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_臧海龙

合集下载

团岛,城阳,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团岛,城阳,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3,工艺流程图:
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升级后工艺流程图
4,具体工程改造流程:
一,增加污泥浓缩预缺氧池,将泥水进一步分离后再使浓缩污泥回流至厌氧区与进水混合进行厌氧反应。其目的是增加系统前端的污泥浓度,减少回流污泥流量,并控制硝酸盐进入厌氧区的总量。
二,对生物反应池进行改造,将原缺氧—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改造为优化型厌氧+多段缺氧-好氧工艺。
二沉池:自生物滤池流出的污水自流进入二沉池。团岛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与初沉池一样,采用平流式沉淀池,矩形,分12个格,二沉池位于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用于沉淀分离活性污泥或去除生物膜法中脱落的生物膜,是生物处理工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消化池:初沉池污泥经泵提升上来后进行重力浓缩,减少了磷释放的机会,也避免了剩余污泥浓缩过程中的污泥上浮。
娄山河污水处理厂
1,工厂概况:
娄山河污水处理厂主要为李沧区及白沙河以南城阳区一部分服务,服务范围南临李村河流域,北至白沙河,西至胶州湾东岸岸边,东至崂山水库,服务面积66.0km2。一期总投资约2.5亿元,设计出水水质为二级标准,升级改造工程在厂址西侧新增用地11975平方米,利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附属建筑物,通过在原A/A/O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造,选用OAMSAO工艺,总投资1.2亿元,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
2,处理工艺的选择:
SBR工艺: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SBR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SBR法的特点:
1,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设备少、节省投资。由于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其设备,一般情况不设调节池。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工程工艺方案及设计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工程工艺方案及设计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工程工艺方案及设计白月芬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41 概述青岛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南部,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轻工港口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城市和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使青岛市形成著名风景旅游和避暑疗养胜地,为保护旅游资源,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青岛市已被国家定为黄、渤海污染防治的重点城市。

青岛市有五大排水系统,即娄山后排水系统、李村河排水系统、海泊河排水系统、团岛排水系统和青岛路以东排水系统。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团岛,即原团岛污水处理厂西北侧的规划填海区,占地面积10公顷。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主要是解决团岛排水系统—青岛市市南区西部(即老市区和市中心区)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改善和治理污水对胶州湾的严重污染问题。

该工程收水面积为5.6 km2,服务人口为26万人,工程建设规模为10万m3/d。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工程是第一批德国政府赠款项目,赠款总额为2500万德国马克,属青岛市及山东省重点工程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423万元,其中利用德国政府赠款2500万德国马克,折合人民币8275万元,国内自筹配套资金24148万元。

本工程设备供应商的确定、土建施工单位及设备安装单位的确定均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招投标方式进行。

受青岛市市政总公司和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本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1991年4月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省、市两级专家会审。

1992年至1993年德国政府派遣专家和官员对该项目进行了技术和经济评估,污水处理工艺由两期实施的两段法A+A2/O改为一期一步到位的一段法A2/O。

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进行了项目的初步设计及设备招标书的编写与发售工作,共有7家外国公司参与投标,经过评标、技术谈判、商务谈判三个阶段认真细致的工作,选出了中标公司,并报国家外经贸部和德国政府批准,最终由德国普鲁士革·诺尔(Preusag-Noell)公司中投,并成为进口设备的总供货商。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设计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设计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设计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污水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也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的必要手段。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作为青岛市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之一,扩建工程的设计意义重大。

一、工程背景青岛市位于中国东海岸,是山东省省会,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目前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因为处理设施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废水排放量,因此必须进行提标扩建工程设计。

二、需求分析1.提标需求:根据国家环保政策和青岛市相关文件规定,污水处理厂应符合Ⅳ类标准,即处理后的废水能够用于农田灌溉和环境保护地区的景观水。

因此,扩建工程的设计应确保处理效果满足Ⅳ类标准。

2.扩建需求:根据市政府对青岛市未来十年的城市规划,预测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为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应考虑适当扩大处理能力。

三、设计方案1.技术选型:针对提标和扩建需求,选择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例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组合工艺。

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保证出水达到Ⅳ类标准。

2.设施布局:根据现有厂区的场地条件和用地限制,合理布置新设施。

优化设施的布局,减小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考虑工艺设备的布局,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方便进行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3.处理能力:根据未来十年的城市规划,预测废水排放量的增长趋势,确保新设施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

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的工程扩建和设备更新。

四、成本控制为了保证工程的可行性,需要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1.选用经济实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避免过分追求高端和豪华,降低建设成本。

2.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通讯线路的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大直径排海管道施工技术

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大直径排海管道施工技术

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大直径排海管道施工技术工程技术大队姜旭摘要:目前,海洋管道中,多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居多,而大直径污水排海管道在我国沿海地区使用较少。

其中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DN1800、δ=20mm的大直径厚壁钢管更为少见,全国同类工程中可借鉴经验少,施工难度较大。

在施工中,本文作者综合多年施工经验,将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法——“牵引法”加以改进,使用气囊将管道封堵,并用气囊助浮,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用岸置卷扬机及自航驳牵引管道下水,并下沉安放至指定位置。

该方法经本工程多次溜放经验证实可行,较其他施工方法有较大优点,施工工艺较成熟,成本节约明显,安全系数较高,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直径卷扬机牵引法挖泥船溜放正文:1工程概况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海工程,海域管道为DN1800mm、δ=20mm 的大直径钢管,总长为518米。

管道前端60米为扩散段,含DN=600mm、δ=18mm 的上升管6根。

本工程区域内,海水深度受潮汐影响大,水深0.5-3.0m,海岸一线退潮后为滩涂,受岸边灰坝长年泄露影响,滩涂淤泥平均深度为2.2米。

主要影响风向为西南风,施工期为2008年4月-8月,期间风力较为平缓,未对本工程造成较大影响。

2施工工艺2.1沟槽开挖因本工程受潮水影响较大,退潮后为滩涂,所有船只搁浅,无法使用挖泥船开挖沟槽。

故本工程采用自航驳配长臂挖掘机的方法进行沟槽开挖。

图一海域挖泥2.1.1开挖前熟悉设计图纸的设计志图,水文资料、水流资料、地质资料,复测原海泥而标高。

2.1.2沿沟槽边线设置纵横导标,设置中心标及边标各四组,并在岸边远端设置岸标一组,用于挖泥中操作人员核对沟槽位置。

2.1.3挖泥时,将自航驳沿沟槽中线纵向停驳,并带紧销缆,以防开挖时,船驳运动。

待潮水退至半搁浅状态时,即可进行开挖,开挖中岸上工作人员及时观测开挖位置,随时观测潮位并与操作人员保持联系,以确保开挖沟槽的宽度和深度。

青岛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图

青岛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图
日 期签 署专 业300075009000054600300305035000300300120003003005002504001800270020003003003001005063506300400500600012000500350051003700500300040019850123002250055000187005490061600405046502280049501000400010007003007003003001000150015003503504001300940018000180009200670013700137001370068001500750750750750750750670013700137001370068007507509400180001800092001200120015001000170025040501100800490050090014008001200500240030017502002300200175030031001500185055012001200100012001500150015001500150015001800180063501200180018001800180010004006001200300197003001445040018600400300050030015000300150003005850300585030024000300600040015009850985099259925180018001800180065003509600134001355050001500300150017501950550013900595030015005000400040003503503501300307519258008050100150400700040062501330013501300125013506200400

某河道治理初步设计方案

某河道治理初步设计方案

1综合说明1.1绪言1.1.1流域概况墨水河为“淮涉”与“墨水”两河的通称。

墨水河有两处发源地:主源出于城阳区惜福镇的标山、二标山、三标山一带,经棉花、楼山、演礼村,通过书院水库进入即墨市的团彪水库,出库后经西南贡、前北葛村、官庄至前留村;另一源称留村河,源于即墨市石门乡莲花山西南麓一带,流经留村乡的西九六夼附近,绕过天井山至即墨县城关的前留村,两源在前留村汇流后经刁家烟霞、中障村、即墨市城关折向南经大韩村、城阳区西城汇、皂户村注入胶州湾。

全长42.2km,流域面积392.9km2(含洪江河),平均干流坡降0.002m/m。

1.1.2墨水河历年治理情况自1999年以来,青岛市和即墨市、城阳区政府多次对墨水河进行治理,现已完成河道护岸砌筑61.15km(左、右岸合计),新建改建拦河、跨河构筑物15座,铺设截污干管54.11km,工程总投资42573万元。

其中:1999年~2002年,即墨市对墨水河即墨城区段进行了综合治理,护岸砌筑26.20km,铺设污水管道12.0km,项目总投资8257万元。

2005年2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决定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分期治理。

一期工程2005年5月开始实施,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12.41km,护岸砌筑8.48 km,新建、改建桥梁2座,铺设截污干管24.49 km,工程总投资8725万元。

2006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二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护岸7.49km(左右岸合计),新建拦河、跨河构筑物6座,铺设截污干管17.62km。

工程总投资9956万元。

2007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三期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清淤、拓宽、护岸8.78km(左右岸合计),新建拦河、跨河构筑物4座。

工程总投资7435万元。

2008年3月,青岛市审查批准了《青岛市墨水河综合治理四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离心泵改造与实践

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离心泵改造与实践

大,减少了泵内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致使时常提升检修。

(3)无备用泵使用问题 进水离心泵叶轮磨损严重(见图1),流量减少,效率降低,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无备用泵使用,无法满足流量要求,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四、原因分析(1)粗格栅截污能力有限 进水离心泵处在粗格栅的后端,粗格栅的间隙为20mm ,很多纤维、条状、木质杂物从粗格栅的缝隙中进入到进水泵房中,杂物进入离心泵蜗壳中,造成叶轮堵塞频繁和磨损严重。

(2)叶轮结构存在弊端 离心泵采用的是C 型叶轮,是动静环相配合的结构。

动环固定在叶轮的下端,静环固定在蜗壳内侧,运行时动环高速旋转,因动静环之间的间隙过小,无法让稍微大的杂物通过,从而有杂物缠绕在动静环的间隙之间,使泵运行过载,电动机过电流停机。

(3)叶轮磨损引起动平衡失效 离心泵受自控系统控制保持恒定液位运行,因泵的效率变低,造成泵频繁起动用于满足液位控制的要求;进水杂物和纤维进入蜗壳内动静环的间隙之间不易排出,以及叶轮自身锈蚀磨损严重,造成叶轮偏心运行,致使轴承磨损,上下机采用Flgyt 立式潜水离心泵,经过9年的连续运行,离心泵的出水流量明显减少,效率大幅降低,水泵的叶轮、机械密封和轴承磨损严重,且运行期间多次发生叶轮蜗壳内堵塞,泵过载和过电流保护跳闸频繁,对进水井液位的控制和维护维修带来了很大问题。

经过对故障原因的多次分析并研究相似泵的结构和性能,改造了离心泵的叶轮部分,达到了理想的运行效果。

二、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1.概况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地处娄山河下游入胶州湾口处,环湾路西侧,于2008年6月正式通水运行,项目经过一期、二期的建设,目前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万m 3/d ,服务面积为66.0km 2,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2.污水工艺流程城市污水经市政管网进入厂区预处理区,污水通过粗格栅后由进水离心泵提升,流入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经过初沉池流入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工艺为改良的A/A/O 工艺,经二沉池流至提升泵房,混合配水池,高效沉淀池和滤布滤池,经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进入加氯接触池杀菌消毒后最终流进胶州湾。

即墨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即墨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即墨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设计2.胶州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即墨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改造前相关情况和问题,然后重点对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的总体方案、主要构筑物工艺设计、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运行效果及经济效益可以看出,本扩建及升级改造项目很好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相关设计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扩建;升级改造;工艺设计配;运行效果1工程背景即墨区西部污水处理厂服务于即墨区西部及大信镇,服务面积约72km2,进水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占比约为6:4。

一期工程占地约3.73公顷,设计规模为3.0万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于2012年建成并投产,尾水排入西龙王河,地表水功能区划为Ⅴ类水体。

改造前一期工程夏季实际平均进水量约为3.7万m3/d,已超负荷运行。

一期工程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初沉池+生化池(A/AO+MBBR)+高密度沉淀池+接触消毒池+提升泵房、转盘滤布滤池”的工艺流程。

2工程总体方案2.1工程目标1、工程规模。

根据即墨区排水规划及一期工程实际进水量,污水厂总规模需从3.0万m3/d扩建至8.0万m3/d。

2、水质目标。

本工程尾水排放至洪江河的支流西龙王河,根据《青岛市水功能区划》洪江河为V类水体。

因此本工程出水中COD Cr、BOD5、TP、NH3-N指标执行V类水标准,其余指标执行一级A标准。

2.2工程重难点分析1、土地限制条件。

除可用土地面积小外,二期扩建工程西侧青银高速公路、南侧西龙王河和横穿该区域的220KV高压走廊的限制和挤压,导致实际可利用土地面积大幅度缩水。

为了工程顺利落地,需协调交通部门统筹西侧高速防护绿地,协调水利部门重新规划和整合西龙王河厂区段,协调电力部门重新布置高压走廊,通过土地整理等综合手段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

2、统筹污泥处置中心建设。

为了彻底解决即墨区污泥处理与处置,本工程一期厂区内需统筹预留300t/d (含水率80%)污泥炭化工程用地,使得本就紧张的土地面积雪上加霜,同时还需统筹布置污水及污泥系统的水、泥、气及其他配套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娄山河污水处 理 厂 一 期 工 程 设 计 规 模 为 10 万 m3/d。2009 年 实 际 运 行 中 月 平 均 进 出 水 水 质 如 表1所示。从表 1 可 以 看 出,娄 山 河 污 水 处 理 厂 经 一期建设后其出水水质已达到原设计要求,即《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二 级 标 准 。 1.2 原 有 工 艺 运 行 状 况 分 析
(4)在 原 第 6 格 缺 氧 池 增 加 进 水 闸 门 及 配 水 堰 ,增 加 插 板 闸 8 套 ,确 保 一 段 、二 段 原 水 分 配 。
(5)依工艺需要,新增隔墙,部分 盘 式 微 孔 曝 气
3 6 给水排水 Vol.37 No.3 2011
器需改造。 2.2.3 二 沉 配 水 井 及 污 泥 泵 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 突出。 为改善和恢复山 东 省 半 岛 流 域 河 流 的 生 态 功 能,确 保流域水环境 安 全,青 岛 市 政 府 在 2009 年 8 月 14 日召开了青岛市 节 能 减 排 专 项 会 议,会 议 重 点 提 出 所有处理后水排 入 胶 州 湾 的 污 水 处 理 厂,其 出 水 标 准需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 排放 标 准》一 级 A 标 准, 因此需要对原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 1 污 水 处 理 厂 现 状 及 改 造 要 求 1.1 现 状 处 理 水 量 、进 出 水 水 质 及 工 艺 流 程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 优化型厌氧+多段缺氧-好氧工艺 深度处理
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位于娄山河下游入胶 州湾口处,规划建设总污水处理规模 为 20 万 m3/d, 分期 建 设。 其 中 一 期 处 理 规 模 10 万 m3/d 已 于 2008年底建成通水。污水采用 分 点 进 水 倒 置 A2/O 工艺,污泥处 理 采 用 浓 缩 脱 水 后 外 运 处 置。 原 出 水 标准执 行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GB 18918—2002)中 的 二 级 标 准 。
本工程新建污 泥 浓 缩 预 缺 氧 池 2 座,通 过 对 外 回流污泥进行浓缩,减少外回流污泥量,增大生 物 反 应池实际停留时间。污泥浓缩预缺氧池共分两格, 水深8m,预浓缩段 和 缺 氧 段 停 留 时 间 均 为 0.5h。 可以将污泥浓度从8g/L 提高至18~20g/L。浓缩 段上部设置有上 清 液 收 集 槽,上 清 液 流 量 通 过 该 槽 收集后进入生 物 反 应 池。 污 泥 经 浓 缩 后 进 入 缺 氧 池,缺氧池内设置有浮筒搅拌器,通过搅拌保持 池 内 污泥始终处于完全混合状态。出泥通过轴流泵输送 至生物反应池。 2.3 深 度 处 理 工 艺 设 计
通过对娄山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分析及计 算,进水的 BOD/COD=0.5,属 于 可 生 化 性 较 好 的 污水。同 时 其 BOD/TN 及 BOD/TP 值 均 较 高,故 本工程宜采用具有脱氮除磷的活性污泥法作为总的 污水处理工艺。
结合已建反应 池 的 结 构 及 现 场 用 地 情 况,本 工 程采用一种优化型厌氧+多段缺氧-好氧工艺作为 本次设计的主 体 工 艺。 该 工 艺 以 MUCT 工 艺 机 理 为基础,其优势 就 是 可 以 在 少 量 改 动 已 建 反 应 池 土 建 的 前 提 下 ,通 过 在 外 部 增 加 一 座 停 留 时 间 仅 为1h 的污 泥 浓 缩 预 缺 氧 池 即 可 实 现 出 水 总 氮、氨 氮、 BOD5 等达到一级 A 出 水 标 准。 其 工 艺 流 程 如 图 1 所示。
原有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构筑物大部分运行良 好,出水水质 均 达 到 一 期 工 程 设 计 标 准。 但 目 前 实 际进水各项指标均 远 低 于 一 期 设计值,结合对娄山 河 污 水 处 理 厂 服 务 范 围 的 多 处 排 水 口 取 样 分 析 ,并 参 考临近的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相关数据,通过 调 查分析
利 用 已 建 2 座 初 沉 池 ,由 于 升 级 工 艺 需 要 ,提 高 初沉池出 水 液 位,故 初 沉 池 出 水 堰 板 拆 除 后 更 换。 设 计 峰 值 表 面 负 荷qmax=1.7 m3/(m2·h)。 2.2.2 生 物 反 应 池
一期已建生物反应池共1座,分2池,本 次对一 期生物反应 池 进 行 改 造,将 原 缺 氧—厌 氧—好 氧 处 理工艺改造为优化型厌氧+多段缺氧-好氧工艺。 主要改造内容如下:
图 1 娄 山 河 污 水 处 理 厂 升 级 后 工 艺 流 程
通过增加污泥 浓 缩 预 缺 氧 池,将 泥 水 进 一 步 分 离后再使浓缩污泥回流至厌氧区与进水混合进行厌 氧反应。其目的 是 增 加 系 统 前 端 的 污 泥 浓 度,减 少 回流污泥流量,既增加了废水的实际停留时间,同 时 减少回流对系统厌氧区及前部反应区的反应物特别 是碳源有机物浓 度 的 稀 释,并 控 制 硝 酸 盐 进 入 厌 氧 区的总量。浓缩后的回流污泥内源呼吸作用对氧产 生 巨 大 需 求,从 而 强 化 了 预 缺 氧 池 的 反 硝 化 使 NO3- —N 浓 度 进 一 步 降 低,这 确 保 了 将 NO3- —N 对厌氧状态 影 响 降 到 最 低。 在 除 磷 的 效 果 上,降 低 回流量可以避免 稀 释 现 存 的 挥 发 性 脂 肪 酸(VFA),
表 2 升 级 改 造 工 程 设 计 进 出 、水 水 质
指标
CODCr BOD5 SS
TN NH3—N TP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进水 出水
≤1 000 ≤500 ≤600 50 10 10
≤67 15
≤50 5(8)
≤10 0.5
1.4 污 水 处 理 厂 升 级 改 造 原 则 在水质达标的 基 础 上,为 了 实 现 污 水 处 理 厂 高
二沉池配水井 和 回 流 及 剩 余 污 泥 泵 房 合 建,集 配水、集 水、集 泥 等 功 能 为 一 体,并 兼 有 回 流 污 泥 提 升和 剩 余 污 泥 排 放 的 功 能。 一 期 工 程 已 建 1 座,土 建能满足升级工程的需要。本次改造仅考虑提升回 流污泥的出水液 位,以 确 保 污 泥 浓 缩 预 缺 氧 池 上 清 液可自流至 A2/O 反应池。 2.2.4 污 泥 浓 缩 预 缺 氧 池
(1)将原缺氧混合液回流 泵 移 位 至已 有 好 氧 段 的3/4 处 安 装,增 加 一 段 回 流 渠 与 已 有 缺 氧 混 合 液 回流渠连通。
(2)在好 氧 段 3/4 处 后 新 增 两 格 缺 氧 区,一 格 缺/好 氧 交 替 段 ,每 格 内 设 置 潜 水 搅 拌 器 。
(3)在已 有 好 氧 段 末 端 新 增 一 道 隔 墙,充 分 利 用原有池容和原 有 的 部 分 好 氧 段 混 合 液 回 流 渠,回 流二段混合液。
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臧 海 龙1 金 彪2 刘 东 旭1 陈 军2 姚 枝 良2
(1 青岛城投环境能源有限公司,青岛 270000;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摘要 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原采用 A2/O 工 艺,执 行《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为使出水水质提标至一级 A 标 准,需 对 污 水 处 理 厂 进 行 升 级 改 造。 在 充 分 利用原有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采用 优 化 型 厌 氧 + 多 段 缺 氧 - 好 氧 工 艺 对 原 有 设 施 进 行 改 造,并 增 加 深度处理构筑物。介绍了改造工程 的 处 理 工 艺、改 造 情 况 及 设 计 参 数,并 对 改 造 过 程 中 需 要 考 虑 的 问题进行分析。
根据青岛市有 关 污 水 处 理 处 理 水 量 分 析,本 次 升 级 工 程的 设 计 规 模 为 10 万 m3/d,出 水 水 质 执 行 GB 18918—2002一 级 A 标 准。 结 合 前 面 的 分 析,升 级 工程的主要进出水水质指标如表2所示。
月平均出水 24.1 4 13.2 1.7 0.3
发现,现存在部 分 海 水 通 过 服 务 区 域 内 正 施 工 的 管 道流入污水处理 厂 的 情 况,这 与 现 状 进 厂 污 水 氯 离 子(Cl- )浓度偏 高 的 现 状 是 相 互 印 证 的。 考 虑 到 将 来相关管道工程 的 完 工,其 进 厂 水 质 会 逐 渐 接 近 设 计取值。 1.3 升 级 工 程 设 计 水 量 和 水 质 要 求
这有利于聚磷菌释磷和提高存储 PHB 的效率[1],从 而改善系统的除磷效率。
通过对已建反 应 池 的 改 造,实 现 全 部 废 水 进 入 前部厌氧区,并实现三段“缺氧—好氧反应区”,同 时 将厌氧池的混合液分流至前三个缺氧池。除第一段 缺氧段采用好氧 回 流 反 硝 化 外,其 他 各 段 缺 氧 段 主 要将前一段 的 好 氧 硝 化 的 NO3- —N 反 硝 化。 省 去 传统的大流量内 回 流 系 统,提 高 系 统 内 各 区 域 的 实 际停留时间,降低缺氧区有机碳源的稀释,强 化 反 硝 化反应。第三段 的 缺 氧 段 延 长 了 停 留 时 间,强 化 了 该段的内源反硝 化,同 时 在 该 段 设 立 了 外 加 碳 源 设 施 保 证 了 反 硝 化 作 用 ,从 而 保 证 出 水 总 氮 能 达 标 。 2.2 生 化 处 理 改 造 工 艺 设 计
本工程中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 经生物反应池处 理 后 的 污 水 先 进 入 提 升 泵 房,提 升 后经混合反应池后进入高效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出水进入滤布滤池过滤后流入一期已建接触消毒池 消 毒 ,最 终 排 入 胶 州 湾 。 2.3.1 提 升 泵 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