与健康
1.人口数量与健康 2.人口结构与健康
3.人口素质与健康
一、社会因素与健康(四)
(四)文化与健康
1.智能文化
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 健康。 2.规范文化 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影响人群健康。
3.思想文化
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作用于人群 健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33
34 35 36 37
失恋
婚外性行为 大量贷款 突出成绩荣誉 恢复政治名誉 重病外伤 严重差错事故
48
48 48 47 45 43 42
38
39 40 41 42 43 44
财产损失
退学 法律纠纷 好友亡故 收入显著增减 遗失贵重物品 夫妻严重争执

4.1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题是“生活方式与健康”,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通过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和心理调节等方面来提高健康素养。
首先,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借鉴,找出改进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互动游戏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乐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生活方式与健康”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生活方式与健康”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生活方式与健康”重点,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生活方式与健康”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心理调节与压力管理》:介绍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的方法,包括放松技巧、积极思考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调查与报告: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了解身边人的生活方式,并撰写调查报告,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健康教育小学1-6目录(1)

健康教育小学1-6目录(1)

一年级目录第一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第一课早睡早起身体好第二课读写姿势要正确第三课一日三餐有规律第四课认真吃饭不嬉闹第五课吐痰、咳嗽、打喷嚏,小事卫生要注意第六课不乱扔果皮纸屑第二篇: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第七课手足口病会预防第八课口腔卫生要注意,预防龋齿会刷牙第九课不要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第十课要上厕所及时说第十一课预防打针不害怕第三篇:心理健康与青春期保健第十二课同学都是好朋友第十三课见长辈,会称呼第十四课认识身体各部位第四篇: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第十五课注意游戏安全,远离危险游戏第十六课不要轻信陌生人第十七课交通安全要注意第十八课文具玩具的安全、卫生使用附:第十九课谨防甲型H1N1!二年级目录第一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第一课了解眼睛,保护视力第二课小小鼻子要保护第三课个人卫生要保持第四课少吃零食不挑食第五课营养食品有益健康第六课.多吃水果常喝水第二篇: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第七课开窗通风很重要第八课自己房间要整洁第九课保持厕所卫生第十课积极四害保健康第十一课广播操、眼保健操要坚持第三篇:心理健康与青春期保健第十二课不说脏话不骂人第十三课同学之间要尊重第十四课生命孕育小常识第四篇: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第十五课使用电器要注意第十六课远离野生动物,不与宠物打闹第十七课出门多注意安全第十八课会拨打求助电话(119,120,110)附:第十九课谨防甲型H1N1!三年级目录第一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篇第一课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第二课保护我们的皮肤第三课睡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第四课过期食物不能吃第五课归类清除生活垃圾第六课近视沙眼有诀窍第二篇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篇第七课预防肠寄生虫病有诀窍第八课呼吸道传染病其实不可怕第九课预防风疹办法多第十课. 接种疫苗好处多第三篇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第十一课了解生命,热爱生命第十二课成长需要体育锻炼第四篇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篇第十三课动物抓伤要重视第十四课鼻子出血别害怕第十五课简单止血有妙招第十六课游泳安全要注意第十七课药物不能乱服用第十八课发生火灾巧逃生附:第十九课谨防甲型H1N1!四年级目录第一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篇第一课保护我们的眼睛第二课食品卫生要注意第三课睡眠质量很重要第四课吸烟坏处多第五课不能乱用化妆品第二篇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篇第六课营养不良危害大第七课肥胖≠健康第八课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第九课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第十课传染病已经不可怕第十一课天气寒冷防冻疮第十二课预防狂犬病第三篇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第十三课了解人体的器官第十四课人体内脏的功能第四篇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篇第十五课游泳要防腿抽筋第十六课冰上游戏安全第一第十七课急救的技术(一)第十八课急救的技术(二)第十九课发生地震怎么办附:第二十课谨防甲型H1N1!五年级目录第一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篇第一课什么是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课暴饮暴食害处多第三课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第四课哪些食物不能吃第五课食品选购看仔细第二篇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篇第六课预防贫血方法多第七课红眼病不难防第八课预防疟疾好处大第九课血吸虫病如何预防第三篇心理健康篇与青春期保健篇第十课. 相信自己一定行第十一课少男少女的青春期第十二课学会测量脉搏、体温第十三课学习无烦恼第四篇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篇第十四课路上骑车安全常识第十五课熟悉危险标识第十六课网络游戏勿沉迷第十七课小心用电防触电第十八课电闪雷鸣防雷击附:第十九课谨防甲型H1N1!六年级目录第一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篇第一课饮食卫生要注意第二课荤素搭配要合理第三课配戴眼镜的小常识第四课吸烟喝酒害处多第五课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第六课赌博危害大第二篇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篇第七课预防肠道传染病第八课食物中毒的预防第九课预防伤寒与副伤寒第十课. 食用碘盐防碘缺乏病第三篇心理健康篇与青春期保健篇第十一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十二课男女生的小秘密第十三课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第十四课青春期的体育锻炼第十五课保护自己的声带第四篇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篇第十六课夏日炎炎防中暑第十七课预防煤气中毒的好方法第十八课烫伤外伤的自我处理附:第十九课谨防甲型H1N1!本书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精美16开,每册定价:8元。

国开形成性考核51704《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章节练习(1-5)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51704《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章节练习(1-5)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章节练习(1-5)试题及答案(课程ID:51704,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第1章健康与生活方式一、判断题题目:1、心血管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V)题目:2、健康等于无病,无病等于健康。

(X)题目:1、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有对应关系。

(X)题目:2、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而造成过度肥胖。

(V)题目:2、糖尿病不属于生活方式病。

(X)题目:1、酒后驾车不属于不良生活方式。

(X)题目:2、合理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V)二、单选题题目:3、对环境影响健康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妥的?(D)。

【A】:人口数量与结构对健康有影响【B】:社会制度对健康有影响【C】:社会经济对健康有影响【D】:疫苗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题目:4、影响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A】:行为生活方式【B】:卫生服务因素【C】:环境因素【D】:生物因素题目:4、C型行为模式与下述哪种疾病关系较为密切?(B)。

【A】:贫血【B】:肿瘤【C】:精神疾病【D】:冠心病题目:3、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包括:(B)。

【A】: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B】:自觉健康就不必体检【C】:控制体重【D】:有规律的早晨题目:3、下述哪种行为与慢性病的发病无关?(C)。

【A】:不良进食习惯【B】:吸烟酗酒【C】: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D】:高盐高脂饮食题目:3、A型行为模式与下述哪种疾病关系较为密切?(B)。

【A】:肿瘤【B】:冠心病【C】:精神疾病【D】:贫血题目:4、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行为:(A)。

【A】:患病后自己买药解决【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C】:平衡膳食【D】:适宜的身体锻炼题目:3、对慢性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

【A】:与传染病无关【B】:不能够完全治愈【C】:进行性的【D】:不能自然痊愈题目:4、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阐述不包括下述哪项?(A)。

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案

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案

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案提纲:导言:介绍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一、认识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1.1 青春期身体发育关键期1.2 青春期生理特征的影响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2.1 营养均衡的重要性2.2 合理的饮食结构2.3 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三、建立适量的体育锻炼习惯3.1 美好身体的保障3.2 理解适度锻炼的重要性3.3 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四、合理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4.1 高效学习的关键4.2 合理分配作息时间4.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规范使用电子产品5.1 电子产品对健康的影响5.2 控制使用时间5.3 注意合理使用姿势六、营造健康的心理状态6.1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6.2 主动面对压力6.3 建立积极的心态结语:总结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教案,呼吁重视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导言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教案对于中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因此,他们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教案,旨在引导和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认识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1.1 青春期身体发育关键期在青春期,中学生的身体开始迅速发育,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他们的营养需求也远远超过了其他阶段。

中学生的骨骼、肌肉、脏器等器官都在高速发育,这要求他们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1.2 青春期生理特征的影响青春期是中学生性征发育的阶段,孩子们会出现第二性征的明显变化,如身高的增长、体毛的增多等。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体形,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中学生需要通过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来适应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2.1 营养均衡的重要性中学生的身体和大脑都处于高速发育期,营养的供给对他们的发育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

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一、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第二节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医疗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扩大: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2.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三、三次卫生革命: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第三节社会医学的发展一、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二、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四节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一、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第一节医学模式的概念一、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第二章个人卫生人的行为

第二章个人卫生人的行为

3.服装。 个人服装平时应保持 清洁、美观、大方、大小合适。 运动时的服装应符合运动项目和 运动卫生的要求。冬季服装应轻 便保暖;夏季服装应宽松、吸汗 透气性能好,内衣、内裤应柔软; 运动鞋大小适宜、富于弹性;炎 夏在阳光直射下应戴遮阳帽。
4. 皮肤和牙齿卫生。 皮肤既是感觉 器官又是身体的保护器官。 5.饮食。
3、不健康的饮酒行为 问题性饮酒的危害很大。首先
是对个人健康方面,酗酒和慢性 酒精成瘾导致很多严重健康问题。 其次,酗酒和慢性酒精成瘾是一 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导致家庭 和社会不稳定和许多社会问题的 重要原因。
酗酒所致健康损害和社会问题可分急、 慢性两大类。急性的包括急性酒精中毒、 车祸、犯罪、斗殴、家庭不和等。慢性的 对健康主要损害有酒瘾综合征、酒精性肝 硬化、心脑血管疾患、免疫力下降、营养 不良、影响生育及后代健康等。
2.消除疲劳的措施。 合理的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好方式 锻炼结束后进行温水浴和局部热敷是简单易行
的消除疲劳方法 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 积极性休息如音乐欣赏、合理营养等是消除疲
劳不可缺少的措施 适当地选用一些药物是必要的。如维生素B1、
B6、B12、C以及刺五加、三磷酸腺苷(ATP) 等。
个人卫生内容
1.生活制度。稳定而有规律的 日常生活制度,对于增进健康
2.早锻炼。 早锻炼的目的在于 消除因睡眠留下的抑制状态,提高 机体各系统的机能活力,为一天的 学习、工作作好准备。中小学生应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晨起床后, 应进行早锻炼。早锻炼的内容可根 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做操、跑步 等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
3、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 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对 健康的总体危害程度已经位居非传染性疾 病的第三位。

第二章健康理念ppt课件全

第二章健康理念ppt课件全
1133
第二章 健康理念
三、运动要适量 1.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 2.如何监测自己的运动量 (1)测量脉搏。 (2)身体感觉。
1144
第二章 健康理念
四、最佳锻炼效果的时间 一天中运动的最佳时间是傍晚。
1155
第二章 健康理念
第四节 健康心理
一、健康心理的标志
(1)认知能力正常,没有精神性
认知障碍。
2288
5
第二章 健康理念
二、储蓄健康的方法 (1)储蓄利于健康的运动。 (2)存入健康的心态。 (3)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 (4)在健康的存折里存入一些健 康知识。
6
第二章 健康理念
三、亚健康 1. 猝死和亚健康 2.亚健康对号入座自测法 3.如何变亚健康为健康
7
第二章 健康理念
四、疲劳与健康 1. 疲劳毒素对健康的影响 2.生理性疲劳与病理性疲劳的区 别 3.经常疲倦的原因 4.疲劳自测 5.消除疲倦的11种方法
第二章 健康理念
二、完美健康五要素 (1)身体健康。 (2)情绪健康。 (3)智力健康。 (4)精神健康。 (5)社会健康。
1
第二章 健康理念
三、健康标准 1.医学模式标准 2.躯体健康指标 3.常用的生理指标 4.WHO提出的健康标准
2
第二章 健康理念
四、影响健康四因素 (1)生物学因素。 (2)环境因素。 (3)卫生服务因素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2244
第二章 健康理念
七、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1)体育运动有助于情感与情绪
的调节。
(2)体育运动有助于坚强意志品
质。
(3)体育运动有助于人际关系的
改善。
(4)体育运动有助于消除心理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尼古丁是一种毒性生物碱,它 会引起儿苯酚铵的释放,使吸 烟者的末梢血管收缩,收缩压 及舒张压上升,心跳变快,心 肌耗氧量上升,血糖上升 。 • 血管长期处在收缩状态,导致 血管硬化,管腔变窄,输送的 血量减少 。 • 一氧化碳也会损害血管内壁,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脂肪 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重血管阻 塞 • 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硬化后, 使心肌得到的氧供应减少,心 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导致冠 心病
吸烟造成的危害II—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疾病)
细胞的纤毛具有防止 尘土、微生物或分泌物 入侵的功能,而烟草的 烟将会破坏这些纤毛。 痰液及有毒物质不能排 除,同时增强黏液的分 泌,细菌容易繁殖。长 期刺激下,形成慢性支 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阻 塞,进一步可发展肺气 肿、肺心病 。
吸烟造成的危害III—循环系统
5.
6.
心脏病
脑血管病
47.2
39.0
6.61
5.46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病 内分泌.营养 和 代谢疾病
32.55
19.31
6.16
3.66
7.
恶性肿瘤
36.9
5.17
14.05
2.66
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 心脏病 中风 高血压 肺癌 糖尿病 骨质疏松 营养失调 溃疡病 食谱不当 ++ ++ ++ ++ ++ ++ ++ 酗酒 + ++ ++ ++ ++ + ++ 吸烟 ++ + + ++ + ++ 缺乏锻炼 ++ ++ ++ ++ ++ 精神紧张 ++ ++ ++ ++ ++ ++
3.不良疾病行为 •定义: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 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 行为。如:疑病、不及时就诊、不遵医 嘱。 -迷信行为:人们对生、老、病、死等自然现
象不能理解,便想象存在鬼神、上帝、命运等 超自然力量在左右人的生命,逐渐产生关于生 命的超自然信仰。正因为迷信将疾病归因于超 自然的东西,相信迷信的人往往在患病时不去 寻求医学的帮助,即明显影响人们求助于迷信 方法的治疗。用迷信方法“治病”,延误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促进健康行为
1.基本健康行为 •定义: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
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适 量睡眠和积极的休息 2.预警行为
•定义:指预防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时正确处
臵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 灾发生后的自救。
3.保健行为 •定义: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 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
吸烟造成的危害VII—对生育力影响
• 法国研究人员森特朗和瓦利梅森发现20— 40岁,一天吸烟是1—2包烟卷的男人,有 “明显的性行为衰落”现象。吸烟对脊髓 的神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使吸烟男人性欲 变弱,又由于吸烟能使血管收缩、痉挛, 引起末梢血循环障碍,有可能促使男性生 殖器勃起困难而导致阳萎 。 • 美国爱德华医学博士发现,吸烟导致血中 邻苯二酚胺的浓度升高,在经肾脏排泄时 返流到精索静脉,对生精造成危害 ,如果 患有精索静脉曲张,这种危害就更大。显 微镜检查还可见吸烟者的精子活力差,畸 形率高。 • 曾有人对17000名儿童进行了出生后7天、 14天、1年、4年、7年的系统观察,发现母 亲吸烟的儿童的生长发育低于不吸烟者。 其发生机理是因为烟草中的氰化物、一氧 化碳和尼古丁能使胎盘的血液灌注和血红 蛋白携带氧能力减弱。如果孕妇有吸烟习 惯,胎儿就经常处于缺氧和营养不良状态。
• • • •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已病逝,享年38岁 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健身猝死终年54岁 麦当劳CEO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 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 平均寿命10岁左右
--人的一生从胚胎开始到死亡的全过程, 几乎身体的每个时期的疾病都与生活方 式、不良行为有关: 胚胎时期 父母吸烟、喝酒:畸形和先天性疾病 出生后 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 婴幼儿时期 喂养不当、饮食不卫生:营养性贫血、
吸烟造成的危害V—其它易发恶性肿瘤
焦油是导致癌症的元凶每支香 烟含焦油20~30mg.。有分析表明, 焦油中约含有上千种有机和无机 的有毒化学物质,主要有多环芳 烃、酚、脂族类、吲哚、吡啶以 及霉菌毒素等。烟草在发酵过程 中以及在点燃时产生一种烟草特 异的亚硝胺(TSNA),是一类 极强的致癌物。此外烟草中含有 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钋最为 危险,它们可引起肺癌。香烟中 的有害物质还有苯并比,这是一 种强致癌物。还有金属镉、联苯 胺、氯乙烯等,它们都对癌症的 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烟 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 油)————就是说,它能在它 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 吸烟者任何部位都有发生癌的可 能。
唇癌
食道癌
喉癌
肾癌
膀胱癌
吸烟造成的危害VI—对胃病的影响
据研究发现,吸烟者溃疡病 的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2-4倍。 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约40% 可发生胃粘膜炎症。 吸烟引起 和加重胃病的罪魁祸首是尼古 丁,它能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 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使幽门 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使碱 性的胆汁易于返流入胃,以致 破坏胃粘膜,并且还可促使胃 酸分泌增多,抑制前列腺素合 成,从而使胃粘膜粘液分泌减 少。这些均可损害胃粘膜,导 致胃病。
2006年5月31日,是世 界卫生组织(WHO)发起 的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 主题是“烟草吞噬生命”。
吸烟者的概况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
1995年4月新加坡《联合早报》 上刊载了一篇文章,列述了一支 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如下: 丙酮 一种脱漆剂 氨 用以生产地板清洁剂 砒霜 剧毒品 一氧化碳 有害气体 DDT 杀虫剂,一种有机氯农 药 氰化氢 煤气中的毒素 萘 樟脑丸中的致命成分 焦油 只配用来铺马路的一种 臭味物质 尼古丁 杀虫剂
-这种反应可能外显也可能内隐 -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客体、环境、 手段、结果 -简示: 刺激 有机体 行为反应 S O R
2、行为的分类
•以是否与人们的健康或疾病有关: 健康无关行为(用左手吃饭还是右手吃饭?) 就医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 日常生活行为:危害健康行为 以致病类型为标准:A型、C型行为 •以是否成瘾为标准:成瘾和非成瘾性行为
4.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不仅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 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性乱 等行为。
3、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人的自然寿命有多长? 120岁 ! 0-60 第一春天 播种耕耘的春天 61-120 第二春天 金色收获的春天 为什么现实中病理死亡取代了生理凋亡?
触目惊心、英年早逝
二、吸烟、酗酒行为对健康的 危害
无烟日的来源I
15世纪,意大利航海 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 同时也发现了一种后来 风行全球的植物——烟 草。烟草是生长在南美 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 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 或做成卷烟吸吮。烟草 在全球盛行了200多 年,直到20世纪,人 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 人类的危害。
偻病
儿童少年时期
齿、砂眼 响
饮食、起居不合理:脊柱弯曲、龋 朋友的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
青少年
老年期
生活方式不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糖
尿病等
发发发发发
--无论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疾病,都与生 活方式存在不健康不科学的因素有很大关 系: 不及时增减衣服者:易感冒 养鸟、养猫、养狗:动物传染的疾病增多 同性恋、吸毒:艾滋病的传播 白领患糖尿病机会较高:
2.A、C型行为
•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复发率及 死亡率比非A型行为者高2倍以上 •快速反应:A型行为有什么特征? 进攻性 雄心勃勃 竞争性强 一心想到工作 缺乏耐心 时间紧迫感强
2.A、C型行为
•C型行为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 •快速反应:C型行为有什么特征? 内向、善思 安静 被动胆小、善克制 内在行为比外在行为丰富生动
注:++高度损伤;+危险;- 无直接关系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变化说 明了什么问题?
• 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取决于遗传和客 观条件,6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 和心理行为习惯。 • 1992年WHO报告,全球50%以上死亡 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WHO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 而是死于无知...
无烟日的来源II
• •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 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 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于1988年 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 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 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 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 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 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 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 为中国的无烟日。
吸烟造成的危害IV—中枢神经系统
• 香烟中包含的一氧化碳(CO), 则 对红血球有强烈黏附作用,阻 止它们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最 终导致身体的整个组织对氧气 吸收的减少 ,会使可利用的氧 合血红素下降,造成慢性氧气 利用不够,进而影响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 。 • 尼古丁会刺激你的脑部,释放 一些让你有快感的化学物质, 如果你没有及时吸烟,你就会 因脱瘾症而感到急躁 。 • 营养脑细胞的动脉血管硬化, 血管壁弹性减弱,可诱发脑血 管破裂出血,管腔变窄,甚至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导致 “脑中风”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 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焦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