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面积

紫外线消毒面积

这要看你用来消毒的紫外线灯的覆盖面积有多大了?还要考虑灯的功率有多大?有一点要注意:紫外线照射不到或有任何阻挡物时,是无效的,所以小房间要另设一支紫外灯;消毒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不等。

1、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主要用于家庭房间、医院与实验室的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盏30 瓦的紫外线灯可照射9 平方米的地面面积,按地面面积大小可计算出需要紫外线灯的瓦数或盏数。灯挂在距地面2-2.5 米高处,照射室内上层空气,由于空气流动和扩散,可使全室空气都能达到消毒。

2、表面消毒

家庭的地面、桌面、台面消毒,可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紫外线灯上装有反射力强的反射罩,灯管的功率每平方米不少于 2 瓦,灯管高度距离台面应不超过120--150 厘米。紫外线照射有效区为灯管周围直径

的 1.5-2 米。表面消毒时要求台面干净和光滑,如使表面全部能照到,杀灭效果才好。

3、水的消毒

用紫外线光波消毒水是有要求的。水必须清洁透明,浑浊的水直接影响紫外线杀菌,因而要求水无色和无颗粒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用紫外线灯对饮水消毒时,切不要把灯管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不要超过 2 厘米,使水流过时接受90000 微瓦秒/平方厘米或以上的照射剂量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一般饮用水要求达到杀灭率99% 。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照射杀毒是医院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但紫外线杀菌灯具由于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原因,造成紫外线消毒达不到规定的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发挥出最好的杀菌效果,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紫外线杀菌的关键因素是紫外线消毒器辐射253.7nm波长紫外线强度和其他保障措施,所以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有工艺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一、灯管选择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波段,中心波长为253.7A(nm),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一)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杀菌灯具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常用40W和30W直管式热阴极低压汞灯,小型消毒柜和超净工作台内常选用20W和15W低臭氧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特殊消毒器内经常使用H型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专用紫外线杀菌灯具。 (二)正确的安装 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位置和照射距离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以采用垂直正向照射、反向照射和侧向照射。吊装即将紫外线灯吊装在天花板距离地面2.0±0.2的高度,进行垂直正向照射;将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采用可升降式吊装进行反向照射或装在移动式灯具车上进行正反向照射;侧装即将紫外线灯装载墙壁上进行侧向照射。不管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保持灯管之间距离均匀,使得空间辐射强度分布均匀。 (三)达到规定的辐射强度 室内空气消毒需要安装紫外线灯的功率分布达到平均1.5W/m3即每20m3 安装30W紫外线灯1支。 (四)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紫外线消毒空气首先应照射足够的时间和频率,一般在常温下、相对湿度60%,每次照射30~60min,每天照射不少于2次或每次工作之前照射。紫外线消毒受相对湿度和空气中灰尘及灯管表面灰尘的影响,所以应注意对灯管表面的清洁和环境的条件。 二、紫外线辐射强度的监测 (一)物理监测法 采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检测紫外线消毒器辐射强度是比较方便而且又准确的方法,是《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 1. 照度计检测原理根据紫外线消毒器特定波长(253.7nm),选择特异性光敏元件制作接受元件(受光器),当受光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放大传输,在仪表上以电信号或数字信号显示出来。 2. 测试方法先将紫外线灯打开照射3~5min,将调试好的照度计受光盖打开置于紫外线灯中央下方垂直1m处照射直到仪表表针或数字不再上升即可读值。 3. 应用范围用于对新出厂的灯管检验,生产厂家可用照度计检验出厂各种紫外线灯管。按国家标准制定,新出厂30W紫外线灯管在下方中央垂直1m

国家标准规定紫外线杀菌强度要求

紫外线杀菌强度检测方法及国家标准 如今医院普遍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但是由于紫外线杀菌灯具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杀菌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灯发挥出最佳的杀菌效果,使用紫外辐照计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紫外线灯的强度标准要求 使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时检测紫外线消毒辐射强度是非常方便而且又准确的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三3版第2分册(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中明文规定:新出厂30W紫外线灯管在下方中央垂直1m处测定辐射强度应 ≥90uw/cm2方可使用;医院购买新灯管时进行验收性检测,将不符合标准的灯管清退;使 用中的灯管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季度对使用中的灯管检测1次,将辐射强度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管及时更换。 不同品牌的紫外线灯配上不同品牌的整流器数据会有明显变化,实际测试如下图:

二: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 开启紫外线灯5min(分钟)后,将测定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 测定时应该应注意以下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温度20℃-25℃。相对湿度小于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再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不同规格紫外线消毒灯辐射强度标准(单位:um/cm2): 灯具类 型 30-40W 20-25W 15W 普通型紫外线 灯≥90≥60≥20 高强度紫外线 灯≥180≥60≥30 三:紫外线灯管的选择 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波段,中心波长为254nm,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然而当紫外线强度低于40um/cm2,则再怎么增长时间照射都是无法达到杀菌效果的。不要认为灯亮着就还有杀菌效果。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常用40W和30W直管式热阴极低压汞灯,小型消毒柜和超净工作台内常选用20W和15W低臭氧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特殊消毒器内经常使用H型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专用紫外线杀菌灯具。所以必须要使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来做定期检测。 大多数咨询紫外辐照计的客户都知道用于短波紫外杀菌行业的都是253.7nm的紫外线,然而对于医院,国家是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双端直行30w的灯管,仪器距离灯管垂直1米距离测试,新灯管的强度大于90uw/cm2,使用过的旧灯管的强度需大于70uw/cm2方为合格,紫外杀菌灯才能继续使用。 之前接到一个客户咨询,他们是做电器的厂家,需要测试一款小家电的紫外线的强度,小家电用的是8w的紫外杀菌灯,问是否有杀菌的效果,是否有仪器可以测试? 目前我国常见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15w、20w、30w、40w等等,只要是用253.7nm 都具有杀菌的效果,只是不同瓦数的灯管对于测试强度和距离要求不同。我们之前做过类似

紫外线灯监测

紫外线灯 (1)每次开灯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周用酒精擦拭灯管一次。 (2)灯管1000小时以内6个月测一次,1000小时以后3个月测一次。 (3)测试时应先开灯3到7分钟然后将紫外线测试卡置于紫外线灯管正中垂直1米处照射1分钟后判断结果,普通30W灯管照射强度大于等于90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小于70需更换灯管,更换新灯管后从0开始计时。检测后在卡上注明监测日期.地点,强度,并将指示卡粘贴在记录单背面。 空气培养: (1)每月测试一次,每次测试前清洁通风,消毒一小时后静置半小时再进行测试。 (2)测试面积小于30平米的房间用3个培养皿,对角成直线排放离地离墙一米。测试面积大于30平米的用5个培养皿,四角离地离墙1米各放一个,房中间离地1米放一个。 (3)测试前在培养皿底外注明顺序位置,5分钟后收培养皿,摆放时从里到外依次摆放,收时从外到里。最后送往检验科。 注意事项:采样时严格无菌操作,将培养皿平板盖平移打开置外缘,暴露5分钟,由外向内收盖好标本,立即送检。 空培正常值: 一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病房小于或等于10cfu/m2 二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NICU,烧 伤病房,早产室等 小于或等于200cfu/m2 三类各类普通病房,检查室,采血室,治 疗室,化验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 小于或等于500cfu/m2 物品浸泡浓度 类别浓度 mg/l 时间方法 物表擦拭125 停置5分钟 浸泡湿化瓶250 浸泡15-30分钟先消毒后清洗浸泡止血带250 浸泡15-30分钟先消毒后清洗

器械500-100 浸泡15-30分钟先消毒后清洗 奥抗阳性1000 浸泡30分钟适当搅拌均匀体温计500 浸泡30分钟一人一用一消毒 血压计500 每周清洁袖带每周消毒一 次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及检测方法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及检测方法 紫外线杀菌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在医院,食品厂,水处理等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低及应用不当会影响消毒灭菌效果。为了保证满意的消毒效果,在使用中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监测和管理措施。 1.灯管的辐射强度: 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VW/cm2 (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 VW/cm2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V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不要认为紫外线灯管只要亮着,就还有杀菌作用。 2.灯管安装的数量 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2分册(医院消毒规范)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30W紫外线灯,在垂直1m处辐射强度高于70μW/cm2)为平均每立方米

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 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 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 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9-08-13 查看次数:997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照射杀毒是医院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但紫外线杀菌灯具由于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原因,造成紫外线消毒达不到规定的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发挥出最好的杀菌效果,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紫外线杀菌的关键因素是紫外线消毒器辐射253.7nm 波长紫外线强度和其他保障措施,所以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有工艺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一、灯管选择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 波段,中心波长为253.7A (nm ),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 (一)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杀菌灯具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常用40W 和30W 直管式热阴极低压汞灯,小型消毒柜和超净工作台内常选用20W 和15W 低臭氧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特殊消毒器内经常使用H 型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专用紫外线杀菌灯具。 (二)正确的安装 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位置和照射距离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以采用垂直正向照射、反向照射和侧向照射。吊装即将紫外线灯吊装在天花板距离地面2.0±0.2的高度,进行垂直正向照射;将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采用可升降式吊装进行反向照射或装在移动式灯具车上进行正反向照射;侧装即将紫外线灯装载墙壁上进行侧向照射。不管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保持灯管之间距离均匀,使得空间辐射强度分布均匀。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紫外线灯使用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1545紫外线灯使用制度 UV lamp us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制定的目的 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更好地发挥其消毒作用;并加强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安全使用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百合花幼儿园各班级、食堂、保健室及其他使用紫外线消毒场所。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紫外线灯消毒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紫外线灯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消毒。 2、紫外线灯消毒的使用方法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时间从灯亮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详细记录消毒时

间和消毒人。(食堂熟食间每天紫外线灯消毒) 2)对每支紫外线灯建立使用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每次消毒时间、累计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姓名等。每支灭菌用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约为800小时,超过800小时后必须及时更换新灯管。 3)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当室内温度低于20℃或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4)紫外线灯开关应有醒目标志,避免与日光灯开关相混淆。 3、紫外线灯消毒的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照射表面应保持清洁,并每1-2周用酒精棉球(95%)擦拭一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无尘土、无油污。 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和损害。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必须关严门窗,人员全部退出,消毒时不对人直接照射,避免引起损伤。 3)消毒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方可入室。 4、未按规定安全使用紫外线灯造成意外伤害者,依照情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维护及监测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维护 1.维护保养机器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2.每周对消毒机器表面清洁1~2次。 3.每2-4周清洗一次过滤网,保持干净整洁。使用场所污染较严重、发现灰尘较多时宜提高清洗频率,并详细记录。 4.至少每半年厂家检查维护消毒机一次,清洁一次机内各零部件表面灰尘。酒精清洁紫外线灯管并记录。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监测 1.日常监测:每天记录消毒时间及累计时间:高强度紫外线灯有效使用寿命1000-5000小时不等,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累计运行1000-5000小时,紫外线辐照度值的测定不合格应更换灯管。 .2 紫外线辐照度值的测定:消毒机的紫外线为高强度紫外线,使用中紫外线由厂家每半年检查维护消毒机时用专用的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进行监测。 3.紫外线的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监测方法:按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 ⑴采样时间:关闭门窗,在空气消毒后进行采样,观察消毒效果。 ⑵沉降法:,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0.8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时间1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三点,内、外点应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距墙壁 1m 处。 (4)结果判定: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 CFU/(15min·直径9cm平皿),为合格。(如果进一步评价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可在空气消毒前及消毒后分别进行采样,比较消毒前后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 (5)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消毒前及消毒后采样高度、布点方法完全相同,消毒时间根据产品要求,一般2小时,消毒面积符合空气消毒机的使用说明要求,否则无法判断结果。

餐饮服务场所紫外线消毒灯配置及使用规定

餐饮服务场所紫外线消毒灯配置及使用规定 专间是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专间、集体用餐分装专间等均需要安装紫外线灯。 其中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置放的专用场所。 1、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宜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以上餐馆和食堂的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500㎡以下餐馆和食堂等其他餐饮单位,不具备设置预进间条件的,应在专间内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2、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m3设置,紫外线灯宜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μW/cm2。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2m以内。 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 建议: 1)对食品进行切配前要打开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30分钟,然后对切配台进行擦拭消毒; 2)工作结束后,须清理专间卫生,操作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对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 一般来说,影响紫外灯的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温度、开,关次数、点灯时间等。其实紫外灯也大约也分为3种,分别是UVA、UVB和UVC。UVC是目前工业上所应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 不同功率也会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一般高功率紫外线灯经8000小时,一般紫外线灯则在3000小时后功率会降至原来70%,这时就应该要更换了。建议1000小时即进行更换。 国内的标准是:30W新灯管的辐射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辐射强度应≥70uw/cm2。少于这个标准就要更换。可以使用专用的紫外线强度指示卡进行日常监测,确保紫外线灯消毒的有效性。 3、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还宜通过净水设施。 4、专间不得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的门,专间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专间内外食品传送宜为可开闭的窗口形式,窗口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 5、专间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和供应就餐人数相适应。 有些人可能容易误以为灭蝇灯就是消毒灯,其实还是很有差别的,参考如下: 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仅仅是灯对人体是无害的,紫外灯的外形跟日光灯类似。紫外线是低能量的电磁辐射,以波长240-280nm的杀菌力最强。其杀菌机理是引起菌体内核酸、原浆蛋白与酶的化学变化而死亡。多用于食品超净车间、冷荤熟肉加工间和饮用水的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每10-15平方米安装30瓦灯管一支,灯距地面米左右,每次照射2小时,可使空气中微生物减少50%-75%。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灯距被消毒物直接照射不超过1米,照射30min以上。用于饮水消毒,水层厚度不超过2cm。灯管使用期限一般规定为3000-4000小时,当灯管使用到规定期限的3/4或紫外线强度低于每平方厘米70微瓦时,应更换新管。消毒时环境温度控制在20-40℃,相对湿度40%-60%为好,灰尘、水雾、灯管的清洁度,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灯消毒制度

紫外线灯消毒制度 一、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使用: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2。 三、使用方法:空气消毒每次照射1小时,每日2次;终末床单位消毒每次照射30分钟。累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1000小时。 四、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放置在距紫外线灯管1m处测定,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并按指示卡的颜色判断照射强度。新管在安装后立即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使用中的灯管在达到700小时监测,以后每月监测一次。 五、监测结果判定:新灯管,不低于90μW/㎝2为合格;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μW/㎝2为合格。 六、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病房管理制度 一、病房护理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二、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三、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 四、建立作息制度:适当安排午休。夜间灯光不宜过强,晚九时后熄灯改壁灯或地灯。 五、危重病人应进入监护室,如无条件也须以屏风遮挡,做好对家属的安慰工作。 六、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每月一次)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有记录,有整改措施。 七、护理人员必须按要求统一着装,佩带胸卡上岗。 八、一级护理以上的患者穿医院患者服装,携带必要生活用品。 九、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十、病人入院须知:

2016年紫外线消毒监测计划

2016年紫外线消毒监测计划 一.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 二.紫外线监测:进行日常检测、紫外线灯管辐射照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辐射照度监测。 1.日常检测:由使用科室按标准安装,每日监测,并对每根紫外线灯管使用和监测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签名。 2.紫外线灯管辐射照度监测:由公卫处计划组织实施对全院各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射照度进行监测,每半年一次,对使用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紫外线灯管,每季度进行紫外线辐射照度监测,不合格紫外线灯管及时进行更换。 (1)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辐射照度值,记录在紫外线使用登记本中。 (2)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射照度值≥90μw /c㎡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辐射照度值≥70μw/c㎡为合格。 三、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的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污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辐射照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对使用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紫外线灯管,每季度进行紫外线辐射照度监测;指示卡应获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016年1月4日

紫外线消毒制度

紫外线消毒制度 1、灯管的辐射强度: 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μW/cm 2(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μW/cm2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μ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 2、灯管的放置: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5.防止紫外线辐射损伤: 主要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面部暴露皮肤的辐射损伤,不可直视灯管以防引起结膜炎。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以防皮肤产生红斑。紫外线可放出臭氧,臭氧过多可使人中毒,在有人工作环境中,臭氧的浓度不得超过0.3mg/m3。应在房间无人情况下进行紫外线照射。进行辐射强度监测时,用特制的辐射强度检测工具尺,背对光源进行观察,也可用普通玻璃或墨镜作为防护面罩,防护镜保护眼睛和面部皮肤。 6.灯管定期保洁: 新灯管使用前,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使用过程中一般每一周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保持灯管的洁净和透明,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及辐射强度。 7.加强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的监测: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每6个月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做一次强度检测,发现强度不合格的灯管及时更换。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

餐饮服务场所紫外线消毒灯配置及使用规定

肀餐饮服务场所紫外线消毒灯配置及使用规定 莇专间是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专间、集体用餐分装专间等均需要安装紫外线灯。 螅其中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置放的专用场所。 蚃1、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宜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以上餐馆和食堂的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500㎡以下餐馆和食堂等其他餐饮单位,不具备设置预进间条件的,应在专间内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薈2、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紫外线灯宜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μW/cm2。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2m以内。 膆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 袅建议: 袀1)对食品进行切配前要打开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30分钟,然后对切配台进行擦拭消毒; 芀2)工作结束后,须清理专间卫生,操作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对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 袅一般来说,影响紫外灯的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温度、开,关次数、点灯时间等。其实紫外灯也大约也分为3种,分别是UVA、UVB和UVC。UVC是目前工业上所应用的紫外线杀菌灯(253.7nm),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 羅不同功率也会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一般高功率紫外线灯经8000小时,一般紫外线灯则在3000小时后功率会降至原来70%,这时就应该要更换了。建议1000小时即进行更换。 芁国内的标准是:30W新灯管的辐射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辐射强度应≥70uw/cm2。少于这个标准就要更换。可以使用专用的紫外线强度指示卡进行日常监测,确保紫外线灯消毒的有效性。 蚇3、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还宜通过净水设施。 羈4、专间不得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的门,专间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专间内外食品传送宜为可开闭的窗口形式,窗口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8766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Hospital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

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马艳红 2017-12-28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 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70 μW /cm 2。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米处测 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 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 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 cm 2的时间(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 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 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 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 ~40 ℃,温度过高过低 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

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 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 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 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 射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 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 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 式直接照射。 (三)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 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紫外线消毒灯的危害 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人体同样有一定的伤害,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是眼睛之眼角膜,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用眼睛直视点亮着的灯管,以免受伤,万一必须要看时,应用普通玻璃(戴眼镜)或透光塑料片,作为防护面罩。千万勿错用石英玻璃,因为普通玻璃对紫外线几乎完全无法透过的。一旦受伤,不必惊慌,面部灼伤,几天后表皮脱落,不药而愈。眼睛受伤会红肿、流泪、刺痛,约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论

XXX医院紫外线空气消毒记录表

王必屯社区卫生服务站紫外线空气消毒记录表 科室:年月 日期消毒时间(开 始~结束时间) 灯管累计使用 时间(分钟) 消毒人签名 消毒时间(开 始~结束时间) 灯管累计使用 时间(分钟) 消毒人签名 1 早6:00-6:40 晚5:00-5:40 2早6:00-6:40晚5:00-5:40 3早6:00-6:40晚5:00-5:40 4早6:00-6:40晚5:00-5:40 5早6:00-6:40晚5:00-5:40 6早6:00-6:40晚5:00-5:40 7早6:00-6:40晚5:00-5:40 8早6:00-6:40晚5:00-5:40 9早6:00-6:40晚5:00-5:40 10早6:00-6:40晚5:00-5:40 11早6:00-6:40晚5:00-5:40 12早6:00-6:40晚5:00-5:40 13早6:00-6:40晚5:00-5:40 14早6:00-6:40晚5:00-5:40 15早6:00-6:40晚5:00-5:40 16早6:00-6:40晚5:00-5:40 17早6:00-6:40晚5:00-5:40 18早6:00-6:40晚5:00-5:40 19早6:00-6:40晚5:00-5:40 20早6:00-6:40晚5:00-5:40 21早6:00-6:40晚5:00-5:40 22早6:00-6:40晚5:00-5:40 23早6:00-6:40晚5:00-5:40 24早6:00-6:40晚5:00-5:40 25早6:00-6:40晚5:00-5:40 26早6:00-6:40晚5:00-5:40 27早6:00-6:40晚5:00-5:40 28早6:00-6:40晚5:00-5:40 29早6:00-6:40晚5:00-5:40 30早6:00-6:40晚5:00-5:40 31早6:00-6:40晚5:00-5:40注:各班要做好消毒工作,并认真记录 紫外线灯在开灯5-7分钟后开始计时,消毒时间为40分钟紫外线灯管每周一用95%的酒精擦拭。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 采用紫外线杀菌灯是医院杀灭空气中细菌的有效方法,但因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紫外线有碍眼睛健康,所以设置时应尽量避免将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病人或者医务人员的视野内。因此,应在房间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杀菌。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传染病科室的门急诊、候诊厅、传染病房、诊室和厕所及污染区的走道等场所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其回路电源宜集中在护士台控制,由医护人员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控制紫外线灯的开关需设计明显的标识以区别于普通照明开关。 紫外线灯数量由以下公式确定: 有一般卫生要求时,N=4P2/H.V.F 有高度杀菌要求时,N=0.05v/H.F 式中,N 紫外线杀菌灯数量(按30W/支计); P 室内人数; H 杀菌灯至设备距离(m); V 房间体积(m); F 灯具效率(可取0.8)。 工程实际设计中常可对上述公式进行简化估算,如果对于一般卫生要求时,可在15~20平方米内设置一盏灯,对高度杀菌时,数量可再增加一倍(如传染病房、污染区厕所及走道)。 2.3 紫外线消毒 2.3.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3.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2.3.2.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rn,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250-270nrn,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3.2.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2.3.2.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2.3.2.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紫外线灯安装、使用及监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相关内容,特制订本制度。 紫外线灯可用于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Ⅱ类及以下环境的室内空气消毒。建议自然通风代替常规紫外线灯消毒以维持Ⅲ类及以下环境的室内空气质量。 一、安装 1、新安装紫外线灯前应报院感科,对室间作评估后方能向设备科申请安装。 2、已有紫外线灯的科室应将安装的室间、数量报院感科备案并留科室一份。 3、紫外线灯应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离地不应超过2.2米,开关设置在门外。 4、灯管安装数量为平均≥1.5W/m3。 5、新紫外线灯在使用前应进行强度监测,确认辐照强度达标。 二、使用 1、人员在室内活动时,禁止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 2、消毒前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消毒时应关闭门窗,时间达到30分钟或以上;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实施终末消毒应先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30分钟,再行清洁。在清洁及物表消毒完毕后再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4、实施空气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 三、维护

1、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周用酒精布擦拭灯管一次,若发现有灰尘、油污应随时擦拭。每次清洁后应登记签名。 2、对不能启动,或使用中出现发光不均匀、光圈波动、光晕的灯管,使用科室应通知电工到场检修。 四、登记与监测 1、使用科室应对紫外线灯进行编号并标注,设登记本分别记录使用时间,累计时间等,科室感控护士负责日常查对。 2、控感科每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对全院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发现不合格的灯管应及时发出更换通知书。 3、科室对监测不合格的紫外线灯应及时更换。 五、监管 1、各科护长应对本科室紫外线灯的安装、使用及登记负责管理。感控护士应对日常登记、清洁进行定期检查。 2、院感科每年不定期对紫外线灯的安装、使用及登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 3、科室在接受通知书两周内未进行整改者,给予相应处罚。 附件:1、科室新装紫外线灯申请表 2、科室紫外线灯备案登记 控感科 二O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

紫外线消毒灯灭菌方法

紫外线消毒灯及灭菌方法 1.紫外线消毒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2.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1.2.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1.2.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1.2.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1.2.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1.2.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米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灯,≥90uW/cm;功率>20W灯,≥60uW/cm2 ;功率150W灯,≥20uW/cm2。由于这种灯在辐射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米处测定)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