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诊断报告书(手写版)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1. 患者简介
患者:XXX 性别:XXX 年龄:XXX 入院日期:XXX 就诊号:XXX 住院号:XXX 2. 临床信息
XXXXX
3. 标本信息
标本名称:XXX 送检部位:XXX 标本编号:XXX 病理号:XXX
4. 病理检查
4.1 组织切片标本外观
经过组织学检查,标本外观如下所示:
•外观1
•外观2
•…
4.2 组织学特征
在组织切片中,观察到以下病理学特征:
•特征1
•特征2
•…
5. 病理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信息和病理检查结果,提出以下病理诊断:
•诊断1
•诊断2
•…
6. 病理诊断评估
对于上述诊断,采用以下评估标准进行分级:
•分级1:XXX
•分级2:XXX
•…
7. 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检查结果以及病理诊断评估,得出
如下结论:
•结论1
•结论2
•…
8. 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给出以下建议:
•建议1
•建议2
•…
9.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
•注意事项2
•…
以上为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此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内容根据实际病理检查结果和临床情况进行填写,具体格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病理报告单模板(可自行修改、编辑)

XXX县人民医院
病理检查报告单
条码号:00001922002 病理编号:201718923 姓名:张三丰性别:男年龄:45岁原编号:
送检医师:屠龙刀送检单位:XXX县人民医院
送检日期:2018/10/30 送检科室:普外科床号:25 住院号:017049685 送检标本:右肾脏肿块临床诊断:右肾肿瘤
病理描述:
右侧肾脏上极前面被膜下肿物及部分肾脏组织,标本大小约为3.0×2.5 ×2.5 cm,
病理诊断:
右侧肾脏上极前面被膜下肾腺瘤,肿瘤大小为2.0×2.5 ×2.5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CK18( - ), Vimentin(2+), SMA( - ), S-100( - ), HMB45(+ ), Ki-67(+20 %),Leu7(-), EMA(-)。
胶质铁染色(+)。
报告医师:张三审核医师:李四报告日期:2017-11-02 仅供临床参考,不作证明材料,病理诊断电话:400-666-2555。
病理诊断模板

会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HE切片×1张,病理号206311。
会诊意见:“直肠”粘膜内见成片异型细胞浸润,考虑恶性肿瘤;建议做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诊断。
1.宫颈鳞状细胞癌II级(肿物2×1.4×0.6cm大小),浸润到宫颈间质内1/3间质;肌层内未见癌栓,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2);闭孔(0/4);(右)髂总(0/1);髂外(0/1);腹股沟(0/3);髂内(0/3);闭孔(0/1);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3.双输卵管慢性炎。
4.双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1.宫颈外生浸润型乳头状粘液腺癌(中分化),浸润到宫颈间质外1/3肌层;伴鳞状上皮灶性原位癌累腺。
肌层内未见癌栓。
肿物3×2.8×2.5cm大小。
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
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瘤:(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2);髂内(0/1);闭孔(0/6);(右)髂总(0/1);髂外(0/2);腹股沟(0/1);髂内(0/1);闭孔(0/10);2.增生期子宫内膜图像。
3.宫肌小型平滑肌瘤。
4.慢性宫颈炎。
5.双输卵管慢性炎伴伞端小囊肿。
6.右卵巢小型滤泡囊肿。
左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1.宫颈鳞状细胞癌II级(肿物2×1.4×0.6cm大小),浸润到宫颈间质内1/3间质;肌层内未见癌栓,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2);闭孔(0/4);(右)髂总(0/1);髂外(0/1);腹股沟(0/3);髂内(0/3);闭孔(0/1);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3.双输卵管慢性炎。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

建议给每个模板起个简短名字,以方便查找,如:胃炎,胃癌。
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
等等。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肾脏肿瘤(一般为大标本)1.肾积水(左/右侧)肾脏肾盂及肾盏粘膜慢性炎,大部分粘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肾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大体检查所见,符合肾积水之改变。
2.肾脏良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中/下极(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性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大小为× ×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Leu7( ), EMA( )。
胶质铁染色()。
3. 肾细胞癌(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质癌,多囊性肾细胞癌,肉瘤样癌……。
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侵犯/未侵犯肾盂,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10( ), 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
胶质铁染色()。
4. 肾盂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肾盂层,并侵犯/未侵犯周围肾实质,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内见/未见肿瘤,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外科手写病理报告模板

外科手写病理报告模板1. 患者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就诊日期:
2. 临床资料
- 主述症状:
- 既往病史:
- 检查结果:
- 检查日期:
3. 手术信息
- 手术名称:
- 手术日期:
- 手术医生:
- 手术方式:
4. 检查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检查:
4.1 外观与测量结果
- 手术切除标本XXX,尺寸为XXX cm ×XXX cm ×XXX cm,重量为XXX g;
- 切除面平整,切缘清晰,无出血、坏死、穿孔等情况。
4.2 组织学特点
- 组织学检查经过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
- 组织学特点及变化:
4.3 病理诊断
- 鉴别诊断:
- 主要病理诊断:
- 次要病理诊断:
5. 讨论与意义
5.1 讨论
- 结合临床资料和组织学特点,对所见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 讨论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过程等。
5.2 意义与诊断价值
- 从治疗和预后的角度分析,病理诊断的重要性。
- 对临床治疗、预后判断以及随访提供依据。
6. 结论
根据以上所见,结合临床资料,我们做出以下结论:
- 主要病理诊断:
- 鉴别诊断:
- 预后:
7. 报告医生签名
- 名字:
- 职称:
- 医院:
- 日期:
以上为外科手写病理报告模板,将在实际报告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病历病理检查报告

病历病理检查报告前言本文档是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的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以及诊断意见。
病理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和特殊染色技术来对组织和细胞进行评估的方法,以发现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的评估,可以提供一个准确的诊断。
患者信息•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60岁•住院号:000001•住院科室:内科病史患者李某在近期出现明显的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于2022年1月1日入院。
患者有吸烟史超过30年,饮酒史超过20年。
患者否认其他与目前症状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贫血,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正常。
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近期未出现明显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理检查结果组织切片经过组织切片制备和染色处理后,下列病理形态学特征被观察到:1.组织切片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的异常增生和失去正常的解剖结构。
2.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病灶出现在肝脏中,其中一些病灶显示不规则的细胞形态和核染色质异常。
3.其他器官组织切片未显示明显异常。
特殊染色特殊染色技术被用来进一步观察病理样本的特殊结构和化学成分,以下是特殊染色的结果:1.PAS染色:部分肝细胞膜上显示阳性反应,提示肝细胞功能受损。
诊断意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合特殊染色结果,我们得出以下诊断意见:•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细胞增生和不规则病灶,部分肝细胞功能受损。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肝细胞损伤相关的疾病相符。
根据上述病理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我们建议进一步进行肝功能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酶的测定,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确定治疗方案。
小结本文档是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提供的病历病理检查报告。
通过病理检查,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肾脏肿瘤(一般为大标本)1.肾积水(左/右侧)肾脏肾盂及肾盏粘膜慢性炎,大部分粘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肾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大体检查所见,符合肾积水之改变。
2.肾脏良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中/下极(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性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大小为× ×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Leu7( ), EMA( )。
胶质铁染色()。
3. 肾细胞癌(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质癌,多囊性肾细胞癌,肉瘤样癌……。
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侵犯/未侵犯肾盂,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10( ), 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
胶质铁染色()。
4. 肾盂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肾盂层,并侵犯/未侵犯周围肾实质,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内见/未见肿瘤,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5. 其余肾脏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母细胞瘤,多囊肾瘤,透明细胞肉瘤,恶性横纹肌样瘤,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侵犯/未侵犯肾盂,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肾脏肿瘤(一般为大标本)1.肾积水(左/右侧)肾脏肾盂及肾盏粘膜慢性炎,大部分粘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肾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大体检查所见,符合肾积水之改变。
2.肾脏良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中/下极(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性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大小为× ×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Leu7( ), EMA( )。
胶质铁染色()。
3. 肾细胞癌(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质癌,多囊性肾细胞癌,肉瘤样癌……。
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侵犯/未侵犯肾盂,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10( ), 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
胶质铁染色()。
4. 肾盂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肾盂层,并侵犯/未侵犯周围肾实质,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内见/未见肿瘤,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5. 其余肾脏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母细胞瘤,多囊肾瘤,透明细胞肉瘤,恶性横纹肌样瘤,肿瘤大小为××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侵犯/未侵犯肾盂,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