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读后感 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

拓展探究
学写读后感
【选材构思】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很多,但在材料的选 择上,一定要选给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在切入点上切忌 面面俱到,必须选择最能打动你的。把重点放在一个侧 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选择角度,一 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 的是什么地方。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 篇都会直接产生连锁反应,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
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
后感也可以叫作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
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
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
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 益友”。①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时,你就 会有这种感触。
受爸爸的影响,我对书很感兴趣。有一次, 爸爸买了一本《水浒传》② 。我本来只是想随便 翻翻看看,却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合上最后一 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 个个英雄豪杰震撼着、感动着。
拓展探究
学写读后感
【选材构思】所选取的文章一定是你熟悉并且容易有感悟 的。例如你比较喜欢诗歌,可以选择《回延安》谈感悟,喜 欢说明文可以结合第二单元的文章谈感悟,喜欢山水文章的 话,可以选择《小石潭记》等来写。
【写法指导】(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 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 出自己的感受;(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 意。
整体感知
学写读后感பைடு நூலகம்
4.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读后感》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写作训练文章。
本篇文章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后感的方式,表达对所读文章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的读后感写作示例,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示例,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作过程中容易偏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如何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读后感示例,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练习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2.投影仪或白板。
3.写作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后感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教材中的读后感示例,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到的读后感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期间,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感悟,互相学习和借鉴。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写作训练进行总结,强调读后感写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学写读后感》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
我们阅读时侯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教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生成问题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例文引路掌握要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
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
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写作 学写读后感》赛课导学案_20

八年级语文学科教案三、结合例文,学习写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
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
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
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在战火纷飞的沙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雨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
为什么?仍然是毅力。
年轻的保尔后来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不停地忘我工作,最终把自己炼成了一块“钢铁”,这还是因为锲而不舍的毅力精神啊!保尔的一生,演绎了毅力在“钢铁”炼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那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坚持,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许多名人志士正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磨练了自己,考验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
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花了30年时间,司马迁编《史记》历时20多年等等。
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成功者前进的每一步也许是细小的,但他一直前进着,永不停滞,积之一年,十年,几十年,那就十分惊人,十分可贵了。
忽冷、忽热、忽松、忽紧,说不上毅力,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毅力何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像保尔一样吗?答案是“能”!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毅不屈、迎难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活保尔。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内心有了很大的震撼。
保尔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坚毅的保尔!1.出示范文:请大家轻声读一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边读边思考哪几个段落分别是“引”“议”“联”?小作者在文章开头结尾还写了什么内容?①点:这篇文章的感点是什么呢?如果让你来写这篇读后感,你会选择什么感点?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不要面面俱到,要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写作学写读后感》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课文通过分析读后感的定义、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出有思想、有感情、有深度的读后感。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但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方面,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对读后感的定义理解不清晰;2. 写作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3. 内容空洞,缺乏深度思考;4. 表达方式单一,缺乏生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特点;2.引导学生掌握读后感的结构和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特点;2.读后感结构的把握;3.如何在读后感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读后感文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读后感的特点和写作方法;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优秀读后感文章,用于分析和讲解;2.准备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拓展思路;3.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准确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读后感的定义和写作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5分钟)呈现优秀读后感文章,让学生初步感受读后感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总结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尝试运用所学写作方法,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单元写作要求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基本要求和习作方法;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养成读书、观影后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写作实践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学生作文】爱国、团结、无畏——观《红海行动》有感陈锐辉异国,茫茫沙漠中,为祖国荣誉。
抢战,搏击。
正义与犯罪……却醍醐灌顶,令我动容……电影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蛟龙突击队深入中东叙维亚,营救中国人质,反击叙维亚叛军。
“战场上,子弹是躲不掉的。
”枪剑无眼,一不小心,便血染黄沙。
即使如此,电影中的战士依旧无畏无惧,为国奔赴异国他乡,征战,救赎人质。
不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军人,祖国的需要,公民的安全,他们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奔赴沙场。
叙维亚国家,正值战乱,当地政府对叛军无能为力,中国军队蛟龙突击队乘军舰开赴叙维亚撤侨,他们作为一个团队,各尽其职,伤亡巨大,终于击败叛军,完成任务。
几十年前,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国土沦陷,经济停歇,人民饱受战争,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当时的中国,千疮百孔,政治岌岌可危,曾经多少次被外国认为:中华民族将要灭亡。
但是,中国人民决不会轻易放弃,一批批爱国军人,为解放中国作艰苦斗争,一批批优秀的军人,怀揣梦想,抱着救国救民的决心,将热血洒在中华大地,用血肉之躯,去唤醒中国雄狮。
军人,一个神圣,伟大的词,短短两个字,却包含无限情怀。
责任,祖国,他们花费自己的青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正如蛟龙突击队队员们所做的,只为不辜负祖国与人民。
一个细节:蛟龙突击队女队员佟莉,在激战中,把防弹衣脱给了人质邓梅,邓梅后来把防弹衣了一个小女孩。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读后感教案与反思

写作学写读后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运用所学写一篇合格的读后感。
过程与方法1.仔细阅读原作,把原作的内容、主旨理解透彻。
2.紧扣原作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联系实际,印证和深化自己的阅读感受,增强读后感的说服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阅读的兴趣,喜欢写读后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漫漫人生长河中,书籍如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文题展示1.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
200字左右。
2.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3.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1.随笔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可叙事、抒情或评论。
随笔应抒发真情实感,有独到的见解,语言流畅、优美,主题积极向上、引人深思。
2.(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表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处理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正如电影中美军将领所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
永远无法打败他们。”
直接引述
看完电影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帧帧不怕牺牲、 奋勇抗敌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和 平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如今我们虽生活在国泰民安的 和平年代,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先辈们用甘于奉献、 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就像影片中毛 主席所说:“这一仗真不想打,但是为了将来国家几十年、一 百年和平发展,又不得不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所 以,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而拼死战斗的战士们,才是我们心中真 正的英雄。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年仅十七岁的保尔作为一名骑兵 英勇杀敌。在激烈的战斗中,保尔头部不幸为一片弹片所伤, 昏迷了十三天。可醒来后每次换药时,他毫不畏缩,只是把 身体挺得像绷紧了的弦,没有呻吟,没有抱怨,直到疼得昏 过去。
记得小时候,我的手曾被锅把手烫了一下,疼痛难忍, 我不禁落下泪。保尔那么重的伤,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挺住! 看到这里,我才初次体验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为了民众的生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去抢筑一条铁路。保尔比别人更艰辛,在寒冷的秋冬,他的 皮靴底和鞋帮分了家,冰冷的雨水浸透薄薄的衬衫,睡在没 有门窗的水泥地上,大家紧紧地挤着,想用体温相互取暖。 衣服冒热气了,但从未干过。冷风不断地透过破门窗吹进来。 保尔和伙伴们以无比的顽强忍受饥饿痛苦,路基一天天向森 林深处伸展……
有“感”而发
紧扣“感”点从原文中找到引发感想的原因,抓住要点 适当引述,能统领后文,这才是好的引述。
3.“感”点集中明晰。 “感”点来自研读作品的感触,也是作者的观点。必须明晰 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示例: 《〈老人与海〉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
镇海中学陈志海
长郡中学史李东
漂市一中钱少锋
学写读后感
1.了解读后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时,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都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
“读”,指读了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三、读后感写作指导
(一)写作注意点
1.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小说,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的社会现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有这么深刻的印象等等。
2.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
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3.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畅的一个感点来写。
4.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要叙述引起“感”那些事实,有时还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
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二)具体方法
1.题目格式。
一般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主标题,下一行是“读《×××》有感”,为副标题。
也可直接写“读《×××》有感”或“《×××》读后感”。
2.基本思路。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2)概——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做到简练、重点突出。
()议——分析材,提炼感点,表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作一番挖掘。
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
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在篇首,也可在篇末或篇中初学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句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基本观点摆实讲道理。
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务。
()结—总结文,升感点。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克服常犯的毛病:①大量引述原文,②脱离原文空写“感”,③内容杂乱无中心,④受认太肤。
四、实战演练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
中国首部硬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突破了45亿票房,成为2019年春节的一个话题。
故事讲的是,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实施了庞大的地球逃亡计划:用2500年时间奔向比邻星。
故事就发生在地球逃脱了太阳引力,即将进入木星轨道时期。
我喜欢看科幻故事。
之前看的许多故事一般是以宇宙飞船一样的小规模,或者是宇宙舰队般的大规模逃离,“轻装”逃走,似乎是正常思维下的一般选择,而这部科幻片却是把地球搬走!影片上一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漆黑的宇宙背景下,地球带着一束长长的气体尾巴,缓缓向前移动着……
这种设想真可谓“前所未有”!
在惊叹此种设想新颖之余,我心中升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会这样设计情节?为什么不选择人类“只身”逃离而非得把地球一块儿带走?
我想,这跟中国人的性格有关系。
我们相信努力的力量,相信勤能补拙,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是爱家、恋家的民族,“穷家难舍”“叶落归根”“狐死首丘”,故土难离。
但有趣的是,这世界上许多事情,也真的是因为相信才最终成功的:因为相信邪不压正,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才能最终胜利;这个世界也是因为许多善良人们的同心协力而改变的:因为一代代中国的团结奋斗,中国才成了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个世界,也是因为爱家爱亲人,才有了灵魂的憩息所,精神的动力源。
《流浪地球》,了不起;中国,了不起!愿我们的国家、愿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继续秉承相信努力、相信团结、爱家爱国的精神,变得更为强大,更为温暖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