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之人物形象的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形象描写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形象描写

初中语文教案:写人物形象描写写人物形象描写人物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可以为故事增添魅力,并让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描写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初中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捕捉细节塑造轮廓在描写人物形象时,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细节。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真实世界中的人物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例如,当他们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姣好的女孩时,可以注意她长长而闪亮的头发、修长而笔直的腿以及自信而优雅的步伐。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这个女孩子鲜明且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二、运用多种手法突出特点在描写人物形象时,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

比喻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有效果的手法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将人物的特点和其他物体或动物进行比较,使描述更加形象生动。

例如,当他们描写一个阳光明媚、开朗活泼的男孩时,可以说他“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校园里欢快地飞舞”。

三、注重情感描写除了外貌特征,人物的情感状态也是描写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动作、表情等细节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当他们描写一个沮丧而失落的女主角时,可以写道:“她双眉紧锁,满脸阴霾;他双肩低垂,目光呆滞。

在心灵深处,悲痛如此巨大。

”四、适度使用对话对话是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角色关系、传递信息以及突出个性特点。

同时,对话也能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在使用对话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运用,以免影响整体流畅度。

五、注意结构安排在撰写文章时,良好的结构安排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在写人物形象描写时,可以按照特点分类、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照重要性递进的方式进行组织。

例如,学生可以先描述人物的外貌和基本特征,再通过行为和语言展示性格等等。

六、多读优秀作品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需要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进行人物描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特点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概念:介绍人物描写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2. 人物描写的手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4. 人物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人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手法。

3. 示例:教师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4. 练习: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实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人物描写的练习质量和数量。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练习中运用人物描写手法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人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手法。

2.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人物描写的事例和图片,供学生练习使用。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优秀的人物描写文章,供学生参考学习。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他们认为有趣或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分享他们的特点和故事。

2. 分享环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人物,用几分钟时间向全班介绍,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看法。

3. 写作练习:根据小组讨论和分享的人物,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重点描写这位人物。

七、教学策略1. 示范引导:教师通过一篇自己写的人物描写文章,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有效的人物描写。

2. 互动式学习: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教学教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2. 通过实例分析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难点: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老师会描述一个人的特点,你们来猜猜这个人是谁。

(老师描述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性格、爱好等特点,让同学们猜)(二)讲授新课(20 分钟)1. 外貌描写出示一些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让同学们分析这些描写好在哪里。

练习:让同学们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然后互相交流。

2. 语言描写播放一段人物对话的音频,让同学们感受语言描写的魅力。

讲解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情境,还要注意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如“说”“喊”“叫”等。

举例:“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小明兴奋地叫起来:‘我考了 100 分!’”练习:给出一个情境,让同学们进行语言描写。

3. 动作描写观看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注意人物的动作。

强调动作描写要细致、准确,能够展现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比如:“他紧紧地握住拳头,牙齿咬得咯咯响。

”练习:让同学们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时的动作。

4. 心理描写分享一篇含有心理描写的文章,引导同学们体会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也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练习:让同学们写一写自己考试前的心理活动。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共同讨论如何描写这个人物,然后派代表发言。

(四)写作练习(15 分钟)让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短文,介绍这个人。

(五)展示与评价(10 分钟)1. 选择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人物描写练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他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概念及意义。

2. 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3. 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

4. 人物描写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技巧,使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描写方法的好处。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描写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文章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人物描写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人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讲解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4. 进行人物描写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描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描写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7.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写一篇关于身边的人物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习作,评估他们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表现、习作质量和小组讨论参与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描写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鼓励有独特见解的作品。

七、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关于身边人物的特色描写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进一步规范做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水浒传》的一个视频导入,分析里面人物的性格。

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初中语文阶段乃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入手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解释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如果要求结合具体语言或动作,分析时一定要将具体词语找出来。

某动作或语言表现出……)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和品质。

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一句人物的时间来分析人物性和和品质。

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人家要仅仅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和品质。

1.2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事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简介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申请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人物描写初中教案

人物描写初中教案

人物描写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教学重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人物描写中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难点:1. 人物描写中的细节刻画。

2. 人物描写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描写文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各种描写方法的应用。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技巧来刻画一个人物。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进行描写,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实践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

2. 教师巡回指导,给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分享和点评(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写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出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 教师可以组织人物描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实践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通过分享和点评,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中的细节刻画和情感表达,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和真实。

初中作文_人物描写教案

初中作文_人物描写教案

教案: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作文中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 人物描写的技巧:对比、衬托、细节描写、修辞手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1)外貌描写:描绘人物的外观特征,如体型、容貌、服饰等。

(2)神态描写:描绘人物的神情态度,如喜悦、愤怒、忧虑等。

(3)动作描写:描绘人物的行为举止,如行走、坐立、抓握等。

(4)语言描写:描绘人物的语言表达,如语音、语调、口头禅等。

(5)心理描写: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思考、感受、意愿等。

3. 讲解人物描写的技巧:(1)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衬托: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衬托主要人物。

(3)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人物特点。

(4)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写效果。

4.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让学生感受人物描写的魅力。

5.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物。

6. 反馈:让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学生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能在作文中运用人物描写方法。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捕捉生活中的人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在今后的写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继续练习人物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作文中能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

七年级写人作文教案(5篇范例)

七年级写人作文教案(5篇范例)

七年级写人作文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七年级写人作文教案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一--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3.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教学难点〗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

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人物描写的三个方面”会告诉你一些可行的办法。

板书课题: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二、介绍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2、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三、人物外貌、神态描写三个方面。

导入:观察、思考:1.你觉得照片中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2摄影师有意把人物的身躯、衣饰等技术处理掉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第一方面:抓住特征1、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时刻在变化着的。

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师可以结合外祖母、鲁迅外貌特征进行讲解。

(两篇课文各抓住了外祖母和鲁迅的什么特征来写的?)3、教师举例说明。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之人物形象的塑造写人的文章通常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相结合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

要写好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1.肖像描写纯属多余写人物,常常用肖像描写,但并非说对所有人物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

例子: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

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

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

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

”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常次要的情节;为了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

因此,上面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像描写是没有必要的。

2.肖像描写太多太细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臃肿之感,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

例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

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

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

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

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

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肖像描写千人一面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

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

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

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肖像描写优秀范例写人外貌时,一定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

“‘唔啊,好香!’一阵香水味扑鼻而来,定神一看,远处走来我们班的臭美大使-----陈晓飞。

他留着三七开分头,头上锃亮,就像狗舔过的一样。

平时他总爱‘摇头晃脑’地展现出‘安在旭’的风姿。

周日到校,你会发现他的头发贼亮贼亮的,那是因为他喷的‘亮发素’太多了。

怎么样,你说他臭美不臭美?”寥寥数笔,活画出人物爱好打扮的个性,展现出当代青少年追赶时髦的特点,生动形象、个性鲜活。

二、语言描写1.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爱好和所处的环境及思想性格特点。

2.语言描写力求简练和具有鲜明的个性,避免拖泥带水、有话必录。

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原)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

”李星说。

(要求学生做修改)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

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修改后)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三、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

心理描写的技法:1.内心独白2.梦境幻觉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4.神情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试做下列几种修改:内心独白式: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打。

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幻觉描写式: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环境描写式: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式: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

四、动作描写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首先要准确选用动词,其次要细绘连贯动作,此外还要注意精心修饰动词。

如“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

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

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

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

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

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

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小作者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体。

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又好地绝招。

五、神态描写(面目表情)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大惊小怪、大惊失色、大惑不解、从容不迫、毛骨悚然、心不在焉、六神无主、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目瞪口呆、处之泰然、喃喃自语、兴致勃勃范文引领:老头儿张景程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老头儿:脸型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高低起伏,而且落差也比较大。

略呈三角状的眼睛早已陷入了黄土中,只能发出暗淡的光。

他似乎每天都穿着一件蓝色的过了时的棉布衬衣,花白的头发,偶尔可以寻出几根黑丝。

(外貌描写凸显了人物的苍老,暗示了人物生活的艰辛,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特别是抓住服饰,表现了人物的节俭,唤醒了读者。

)我总是嘲笑他的迂。

他整天骑着他那辆连铃都掉了的单车,后面背着一包不知名的东西,听说是给人家建房子用的,每每早早地就出去,晚上却总是迟迟未归。

(体现人物身份,为后文写“父亲”慷慨投资买电话铺垫。

)他回来当然是人人都知道的,因听到破单车发出哮喘般的声音。

我是很讨厌这声音的。

晚上,他喜欢坐在门前大树下的青石板上,拿出烟丝、纸片,用手捏几下,再放进嘴里用口水沾湿,取出火柴,划燃、点上。

黑夜里,烟自然是看不到的,只看到一个小火星,忽暗忽明。

我走过去,看他那样子,笑了笑,又问他:“你不是有辆摩托车吗?咋不去骑呢,整天骑那辆破车?”他长长地吸了一口烟,火光映红了那张布满沟壑的脸,照亮了那双枯枝似的手指,足足有一分钟,他才将烟徐徐吐出来,叹口气说:“油贵啊!这不,你还要读书嘛!”(细节描写,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最受不了他这劲,便借口受不了烟味,跑开了。

没想到第二天,他还真不抽了。

我又笑他的迂,戒烟能省几个钱呀。

(多次心理描写反衬父爱的伟大、无私。

)一天,周末了,回到家中,进门就看见一部电话。

我欣喜若狂,心想: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老头子开窍了,都舍得装电话了,还给我买了部手机。

哎,我是班里最后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了,再也不会被城里孩子取笑了。

霎时,我百感交集。

镇中学网点布局调整后去县城读书的我倍感自卑。

后来,听妈说,上次我打电话给村里的小卖铺,让转告爸爸给我捎资料费和生活费,小卖铺的大爷给忘了,四五天后才告诉了他们。

当时他桌子一拍,瞪大了眼睛,跳起来,大骂了好久。

妈说,从没见过他发那么大的火,他担心我挨饿、受批评,当即就说要装电话,给我买手机......(一系列连贯动词的选用,慈父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忽然我鼻子一酸,眼泪滚落了下来。

老头儿——父亲,老了的父亲,苦苦挣扎的父亲,为了我们兄妹仨的学业,靠一辆单车起早贪黑打拼的父亲,为了谁?为了我们!(以我的角度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将慈父形象推向高潮,简单几句的抒情议论,强化了文章主题,画龙点睛。

)【名师点评】作品以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写出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父爱的真实感受,具有普遍性。

作品中成功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饱经风霜、勤劳朴质、对己苛刻、疼爱子女、自强不息的父亲形象,蕴涵真情、令人动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