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冶炼铅银渣湿法浸出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湿法炼锌提高银,铜等有价金属的生产实践

湿法炼锌提高银,铜等有价金属的生产实践

湿法炼锌提高银,铜等有价金属的生产实践发布时间:2023-06-15T06:55:29.06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1期作者:妥正东[导读] 常规浸出工艺,锌精矿经沸腾炉焙烧后得到锌焙砂,锌焙砂经中性、酸性两段浸出,常规浸出工艺得到的锌浸出渣含锌在20%左右,以及银、铅、铜、铁等其他有价金属;新疆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新疆克州 845350摘要:湿法炼锌常规浸出工艺被广为采用。

某锌冶炼厂产锌10万t/年,采用一套10万t/年的常规两段浸出工艺和一套10万t/年的“常规浸出-浮选回收银-浸出渣回转窑处理”工艺。

其中在常规浸出工艺条件下,锌精矿中的银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富集于焙砂酸浸出渣中,经浮选得到银精矿,浮选尾矿进入回转窑处理得到氧化锌,再经低浸、高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回收锌、铜,铅、银等浸出富集于氧化锌酸浸渣中。

本文通过实验论证使浮选后的银精矿在高温、高酸及添加氧化剂的浸出工艺,达到了锌、铜等有价金属的进一步回收,以及银精矿中银、铅品位进一步富集的双重目的,使资源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目的;并在工况化生产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闲置的槽罐、管道、压滤机等设备,减少了改造投资,并在工况化生产中起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银精矿;综合利用;高温高酸;工况化生产、经济效益;常规浸出工艺,锌精矿经沸腾炉焙烧后得到锌焙砂,锌焙砂经中性、酸性两段浸出,常规浸出工艺得到的锌浸出渣含锌在20%左右,以及银、铅、铜、铁等其他有价金属;在锌浸出过程中,其他杂质金属也会不同程度溶解于水溶液中,影响锌电积过程,进而降低锌产品纯度,因此需对浸出液进行净化处理。

其中主要杂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杂质如Cd、Cu和Fe;第二类杂质为Mg、Ca,会结晶阻塞管道,影响生产稳定运行;第三类是影响锌电积过程的Ni、Co、Ge、Sb、As、Cl及F等杂质。

湿法炼锌工艺产生的含锌浸出渣,一般采用回转窑还原挥发技术处理,回收其中的锌。

湿法炼锌银锌精矿综合回收新工艺研究

湿法炼锌银锌精矿综合回收新工艺研究

s l t n h oa e c ig r t fs v ri 8 3 ou i .T e t tlla h n ae o i e s 7. % i h i h fsle e c ig s lt n h u f ri o l n t e l to i rla hn ou i .T e s l s g v o u
( 明理工大学 冶 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昆明 6 09 ) 昆 5 0 3

要 : 西南 某锌 厂 的锌 浸 出渣 的浮 选银 锌精 矿 为原料 提 出 了综合 回 收 湿法 炼锌 的银 锌精 矿 中 以
银、 、 硫 锌的新 工艺 , 确定 了工艺参数 , 通过小型实验验证 了工艺的可行性。该工 艺分为: 混酸氧化
hi g,r sd e c n y wae ,sle e c n .Th o a e c n ae o i c i 9. n e i uel a hig b t r iv rl a hi g e tt l a hi g r t fzn s9 8% i h i h f l n t e lg to
浸 出、 水浸 、 浸 出三 步。 最佳条 件 下锌 总浸 出率按 液计 9 . % , 总浸 出率按 液计 8 . % , 渣 银 98 银 7 3 硫 富集 于渣 中, 况较好 。 情
关键 词 : 冶金技 术 ; 锌 渣 ;回收 ;锌 ;银 银
中 图分类 号 :F 3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4— 66 2 1 )4— 0 1— 5 T 82 A 10 0 7 (0 10 0 1 0
Ne Cr f o Co p e e sv l c ce f o S l e - i w a tt m r h n i ey Re y l r m iv r- znc Re i e o dr m e a l r y o n sdu fHy o t lu g fZi c

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研究

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研究

摘要:湿法炼锌在世界范围内已占锌冶炼总量的80 %以上, 所以湿法炼锌浸出渣的处理工艺就备受关注。

文章将具体分析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的现状、原理,以及对一些具体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湿法炼锌;浸出渣;工艺;技术;组合中国的电锌冶炼居世界第一,湿法炼锌工艺生产的锌占世界锌产量的80%以上,而湿法炼锌不论采用何种工艺,都会产生大量的浸出渣,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所以对湿法炼锌浸出渣的处理变得日益重要。

一、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的重要性湿法炼锌工艺已成为世界的主要炼锌工艺,根据炼锌方法不同包括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高温热酸浸出工艺和硫化锌精矿氧压直接浸出工艺,不管哪一种工艺,都会产生数量可观的浸出渣。

据统计,每生产1吨电锌,会产出1.0~1.2吨的浸出渣以及其他挥发窑渣、铜铬渣等废渣。

对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需要。

(一)湿法炼锌的浸出渣属于危险废弃物,含有锌、银、铟、铅、铜、隔等大量的重金属,侵入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或者浸入农作物中人类食用后威胁人类健康;(二)浸出渣的重金属如若被雨水冲刷流入河流,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三)浸出渣如果处理不当进入地下水,会造成Zn、Cd、Pb等重金属超标,污染水源,;(四)浸出渣中含有铅、锌、金、银、铜、铟、锗等有价金属,是可以回收利用获取经济效益的。

二、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现状我国的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存在很多漏洞。

(一)技术落后。

我国的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两种:回转窑挥发法 、热酸浸出法。

两种处理工艺程序冗长、工作量大、能耗高、重金属回收利用率低,存在很多缺陷。

回转窑挥发法已被国家列入淘汰工艺名单。

(二)设备不足。

湿法炼锌浸出渣产生的重金属是有很多种的,而现在很多企业的浸出渣处理设备大多只能对其中一种或两三种重金属粗提取,铅、锌的回收力度不够。

(三)规模小、处理效率低,浸出渣回收场设置不合理,很多浸出渣没有及时得到处理。

高温下浮选回收某湿法炼锌浸出渣中银的工艺研究

高温下浮选回收某湿法炼锌浸出渣中银的工艺研究

c o n c e n t r a t e i n d e x i s g o t t e n : s i l v e r 3 1 1 7 g / t , a r e c o v e r y o f 7 0 . 6 1 %, w h i c h r e a l i z e s t h e r e c o v e r y o f v a l u a b l e me t a l
3 l 1 7 g / t , 回收率 7 0 . 6 1 %的合格精矿指标, 实现 了在 高温下对 中浸渣 中有价金属银的回收利用。
关 键词 : 湿法锌 渣 ; 加 温浮选 ; 银 中图分 类号 : T D 9 8 2 文献 标志 码 : A
I n t h e Pr o c e s s o f F l o t a t i o n Re c o v e r y S i l v e r i n Hi g h Te mp e r a t u r e f r o m t h e S l a g o f Zi n c
s i l v e r f r o m ne u t r a l z i n c l e a c h i n g s l a g 。 Ke y wo r d s : s l a g o f z i n c h y d r o me t a l l u r g y ; wa r mi n g lo f t a t i o n ; s i l v e r
张平 , 汤小军 , 周 怡玫
( 四川 晶大矿业科 技有 限公 司, 四川成都 6 1 0 0 8 1 )
摘 要: 在 磨 矿 细度 - 0 . 0 7 4 mm 占 9 4 %, 浮 选矿 浆 温 度 5 0 ℃时, 自然 p H条件下 , 硫 化 钠 为调 整

锌湿法冶炼渣处理工艺研究

锌湿法冶炼渣处理工艺研究

锌湿法冶炼渣处理工艺研究摘要:有色金属冶炼的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湿法炼锌生产的浸出渣开路问题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本文针对我国湿法炼锌采用的主流工艺,基于生产过程的产生的各种浸出渣、净化渣、烟尘、污泥等含锌物料的来源、组成和污染物进行分析,较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各类锌冶炼渣的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关键词:湿法炼锌;锌冶炼渣;处理工艺1冶炼渣的来源与组成1.1常规浸出冶炼渣常规浸出过程为中性浸出和酸性浸出两段。

中性浸出液的净化采用置换或化学沉淀,一般加入锌粉去除铜镉,然后将溶液升温加锌粉和活化剂锑盐或砷盐去除钴镍,最后加锌粉去除复溶镉,分别得到铜镉渣和镍钴渣,也可采用黄药除钴生成黄酸钴渣。

添加铜渣或石灰乳去除氟、氯,分别得到氯化亚铜和氟化钙沉淀。

通过控制酸性浸出液的pH值,Fe2+被氧化成Fe3+后水解去除,酸性浸出渣含锌约20%,Fe约25%,铅约5%,烟尘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锌尘和SO2。

常规浸出冶炼渣为有害渣,含有价金属多,回收利用技术相对成熟。

1.2热酸浸出冶炼渣热酸浸出与常规浸出不同的是中性浸出渣采用二段高温高酸浸出,使渣中难溶于稀硫酸的铁酸锌溶解进入酸性浸出液。

富集于热酸浸出渣中的铅、银等称为铅银渣,其中锌主要以ZnS和ZnFe2O4形式存在,铁主要以Fe2O3和FeO形式存在,铅主要以PbS和PbSO4形式存在,银主要以Ag2S和AgCl形式存在。

热酸浸出液除铁后返回中性浸出流程,除铁工艺主要有: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使浸出液中的Fe以黄钾铁矾、针铁矿、赤铁矿的形式与溶液分离。

1.3高压氧浸浸出渣氧压浸出是在高压釜内直接高温氧压浸出硫化锌精矿,可避免副产硫酸,浸出液的处理过程与常规流程一致。

此工艺反应速度快,提高了原料中镓、锗、铟等稀散金属的回收率和铜、镉的浸出率和回收率,利于铅、银等贵金属的富集。

氧压浸出废渣含20%~25%的水份和12%~15%的元素硫,根据精矿原料的不同及后续渣处理工艺的差异,氧压浸出渣分为高银渣和低银渣,高银渣又分成高铁渣和低铁渣。

利用铅银渣综合提取锌铅银的试验研究

利用铅银渣综合提取锌铅银的试验研究
la h. e e h o o i a c e f d s l h rz g r a t g— h p c lrt n e sf i g la h n ’ s p o o e n e c a n w t c n l gc s h me o “ e u p u i n o s n l i i y o h o i it n i n e c i g ’i r p s d i e y h s a e .Ba e n t ed t i d c n r s ss t e o t l e h o o ia o d t n e ee t b i e sf l ws S — ti p p r s d o ea l o ta t e t , p ma t c n l gc lc n i o sw r sa l h d a l : O h e t h i i s oo
浸出作用[]过程工程学报, 0 ( )27 J. 2 9 2 :5. 0 [] 3 陈代雄 , 唐美莲, 薛伟, 等.高碳钼镍矿可选性试验研究
[]湖南 有色金属 , 0 , ( )9 J. 2 62 6 :. 0 2
[] 4 张刚 , 中伟 , 赵 霍广 生 , .镍 钼矿 处理 工艺 的研究 现状 等 [] , J .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0 8 3 ( )3 3 . 2 0 ,6 4 : 7— 8
水泥。废渣 中通常含有银、 铅锌等有价金属 , 具有一
[] 5 陈礼运 , 宋平 , 晓宝 .高 品位原生 钼矿的综合利用 [ ] 高 J.
中国钼业 ,0 3 2 ( ) 1 . 2 0 ,7 3 :7
[] 2 陈家武, 高从楷, 张启修 , 硫化叶菌对镍钼硫化矿的 等.
[] 6 张启修, 赵秦生. 钨钼冶金[ . M]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铅锌矿矿石浸出与浸蚀工艺研究

铅锌矿矿石浸出与浸蚀工艺研究
优缺点比较
浸出工艺: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设备投资大,能耗高
浸蚀工艺:优点是设备投资小,能耗低,缺点是效率较低
浸出工艺: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废水处理难度大
浸蚀工艺:优点是废水处理难度小,缺点是操作复杂
实际应用比较
浸出工艺:酸浸法、碱浸法、盐浸法等
浸出与浸蚀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比较
浸出与浸蚀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比较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溶解矿石中的铅锌矿物
盐浸法:利用盐溶液溶解矿石中的铅锌矿物
浸出工艺的应用
铅锌矿矿石的浸出:通过化学反应将矿石中的铅锌金属溶解出来
浸出剂的选择:根据矿石的性质和浸出要求选择合适的浸出剂
浸出条件的控制:控制浸出温度、时间、搅拌速度等条件以优化浸出效果
浸出液的处理:对浸出液进行净化、浓缩、结晶等处理以回收铅锌金属
浸出剂配制:根据矿石性质选择合适的浸出剂,并配制成浸出液
浸出:将破碎后的矿石与浸出液混合,使矿石中的铅锌金属溶解到浸出液中
固液分离:将浸出液与矿石残渣分离,得到含铅锌金属的浸出液和废渣
浸出液净化:对浸出液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和杂质离子
铅锌金属回收:通过电解或其他方法从净化后的浸出液中回收铅锌金属
浸蚀工艺分类
浸出工艺:酸浸法、碱浸法、盐浸法等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矿石品位低,浸出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浸出技术和设备,提高浸出效率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浸出技术和设备,提高浸出效率
问题:浸出液中杂质含量高,影响产品质量 解决方案:采用高效的净化技术和设备,降低杂质含量
解决方案:采用高效的净化技术和设备,降低杂质含量
矿石准备:破碎、筛分、磨矿等预处理
浸出剂选择:根据矿石性质选择合适的浸出剂

铅锌矿的生物浸出与浸出机制研究

铅锌矿的生物浸出与浸出机制研究

国内外生物浸出技术应用现状:国内应用较为成熟,国外应用相对较少。
国内应用案例:某铅锌矿采用生物浸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功案例介绍
技术优缺点分析
优点:生物浸出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成本低等优点
添加标题
缺点:生物浸出技术存在效率低、周期长、稳定性差等问题
添加标题
实际应用:生物浸出技术在铅锌矿开采中的应用案例
铅锌矿的生物浸出与浸出机制研究
,
汇报人:
目录
铅锌矿的生物浸出技术
铅锌矿的浸出机制研究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铅锌矿的生物浸出技术
01
生物浸出技术的原理
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将铅锌矿中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将铅锌矿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可溶性离子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浸出机制模型的优化和改进
浸出机制模型的验证
浸出机制模型的应用
浸出机制模型的建立方法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3
国内外生物浸出技术应用现状
国外应用案例:某铅锌矿采用生物浸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内外生物浸出技术应用现状:国内应用较为成熟,国外应用相对较少。
生物浸出技术在铅锌矿中的应用广泛,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采矿技术。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4
生物浸出技术发展趋势
提高生物浸出效率:通过优化菌种、培养条件等手段,提高生物浸出效率,降低成本。
扩大应用范围:将生物浸出技术应用于更多类型的铅锌矿,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环保性:研究更加环保的生物浸出技术,减少对技术与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8.06.001锌冶炼铅银渣湿法浸出工艺研究周起帆,蒋开喜,王海北,王玉芳,薛宇飞(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摘要:在分析湿法炼锌铅银渣的主要成分与化学物相的基础上,考察了温度、浸出时间、氯酸钠浓度、酸度等对铅银渣中铅银含量及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氯化浸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钠浓度300 g/L、氯化钙浓度50 g/L、初始盐酸0.4 mol/L、浸出温度85 ℃、浸出时间2.5 h、液固比8,在该条件下铅银渣中铅、银的浸出率分别可达94.43%和91.48%,渣中铅含量为0.9%,银含量84.4 g/t。

关键词:铅银渣;氯化浸出;铅;银中图分类号:TF813;T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8)06-0000-00Study on Hydrometallurgical Extraction of Lead-Silver Residue from Zinc IndustryZHOU Qi-fan, JIANG Kai-xi, WANG Hai-bei, WANG Yu-fang, XUE Yu-fei(BGRIMM Technology Group, Beijing 100160, CHina)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phases, effects of temperature, leaching time, sodium chlorate concentration, and acidity on lead and silver extraction from lead-silver residue produced in hydrometallurgical zinc refinery were investig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eaching ratio of lead and silver is 94.43% and 91.48% respectively, and lead and silver content in residue is 0.9% and 84.4 g/t respectively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ncluding NaCl concentration of 300 g/L, CaCl2 concentration of 50 g/L, initial HCl concentration of 0.4 mol/L, leaching temperature of 85 ℃, leaching time of 2.5h, and L/S=8.Key words:lead and silver slag; chlorination leaching; lead; silver锌冶炼热酸浸出过程中产出大量的铅银渣,对于年产10万t电锌的企业,铅银渣产出量约为3万t,其中铅含量约8%~10%,锌含量约5%~10%,存在一定的经济价值,但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处理铅银渣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环保日益严格的今天,该冶炼废渣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铅银渣的利用上,传统的方法是先对这类废渣用石灰、煤灰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填埋,也有的用于取代部分铁矿石和萤石生产水泥,因其含有一定量的铅银等有价金属,单纯填埋和用以生产水泥,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把铅银渣作为二次资源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方面,常用的主要有湿法、选矿法、火法等几大类[1-2]。

湿法处理工艺[3-4]主要是根据铅银渣的渣型特点,经过焙烧、水洗、浸出、萃取等工序,以达到回收有价金属的目的。

浮选工艺[5-6]主要是应用泡沫浮选法,通过加入浮选药剂产生矿化泡沫层,再脱水、干燥成精矿产品。

火法处理有回转窑还原挥发法,回收银锌铅挥发物;各类炼铅法,作为炼铅原料火法炼铅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造锍熔炼回收有价金属等。

1 试验原料和研究方法1.1 试验原料本研究所用原料为国内某锌冶炼企业产出的铅银渣,含银644 g/t,其他主要元素成分(%):Zn 10.06、Pb 10.51、Fe 18.40、Mn 4.33、Ca 1.80、Ba 0.68、Al 0.54、Mg 0.49、Sr 0.47、Cu 0.20、Co 0.10。

银物相分析结果(%):氧化银0.984、金属银0.820、硫化银96.753、硫化物包裹5.248、其他矿物包裹1.443。

铅物相分析结果(%):硫酸铅41.04、碳酸铅48.00、硫化铅7.93、包裹铅3.04。

可知,铅银渣中的银主要以硫化银形式存在,铅主要以硫酸铅和碳酸铅的形式存在,少量以硫化铅形式存在。

本文采用氯化浸出法处理铅银渣。

1.2 试验研究方法1.2.1 试验方法将铅银渣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80 ℃干燥24 h后研磨均匀,备用。

为了保证铅银渣中有价金属在浸出体系中有足够的溶解度,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氯化钠浓度为300 g/L,因本物料中硫酸铅含量较高,浸出体系中添加50 g/L的氯化钙以促进硫酸铅的解离溶出。

按照试验条件称取一定量的铅银渣、氯化钠、氯化钙、氯酸钠等置于烧杯中,根据预设的液固比加水后将烧杯放在恒温水浴锅内加热,并开启机械搅拌,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加入盐酸并开始计时;浸出结束后将矿浆过滤,将滤渣多次洗涤烘干磨细后与浸出液送样分析。

收稿日期:2018-01-09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KY201502004)(科技部科技伙伴计划资助)作者简介:周起帆(1991-),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1.2.2 试验原理铅、银在氯化物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75 ℃、氯离子浓度5 mol/L 时,铅的溶解度可以达到0.2 mol/L (41.4 g/L ),银溶解度可以达到0.08 mol/L (8.64 g/L )[7]。

查阅相关文献[8],氯化铅和氯化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但在氯化体系[9]中,当氯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氯化铅和氯化银可与体系中存在游离的氯离子络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从而使其溶解度增大,铅、银以可溶物的形式进入到溶出液中与渣分离。

铅银渣中的主要矿物如PbO 、PbS 、PbSO 4、AgO 、Ag 2SO 4、AgS 等,在大量氯离子、酸性环境和氧化剂作用下,溶解形成可溶性络合物过程的主要反应如下。

铅的浸出反应:PbSO 4+Ca 2+→CaSO 4+Pb 2+ (1) PbO+2H +→Pb 2++H 2O (2) 3PbS+3Ca 2++4ClO 3-→3Pb 2++3CaSO 4+4Cl - (3) Pb 2++n Cl -→PbCl n (n -2)- (4)银的浸出反应:Ag 2SO 4+2NaCl →2AgCl+Na 2SO 4 (5) Ag 2O+2HCl →2AgCl+H 2O (6) 3Ag 2S+2NaCl+4NaClO 3→6AgCl+3Na 2SO 4 (7) 2Ag+2HCl→2AgCl+H 2↑ (8) AgCl+3Cl -→[AgCl 4]3- (9)2 试验结果与讨论本研究主要考查液固比、氯酸钠加入量、盐酸浓度、浸出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2.1 液固比液固比是影响铅银浸出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受铅、银氯化物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影响。

反应过程中液固比较低,不仅直接造成铅银浸出率低,且过滤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易造成氯化物结晶沉淀进入渣中,降低铅银回收率,还会造成过滤困难。

本研究在氯化钠浓度300 g/L 、氯化钙浓度50 g/L 、氯酸钠浓度50 g/L 、盐酸0.4 mol/L 、浸出温度85 ℃、浸出时间4 h 的条件下考察液固比对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

渣中银含量/(g ·t -1)渣中铅含量/%浸出率/%液固比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图1 液固比对浸出率和浸出渣中铅银含量的影响Fig.1 Effect of L/S on extraction and content in residue of lead and silver研究发现随着液固比的增加,矿浆过滤性能明显改善。

在液固比为5~6时,矿浆较难过滤,且矿浆稍冷后有大量结晶物析出,影响过滤,液固比为7时情况有所缓解,液固比为8以上时过滤效果良好。

如图1所示,液固比对铅的浸出率影响不大,铅的浸出率都在95%左右,当液固比由6提高至12时,渣中铅含量由0.6%降低至0.45%,当液固比达到7以上时,渣中铅含量变化较小。

液固比由6增大到7时,银的浸出率由85%增大到93%,液固比继续增大则影响不大,银浸出率维持在93%左右。

渣中银含量随着液固比的增加稍有降低,渣中银含量维持在35 g/t 左右。

综合考虑矿浆过滤性能、金属浸出率、渣中金属含量等因素,最终确定反应液固比为8。

2.2 氯酸钠加入量物料中部分铅、银以硫化物形态存在,这部分硫化铅和硫化银在没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难以浸出,本试验采用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氯化钠浓度300 g/L 、氯化钙浓度50 g/L 、盐酸0.4 mol/L 、浸出温度85 ℃、浸出时间4 h 、液固比8的条件下,考察氯酸钠的加入量对铅、银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2。

如图2所示,在该组条件下氯酸钠加入量对铅、银浸出率影响不大,铅、银浸出率较高,分别达到95.78%和92.66%以上,浸出渣中铅、银含量基本为0.52%和51.5 g/t 以下。

这可能是由于在酸性较强的情况下,原料中铁大量浸出,经分析滤液中Fe 3+浓度达5~6 g/L ,Fe 3+对PbS 、AgS 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

因此,反应过程中无需加入氯酸钠。

浸出率/%氯酸钠浓度/(g·L -1)图2 氯酸钠浓度对浸出的影响Fig.2 Effect of NaClO 3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2.3 盐酸浓度铅银渣中含有大量的PbO 、PbS 、AgS 等,盐酸作为辅助浸出剂至关重要。

本组试验在氯化钠浓度300 g/L 、氯化钙浓度50 g/L 、浸出温度85 ℃、浸出时间4 h 、液固比8的条件下,考察盐酸加入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图3),随着初始盐酸浓度的增加,渣中铅、银含量迅速降低,当溶液中盐酸浓度为0.5 mol/L 时,渣中银含量降至50 g/t 以下,渣中铅含量降至0.5%以下。

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铅浸出率稍有上升,由93.87%增加至95.82%,在0.4 mol/L 以后趋于平缓;银浸出率上升迅速,同样在0.4 mol/L 以后趋于平衡,浸出率由86.42%提高至94.84%,综合考虑浸出率与盐酸浓度的关系,选取酸度0.4 mol/L 为最佳条件,此时,浸出渣中铅含量为0.74%,银含量56 g/t ,铅浸出率95.82%,银浸出率9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